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到哪里去了科学教案三年级上册.docx
《水到哪里去了科学教案三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到哪里去了科学教案三年级上册.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到哪里去了科学教案三年级上册
水到哪里去了科学教案三年级上册
《水到哪里去了》教学设计
浙江省杭州市西兴实验小学沈辽
【教材简析】
本课主要有四个活动,一是解释水去哪儿了,二是说说生活中的蒸发现象,三是用实验解释蒸发现象,四是比较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用湿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上的水迹不见了。
用水洗手,不用擦手也会干。
这些水去哪儿了呢?
通过让学生尝试解释日常的生活经历,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丰富学生对水的感性认识。
学生需要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测,因为科学探究讲求的是有事实、有依据。
【学生分析】
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水的作用很大,但大部分学生较少注意和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水。
我们期待学生关注并以科学的方法探究水的问题。
本课的探究活动通过比较两个装有等量水的杯子(其中一个有盖,另一个无盖),在相同环境条件下杯中水量的变化,探讨水到底去哪儿了。
课外拓展通过观察倒扣在地面一段时间的透明塑料盒中的变化,研究水去哪儿了。
引导学生观察总结水蒸气的特点。
进一步理解“物质能够从一种状态变化为另一种状态”的科学概念。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
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科学探究目标
初步经历“水到哪里去了”的探究活动。
科学态度目标
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形成细致、客观的观察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水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道水在常温下会慢慢变成水蒸气。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
学生活动手册。
小组准备:
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杯子、一片透明塑料薄膜、一根橡皮筋、一个透明塑料盒。
教师准备:
班级记录表、有关水的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教师用湿布在黑板上写一个“水”字。
学生观察这个湿的字。
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并讨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设计意图:
组织学生交流他们知道的有关水的知识。
教师用湿抹布板书课题“水”,让学生交流观察到的现象,为后续的探索活动埋下伏笔。
教师在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整合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将话题引向水的形态。
二、探索
提问:
水的变化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师生小结:
水在常温下,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这是一种蒸发现象。
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因此我们看不见水蒸发的过程。
教师引导:
生活中有很多蒸发的现象,让我们用实验来进行探究吧!
师生交流:
准备两个大小、形状一样的透明水杯,向两个杯子中加入相同量的水,并做好起始水位的标记,其中一个杯子用塑料薄膜盖好并用皮筋扎紧,另一个敞口。
两个杯子同时放置在一个通风、向阳的位置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下实验现象。
当学生观察到盖有薄膜的杯子塑料薄膜上有水,水位下降较少,而没有薄膜覆盖的水杯里水位下降较多时,很容易想到水从杯子里“跑”到空气中去了。
提问:
空气中的水能不能回到杯子里呢?
教师引导学生继续用实验进行探究。
将一只塑料盒倒扣在地面,放置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设计意图:
两个实验一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水蒸气的特点,二是为了让学生经历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提醒学生控制好变量,如实验一中两个杯子大小、形状一致,两杯水的起始水量相同才能体现公平,提醒学生做好标记,以便记录下相应的实验现象。
最后一个部分是基于对水和水蒸气的理解,利用维恩图比较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研讨
提问:
在第一个实验中怎样解释两个杯子出现的不同现象,依据是什么?
学生回答没有盖塑料薄膜的杯子里的水都“跑”到空气中了,而盖了塑料薄膜的杯子里的水在跑出去的过程中被拦住了。
教师继续提问:
在第二个实验中,你在透明塑料盒中看到了什么,你认为它们是什么?
一部分学生回答是小水珠,而另一部分学生认为是水蒸气。
师生小结:
确切地来说应该是水蒸气凝结形成的小水滴。
提问:
水和水蒸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水蒸气也是水吗?
师生小结:
水和水蒸气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没有固定的形状。
水蒸气没有固定的体积等。
设计意图:
三个问题都是围绕着实验探究和观察比较展开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描述情况来了解学生是否理解了实验内容和相应知识点,适时引导学生对水和水蒸气的特点进行归纳整理。
【板书设计】
水到哪里去了
蒸发:
水水蒸气
常温慢慢地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维恩图主要用于比较两个事物的异同点,比较水和水蒸气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水的特点有哪些,水蒸气的特点有哪些,有目的地将共同特征放在中间,最终通过画圈的方式将水和水蒸气的特点分别圈画出来,这样就填好了课堂活动记录表。
学生对水和水蒸气的特点中无色与透明这两个概念容易混淆,一个是指向颜色特征,一个是指向透明度特征。
彩色的物体也可以有透明度。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1.1水到哪里去了
课题
水到哪里去了
单元
水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三年级
学习
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
2、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目标解读: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比较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一步认识到不和水蒸气是不同状态的同一物质。
科学探究目标
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水到哪里去了”的探究活动。
目标解读:
从生活中常见现象入手,使学生初步认识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
然后通过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和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
1、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形成细致、客观地观察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水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重点
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难点
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水到哪里去了”的探究活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谜语导入
风吹皱面皮,
火烧就生气,
利刀切不断,
斧砍无痕迹。
谜底:
水
增强课堂的趣味性,铺垫本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新知讲解
认识水
温故知新
1、我们的地球又被称作蓝色星球,是水的存在孕育了生命。
2、自然界中水的存在江、河、湖、海等。
3、水,有时还会以其它形式存在,如雨、雪、霜、雾等
教师点拨:
水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态,在不同的条件和环境下水以不同的形态存在。
1、通过已有认知,感知水。
初步对水有一定的认识,为本课及本单元后面课程进行做铺垫。
新知探究
水到哪里去了?
生活中你是否思考过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用湿拖布拖地后,过一段时间地板上的水会消失不见?
为什么湿漉漉的衣服,晾晒一段时间会后变得干爽?
干旱时为什么池塘里的水会消失不见?
根据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讨论并解释:
水到哪里去了?
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使学生初步认识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
理解液态的水在常温下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气中,知识水蒸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新知讲解
水的蒸发
1、播放视频《水的蒸发》
2、讲解:
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只在液体的表面发生。
蒸发时液体温度会下降。
3、讲解:
影响蒸发的因素
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温度
液体表面附近空气的流速
4、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通过观看视频,了解蒸发,并知道影响蒸发的因素有哪些,将知识应用于生活中,解释常见的生活现象。
新知探究
水烧开后冒出的“白汽”是水蒸气吗?
PPT出示水烧开后冒出的“白汽”
提出问题:
这是水蒸气吗?
根据已有经验做出回答
正确认识水蒸气,并由此引出凝结现象。
为后面的课程做铺垫。
研讨探究
(一)
比较有盖和无盖杯子中水量的变化
1、出示实验材料、步骤及实验现象
2、引导学生得出实验结论。
3、研讨探究:
怎样解释两个杯子出现的不同现象?
依据是什么?
水受热变成水蒸气进入到空气中,进入到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小水珠。
根据的是水受热蒸发、遇冷液化的性质。
由于本实验需要时间较长,因此课堂上引导学生对实验做适当分析,并通过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实验结论。
从而形成正确的认识。
研讨探究
(二)
观察倒扣在地面上的塑料盒中的变化
1、出示实验材料、步骤及实验现象
2、引导学生得出实验结论。
3、你在透明塑料盒上看到了什么?
你认为它们是什么?
将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放置一段时间后,塑料盒内部出现细小的水珠,放置时间越长水珠越大,当水珠增长到一定大小时会流下或落到地面上。
它们是地面上的水蒸发形成的水蒸气,水蒸气在塑料盒表面凝结成小水珠。
由于本实验需要时间较长,因此课堂上引导学生对实验做适当分析,并通过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实验结论。
从而形成正确的认识。
研讨探究(三)
比较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液态水和水蒸气都是水,它们是水的不同形态,它们有相同点,也有各自的特点。
你能说说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
水和水蒸气是水的不同形态。
它们都具有无色,无味,有一定的温度,占据一定的空间,无固定形态的特点。
不同点在于水是液体,看得见,摸得着,可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是气体,看不见,摸不着,当温度变低时可以液化成液态水。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水平。
拓展延伸
蒸发吸热
当液体蒸发时,从液体里跑出来的分子,要克服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对它们的引力而做功。
这些分子能做功,是因为它们具有足够大的动能。
比平均动能大的分子飞出液面,速度大的分子飞出去,而留存液体内部的分子所具有的平均动能变小了。
所以在蒸发过程中,如外界不给液体补充能量,液体的温度就会下降。
这时,它就要通过热传递方式从周围物体中吸取热量,于是使周围的物体冷却。
提高学生的认识,为后面的课程做铺垫。
课堂小结
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只在液体的表面发生。
蒸发时液体温度会下降。
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附近空气的流速等因素都会影响蒸发的速度。
归纳本课知识点
板书
课程结束呈现本课知识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