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技术导则2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176132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287.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技术导则2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福建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技术导则2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福建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技术导则2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福建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技术导则2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福建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技术导则2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技术导则22.docx

《福建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技术导则2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技术导则22.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技术导则22.docx

福建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技术导则22

福建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技术导则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4地基基础工程

4.1沉降变形对上部结构的不利影响

5地下防水工程

5.1混凝土结构裂缝渗水

5.2柔性防水卷材空鼓、裂缝、渗漏水

6砌体工程

6.1墙体裂缝

7混凝土结构工程

7.1混凝土结构裂缝

7.2混凝土保护层偏差

8楼地面工程

8.1水泥砂浆、水泥混凝土地面起砂、空鼓、裂缝

8.2厨房、卫生间楼地面渗漏

8.3底层地面沉陷

9装饰装修工程

9.1外墙空鼓、开裂、渗漏

9.2顶棚裂缝、脱落

9.3门窗变形、渗漏、脱落

9.4栏杆高度不够、连接固定不牢、耐久性差

9.5玻璃安全度不够

10屋面工程

10.1找平层积水、空鼓、起砂、裂缝

10.2屋面防水层渗漏

10.3屋面细部构造

10.4屋面保护层开裂

11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

11.1给水排水及采暖管道系统渗漏

11.2消防隐患

11.3管道及支架锈蚀

11.4卫生器具不牢固和渗漏

11.5排水系统水封破坏、排水不畅

11.6保温(绝热)不严密、管道结露滴水

11.7泵房

12电气工程

12.1防雷、等电位联结不可靠,接地故障保护不安全

12.2电导管引起墙面、楼地面裂缝,电导管线槽及损坏

12.3电气产品无安全保证、电气线路连接不可靠

12.4照明系统未进行全负荷试验

13通风与排烟工程

13.1风管系统渗漏、系统风量和风口风量偏差大

13.2空调风管系统和水系统管道的保温不严密导致表面结露滴水

14电梯工程

14.1电梯导轨码架和地坎焊接不饱满

14.2电控操作和功能安全保护不可靠

15智能建筑工程

15.1系统故障接地保护不可靠

15.2系统功能可靠差,调试和检验偏差大

16建筑节能

16.1建筑节能工程常见质量通病

16.2建筑节能工程常见质量通病控制

条文说明

4地基基础工程

4.1.2施工

1施工前必须具备完备的地质勘察资料及工程附近管线、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公共设施的构造情况,必要时应作施工勘察,以确保工程质量及临近建筑的安全。

应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应结合工程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质量管理措施。

2基桩轴线的控制点和水准基点应设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且施工中应经常复测。

3施工前应查阅地质勘察报告及桩基设计技术文件要求,合理选择适合工程施工的沉桩设备。

施工机械必须鉴定合格,计量设备应经计量标定且能保证正常工作。

主要工种施工人员应持证上岗。

4施工中采用的钢材、水泥、砂石、外加剂、预制构件等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或质检报告,进场要进行外观等检查,需要进场检验的应按规定抽样检测,不符合要求的不予使用。

5桩基工程施工,应保证有效桩长(进入持力层深度)、终压力(最后三阵贯入度)。

当以桩长控制(进入持力层深度)时,应有计量措施保证;当以终压力(贯入度)控制时,预制桩、沉管灌注桩应严格控制压力值(锤击数)。

6钻孔(人工挖孔)灌注桩达到设计标高时,应对持力层岩(土)性质进行鉴别验收,终孔后在清孔、孔底沉渣(虚土)厚度满足设计要求后,及时进行隐蔽验收,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封底和浇筑砼。

7预制桩施工后应有一定的休止期,在砂土、黏性土、饱和软土区域,其休止时间分别不小于14d、21d、28d,保证桩周土体的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和被扰动土体强度的恢复。

8桩基施工时应严格监测平面位置和垂直偏差,灌注桩不能大于下表:

序号

成孔方法

桩径允许偏差(mm)

垂直度允许偏差(%)

桩位允许偏差

1~3根单排桩基垂直于中心线方向和群桩基础的边桩

条形桩基沿中心线方向和群桩基础的中间桩

1

泥浆护壁灌注桩

D≤1000mm

±50

<1

D/6,且不大于100

D/4,且不大于150

D>1000mm

±50

<1

100+0.01H

100+0.01H

2

套管成孔灌注桩

D≤500mm

―20

<1

70

150

D>500mm

―20

<1

100

150

3

干成孔灌注桩

―20

<1

70

150

4

人工挖孔桩

砼护壁

±50

<0.5

50

150

钢套管护壁

±50

<1

100

200

预制桩(钢桩)桩位的允许偏差(mm)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垂直度

1

盖有基础梁的桩:

(1)垂直基础梁的中心线

(2)沿基础梁的中心线

100+0.01H

150+0.01H

1%

2

桩数为1~3根桩基中的桩

100

1%

3

桩数为4~6根桩基中的桩

1/2桩径或边长

1%

9对预应力管桩,现场搬运应采用吊运,现场堆放必须严格按照规程要求来实施,严禁使用铲车等工具,防止管桩在施工前受到损伤,影响成桩质量。

10桩基施工中,应合理安排机械行走路线,避免压坏、挤偏已施工的桩,表层土应有足够的承载力保证机械行走过程中的稳定性。

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应在表层采取铺垫等压实处理措施。

11对打入式预制桩在施工过程中应对已施工桩的桩顶标高进行监测,施工顺序应注意,避免造成已施工桩上浮。

12桩基(地基处理)工程验收前,按规范和相关文件规定进行桩身质量(地基强度)、承载力检验。

检验结果不符合要求的,在扩大检测和分析原因后,由设计单位核实认可或出具处理方案进行加固处理。

5地下防水工程

5.1混凝土结构裂缝渗水

2施工

1)浇筑混凝土前,应考虑混凝土内外温差的影响,采取适当的措施。

2)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绑扎的低碳钢丝不应接触模板。

固定模板而穿过混凝土结构的螺栓应加焊止水环。

拆模后,将留下的凹槽封堵密实,并在迎水面涂刷防水涂料。

3)采用预拌混凝土,其质量指标应在合同条款中明确,施工时应加强现场监控力度,安排专人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其和易性应满足要求。

4)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泵送混凝土每层厚度宜为500-700mm。

插入式振动器分层振实,板面应用平板振动器振捣,排除泌水,进行二次收浆压实。

5)防水混凝土水平构件表面宜覆盖塑料薄膜或双层草袋浇水养护,竖向构件宜采用喷涂养护液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

6)按照设计规定时间要求连续降水和停止降水,同时应有连续降水期间停电应急措施。

5.1.2施工缝渗漏水

1施工

1)地下室底板、外剪力墙在后浇带范围内应一次连续浇筑完毕,同时应有防止冷缝施工应急措施。

2)地下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地下水位低于防水混凝土500mm以上,并应排除地下水。

3)地下室底板局部较大地下水部位应采取降水或排水措施,不应采用混凝土强封浇筑。

4)采用膨胀止水条嵌缝,止水条应有缓胀性能,使用时,应防止先期受水浸膨胀。

5)墙体不应留垂直施工缝。

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

5.1.3后浇带施工缝渗漏水

2施工

1)后浇带留置位置、封浇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

2)底板后浇带部位垫层宜采用降低200mm预留垃圾槽作法,减少清理施工难度。

3)楼层后浇带留置方法应有经审批支撑留置方案,宜采用独立支模体系。

4)后浇带混凝土封浇时应保证地下水位低于防水混凝土500mm以上,并应排除地下水。

5)后浇带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并凿到密实混凝土,宜采用膨胀混凝土浇筑,并振捣密实。

6)后浇带混凝土宜采用覆盖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5.2柔性防水层空鼓、裂缝、渗漏水

5.2.2施工

1找平层表面应洁净、干燥。

2柔性防水层施工期间,地下水位应降至垫层300mm以下。

3柔性防水层施工前,先涂刷基层处理剂,卷材宜采用满贴法铺贴,确保铺贴严密;防水材料应薄涂多遍成活。

4柔性防水层的施工还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要求。

5柔性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

6地下室外墙宜采用粘土分层夯填,压实系数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要求时,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

7混凝土结构工程

7.1混凝土结构裂缝

7.1.2施工

1水泥宜优先采用早期强度较高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批次、出厂日期和进场的数量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全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检。

2选用外加剂时应根据砼的性能要求、施工工艺及气候条件,结合砼的材料性能、配合比以及对水泥的适应性等因素,采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对砼收缩影响较小的外加剂,其减水率不应低于12%,掺用矿物掺合料的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掺量应根据试验确定。

3预拌砼应采用中、粗砂,含砂率、粗骨料的用量应根据试验确定。

粗骨料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不能大于砼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并不能大于钢筋净间距的3/4;

2)对钢筋砼楼板,不应大于板厚的1/2,且不能超过50mm;

3)泵送砼用的碎石,不应大于输送管内径的1/3,卵石不应大于输送管内径的2/5。

泵送砼用的骨料还应符合泵车技术条件的要求。

4各种砼拌合物均应检验其坍落度,高层住宅砼坍落度不应大于180mm,其他住宅不应大于150mm。

5在砼浇筑前应做好现浇板厚度的控制标识,每2延长米范围内宜设置一处,严格控制现浇板厚度。

6模板和支撑的选用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

砼强度满足要求时才能拆模。

模板支撑完成后,要测量、校正模板的标高和平整度,若有偏差随时调整。

模板支撑完成后,要全面检查模板的几何尺寸,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7现场自拌砼时,其配合比应根据砂石的含水率进行调整,每盘材料要进行计量,水泥用量≤550kg/m3,水用量≤180kg/m3,水胶比≤0.6。

8严格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阳台、雨棚、空调板等悬挑现浇板的负弯矩钢筋下面,应设置间距不大于500mm的钢筋保护层支架,保证钢筋不位移。

9现浇板中的管线必须布置在钢筋网片之上,交叉布线处应采用线盒,线管的直径应小于1/3楼板厚度,沿预埋管线方向应增设Φ6@150,宽度不小于450mm的钢筋网带,水管严禁水平埋设在现浇板中。

10浇筑楼板、屋面板砼前,必须搭设可靠的施工平台、走道,以免在运输材料过程中踩踏钢筋,且应派专人护理钢筋,确保钢筋位置符合要求。

11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后浇带的位置和砼浇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后浇带应在其两侧砼龄期大于60d后再施工,应采用补偿收缩砼,其砼强度应提高一个等级。

12砼浇筑完12小时内应及时覆盖和保湿养护使砼处于润湿状态,湿度过低时(低于5℃)应用覆盖养护,不能淋水。

对大体积砼或砼厚度超过1m时,应采用温水养护,以减少砼内外温差产生裂缝。

13砼养护时间应根据所用水泥品种确定:

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砼,养护不应少于7d。

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能要求的砼,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

14现浇板养护期间,当砼强度小于1.2Mpa时,不应进行后续工作。

当砼强度小于10Mpa时,不应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

必须吊运时,应采取措施,减轻对现浇板的冲击影响。

7.2混凝土保护层偏差

7.2.1施工

1梁、板、柱、墙、基础的钢筋保护层宜优先选用塑料垫卡支垫钢筋,当采用砂浆垫块时,强度应不低于M15,面积不小于40mm×40mm。

严禁使用碎石及短钢筋头作梁、板、基础等钢筋保护层的垫块。

2对现浇钢筋砼楼板应采用钢筋支架支撑钢筋。

当板面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的直径均小于10mm时,应采用钢筋支架支撑钢筋。

支架间距为:

当采用Φ6分布筋时,不大于500mm;当采用Φ8分布筋不大于800mm。

支架与受支撑钢筋应绑扎牢固。

当板面受力钢筋和分布筋的直径均不小于10mm,宜用马登作支架。

马登在纵横两个方向的间距均不大于800mm,并与受支承的钢筋绑扎牢固。

当板厚度≤200mm时,马登可用Φ10钢筋制作。

当200mm≤厚度≤300mm时,马登应用Φ12钢筋制作。

当厚度≥300mm时,制作马登的钢筋应适当加大。

3对于柱、墙,可采用塑料垫卡或挂丝砂浆块控制保护层厚度,垫块间距不应大于500×500;当墙体钢筋直径≤10mm时,两排钢筋网片间应设置支撑筋,支撑筋直径≥φ14,间距≤500,呈梅花状布置。

8楼地面工程

8.1水泥砂浆、水泥混凝土地面起砂、空鼓、裂缝

8.1.3施工

1浇筑面层混凝土或铺设水泥砂浆前,基层应清理干净,检查原混凝基层是否初凝后经压光、搓毛,表层是否有浮浆形成光滑表面,基层应清理干净并湿润,消除积水,保证基层与面层良好结合。

2基层清洗时检查楼地面是否有裂缝、渗漏,裂缝、渗漏按设计处理后方可进行面层施工。

3基层处于面干内潮时,应均匀涂刷水泥素浆或水泥胶浆,随刷随铺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凝土面层。

4地面设灰饼控制面层水平高度,在厨房、卫生间、阳台等高低差部位宜设置直角三角形冲筋线,确保楼地面高低差处一次成活,色泽均匀。

5水泥砂浆应按计量拌合均匀,施工时应随铺随拍实;混凝土面层浇筑时,应采用平板振捣器或辊子滚压,保证面层强度和密实。

6严格控制水灰比,用于面层的水泥砂浆稠度应≤35mm,用于铺设地面的混凝土坍落度应≤50mm。

7当水泥砂浆面层内埋设管线,结构板面标高偏差大等出现局部厚度减薄或超厚厚度≥30mm时,应做防止面层开裂处理后方可施工。

8掌握和控制压光时间,抹平工作在初凝前完成;压光工作终凝前完成,面层的压光工作不应小于两次。

9地下室行车地面宜采用机械提浆、吸水,一次原浆机械磨光处理。

地下室行车坡道宜采用大于30mm厚毛面拉槽石材铺贴。

10地面面层施工24h后,应养护,并加强对成品保护,连续养护时间不应小于7d;当环境温度低于5℃或高于25℃时,宜采用覆盖砂或采用其他材料进行养护。

11地面面层施工7d后应进行弹线切割,间距按开间或不大于6m进行分仓。

12保持室内通风,防止室内外温差过大,变形开裂。

8.2厨房、卫生间楼地面渗漏

8.2.2施工

1施工时结构层标高和预留孔洞位置应准确,严禁乱凿洞。

2现浇板预留洞口填塞前,应将洞口清洗干净、毛化处理,涂刷加胶水泥浆作粘结层。

洞口填塞分二次浇筑,先用细石混凝土浇筑至楼板厚度的2/3处,待混凝土凝固后进行24h蓄水试验,无渗漏后进行第二次混凝土浇筑,并应在管四周留出8-10mm的凹槽,填塞建筑油膏。

3厨房、卫生间排气(烟)道周边应做50mm高20mm宽水泥砂浆台度挡水。

在成品排气(烟)道安装前应先进行背后墙面水泥砂浆抹灰。

4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工程,铺设找平层前必须对立管、套管和地漏与楼板节点之间进行密封处理。

地面找平层朝地漏方向的坡向应正确,排水通畅。

5防水材料应按规范要求进行检验和试验,施工中应对防水层厚度和每平方指标用量进行双控。

6有防水要求的地面施工完毕后,应进行24h蓄水试验,蓄水高度为20~30mm,严禁渗漏。

8.3底层地面沉陷

8.3.2施工

1基土严禁用淤泥、腐植土、冻土、耕植土、膨胀土和含有机质大于8%土作为填土。

2地面基土回填应分层夯实,分层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3回填土应按规范要求分层取样做密实度实验,压实系数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无设计要求时,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

9装饰工程

9.1外墙空鼓、开裂、渗漏

9.1.1基层处理

1混凝土面凹凸明显部位应事先剔平或用1:

2水泥砂浆补平。

2抹灰前基层表面的尘土、污垢、油渍等应清除干净,并应洒水湿润。

3混凝土基层应采用人工凿毛或涂刷界面剂;轻质砌块基层应采取涂刷界面剂或满铺网片等措施来增强基层的粘结力。

4外墙脚手孔及洞眼应用细石混凝土分层塞实。

5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表面的抹灰,必须铺设抗裂钢丝网或耐碱玻纤网,加强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

9.1.2外墙抹灰

2施工:

1)外墙抹灰应采用旋窑水泥,并应对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安定性进行复验。

2)外墙抹灰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宜为7~8mm,但不应超过10mm,面层宜为7~10mm;每一层抹灰前,必须对前一层抹灰质量检查处理后才能进行。

3)抹灰层总厚度≥35mm(含基层修补厚度)时,必须采用挂大孔钢丝网片的措施,且固定钢丝网片的固定件锚入混凝土基体的深度不应小于25mm,其他基体的深度不小于50mm;抹灰层总厚度超过50mm时,应由设计单位提出加强措施。

4)外墙竖向和横向通长装饰线条应设置分格缝;对于外墙水平通长外挑线角应增做防水和排水处理。

5)外窗台、阳台、腰线等外挑线条部位应做不小于2%的排水坡度,并做滴水线,滴水线在靠墙根部应切槽断开。

9.1.3外墙饰面砖

1设计:

2施工:

1)饰面砖施工前应检查外墙砌体尺寸是否根据饰面砖模数进行砌筑调整,检查外墙门窗框净尺寸是否根据饰面砖模数制作。

粘贴前应对整个外墙面进行预排和调整。

2)饰面砖粘贴前,对基层质量应进行检查、修补,基层应无空鼓、裂缝,清理干净、浇水湿润后才进行铺贴。

3)饰面砖铺贴应选择专用胶粘剂或粘结砂浆,粘结砂浆应饱满,缝隙内的粘结砂浆必须及时清除干净。

4)饰面砖嵌缝材料宜选用嵌缝剂或1:

1~1.5水泥砂浆,对于非白色饰面砖应采用嵌缝剂,嵌缝应表面光滑、密实,宽窄深浅一致,严禁出现砂眼和裂缝。

5)饰面砖表面应选用清洁剂清洗,严禁采用高浓度草酸清洗。

6)外墙饰面砖应按规定进行粘结强度检测。

9.2顶棚裂缝、脱落

9.2.1混凝土顶棚

1对平整度好,且无外露钢筋的非潮湿环境混凝土板,应采用直接刮腻子找平。

刮腻子前应先清理干净板底污物,先刮一至两遍水泥腻子,再刮白水泥腻子,每遍厚度不应大于3mm,总厚度不宜大于8mm,刮腻子前宜在已抹灰天棚墙面四周弹线并贴胶带纸,确保天棚四周线条水平、防止污染。

2对于厨房、卫生间、阳台天棚宜采用水泥砂浆抹灰,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及各抹灰层之间必须粘结牢固,抹灰顶棚的混凝土基层应进行毛化处理或涂刷界面剂。

9.2.2吊顶工程

1吊顶工程应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吊杆布设,主次龙骨壁厚、间距符合要求,吊杆距主龙骨端部距离不得大于300mm,当大于300mm时,应增加吊杆。

当吊杆长度大于1.5m时,应设置反支撑。

当吊杆与设备相遇时,应调整并增设吊杆。

2重型灯具、电扇及其他重型设备应单独设置吊杆,严禁安装在吊顶工程的龙骨上。

3吊顶工程中的预埋件、钢筋吊杆和型钢吊杆应进行防锈处理。

4吊顶工程的木吊杆、木龙骨和木饰面板必须进行防火处理,并应符合有关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5吊顶工程施工前应先进行施工图深化设计,考虑设备管道高度,预留检查口位置、灯具布置以及与相衔接顶棚收口处理。

6吊顶安装饰面板前应完成吊顶内管道和设备的调试及验收。

7吊顶饰面板接缝应按其施工工艺标准进行板缝防裂处理,在接缝处应贴宽度≥200mm的胶布再刮腻子。

9.3门窗变形、渗漏、脱落

9.3.2施工

1门窗安装前,应对门窗洞口尺寸进行检验,外框与墙体间的缝隙宽度应根据饰面材料确定。

预留洞口符合门窗尺寸和饰面材料模数要求,门窗过梁隔置长度、尺寸、预埋固定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2窗台应采用现浇混凝土,并应振捣密实,两端各伸进砌体大于100mm,不宜采用预埋砼窗台。

3门窗框加工下料尺寸应根据外饰面材料模数要求进行下料加工,避免出现吃框或框边离墙边间距太大现象。

4门窗安装应采用镀锌钢片连接固定,镀锌钢片厚度不小于1.5mm,固定点从距离转角180mm处开始设置,中间间距不大于500mm。

5铝合金门窗框边与墙体缝隙宜采用水泥砂浆分层密实填塞,同时应清除临时固定木塞等垫块。

塑钢门窗宜采用施打发泡剂填塞,发包剂应连续施打,一次成型,充填饱满,溢出门窗框外的发泡剂应在结膜前塞入缝隙内,防止发泡剂外膜破损。

6门窗框外侧应预留5mm宽打胶槽口,窗台排水坡度符合要求。

7打胶面应清理干净干燥后方可施打,并应选用中性硅硐密封胶,四周宜采用贴胶带纸施打,确保线条顺直。

8门窗框拼接件、连接固定点应采用硅硐密封胶封闭处理。

9推拉门窗应设置可靠限位块,其限位块间距应小于扇宽的1/2。

10门窗框安装后应有可靠的半成品保护措施。

11金属门窗排水孔应畅通,位置和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9.4栏杆高度不够、连接固定不牢、耐久性差

9.4.2施工

1金属栏杆制作和安装的焊缝,应进行外观质量检验,其焊缝应饱满可靠严禁点焊。

2金属栏杆制作时应充分考虑设计装饰层构造厚度,保证栏杆高度符合设计要求。

3预制埋件或后置埋件的规格型号、制作和安装方式除应符合设计要求外,尚应符合以下要求:

1)主要受力杆件的预埋件钢板厚度不应小于4mm,宽度不应小于80mm,锚筋直径不小于6mm,每块预埋件不宜少于4根锚筋,埋入混凝土的锚筋长度不小于100mm,锚筋端部为180°弯钩。

当预埋件安放在砌体上时,应制作成边长不小于100mm的混凝土预制块,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20,将埋件浇筑在混凝土预制块上,随墙体砌块一同砌筑,不得留洞后塞。

2)主要受力杆件的后置埋件钢板厚度不小于4mm,宽度不宜小于60mm;立柱埋件不应少于两颗螺栓,膨胀螺栓的直径不宜小于10mm;后置埋件必须直接安装在混凝土结构或构件上,已装饰部位应先清除装饰层(含混凝土和水泥砂浆找平层)后才能安装后置埋件。

4碳素钢和铸铁等栏杆必须进行防腐处理,除锈后应涂刷两度防锈漆和两度以上面漆。

栏杆安装前或安装后立即先涂刷一道防锈漆。

9.5玻璃安全度不够

9.5.1玻璃栏杆

2施工:

1)临空栏杆玻璃安装前,应做抗冲击试验。

2)栏杆玻璃的镶嵌深度:

两边固定不小于15mm,四边固定不小于10mm,并用硅酮耐候胶封严。

3)螺栓固定:

每块不少于四颗螺栓直径不小于8mm,且必须是不锈钢或铜质螺栓。

安装时,玻璃孔内和两侧均应垫尼龙垫圈或垫片,金属不得直接接触玻璃。

9.5.2屋面玻璃和地面玻璃

2施工:

1)支撑玻璃的结构或构架应进行专项验收,符合设计和有关规定后,方可进行玻璃安装。

2)型材支承的屋面玻璃安装时,应先使用带溶剂的擦布和干擦布,将型材表面的污物清除干净,再用宽度不宜小于12mm,厚度不宜小于6mm的双面胶带将玻璃临时固定,然后在双面胶带的两侧,施打总宽度不宜小于6mm的硅酮结构密封胶。

玻璃间的缝隙宽度不宜小于10mm,嵌填泡沫棒后,施打厚度不小于5mm的硅酮耐候密封胶。

3)点支承式屋面玻璃的玻璃板支承孔边与板边的距离不宜小于70mm,支承头的钢材与玻璃之间,应设置弹性材料的衬垫或衬套,衬垫和衬套的厚度不宜小于1mm。

9.5.3玻璃板隔断和门窗玻璃

2施工:

1)玻璃安装时,玻璃周边不得有缺陷。

2)玻璃不得直接与各种型材接触,必须设置橡胶类支承垫块和定位垫块,严禁使用木质垫块。

3)固定玻璃的钉子或卡件以及压条的固定点间距均不得大于300mm,且每块玻璃不少于8个固定点。

4)采用密封胶进行密封处理时,应选用中性硅酮密封胶,其注胶厚度不应小于5mm。

10屋面工程

10.1找平层积水、空鼓、起砂、裂缝

10.1.2施工

1屋面钢筋混凝土结构梁板、女儿墙、屋面四周上翻结构经检查无开裂、渗漏,基层表面已清理干净。

2出屋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