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加快发展 致力造福人民.docx
《全力加快发展 致力造福人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力加快发展 致力造福人民.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力加快发展致力造福人民
全力加快发展致力造福人民
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鹤城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齐齐哈尔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郝会龙
郝会龙
(2012年1月5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代表中国共产党齐齐哈尔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审议。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加快发展,致力造福人民,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鹤城而努力奋斗。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市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落实全省建设“八大经济区”和实施“十大工程”战略部署,以建设装备工业基地、绿色食品之都、滨水园林城市、生态旅游胜地、历史文化名城为目标,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开创了经济快速发展、事业全面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这五年是经济发展实现重大突破的五年。
2011年,预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0亿元,突破千亿大关,比2006年增长84.7%,年均增长13.1%,创造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发展速度。
财政总收入141.3亿元,是2006年的3.9倍,年均增长31.3%;地方财政收入104.5亿元,是2006年的4.8倍,年均增长36.9%。
固定资产投资500亿元,是2006年的4倍,年均增长31.8%。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总产达到215亿斤。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20亿元,是2006年的3.1倍,年均增长25.4%。
非公经济比重达到51%,比2006年提高8.4个百分点。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近两年实施重点项目322项。
——这五年是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的五年。
出台了城市规划8项规定,新编和完善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汇新城、扎龙景区等各类规划567项。
齐泰、齐嫩、齐甘、大齐4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境内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改造城区主次干道29条,新建农村公路1.7万公里,通乡、通村公路硬化率分别达到100%和98%。
中汇新城、中华路改造、劳动湖南扩、城中村改造等一批重点工程有序推进。
“三供两治”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城区热电联产并网供热面积750万平方米;建设了天然气复线工程,年供气能力提高23倍;超常规完成了中心城区污水处理二期工程,松花江水污染防治11个项目如期投入使用。
完成造林160.3万亩,森林覆盖率9.62%。
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比2006年提高9.4个百分点。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圆满完成,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稳定超过340天。
积极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城市综合管理得到加强,城乡环境更加整洁有序。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大力推广甘南兴十四村和依安丰林村等典型,撤并318个自然屯、建设120个省级示范村。
——这五年是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效的五年。
各项改革稳步推进。
国企改革不断深化,产改率达98%。
农村改革积极推进,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土地规模经营1260万亩,占村集体耕地面积41.5%。
金融改革取得突破,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涌现,融资平台功能得到发挥。
政府机构、行政审批、干部人事、户籍制度等改革进一步深化。
对外开放成效显著。
招商引资成果突出,累计引进项目资金1215亿元。
全市进出口总额实现9亿美元,是2006年的6倍,年均增长44.2%。
绿博会、小交会影响力越来越大,绿博会进入“新世纪十年中国品牌展会50强”。
——这五年是人民生活有了明显改善的五年。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万元,比2006年增长87.2%,年均增长13.3%。
农民人均纯收入7391元,比2006年增长2.8倍,年均增长23.3%。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90.4亿元,比2006年增长96.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7亿元,年均增长17.6%。
贫困人口由2006年的72万人减少到36.3万人。
全市开发建设商品房730万平方米,新建住宅小区64个,群众居住条件大为改善。
累计拆迁城市棚户区518万平方米,建设回迁楼514万平方米,8.3万户居民喜迁新居。
改造农村泥草房529.6万平方米,农村砖瓦化率67.2%。
建设廉租房、公租房52万平方米,发放廉租房补贴8934万元。
——这五年是文化建设呈现繁荣发展的五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对外宣传等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荣获了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称号,群众文化工作连续多年获省先进。
市、县两级文化场馆建设总投资近5亿元,40%的县(市)区完成“两馆”建设。
建成乡镇文化站123个,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工程全部达标。
话剧《风刮卜奎》获“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华奖”。
昂昂溪罗西亚大街入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
江桥抗战纪念地进入全国第二批红色旅游经典名录。
中环文化广场、丹顶鹤艺术馆等被列为省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扎龙温泉旅游名镇、罗西亚大街旅游文化项目加快开发建设,市马戏团成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这五年是社会建设开创和谐局面的五年。
出台了《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施意见》,社会管理各项工作得到加强。
信访工作连续5年实现信访总量、集体上访数量下降。
扎实推进平安鹤城建设,大力提升治安技防水平,城区监控系统基本实现全覆盖,人民群众安全感显著增强,被评为全省首批“平安市”和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市。
深入实施“创业带就业”工程,城镇累计实现新增就业61.2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
城镇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1.8万人和171万人,比2006年增长7%和2倍。
新农合参保261万人,参合率达到99.6%。
“五七工”、“家属工”全部纳入养老保险,国有企业职工历史工资拖欠问题得到解决。
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育公平得到维护,普通高中公费招生比例由30%提高到70%,每年减轻群众负担近2000万元;职业教育得到加强,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升格更名为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成阶段性任务,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缓解。
倾力打造“孝亲敬老之城”,被命名为全国首个“国际老年友好型城市”。
社区建设不断加强,新建和购买了4.28万平方米社区公益用房。
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省级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成功承办了第十一届全国冬运会、第六届全省农运会和奥运火炬传递活动。
科技、法制、司法、人防、档案等工作实现了新发展。
——这五年是党的建设和政治建设得到全面加强的五年。
广泛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共举办鹤城讲坛71期。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程,创先争优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以集中换届为契机,配齐配强了各级领导班子。
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更加健全,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
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大、政协创造性开展工作。
统一战线、民族宗教、国防动员、港澳台侨、老干部、关心下一代、党史研究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齐齐哈尔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城乡面貌变化较大、人民群众得实惠较多的五年。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奋力拼搏。
在此,我代表十一届市委,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齐齐哈尔改革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五年来,我们不仅创造了丰硕的物质成果,更积累了宝贵的发展经验,这是今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
——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是加快发展的不竭动力。
我们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切实把中央的方针政策、省委的重大决策与市情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完善总体发展思路,确立城市发展定位,明晰产业发展方向,不断在解放思想中统一共识,在创业实践中坚定信心,为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坚持突出中心、狠抓项目,是加快发展的关键所在。
我们针对齐齐哈尔经济总量小、发展慢的实际,提出“全党抓项目,全民搞招商”的总要求,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突破口,将全市的工作重心和各级干部的主要精力转移到大上项目中来,取得了项目建设的突破性进展,以一拖东方红工业园、新能源汽车、中汇新城、中恒药业为代表的一批大项目上马,既为当期加快发展奠定了基础,又为今后跨越发展积蓄了后劲。
——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是加快发展的根本目标。
我们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好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扩大就业、强化保障、惠民助民上取得重要成果,巩固形成了发展人人共创、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坚持优化环境、维护稳定,是加快发展的重要条件。
我们坚持宜居宜业理念,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建设平安鹤城、和谐鹤城、法治鹤城、诚信鹤城,呈现了城乡面貌改善、发展环境优化、社会秩序安定的和谐局面。
——坚持执政为民、真抓实干,是加快发展的力量源泉。
我们坚持从市委做起,各级班子、各级干部带头求真务实,努力做到一本经念到底、一件事抓出头,不摆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在全市营造了真抓实干、雷厉风行、狠抓落实的良好风气。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加快发展的根本保证。
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促进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更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差距和问题。
主要是:
经济总量偏小、产业层次不高、项目建设滞后的问题仍然突出,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的任务还相当艰巨;经济发展环境不够宽松,一些部门和工作人员服务企业发展、项目建设、群众创业的意识不够强烈,齐心协力促发展的局面有待进一步形成;群众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生活物价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还很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还相当繁重;涉法涉诉、产改遗留、征地拆迁、安全生产等方面问题时有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压力依然很大,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任务十分艰巨;少数干部的能力素质和工作作风还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消极腐败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下大力气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既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改革继续深化的攻坚时期;既是加速转型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再创辉煌的黄金发展期。
面对新的历史任务,我们要审视发展全局,顺应时代大势,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实现新跨越。
从有利条件看,世界新的科技和产业革命孕育发展,我国继续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发展实体经济,快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为我市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全省建设“八大经济区”和实施“十大工程”的深入推进,特别是伴随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不断升级,将为我市提供更加有利的发展条件。
我市在区域经济格局中的后发优势逐步显现,发展潜能加快释放,特别是近年来开工建设的一批产业项目陆续投入运营,为今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全市上下人心思进、凝神聚力、干事创业的良好风气,将为我市跨越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从不利因素看,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刻,不可测因素增多,应对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的艰巨性增强;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和周期性波动使我市一些骨干企业面临诸多困难,中小企业融资难未见好转,房地产等行业受到波及,短期内财税形势较为严峻;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土地集约压力增大,破解要素制约的挑战性增强;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艰巨,改善民生的责任重大,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复杂性增强;各地百舸争流竞相发展,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增创新优势、提升竞争力的紧迫性增强。
综合分析判断,今后五年依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只要我们以更加理性的思维把握形势,以更加奋发的精神干事创业,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发展,就一定能在加快富民强市进程中实现新的跨越。
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总量翻番为目标,以大项目建设为支撑,全面落实“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战略部署,强化农业基础,打好工业振兴、三产升级攻坚战,培育壮大装备、食品、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新生物医药六大产业,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力打造装备工业基地、绿色食品之都、滨水园林城市、生态旅游胜地、历史文化名城,努力把齐齐哈尔建设成为产业实力更加雄厚、城市特色更加鲜明、生态环境更加优良、人民生活更加富足的创业宜居城市。
今后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
——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比2011年翻一番以上,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各地市中继续保持前列。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生活水平持续提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快速增长,努力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得到大幅度改善。
——社会建设更加和谐。
社会事业全面加强,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管理制度不断创新,平安鹤城、法治鹤城、和谐鹤城、诚信鹤城建设成效明显。
——文化建设繁荣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得到弘扬,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公共文化体系更加完善,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明城市建设进展明显,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发展环境显著改善。
自然环境更加秀美、文化环境更加开放、经济环境更加宽松、政治环境更加清明、社会环境更加有序。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更加良好。
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把握四个关键环节:
一是突出三项任务,即致力发展、改善民生和促进和谐。
通过更好更快发展,增强综合实力,夯实物质基础;通过持续改善民生,惠及百姓,造福群众;通过促进社会和谐,创建宜业宜居环境,为经济发展和人民幸福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坚持三个导向,即正确的思想导向、事业导向和用人导向。
以思想为先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是非观、荣辱观、大局观、发展观。
以事业为主导,凝神聚力、一心一意、拼搏奉献,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树立正确用人导向,用好机制选用想干事、真干事、能干成事、干净干事的好干部。
三是树立三种形象,即开放的形象、文明的形象和进取的形象。
顺应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时代潮流,以海纳百川的鹤城人胸怀,勇于接受外部一切支持发展的积极因素。
深入推进“三优”文明城建设,做文明之人、树文明新风。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穷则思变不气馁、富而求进不懈怠、求真务实不折腾的精神状态,争创新业绩,开创新局面。
四是打造三个标志,即鹤城速度、鹤城品牌和鹤城环境。
推广支持大项目早落地、快建设的成功做法,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全面服务,创造更快的鹤城速度和更多的发展奇迹。
坚持深挖特色,持续打造,将中国绿都、中国装备和中国鹤乡的品牌叫响全国、推向世界。
坚持软硬环境一体打造,将鹤城建设成宜居宜业城市。
三、推动经济跨越发展,努力打造富裕鹤城
坚持富民强市目标,牢牢把握第一要务,在加快发展中摆脱落后,在壮大总量中走向富裕,推动经济发展实现更大跨越。
(一)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坚持“全党抓项目,全民搞招商”的总要求不动摇,把项目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产业项目为核心,举全市之力推进。
积极谋划和储备项目。
围绕本地资源、产业前沿和比较优势,高起点谋划和储备一批对经济发展牵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尤其要精心谋划新能源、新材料、新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项目。
大力引进和建设项目。
坚持主动出击、定向争取,瞄准国际国内500强等战略投资者,着力引进建设一批立市立县立区大项目。
在加快推进北钢500万吨特钢、新能源汽车、中汇新城、中恒药业、扎龙温泉小镇、龙江铜矿开发等项目建设的同时,继续采取领导干部带头招商、全程包保、严格考核、大胆奖励等措施推进项目建设,使更多更好的大项目源源不断落户鹤城。
今后五年,每年重点实施大项目不少于200个,必保每年完成投资200亿元以上。
全面搞好园区建设。
深入实施“15211”工程,以齐齐哈尔国家级高新区为引领,以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为目标,加快南苑、北苑、铁锋、富区、昂昂溪五大重点园区建设,支持龙江、富裕、依安、克东、泰来等园区发展,形成功能定位明晰、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布局科学、产业加速集聚的园区发展新格局。
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大力推广服务一拖大农机、新能源汽车等项目的成功做法,引导各部门和广大机关干部树立强烈的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继续实行企业和项目建设单位对“站所队”和政府部门背对背评议制度,严肃查处破坏发展环境的不良行为,全力打造国内一流、省内最优的发展环境。
(二)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以实施“四大战略”为重点,不断增强工业经济实力。
实施结构优化战略。
把握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和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难得机遇,着力壮大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煤油化工三大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力争用5至10年时间,使三大传统产业和三大新兴产业比重占工业经济80%以上。
实施集群发展战略。
坚持走模块型、组合式、集群化发展之路,围绕中国一重、北钢、齐轨交通、一二机床、中国一拖、中粮集团、飞鹤乳业等龙头企业采购链和销售网,发展上下游配套产业,特别要鼓励支持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协作配套,加快培育发展3-5个特色鲜明、体系完整、竞争力强、产值达数百亿的装备制造和食品加工产业集群。
实施创新引领战略。
着眼于提升核心竞争力,全面加快体制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工业经济迈上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
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鼓励企业建设技术和工程中心,引进和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
完善质量诚信体系,打造一批代表鹤城形象的驰名商标、特色品牌。
实施全民创业战略。
大力支持创新创造创业,让蕴藏在广大群众中的发展激情充分迸发,真正形成大创业、大发展局面。
全面实施中小企业培育工程,依靠规划引导、龙头带动、园区集聚和上市融资,推动非公经济加快发展,扶持“专、精、新、特”中小企业快速壮大,力争用5年时间,打造一大批产值过亿、纳税超千万的中小企业。
(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坚定不移地走齐齐哈尔特色现代大农业之路,以现代化、产业化、城镇化、生态化“四化”为重点,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推进种养业规模经营。
完善土地使用权转让市场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土地集中使用和生产要素向土地投入,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
到2016年,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250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5%以上。
加快规模化养殖小区和现代化养殖场建设,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
突出绿色和特色,叫响绿色食品之都,使品牌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培育加工类、流通类合作社,鼓励合作社跨区域发展,建立与企业合作利益联结机制。
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围绕玉米、大豆、水稻、马铃薯、甜菜、乳制品、杂粮等9大产业链,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突出产业化基地建设,建设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向农产品加工大市迈进。
到2016年,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20户,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力争达到60%。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
加快水利化建设,推进龙江花园水库、中北引扩建、灌区配套改造、节水灌溉等工程,大力发展水田开发和旱涝保收田建设。
加快机械化建设,以大型农机合作社为支撑,推进粮食作物实现全程机械化,稳步发展经济作物和养殖业机械化。
加快生态化建设,广泛开展植树造林,抓好沙化、碱化、退化土地和水土流失治理,重点抓好龙甘泰生态建设,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迈进。
加快科技化建设,发挥兴十四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辐射和示范引领作用,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科技园区,使之成为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基地。
大力发展劳务产业。
加强农民就业技能培训,扩展外埠劳务市场,引导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和向小城镇转移,到2016年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20万人以上。
(四)促进第三产业提档升级。
把第三产业作为新的增长点,不断提升经济发展层次。
突出发展现代物流业。
整合物流资源,引进国内外知名第三方物流企业,培育发展大型物流企业集团。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能力建设,支持齐齐哈尔综合物流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建设一批特色物流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构建“一个物流园区、一个电子商务平台、多个物流中心”的物流结构体系。
借助区位优势,敞开四门、吸引八方、货畅其流,努力把我市打造成连接黑河、满洲里两大口岸,辐射我省中西部、内蒙东北部和吉林西北部的物流枢纽基地。
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
开发旅游资源,拓展旅游市场,提高服务水平,推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打造全国闻名的生态旅游胜地。
以扎龙、明月岛、昂昂溪罗西亚大街为重点,以各县区特色景点为补充,加快景区景点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构建食住行、游购娱相配套的综合旅游产业体系,注重文化与旅游紧密融合,打造各具特色的黄金旅游点和精品旅游带。
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
在提升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构建与新型工业化相配套、与城市化进程相吻合、与城乡居民需求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鼓励支持科技研发、总部经济、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加快发展会展经济,办好绿博会、小交会、关东文化节等展会。
支持金融业发展和各类融资平台建设,培育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鼓励支持企业上市。
积极发展市政公用事业、物业服务、社区服务、家政服务等面向民生的服务业。
(五)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用开放的方式激发活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落实支持企业发展的配套政策,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遗留难点企业和集体企业改革工作。
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
按照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积极推进公益类事业单位和生产经营服务型事业单位转企改革。
同步抓好农村、财政、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体制改革。
提高对外经贸水平。
把招商引资作为对外开放的重点,创新招商模式,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引导、资源为依托,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园区配套招商活动。
培育壮大外经贸企业,加大对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绿色农产品出口支持力度。
扩大对外交流合作。
制定“城市形象推介”计划,大力宣传我市独特的优势,不断扩大对外影响力。
进一步加强与知名企业、商会、财团的联系,深化与周边地区的实质性合作,拓展与国内外友好城市的交流。
(六)全面加强城乡建设。
按照“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繁荣、铸造特色文化、突出滨水园林、改造新建并举、建设宜居鹤城”的总思路,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一体化发展为目标,全面加快城乡建设步伐,向现代化滨水园林城市迈进。
搞好城乡发展规划。
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严格按规划搞建设。
本着专家意见、群众意愿和领导决策相结合,切实提高规划水平。
按照南北两城有效连接、东西两城协调发展的原则,高标准修编主城区城市总体规划,搞好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控详规划。
坚持近期抱湖沿江发展、远期跨江发展的思路,搞好江西建设规划,推进江西开发前期工作。
适时推进规划法制化工作。
建设高品质城市。
以建设国家级园林城市为目标,加大城区绿化力度,推进“三供两治”工程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和全国卫生城,着力打造天蓝、水洁、城绿、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之城。
坚持新城开发与老城改造相结合,全面改善城市总体面貌,努力打造宜居之城。
在新城建设上,以高铁新站为核心区,搞好建设项目的空间、环境和形象设计,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标志性建筑,力争用5年时间将中汇新城建设成为集高新技术产业园、行政办公、金融服务、交通枢纽、休闲商业、生态宜居为一体,文化内涵厚重、北国特色浓郁,容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