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文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171565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1.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字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汉字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汉字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汉字文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汉字文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字文化》.docx

《《汉字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字文化》.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字文化》.docx

《汉字文化》

《汉字文化》07-04

 

 

为什么说汉字是世界文化遗产呢?

我的根据有两点:

一、文字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

二、汉字符合《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所要求的条件①。

  我认为,“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合”。

我们一般说“文字是文化的载体”,这里所说的“文化”不包括物质财富,是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在没有发明录音机、照相机等现代技术手段以前主要是由文字记载的。

文字和语言不同,语言是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自然产生的,有了人类就有了语言,人类自身具有先天的听觉和发音器官以及大脑习得语言能力的机制,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特征。

而文字不是自然产生的,人类有了语言,并不一定就有了文字,文字是人用工具在一定物体上刻画和书写出来的,刻画和书写什么样的视觉符号,用什么工具刻画和书写以及在哪儿刻画和书写等都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有意识地创造出来的,是人类文明程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也就是说,文字是人类所创造的一种书面交流工具,是人类所创造的一种文化载体。

因此,从工具和载体角度来说,作为书面交流工具和文化载体的文字和人类所创造的其他生活、生产工具和载体一样,也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种物质财富。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提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必须具备四项基本条件:

一、具有突出普遍价值;二、有充足的法律依据;三、历史比较久远;四、现状保护较好。

《公约》所要保护的文化遗产,如中国长城、兵马俑、故宫等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

文字是一种物质财富。

我认为,作为物质财富,中国汉字符合《公约》所提出的有关世界文化遗产的四项条件。

  1.汉字具有文字的突出普遍价值

  文字的本质是字形②,所谓创造文字就是创造字形,文字是一种以“形”示“义”的视觉符号系统。

文字和语言是有区别的,语言“一发即逝”,而文字可以“传于异地,留于异时”,文字和语言又是有联系和相互作用的。

文字的普遍价值是:

文字是人类使用的书面交流工具,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文字的产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有了文字,人类克服了只靠语言进行口头交际的不足,突破了交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通过文字这一文化载体,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得以传承并广泛地得到应用。

文字的使用使人类进入了文明社会,提高了人类的交流能力,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为什么说汉字具有文字的突出普遍价值呢?

  1.1汉字具有突出的书面交流功能

  中国是个方言众多的国家,中国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族人虽然说不同方言,但却使用汉字作为统一的书面交流工具。

也就是说,人们说不同语,但书同文,汉字作为书面交流的工具具有突出的超越方言的功能,汉字可以不受方言区的限制,在中国的广大地区通用,使众多使用口头语言不能交际的中国人能够通过文字来进行交流,正是由于汉字具有这种突出的书面交流功能,才使汉字成了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

  1.2汉字具有突出的文化载体功能

  汉字是从古代象形文字发展来的,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古文字的活化石。

汉字字形的表义方式是可以进行理性分析和描述的。

汉字字形所承载的信息使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创造文字的智慧,了解到古代中国人的生活、劳作、习俗、思维方式以及历史等文化印迹。

两千多年来汉字一直被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所使用,从未中断过。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创造了两种不同的文体,一种是文言文,就是文章的形式和两千多年前的古文一样,另一种是白话文,就是文章读出来与口说的语言比较接近的一种形式。

因为白话文是在文言文的基础上产生的,继承了文言文中的大量表义成分,而且两种文体都是用汉字写成的,汉字字形也没有改变,只是在“字”的使用上发生了一些变化,所以白话和文言是有区别的,但又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文言和白话两种文体并用的情况,而且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现在,就是今天的中国人还在学习两种文体,既学白话文,又学文言文,今天我们中国人虽然说现代汉语,但还可以读懂两千多年前的古文,而且古文中的句子和词汇还可以出现在现代白话文中。

正是由于汉字可以沟通古今,具有突出的文化载体的功能,所以中国的儒家学说和道家哲学以及大量优秀的文学遗产和历史文献不仅被完整地保存下来,而且至今还能被中国人学习和使用,从而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世代相传,使中国成为了一个具有厚重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

  1.3汉字具有独特的字形

  汉字作为书面交流工具和文化的载体之所以能超越方言、沟通古今,具有突出的超越时空的文字功能,这是由汉字的字形决定的。

文字的本质是字形,而汉字字形在世界文字中是独特的,正是汉字这独特的字形才使汉字具有了突出的文字功能。

  世界上文字的字形分两种:

一种是拼音文字,就是文字的字形是根据语音创制的,看到字形容易读出字音;一种是中国汉字,就是文字的字形不是根据语音创制的,而是根据意义创制的,看到字形不容易读出字音,但是容易看懂字义。

汉字是目前人类所使用的文字中的非拼音文字。

看到字形不容易读出字音,但方形的字体,可以横写,也可以竖写,个体突出,一目了然,使人容易看懂字义。

因为文字的本质是字形,不是字音,字音只是文字和语言联系的中介,所以汉字在字形不变的情况下就可以与各种方言建立联系,就可以与不同历史时期的语言建立联系,就可以有不同的字音,因此,才使得汉字字形能不受方言,不受人类迁徙所引起的语言变化的影响,具有了突出的超越方言、沟通古今的功能。

而拼音文字由于是根据语言的语音创制的,虽然看到字形发出字音是容易,但文字的表义功能却受到了影响。

因为语言随着人类的迁徙是要发生变化的,为了使字形和语言的语音保持一致,容易读出字音,于是人们就要不断地改变字形,字形变了,后人就看不懂前人书写的文字了,文字作为文化载体的功能就削弱了,因此,文化的传承就容易发生断裂。

另外,一种语言会分化成两种或数种方言或语言,如果根据语言的语音来创制文字,那么随着语言的分化就会创制出不同的字形,产生不同的文字,讲不同方言或语言的人就不可能使用统一的文字,那么一个国家或民族就有可能因语言和文字的不同而发生分裂,分裂成数个讲不同语言、使用不同文字的国家或民族。

中国历史上方言多,人口众,疆土辽阔,但仍能保持统一而不发生分裂,汉字独特的字形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独特的汉字字形不仅使汉字具有了突出的文字功能,而且还使字形的书写成为了一门独特的艺术。

中国书法艺术在世界艺术的殿堂中独树一帜。

另外,中国书法艺术以及由此而派生出的石刻、碑刻和篆刻艺术的独特魅力使人爱写,爱练,爱张贴,爱悬挂,爱雕刻,爱欣赏,爱收藏,从而也大大增强了汉字在历史和现实中以视觉符号作为书面交流工具和文化载体的功能。

  文字字形书写的难易与快慢也会影响文字作为书面交流工具的效率,进入信息时代以来,人类书写文字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人类已经进入了用键盘在电脑上书写和打印文字的阶段。

正是由于汉字具有独特的字形,今天人们用键盘来书写汉字与书写拼音文字相比,不仅容易而且书写速度比拼音文字还快。

  上述三点说明汉字具有文字的突出普遍价值。

  2.汉字有充足的法律依据

  中国是汉字的故乡和发源地,汉字是由中国古人创造的,这是有大量出土文物和文献作为法律依据的,因此汉字的发明权应该属于中国。

根据中国政府2000年10月31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汉字是中国的法定文字,因此,汉字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也应该由中国政府来保护。

  3.汉字有悠久的历史

  汉字被世界文字学界公认为是世界三大古文字之一。

有实物和文字材料证明汉字的历史至少在三千年以上。

世界上最古老的象形文字只有汉字存活了下来,因此,在世界上正在使用的文字中汉字是最古老的。

  4.汉字的现状保护较好

  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部分汉字的字形有了一些改变,但整个汉字字形系统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汉字的现状保护较好。

  综上所述,汉字作为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符合有关世界文化遗产的四项条件,因此汉字应该属于世界文化遗产。

为此,我们希望我国政府的相关部门应该把汉字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向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组织提出正式申报,使中国的汉字像长城、故宫、兵马俑一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使汉字受到国际公约的保护。

  保护汉字就是保护汉字的独特字形,使汉字字形不被改变,因为改变汉字字形就等于破坏汉字了,改变字形后的汉字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汉字了,就不再具有文字的突出普遍价值了。

我们认为,中国过去需要汉字,现在需要汉字,将来一定还需要汉字,汉字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中国文化也是世界文化,汉字字形一旦改变,不仅会给中国带来灾难,也是世界文化的重大损失。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需要传承的,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是要和全人类来共同分享的,而文化的传承和交流是需要工具和载体的,如果只谈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但不提工具和载体,只能是一句空话,如果是破坏工具和载体,那就是釜底抽薪了。

因此笔者呼吁:

作为创造和使用汉字的中国人,尤其是专业工作者和媒体应该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如举办学术研讨会、汉字展览、汉字文化节等,大力向国内外宣传汉字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将保护汉字与宣传汉字文化的活动推向深入。

另外,我们还要抓住2008年奥运会这一历史机遇,不仅要向世界展示由汉字所记载的中国几千年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而且还要向世界展示汉字本身作为书面交流工具和文化载体的突出价值和艺术魅力。

  

  注释

  ①《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文件

  ②张朋朋《谈文字的本质》,见《汉字文化》2004年

  第3期

  

  (通讯地址:

100083北京语言大学23楼6门1402号)

人走茶不凉

李树新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的原产地,在我国,茶被誉为“国饮”。

“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对中国人来说是“开门七件事”之一,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从历史上来看,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诸子百家,下至平民百姓,无不以茶为好。

如今,茶作为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咖啡和可可)之一,已是风靡世界,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爱。

汉语中有着大量的茶文化熟语。

这些茶文化熟语是一种独特的语言文化现象,值得我们关注与分析。

  

  一

  

  我国是茶的原产地,但在我国远古传说中尚无茶的记录。

相传,“茶之为饮,发于神农氏。

”①由于古代人们对茶的不同认识,加之地域的障碍,语言的差异,以及文字的局限,因此茶有着多种名称。

唐陆羽在《茶经》中说,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集韵》曰:

“荼、木荼、茶,茗也”;槚,《尔雅·释木》曰:

“槚,苦荼;蔎,一指茶,见于《茶经》。

二指一种香草”;茗,晋人郭璞注《尔雅》“槚,苦荼”的时候说:

“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

”杜甫诗:

“茗饮蔗浆携所有”;荈,《三国志·吴韦曜传》:

“或密赐茶荈以当酒”。

此外,《方言》曰:

“蜀西南人谓茶曰葭。

”茶还有“皋芦”、“过罗”等名称。

皋芦,不同的文献又写作“瓜芦”、“过罗”、“高芦”、“过芦”、“洛芦”、“哥芦”、“物芦”,有的地方称为“苦丁”。

  唐以前,茶的称呼虽然很多,但用得最多、最普遍、影响最深的乃是“荼”字。

中唐时,陆羽在对茶有着众多称说的情况下,在著述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时,将“荼”字减去一画,一律改写成“茶”字,使“茶”字从“荼”字中独立出来,演变成特定的专称,一直沿用至今,从而确立了一个形、音、义三者兼备的“茶”字,结束了对茶称说混淆不清的历史。

这是对茶学发展的一大贡献。

  反映悠久的茶文化,汉语产生了许多茶事谚语,其内容涉及茶的栽种、采制、贮存、品饮等各个方面。

  茶树种植方面的谚语有:

“千杉万松,一生不空;千茶万桐,一世不穷”,说种茶和种杉、种松、种桐一样,都可致富;“桑栽厚土扎根牢,茶种酸土呵呵笑”,说的是种桑要土层厚,种茶要选择酸性土;“向阳好种茶,背阳好插杉”,说是茶树要种在阳坡,杉树要植在阴坡。

  茶树栽培方面的谚语有:

“七挖鑫,八挖银,九冬十月了人情”,说的是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茶树深耕以农历七月份为最好,其次是八月,九月、十月没有什么效果,只是了却人情;“若要茶树好,铺草不可少”,说的是茶园铺草,可以起到抗旱、抑草、作肥的作用;“春山挖破皮,伏山挖见底”,说的是春季以浅耕“破皮”为宜,伏天则要深耕“挖见底”;“拱拱虫拱一拱,茶人要喝西北风”,说的是拱拱虫(茶尺蠖)对茶树生长危害很大,会影响茶农生活;“熟地加生泥,赛如吃高丽”,说的是茶园加“客土”(生泥),比人吃高丽参还要补;“基肥足,春茶绿”,说的是深秋施基肥,最有利于春茶的生产;“茶树三年破垭五年摘”讲的是茶树栽种后开始产茶的年份。

  茶树采摘方面的谚语有:

“笋者上,牙者次”,说的是粗壮的茶芽要比瘦小如牙的茶芽品质好;“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是根草”,说的是采茶必须及时,迟采会严重影响茶的品质;“摘秋茶,犯天骂”,说的是茶树虽是常绿植物,采了春、夏茶后,秋茶就要留养了;“谷雨前茶,沁人齿牙”,谷雨前采摘的茶叶,名“雨前”,味美;“清明发芽,谷雨采茶”,讲的是适宜采茶的季节。

  茶叶制造方面的谚语有:

“嫩叶老杀,老叶嫩杀”,说的是嫩叶含水量多,酶的活性强,在茶叶制造过程中的杀青要“老杀”,要多除去水分,反之要“嫩杀”;“小锅脚,对锅腰,大锅帽”,说的是制造珠茶时,炒小锅是使细小的茶做圆,炒对锅是使不大不小的“腰档茶”做圆,炒大锅是使大的“面张茶”做圆。

  茶叶贮存方面的谚语有:

“茶是春,箬是宝”,说的是箬对密封保存茶的作用;“贮存好,无价宝”,说的是茶的保管,这对保持茶的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茶叶品饮方面的谚语有:

“春茶苦,夏茶涩。

要好吃,秋白露”,说春茶、夏茶和秋茶,其品质是不一样的。

  茶事谚语总结了人们在茶的栽种、采制、贮存、品饮等各个方面的丰富经验。

  

  二

  

  “宁可三日无油盐,不可一日不喝茶”,“五月天喝凉茶——美透了”,“三伏天喝凉茶——正是时候”。

饮茶是中国长期形成的民间习俗。

  春秋战国时,周武王之弟、鲁国的周公以及齐国宰相晏婴,已经开始知道饮茶,开创了中国饮茶的先河。

秦汉时,饮茶之风已从中国的西南部逐渐传播开来。

到三国时,不但上层权贵喜欢饮茶,而且文人以茶会友也渐成风尚。

魏晋以后,茶已经成为了人们的日常饮料。

到南北朝时,佛教兴起,僧侣提倡坐禅饮茶,以驱除睡意,得以清心修行,从而使饮茶之风日益普及。

隋唐时期,饮茶之风开始遍及全国。

茶叶不再是士大夫和贵族阶层的专有品,而成为普通老百姓的日常饮料。

  宋代商贸繁荣,饮茶由家庭走向社会,成了一大服务行业,专供人饮茶的茶肆特别兴盛。

茶肆又叫茶坊、茶馆、茶铺。

实际上,它的功能已经超出了单纯的喝茶,市井小民、过往客商在这里歇脚,民间艺人在这里献艺,文人墨客也常在这里聚会。

茶肆里,茶客们天南海北,无所不谈,所以,这里也成了当政者微服私访、体察民情的好去处。

茶事不再是个人的享受,已全方位向社会开放,成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交及一切世俗生活的载体,一个小小的茶馆竟是社会的缩影,茶事如一面镜子照见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旮旮旯旯。

王安石《临川集卷七十议茶法》曾说:

“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

  到明代,饮茶更是盛况空前,茶叶成为家家户户“开门七件事”当中的一件,举凡应酬、交际、送礼都离不开茶。

  卢仝认为喝茶的好处很多: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认为茶喝多了会给人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饮茶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艺术形式,它不仅使人身心舒畅,人对茶也注入了真情实感。

历代茶人不断完善饮茶技艺,丰富饮茶活动,提炼饮茶意境,使饮茶之术从形而下提升到形而上,从日常的物质生活上升至精神文化追求,饮茶修道从此密不可分。

  长期的饮茶习俗形成了关于饮茶的一些特定说法。

茶围是茶馆里专设的一部分茶座,作为洽谈生意的场合,“上茶围”即是到那里打交道,谈生意。

“打茶围”,旧指到妓院或艺人演唱处喝茶闲谈。

清杨懋建《京尘杂录》卷四:

“入妓馆闲游者曰打茶围。

赴诸伶家闲话亦曰打茶围。

”也作“打茶会”,《海上花列传》二回:

“大家吃过洗脸,朴斋便要去聚秀堂打茶会。

”“吃讲茶”,是旧社会广泛流行的一种调解人际纠纷的习俗活动。

当事双方齐集在茶店里,边喝茶,边论说,请茶客或特邀人加以评断。

  汉民族有“客来敬茶”和“端茶送客”的习俗。

汉民族认为,客来敬茶是常礼。

客来敬茶中汇聚着一种情谊。

这一传统礼仪,至少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

唐代颜真卿的“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言”,宋代杜耒的“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清代高鹗的“晴窗分乳后,寒夜客来时”等诗句,明白无疑地记述了这种风俗。

故谚语“客来扫地,客去冲茶”,喻人办事不合时宜。

  长期的饮茶习俗使汉民族总结出了一些养生之道。

谚语“茶喝多了养性,酒饮多了伤身”,说明茶喝多了对身体有好处,酒喝多了对身体有害处。

通过对茶酒的认识,劝告人茶可以多喝,酒不能多喝。

这是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很有道理。

这类谚语还有:

“吃萝卜,喝热茶,大夫改行拿钉耙”,“饭后一杯茶,医生饿得爬”。

《汉字文化》07-03

○、前言

  

  《说文》:

“青,东方色也。

木生火,从生丹,丹青之信言象然。

”这是先秦时期五行配五色、配五方所产生的文化意义{1}。

这种配合关系是“无理据可言”{2}的。

许氏之说,胡朴安先生也“不可据以为信”{3}。

经研究:

“青,大树。

从生井,井亦声”,是个形声兼象形字。

“大树”就是由树干(朱)重新长出的粗壮而又茂盛的大树。

这就是“青”的造字义{4}。

早在周代,“青”用于形容绿色的自然物。

但是,“‘青’字作为颜色词用的情况出现较晚”,“在西周金文里,‘青’字做颜色词的例子仍然很少”。

{5}

  所以,形位“青”的汉字,其源义或与“青”的造字符有关,或与造字义有关,或与其构词理据有关,而与其色彩义关联的较少。

  

  一、情

  

  《说文》释“情”有伪,应为:

“情,性也。

从心生,井声。

”《说文》:

“情,人之阴气有欲者。

从心,青声。

”徐灏注笺:

“发于本心谓之情。

”《礼记·礼运》:

“何谓人情?

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种弗学而能。

”这种“弗学而能”的东西,就是人的本性。

  《说文》:

“生,进也。

”徐灏注笺:

“《广雅》曰:

‘生,出也。

’生与出同义,故训为进。

”徐灏《说文解字注笺·生部》:

“生,古性字。

书传往往互用。

”《周礼·地官·大司徒》:

“以土会之法,辨五地之物生。

”郑玄注:

“杜子春读生为性。

”《荀子·劝学》: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王念孙杂志:

“生,读为性,《大戴礼》作性。

  《广雅·释诂三》:

“性,质也。

”《孟子·告子上》:

“生谓之性。

”《庄子·庚桑楚》:

“性者,生之质也。

性之动,谓之为;为之伪,谓之失。

”《荀子·性恶》: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

”《论衡·本性》:

“性,生而然者也。

”郭象曰:

“以性自动,故称为耳;此乃真为,非有为也。

”成玄英曰:

“感物而动,性之欲也。

矫性伪情,分外有伪,谓之丧道也。

”“生”“性”山心双声叠韵,同源。

  《孟子·滕文公上》: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赵岐注:

“其不齐同,乃物之情性也。

”《淮南子·本经》:

“天爱其精,地爱其平,人爱其情。

”高诱注:

“情,性也。

  故,情:

性,本性。

  

  二、猜

  

  《说文》:

“猜,恨贼也。

从犬,青声。

”“猜”“从犬”,并非都是“犬”,也可能是豕、兔、羊、象动物等。

罗振玉:

“《说文解字》:

‘逐,追也。

从辵从豚省’。

此或从豕,或从犬,或从兔,从止,象兽走圹而人追之,故不限何兽。

许云从豚省,失之矣。

”⑦狼、狐等动物都“从犬”,也并非都是“犬”。

《说文》:

“群,辈也。

从羊,君声。

”段玉裁注:

“朋也,类也。

此辈之通训也。

……羊为群,犬为独,引申为凡类聚之称。

”《诗·小雅·无羊》:

“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

”孔颖达疏:

“羊三百为群。

”《国语·周语上》:

“兽三为群,人三为众。

”韦昭注:

“自三以上为群。

”唐贾岛《寄贺兰朋吉》:

“相思蝉几处,偶坐蝶成群。

”凡是“动物相聚而成的集体”⑧,都“从羊”而并非都是“羊”。

只不过,它们后来隶定为“猜”和“群”,也就是说“猜”和“群”不是“犬”和“羊”的专称,而是泛指一切动物。

  “青,大树。

从生,从井亦声”。

“生”是“朱”之省形。

{4}由“朱”得知:

“所断取之树干初为朱,后为主——为柱。

”⑨主,就是“树主”,就是先民所祭拜的“神”。

  “大树”往往是先民祭拜的对象。

《墨子·明鬼》:

“昔者虞夏、商、周三代之圣主,其始建国营都日……必择木之修藏者,立以为丛社。

”《战国策·秦策三》高诱注:

“盖木之茂者神所凭,故古之社稷恒依树木。

”凡社离不开树:

或在社坛周围种植树木,或择树木丛生处作为社地。

所谓社主,即是一株或多株高大树木,作为社主而被崇敬、祭祀。

我国傣族村落,一般都种植一株大青树,下部用树枝搭建一小房象征树神所居。

云南景颇族、哈尼族村落都有一片树林,称为神林。

⑩《大金国志》卷三十九曰:

女真“其居多依山谷,联木为棚,或覆以板与桦皮如墙壁,亦以木为主。

”湖北神农架的神农祭坛有棵千年古杉,人们把它尊为“杉王”。

  古人对“树主”的钟情,并非树之“葱绿”,而是因为树之粗壮和生长旺盛,所以,他们常种植“所宜之木”。

《周礼·地官·大司徒》:

“……各以其野之所宜之木,遂以名其社与其野。

”郑玄注:

“所宜木,谓若松柏栗也。

若以松为社者,则名松社之野,以别方面。

”《淮南子·齐俗训》:

“有虞氏之祀其社用土……夏后氏其社用松……殷人之礼其社用石……周人之礼其社用栗。

”黄金贵先生解释说:

“土、石是社主。

此盖相并称的松、栗亦当为社主。

此盖追溯历世社主之异。

”{11}《诗经·郑风》的《东门之墠》、《出其东门》,《陈风》的《东门之分》、《东门之杨》,诸诗中杨、栗、枌、栩等皆是社树、树主。

{12}杨、栗、枌、栩都是落叶乔木,并非常绿乔木。

  从以上分析得知:

“青”是个“文化词”。

先民既然把“大树”作为“神主”来祭拜,那么就希望“神主”“青幽”(《墙盘》铭文:

“青幽高祖。

”)先民祭拜“神主”的地方,放置了肉食,肯定要防止动物侵扰。

如果有动物来侵扰,就是犯禁。

动物侵扰了“树主”,就像“贼”进入了先民的家室,从而也说明“树主”围得不严实,先民就感到后悔。

所以,俗话说:

只要篱笆扎得紧,野狗钻不进。

成语“亡羊补牢”,从心理的角度,说明人们丢失了东西(“羊”),感到后悔,才去补救。

  翟灏《通俗编》把“清早”解释为“侵早”,即凌晨之谓。

{13}按照以音求义的方法,“青”和“侵”音近义通。

《左传·庄公二十九年》:

“夏,郑人侵许。

”《韩非子·孤愤》:

“大臣挟愚污之人,上与之欺主,下与之收利侵渔。

”注:

侵,侵犯。

那么,“猜”字义可以训释为“动物侵扰(神主)”,“悔”是其义的引申。

  《说文》:

“猜,恨贼也。

”王筠句读:

“许君为恨不足尽猜之情,故申之以贼,为其必有所贼害也。

”“按恨贼者,即《广雅》猜惧、猜疑之训。

猜惧、猜疑即猜恨。

《左》僖九年注:

‘两小无猜恨。

’”《说文》:

“恨,怨也。

”按,此说不确切,当云:

“恨,憾也,悔也。

”《荀子·成相》:

“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

”注:

“恨,悔也。

”《史记·萧相国世家》:

“臣死不恨矣!

”《汉书·李广传》:

“将军自念,岂尝有恨者乎?

”师古曰:

“恨,悔也。

”《王嘉传》:

“故死者不抱恨而入地,生者不衔怨而受罪。

”注:

“言死有余恨也。

”《小尔雅·广言》:

“憾,恨也。

”《广雅·释诂四》:

“憾,恨也。

”《国语·晋语九》:

“且夫翟之憾者。

”注:

“憾,恨也。

”《左传·宣公二年》:

“以其私憾。

”注:

“憾,恨也。

”《文公十四年》:

“不可使多畜憾。

”注:

“憾,恨也。

”《襄公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