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实验指导答辩.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171882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10 大小:13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学实验指导答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病理学实验指导答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病理学实验指导答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病理学实验指导答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病理学实验指导答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病理学实验指导答辩.docx

《病理学实验指导答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学实验指导答辩.docx(1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病理学实验指导答辩.docx

病理学实验指导答辩

病理学实验指导

(大专版)

主编张润岐

编者和新盈周伊苏兴利

聂蕾阎爱丽张润岐

吴庚利

 

前言

病理学主要是以形态学方法研究疾病的一门学科,形态学观察是学习病理学的基本途径。

因此,实验教学在病理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进一步提高病理学实验教学的效果,我们编写了这本《病理学实验指导》。

本实验指导,按照卫生部规划教材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文字编写方面,力求内容丰富,语言精练,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按照先肉眼后镜下的顺序进行描述和观察,并在每一章均设有病例讨论和思考题,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把病变的形态变化与机能、代谢以及临床表现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系统掌握病理学的基本知识,并为以后临床课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编者

2003年3月6日

 

实习须知…………………………………………………………………………1

第—章细胞和组织损伤…………………………………………………………6

第二章组织修复…………………………………………………………………10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12

第四章炎症………………………………………………………………………16

第五章肿瘤………………………………………………………………………21

第六章心血管疾病………………………………………………………………29

第七章呼吸系统疾病……………………………………………………………35

第八章消化系统疾病……………………………………………………………39

第九章造血系统疾病……………………………………………………………46

第十章泌尿系统疾病……………………………………………………………49

第十—章生殖系统疾病…………………………………………………………54

第十二章内分泌系统疾病………………………………………………………60

第十三章神经系统疾病…………………………………………………………62

第十四章传染病…………………………………………………………………64

病案讨论要点提示…………………………………………………………………70

【附录1】病理检验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76

【附录2】临床病理讨论会基本知识……………………………………………86

中英文对照…………………………………………………………………………89

 

实习须知

一、病理学实验目的与要求

(一)目的

病理学是从形态角度研究疾病,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直观性,因此,实验课是病理学教学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实验的目的是以理论知识为指导,通过观察病理标本,认识各种病变器官或组织的形态变化,不仅在于巩固和加深理解课堂知识、对疾病本质及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提高独立观察,描述及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临床课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要求

1.了解大体标本和显微镜切片的观察方法。

2.识别大体标本和显微镜切片中的病理变化,对有代表性的病变进行绘图、描述和诊断。

3.参加临床病理讨论会,会前充分准备,做好发言提纲,会上积极发言。

4.为了达到实验目的,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必须预习课堂上课内容。

预习实验指导教材,了解本次实验的目的与要求,并应有针对性地复习相关学科,特别是解剖学和组织学相关知识,提高实验效率。

二、实验课的内容与方法

(一)内容

1.大体标本观察(包括宏观仪播放的内容)

2.病理切片观察(包括显微闭路播放系统的示教内容)

3.病理临床讨论会

4.观看电影、幻灯片和录像片

(二)方法

1.大体标本观察

实验所观察的大体标本,一般都是用10%福尔马林液固定(具有杀死微生物及使蛋白凝固的作用),其大小、颜色、硬度与新鲜标本有所不同,标本缩小、变硬,颜色变浅、变灰,出血区和血凝块变为黑色,含铁血黄色呈棕色,胆色素呈绿色。

观察大体标本应按下列顺序进行:

①首先观察标本为何种器官或组织。

②观察脏器的大小、形状、重量,大小以长×宽×厚(㎝)表示,形状有无变形,重量用克表示。

③观察表面和切面颜色、光滑度、质地,有无病灶。

④观察病灶的数目、位置、分布(弥漫或单个),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境界是否清楚,有无压迫、破坏周围组织或阻塞管腔。

⑤空腔脏器要观察其内腔是否扩大、狭窄或阻塞,腔壁是否增厚或变薄,腔内是否有内容物及内容物的性状。

说明:

实习所观察的大体标本,一般经过10%福尔马林固定,其大小、颜色、硬度与新鲜标本有所不同。

(二)组织切片观察

1.先用肉眼观察组织切片的形状、颜色,并进一步确定病变的部位。

2.显微镜下观察:

注意切勿将切片放反,以免压碎玻片。

①低倍镜是镜检的主要手段,可以洞察全局,了解组织结构的改变。

观察切片标本应遵循先肉眼后镜下,先低倍后高倍,先全貌再局部,先轮廓再细节的原则。

切忌一开始即用高倍镜观察。

②高倍镜主要观察组织和细胞的微细结构和形态变化。

三、描述、诊断原则及绘图

对病理标本的描述一定要真实,不可主观臆造,亦不可照抄书本。

语言要精练,层次要清楚,从局部到整体,由里到外,由上到下,逐次描述。

对病理标本作诊断时,要细致观察,结合病史,联系理论知识,综合分析。

诊断原则是:

器官或组织名称+病理变化。

如脾梗死、支气管鳞状上皮化生等。

病理绘图十分重要,学生通过绘图可加强对病变的观察、理解和记忆,也是能力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

绘图的方法是:

首先仔细观察病变的镜下表现,找出比较典型的区域,然后用铅笔淡淡勾出轮廓(注意各种成分的位置、比例、关系等)。

对草图满意后,再用红蓝铅笔分别图出细胞质、间质和细胞核等。

落笔由轻到重,色彩由浅人深。

画图要有边框(圆形或方框)和注解:

病变和图中主要结构名称用平行线从图中向右侧拉出,并注字:

切片标本号码、病理诊断染色方法、放大倍数(目镜与物镜倍数相乘,如目镜×10倍,物镜×45倍,注为×450)

四、注意事项

1.文明礼貌,穿戴整齐。

2.爱护显微镜、教学标本和病理切片以及实验室其它用具,不得损坏。

3.实验前仔细阅读实验指导,复习有关理论,了解实验目的与要求。

4.保持实验室安静,切勿喧哗。

在实验室内应专心实验,不许做其它工作。

5.实行卫生值日制,保持实验室整洁,注意安全,做到人走断电、断水,关好门窗。

6.遵守实验室其它各项规章制度。

五、主要脏器病理标本观察方法

1.心脏

肉眼观察心脏的大小(正常成人心脏约如死者的拳头大小),重量(正常成年人心重约250~350g)、形状及心壁三层的改变。

心壁三层由内向外依次观察:

心内膜的厚度、光滑度,心瓣膜的厚度、光滑度,周径的大小(正常瓣膜周径:

三尖瓣10~12.5cm,二尖瓣8~10.5cm,肺动脉瓣6~7.8cm,主动脉瓣6~7.5cm)。

瓣膜面上有无赘生物、溃疡等改变,腱索的长短、粗细及乳头肌的粗细。

心房、心室壁的厚度(正常成人左室壁厚0.9~1.2cm,右室壁厚0.3~0.4cm,心房壁厚0.1~0.2cm),心肌的颜色、硬度,有无疤痕及梗死。

心包膜有无增厚、出血及渗出物等,冠状动脉的改变。

还要检查各心腔的大小。

镜下按心内膜、心肌及心包膜逐层观察。

观察心内膜(包括心瓣膜)有无增厚、纤维化,是否有赘生物、血栓附着,有无炎细胞浸润和渗出,心肌纤维横纹是否清楚,有无变性、坏死等改变,心肌间质血管有无充血、出血,间质内有无水肿、炎细胞浸润或渗出,异常细胞增生、结节等与正常组织不一致的地方,心包膜表面有无渗出物附着,有无机化增厚,有无出血,冠状动脉有无硬化等。

2.血管

肉眼观察血管壁各层,特别是内膜的改变。

如内膜有无增厚、异常物质沉积,有无皱缩条纹、硬斑、溃疡等,管壁的厚度,口径的大小,弹性程度,有无动脉瘤,管腔内有无血栓及异物。

再观察血管的走行、分枝、粗细、颜色及弹性程度。

镜下观察按外膜、中膜、内膜顺序进行。

外膜内有无炎细胞浸润及纤维组织增生,其营养血管有无增减,中膜肌层和弹力纤维有无改变,内膜有无增厚,增厚的物质是什么,有无沉积物,管腔内有无异常物质存在,如发现血栓则观察它的结构。

3.肺

肉眼观察两肺体积的大小、重量(成人左肺325~450g,右肺375~550g),表面的颜色、光滑度、硬度,肺尖或肺前缘情况;肺间质有无串珠状气泡,有无结节或斑块。

切面观察它的颜色,有无实变区或结节,硬度如何,切面上见到的病变与支气管有无关系,病变的分布状态和部位,肺动脉有无血栓,胸膜的厚度及血管淋巴结有无异常。

(正常人肺的颜色:

成年人肺为灰红色,带有散在黑色炭末斑点,而幼年肺的颜色为浅红色。

镜下观察胸膜的厚度,有无渗出物。

肺泡壁的厚度,肺泡的大小,肺泡腔有无内容物,如有内容物是何种成分,有无炎细胞浸润,间质及支气管、血管有无改变。

4.肝

肉眼观察它的大小(正常成人肝的大小为25cm×l5cm×l2.7cm)、重量(正常成人肝约重1300~1500g),颜色(正常为红褐色)、光滑度、边缘状态,表面上有无结节,切面的颜色、硬度,小叶的大小及整齐度,有无硬结或脓腔,病变的分布,门静脉区及血管的改变等。

镜下观察肝的包膜,肝小叶的大小、形状,肝细胞索的宽度及排列,肝细胞有无变性,毛细胆管有无扩张及内容物,中央静脉、肝窦及枯否氏细胞的改变,门管区有无小胆管、血管及纤维组织增生,有无寄生虫虫卵及炎细胞浸润等。

5.脾

肉眼观察它的大小(正常成人脾的大小为11.5cm×8cm×3.5cm)、重量(正常成人脾约重]50~190g),颜色(正常灰红色),表面的光滑度,有无下陷或突起区域。

切面观察包膜的厚度,包膜下有无楔状坏死区,切面的颜色、硬度,脾小体,脾小梁清楚与否等。

镜下观察脾包膜的厚薄,脾小梁的厚度,脾小体的大小,有无增大或萎缩,脾小体及脾索与脾窦中有无炎细胞浸润,以何种炎细胞为主,有无出血、坏死,脾窦的大小及窦壁细胞的改变,网织细胞及纤维组织增生与否及有无其他病变。

6.肾

肉眼观察,它的大小(正常成人肾的大小为3.5cm×5.5cm×ll.5cm,左侧较右侧稍大)、重量(正常成人每个肾约重140~150g),颜色(正常灰红色),包膜易不易剥离,表面的光滑度,有无凹陷或突起。

切面观察皮髓质的颜色,边缘情况,皮质厚薄,条纹清楚与否(正常人肾皮质厚0.5~0.6cm,条纹清楚),皮髓质交界清楚与否,皮质包膜下有无坏死,弓形小动脉壁的厚度,皮髓质内有无脓腔等。

肾盂粘膜的颜色,肾盂的大小。

镜下观察肾小球的大小,有无内皮细胞、血管间质细胞及上皮细胞增生、炎细胞浸润及纤维组织的增生等,球囊腔内有无渗出物,球囊壁有无“上皮新月体”。

肾小管管腔的大小,上皮细胞的大小,胞浆及胞核的状态,管腔内容物的性质。

间质有无炎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血管壁的厚度等改变。

肾盂有无炎细胞浸润。

7.中空器官(气管、支气管、消化管、胆囊及输卵管等)

肉眼观察腔的大小,有无扩张、狭窄或阻塞等,表面的颜色、光泽、有无结节

等。

切面观察管壁的厚度,各层增厚或变薄的原因,管壁有无破坏、穿孔、溃疡或肿物等,腔内有无内容物,其性状如何。

镜下观察各层的厚度,有无炎细胞浸润、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有无寄生虫及组织破坏,如有炎细胞浸润或寄生虫时,应注意位于哪一层,并区别它们的种类,观察粘膜面有无渗出、坏死、出血及溃疡等;浆膜面有无渗出物。

8.淋巴结(腹腔、肠系膜、支气管旁、纵隔障、颈部等)

肉眼观察它是否肿大、或互相融合,表面的颜色、硬度。

切面的颜色,有无坏死或结节,有无白色钙化点或色素沉着等。

9.子宫

肉眼观察子宫的大小,表面有无结节,宫壁的厚薄,宫腔的大小及其内容物。

切面有无肿块、出血点或小腔等。

镜下观察肌层的改变(如肌细胞的大小、间质有无炎细胞浸润、有无瘤组织及内膜组织)及子宫内膜的变化

10.脑

肉眼观察脑表面颜色,脑回的宽窄,脑沟的深浅,蛛网膜下腔有无出血、渗出物,渗出物的性质、颜色和分布的部位。

切面观察有无肿块或坏死出血,脑室的大小,有无渗出物、出血或阻塞等。

脑血管壁及管腔的改变。

镜下观察软脑膜、蛛网膜下腔有无充血、出血、渗出及炎细胞浸润,脑实质有无坏死、出血、神经胶质细胞增生、神经细胞变性或坏死,血管周围有无炎细胞浸润等。

(张润岐)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损伤

一、目的要求

1.掌握适应概念及表现形式,肥大、增生、萎缩、化生的概念及形态特点。

2.掌握变性概念,认识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玻璃样变性及纤维素样变性的形态特点。

3.掌握坏死的概念、形态特点、分类并联系其发生的原因及后果。

二、实习内容

(一)录像片

(二)病理标本

大体标本组织切片

1.肾盂积水6.干性坏疽(手或足)1.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

2.脑积水7.手骨结核形成的窦道2.肝脂肪变性

3.肝脂变8.足部骨结核3.脾小动脉玻璃样变性

4.脾梗死4.结缔组织玻璃样变性

5.肾结核及钙化5.宫颈鳞状上皮化生

1.大体标本观察

(1)肾盂积水:

肾体积增大,20cm×15cm×7cm,表面高低不平滑,有出血,切面见肾盂肾盏高度扩张呈囊状,肾实质菲薄约0.2cm,肾实质萎缩。

(2)脑室积水:

两侧大脑半球及小脑等均因积水而呈“囊”状,脑回变宽,脑沟变浅,脑实质变薄。

(3)脂肪变性:

肝脏体积增大,包膜紧张,边缘变钝,切面黄色,油腻感。

(4)脾梗死:

脾外形完整,表面较光滑,脾包膜相应切面上,见灰白色近锥形坏死灶,微隆起,边界清楚。

(5)肾结核及钙化:

肾脏体积增大,凹凸不平,切面可见多数大小不等的腔,其内见黄白色、质地细腻干酪样物,其间有灰白、质硬的钙质沉积。

(6)干性坏疽:

坏疽部分与健康组织分界清楚,颜色黑污,组织干固皱缩。

(7)手骨结核形成窦道:

组织肿胀,关节处皮肤溃烂,可见边缘不齐的窦道口。

(8)足部骨结核:

足部及踝关节肿胀,踝关节可见结核坏死物排出所形成的窦道。

2.病理切片观察

(1)肝脂肪变性(111号)

肝小叶结构存在,在一些小叶的肝细胞胞浆中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空泡,空泡的边缘清楚,有的空泡较大,将核挤于一边。

(2)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04号,07号)

低倍镜:

在肾小球周围的肾小管,有些细胞体积大,染色淡红,即为病变部位。

高倍镜:

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明显肿胀,向管腔内突出,使腔狭窄且参差不齐,细胞浆内充满红染细颗粒。

有的胞浆崩解脱落入管腔。

细胞核结构清晰。

(3)脾小动脉玻璃样变(9号)

低倍镜:

脾被膜增厚,脾小梁增粗,脾小体体积缩小,脾窦扩张充血,脾小体中央动脉及小梁内的小动脉壁增厚,红染。

高倍镜:

脾小动脉壁增厚,管腔变小,在内膜下可见均匀红染无结构的物质。

(4)结缔组织玻璃样变(107号)

胶原纤维增粗,互相融合为梁状、带状或片状的半透明均质物,纤维细胞明显减少。

(5)宫颈鳞状上皮化生(23号)

宫颈被覆鳞状上皮增生,粘膜上皮下有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

宫颈腺体增生,腺体柱状上皮呈鳞状上皮化生,部分腺体腺腔消失,为一实体的细胞团。

三、思考题

1.在HE染色的切片上,发现细胞内有空泡,应考虑哪些病变?

如何鉴别?

2.脂肪变性常见的原因有哪些?

是不是肝脂肪变性都可称为脂肪肝?

3.显微镜下识别坏死组织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4.化生常见于哪些组织?

有何意义?

5.干酪样坏死的原因和镜下特点是什么?

它与一般凝固性坏死有何区别?

四、病案讨论

病案

(一)

病史摘要:

陈××,男性,2岁。

8月3日入院。

主诉:

间歇性泻水样大便2个月。

现病史:

患儿2个月前开始腹泻,大便清水样,每天6~8次,无脓血,无发热。

曾在诊所治疗,服黄色药片后好转,但几天后又同样腹泻,近3天来每天腹泻10次左右,大便有粘液,伴发热。

体检:

营养不良,脱水貌,体温39℃,肝肿大肋下2指。

化验:

大便糊状,呈绿色,粘液(++),脂肪球(+),培养有致病性大肠杆菌生长。

住院经过:

入院后经输液、抗生素及维生素等治疗,腹泻次数减少,体温下降。

但全身情况仍差,精神软弱,食欲不佳。

家属要求输血。

8月13日输血后半小时,患儿出汗,脉搏弱不可及,心音低钝,两肺布满水泡音,抢救无效死亡。

尸检摘要:

肠道:

小肠及大肠内充满淡黄色、糊状、未消化内容物,有多量粘液。

镜检肠粘膜充血、水肿、有卡他性炎症。

肝脏:

体积肿大,包膜紧张,切开时边缘外翻,切面淡黄色、质软,有油腻感,镜检肝细胞内普遍充满大小不等圆形空泡,核被挤在一侧,甚至被压扁。

肾脏:

包膜紧张,易剥离,色泽淡,混浊而无光泽。

镜检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胞浆内充满粉红色细小颗粒。

心脏:

心肌色泽变淡,镜检心肌纤维水肿,部分心肌细胞内可见细小圆形空泡。

肺脏:

暗红色,镜检淤血、水肿、肺泡腔内有多量液体及红细胞渗出。

病理诊断:

慢性肠炎,肝脏、心脏脂肪变性,肾脏浊肿,肺淤血。

讨论题:

患儿为什么会出现肝、心、肾的病变,其死亡原因是什么?

病案

(二)

病史摘要:

李××,男,农民,38岁,与本村张××打架时,被张用棍棒猛击左小腿后侧腓肠肌处,该处皮肤略有损伤,事后小腿肿胀、疼痛难忍。

第2天出现红、肿、热、痛,第3天体温上升达39.5℃。

第4天下肢高度肿胀,下达足背,最大周径为48cm,疼痛更甚,在皮肤裂口处流出血水。

在当地医院用大量抗生素治疗,未见疗效。

第6天,左足拇指呈污黑色。

第10天黑色达足背,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

遂到当地县医院治疗,行左下肢截肢术。

病理检查:

左下肢高度肿胀,左足部污黑色,纵行刨开动、静脉后,见动静脉血管腔内均有暗红色与灰白色相间的固体物阻塞,长约10cm,与管壁粘着。

固体物镜检为混合血栓。

讨论题:

病人所患何病,其发生机制是什么?

五、实验报告

绘图:

肝脂变镜下观

(苏兴利)

 

第二章组织修复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肉芽组织的形态特征、发生、发展及其在创伤愈合中的作用。

2.掌握不同类型创伤愈合的特点。

3.熟悉各种组织的再生方式。

二、实习内容

(一)录像片

(二)病理标本

大体标本组织切片

1.皮肤的线形瘢痕1.肉芽组织

2.烫伤后的瘢痕2.心肌瘢痕组织

1.大体标本观察

(1)皮肤的线形瘢痕:

皮肤见一色较淡、整齐而光亮的瘢痕,呈线形。

(2)烫伤后的瘢痕:

颈部、下唇可见烫伤后的不规则陈旧性瘢痕,口略有变形。

2.病理切片观察

(1)肉芽组织(115号,262号)

低倍镜:

肉芽组织表面有一层炎性渗出物,其下可见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向表面垂直生长,其间有成纤维细胞。

深部的血管较少,成纤维细胞成熟为纤维细胞,并有胶原纤维形成。

高倍镜:

新生毛细血管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成纤维细胞体积较大,胞浆丰富,淡红色,呈梭形或分枝状,核椭圆形或梭形。

组织中可见少量炎细胞。

(2)心肌瘢痕组织

低倍镜:

心肌组织内见一不规则病灶,均匀红染,无特定结构,周围有纤维组织增生。

高倍镜:

融合的胶原纤维呈梁状或片状排列,均质、红染,周围可见少许纤维细胞。

三、思考题

1.举例说明肉芽组织对人体的有利作用和不利后果。

2.创伤是如何修复的?

3.是不是任何组织损伤后,机体都可完全修复?

为什么?

四、实验报告

绘图:

肉芽组织镜下观。

(苏兴利)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淤血、肝淤血、肺淤血的病理变化,熟悉淤血结局。

2.掌握混合血栓的形态特点,熟悉血栓形成条件及影响。

3.掌握梗死的形态特征,熟悉其形成条件及后果。

4.了解栓塞的意义及其对机体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

二、实习内容

(一)录像片

(二)病理标本

大体标本切片标本

1.脑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血肿1.慢性肝淤血

2.肠出血2.慢性肺淤血

3.肺出血3.混合血栓

4.脾淤血4.血栓机化与再通

5.慢性肝淤血5.肾贫血性梗死

6.肾贫血性梗死6.脾贫血性梗死

7.脾贫血性梗死7.肺出血性梗死

8.子宫静脉血栓形成

1.大体标本观察

(l)脑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血肿形成

病史:

男,5岁,不慎从高处坠地,昏迷不醒,腰穿。

检查:

脑脊液压力高,

为血性。

x线显示枕叶有一占位性病变,但还未及手术患儿已抽搐而亡。

病检: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在脑枕叶有鸡蛋大出血区,

颜色为黑色。

(2)肠出血

在肠粘膜有多数暗红色的出血点与出血斑。

(3)肺出血

肺膜下有多数鲜红色的点状出血。

(4)脾淤血

脾肿大,被膜增厚,色灰白。

切面:

脾小梁结缔组织增生变宽,脾组织中,有铁锈色的铁结节沉积。

(5)慢性肝淤血

肝脏肿大,表面光滑,包膜紧张,边缘圆钝,切面观察肝脏颜色呈红、黄相间的网状斑纹,形似槟榔的切面,故又称“槟榔肝”。

(6)肾贫血性梗死

观察肾切面,可看到两个三角形灰白色梗死区,其底朝向表面,尖向内侧,边缘为暗红色的充血带。

(7)脾贫血性梗死

观察脾切面有两处楔形灰白色梗死区,质坚实,梗死区与正常组织交界处有暗红色的充血带。

(8)子宫静脉血栓

观察子宫壁切面有多数横断的小血管,管腔内填有灰黑色成层的血栓。

2.病理切片观察

(1)慢性肝淤血(102号)

病史:

60岁,女性病人,患高血压心脏病,并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死前一个

月有咳嗽,气喘。

体检发现,肺部有湿性罗音,肝、脾均肿大,下肢水肿,死于心力衰竭。

低倍镜:

认出肝小叶、中央静脉、肝索、肝窦及汇管区。

高倍镜:

肝小叶内中央静脉及其周围肝血窦扩张,其中充满红细胞;中央静

脉周围肝索萎缩,小叶边缘的肝细胞轻度脂肪变性。

(2)慢性肺淤血(103号)

低倍镜:

肺组织小血管扩张、充血,肺泡壁增厚,肺泡腔内含有粉色水肿液。

肺间质的纤维组织增生。

高倍镜:

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肺泡腔内有多量的心力衰竭细胞(即吞

噬有棕色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

(3)混合血栓(105号)

低倍镜:

血管腔内可见淡红色不规则小梁与暗红色区域交织存在。

高倍镜:

淡红色区域为均匀无结构的血小板梁,呈不规则的平行条纹;血小板梁边缘附有中性白细胞,血小板梁之间有纤维蛋白网及红细胞。

(4)血栓机化与再通(108号)

低倍镜:

血管腔内为血栓,血栓内散在大小不等的不规则腔隙,紧靠血管内膜见一大的腔隙,部分腔隙表面覆盖内皮细胞,有的内含红细胞(再通)。

高倍镜:

血栓内可见较多毛细血管形成的小腔隙及散在的成纤维细胞、纤维细胞、炎细胞。

(5)肾贫血性梗死(106号)

肉眼观察:

梗死区呈淡染三角形,与正常组织之间有明显的暗红色带状结构。

低倍镜:

梗死区肾小管和肾小球的细胞均已坏死,但结构轮廓尚可辨认。

与正常组织交界处可见带状出血,毛细血管扩张,并可见炎细胞浸润。

高倍镜:

梗死区内细胞核分别出现固缩、碎裂、溶解消失。

(6)脾贫血性梗死(02号)

肉眼观察:

梗死区淡染与正常组织有明显分界。

低倍镜:

梗死区细胞坏死,原有的组织轮廓隐约可见。

梗死区与正常脾组织分界处有充血出血及炎细胞浸润带。

高倍镜:

梗死区内细胞核分别出现固缩、碎裂、溶解消失。

(7)肺出血性梗死(6号)

低倍镜:

梗死区肺泡轮廓可见,但肺泡壁细胞坏死,结构模糊,细胞核消失,肺泡腔内积聚大量红细胞。

充血出血带不明显。

高倍镜:

梗死区肺泡壁细胞核浓缩、碎裂或消失,肺泡腔内见大量红细胞。

三、思考题

1.试用槟榔肝的镜下改变解释肉眼改变。

2.分析肺棕色硬变形成机理。

3.心室附壁血栓属于什么血栓?

推想这类血栓可能出现的后果。

4.肺水肿时,肺泡腔内水肿液是如何形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