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169899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3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忻州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西省忻州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西省忻州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西省忻州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西省忻州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忻州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山西省忻州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忻州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省忻州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山西省忻州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命题人:

张成祥代彦东

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1~6小题、12~14小题为选择题,涂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卷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古罗马与汉长安

从公元前三世纪开始,汉帝国崛起于亚洲东部,而古罗马也在欧洲逐渐走向繁荣。

但是长安和罗马有着很不相同的城市发展脉络。

长安是平地起城,其选址经过缜密论证,考虑的是管辖辽阔疆域的安全需要,代表的是整个国家和整个民族的根本利益,“先政治军事,后经济文化”的脉络十分清楚。

对比之下,罗马城是自然形成的都城,早在公元前753年就已建城,早已有相当的经济文化基础,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后终于变成了古罗马之都,并在帝国之初达到全盛,其发展脉络刚好与长安相反。

因为城市发展脉络的不同,他们的文化发展脉络也不同。

长安文化在很短的时间里依靠强大的国家力量快速崛起,而罗马文化则是继承了希腊文化甚至埃及文化发展而来,发展过程有几百年之久。

长安文化带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这是由居于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决定的。

但是长安文化又有包容和吸纳的一面,其他思想流派只要和最高统治者意愿相合,就能得到快速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长安文化以周秦文化为基础,广泛吸取了楚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甚至少数民族文化及域外文化的成分,从而形成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特色。

它既代表了本国甚至本大洲文化的最高水平,又带动了周围广大区域内的文明进程,而且它还促成了世界最大的单一民族——汉族正式形成。

长安文化作为一种集大成的新兴文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愿意探求和吸纳其他文化来充实自己。

张骞在西方人之前最早开通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中国人对自己以外世界的一次大探求。

汉武帝封张骞为博望侯,“博望”二字恰如其分地道出了长安文化的探求性。

罗马文化中没有一支像儒家思想那样独大的至尊核心,奥古斯都称帝,但共和思想和法则依然深入人心,即使是逐渐兴起的基督教文化也没有改变罗马文化多元的特质。

罗马帝国广阔疆域内,大大小小的诸多城市都被允许按照首都的模式去建设和发展,而在中国,地方城市的建设是不能同首都平起平坐的,同时罗马城中众多的公共活动场所也是长安城中不可能有的。

只是到公元392年,基督教才发展为罗马帝国的国教,成为至尊一元的宗教文化,但这时距罗马帝国的解体已只有几年时间了。

长安文化和罗马文化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非宗教性。

长安文化中有多神信仰的倾向,但是按照儒家“敬鬼神而远之”的理念,长安文化中的宗教元素始终没有上升到主导地位,而儒家的“仁爱”思想使长安文化洋溢着强烈的人文精神。

在这种人文精神的推动下诞生的《史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也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罗马文化继承了古希腊开明而松散的多神信仰,充满科学探索精神和人文精神。

这种强烈的人文精神在蛰伏数百年后又成为文艺复兴能在意大利发端的历史渊源。

罗马帝国晚期,基督教逐渐强大,罗马甚至成为基督教教廷所在地,这与宽容而多元的罗马文化背道而驰。

1.下列选项不属于长安文化范畴的一项是()

A.长安是平地起城,其选址考虑的是安全,代表的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先政治军事,后经济文化”的脉络十分清楚。

B.长安文化中有多神信仰的倾向,但这些宗教因素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始终没有上升到主导地位。

C.长安文化具有包容和吸纳的一面。

它广泛地吸取了长安以外的异地及少数民族文化乃至域外文化,具有一定的探求性。

D.长安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带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洋溢着强烈的人文精神。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长安文化有包容和吸纳的一面,使其他思想流派都能得到快速发展。

B.长安文化之所以能快速崛起,主要是因为它以周秦文化为基础并广泛吸取楚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甚至少数民族文化及域外文化的成分。

C.罗马文化继承了历史文化传统发展而来,而长安文化则不是这样,只是包容和吸纳其他思想流派及域外文化快速崛起。

D.汉帝国与古罗马都是从公元前三世纪开始兴起的,其文化有共同的特色,就是非宗教性并具有人文精神。

3.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汉帝国中,没有一个城市在规模上与汉长安城同样大或者超过汉长安城。

B.在欧洲,如果没有基督教的兴起和发展为国教,没有至尊一元的宗教统治欧洲,没有中世纪宗教神学时代,而是让罗马的多元文化与人文精神一直发展下去,那么,就可能不会产生文艺复兴运动。

C.罗马城的形成发展之所以漫长而缓慢,是因为罗马城的政治军事早于其经济文化的发展。

D.汉族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兼收包容其他思想流派乃至域外文化,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化特色。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

完成4—7题。

(共19分)

褚彦回幼有清誉。

宋元嘉末,魏军逼瓜步,百姓咸负担而立。

时父湛之为丹阳尹,使其子弟并着芒屦,于斋前习行。

或讥之,褚彦回时年十余,甚有惭色。

湛之有一牛,至所爱,无故堕厅事前井,湛之率左右躬自营救之,郡中喧扰,褚彦回下帘不视也。

又有门生盗其衣,褚彦回遇见,谓曰:

“可密藏之,勿使人见。

”此门生惭而去,不敢复还,后贵乃归罪,待之如初。

尚宋文帝女南郡献公主,拜驸马都尉,除著作佐郎,累迁秘书丞。

湛之卒,褚彦回悉推财与弟澄,唯取书数千卷。

宋明帝即位,累迁吏部尚书。

有人求官,密袖中将一饼金,因求请见,出金示之,曰:

“人无知者。

”褚彦回曰:

“卿自应得官,无假此物。

若必见与,不得不相启。

”此人大惧,收金而去。

褚彦回叙其事,而不言其名,时人莫之知也。

褚彦回美仪貌,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

每朝会,百僚远国使,莫不延首目送之,时人以方何平叔。

尝聚袁粲舍,初秋凉夕,风月甚美。

褚彦回援琴奏《别鹄》之曲,宫商既调,风神谐畅。

王彧、谢庄并在粲坐,抚节而叹曰:

“以无累之神,合有道之器,不可得已。

时伧人常珍奇与薛安都为逆,后又求降,明帝加以重位。

褚彦回谓全其首领,于事已弘,不足大加宠异。

帝不从,珍奇寻又叛。

建安王刘休仁,人才令美,帝与褚彦回谋诛之,彦回以为不可。

帝怒曰:

“卿痴不足与议事。

”褚彦回惧而奉旨。

明帝崩,遗诏以为中书令、护军将军,与尚书令袁粲受顾命,辅幼主,粲等虽同见托,而意在彦回。

褚彦回同心理事,务弘俭约,百姓赖之。

既而王道隆、阮佃夫用事,奸赂公行,褚彦回不能禁也。

性和雅,有器度,不妄举动,然世颇以名节讥之。

(节选自《南史·列传第十八》)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尚宋文帝女南郡献公主            尚:

  B.莫不延首目送之                   延:

邀请

  C.时人以方何平叔                  方:

比作,相比

  D.建安王刘休仁,人才令美           令:

美好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褚彦回“有器度”的一组   (3分)()

①可密藏之,勿使人见                ②帝与褚彦回谋诛之,彦回以为不可

③褚彦回叙其事,而不言其名  ④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

⑤ 后贵乃归罪,待之如初   ⑥褚彦回同心理事,务弘俭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褚彦回的父亲带领随从们解救掉到井里的牛,场面喧闹混乱,褚彦回不喜欢这种场面,所以放下帘子来阻隔外面的混乱和喧闹。

 B.褚彦回到袁粲家参加聚会,在风月和美的凉爽秋夜展示了自己高超的琴艺,得到了王彧、谢庄的高度赞扬,这说明褚彦回具有很高的音乐修养。

 C.明帝在遗诏中任命褚彦回为中书令、护军将军,让他和袁粲共同接受遗命,辅佐幼主,但明帝更属意于褚彦回,由此可见皇帝对褚彦回的器重。

 D.褚彦回和袁粲同心协力处理政事,褚彦回倡导俭约,因此百姓很依赖他,后来王道隆、阮佃夫掌权,褚彦回不能禁止,因此受到别人讥讽。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卿自应得官,无假此物。

若必见与,不得不相启。

(5分)

(2)褚彦回谓全其首领,于事已弘,不足大加宠异(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词后题目。

六幺令

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古,鄱阳席上作

李纲①

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

歌沉玉树②,古寺空有疏钟发。

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

兵戈凌灭。

豪华销尽,几见银蟾自圆缺。

潮落潮生波渺,江树森如发。

谁念迁客归来,老大伤名节。

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

高楼谁设。

倚阑凝望,独立渔翁满江雪。

【注】①李纲(1083-1140)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

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多次上疏,陈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

②玉树,指《玉树后庭花》,为南朝陈后主为其爱妃张丽华所制。

8.词的上片,诗人为了凸显“六代兴亡如梦”的物是人非之感,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请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分析。

(6分)

9.词的下片提到了“渔翁”的形象,请简要概括这一形象的特点,并说明诗人写到这一形象的用意。

(5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          ,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

(2)其西南诸峰,           。

              ,琅琊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3)几处早莺争暖树,        。

乱花渐欲迷人眼,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刘文典:

世上已无真狂徒

徐百柯

2005年岁末,红学界颇不安宁,于是遥想当年,西南联大教授刘文典这样讲《红楼梦》:

其时天已近晚,讲台上燃起烛光。

不久,刘文典身着长衫,缓步走上讲台,坐定。

一位女生站在桌边用热水瓶为他斟茶。

先生从容饮尽一盏茶后,霍然站起,有板有眼地念出开场白:

“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满筐!

仙桃只要一口就行了啊……我讲《红楼梦》嘛,凡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说过!

今天给你们讲四个字就够了。

”于是他拿起笔,转身在旁边架着的小黑板上写下“蓼汀花溆”四个大字。

这次讲座原定在一间小教室开讲,后因听者甚众,改为大教室,还是容不下,只好改在联大教室区的广场上,学生席地而坐,洗耳恭听刘教授高论。

刘氏在西南联大开《文选》课,不拘常规,常常乘兴随意,别开生面。

上课前,先由校役提一壶茶,外带一根两尺来长的竹制旱烟袋,讲到得意处,就一边吸着旱烟,一边解说文章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

有一次,他却只上了半小时的课,就忽然宣布说,今天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饭后七时半继续上课。

原来,那天是阴历五月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一篇。

有学生追忆:

届时,在校园里月光下摆下一圈座位,他老人家坐在中间,当着一轮皓月大讲其《月赋》,“俨如《世说新语》中的魏晋人物”。

刘文典讲课时,同样是守旧派人物的吴宓也会前去听讲,而且总是坐在最后一排。

刘教授闭目讲课,每讲到得意处,便抬头张目向后排望,然后问道:

“雨僧(吴宓的字)兄以为如何?

”每当这时,吴教授照例起立,恭恭敬敬地一面点头一面回答:

“高见甚是。

高见甚是。

”两位名教授一问一答之状,惹得全场为之暗笑。

一日,日机空袭,警报响起,联大的教授和学生四下散开躲避。

刘文典跑到中途,忽然想起他“十二万分”佩服的陈寅恪身体羸弱且目力衰竭,于是便率几个学生折回来搀扶着陈往城外跑去。

他强撑着不让学生扶他,大声叫嚷着:

“保存国粹要紧!

保存国粹要紧!

”让学生们搀着陈先走。

这时,只见他平素藐视的新文学作家沈从文也在人流中,便顾不得自己气喘如牛,转身呵斥道:

“你跑什么跑?

我刘某人是在替庄子跑,我要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

你替谁跑?

刘文典多年潜心研究庄子,出版了十卷本《庄子补正》,陈寅恪为之作序,推崇备至。

曾有人向刘氏问起古今治庄子者的得失,他大发感慨,口出狂言道:

“在中国真正懂得《庄子》的,只有两个人。

一个是庄周,还有一个就是刘某人。

”狂则狂矣,当下不少见,但其背后那股子傲骨嶙峋的气度,却是今人学不来的。

1928年,蒋介石掌握大权不久,想提高自己的声望,曾多次表示要到刘文典主持校务的安徽大学去视察,但刘拒绝其到校“训话”。

后来,蒋虽如愿以偿,可是在他视察时,校园到处冷冷清清,并没有他所希望的那种隆重而热烈的欢迎场面。

一切皆因为刘文典冷冷掷出的一句话:

“大学不是衙门。

后来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召见刘文典。

之前刘氏曾有豪言:

“我刘叔雅(“叔雅”为刘文典的字)并非贩夫走卒,即是高官也不应对我呼之而来,挥手而去。

蒋介石一介武夫耳,其奈我何!

”见面时,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蒋很是不满。

进而两人冲突升级,刘文典指着蒋介石说:

“你就是军阀!

”蒋介石则以“治学不严”为由,将刘当场羁押,说要枪毙。

后来多亏蔡元培等人说情,关了一个月才获释。

后人赞曰:

好个刘文典,名士风流,还是狷介狂人?

我不知道,我能知道的是,今天,这样的知识分子已无处寻觅,所谓“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本文选自徐百柯《民国那些人》)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刘文典在西南联大易时易地给学生讲授《月赋》,将学生带进人生与自然交融的境界,这番别出心裁之举,体现出他个性中的“魏晋风度”。

B.在一次躲避日机空袭的过程中,刘文典呵斥亦在人流之中的作家沈从文,是因为他一向看不起搞新文学创作的沈从文。

C.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到安徽大学去视察,校园到处冷冷清清,并没有他所希望的那种隆重而热烈的欢迎场面,见面时因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蒋介石很是不满。

进而两人冲突升级,蒋将其当场羁押。

D.文末引用辛弃疾“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一句,表明了作者对这位拥有大学问、真性情的学者的追怀与赞慕之情,以及对当今社会缺乏像刘文典这样的学者的叹惋。

E.本文通过对刘文典在西南联大、安徽大学等校任教时生活片段的记述,综合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等手法,勾勒出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者形象。

(2)刘文典作为一位“真狂徒”,他的“狂”在文中主要体现为哪些方面?

(6分)

 

(3)刘文典在学界享有“活庄子”的美誉,根据传记内容,概括他被称作“活庄子”的原因。

(6分)

 

(4)刘文典说“大学不是衙门”,你认为这句话蕴含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给了你哪些启示?

(8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3分)()

A.“表哥”杨达才的名表、天价眼镜、金属手镯及各式皮带被网友曝光后,细心的网民还盘点了杨达才的装备价值,估计全身装备17万左右。

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B.随着进城务工人员规模不断扩大,随迁子女完成义务教育后,继续升学考试的问题日益突出,随迁子女能否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追问愈演愈烈。

C.日美之间围绕钓鱼岛问题,精心合作,再次上演了一幕“双簧戏”。

一个在台前强势高唱夺岛论调,另一个在幕后,暗中借助一连串动作唆使怂恿、推波助澜。

D.班会上,对秋游的安排大家议论纷纷。

面对七嘴八舌的热闹场面,我真是莫衷一是。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专家认为,我国人均饮茶量每天不足10克,加之大部分农药不溶于水,茶叶中即使有少量的农药残留,泡出的茶汤中也会农药含量极低,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

B.1979年6月,中方正式向日方提出共同开发钓鱼岛附近资源的设想,首次公开表明了中方愿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模式解决同周边邻国间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的立场。

C.“网络水军”通过雇佣大批人手在互联网上集体炒作某个话题或人物,以达到宣传、推销或攻击某些人或产品的目的。

D.中国科学院最近研究发现,喜马拉雅山冰川退缩,湖泊的面积扩张,冰湖溃决危险性增大,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14.下面几句话排列次序合理的一项是(3分)()

①艺术家富于感情,单凭直觉思维;他恍然大悟,无须推理。

②这种看法未免失之武断,甚至是错误的。

③真正的科学家,既有推理能力,也有相当的想象力,有时还会越过复杂的推理而直接得到答案;否则,他的科学研究也会受到影响。

④人们习惯于把艺术和科学说成是毫无内在联系的完全不同的东西。

⑤真正的艺术家,既有想象力,也有相当的推理能力,并且深知自己的作为;否则,他的艺术创作会受到影响。

⑥科学家相当冷静,光靠理性思维;他循序论证,无须想象。

 A.①⑥②④⑤③B.①⑥④②③⑤C.④①⑥②⑤③D.④②①⑥⑤③

15.把下面一长单句改写成两个前后衔接的短句,其中一个是主动句,一个是被动句。

(5分)

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并不看好女作者步非烟放言要以自己的作品“革”前辈作家金庸的“命”创作出颠覆传统的新武侠小说的“壮志”。

16.仿照下面的示例,运用比喻修辞手法,自选诗人,仿写两个句子。

(6分)

高适的诗是大漠沙场的一弯冷月,瑰丽雄健,黄沙、烽火、胡笳、弓刀,豪情填膺。

五、写作(60分)

17.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国画中有“计白当黑”之法,其“无画处皆成妙境”,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音乐中有“休止”之法,瞬间的停顿,意趣无穷,尽“此时无声胜有声”之妙;诗文中更有“味外之味”之说,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含蓄蕴藉,达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境地。

而“空白”在人生的辞海里,没有艺术上那样单纯美妙,有人说“空白是人生路途上短暂的休憩”,也有人认为“空白是人生命途中的盲点”……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生活中你与“空白”有关的经历或你对“空白”的看法,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忻州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语文答案及讲评建议

1.此题考查对概念(长安文化)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应选A(A项表述的是城市发展脉络。

题干要求的是“长安文化范畴”。

原文将都城发展与文化发展并列,而不是包含。

2.此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概括整合能力。

应选D(A项,其他思想流派只要和最高统治者意愿相合,就能得到快速发展。

B项,长安文化之所以能快速崛起,主要是靠强大的国家力量。

C项,“长安文化则不是这样”错误,它继承的是儒家文化。

6.D(褚彦回不能禁止王道隆、阮佃夫掌权”错误,是不能禁止他们做奸邪贿赂之事)

7.翻译(10分)

⑴你自然应该得到这个官位,不必凭借这饼黄金。

如果一定要给我,我不得不(向上级)报告你。

(2)褚彦回认为保全他们的性命,在这件事上已经很宽大,不值得格外施加特别的恩宠。

此题考查语句翻译能力。

难词不多,整体理解很关键,译句时确保连贯通畅。

其中的

(1)“假”、“若”、“见与”、“相启”各1分,句子通顺1分,

(2)“全”、“首领”、“弘”、“足”各1分,句子通顺1分。

【参考译文】

褚彦回小时候就有纯洁美好的声誉。

宋元嘉末年,魏军进逼瓜步山,百姓都挑着担子站着(时刻准备逃跑)。

当时他父亲褚湛之任丹阳尹,让他的子弟们都穿着草鞋,在房前练习行走。

有人讥笑他的父亲,褚彦回当时十几岁,觉得很羞惭。

褚湛之有一头牛,是他非常喜爱的,无缘无故掉入厅事之前的井里,褚湛之带着身边的人亲自营救,郡府之中吵吵嚷嚷,褚彦回放下帘子不观看。

又有一个门生偷了褚彦回的衣服,彦回碰见,对他说:

“你可以秘密地藏起来,不要让人看见。

”这个门生惭愧离去,不敢再回来。

后来他富贵了,才回来谢罪,褚彦回还像当初一样对待他。

褚彦回娶宋文帝的女儿南郡献公主为妻,官拜驸马都尉、著作佐郎,多次升迁任秘书丞。

褚湛之死后,褚彦回把父亲的财产都送给弟弟褚澄,自己只取了几千卷书。

宋明帝即位,多次升迁任吏部尚书。

有人向他请求官位,秘密地在袖子里挟带一饼黄金,于是请求相见,然后拿出黄金给他看,说:

“没有人知道。

”褚彦回说:

“你自然应该得到这个官位,不必凭借这饼黄金。

如果一定要给我,我不得不(向上级)报告你。

”此人非常害怕,收起黄金离去了。

禇彦回说起这件事时,却没说出他的姓名,当时人都不知道他是谁。

褚彦回仪表秀美,举止优雅,待人接物总是极有风度法则。

每次朝会,众位官僚和外国使者,没有不伸长脖子目送他的,当时人把他比作何平叔。

曾经在袁粲家聚会,初秋的夜晚极为凉爽,凉风习习,明月当空,景色甚是美丽。

褚彦回持琴演奏《别鹄》的曲子,音调和谐,韵致和美。

王彧、谢庄都在袁粲家的座席上,打着节拍赞叹说:

“用无牵无挂的神思,契合有节律的乐器,简直无法停止。

”   

当时伧地人常珍奇和薛安都叛逆,后来又请求投降,明帝授予他们高官。

彦回认为保全他们的性命,在这件事上已经很宽大,不值得格外施加特别的恩宠。

明帝不听,常珍奇不久又叛乱。

建安王刘休仁,人品才能都很美好,明帝和褚彦回谋划诛杀他,褚彦回认为不可。

明帝发怒,说:

“你真是痴愚,不值得和你商议事情。

”褚彦回惧怕,因而奉旨行事。

明帝驾崩,遗诏授予褚彦回中书令、护军将军的职位,与尚书令袁粲同受遗诏辅佐幼主,袁粲等人虽然也同时受托付,但明帝属意于褚彦回。

褚彦回和袁粲同心协力处理政事,褚彦回倡导俭约,因此百姓很依赖他,后来王道隆、阮佃夫掌权,奸邪贿赂之事盛行,褚彦回未能禁止。

褚彦回性格宽和温雅,有器量,不随便行动,但是世人多在名誉节操方面讥讽他。

8.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对比(2分)的表现手法来表达感慨。

原来香火不断的古寺现在已“空”有疏钟,原来的歌舞豪华现已沉没销尽。

(2分)鲜明地表达了“六代兴亡如梦”的感慨。

(2分)

〖或〗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反衬(2分)的表现手法来表达感慨。

诗人以“千里长江烟淡水阔,古寺疏钟回响不绝,天上银蟾圆缺自若”的永恒自然之景,反衬金陵的衰亡(2分),鲜明地表达了“六代兴亡如梦”的感慨。

(2分)

(答“借景抒情”、“用典”等虽用到,但不是主要的手法,酌情给分,不超过3分。

本题要让学生注意题干上“物是人非”四个字,也就是说不是笼统地问表现手法,而是体现“物是人非”这个角度的手法。

一般地回答借景抒情而不归到“是”与“非”上,则显离题

9.渔翁是一个独立不移、坚韧不拔的形象。

(2分)诗人化用柳宗元《江雪》中的诗句,以渔翁的形象自比,(1分)来表达自己虽境遇多舛,但仍矢志不移,坚持抗金,挽救民族危亡的决心。

(2分)

10、⑴秦爱纷奢奈何取之尽锱铢⑵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⑶谁家新燕啄春泥浅草才能没马蹄

12.C(3分)。

【解析】A叹为观止:

看到这里就够了;不必再看别的。

指赞美所见的事物好到极点。

这里属褒贬误用。

B愈演愈烈:

事情或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

“追问”不能“愈演愈烈”,故错误。

D莫衷一是:

大家看法不一样,不能得出一致的意见。

使用时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

13.B(3分)。

【解析】本题重点考察考生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

A项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本句主语为“茶汤”,前一个分句的主语是“茶叶”,将“即使”调至“茶叶”的前面,使之成为让步状语;C搭配不当,“推销”不能与“人”搭配;D项句式杂糅,研究发现的是后文的三种情况,而“引起广泛关注”的主语是前文的中的三种情况,此“三种情况”既已经作为“研究发现”的宾语,则不可再作引起的主语,可去掉最后一句,或在最后一句前加“这些现象”。

17.参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所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空白就是人生的弛。

因为久弛不张,弦易朽也;久张不弛,弦易断也。

空白也可以理解成人生的某种放弃,以失换得,以空衬实。

再深一步,人生没有真正的空白,表面上的空白,实际上是一种更深的积淀,所谓以守为攻,以退为进也。

十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

默默磨剑外界无以知晓,从彰显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