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案例最后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193857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案例最后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电子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案例最后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电子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案例最后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电子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案例最后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电子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案例最后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案例最后稿.docx

《电子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案例最后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案例最后稿.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子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案例最后稿.docx

电子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案例最后稿

与岗位对接,建设实用、高效、科学的实训基地

——东西湖职校电子电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案例

一、建设背景

1.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随着武汉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光电子、机电类企业大量入驻三大经济技术开发区,需要一大批能在生产、制造、检测、管理、维护和服务第一线懂技术、能操作的电(子)类技能应用型人才。

据湖北省人才交流中心统计数据分析显示,2012年全省机电技术应用人才需求超过20万人,仅武汉富士康就需要招聘1万人以上,东西湖区新增需求量在1000人以上。

这些新生劳动力需要从职业学校获得职业技能,同时大量的企业员工需要岗位培训、转岗培训,还有大量劳动力转移培训。

作为东西湖区就业、再就业培训基地,东西湖职校承担着培养电类技术人才的重任。

2.开展实践性教学的需要。

但是我校工科类实训资源不足和设施设备短缺落后,严重制约着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再加上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与能力较差,“在黑板上耕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只会再次让学生失去信心。

只有把大量的在教室完成的纯理论的学习变为直观、实际、富有趣味的在实训基地完成的教学活动,才能让学生的长处和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使其树立自信心。

3.促进课程体系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

加强作为实践性教学载体的实训基地建设,会促进相关课程体系建设,更多的增加实训课内容,促使专业结合实训要求和学生实际开发校本教材,教师在实训和生产实践中,更新观念,掌握生产技能,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基于以上考虑,电子电器运用与维修专业近两年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含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力度。

在完善现有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实施分层次建设的原则,夯实校内基础性实训基地建设,强化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拓展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尝试创业和创新基地建设,借以提升专业实训基地的综合服务能力,将其建设成设施设备与企业接轨、实训教学与生产过程对接、能培养学生基本职业素养、开展对外培训和服务的实训基地和培训基地,成为教学实习平台、科技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平台与技术服务四大平台,并带动教学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在全市、全省起到引领、示范和骨干作用。

二、建设过程

(一)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与情况

1.校内基础性实训基地建设

在上级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先后建立起了单片机实训室、光机电一体化实训室、中高级电工实训室等共计12个,涵盖所有专业课程的技能实训,可以同时容纳400人实训教学。

为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新建了1个80㎡的电子仿真实训室,微机近60台。

建立相应的教学电子资源库,为60%教学内容实现多媒体课件授课,为实训基地教学的开展提供保障。

基础性实训基地设备数量和培养能力功能见表一。

表一:

电子电器专业基础实训基地详细目录

实训室名称

设备数量

培养能力

电子电工实训室

50套

通过综合性实验和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意思和科学研究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传感器实训室

26台

培养学生具备现代测控系统和智能仪器仪表设计研发能力。

中高级维修电工实训室

14套

培养学生具备从事电气系统线路及器件的布线、安装、调试、维护和检修的综合能力。

单片机控制技术实训室

24套

培养学生从事简单智能化电子产品设计、生产、检测维护的综合能力。

PLC自动化可编程实训室

13套

培养学生具备从事工控设备销售、开发、编程、维护和维修的综合能力。

机床电器控制实训室

6套

培养学生具备数控机床控制设备编程维护和维修的综合能力。

电机与变压器实训室

14套

培养学生具备电机、变压器等设备维护和维修的综合能力。

数字电视实训室

13套

培养学生整机电路检修和电子电路识图的能力。

制冷制热实训室

26套

培养学生具备家用电冰箱、冰柜、空调器、中小型冷库的维护和检修能力。

电子仿真实训室

54套

培养学生学习ProtelDXP2004软件电脑绘制电路图能力、PLC编程仿真能力、单片机编程仿真能力等。

现代小家电实训室

各种型号小家电

培养学生具备对家庭用各种小家电产品的维护和检修能力。

内线电工实训室

若干

培养学生具备家用照明线路的安装、检修能力。

钳工实训室

(与其他专业共用)

25套

培养学生具备錾削、锯削、锉削、刮削与研磨、孔加工、矫正弯形与铆接等能力。

2.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生产能力,实现与企业需求和岗位要求对接,与生产过程对接,在建好校内实训基地的基础上,着力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学校和专业作为投资建设和管理主体;二是企业作为投资建设和管理主体。

以学校和专业为主体的建设——建设一条THT波峰焊接生产线。

在经过近半年的市场调研、考察和论证后,由学校投资建设建筑面积计达500㎡的生产线。

建成后,按照企业方式运作,学校承担运营、教学、培训等主要任务,企业担任部分教学和管理任务,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训练,在学习中工作,工作中学习。

该焊接生产线及配套附件可以提供50人的工作岗位,可让学生熟练掌握制版系统和生产线上的每个操作、检测环节,熟悉电子制造业产品制作的先进工艺过程和企业管理标准。

另外建设一条SMT生产线,从2012年3月份开始着手,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厂房的选址、厂房的布局设计和SMT生产性的招标采购,厂房的建设正在招标中。

以企业为主体的建设——引企入校,与武汉维力克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建设生产线。

学校为企业提供厂房及配套设施,企业投资建设生产线,负责运营。

根据合作协议,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专业为该企业(岗位)实施定向培养,并为该企业开展员工培训、技能考证等服务;企业接纳学生顶岗实习,担任大部分实习教学和管理任务,并负责专业教师的技能培训(下企锻炼)。

3.校外(主要为企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目前,与TCL、名幸电子、金盘电气、美的、格力、艾立卡电子等数十个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作为该专业教学教学实训基地,每年可为该专业完成600人次以上的教学见习和顶岗实习任务,完成100人次的教师下企锻炼(生产)任务。

2012年4月成立了电子电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行业、企业的指导下,广泛开展实训基地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教学模式改革。

至今年9月份,该专业分别与武汉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武汉艾丽卡电子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签订了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协议。

根据协议,企业除了为专业提供教学指导、承担校内部分教学任务外,还提供1-2个生产单位(线),学生在校内基地(含生产性基地)完成相关模块训练、综合训练和模拟生产后,到相应生产单位(线)上见习或者顶岗实习,教师也在管理和生产中完成“企业培训(锻炼)”任务。

(二)实训基地的分层建设及运作模式

从2010年起,经过2年多的分层次建设,电子电器专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低、中、高三种实训(生产)基地建设模式,即校内实训基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在此基础上,分别开展“双基+模块训练”、“综合模块+专业技能训练”“生产能力+综合能力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实训平台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基地建设与技能训练的关系如下图和表三所示:

 

 

表二:

实训平台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实训平台

所属实训场所

能力培养

基础技能实训平台

实训室

培养各项基础技能和基础技术应用能力。

专项技能实训平台

综合实训室和考级室

主要以电子电工、机电一体化、SMT表面贴装技术三个方向为重点进行设置,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

综合技能训练平台

生产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和创业创新中心

集操作、检测、维修、考评和生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训练平台。

三、建设成果

1.确立了实践性教学的主体地位

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该专业把校内实训基地作为一个系统来建设,将实训室与教室、仿真装置与实际装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完整的职业技能培养的环境,体现教、学、做一体化。

改变了“在黑板上耕田”的教学现状,强化1+1+1培养模式,使实践(实训)性教学成为主体,学生能学、爱学、好学。

2.探索了管理机制改革

在专业化管理的基础上,建设科学的、全方位的、现代化的、信息化的实训基地管理机制,建立以专业主任为核心的基地管理工作小组,实行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开展实训基地考核评估工作,为该专业正常运作提供保障,实行“实训基地准入制”、“实训室和生产线负责人或者经理负责制”、“全员参与实训管理制”。

3.落实了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

以综合实训室建设和引进生产线为依托,结合行业、专业特点,实施教学模式改革,丰富教学方式方法,更新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1)基础理论“动手”化

该专业依托实训基地建设给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创造一个“做”的条件。

依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制定以“做中教”和“做中学”为主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教学模式,把大量的理论教学放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来做。

如将《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融合为《专业基础能力训练模块》,突出实践教学,大量教学任务是在相应实训室完成的。

(2)基础技能职业化

将基础课程综合化以后,按照企业和岗位要求以及生产过程要求,融进基础技能训练、综合训练和生产训练项目,将基础理论与模块训练、生产工艺相结合,学生在各级实践中获得能力,充分了体现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的综合化和职业化。

(3)实践教学形式手段多样化

理实一体化教学。

实训室既是理论教室又是实训车间,学生在主讲教师和培训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训(生产),获得感性认识,动手能力迅速提高。

计算机仿真教学。

用于开展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利用ProtelDXP2004软件电脑绘制电路图、PLC编程软件等培养学生仿真能力和创造能力,实现虚拟和现实结合。

另外,通过多媒体手段对电工实习、编程等操作工艺进行演示,是电工电子实践训练的有力补充。

制作实物教学。

学生在电工电子实训基地完成教师布置的某一课题或自己拟定方案,完成课题实施方案的设计、电路制作、安装调试等环节。

配合技能节和公益活动等,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物制作,如报警器、音乐盒、LED彩灯广告牌、智能寻迹小车等。

特长教学。

专业开展明星活动,培养学生特长。

根据兴趣爱好和能力,学生可以选报1-2个活动内容,专业为其配备实训室和专职指导老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如家电产品维修、单片机DIY、机电一体化产品安装与调试等。

学生辅助教学。

在实践训练中,特别是在基本技能的实训中,选拔一批理论基础较好、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尖子生直接参与助教活动,让他们协助对低年级学生的实训教学进行辅导,对实验仪器设备进行维护维修。

4.催化了课程体系建设

实训基地建设,催化了课程体系建设,基于岗位要求和生产过程,该专业以实训基地的实训教学为基础,按照分层递进教学、明确岗位方向的原则,整合骨干课程和辅助课程,使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通过调研、调查,在企业和行业的指导和参与下,针对企业岗位群开设相应的专业骨干课程,根据技能培养和层次教学需要,进行课程划分,一方面对主干课程进行研究,研究每门课程的授课内容、深度等内容,并对教学大纲进行优化;另一方面要选好教材,并对部分教材进行重新编写。

5.促进了教师队伍建设

以实训基地为平台,通过实训教学、下企锻炼等,更新教师的职业教育观念,让教师感受企业文化,培养教师的职业技能和企业化管理能力。

实训室和实训基地的培训教师和负责人在指导实训教学的同时,获得企业或者行业人员的指导,学会管理,更加贴近企业化管理要求。

一方面轮流选派教师担任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培训师,同时与企业联合,鼓励和安排教师分期、分批到合作企业生产第一线中去熟悉企业的现代生产技术,掌握生产技能;另一方面,从行业和合作企业中引进一批职业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专职或兼职教师,指导该专业的教师进行实训教学。

6.推进了教科研工作

以实训基地为载体,在教学研究、课程建设、校本教材开发等方面取得成效。

该专业7名教师承担国家示范专业共建共享资源库建设的部分任务,其中《电子线路》电子线路子课题为组长单位;主持市级教改课题1项;独立编写或者合著了教材9册(套),并分别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其中《电工技术基本理论与技能》获国家级精品课程二等奖。

教师开发校级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做中学》,获得“十一五”市级课题结题A等评定。

7.增强了就业竞争力

通过专业基地建设与改革,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毕业生竞争力明显增强。

目前该专业招生势头强劲,每年可招新生4个班共200多名学生,学生一次就业率超过98%,稳定率为80%,对口率超过75%,毕业生“德才”兼备,深受企业欢迎,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近两年,该专业学生在武汉市技能抽测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获得市级以上竞赛奖项42人次,其中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奖16人次,今年,又有3名学生获得“单片机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两个大项的省赛资格。

四、建设特色

1.营造了真实的职业环境

(1)项目引领。

建立以项目课程为载体,以职业岗位为目标的教学实训与生产场所,该专业目前拥有“单片机控制技术”、“PLC自动化可编程”等项目课程教学场所12个,对应的工作岗位有电机维修工、中高级维修电工、PLC编程员等。

将课程与职业合一,实训与生产合一,学生与员工合一。

 

(2)引企入校。

学校和专业与企业深度合作,以自己投资建设为主,企业参与技术和生产指导服务,建设一条SMT全自动化的生产线、一条THT波峰焊接生产线,将“企业生产线”搬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内,学校和企业共同担任教学任务,学校负责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企业派人到课堂和生产线上授课,从一开始的企业文化教育到生产线的正常运行与管理,学生轮流在流水线各个不同的岗位实训,成为“校中厂”。

2.建立了实训基地开放和共享机制

该专业实训基地开放和共享机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外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考级,二是对外开展加工生产活动。

开展对外培训任务,面向社会开设长期或短期、高层次或基础层次的岗前培训、转岗培训、在岗培训等。

该专业与学校一道,成为东西湖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东西湖区的就业和再就业培训基地、电子电工考级培训基地,每年为东西湖区培训近200多人,培训的工种涉及电工、家电维修工等8个工种。

实训基地还负责部分工种的考级及培训任务,进行初、中级的维修电工、制冷设备维修等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

一方面承担本校学生的职业资格能力培训任务,另一方面为社会人员提供职业资格能力培训。

五、需要改进的部分

1.对外培训力度不够

对外培训的能力还不够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培训量不足,需要在政府的支持下进一步整合全区电子电工类的培训资源;二是目前还只能开展职业技能考级培训和考试,还没有职业能力鉴定资质,下一步力争建设电子电工类职业鉴定所(站)。

2.教、产、学、研的系统性不够强

以实训基地建设为基础的实训教学,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教、产、学、研方面的系统性不够强,“教”与“学”、“模块”与“岗位”的对接研究目前做得还不错,由于生产性实训基地才刚刚起步,对于“教”与“产”的研究没有深入。

下一步,要把教、产、学、研四方面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