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概论》答案.docx
《《人文地理学概论》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地理学概论》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文地理学概论》答案
《人文地理学概论》期末复习要点
1、地理学名称的由来
古希腊著名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了“地理学”这一名词,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人文地理学创始人
代表人物:
拉采尔
3、人地关系“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
拉采尔
4、人地关系“适应论”的代表人物
适应论是人们对其周围自然环境的适应,二是一定区域内的人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协调”思想,即人类需要主动地、不断地适应于环境对人类的限制,而这种“适应”,实际上是一种不断的调整,是人类有意识地对人地关系的协调。
代表人物:
美国学者巴罗斯
5、人地关系“和谐论”的代表人物
人地关系:
是适应论,协调论的继续。
和谐是指矛盾双方配合得非常默契,又称和睦
英国学者罗士培提出“协调”思想
6、人地关系的“挑战与应战”学说
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 对文明的起源提出了“挑战和应战”、“逆境美德”、“中庸之道”三原则
7、地理科学的三大原则
因果原则、综合原则、范围原则(比较原则)
8、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
区域学派:
认为区域和区域差异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
哈特向
9、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经验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本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
10、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异同点
1、 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相同之处
(1)人的生物特性与文化传统的传递与继承方式不同
(2)生物特性的遗传是纵向的,而文化的继承是横向的
(3)新的生物特性取代旧的生物特性,常以新物种取代旧物种实现,而文化的取代是原文化群体接受新的文化
(4)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不同
2、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不同之处
(1)二者在其发展过程中,既随着环境变化而发生,又保持其特性的稳定性
(2)两者都在演化中,都是通过新的性状和新的文化的产生而实现其变化以增强其适应性
(3)在新的取代旧的过程中,都是通过竞争与选择而实现的
(4)在竞争与选择过程中,环境起着关键作用
11、文化传播和扩散的形式
1、扩展扩散
(1)接触扩散
又称传染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 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
(2)等级扩散
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有一种等级现象。
(3)刺激扩散
指某种文化现象由于某种原因而无法在一地存在,人们不得不将其做某种程度的改变,使其得以存在并传播。
2、迁移扩散
迁移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当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
迁移扩散是由具有这种文化的人传播出去的,比扩展扩散要快,而且易于保持这种文化本身的特点。
另外,由于是随人迁移,特别是迁移到远处,使这种文化区出现些孤立的点或小区,其与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
12、文化区类型及其区别
(1)形式文化区
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文化区
形式文化区的特征是具有一个文化特征表现典型的核心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而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及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
(2)功能文化区
功能文化区是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例如,一个国家、一个城市都是一个功能文化区。
功能文化区都有中心,它是对该区内某种功能起着协调和指导作用的所在地。
(3)乡土文化区
乡土文化区是指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在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除在感情上有所反映外,有的还用一种符号作标志。
乡土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的差异性在于其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线,与形式文化区的区别在于其区内缺乏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
13、人口的构成类型
人口的构成类型:
是指一定地区、一定时点的人口单位内部不同属性之间的比较关系。
b.根据人口构成因素的特点和性质,人口构成可归纳为:
人口自然构成:
性别构成;年龄构成;种族构成
人口经济构成:
产业构成;职业构成;收入分配构成;消费构成
人口社会构成:
语言构成;民族构成;宗教构成;婚姻构成;家庭构成
人口质量构成:
身体素质构成;文化素质构成;思想素质构成
人口地域构成:
自然地域构成;行政地域构成;城乡构成
14、世界人口分布的一般特点
分布不平衡:
(1)人口分布有明显的中低纬指向、近海岸指向和平原指向。
(2)四大人口稠密区:
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洲东部
(3)人口稀少区:
“干、冷、热、高”地区
15、国际人口迁移规律
16、人口密度的概念
人口密度:
一般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人/KM2),又称算术密度
17、人口老龄化的界定
老龄化两个含义:
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
18、人口增长模式
类型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原始型高高低
传统型高高低
过渡型高低高
现代型低低低
19、民族的特性
共同语言:
语言是区分民族的主要标志。
共同的地域。
共同的经济生活。
共同的心理素质:
包括各民族独特的文化艺术、风俗习惯及心理情感。
20、民族岛和隔坨的概念
分散居住在其他民族形式分布区的少数民族分布区面积有大有小,面积大的可以称为民族省,小的则可称为民族岛在城市里,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可以称之为民族邻里或隔坨。
21、人种类型及其基本特征
人种类型:
一:
最初的人种划分是以肤色为主。
从生物学观点出发,根据肤色将人种分为三类:
1. 黄种;2. 白种;3. 黑种
二:
也有人主张将澳大利亚作为棕种分出,共分四类:
1. 白色种族群; 2. 黄色种族群;3. 黑色种族群; 4. 棕色种族群
三:
世界地理人种主要分成以下几类:
1. 亚洲地理人种
2. 欧洲地理人种
3. 非洲地理人种
4. 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
5. 印度地理人种
6. 澳大利亚地理人种
此外还有美拉尼西地理人种、密克罗尼西亚地理人种和波利尼西亚地理人种
22、种族与环境的关系
(1)肤色:
取决于人体内部色素沉淀量的多少,而色素量的多少又和光照强度呈正相关。
(2)体型:
生长于寒冷气侯区的人比生长于炎热气侯区的人其身体较肥大,而后者身体趋向于细长。
(3)发型:
黑种人的发型为毡状或绒球状的,这是系避免灼热阳光晒伤头皮的一种保护性适应,而白种人为波浪状的金发或棕发,这种松软的头发是为了使头皮抵御严寒的气侯,而黄种人介于二者之间。
(4)鼻子的形状及鼻孔大小:
白种人鼻梁长鼻孔小,这是因为长鼻梁可以使空气进入肺部之前进行预热,鼻孔狭小有助于保存体内的热量,而黑种人鼻梁短且鼻孔大,有助于散发体内多余的热量。
(5)嘴唇的薄厚:
粘膜表面广大有利于热量的散发。
(6)第三期毛发层的发达程度:
白种人最发达,黑种人最不发达,黄种人介于二者之间。
(7)血型:
黑种人O型血最多,占本种族48.1~58.6%,次为A型。
白种人O、A型大体相当,AB型最少。
黄种人A型最多,次为O型,AB型在三大种族最高。
(8)指纹:
黄种人:
斗形纹为主。
黑种人:
弓形纺为主。
白种人:
箕形纹为主。
23、民俗特征
民俗作为民族社会心理的表现形式,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直接反映并影响着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和社会生活面貌,是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的一些特征。
内涵的特征包括民族性、地方性、集团性和约束性;外延的特征包括承传性和变异性。
24、中国主要方言的地域分布
(1)汉语:
汉族语言,一部分少数民族也使用,世界上最多人使用的语言,七大方言,四大官话,
吴语系江南地区
闽语系福建大部
赣语系江西大部
湘语系湖南大部
客家语系福建江西广东局部
粤语系广东大部
北方官话其他地区
(2)藏缅语族:
青藏高原,四川,甘肃,青海,部分地区
(3)苗瑶语:
云南,贵州,广西,湖南,四川
(4)壮侗语族:
除汉语之外我国最多人使用的,云南南部。
25、语言传播与扩散的影响因素
26、地名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反映相对位置的:
山南水北为之阳、山北水南为之阴
以自然地理实体为中心,取东南西北方位:
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
以河流为参考系:
河之源:
湟源、凌源等;河之中:
汉中、迈中、场中;
河之口:
丹江口、汉口;河之岸:
临汾、临沂
与地形有关的:
鞍山、巫山、黄冈、南泥湾、井岗山
与水体有关的:
黑龙江、浙江、松江、北海、宁波、上海
27、宗教在空间上的存在形式
28、世界三大宗教的空间传播路线
29、不同阶段的农业分布空间格局
30、主要农作物种植园的区域分布
31、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1)现代农业是商品性农业
(2)由于广泛应机械和现代科技成果,农业劳动力在就业人口中的比重很低
(3)现代农业为高产、高效农业
(4)现代农业农场规模大,专门化程度高
(5)现代农业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或农工商联合体)社会化程度高
32、工业布局的原则与区位指向
原则:
1.自然条件2.资源条件3.能源条件4.市场条件5.劳动力条件6.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33、工业点、工业区、工业地区和工业地带概念
1、工业点:
由一个或为数不多的小型工业企业组成的工业地域单元。
2、工业区:
是以一个或几个大中型工业企业为骨干,由若干大中小型工业企业组成的工业企业群体。
面积从几平方公里到十几平方公里不等。
工业区大部分分布在加工工业城市,在地域上表现为城市的一部分,少量分散分布在矿山、林区和水电站。
3、工业地区:
是由两个以上的工业枢纽,聚集在几千到几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城市群。
4、工业地带:
是由重要交通线(沿海、江、湖、铁路、高速公路)连接起来的若干工业地区、工业枢纽等形成大型带状工业地域系统。
在地域上表现为城市地带。
34、城市区位与环境关系
1)城市环境问题;A一般认为,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2)城市交通问题;A城市交通问题的表现形式:
交通堵塞;交通事故;公共交通问题;步行者问题;停车问题;
3)城市住宅问题;我国城市的住宅问题:
住宅建设满足不了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提高的需要;现行住房制度弊端尚未得到克服;城市危房、棚户区改造步履维艰;推行住房制度改革不够理想;
4)城市社会问题;A就业问题;B贫困问题;C老年人问题;D社会责任感缺乏;E种族与社会争端;F内城问题。
35、城市体系的概念
36、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
A农业生产力水平及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是城市形成的第一前提
B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形成的第二前提
(二)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
(三)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四)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力量
(五)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续城市化进程
37、旅游与环境的关系表现形式
旅游与环境之间有独立关系、冲突关系和共生关系三种
38、旅游开发对区域的影响
(一)、旅游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1旅游与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发展旅游业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赚取外汇、实现工业化的一种手段。
2旅游与收支平衡
不论是发达国家或者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旅游业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赚取外汇,改善收支平衡状况。
3旅游与就业
一般认为,旅游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
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部门如建筑、渔业、制造业、轻工食品、商业服务等行业的发展。
因此发展旅游业可以增加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
4旅游与税收
5旅游与经济结构:
促进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
6旅游对区域经济的消极影响。
(1)、旅游过度超前发展
(2)、通货膨胀和土地价格
(二)、旅游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1旅游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旅游与植物:
不同的旅游活动对植物产生不同的影响。
(见教材264页)
(2)、旅游与水质量:
造成水质污染和破坏。
(3)、旅游与大气质量:
加剧大气污染。
(4)、旅游与野生动物:
主要有直接和间接两种影响。
间接影响:
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使得某些动物数量急剧增长,从而刺激争夺食物的“战争”,这对弱小的动物将产生致命的打击;旅游者购买旅游纪念品的愿望和本地居民急于赚钱的欲望,导致大量野生动物被暗杀。
(5)、旅游与地质:
可造成一些地质景观的破坏。
2旅游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1)、旅游对风景区的影响
(2)、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化:
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城市衰落地段的更新和恢复,也可刺激传统城市和信贷之外的次一级中心的形成。
(三)旅游对区域社会影响
(一)旅游地居民态度从欢迎到憎畏
(二)示范效应
(三)旅游和社会道德
(四)旅游与宗教
(五)旅游与语言
(六)旅游与健康
39、地理空间衰减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40、政治地理学对于大国、小国的界定
41、世界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
42、地缘政治学的代表性学者及其理论学说
43、行为空间及影响因素
行为空间是指人类活动的地域界限,它既包括人类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也包括人类活动的间接范围。
一、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限制因素:
1、能力限制因素
2、共轭限制因素
3、权威限制因素
二、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主要与消费者自身的行为特征,商业环境,居住环境及社会环境方面有关。
三、邻里、同事、友人之间的交际,交际行为空间的范围较小:
周末、节假日的闲暇时间较多
44、可持续发展概念、内涵与核心思想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
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核心思想是:
人类“应享有以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
“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求取发展的权利”。
可持续发展把当代人类生存的地球及局部区域,看成是由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因素组成的复合系统,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有赖于资源持续供给的能力,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的协调,自然资源系统的自然调节能力和社会经济的自组织、自调节能力,社会的宏观调控能力,部门之间的协调行为,以及民众的监督与参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