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能力测试《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179845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1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能力测试《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教学能力测试《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教学能力测试《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教学能力测试《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教学能力测试《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能力测试《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教案.docx

《教学能力测试《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能力测试《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能力测试《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教案.docx

教学能力测试《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教案

课时教案

(一)

讲授人

课  时

2

课程名称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

课题内容

绪论

教学时间

教学方法

讲授

教学课型

理论√实验□习题□

实践□复习□其它□

教学手段

板书、多媒体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人体组织解剖学的研究范围及分科。

2.掌握人体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基本概念。

3.了解学习人体组织解剖学的目的和研究方法。

4.掌握学习和研究人体组织解剖学的基本观点。

5.掌握常用的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轴与面

重点

1.掌握人体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基本概念;2.掌握学习和研究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3.掌握常用的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轴与面。

难点

1.掌握学习和研究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2.掌握常用的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轴与面 

教 学 内 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备 注

课程简介及要求(10分钟)

一、人体组织解剖学研究内容、任务、意义及分科(20分钟)

1、研究内容:

组织学(Histology):

镜下观察人体的微细结构。

解剖学(Anatomy):

本意是用刀剪剖开人体进行肉眼观察大体形态结构。

人体组织解剖学:

是研究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及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

2、学习任务:

在学过动物学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掌握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其位置机能的相互关系的知识。

3、意义:

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基础,为胜任生物课的教学及科研打下基础,为防止疾病、保护健康、增强体质提供科学的理论根据。

 

4、分科:

 细胞学

组织学普通组织学

器官组织学

微视解剖学

胚胎学

    解剖学

局部解剖学

巨视解剖学

系统解剖学

二、人体的基本结构(10分钟)

细胞——人体内最小的形态功能的基本单位(1800万亿个)

组织——形态功能相似的细胞和间质构成。

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构成一定形态的较大功能单位。

系统——完成一种特定生理功能的相联系的器官。

三、发展简史(15分钟)

(一)外国部分

第一阶段:

创史阶段,公元前。

古希腊医生:

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377),对头骨作了描述,但把神经、肌腱混为一谈,动脉里含有空气。

古希腊哲学家、博物学家: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s公元前384-322),通过解剖动物,把神经和肌腱分开,指出心脏是循环的中枢。

第二阶段:

停止阶段,公元——文艺复兴。

宗教在西方国家统治一切,禁止尸体解剖。

古罗马医生:

盖伦(Galenus,公元130-200)。

指出动脉里是血液不是空气,脑神经七对,肝五叶。

第三阶段:

发展阶段,文艺复兴之后,15-16世纪。

比利时医生:

安德列,维扎里(AndreasVesalius1514-1564年),第一次对人体进行解剖。

著有《人体的结构》一书共七卷,近代解剖的创绐人。

哈维(W.Harvey,1578-1657),发现了血液循环的原理,指出血液是在闭塞的血管里运行。

19世纪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的出现,运用进化发展的观点研究人体解剖学,使之有了很大的发展。

19世纪初由于显微镜和切片技术的改进,德国学者施来登(M.J.schleiden,1804-1881)和施旺(T.schwann,1818-1882年)了解了细胞的结构,创立了细胞学说,推动了细胞学的发展,使之从解部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二)祖国部分:

历史悠久,公元前已有文字记载。

秦汉战国时(公元前6世纪)的《黄帝内经》已有有关人体的论述,其中《灵枢》的“经水篇”中有“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瘘论》中有“心主全身之血脉”等等。

汉代时期的名医,外科大师华佗,已能麻醉进行外科手术。

《齐民要术》(贾思勰,公元533—544年)是一部被完整保存下来的杰出著作,其中就有对家畜的外部形态、内部脏器的结构与机能关系的描述,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宋代的王维一(1026年)铸铜人,分脏腑十三经,将人体的穴位在铜人模型上表示出来,是我国人体模型制作的创始者。

明代李时珍(1518—1593)《本草纲目》是一部举世之作,其中对许多动物的外部形态进行了描述。

清代的王清任解剖了大量的童尸,对人的骨骼有了全面的描述,著有《医林改错》一书。

“灵机记性于脑”

四、研究方法(15分钟)

尸体研究:

剖查法、腐蚀法、透明法、冰冻切片法。

(一)解剖学研究方法活体研究:

X射线检查法、活体测量法、仪器探测法。

动物实验:

(二)组织学研究方法

1、一般光镜术:

切片法(新组织用石蜡包埋)、非切片法(血涂片)。

2、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术:

是利用化学的呈色反应原理显示组织切片或细胞内某种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定位及其与功能相关的研究。

例如:

糖经过碘酸氧化,出现醛基,成为多醛。

多醛与无色的Schiff试剂(无色品红)结合,成为紫红色沉淀物,此反应称为过碘酸Schiff反应,简称PAS反应。

PAS反应阳性的部位即表示有多糖存在。

3、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是应用抗原与抗体特异结合的免疫学原理,检测细胞内多肽、

蛋白质及膜表面抗原和受体等大分子物质存在于分布的技术。

4、放射自显影术:

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物质注入动物体内,经过一定时间被细胞吸收后,取某部组织织成切片,如涂以感光乳胶。

放射线作用于感光乳胶,经显影、定影后,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物质的的地方出现银粒,在光镜或电镜下观察。

5、电镜技术:

是利用电子发射器代替光镜的光源,电子流代替光镜的光线。

(1)投射电镜术:

是以电子束穿透样品后,使带有样品信息的电子束经聚焦放大而成像的电镜。

(2)冷冻电镜:

是用透射电镜观察组织或细胞断裂面的金属复型模技术。

(3)扫描电镜:

(SEM)是用于观察组织表面立体结构的电镜。

6、组织培养法:

在无菌条件下,将活的组织或细胞放入盛有营养液的培养瓶中,在适当的温度下,使其在体外生长。

对培养的细胞或组织可附加各种条件,进行实验观察,研究它们对细胞的分裂、分化、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并可用显微电影记录下细胞的活动。

五、常用术语(15分钟)

(一)解剖学姿势

(二)方位术语

1、上、下、前、后(前为腹侧,后为背侧)

2、浅与深

3、内与外,内侧与外侧

4、近端与远端

(三)基本切面

1、矢状切面(纵切面)2、正中矢状切面

3、冠状面(额状面)4、水平面(横断面)

(四)轴

1、垂直轴2、冠状轴3、矢状轴

六、基本观点(5分钟)

(一)进化发展的观点

(二)形态与机能对立统一的观点

(三)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

七、标线与分区(10分钟)

(一)胸部标志线

1、前正中线:

2、胸骨线:

3、锁骨中线:

4、胸骨旁线:

是在胸骨线与锁骨中线之间连线的中点所做的一条垂直线。

5、腋前线:

是沿腋前襞向下所做的垂直线。

6、腋后线:

是沿腋后襞向下所做的垂直线。

7、腋中线:

是位于腋前线和腋后线之间的连线中点所做的垂直线。

8、肩胛线:

9、后正中线:

(二)腹部分区

9分法和4分法两种。

1、9分法:

(1)上横线:

两侧肋弓最低点所做连线。

(2)下横线:

通过左右两侧髂结节的连线。

(3)垂线:

经由两侧腹股沟韧带中点所做的2个垂直线。

上述四条线将腹部分为9个区,即:

腹上区、左、右季肋区、脐区、左、右外侧区、腹下区、左、右髂区。

2、4分法:

过脐分别作一条水平线和一条垂直线,将腹部分为4个区。

本节课小结(5分钟)

思考题

与作业

1.何谓培养基?

有哪些类型?

配制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是怎样的?

参考资料

1.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2.沈萍,微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教学后记

学生培养基的类型容易接受,但对在实际应用的各种培养基配方和用途比较模糊,所以应增加更多的例子以便于学生的理解,在接下来的课程内容中会见到,要不断的进行分析,让学生熟悉应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

 

课  时  教  案

(二)

讲授人

张玲秀

课  时

2

序  号

课题内容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第二节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教学时间

教学方法

讲授

教学课型

理论√实验□习题□

实践□复习□其它□

教学手段

板书、多媒体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

2.熟悉典型生长曲线的意义;

3.了解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重点难点

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的四阶段特点及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教 学 内 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备 注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第二节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一、细菌的个体生长和同步生长

个体生长:

个体从小到大、发生阶段性生化变化和细胞学变化的过程。

同步生长:

这种通过同步培养而使细胞群体处于分裂步调一致的状态。

同步培养技术:

即设法使群体中的所有细胞尽可能都处于同样细胞生长和分裂周期中,然后分析此群体的各种生物化学特征,从而了解单个细胞所发生的变化。

获得细菌同步生长的方法

 1、通过环境条件诱导法;

2、机械筛选法:

 通过物理学方法随机的、从不同步细菌群体中选择出同步的群体。

一般可通过选择性过滤法、梯度离心法或膜洗脱法。

二、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

生长曲线(growcurve):

定量描述液体培养基中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

方法:

把少量纯种单细胞微生物接种到恒容积的液体培养基后,在适宜的温度、通气(除厌氧菌)等条件下,它们的群体就会有规律地生长起来。

如果以细胞数目的对数值(或细胞增长速率)作纵坐标,以培养时间作横坐标,就可以画出一条有规律的曲线,这就是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

按微生物生长速率,一般可把典型生长曲线分为延滞期、指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等四个时期。

一)、延滞期(lagphase)

指少量微生物接种后,在开始培养的一段时间内细胞数目基本不增加的时期。

特点:

1、生长速率常数等于零或很小;

2、细胞形态变大或增长;许多杆菌可长成长丝状;

3、细胞内RNA尤其是rRNA含量高,原生质呈嗜碱性;

4、合成代谢活跃,核糖体、酶类和ATP的合成加快,易产生诱导酶。

5、对外界不良条件反应敏感。

  

原因和影响因素

原因:

需诱导合成分解新鲜底物的酶;机械损伤;缺某种细胞分裂因子。

影响延滞期长短的因素:

  1、菌株的遗传特性;

2、接种龄:

指数期最短,稳定期次之,延滞期和衰亡期最长;  

3、接种量:

较大比较小好,一般1/10;

4、培养基成分:

营养丰富,适宜,种子和发酵培养基尽量接近。

二)、指数期(exponentialphase)

指数期又称对数期,是指在生长曲线中,紧接着延滞期后的一个细胞以几何级数速度分裂的一段时期。

特点:

1、生长速率常数R最大,代时G最短;

2、细胞内各种成分进行匀衡生长;

3、酶系活跃,代谢旺盛。

在指数期中,有三个参数最为重要:

1、繁殖代数N;2、生长速率常数R;  

3、代时G。

影响指数期代时的主要因素

1、菌种:

如大肠杆菌17分,硝化细菌1200分。

 

2、营养成分:

营养物丰富的培养基中,其代时较短。

 

3、营养物浓度:

凡是处于较低浓度范围内,可影响生长速率和菌体产量的营养物,称生长限制因子。

 

4、培养温度

如大肠杆菌:

10℃,860分;20℃,90分;30℃,29分;40℃,17.5分。

指数期的微生物的特点和应用

特点:

1.整个群体的生理特性较一致;

2.细胞各成分平衡增长;

3.生长速率恒定。

应用:

1.代谢、生理研究的良好材料;

2.增殖噬菌体的最适宿主;

3.发酵工业中用作种子的最佳材料。

 

三)、稳定期(stationaryphase)

稳定期又称恒定期或最高生长期。

特点:

1.生长速率常数R=0,正、负增长相等;

2.这时的菌体产量达到了最高点;

3.进入稳定期时,细胞内开始积聚糖原、异染粒和脂肪等内含物;

4.芽孢杆菌一般在这时开始形成芽孢;

5.有的微生物在这时开始合成合成抗生素等各种次生代谢物。

 

稳定期到来的主要原因

1、营养物尤其是生长限制因子耗尽;

2、营养物比例失调。

3、有害代谢产物的累积。

4、pH、氧化还原势等物化条件越来越不适宜。

稳定期是菌体收获和次生代谢产物产生期。

四)、衰亡期

特点:

1.整个群体呈现出负生长状态,微生物个体死亡速度超过新生的速度;

2.细胞形态上退化(膨大、不规则);

3.菌体自溶。

原因:

1.环境越来越不利;

2.营养耗尽;

3.分解大于合成。

三、丝状微生物的群体生长

丝状微生物包括具分支的原核生物放线菌和真核生物丝状真菌。

1.丝状微生物群体生长的特征

 这类微生物在液体培养基中虽然也可以几乎均匀分布的菌丝悬浮液的方式生长(丝状生长)。

但大多数情况下是以分散的沉淀物方式在发酵液中出现(沉淀生长),沉淀物形态从松散的絮状沉淀到堆集紧密的菌丝球不等。

2.丝状微生物群体生长曲线

四、微生物的连续培养

连续培养(continuousculture)又称开放培养(openculture)。

目的:

使微生物可长期保持在指数期平衡生长状态和稳定的生长速率上。

方法:

当微生物以单批培养的方式培养到指数期的后期时,一方面以一定速度连续流进新鲜培养基,并立即搅拌均匀;另一方面,利用溢流的方式,以同样的流速不断流出培养物。

结果:

培养物达到动态平衡,形成微生物高速连续生长(continuousgrowth)。

  

连续培养装置(培养器)

恒浊器(turbidostat):

这是一种根据培养器内微生物的密度(浊度),并借光电控制系统来控制培养液流速,以取得菌体密度高、生长速度恒定的连续培养装置。

恒化器(chemostat或bactogen):

是一种通过控制某一营养物(生长限制因子)的浓度,使培养液的流速保持不变,并使微生物始终在低于最高生长速率的条件下进行生长繁殖的连续培养装置。

连续培养的优缺点

连续培养如用于生产实践,就称为连续发酵(continuousfermentation)。

优点:

1、高效(时间、设备);

   2、自控;

   3、产品质量较稳定;

   4、节约(水、电、气、人力)、合理;

缺点:

1、菌种易退化;

    2、易污染杂菌;

    3、营养物利用率低;

    4、连续时间有限。

五、微生物的高密度培养

高密度培养(highcell-densityculture,HCDC)也称高密度发酵。

一般是指微生物在液体培养中细胞群体密度超过常规培养10倍以上时的生长状态或培养技术。

方法:

  

1、选取最佳培养基成分和各成分含量;

2、补料;

3、提高溶解氧的浓度;

4、防止有害代谢产物(如乙酸)的生成。

进行高密度培养的具体方法很多,应综合考虑和充分运用上述规律,以获最佳效果。

思考题

与作业

单细胞微生物典型生长曲线分哪4个期,各有何特点以及在实践上有何应用?

参考资料

1.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2.沈萍,微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教学后记

微生物典型生长曲线四阶段特点虽然多,但是有规律可循,应用特点来理解各时期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通过对图表的解释更容易理解。

课  时  教  案(三)

讲授人

张玲秀

课  时

2

序  号

课题内容

第七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

第一节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教学时间

教学方法

讲授

教学课型

理论√实验□习题□

实践□复习□其它□

教学手段

板书、多媒体

教学目的、要求

1.

重点难点

三个经典实验的设计及结果分析

教 学 内 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备 注

四个基本概念

1、遗传型(genotype):

又称基因型

指某一生物个体所含有的全部遗传因子即基因组所携带的遗传信息。

2、表型(phenotype):

指某一生物个体所具有的一切外表特征和内在特性的总和,是其遗传型在合适环境条件下通过代谢和发育而得到的具体体现。

代谢,发育

遗传型+环境条件表型

(可能性) (现实性)

3、变异(variation):

指生物个体在某种外因或内因的作用下所引起的遗传物质结构或数量的改变,即遗传型的改变。

特点:

出现几率低、性状变化幅度大、新性状稳定、可遗传。

4、饰变(modification):

指外表的修饰性改变,意即一种不涉及遗传物质结构改变而只发生在转录、转译水平上的表型变化。

特点:

出现几率高、性状变化幅度小、不可遗传。

遗传和变异是一切生物最本质的属性之一。

第一节 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的认识过程:

达尔文时代:

“泛生论”。

血里找不到微粒。

孟德尔时代:

基因,合子中成对。

(1866)

上世纪初—40年代:

染色体与基因行为一致,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最初认为是蛋白质。

1944年后:

利用微生物进行的三个著名实验,才证实核酸(DNA)是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一、三个经典实验

一)、经典转化实验(分四步)

1、动物实验

2、细菌培养实验:

平板培养

1)热死S菌:

不长;

2)活R菌:

长R菌;

3)热死S菌+活R菌:

长大量R菌,少量(10-6)S菌。

3、S菌的无细胞抽提液实验:

S菌的无细胞抽提液+活R菌,平板培养:

长大量R菌,少量S菌。

4、S菌各细胞成分的转化实验:

(六组)

活R菌+S菌成分,平板培养。

(1944年)

二)、噬菌体感染实验(两组)(1952年)

(1)含32P-DNA的一组:

放射性85%在沉淀中

(2)含35S-蛋白质的一组:

放射性75%在上清液中

三、植物病毒的重建实验

二、遗传物质在微生物细胞内存在的部位和方式

(一)7个水平

1、细胞水平:

有单核和多核;DNA集中在核(拟核)中。

2、细胞核水平:

真核有膜,与组蛋白组成染色体;原核无膜。

3、染色体水平:

真核生物有不同染色体数目。

单倍体:

大多数微生物、动植物生殖细胞;

双倍体:

动植物体细胞、少数微生物营养细胞、合子;

部分双倍体:

原核生物。

4、核酸水平:

一般DNA,极少数RNA;一般双链,极少单链。

5、基因水平:

每个基因约含1000碱基对;原核生物:

操纵子。

6、密码子水平:

三联密码子—mRNA上的三个核苷酸顺序。

7、核苷酸水平:

碱基水平,最低突变或交换单位。

少数含稀有碱基。

(二)原核生物的质粒

质粒:

游离于原核生物核基因组以外,具有独立复制能力的小型共价闭合环状的dsDNA分子,即cccDNA。

1.特点:

形态上:

具有超螺旋结构,分子量在106-108Da间。

遗传上:

携带有核质体上所没有的基因,使微生物具有一些非生存必需的特殊功能。

可自主复制,也可转移;可消除,也可整合和脱离。

按其复制行为与核染色体的复制是否同步,分严紧型复制控制(stringentreplicationcontrol)和松弛型复制控制(relaxedreplicationcontrol)。

2.质粒在基因工程应用中的操作优点:

1)、体积小,便于DNA的分离和操作;

2)、呈环状,使其在化学分离过程中能保持性能稳定;

3)、有不受核基因组控制的独立复制起始点;

4)、拷贝数多,使外源DNA可很快扩增;

5)、存在抗药性基因等选择性标记,便于含质粒克隆的检出和选择。

3.分离与鉴定:

细胞裂解;与蛋白质、RNA、核质体DNA等分离;鉴定(电泳、电镜、离心)。

4.种类:

五类。

(表7-4)   

典型质粒

1、F质粒:

F因子,致育因子,性因子。

2、R质粒:

R因子,抗性质粒。

由RTF质粒和抗性决定质粒两片段结合形成。

3、Col质粒:

产大肠杆菌素因子。

4、Ti质粒:

诱癌质粒。

引起双子叶植物根癌。

5、Ri质粒:

与Ti质粒相似,诱生毛状根。

6、mega质粒:

巨大质粒。

含一系列固N基因。

7、降解性质粒:

只在假单胞菌中发现。

思考题

与作业

证明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的三个经典实验?

参考资料

1.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2.沈萍,微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教学后记

本课内容主要讲解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三个经典实验,是通过科学家们精心设计实验而获得的,对同学们今后进行实验设计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另外从7个水平阐述了遗传物质存在部位及方式,所以从宏观到微观解释了遗传物质存在部位及方式,让同学们对生物研究的不同层次水平有所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