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精选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3课 大战的新阶段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177711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6.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精选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3课 大战的新阶段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推荐精选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3课 大战的新阶段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推荐精选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3课 大战的新阶段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推荐精选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3课 大战的新阶段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推荐精选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3课 大战的新阶段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荐精选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3课 大战的新阶段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docx

《推荐精选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3课 大战的新阶段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精选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3课 大战的新阶段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推荐精选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3课 大战的新阶段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docx

推荐精选高中历史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第3课大战的新阶段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

第3课 大战的新阶段

[目标导航] 1.知道德意日结成法西斯军事侵略同盟的原因和过程。

2.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3.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原因、过程和意义(重点)。

一、德、意、日正式结成军事侵略同盟

1.三国结成政治同盟

(1)背景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意、日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②德、意、日试图打着“反共”的旗号,达到互相支持、扩大侵略的目的。

(2)结盟:

1937年11月,意大利加入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形成柏林—罗马—东京三国轴心。

2.三国结成军事同盟

(1)背景:

法国败降后,德、意、日三国进入全面合作阶段。

(2)结盟:

1940年9月,三国在德国柏林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由政治同盟扩展成为军事同盟。

(3)影响:

法西斯的侵略战争一步步扩展,相继爆发了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

[思维点拨]

1.德、意、日三国结盟是由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决定的。

它们的结盟是对世界和平的巨大威胁,因为它们都是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是它们的本性。

2.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组成的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它是特殊的政治、经济、军事同盟。

二、苏德战争爆发

1.爆发:

1941年6月22日,德军展开代号为“巴巴罗萨计划”的军事行动,向苏联发动全面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2.初期战况:

德军长驱直入,苏军节节失利,遭受严重损失。

3.莫斯科保卫战

(1)背景:

1941年10月初,德军发动代号为“台风”的大规模进攻,逼近莫斯科。

(2)经过:

在全国军民支援下,莫斯科人民展开保卫战。

(3)意义:

德军遭到沉重打击,标志着“闪电战”破产。

[归纳总结]

莫斯科保卫战中,在初期失利的情况下,苏军最后取得胜利的原因

(1)苏联军民同仇敌忾。

(2)红场阅兵鼓舞了苏联军民取胜的信心。

(3)俄罗斯的严冬寒冷,德军缺乏御寒设备。

三、日本偷袭珍珠港

1.原因

(1)日本提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不断入侵东南亚,加剧与美、英等国之间的矛盾。

(2)美英采取对日禁运钢铁、石油等战略物资和冻结日本在美资产等措施打击日本。

(3)珍珠港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基地,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提出偷袭珍珠港方案。

2.过程:

1941年12月7日,日本轰炸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

3.影响:

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对日宣战议案,太平洋战争爆发,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真正具有世界规模的战争。

[思维点拨]

谈谈你对“日本偷袭珍珠港是战术上的胜利,战略上的失误”的认识

(1)战术上的胜利

①从日本大胆设想的提出,用政治手段对美国所起的麻痹作用以及攻击时间、方式的选择和操作的成功,几乎是天衣无缝。

②偷袭珍珠港与日本南进的目标是一致的。

(2)战略上的失误

①与轴心国的整体战略目标即日本配合德国进攻苏联不一致。

②偷袭珍珠港使日本树起了一个强敌美国。

四、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背景:

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促使反法西斯国家走向联合。

2.过程

(1)1941年3月,美国《租借法案》出台,向英国进行武器和物资援助,美英开始结盟。

这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苏德战争爆发后,英美表示支持苏联。

(3)1941年8月,英美联合发表《大西洋宪章》,表明彻底摧毁纳粹暴政的决心,对促进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

(4)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3.影响:

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终于形成,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和成立联合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史论要旨]

1.苏德战争爆发,标志着二战的进一步扩大;莫斯科战役标志着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2.日本偷袭珍珠港,标志着二战成为真正具有世界规模的战争。

3.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知识图示

主题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史料一 苏德战争爆发后,丘吉尔说:

“俄国人民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

我们将尽一切力量帮助俄国和俄国人民!

史料二 

正在燃烧的美国战舰

史料三

《大西洋宪章》的发表

《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史料解读]

(1)随着二战的扩大,西方国家改变了对苏联的态度,从企图祸水东引,到苏德战争爆发后,转变为决心支持苏联抵抗德国的侵略。

(2)图片反映了珍珠港事件,太平洋战争爆发,这标志着二战达到了最大规模。

(3)说明通过发表《大西洋宪章》《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逐步建立起来,这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和为以后成立联合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问题思考]

(1)根据史料一,分析英国对苏联的态度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为什么?

答案 由仇视社会主义到调整政策,主张与苏联合作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

原因:

世界主要矛盾变化,两国都面临着法西斯的严重威胁。

(2)史料二的图片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该事件对二战的进程有何重大影响?

答案 事件:

日本偷袭珍珠港(珍珠港事件)。

影响: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3)史料三的图片反映了怎样的历史信息?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答案 历史信息:

英美及世界人民逐步联合起来,共同反抗法西斯的侵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

历史影响:

使世界不同的国家联合到反法西斯的大旗下,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增强了反法西斯的力量,从根本上扭转了国际力量对比的不利局面,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史论总结]

全面认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原因

(1)根本原因: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对全人类的安全和民主制度构成严重威胁。

在反法西斯斗争中,西方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均要求联合行动。

(2)直接原因:

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加速了联盟的形成。

2.过程

(1)1939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新的《中立法》,为英国购买军火打开方便之门。

(2)194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同时确定了美国参战后“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

(3)苏德战争爆发后步伐加快:

苏德战争爆发后,英美立即宣布支持苏联,8月14日,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了《大西洋宪章》,1941年9月,美、英、苏三国在莫斯科签订第一个议定书,三大国开始联合行动。

(4)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元旦,《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3.意义

(1)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最后战胜法西斯轴心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根本利益使它们互相配合,并赢得了最后胜利。

[学习思考]

1.提示 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的真正意图是轴心国集团打着“反苏、反共”的旗号,迷惑英美等西方帝国主义国家,以便进一步扩大侵略。

2.提示 苏联在战争初期失利的主要原因有:

从客观方面看,苏德双方力量对比对苏军不利,同时德军可集中力量发动对苏攻势。

从主观方面看,苏联战略判断失误、指挥混乱、肃反扩大化的错误等使苏军在战争初期遭到惨败。

[资料卡片]

罗斯福总统致国会请求对日宣战咨文

点拨 珍珠港事件后,面对日本对美国的沉重打击,罗斯福总统发表该咨文督促国会通过对日宣战议案,表达了美国人民要求投入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呼声。

[自我测评]

1.解答 1940年春夏之交,德军进攻北欧和西欧诸国,先后占领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和比利时等国。

同时绕过马奇诺防线,侵入法国境内,迫使英法联军进行“敦刻尔克大撤退”。

1940年6月法国投降。

1940年夏秋之际,日本抛出“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1940年秋,不列颠之战,英国取得胜利。

1940年秋,法西斯同盟建立。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

1941年秋~1942年初,莫斯科保卫战。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

2.解答 1941年3月,美国通过了《租借法案》,已实际介入了反法西斯战争,美、英开始结盟,从而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苏德战争爆发后,丘吉尔表示要给苏联力所能及的一切援助;美国则宣布把《租借法案》扩大运用到苏联。

这表明,已参战的苏、英与尚未参战的美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内正逐步走向联合。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相继对日本、德国、意大利宣战,直接参加到战争中来。

1941年8月14日,罗斯福与丘吉尔发表了《大西洋宪章》,对促进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

1942年元旦,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终于形成,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和成立联合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材料阅读与思考]

1.解答 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所赖以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利;两国在尊重它们的现有义务的同时,力求使一切国家,不论大小、胜败,对于为了它们的经济繁荣所必需的世界贸易及原料的取得均享受平等待遇;促成一切国家在经济方面最全面的合作;重建和平,使各国均能在其疆土以内安居乐业,并使全世界所有人类自由生活;放弃使用武力。

2.解答 《大西洋宪章》所确定的民主原则,是战后国际和平与安全组织——联合国的范本和雏形,对战后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1.罗斯福说:

“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无端和怯懦地发动进攻开始,合众国与日本帝国之间就已存在着战争状态。

”这番谈话的背景是(  )

A.日本突袭珍珠港

B.德国突袭波兰

C.德国突袭苏联

D.日本侵占印度支那北部

答案 A

2.导致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B.美国改变以往的“中立”态度

C.世界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

D.苏联参战加强了战争的反法西斯性质

答案 C

解析 美国态度的改变顺应了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愿望;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是苏联、美国与法西斯国家矛盾的必然结果,进一步激起了两国人民对法西斯的仇恨;第二次世界大战自始至终都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3.1940年8月,美国政府决定对日本实行冻结财产和禁运钢铁、石油等措施,其直接原因是(  )

A.日本与德、意结成三国轴心

B.日军趁机开始向东南亚扩张

C.法国宣布向德国法西斯投降

D.日军对珍珠港发动突然袭击

答案 B

解析 日本入侵东南亚加剧了它与美、英、荷三国的矛盾,从而引发了美国等国的对日制裁。

4.丘吉尔、斯大林、罗斯福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丘吉尔针对日益临近的世界大战说:

“我们不可能袖手旁观,眼睁睁地看着法国被德国吃掉。

……如果英法联合一致行动,仍然无法抗击德国,那就需要另找一个伙伴——俄国。

……为了挽救英格兰,我们不惜同魔王打交道。

”——《圣彼得堡来客》

材料二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前,有人问丘吉尔将对苏德战争持什么态度。

他说:

“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至少也要在下院发表一篇同情魔王的声明。

”——《丘吉尔的一生》

材料三 1941年3月,美国通过了《租借法案》,中国列入《租借法案》借贷国。

美国总统罗斯福答应中国的援助请求,明确宣布美国将无条件地全面援助英国、中国等国家……1941年4月10日,美国总统罗斯福秘密发布命令:

允许美国预备役军官和陆海军航空部队退役人员参加美国支援队。

中国以优厚的价格购买了100架美国飞机……随后,美国总统罗斯福召见中国财政部长宋子文。

两天后,正式通知国民政府,他已批准将首批价值250万美元的军用器材为援华租借物资……1941年6月9日,第一批110名飞行员和150名机械师等地勤医务人员组成的美国支援队乘飞机前往中国。

——《美国〈租借法案〉与中国》

(1)在材料一、二中,丘吉尔均称俄国为“魔王”,为什么?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租借法案》实施于中国的作用。

答案 

(1)材料一中称俄国为“魔王”,因为俄国一贯推行侵略扩张政策,是英国重要的竞争对手;材料二中称苏联为“魔王”,是因为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英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本质区别。

(2)作用:

增加了中国的战略物资储备,增强了抗日军事战斗力;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日胜利的信心和勇气,有利于抵抗日本的侵略,加速了日本的灭亡。

解析 第

(1)问材料提到“为了挽救英格兰,我们不惜同魔王打交道”“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至少也要在下院发表一篇同情魔王的声明”可知,材料一中称俄国为“魔王”,因为俄国一贯推行侵略扩张政策,是英国重要的竞争对手;材料二中称苏联为“魔王”,是因为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英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本质区别。

(2)问,通过《租借法案》,美国对中国实施了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援助,增加了中国的战略物资储备,有利于共同抵抗日本的侵略;但美国的真实意图是维护其国家利益。

[基础达标]

1.希特勒说:

“利用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它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重新武装的唯一办法。

”以下各项,体现了希特勒这一意图的是(  )

A.发动对苏联的战争

B.吞并奥地利

C.建立德、意、日三国轴心

D.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

答案 C

解析 德、意、日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形成柏林—罗马—东京三国轴心,打着“反共”旗号,在不引起英、美等国敌意的情况下,达到互相支持、扩大侵略的目的。

2.1941年6月22日,丘吉尔发表广播演说:

“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我们要给俄国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

”这表明(  )

A.英国早就想帮助苏联

B.英国改变了对苏联的根本立场

C.英苏面临着共同敌人

D.丘吉尔变成了苏联利益的维护者

答案 C

解析 支援苏联只是丘吉尔与法西斯德国作战的策略变化,其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反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立场不可能改变。

3.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次战事的发生地。

这一事件(  )

A.改变了大战发生后美国的“中立”政策

B.标志着盟国在太平洋战场战略转折完成

C.证明制空权已转移到反法西斯盟国一边

D.导致了反法西斯力量实现更大规模联合

答案 D

解析 注意图中的瓦胡岛,著名的珍珠港即在瓦胡岛上。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后,太平洋战争爆发,最终促成了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D项为正确答案。

美国改变“中立”政策是在1941年3月,以《租借法案》的出台为代表;B项指的是1942年6月的中途岛海战。

4.“二战”中某重大事件发生之后,德国元首希特勒感到很欣喜“现在我们不可能失败了,现在我们有了一个在三千年中从未失败过的盟国”。

英国首相丘吉尔也表达了一种解脱的感觉,他对战争形势作出评价“胜利终究属于我们”。

中国最高领导人蒋介石则突然有了一种放松的感觉,破天荒地对副官说“今天晚上去看戏”。

此处“某件重大事件”应该是(  )

A.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结成军事同盟

B.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

C.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

D.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答案 C

解析 材料提及的事件,使得当时的交战双方都感到欢欣鼓舞。

德国是因为德日同盟因这一事件而更加巩固,英国和中国是因为这一事件把美国拉入了战争,因此多了一个强大的盟友,结合备选项这一事件只能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5.1941年签署的《大西洋宪章》中,英美两国宣布“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不同意未经本民族同意的领土变迁”,“尊重民族自由选择政府的权利”。

对上述主张的正确评述是(  )

A.英美暂时放弃了殖民扩张的政策

B.反映了反法西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C.英美暂时放弃了同苏联对抗的政策

D.成为建立反法西斯联盟的共同基础

答案 D

解析 抓住题干中1941年的《大西洋宪章》及其材料引文,即可明确当时英美两国都反对法西斯国家的对外侵略扩张。

6.如图是1942年的一幅战争宣传海报,题名《绞死希特勒》。

图中三只手代表着当时对德作战的三个主要国家,这三国是(  )

A.美国、英国、法国

B.英国、法国、苏联

C.美国、英国、苏联

D.美国、法国、苏联

答案 C

解析 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图中三只手代表着当时对德作战的三个主要国家,分别是美国、英国、苏联,所以选C。

[能力提升]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对苏联实行《租借法》,从1941年到1945年,实际给苏联的军用物资约为1600万吨。

这些物资品种繁多,总价值为102亿美元。

——《世界历史》杂志

材料二 罗斯福说:

“假若我邻居的房子着了火,而我有一节花园浇水用的皮带管……我不会在救火前对他说:

‘老兄,这根水管花了15美元,你将按价付款才能使用。

’”

——罗斯福1940年12月的演说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美国对苏联实行《租借法》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其根本动机是什么?

(2)材料二“假若我邻居的房子着了火”主要喻指什么?

为什么要用“邻居”来比喻?

(3)材料二“皮带管”主要喻指什么?

罗斯福演说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1)直接原因:

苏德战争爆发,苏联面临着巨大压力;法西斯势力日益嚣张。

根本动机:

为了美国自身的安全和利益。

(2)喻指英国遭到法西斯德国的侵略。

邻居着火威胁自家,喻意法西斯德国侵略英国直接构成了对美国的威胁。

(3)喻指武器、弹药等战争工具。

罗斯福演说的目的是要争取通过《租借法》,授权总统可以向“对于美国防务至关重要的”国家出售、转让、交换、出借军事设备和其他物品。

解析 本题围绕美国改变对法西斯的态度选取材料,解答时应注意分析美国实施《租借法》的原因及目的。

(1)问应围绕美国维护自身利益分析作答。

(2)问和第(3)问应注意联系美国“租借法案”的实施,认识罗斯福的演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