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模板专家论证专项施工方案1.docx
《高大模板专家论证专项施工方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大模板专家论证专项施工方案1.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大模板专家论证专项施工方案1
第一章、编制依据
1.1、龙华区妇幼保健院住院部改造工程施工图;
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1.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等规范编制;
1.5、《砼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T10—2011);
1.6、《建筑施工手册》第六版;
1.7、《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1.8、《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1.9、施工组织设计。
第二章、工程概况
住院部加建1#~3#梁板、门诊部大堂三层梁板、新建连廊梁板结构设计(三层):
住院部加建1#~3#楼:
H轴~2/G轴交1/2轴~4轴之间,层高为12.3m,一、二、三层为中空结构,现浇板厚120mm;面积:
81.78m2;
门诊部大堂三层:
(3-A/1)轴~(3-A/5)轴交(1/3-B)轴~(3-6)轴之间,层高为8.0m,一、二层为架空层,三层现浇板厚150mm;面积:
237m2;
新建连廊:
层高8.4-9.15m;面积:
76.5m2,现浇板厚120mm;
支设方法:
(1)300mm×600mm模板面板采用普通胶合板。
内龙骨布置4道,内龙骨采用方木45mm×95mm,外龙骨间距350mm,外龙骨采用Φ48×3.0双钢管。
对拉螺栓布置2道,承重架采用无承重立杆,木方垂直梁截面支设方式,梁底不设承重立杆。
梁底采用3根45mm×95mm的木方。
梁两侧立杆间距0.90(mm),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0.1(mm)。
板底采用木方支撑形式,木方间距300mm,木方尺寸:
45mm×95mm。
(2)120mm厚板
底模采用18mm厚普通胶合板。
模板次龙骨为间距300mm的45×95的木方,钢管规格为Φ48×3.0双钢管。
立杆的纵距b=0.80米,立杆的横距l=0.80米,立杆的步距h=1.50米。
如下图:
120mm厚楼板模板支撑施工大样图
第三章、施工准备
1、施工进度计划
模板的施工进度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总进度计划要求,该区域高大模板安装施工进度配合其它一般模板安装施工进度,计划如下:
高大模板安装施工进度计划表
项目
持续时间(天)
1
2
3
4
5
6
7
8
9
备注:
梁板模板的拆除需等同条件砼的强度达到规范和设计的要求后,并经监理同意后方可拆除。
测量放线(0.5)
柱筋焊接及绑扎
(1)
柱筋验收、封柱模
(1)
搭设模板支撑架(1.5)
铺梁板模(1.5)
浇柱子砼(0.5)
梁板钢筋绑扎及验收(2.5)
浇梁板砼(0.5)
2、技术准备
项目总工组织项目经理部技术、生产人员熟悉图纸,认真学习掌握施工图的内容、要求和特点,同时针对有关施工技术和图纸存在的疑问作好记录,通过会审,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与设计、建设共同协商解决,取得一致意见后,办理图纸会审记录,作为施工图的变更依据和施工操作依据。
熟悉各部位截面尺寸、标高,制定模板初步设计方案。
3、材料及主要机具
1)、模板支撑系统主要材料如下:
(1)模板均采用1830×915×15mm木工板;
(2)楞木:
次楞采用50×100mm方木、主楞采用48×3.5钢管;
(3)支撑系统:
选用Φ48.5×3.5mm钢管,设计计算时按Φ48×3.0mm考虑
(4)对拉螺栓:
M12普通对拉螺栓。
(5)立杆下设置通长木垫板,长度不少于2跨、宽度200mm、厚度50mm。
2)、钢管、扣件等材料进场前后安排专人检查、验收,并作相应的记录,验收合格方可使用。
其中进场的材料应符合以下要求:
(1)钢管:
钢管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规定的3号普通钢管,其材质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新钢管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28)的有关规定。
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旧钢管严禁使用有明显变形、裂纹、压扁和严重锈蚀的钢管。
(2)扣件:
扣件的规格应与钢管的外径相匹配,应采用可锻铸铁制作,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
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新扣件应有厂家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
当对扣件质量有怀疑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抽样检测。
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扣件表面应涂刷防锈漆。
(3)方木:
方木截面尺寸满足50mm×100mm的尺寸要求,不使用非标、异型的尺寸(如圆木、带树皮等)。
3)、主要施工设备计划: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1
单面压刨
台
3
2
台式平刨
台
3
3
台式电锯
台
3
4
手提式电钻
把
10
4、劳动力计划
分包队伍选用具备建筑业劳务企业资质的模板工程劳务作业分包队伍,具体负责全部模板分分项工程的制作安装,并配备相应的技术、质量、安全管理人员。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取得架子工操作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劳动力需用计划表
职务或工种
高大模板部位模板施工
备注:
整个工程模板施工
专职安全员
1人,持证上岗
2人,持证上岗
施工员
1人
2人
质检员
1人
2人
电工
1人,持证上岗
1人,持证上岗
模板工
10人
40人
建筑架子工
9人,持证上岗
15人,持证上岗
普工
5人
10人
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
4.1、模板安装要求
1、模板安装一般要求:
(1)模板支撑严格按照方案中的立杆间距施工,施工中应根据最左边和上边的轴线作为控制线,分别自左向右、自上向下量取搭设尺寸。
(2)模板安装后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捣的砼重量、侧压力及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
(3)模板表面清理干净,涂水性脱模剂,不得有流坠。
质量不合格模板或模板变形未修复的,严禁使用。
模板接缝应严密,以防漏浆。
在模板吊帮上不得蹬踩,应保护模板的牢固和严密。
(4)模板构造应简单、装拆方便,并满足钢筋的绑扎、安装及砼的浇筑、养护等工艺要求。
2、模板安装质量控制措施:
(1)及时组织模板安装安全技术交底。
(2)在模板支设标高处通拉小白线,控制模板的支设标高。
(3)模板的立杆横纵向间距应按模板支撑设计计算进行布置,严禁随意增大立杆间距。
(4)扣件式钢管支架的扣件应拧紧,并用扭力扳手抽查扣件螺栓的扭力矩。
(5)浇筑砼前必须检查支撑是否可靠,扣件是否松动。
浇筑砼时必须由模板支撑搭设班组专人看模,每工作班护模木工不得少于2人,随时检查支撑是否变形、松动、并组织及时修复。
(6)对跨度大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按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控制。
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可操作性,梁最大跨度10m的起拱高度按1/1000控制取10mm。
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按施工方案要求确定立杆间距
↓
放出轴线及梁位置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
↓
梁板立杆、顶托设置
↓
设置顶托内主楞方木
↓
架设梁底次楞方木于顶托内方木上
↓
梁底模及侧模安装
↓
设置板底顶托内主楞方木
↓
架设板底次楞方木于顶托内方木上
板模板安装
↓
高大模板工程专项验收
↓
柱混凝土浇筑
↓
梁板钢筋绑扎
↓
梁板混凝土浇筑←变形监测
↓
混凝土保养,达到100%混凝土设计强度
↓
拆模申请经监理审批,同意拆模
↓
拆除梁、板模板,清理模板
↓
拆除剪刀撑、水平拉杆及立杆
4.2、现浇板模板
1、现浇板模板采用单块模板组装施工工艺,工艺流程为:
测放板面标高控制线→搭设支架→安装托梁和木栅→调整标高及起拱→铺设模板→检查模板板面标高和平整度。
顶板模板流水段划分根据施工段设置。
2、现浇板厚度,相对于大梁,自重较轻,板模板选用多层板下用45mm×95mm方料作搁栅,整体钢管排架支撑,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m):
0.80;纵距(m):
0.80;顶部、底脚设置一道水平拉杆、中间设置多道水平拉杆,最大步距1.5m。
各立杆之间并加设剪刀撑,以保持其稳固,第一道水平杆设在离地200㎜处。
扣件为双扣件。
3、为保证现浇板的整体砼成型效果,将整体现浇板的多层板按同一顺序、同一方向对缝平铺,必须保证接缝下方有龙骨,且拼缝严密,表面无错台现象。
模板当采用单块就位时,宜以每个铺设单元从四周先用阴角模板与墙模板连接,然后向中央铺设。
4、板模现浇模支撑时,根据其跨度≥4m时的板底要求板跨中起拱1.5/1000。
4.3、梁模板
1、施工时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为确保安全计算时取Φ48×3.0),底脚设置一道水平拉杆、中间设多道水平拉杆,最大步距1.5m,第一道水平杆设在离地200㎜处。
2、工艺流程为:
测放并复核梁轴线控制线和标高控制线→搭设梁模支架→预组拼模板检查→底模吊装就位、安装→起拱→侧模安装→安装侧向支撑→检查模板位置和截面尺寸→群体梁模固定
3、施工要点:
1)、梁模现浇模支撑时,根据其跨度≥4m时,梁底模板应起拱,起拱高度为全跨长度的2/1000。
2)、无论是主梁,还是次连续梁,支模必须拉通线,保证侧面顺直,楼板模板安装时,应考虑楼梯间等部位的建筑要求,以满足其使用功能。
3)、利用下层楼板面的轴线引吊梁轴线,根据柱子钢筋上的水平线引测梁底标高;
4)、在专用支撑下脚要铺设通长脚手板,并且楼层间的上下支座应在一条直线上;
5)、在支撑上调整预留梁底模板的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拉线安装梁底模板并找直;
6)、安装两侧模板,将两侧模板与底板连接处背木方,附以斜撑,其间距一般宜为75㎝,梁侧模上口要拉线找直,用定型夹子固定。
4、其它杆件设置要求:
(1)立杆接长严禁搭接,且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段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杆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最近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2)立杆垂直度偏差应不大于1/500H(H为架体总高度),且最大偏差应不大于±50mm。
层高10.2m,实际施工时立杆垂直度偏差按不大于±20mm控制。
(3)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杆件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跨内,不同跨的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最近主节点不宜大于跨距的1/3。
(4)立杆与水平拉杆要用直角扣件扣紧,不能隔步设置或遗漏。
扣件的拧紧扭力矩应控制在45~60N·m之间。
(5)为保证整个模板支撑系统的稳定性,模板支架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按竖向间距3m(2步架高)与建筑结构柱设置一个钢管抱柱固结点。
5、强调超高模板支撑架搭设注意事项:
(1)模板支撑架的水平拉杆步距应严格控制在不大于1.5m,且每一步距处及梁底部的钢管顶端应纵横向各设一道水平拉杆(即在每步、每跨均应双向设置水平拉杆)。
(2)模板支撑架必须严格按规范要求设置固结点,应在有结构柱的部位,按竖向间距2步架高与建筑结构柱设置一个钢管抱柱的固结点。
(3)模板支撑架搭设前应按规定由施工员做好对作业班组的安全技术交底。
4.4、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脚手架搭设前,对施工场地进行硬化处理,并在硬化场地上面铺设槽钢或者垫板后搭设脚手架。
2)、当前市场上架体材料质量参差不齐,要想确保超高支撑架体施工的安全,首先要把好材料进场质量关。
材料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立杆轴心受压超高支撑架体方案在实施前,必须计划好立杆的竖向接头位置以及各段立杆的长度。
架体搭设中立杆接高采用对接扣件,以保证立杆处于轴心受压状态。
特别是最顶部的架体立杆,决不可因其长度不合适而采用十字扣件与横杆扣接的方式来调整架体高度,否则会改变设计意图使立杆变为偏心受压状态。
4)、基础与立杆支撑点是典型的铰接点,架体距底部200㎜纵横向设置水平扫地杆可有效地控制和减少立杆以铰支座为圆心发生的角位移,是防止立杆失稳的有效措施。
5)、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规范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制度》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
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6)、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7)、搭设支撑架体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8)、架体搭设时除满足上述规定外,还要严格执行有关规范及标准的规定。
4.5、高支模监控措施
针对本工程,因为连廊需要搭建在室外地面上,所以在搭设好脚手架,进入高支模施工阶段,每2天进行架体沉降观测,并做好沉降监控和其他监控措施。
1、班组日常应进行安全检查,项目部每周应进行安全检查,分公司每月进行安全检查,所有安全检查记录必须形成书面材料。
2、高支模日常检查,巡查重点部位:
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剪刀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
2)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
3)连接扣件是否松动。
4)架体是否有不均匀的沉降、垂直度。
5)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现象。
6)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7)支架与杆件是否有变形的现象。
3、在六级大风或大暴雨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
4、监测措施
为了监测砼浇筑过程中模板及支撑体系变化情况及是否异常,砼浇筑前先在梁底部的两端及中间各设两根吊垂线(两侧),从梁底一直吊到立杆基础上部,吊垂尖离地控制在20mm以内,并做好记录,在吊垂尖正下方用红蓝笔做好十字标记,同时量测好线垂与立杆间的相对距离,在砼浇筑过程中派专人跟踪监测,吊垂与地面距离及与立杆距离变化按设计允许变形要求控制,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施工,加固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5、混凝土浇筑过程监测:
观测主要内容是支撑及模板体系的变形及位移情况,混凝土浇筑时,安全员专职观察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变形情况,发现异常现象时应立即暂停施工,迅速疏散人员,待排除险情并经施工现场安全责任人检查,报监理公司同意后方可复工。
监测内容:
浇筑过程中专人观察支撑体系的变形;观测模板的变形及位移情况。
监测方法:
目测;拉尺;经纬仪及水平仪检查。
6、详细监测方法及方案:
现场采用钢尺、线锤、水准仪和经纬仪对模板支撑系统进行施工过程的监测。
因此,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制定了以下支架体系的沉降、位移观测方案:
由于本工程的模板支顶采用扣件钢管脚手架,间距较密,且框架梁在建筑物内部,采用的观测设备受到很大的限制,为此本工程的沉降观测采用了线锤+钢尺的形式来测量其沉降值、位移偏量;
观测的基准点设置在建筑物外围,测量时将基准点引测至建筑物内。
(1)、观测点布置:
本工程高支模的观测点分沉降观测点及位移观测点,布置主要设置在主框架梁,其中每条主框架梁的跨中设置一个观测点,次框架梁每隔一条在跨中设置一个观测点。
(2)、观测方法:
将观测基准点引测至已一个约50cm高的角钢上,并将其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上;
测量时,用钢尺测量线锤、焊接钢筋的标高,并在角钢上作原始标记,具体如下图所示:
(3)、测量时间:
模板的沉降测量由专人专职负责。
在开始浇筑前测量一次,记录此值并以此值为初始值;在浇筑时,每隔30min测量一次,并与初始值相对比,得出沉降、位移量;浇筑完成后,每隔1h观测一次;模板的沉降测量到浇筑完成后12h后结束。
(4)、监测预警值:
支座沉降量预警值为10mm;
(5)、注意事项:
对焊接钢筋、线锤、标示角钢做好保护,并挂好警示牌,防止人为破坏。
当沉降量超出预警值时,立即通知作业人员进行疏散,并通知相关部门人员来处理。
第五章、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
1、混凝土施工基本要求:
(1)应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
(2)混凝土施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向预拌商品混凝土厂家、施工管理人员、试验员等进行有针对性的交底,起到技术预控的作用。
(3)对混凝土小票记录的交底包括:
必须记录混凝土的出站时刻、到场时刻、开始浇筑时刻、浇筑完毕时刻,以便分析混凝土罐车路上运输时间、罐车在现场等待时间、浇筑时间、每罐混凝土总耗用时间、发车间歇时间、前车混凝土最长裸露时间等。
(4)混凝土试块留置组数:
每浇筑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一次,不足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5)模板、钢筋、预埋件及管线等全部安装完毕后,应检查模板尺寸和预埋件等的规格、数量和位置,其偏差值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以及接缝的严密情况;清除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并检查钢筋的垫块是否垫好;办完隐蔽、预检手续。
浇筑混凝土前,应将木模板洒水湿润。
(6)通知混凝土搅拌站运送混凝土,根据浇筑的部位、时间的不同,来确定罐车的台数、发车间隔时间,并合理安排罐车行走路线,保证混凝土的连续供应,连续浇筑。
(7)安全设施、劳动力配备应妥当,并能满足浇筑速度要求。
(8)加强气象预测预报工作,混凝土施工阶段施工员负责联系一周天气情况并转发给有关劳务作业队,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的顺利进行,确保混凝土质量。
2、混凝土施工浇筑要求
(1)确定混凝土施工浇筑顺序及浇筑方法:
浇筑顺序:
梁混凝土浇筑采用由跨中向两端对称扩展的浇筑方式,板混凝土浇筑采用由中间向两侧对称扩展的浇筑方式。
浇筑方法:
拟投入1台混凝土汽车输送泵结合人工振捣同步进行浇筑。
浇筑过程中应确保混凝土对称浇筑,避免对支撑架体产生水平动向荷载。
在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应安排专人监护,特别应加强对支撑系统的变形监测。
(2)混凝土浇筑采用平板振捣器或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3)混凝土自吊斗口或布料管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
(4)混凝土浇筑应结合结构特点、钢筋疏密情况,对于梁混凝土浇筑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不得大于400mm。
(5)使用插入式振捣棒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0-400mm)。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0~10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遇有梁柱节点或钢筋较密时,振捣棒移动间距约为20cm,同时用φ30振捣棒振捣。
(6)浇筑混凝土要连续进行,不得中断。
如果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1个小时,将后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建立交接班制度,下一班人员没接班,上一班人员不能离开岗位。
(7)浇筑混凝土时应指派木工、钢筋工负责人员进行值班,随时观察模板、钢筋、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生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结前修正完好。
(8)泵送混凝土时必须保证连续工作,如果发生故障,停歇时间超过45分钟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
(9)振捣时应特别注意钢筋密集处等位置混凝土的浇筑,钢筋过于密集难于下棒时,可采用小直径30mm振捣棒;暗梁密集处振捣棒不易振捣,可采用插入附加钢管,振捣棒在钢管内振捣。
(10)梁混凝土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每次浇筑厚度不得大于400mm,由于主构架梁受力情况比较复杂,混凝土施工中不得留下冷缝。
(11)砼梁不留垂直施工缝,若因施工条件受影响,应根据梁高只留水平施工缝,每次砼浇捣后,上层砼施工前,必须清除松散物质用高压水冲刷施工缝,确保上下层砼结合牢固。
(12)梁板混凝土浇筑:
梁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梁板按框架格顺序浇筑,每框架格先将梁根据高度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即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捣,随着阶梯形的不断延展,则可连续向前推进,倾倒混凝土方向与浇筑方向相反。
梁帮及梁底部位要用φ30或φ50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
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要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并加密棒点。
构架梁混凝土分层下料、分层振捣,浇筑厚度采用尺杆配手把灯加以控制。
混凝土振捣采用赶浆法,上下层的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h,以保证新老混凝土接槎部位粘结良好。
板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浇筑板的混凝土虚铺厚度要略大于板厚,振捣完毕后用1.5~4m刮杠刮平,用木抹子抹平,并拉线检查板面标高,严格控制平整度,尤其墙柱根部。
3、混凝土浇捣路线图:
混凝土浇筑采用从中间向两侧对称扩展浇筑,其浇筑路线图如图所示。
混凝土浇捣路线图
4、混凝土的养护
梁板砼浇完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待砼终凝后浇水养护,浇水次数以保证砼湿润为准,养护时间14天。
5、混凝土强度检验与评定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砼强度采用普通评定方法。
砼试块由专人制作,在现场成型,并在现场同条件养护或进行标准养护,抗压、抗渗试块要求按规范留置;制作好的试块要标明施工部位、强度等级、制作日期,并做好养护工作,龄期到及时送检;现场同条件养护,其强度作为拆模及检验现场养护条件砼强度变化规律的依据。
6、混凝土施工安全措施
(1)泵车操作工必须是经培训合格的有证人员,严禁无证操作。
(2)泵管的质量应符合要求,对磨损严重及局部穿孔现象的泵管不准使用,以防爆管伤人。
(3)泵车料斗内的混凝土保持一定的高度,防止吸入空气造成堵管或管中气锤声和造成管尾甩伤人的现象。
(4)泵车安全阀必须完好,泵送前先试送,注意观察泵的液压表和各部位工作正常后加大行程。
在混凝土坍落度较小和开始起动时使用短行程。
检修时必须卸压后进行。
(5)当发生堵管现象时,立即将泵机反转把混凝土退回料斗,然后正转小行程泵送,如仍然堵管,则必须经拆管排堵处理后开车,不得强行加压泵送,以防发生炸管等事故。
(6)混凝土浇筑结束前用压力水压泵时,泵管口前面严禁站人。
(7)砼浇筑过程中,项目部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撑情况,施工员、安全员也应观测检查模板及支架的变形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变形等异常现象时要立即报告现场技术负责人或项目经理及监理人员,采取措施,同时暂停施工,迅速疏散人员,待排除险情,并经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检查同意后方可继续施工。
第六章、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时,砼强度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如砼没有达到规定强度要提前拆模时,必须经过计算,确认其强度能够拆模,才能拆除。
一般情况为:
1、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砼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本工程设计无具体要求,其砼强度应符合下表规定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达到设计的砼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
板
≤2
≥50
>2,≤8
≥75
>8
≥100
梁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
≥100
注:
砼抗压强度标准值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为依据。
2、侧模拆除时的砼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3、模板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