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综合素质复习资料中国文学.docx
《中学综合素质复习资料中国文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综合素质复习资料中国文学.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综合素质复习资料中国文学
中学综合素质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
一、中国古代文学
(一)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是指从远古时代到秦统一(前221年)以前的文学现象,它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初步形成时期(春秋末战国时代)。
在这一阶段里产生了很多优秀作品,是中国文学的源头。
1.《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人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
《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大量运用了赋、比、兴表现手法,开创了中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2.先秦散文
先秦散文分为历史散文与诸子散文两个部分。
历史散文是在史官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渐进产生并成熟起来的,诸子散文是在先秦理性精神觉醒的背景下和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中形成并繁荣起来的。
历史散文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具有奠基的意义。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编年体史书之祖。
第二阶段以《左传》和《国语》为代表。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历史散文中思想性和艺术性最为突出的著作。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是由各国的史料汇集而成。
第三阶段以《战国策》为代表。
《战国策》也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叙的是战国时期谋臣策士们的言行。
诸子散文是指春秋到战国这一时期诸子百家阐述各自对自然、社会不同观点和主张的哲理性著作。
代表作有《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苟子》和《韩非子》。
《墨子》是墨子后学整理先师的言论、笔记而成,原书71篇,今存53篇。
《孟子》与《庄子》《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合著,全书7篇,每篇分上下编。
《庄子》是庄子及其门人后学的著作。
原书52篇。
今存33篇。
《苟子》与《韩非子》《荀子》和《韩非子》是其代表作,其文章基本上都是鸿篇巨制的专题论文,完善了沦说文的体制。
《荀子》是战国后期著名思想家荀况及其门徒所作的论文集,今存32篇,大部分为荀子自著,少部分出于他的门徒。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创作的一部政治哲学文集,今存55篇,其中多为说理文,逻辑严密,分析透彻.条理分明,深刻明切,词风犀利,风格峻峭。
3.屈原和楚辞
屈原(约前340~前277),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生活在战国中后期,曾在楚国内政、外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后,他虽然遭谗去职,流放江湖,但仍然关心朝政,热爱祖国。
最后,毅然自沉泪罗江,以殉自己的理想。
其作品主要有《离骚》《天问》《招魂》《九歌》《怀沙》《哀郢》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离骚》。
楚辞是在战国后期.产生于我国南部楚国地方的一种新诗体。
他的奠基者和代表作家是屈原。
“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开创的一种诗体。
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它构思奇特,想象丰富,善于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和神话故事表现思想感情,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其句子参差不齐,形式活泼自由,多用“兮”字,语句漫长流利,灵活多变,有停顿、延伸,委婉而多情致。
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
名为《楚辞》。
屈原开创的楚辞,文采华美,感情丰富,同《诗经》一起构成了整个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秦汉文学
秦汉文学是指秦统一中国(前221年)到东汉末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的文学。
秦王朝灭六国而一统天下,为巩固其专制地位。
焚书坑儒,结束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一时期,在文学史上可传的东西很少,大致只有《吕氏春秋》和《谏逐客书》。
《吕氏春秋》为秦丞相吕不韦门客集体所著,以儒学为中心兼收先秦各家学说,内容以政治为主,涉及广泛,故一向被列为杂家。
《谏逐客书》是秦丞相李斯为劝阻始皇驱逐非秦国人所作,文辞华丽,气势奔放,说理透彻,是传诵的名作。
汉代是中国的封建盛世。
汉初统治者以黄老思想治国,思想活跃,文化呈多元综合形态,文学出现了繁荣的景象。
从文体上看,汉代文学主要有赋、散文和诗歌。
赋是汉代最盛行的文体,分骚赋、大赋和小赋。
汉代散文主要有论说散文和史传散文。
前者是由先秦诸子发展来的,以汉初最发达,后者主要是在先秦历史散文基础上发展来的,出现了《史记》、《汉书》这样的巨著,尤其是《史记》,开创了史传文学的先河。
1.《史记》与《汉书》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前145--前90),今陕西韩城人。
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史记》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划时代的伟大创造,其记事时间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总结了我国古代3000年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历史,被称为我国第一部“正史”,在史学、文学、哲学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书,作者班固(32—92),今陕西咸阳人,东汉历史学家班彪之子。
《汉书》记载两汉230年问的历史,从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起,至王莽皇帝四年(公元23年)止,全书共100篇,分120卷。
2.诗歌
汉诗包括乐府民歌和文人诗,乐府民歌成就较高,它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以叙事为主,多用比兴铺陈,善于用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性格、朴素自然,对当时和后世诗歌创作均有深远影响。
文人诗以文人五言诗成就最高,它是在民问五言歌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到东汉才有完整的作品,《古诗十九首》是其成熟的标志。
汉代习惯把采自民间的歌谣称为“乐府民歌”。
《病妇行》、《东门行》、《陌上桑》、《上邪》、《长歌行》、《孔雀东南飞》等篇目直至今日仍魅力无穷。
其中《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在结构和叙事的完整性上都达到了汉乐府的最高水平。
(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
诗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成就最显著的文学样式。
隋唐五代时期,特别是唐代诗歌达到了古典诗歌的高峰。
《全唐诗》收录作者2300多人,诗近5万首,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
唐代文学的辉煌成就不仅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对同我国相连的一些亚洲国家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1.建安诗歌
建安是东汉献帝的年号,从公元196年至220年。
建安诗歌是指以这一时期为中心的汉末魏初的诗歌,建安诗人主要是曹操、曹植、曹丕父子和围绕在他们周围的文士。
建安诗歌内在的生气和感染力以及在语言表达上,呈现出简练刚健的特点,文风慷慨悲凉,被誉为“建安风骨”。
建安诗人成就突出的黾曹操、曹植。
建安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它大量采用新兴的五言形式.为五言诗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从此开始了五言古诗蓬勃发展的时代。
2.陶渊明与田园诗
陶渊明(365—427),是东晋时期,同时也是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
他40岁时出任彭泽县令,仅八十余天。
就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归隐,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田园生活。
陶渊明归急田园之后,参加农业劳动,接触劳动人民,他的作品大都反映了当时的田园生活,被后人称为田园争。
他开创的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
在古典诗歌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3.山水诗、永明体与官体诗
“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
东晋诗人谢灵运(385—433)是诗歌史上自觉以山水人诗的第一人。
谢灵运所开创的山水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并影响了一代诗风。
永明是齐武帝萧赜的年号,“永明体”是这-he期形成的新诗体,其特点是讲究声律、对偶,增加了诗歌艺术的形式美。
它的出现不仅使我国诗歌在古体以外开出近体一大宗,并且对此后的辞赋、骄文及词曲等文学形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谢朓(464--499)是南齐永明体诗的代表作家。
“宫体诗”以宫廷生活为描写对象,有特定的语言风格,词采浓艳、描写细腻、注重对偶、音律协和,在格律化方面比永明体有进一步的发展。
代表人物除萧衍、萧纲、萧绎父子外,还有徐摛、徐陵父子,庾肩吾、庾信父子及陈后主等。
4.南北朝民歌
现存南朝民歌大都是情歌。
其内容基本健康。
多反映了青年男女之间坚贞爱情。
南朝民歌的主要特点是:
形式短小,大多数五言四句;大量运用双关语,多用双关隐语;语言清新自然;采用对歌形式。
北朝民歌包括了一些少数民族的创作,反映社会生活广泛,同南朝民歌迥异其趣,主要特点是:
语言质朴无华,粗狂率直,不用隐语;风格刚健豪放;五言四句,七言四句以及七言古体与杂言都用。
南朝民歌中的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北朝民歌中的叙事长诗《木兰诗》,分别代表着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5.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
“志人”是记录人物的逸闻琐事。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便是这类小说的代表。
《世说新语》又称《世说》、《世说新书》,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谈,是一部魏晋风流的故事集。
对古代散文、小说、戏曲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志怪”是记录怪异.诸如绝域殊方的山川物产、神仙方术、鬼怪妖魔、佛法灵异等。
留存至今的志怪小说有30多种,其中干宝的《搜神记》最为著名。
《搜神记》内容丰富。
6.唐诗
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从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活、社会风习,直到个人感受,都成为诗人们写作的题材。
在创作方法上,既有现实主义的流派,也有浪漫主义的流派,许多伟大的作品,又是这两种创作方法相结合的典范,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
唐诗的形式多种多样。
其形式基本有六种:
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1)“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王勃的诗以五言和绝句居多,抒写情志境界开阔,刚健清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联,尤精炼概括,格调高朗,为千古名句。
王勃另有《滕王阁序》等名作。
(2)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诗派”
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诗派”继承和发扬了陶渊明、谢灵运开创的田园诗,诗人以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而著称,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使山水田园诗成就达到高峰,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是诗人艺术境界和精神境界俱臻化境之作。
(3)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
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以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为主。
其诗作情辞慷慨、气氛浓郁、意境雄浑,多采用七言歌行和七言绝句的形式。
高适《燕歌行》、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等是其代表作。
(4)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李白(701—762),生于中亚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以东),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被后人称为“诗仙”。
李白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达到了我国古代积裰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
(5)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杜甫(712—770),今河南巩县人。
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
杜甫的诗歌不仅具有高度的思想性,而且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典范。
现实主义是杜甫创作方法上的最大特色,沉郁顿挫是杜诗的基本风格。
杜静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6)自居易与“新乐府运动”
自居易(772—846),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祖籍今陕西渭南,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
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进步理论主张,与元稹共同发起了一场诗歌革新运动——“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一名是自居易相对汉乐府提出的,其含义就是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新乐府诗的特点是:
自创新题,咏写时事,体现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他一生作诗很多,以比喻诗最为有名,语言通俗易懂,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代表了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7)中晚唐著名诗人
孟郊(751--814),今浙江德清人,诗以短篇五言古诗最多,今存其诗500多首,《游子吟》是其代表作。
李贺(790—816)。
今河南宜阳人,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他作诗态度认真严肃,呕心沥血,刻意创新,形成了想象奇特、思维奇谲、辞采奇丽的独特风格。
但由于过分标新立异,有的作品晦涩险怪。
现存李贺诗200余首,《老夫采玉歌》等是其代表作。
刘禹锡(772—842),今浙江嘉兴人。
唐代中期诗人、文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关心现实社会,其诗反映了中唐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倾向鲜明,他的咏史怀古之作最为人称道。
其诗现存800余首,代表作有《西塞山怀古》、《姑闻秋风》、《秋词二首》等。
杜牧(803一约852),今陕西西安人,晚唐的诗人代表。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堪称名家。
在诗歌创作上,杜牧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杜牧的诗词采清丽,风调俊朗,对后世影响很大。
李商隐(813—858),今河南沁阳人,唐代后期杰出的诗人。
其诗风受李贺影响颇深。
在句法、章法和结构方面则受到杜甫和韩愈的影响。
诗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风格,文辞清丽、意韵深微。
现存李商隐诗600多首。
“无题诗“是李商隐的创造,诗多以爱情为题材,缠绵绮丽,对后代有很大的影响。
(8)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韩愈、柳宗元共同倡导的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
古文运动的口号是“文以载道”,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使文章的形式为内容服务。
(9)唐传奇
小说到唐代产生了新的体式,即唐传奇。
唐传奇开辟了古代小说作为一种文体独立发展的道路.在我国古代小说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唐传奇题材丰富广泛,主要有爱情、豪侠、神怪、历史四类。
唐传奇的主题、题材和艺术表现手法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追求爱情自由、否定荣华富贵等思想成为后世小说、戏曲的传统主题。
唐传奇虚构故事、叙述情节、塑造人物、运用语言的种种技巧,都为后世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艺术借鉴。
二、宋元明清文学
1.宋代文学
宋太宗赵光义结束了晚唐五代以来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全国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封建文化全面高涨。
在经济发展、生活稳定的情况下,文人士大夫一般都过着豪华奢侈的享乐生活,秦楼楚馆遍地,征歌逐酒兴盛,促进了宋词的发展。
手工业、商贸活跃,适应市民阶层文化和娱乐的各种民间说唱歌舞伎艺迅速兴起.戏剧由此形成,白话小说也由此诞生。
(1)宋词
宋词在整个宋代文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情,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
在词史上,宋词占有无与伦比的巅峰地位,无论是题材还是风格,后代词人很少能超出宋词的范围。
北宋初、中期的词沿袭了唐五代词的特点,在形式上以小令为主,内容多写男女爱情、离愁别恨,艺术上多用白描手法。
北宋后期的词,最大的特色是词的诗化。
主要词人有苏轼、秦观、周邦彦、李煜、贺铸等。
南宋前期的词强烈地表现了爱国主义精神,主要词人有李清照、张孝祥、辛弃疾等。
苏轼(1037—1101),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豪放派词人代表,今四川眉山人。
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具有多方面的文学才华,其文学成就,无论诗、词、散文等,在北宋作家中都是首屈一指的,而且体现着他独有的个性风貌。
苏轼文学创作以诗歌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今存他的诗歌2700多首。
他打破词和诗的界限,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开创了豪放词派。
秦观(1049—1100),今属江苏人,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
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历来词誉甚高,然而缘情婉转,语多凄黯。
秦观的代表作《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被誉为“化腐朽为神奇”的名句。
周邦彦(1056—1121),今浙江杭州市人,北宋词人。
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
李煜(937—978),江苏徐州人。
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在位时间(961~975),史称李后主。
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后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是其代表作。
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贺铸(1052—1125),今河南卫辉人,北宋词人。
其词内容、凤格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
用韵严谨,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李清照(1084--1155),今山东人。
她是诗、词、散文都擅长的女作家,最有成就的是词。
李清照的词基本本上是沿袭婉约派词的传统,但又有较大的突破,兼得豪放派词之长。
她善于抒情,词字真情实感,不雕琢,不堆砌。
李清照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诗词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张孝祥(1132—1169),今安徽和县人,南宋著名词人。
《全宋词》辑录其词223首,其中尤以表现爱国思想、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成就最为突出。
张孝祥词上承苏轼,下开辛弃疾爱国词派的先河,在词史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辛弃疾(1140一1207)。
今山东济南人,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弃疾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辛弃疾在文学史上第一次把金戈铁马的铿锵之声带入词的歌唱里来。
辛弃疾的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的革新精神,代表着南宋爱国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
(2)南宋爱国诗人陆游
陆游(1125一1210)。
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诗坛领袖。
他的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在思想上、艺术上都取得了卓越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
陆游一生作品丰富,今存诗9300多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
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
他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
他的诗歌艺术创作,继承了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等人的优良传统,是我国文化史上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的卓越诗人。
(3)“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韩愈(768—824),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
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
论说文在韩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宋代苏拭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的《师说》、《原毁》、《讳辩》、《争臣论》、《论佛骨表》等作品,形式活泼,不拘一格,文字惊世骇俗,极具震慑人的气势。
柳宗元(773—819),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富于战斗性,游记写景状物,多有寄托。
柳宗元《贞符》、《封建论》、《时令论》、《断刑论》、《天说》、《捕蛇者说》等一系列哲学论文,语言辛辣。
嬉笑怒骂,笔无藏锋,痛快淋漓。
欧阳修(1007--1072),今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
苏轼父子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
欧阳修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
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
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凤。
苏洵(1009--1066)。
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长于散文。
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
苏辙(1039—1112),苏拭之弟,人称“小苏”。
北宋散文家,为文以策论见长,著有《栾城集》。
王安石(1021--1086),今抚州东乡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被列宁誉为“十一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改革家”。
王安石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
他的作品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
曾巩(1019--1083),今江西人,北宋文学家。
曾巩的兴趣主要在于史传、策论一类的应用文,尤其是他从事史书编纂工作多年,对史传碑志的写作较有研究。
2.元代文学
元代的历史是比较短暂的.但元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却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元代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戏曲上。
元代的戏曲形式主要有杂剧、散曲、南戏三种。
这三种戏曲形式都涌现了一些优秀的作家和作品,对明清的戏曲产生了重要影响。
(1)杂剧
杂剧是元代文学的主体,代表了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是元杂剧的代表作家.被后世称为“元杂四大家”。
关汉卿(约1220--1300),今河北安国人,元代杂剧作家。
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单刀会》等是他的代表作。
郑光祖,今山西襄汾县人。
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所作杂剧在当时“名闻天下,声振闺阁”。
所作杂剧可考者十八种,现存《周公摄政》、《王粲登楼》、《翰林风月》、《倩女离魂》、《无墟破连环》、《伊尹扶汤》、《老君堂》、《三战吕布》等八种;其中,《倩女离魂》最著名。
其作品清新流畅,婉转妩媚,在文学艺术的研究上有很高的价值。
四人中,关、马、白三人都活跃于元代初年,唯郑光祖较晚,是元杂剧后期的重要作家。
白朴(1226--1306),今山西河曲县人,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杂剧家。
白朴的剧作题材多出历史传说.剧情多为才人韵事。
他善于利用历史题材,敷演故事,因旧题,创新意,词采优美,情意深切绵长。
马致远(约1251--1321),今北京人,元代著名的杂剧家。
马致远从事杂剧创作的时间长,名气大,有“曲状元”之誉。
他小令《天净沙.秋思》脍炙人口,独具匠心,自然天成,丝毫不见雕琢痕迹,被誉为“秋思之祖”。
(2)散曲
散曲是元代新兴的一种诗体,它既可以像诗、词一样用来抒情写景,又是元杂剧的主要构成部分(曲词).曲的另一种形式。
散曲吸取了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的乐曲,马致远是那个时代具有最高成就的作家。
(3)戏剧
元代创作的剧本,数量颇多。
关汉卿的《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等,都为文坛揭开了新的一页,写下了不朽的篇章。
3.明清文学
明代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创作的辉煌时期,“四大奇书”即《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都是在明代完成的不朽杰作。
在宋元话本小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白话短篇小说,到明代中后期,也出现了一个鼎盛局面,冯梦龙的“三言”、凌濛初的“二拍”成为这方面的代表,瞿佑的《剪灯新话》和李昌祺的《剪灯金话》,以及邵景詹的《觅灯因话》是明代文言短篇小说的代表作。
清代文学的成就是多方面的。
小说、戏剧、诗歌、散文、词等都有值得称道的作品。
长篇小说是清代文学中成就最高的,以《红楼梦》、《儒林外史》为代表。
(1)明清小说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元明之际的施耐庵和罗贯中,在“三国”“水浒”故事广泛流传以及有关的话本、杂剧长期传播的基础上,写成了《三国演义》、《水浒传》。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描写了起自黄巾农民起义、终于西晋统一的近百年的历史。
它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成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