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方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181341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诗歌鉴赏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诗歌鉴赏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诗歌鉴赏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诗歌鉴赏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诗歌鉴赏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诗歌鉴赏方法.docx

《高考诗歌鉴赏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诗歌鉴赏方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诗歌鉴赏方法.docx

高考诗歌鉴赏方法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要领

古代诗歌鉴赏是一种审美活动。

要提高考生古代诗歌鉴赏能力就必须得掌握古代诗歌鉴赏方面的知识和要领。

所以,语文教师在古代诗歌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把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试题作为范例,结合高中语文必修和选修教材中的古代诗歌内容,对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试题考查的知识和学生提升古代诗歌鉴赏能力所需要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一个知识体系,然后将这个系统化了的知识体系在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过程中传授给学生。

这样,学生在古代诗歌鉴赏方面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和明确的方向。

这些古代诗歌鉴赏要领包括:

(一)古代诗歌的意象

诗歌中所塑造的形象,既有人物形象也有如湖光山色和大漠孤烟之类的景物形象,它们共同构成了诗歌中抒情的载体。

不过这些“景”和“物”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景物了,它已经融入了诗人的思想情感,因此这类形象又称为意象。

意象一词作为中国诗学的审美特征最早是在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中提出的。

意象是分析和研究诗歌特有的名词。

“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象”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形象,

(“大音希声”一语来源于《老子》第四十一章,其全文为: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弗笑,不足以为道。

是以建言有之,曰: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颡;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媮,质真芳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译文:

上士听了道,勤奋去实行;中士听了道,将疑而将信;下士听了道,反加以讥笑——不被他们笑,不成其为道。

古话说得好:

光明的道好像暗昧,前进的道好像后退,平坦的道好像崎岖;高尚的德好像河谷,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强的德好像懦弱,充实的德好像空虚;最洁白的好像污浊,最方正的没有棱角,最大的器具最后完成,[最大的音乐没有声响,最大的象没有形象。

]大道隐匿,没有名称,却唯有道善于始生万物,又善于去完成。

“意象”即融入了诗人情思的形象。

一首诗从字面上看是词的连缀,从构思上看是意象的组合,诗人不仅要用意象进行感受和思考,还要用意象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和“昏鸦”分属植物和动物,但是组合在词中成为三个叠加的意象,表现出一种凄凉和孤寂的情绪。

一个具有落寞、怀乡等复杂情感的天涯孤客跃然纸上。

因此,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感知诗人的情感,领会诗歌的主旨。

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寻的,一些典型的意象往往在作品中反复出现,甚至为不同时期、不同作者所袭用,具有了象征性的特点。

因此,对常见典型意象的稳定象征性进行积累,将有助于古代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

常见的传统意象有:

“菊花”象征品格坚强,气质清高;“芭蕉”象征离愁别绪;“乌鸦”象征衰败荒凉;“柳枝”多传达惜别怀远,思乡之情等。

另外,意象在承袭过程中,诗人为了表达特定环境的思想感情,还创设了具有多义性的意象。

例如,“月”这个意象,可以表达对月思亲、思乡引发离愁别绪,如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一诗中有“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还可以抒发盛衰无常,物是人非的感慨,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石头城》一诗中有“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还可以表示喜庆团圆,如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一诗中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因此,对意象的多义性要从深层次上挖掘诗人的主观情感,借以深刻体会诗歌之美。

在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中,对古代诗歌意象考查的试题比较多。

200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所选的唐代诗人虞世南的《蝉》,就对“蝉”这个意象进行了考查。

2002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所选的唐代诗人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对“柳”这个意象进行了考查。

200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所选的宋代诗人黄庭坚的《题竹石牧牛》中对“竹”和“石”这两个意象进行了考查。

所以,在学习中让学生多积累意象方面的知识,将有助于提高考生古代诗歌鉴赏能力。

(二)古代诗歌的意境

古代诗歌的意境和意象一样都是鉴赏古代诗歌的关键所在。

意境是衡量诗歌艺术高低的标志。

王国维说:

“言气质,言格律,言神韵,不如言境界。

有境界,本也。

气质、格律、神韵,末也。

有境界而三者随之矣。

”意境是诗歌的根本,所以无论是鉴赏古代诗歌,还是教学古代诗歌都要了解古代诗歌的这一特征。

所谓“意”是指诗人的思想情感,是诗人在理解和认识生活的基础上的典型感受;所谓“境”是诗人所给的客观事物;即鲜明的生活图画,是从大量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富有特征的艺术形象。

前者偏重于主观,后者偏重于客观,两者相互渗透,形成和谐的统一体。

因此,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王国维说:

“能写真景物、真情感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可以看出,有无境界是衡量一首诗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诗歌的意境,是诗歌美的集中体现,是诗歌突出的艺术特征。

例如,唐代诗人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我们读了这首诗,在脑海中立即会显现出一幅李白在长江边上送别友人的画面:

烟花三月,诗人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后站在长江岸边,望着那远去的船帆越来越小,最后成为一个白点,消失在那远方的水天交际处,而诗人还久久地伫立在江岸边,望着那滚滚的向天际流去的江水。

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分别时的离情别绪,都完全融入具体的景物描写之中。

诗中句句是写景,但句句又是抒情,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形成了耐人寻味的意境。

古代诗歌的意境是主观与客观,情与景的高度统一,当然这个统一不是二者简单罗列,而是自然地融为一体。

想象是使情和景完美融合的主要手段。

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人大胆想象,神思天外,写出庐山瀑布的壮美和宏大的气势,抒发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积极进取的精神,可谓情和景的高度统一。

意境是诗歌的根本,在古代诗歌教学的过程中,只有注重对意境的鉴赏,才能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拓展思维空间,发展想象能力。

200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所选的唐代诗人严武的《军城早秋》设置了这样的问题“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有什么寓意?

”就考查了诗歌的意境。

(三)古代诗歌的体裁和题材

1、古代诗歌从结构体裁的角度可以分为古体诗、近体诗、词和曲。

古体诗是相对近体诗而言的,它包括先秦时的古风和骚体诗,汉代的乐府诗,魏晋时的文人古诗,唐代的歌行体。

隋唐时期的古体诗题目中一般有“行、吟、歌、引”等标志性字眼,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和《长恨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度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杂言体。

五言和七言古体诗较多,简称五古和七古。

近体诗是相对古体诗而言的,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

其字数、句数、平仄、对仗和押韵都有严格规定。

大致可以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种,绝句每首四句,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之分;律诗通常每首八句,其中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

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律诗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之别,十句以上的称排律,偶有六句三韵的律诗,称为三韵律诗或小律。

词是近体诗之后产生于唐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

词又称“诗余”、“长短句”、“俗曲”等。

词的标题一般由“词牌”和“词题”组成。

词牌是一首词的曲调名称,对词的句数、字数和平仄有一定的要求。

词题是词的内容的体现。

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永遇乐”是词牌,“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词的标题。

词牌与词题没有必然的联系。

词必须有词牌,但是不一定有标题。

词按风格分为豪放词和婉约词。

词按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至90字之间)、长调(91字以上)。

曲即散曲,是金元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新诗体。

曲可以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感情。

散曲的标题一般包括三部分,即宫调、曲调和曲牌。

散曲基本上可以分成小令和套数两大类。

在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中律诗和绝句占诗歌体裁的100%,小令占词曲的绝大多数。

2、古代诗歌从题材(内容)角度可以分为写景抒怀诗、咏物言志诗、咏史怀古诗、惜别送别诗、思乡怀远诗和题画诗等类型。

写景抒怀诗,就是诗人把自然景物作为对象,借助生动形象的描绘刻画,使之成为抒发情怀、寄托思想的有声有色的画卷,其真意往往不在景物风光之间。

一切景语皆情语,联系诗人的创作个性和人生经历,读出景语后面的情感真谛,才是根本所在。

例如,200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选取了宋代李弥逊的《春日即事》就属于这个题材。

咏物言志诗,诗人的志向和品质要表达出来,往往寄托在景物上,把景物作为咏吟的对象。

当然,一般诗人所咏之物要和所表达的志向品质或形似,或神似。

因此,一般诗人所咏之物有比较固定的象征义和比喻义。

例如,200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所选的唐代诗人虞世南的《蝉》就属于这个题材。

咏史怀古诗,许多古代诗人生活奔波,仕途或升或迁,多有凭吊,凭吊之时往往对古代的人或事有缅怀,有感叹。

古赤壁、石头城等地,是无数风流人物叱咤风云之所,所以诗人往往把自己面对这些场景而产生的感慨融入到他的诗歌的字里行间。

赏析这类诗歌,对历史人物与事件,对诗人本身及所处环境都要充分挖掘。

例如,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Ⅳ的古代诗歌鉴赏试题所选的五代诗人欧阳炯《江城子》一词,就属于这种题材。

惜别送别诗,诗人在送别亲朋好友时不免要赠送诗歌,以表不舍之情意。

有的直接抒发离别之情,如唐代诗人李白的《赠汪伦》。

有的寓别情于景物之中,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例如,2001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所选的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就属于送别诗。

思乡怀远诗,诗人远在他乡,难免有思乡之情。

这种情感也常用诗歌来表达。

有的写战乱时对亲人的思念,如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

有的写对挚友的关切之情,如唐代诗人杜甫的《天末怀李白》。

有的写宦游他乡者对亲人的思念,如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Ⅱ的古代诗歌鉴赏试题所选的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就属于这种题材。

题画诗,指古代诗人在自己或别人的画作上题写诗歌,以表达情感。

例如,200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所选的宋代诗人黄庭坚的《题竹石牧牛》就属于这种题材。

(四)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古代诗歌作者在古代诗歌中塑造形象、营造意境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艺术手法。

古代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表现方法。

1、古代诗歌的表达方式

古代诗歌的表达方式是古代诗歌中所采用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情感的手段。

在古代诗歌中常用到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

叙述指作者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概括介绍,说明和交待。

它可以把描写的各个方面联成一个整体,推动情节的发展,加深读者对人物事件的理解。

叙述的手法往往和描写等手法综合使用来塑造艺术形象。

例如,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所选的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在词作的下片“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就用了叙述的表达方式。

描写就是古代诗歌作者对人物、事件、环境进行生动的描绘和刻画,使客观事物的特征形象地再现出来,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和深刻的感受。

描写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

从描写所侧重的角度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是指对所要表现的对象进行直接的具体的描绘和刻画。

侧面描写是指作者通过对周围的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故又称间接描写。

从描写所用笔墨多少的角度可以分为工笔和白描。

工笔是指多用笔墨,细致入微地描绘一个事物。

把客观复杂的情景,如实地、生动地再现出来。

白描指不用渲染、烘托,不用华丽的辞藻,而以最经济、最省俭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其特点是抓住被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寥寥几笔,形神毕肖,活画出事物特征的神态。

从描写的内容可以分为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

环境描写就是指古代诗歌中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的描写。

在诗歌中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渲染气氛和抒发感情。

人物描写主要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几个方面。

例如,200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所选的宋代诗人王炎的《南柯子》词就对上阙中“数枝幽艳湿啼红”这一景物所用的描写进行了考查。

议论是诗人在诗歌中对某一景物、人物或问题进行评论,直接表现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一种表达方式。

例如,200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所选的宋代诗人黄庭坚的《题竹石牧牛》就考查了诗中诗人对于竹、石的看法。

抒情是诗人在古代诗歌中抒发主观感受,表达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

在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例如,200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所选的宋代诗人王炎的《南柯子》词中就有“人间辛苦是三农”这样直接抒情的句子。

间接抒情是指作者把自己的感情融合在叙述、描写、议论等其他表达方式中的抒情。

因为它是借助其他表达方式来抒情,所以它是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和借古讽今等。

借景抒情,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

例如杜甫的《绝句》:

“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对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

例如,2001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所选的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一诗主要篇幅是写景,将离别之情借景抒发。

情景交融,这种抒情方式是将感情融合在特定的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中,借此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含蓄的抒情方式。

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有这样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

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所选的唐代诗人李华的《春行即兴》一诗中有“花自落”和“鸟空啼”之景,显示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

例如,200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71-所选的唐代诗人虞世南的《蝉》,借咏蝉表达自身的高洁品质。

用典抒情,古代诗歌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有利于诗人抒发自己的情感。

例如,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所选的五代诗人欧阳炯的词《江城子》中用了吴王夫差的典故,典故的运用使得这些作品内涵更加丰富。

借古讽今,这是咏史诗常用的抒情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时的社会。

例如,2003年高考语文上海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所选唐代诗人杜牧的《过华清宫》一诗借历史上唐玄宗时期飞骑给在华清宫的杨贵妃送荔枝的故事讽刺了唐朝当权者的荒淫无度。

2、古代诗歌的修辞手法

修辞,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运用有效的语言形态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就是修辞。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设问、借代、对比、对偶、衬托和双关等。

比喻,是指把一种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

古代诗歌当中经常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效果。

例如,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一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早春新叶萌发,诗人在一阵惊喜中忽发奇想,是春姑娘用她那双灵巧的手,摆弄那富有灵性的剪刀,裁出了那片片细叶。

比喻使描写化实为虚,形象更生动了,情感更浓郁了。

200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所选取的宋代诗人李弥逊的《春日即事》一诗中用这样的诗句“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的

描写了小雨的形态。

比拟,是指借助想象力把物当作人来写,把人当作物来写,或者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的修辞手法。

比拟可以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类。

拟人是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思想感情,使其具有了人的特征。

拟物即把人当作物来写,也就是使人具有物的情态或动作。

例如,刘攽的《新晴》一诗“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诗中将“南风”人格化了。

表现了对南风恶作剧的喜爱之情。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所选的宋代诗人晏几道的词《鹧鸪天》中有这样的词句“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也将杜鹃人格化了,从而抒发了诗人浓烈的思乡之情。

夸张,即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

合理的夸张虽然不符合事理,但都符合情理。

古代诗歌中使用的夸张,多用夸大其词、言过其实的语言,这样能够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从而启发读者进行深入地思考。

200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所选的唐代诗人王维的《过香积寺》中有“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的诗句,就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香积寺山峰的高大。

设问,是指故作无疑之问,然后自己回答,或者故作疑问,自己不答,让读者去思索体会。

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蜀相》诗中有“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这样的诗句就采用了设问这种修辞手法。

199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所选的宋代诗人李清照的词《如梦令》中有“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就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来引起读者的深思。

借代,是指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的本来名称,而是借用和该人、该事物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名称去代替。

用借代的手法可以突现描写对象的特征,引发读者联想,使其获得鲜明深刻的印象。

例如,唐代诗人李贺的《南园》诗中有“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中“吴钩”是古代吴地生产的一种弯刀,这里代指精良的武器。

200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所选唐代诗人虞世南的诗歌《蝉》中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一句中“垂緌”就代指蝉。

对比,也叫对照,就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运用对比,或者使对立的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事物本质,给人深刻的启示;或者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的印象。

例如,唐代诗人高适的《燕歌行》一诗中有“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一句,以战士死在沙场和将帅纵情声色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揭露深刻。

2002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所选的宋代诗人王禹偁的《村行》一诗中有“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一句就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生动的表现了山中时而喧响时而寂静的景象。

对偶,是指把字数相等或大致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的两个句子或短语对称地排列在一起,也叫对仗。

对偶可以使表达的意思更加充分,更加明确;使音律显得昂扬顿挫,节奏鲜明、和谐悦耳。

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所选的唐代诗人李华的《春行即兴》一诗中有“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一句就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芳树”和“春山”、“花”和“鸟”、“自落”和“空啼”分别两两相对,句式整齐,节奏鲜明。

衬托,是指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

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

2001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所选的唐代-诗人王维的《鸟鸣涧》一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就运用了衬托的修辞手法,用鸟叫声来衬托山涧的寂静。

双关,是指根据语音或语义的联系,使语句同时关涉两种事物。

是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手法。

在古代诗歌中使用双关的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幽默风趣或含蓄耐人寻味。

双关可以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

例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竹枝词》中有“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中两个“晴”字都双关着“情”,既是指晴天,也指情感。

2002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所选的唐代诗人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有“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中的“柳”与“留”是双关,表达了思乡之情。

3、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古代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渲染、烘托、抑扬、象征、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和对面落笔等。

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

例如,200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所选的宋代诗人赵师秀的《约客》一诗中就运用了渲染的表现手法,以“家家雨”和“处处蛙”渲染出一种气氛,描写出了夜的深和静。

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和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涂抹,使物象明显突出。

用于古代诗歌创作,则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也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

对同一事物可以从正面渲染也可以从侧面烘托。

它的艺术效果可以与渲染相媲美。

例如,汉代的乐府诗《陌上桑》中借行者、少年等人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的美貌。

200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所选的宋代诗人苏轼的《题竹石牧牛》一诗中就运用了烘托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自己对竹和石的喜爱之情。

抑扬,是指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目的的表现手法。

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例如,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贾生》一诗: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绝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采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汉文帝在宣室夜召被驱逐的臣子贾谊,写出了汉文帝的求贤心切,这是扬。

但是汉文帝并不为听取如何治国安民的大计,他感兴趣的只是鬼神之事,这足以证明其在政治上的昏庸,这是抑。

200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所选的宋代诗人王炎的《南柯子》一词上片“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

数枝幽艳湿啼红。

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就运用了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

象征,就是借用某种具体形象的事物,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

它主要是通过联想的作用,把主观意识寄托在客观事物上,使特定具体的事物显示出抽象哲理的意蕴。

例如,200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所选的唐代诗人虞世南的《蝉》一诗中的“蝉”就是诗人崇高品格的象征。

动静结合,古代诗歌创作中离不开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

前者属于衬托,后者如戴叔伦的《兰溪棹歌》一诗“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寸,半夜鲤鱼来上滩。

”诗中前两句写了山水的明丽和动人的月色,是静景;后两句写了鱼抢新水,涌上溪头浅滩的调皮,是动景。

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

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所选的宋代诗人刘攽的《雨后池上》一诗中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和“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优美迷人的静态。

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

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

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虚实结合,古代诗歌的形象思维,要求写诗讲一点模糊性和朦胧性。

诗歌不能写得太实,太实很难给人留下想象的余地;诗歌也不能写得太虚,太虚让人摸不着边际,见不着真意。

应使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才能使诗歌的形象更加鲜明,容量更大。

而虚与实也是相对而言的:

有者为实,无者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

例如,宋代诗人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一词中写梦里胜利的虚幻之景与醒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