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03895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教案.docx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教案.docx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教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教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第五、我国的四地理大区域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区域划分的原因:

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一个地区可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同一类型的区域,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

2、区域的类型:

自然区域(热带、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区域(工业区等)、行政区域

3、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

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地理特点的不同,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其中季风区大致包括四大地理区域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非季风区大致包括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注意:

P活动1、2、3及P4图4

第一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P8活动1、2;P10活动1)

一、位置范围:

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甘肃、宁夏的东南部,江苏、安徽两省北部;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面积20%;人口40%,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的有:

东北的满族、朝鲜族;宁夏、甘肃的回族;

植被和果树:

东北天然森林、温带水果;矿产资:

铁;主要能:

煤炭、石油;

主要水果:

苹果、葡萄、梨、桃、杏、柿;

二、生态环境及治理

脆弱的生态环境:

由于长期的垦植开荒、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严重(东北:

黑土流失;华北:

旱、涝、碱、风沙威胁;黄土高原:

黄土裸露,沟壑纵横);

东北平原:

退耕还林,退耕还牧,重建生态家园;华北平原:

兴修水利,改善灌溉条、营造农田林网,改善土壤,减轻灾害;黄土高原:

植树种树,退耕还林,退林还牧,发展生态农业;

南方地区:

一、位置范围

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面积占2%;人口占%,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有30多个,人数000多万,主要分布在广西、云、贵、川、渝、湘、琼等省区。

人数较多的有:

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

植被和果树:

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和林果(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植桑养蚕-蚕丝的主要产区;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南部是天然橡胶的生产基地);

主要水果:

两广、闽、台胜产甘蔗;南部沿海地区出产香蕉、荔枝、龙眼、菠萝、柑橘、桂圆等水果;海南岛出产椰子;矿产资:

有色金属;主要能:

核能和水能丰富;

二、生态环境及治理

1、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是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

加固堤坝;疏浚水道;重点限期治理污染。

2、红壤是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发育而成的,含铁、成风较多,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粘重,是我国南方的低产土壤之一,需要改良:

增施有机肥料、补充熟石灰等以改变土壤的酸性,种植茶树、油树、杉树、马尾松等耐酸性经济林木以抑制土壤的粘性。

P8活动1、2

比较项目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自然景观的差异

1月平均气温(高于0°/低于0°)

低于0°高于0°

年降水量少(一般低于800毫米)

多(一般高于800毫米)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地形平原与高原为主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

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河流流量小大

河流有无结冰期有无

人景观的差异差异原因

农耕制度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或

两年三熟一年两至三熟气候

耕地类型旱地水田气候、地形

粮食作物小麦水稻气候

油料作物花生油菜

糖料作物甜菜甘蔗

经济作物棉花、谷子、大豆等棉花

传统民居坡度较小,墙体较厚屋顶坡度大,

墙体高气候

传统运输方式陆路运输为主(马车)

水运(船)

传统体育项目滑雪、溜冰赛龙舟、游泳地形、气候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一、西北地区:

P12活动1、2

1、位置范围:

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阿尔金以北:

内蒙古自治区,x疆,宁夏,甘肃北部,面积30%,人口4%,人口密度小,人口比较稀疏,以汉族为主,大致占2/3,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等,他们分别聚居在内蒙古,宁夏,x疆。

2、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气候以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植被景观自东向西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原因:

降水量自西向东越越少);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在盆地边缘出现稀少的绿洲。

西北地区河流很少,而且多为内流河,多季节性河道。

这一切说明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

P12活动1、2

3、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青藏地区包括x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西部;气候以高寒气候为主;地形以高原、地为主。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

河流特点:

河湖众多,是大江大河的发地。

本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高寒。

4、西北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牧场和主要畜种有各具特色。

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牧场种类内蒙古的草原牧场、x疆的地牧场青海、x藏的高寒牧场

主要蓄种三河马、三河牛、细毛羊牦牛、藏绵羊、滩羊

种植业类型灌溉农业(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天麓)

河谷农业(湟水谷地、藏南谷地)

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长绒棉、瓜果等青稞、小麦

3、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

沙尘暴的形成:

西北地区由于干旱缺水,植被覆盖率低,经营管理粗放,超载放牧和盲目开垦,沙化面积逐年扩大是造成北方沙尘暴的主要原因。

目前,西北地区的人民正在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建设生态林,大力发展人工草场,推广栏养和封地育草等措施和技术重建西部的生态环境。

6、青藏地区丰富的能与矿产资P14活动2

①丰富的太阳能资:

因为本区地势高,空气稀薄,透明度好,太阳光线穿过时,热量损耗少,到达地面多。

拉萨有“日光城”之称。

多1000多小时,羊八井地热站。

②大江大河的发地:

海拔高,气候寒冷,蒸发少,冰雪融水成为江河的主要水。

③柴达木盆地—聚宝盆,察尔汗盐湖区。

7、青藏地区生态环境:

保护三江头

三江头地区位于青海省境内被誉为“中华水塔”,是黄河49%,长江2%,澜沧江1%上游最主要的水涵养区。

长期不和理的伐林、放牧和耕作—湖泊萎缩,湿地退化,径流量减少,草地严重退化,土壤沙漠化迅速,藏羚羊,野驴数量急剧减少,生态环境已经严重恶化—恢复林草植被,治理退化草场,改善三江头地区的生态环境。

第六、认识省级区域

第一节、北京

一、地理位置:

P19活动1

1、位于华北平原北部、东部距渤海10,东南临天津市、其余三面被河北省包围,北京市的面积1。

68万平方千米,现有人口1382万人。

2、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

①地形:

西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地势较高,东南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②气候:

北京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年降水量609毫米;③河流:

北京的河流属海河水系,三大河流:

永定河、温榆河、潮北河。

3、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①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优越,北京地处中纬度温度带,地处内陆且距海不远,这样的位置使北京适合城市发展的冷热、干湿都适中的气候优势;②战略地位优越,北京的地形地势决定了北京市战争年代易守难攻,和平年代适宜经济发展,城市建设;③经济区位优越,北京西部背靠我国黄土高原的能、原材料基地;南邻粮、棉、油等物产丰富的黄淮海平原;北抵我国最大的牧区内蒙古牧区。

这些区域为北京市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北京的城市职能:

北京是国我国的政治、化和国际交往中心:

①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

中国的最高权利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的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以及党中央等都在北京;②北京是我国的化中心:

北京有北大、清化、人大、中科院等数百所高等院样和科研机构,还有从多的体育场馆,各类博物馆、众多国家级艺团体等;③北京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往中心,北京有许多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外国新闻驻京记者站等国际交往机构、各国国际会议也在此频繁召开。

三、历史悠久的古城

1、古城格局:

旧城格局形成于明、清时,城内建筑排列呈棋盘状,皇宫居于中心,通过中心

有一条南北延伸并使城市左右对称的中轴线,呈“凸”字型,房屋朝向一般坐北朝南。

2、北京有着无数名胜古迹,长城、颐和园、天坛、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其中北京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3、北京城址自辽代以在空间上有两次大的变迁,都是与水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城市现代化

1.城市现代化表现在经济的方方面面,如交通方便快捷、信息通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施先进、化、教育、科研水平很高等等;

2.北京是中国的心肝所在,是中国的象征,因此北京必须朝着现代化大都市方向发展,因为北京是历史化古城,历史深刻地影响着今天。

因此在北京的建设和发展中,应在注意保持旧城格局和原有风礼貌的同时修建现代化建筑,这使得北京的出现了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特殊景观。

3.为了北京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功能,北京一方面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方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北京越越成为人地协调发展的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

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一、港澳概况对比

回归祖国时间人口(万人)

面积

(2)

位置主要居民组成

香港199771678万1092珠江口东侧、邻深圳中国血统98%(祖籍广东省多)英、其他2%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

澳门199912244万16珠江口西岸、邻珠海中国血统9%(祖籍广东省多)葡3%

澳门半岛和附近的两个小岛

二、香港人多地少,地形特点是地多、平地少。

扩张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方式:

“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路。

三、香港发达的经济——“东方明珠”、“购物者的天堂”

1、香港第三产业很发达,使国际贸易中心、金融中心、运输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旅游中心

2、香港的转口贸易发达,依托的条有:

①优越的地理位置;②灵活的经济政策(自由贸易港)③与祖国大陆的密切联系。

P31香港和祖国大陆的优势互补关系

转口贸易是指从一国购进商品后,不在本地销售,而直接卖到其他国家的贸易形式,祖国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

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合作原则:

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出口产品:

成衣,电子电器,料制品,纺织,钟表,玩具生产消费品为主,劳动密集型。

三、澳门经济及发展战略

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柱是博彩旅游业。

同内地联手,在珠海发展,形成澳门—珠海—广州发展轴线。

第三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1、地理位置(P33活动1、2)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它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2、台湾的地形特征:

多,地、丘陵占2/3,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

其中,玉为最高峰,

3、台湾岛是个富饶的宝岛,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水产等资十分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4、台湾岛属亚热带、热带气候,温暖湿润,西部的平原土地肥沃,盛产稻米、甘蔗、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

岛上约一半以上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

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此外台湾岛还有(海上米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森林之海、东南盐库)的美誉。

P36活动1、2、3。

台湾物产丰富的原因:

低纬度(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部),四面临海;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板块碰撞构造带;多的地形;短急的河流。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台湾经济以农业和农产品为主,出口蔗糖、菠萝、稻米、樟脑等。

从6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

6、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台北、台中、高雄等,它们在台湾西部沿海平原,影响这种分布特点的形成的因素有地形条、交通条、人口分布、开发历史悠久。

P38-39活动1、2

6、自20世纪60年代以,台湾的第三产业升幅较大,第二产业波动小幅度上升,第一产业持续下降,这说明了台湾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

第四节---x疆维吾尔自治区

一、地理位置:

P41活动1、2

位于我国西北边陲,从东向西南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等8个国家相邻,是我国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面积160多万平方千米,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以维吾尔族和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

二、自然环境:

1、地形:

三夹两盆,阿尔金、准噶尔盆地、天、塔里木盆地、昆仑。

2、河流:

河流稀少,以内流河为主。

本区的两条主要河流:

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注入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河。

3、气候—干旱。

原因:

由于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脉环抱,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所以x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影响:

气候干旱少雨,因此水主要自高冰雪冰川融水。

在这冰雪冰川融水的滋润下,在盆地的边缘麓地带出现了许多绿洲,x疆的人口城市等也就集中分布于这些绿洲中。

4、x疆(绿洲)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这里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

人们利用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发展了特色鲜明(灌溉)农业。

(小麦、玉米、高粱)等是这里的主要农作物。

基于特有的光热条,(棉花、甜菜和多种瓜果)成为x疆绿洲的特色农产品。

P43图636及P43活动1、2、3

、能开发:

x疆的油气资储量约占全国陆地总储量的1/3,其中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资占

全国陆上天然气总储量的22℅。

为稳定东部,大力发展西部,国家实施了“西气东输”工程,西气东输起点塔里木盆地的轮南,终点时上海,即目标是长江三角洲地区。

西气东输的概况以及给东西部带的好处,P47图640

第七、认识省内区域

第一节、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

一、对外开放的前沿

1、地理位置:

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

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2、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的有利条:

①区位因素:

南邻南海,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②人因素:

人口稠密,劳动力资丰富。

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③政策因素:

国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实行了“对外开放,优先发展”(设特区,全开放,先富带后富)的政策。

二、经济特点:

P3活动1、2。

3

1、外向型经济:

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以出口外销为经营方向。

2、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资的主要地是港澳,产品也主要通过港澳贸易渠道出口,出口至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赚取了大量的外汇。

至20世纪末,这里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它们之间的分工合作模式是“前店后厂”,“前店”指港澳地区,“后厂”指珠江三角洲地区。

3、辽中南和珠江三角洲的比较:

导学练

三、城镇的发展

重要标志:

土地利用方式显著变化

原因:

①外向型经济日益繁荣;②产业结构发生重在变化

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一、地理位置:

P60活动1、2

1、位于云南省的南部,我国的西南边陲,北回归线以南,地处横断脉最南端,南部与老挝,缅甸接壤,还以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

2、由于受自印度洋上湿润的西南季风影响,西双版纳的气候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之分。

在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下,西双版纳形成了原始的热带雨林景观。

是除海南省之外,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高大的望天树、板状根、绞杀植物、独木成林,亚洲象、绿孔雀、长尾猿等。

二、丰富的旅游资

1、这里地处边境,可以就近发展边境旅游和出境旅游;

2、这里地理位置优越,风景独特,有丰富的动植物资。

被誉为“热带动物王国”。

3、这里少数民族集中,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诱人

注:

西双版纳主要少数民族是傣族,住竹楼,吃竹筒饭,过泼水节,跳孔雀舞。

这些化习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P60活动2

三、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1、长期以,西双版纳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在国家和云南省有关政策的鼓励下,西双版纳凭借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和资优势,使旅游业迅速崛起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促进了西双版纳的经济发展。

2、旅游业下滑的原因:

①周边景点增多;②本地景点分散;③不法商贩缺德;④生态环境压力大;⑤景点大同小异。

P63活动2、3

重振对策:

P63活动2①要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资;②要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八、认识跨省区域

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P67活动1

1、东起太行、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晋、陕、甘、宁四省区。

总面积64万平方千米。

2、黄土物质的形成:

风成说---认为黄土是从中亚、蒙古的沙漠、戈壁吹形成的。

P67活动:

2

3、黄土地貌景观:

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

二、严重的水土流失P12活动1、3

1、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

1、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①地形一般为区,并且坡度较大;②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且多暴雨;③黄土结构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④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

2、人为因素:

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②开矿、修路的基本建设不注重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同时将大量的废土石随意向河沟倾到,造成新的沙土流失。

P69活动3:

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区:

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华北北部区。

形成条:

一般降水量较大、降水季节差异大;地形一般为区,地表坡度大。

2、水土流失带的后果。

P68

三、脆弱的生态环境

1、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

P71图810。

2、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

P72活动2。

3、黄土高原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旱涝灾害。

此外还有塌陷、滑坡、泥石流。

4、生态建设措施:

①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解决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措施:

①加强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②把生态环境脆弱区的人口迁移到其它地方去,建立移民新村;③政府部门要大力宣传,向农民提供粮食和补贴,使他们响应退耕号召,积极进行生态建设;④黄土高原在进行生态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自然条,发展多种经营,提高收入,解决黄土高原人多地少的问题。

第二节—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岸地带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P7活动1、2

1、地理位置:

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范围内。

是一个典型的带状区域。

自东向西跨越的地形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大部分位于北纬2°——3°之间,长江干流横贯东西,内河航运发达,本区东部的上海、江苏、浙江在全国海上运输网中具有中枢地位,海洋运输发达,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2、得天独厚的自然条:

①地形地势:

总的看比较低平,以平原、低矮的丘陵为主;②气候: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

P7图818)水热条好;③河流:

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水资丰富;④自然资丰富,如水和水能资、森林资、野生动植物资、旅游资、农业资、矿产资等。

二、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P78活动1

1、承东启西的纽带作用:

P77图822

①西部地区可以借助江海连运,进入国际市场;②沿江地带从东到西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商业中心连接起,成为沟通东西部商贸的纽带;③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推进的通道;④沿江地带是东部技术、信息向中西部传递,转移的通道。

2、辐射南北作用:

P78活动1通过众多的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其经济技术优势可向南北辐射,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

3、①长江沿江地带辐射的基础与条——农业和工业基础雄厚,其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开发水准在国内居领先地位,水陆交通便利;②长江地带辐射的动力——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和相关的产业;③长江沿岸地带辐射的方向——由本地向南北辐射;④长江沿岸地带辐射的意义——以长江沿岸地带的经济技术优势,使我国南北经济融为一体,加强了区域间的经济合作。

三、沿江地带的城市

1、长江是沿江城市得以形成和不断发展的生命线。

2、依托长江便利的航运和丰富的水资,在长江沿江地带己形成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个特大城市,以及以它们为中心形成的四大城市密集区。

3、这些特大城市是本区域内的济经、化、交通中心,对区域内外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4、沿江地带的城市分布密度差异:

上游密度较低,中下游城镇分布密集,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

四、沿江地带的工业

1、四大工业基地:

①由沪宁杭等城市形成的工业带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基地;②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带是我国钢铁、轻纺工业的重要基地;③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等工业基地;④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

四大工业基地的形成条及与自然资的关系。

2、四大“工业走廊”雏形:

①钢铁工业走廊:

沿江地带有上海宝、安徽马鞍、湖北武汉、重庆、四川攀枝花等钢铁工业基地;②汽车工业走廊:

沿江地带有上海(桑塔纳、别克、赛欧)、南京(依维柯)、武汉、重庆(嘉陵、银钢)等汽车摩托基地;③石油化工;④轻纺。

3、(P83页活动)长江上游与下游地区之间的协作:

在积极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合行动、共同发展”的原则,把中上游地区丰富的电力资、市场广阔的优势和长江下游地区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优势结合起广泛开展多形式、宽领域、全方位的联合协作,形成长江经济带新的发展优势。

五、生态环境及治理: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严重;长江中下游是洪涝灾害最集中、最频繁、最严重的地区;长江沿岸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主要是水污染和酸雨污染。

水土流失:

①主要在长江上游地区;②原因:

毁林开荒,陡坡垦殖,造成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日益严重;③危害:

P84图831;④防治措施:

P8活动1

洪涝灾害:

①长江中下游是洪涝灾害最集中、最频繁、最严重的地区;②原因:

P86活动2;③危害:

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灾区生态环境遭到重创后,往往数年难以恢复。

④防治措施:

P86活动2

水污染:

①主要发生在长江干流地区②原因:

农田排水、工业污水、生活污水。

P84阅读材料

③危害:

污染水,影响饮用水质量,危害人和生物的生命安全;④防治措施:

P86活动3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做好环境整治工作,对现有污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限期治理,按期在标。

酸雨污染:

华中、西南、华东三大酸雨区

①华中、西南、华东三大酸雨区,其中华中酸雨区目前已成为全国酸雨污染范围最大、中心强度最高的酸雨区;②原因:

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学燃料,各种废气的排放;③危害:

使河湖水酸化,土壤酸化;腐蚀建筑物造成和物古迹;危害人体健康。

④防治措施:

减少煤的使用,改用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

“西气东输”可改善本区的环境。

第九走向世界的中国

一、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1.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是我国的的基本国情之一,因此1、应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因地制宜;2、加强区域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协作,互惠互利,使资得到充分的利用;

2.发挥地区优势是区域合作的前提,区域之间的合作恰恰是区域优势之间的互补。

区域合作的

二、在世界中发展

1.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众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这是我国的又一基本国情;

2.当今世界多极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带动各个国家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多方面的合作,同时竞争也日趋激烈,加入竞争中,寻求发展,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在合作、共同发展;

如图92

3.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在漫长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