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宋词四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169252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宋词四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学设计《宋词四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学设计《宋词四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学设计《宋词四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学设计《宋词四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宋词四首》.docx

《教学设计《宋词四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宋词四首》.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设计《宋词四首》.docx

教学设计《宋词四首》

宋词四首

执教者:

施泓超

执教班级:

高二()班

课时:

四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并体会四首作品中词人所呈现的内心情感。

2、 鉴赏词人表情达意的不同手法及其巧妙之处。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

充分利用课本信息(文本、注释),引导学生发现这四篇作品各自的形意兼备之美。

2、  难点:

让学生了解这四篇作品所表达的“感伤”主题的源头和价值,并进而初步了解词“缘情”的基本特点。

 

教学过程

1、《雨霖铃》

1)导入

词的产生—流行歌曲说王国维《宋元戏曲考》: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词的基本知识:

曲子词诗余字数词牌名等知识可不讲

问:

两宋词人中,拥有最多粉丝的是谁呢?

答:

柳永“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叶梦得《避暑录话》)柳永=方文山

柳永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

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

余仕丹徒,尝见一西夏归朝官云:

‘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字耆卿,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

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原名三变,字景庄。

后改名永,字耆卿。

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

奉旨填词柳三变:

柳永《鹤冲天》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句,北宋仁宗曾批评他:

“此人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且填词去。

”,将名字抹去。

柳永自称:

“奉旨填词。

学过《八声甘州》

2)词牌名

马嵬兵变后,杨贵妃缢死,在平定叛乱之后,玄宗北还,一路戚雨沥沥,风雨吹打皇鸾的金铃上。

如《明皇杂录》里写道:

“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

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

”这也就是词牌《雨霖铃》的来历。

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3)上阕讲读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1]寒蝉:

蝉的一种。

《礼记·月令》:

孟秋之月,寒蝉鸣。

[2]长亭:

馆驿,古人送别之所。

庾信《哀江南赋》:

十里五里,长亭短亭。

前两句,环境描写:

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对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此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

对长亭晚,一二一结构,极吞咽之至,增加凄凉况味。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3]都门帐饮叶廷珪《海录碎事·卷六》:

野次无宫室,故曰帐饮。

实汉书中已有帐饮。

[4]兰舟《述异记》:

七里洲中有鲁班刻木兰为舟,至今在洲中。

诗家所云木兰舟出于此。

盖言舟之华贵,并非实指。

典型环境的典型心理。

一边;留恋情浓,一边兰舟催发。

矛盾冲突之激烈。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5]凝噎:

喉中气塞,说不出话。

细节刻画是情感的集中表现,真挚动人。

语言通俗而情感真挚,形象逼真,如在眼前。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别后想象

邈远之景,惆怅

既曰“烟波”,又曰“暮霭”,再曰“沉沉”,着色谓之浓

既曰“千里”,又曰“阔”,空间谓之广

“念”字尤佳,清万树《词律发凡》云:

名词转折跌宕处,多用去声,何也?

……当用去者,非去则激不起。

”此处,“念”作领格,上承“凝噎”,而自然一转,下启“千里”一下一气流贯。

“念”字后又“去去”两仄声,一字一顿,越觉去路茫茫,道里修远。

上片有哪些表示离别的意象?

寒蝉、长亭、兰舟(古代诗歌鉴赏技巧)

承上启下,总结上片的离别情景,又为下片写别后情景作铺垫。

4)下阕讲读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点明离别主旨,先做泛论。

意云离别悲情自古皆然,非自我始。

离别+冷落+清秋三重呼应上片寒蝉凄切层层加码(冷清秋),更“更那堪”三虚字,情感更浓。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杨柳、晓风、残月三个典型意象触动离愁,酒后清醒,愁定思愁,情何以堪。

警策之句

虚景,因情设景,情景交融。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换一情境。

前为景语,此为情语。

此去两字上承“念去去”,经年近应“今宵”,环环相扣,步步推进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谁人说。

呼应“无语凝噎”

归纳全词,犹如奔马收缰,却以一问句结,有收不住之势,留有无限韵味。

5)汇评

[1]王又华《古今词论》:

“晓风残月”、“大江东去”、体制虽殊,读之皆若身临其境,倘怳迷离,不能自主,文之至也。

[2]沈雄《古今词话》引《吹剑录》云:

东坡在玉堂曰,有幕士善歌。

因问:

‘我词何如柳七?

’对曰:

‘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3]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此首写别情,尽情展衍,备足无余,浑厚绵密,兼而有之。

2、《踏莎行》

1)介绍作者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苏门四学士”之一。

汉族,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

北宋文学家,北宋词人。

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

踩点:

秦观的文化常识、秦观与苏轼的关系(便于学生理解秦观为何被贬,是怎样的心情)

秦观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

曾任太学博士(即国立大学的教官)、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

政治上倾向旧党,哲宗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徙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

他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号称为“苏门四学士”,颇得苏轼赏识。

秦观生性豪爽,洒脱不拘,溢于文词。

他十五岁丧父,自幼研习经史兵书。

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最初任定海主簿、蔡州教授。

元祐初(1086),苏轼举荐他为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预修《神宗实录》。

绍圣初(1094)坐元祐党籍,出任杭州通判,又被贬监处州、郴州、横州、雷州等地。

徽宗即位后秦观被任命为复宣德郎,之后在放还北归途中卒于藤州。

据《秦少游年谱长编·卷六》:

绍圣四年(1097)“二月,郴州编管秦观,移横州编管”,诏书到达之日,当在三月以后,此时少游作踏莎行,写贬谪后心情。

 

参考:

元祐党籍

  也称“元祐党人”。

北宋元丰八年(1085)宋神宗去世,年仅九岁的哲宗继位,由宣仁太后同处分军国事,同年司马光任宰相,全面废除王安石变法、恢复旧制。

前后历时九年。

至此,支持变法的政治派别,被时人称之为“元丰党人”,反对变法一派,则被称之为“元祐党人”。

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哲宗亲政,用章敦为相,再一次起用变法派人士,全面恢复变法新政,严酷打击元祐党人,前后历时六年有余。

苏轼、苏辙、黄庭坚等人皆遭流贬。

元符三年(1100),宋哲宗去世。

宋徽宗赵佶继位,向太后垂帘听政。

其间,再次起用元祐党人,废除变法新政。

九个月后,向太后患病归政,宋徽宗正式执掌大权。

崇宁元年(1102)宋徽宗用蔡京为相,重又崇奉熙宁新政。

崇宁元年(1102)九月,宋徽宗令中书省进呈元祐中反对新法及在元符中有过激言行的大臣姓名。

蔡京以文臣执政官文彦博、吕公著、司马光、范纯仁、韩维、苏辙、范纯礼、陆佃等二十二人,待制以上官苏轼、范祖禹、晁补之、黄庭坚、程颐等四十八人,余官秦观等三十八人,内臣张士良等八人,武臣王献可等四人,共计一百二十人,分别定其罪状,称作奸党,并由徽崇亲自书写姓名,刻于石上,竖于端礼门外,称之“元祐党人碑”。

不许党人子孙留在京师,不许参加科考,而且碑上列名的人一律“永不录用”。

后来,更增“元祐党人”为三百零九人,其中陆佃、章敦、曾布等为新党。

蔡京手书姓名,发各州县,仿京师立碑“扬恶”。

2)朗读疏通全文

3)上阕解读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1]迷、失:

互文(秦时明月汉时关)

[2]桃源:

语出陶渊明《桃花源记》

此句写“避世仙境”之不可得,虚写。

意想之中的凄凄迷迷之世界。

因情造景,景为情设。

“失、迷、无”三个否定词,否定的是词人梦中之境,表现怅惘和渺茫

清黄了翁《蓼园词话》云:

“雾失月迷,总是被谗写照”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3]可堪:

那堪,受不住李商隐《春日寄怀》:

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

[4]杜鹃白居易《琵琶行》: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不如归去”的叫声

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实写词人羁旅郴州客馆不胜其悲的现实生活。

“馆”已示羁旅之愁,孤馆进一步点明,而“孤馆”又被紧紧封闭在春寒之中。

杜鹃、斜阳都是都是引起乡愁的

炼字:

失、迷、断、闭

炼字需要注意:

字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在诗中写出了什么景象?

表达了什么情感?

炼字三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出表现手法)。

4)下阕解读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5]梅花刘向《说苑》:

越使者诸发执一枝梅遗梁王,梁王之臣韩子曰:

“恶有一枝梅乃遗列国志君乎?

”《荆州记》:

吴陆凯与范晔善,自江南寄梅花诣长安与晔,并赠诗曰: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增一枝春。

[6]书信。

古代以生绢作书,故名。

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

客从远方来,遗我怕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友人投寄书信,极尽思想怀旧之情。

少游为贬谪之人,北归无望,亲友们的来书和馈赠,只能徒增别恨。

书信越多,离恨积的其实也越多。

无数书信砌成无数恨。

而冰冷的墙更加深了词人深切的感受。

每一封裹寄着亲友慰安的书信,触动的总是词人那根敏感的心弦,奏响的是对往昔生活的追忆和痛省今时困苦处境的一曲曲凄伤哀婉的歌。

每一封信来,词人就历经一次这个心灵挣扎的历程,添其此恨绵绵。

这种写法,不仅把抽象的微妙的情感变化形象化了,而且也可以使人想象心中的积恨也如砖石垒成的城墙那般沉重坚实而无法消解。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7]幸自《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二》:

幸,犹本也,正也。

……幸自,本自也。

似杜审言《渡湘江诗》:

独怜京国人南去,不似湘江水北流。

此处宕开一笔,借山水痴痴一问,应该是高于杜审言的

关键加入了“幸自”和“为谁”两处虚字,无情的山水也似乎变得有情了。

作者笔下的郴江已经注入了作者自己离乡远谪的深长幽怨,是对自己不幸命运的一种反躬自问。

以虚开头,转入实景,最后化实为虚。

上片写:

客馆凄凉景象,反映作者迷离惆怅

下片写:

贬谪飘零之苦,思想感旧之苦

这首词的最佳之处就是虚实之间,互为生发。

上片以虚带实,下片化实为虚

5)汇评:

[1]黄庭坚《山谷题跋》:

右少游发郴州回横州,顾有所属而作,语意极似刘梦得楚蜀之间诗也。

[2]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冷斋夜话:

东坡绝爱其尾两句,自书与扇,曰:

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

[3]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此首写羁旅,哀怨欲绝。

起写旅途景色,已有归路茫茫之感。

“可堪”两句,景中见情,精深高妙。

所处者孤馆,所感者春寒,所问着鹃声,所见者斜阳,有一于此,已令人生愁,况并集一时乎!

不言愁而愁自难堪矣。

末引“郴江”、“郴山”,以喻人之分别,无理已极,沉痛已极,宜东坡爱之不忍释也。

[4]徐轨《词苑丛谈》卷三云:

此词“东坡绝爱尾二句,余谓不如‘杜鹃声里斜阳暮’,尤堪肠断”。

[5]王国维《人间词话》:

少游词境凄婉少游词境最为凄婉。

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凄厉矣。

东坡赏其后二语,犹为皮相。

又: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有我之境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无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6]王方俊《唐宋词赏析》:

这首词层次极为分明。

开头两句都以对句起,都是平叙;中间第三句一顿;末两句是中心所在。

虽是小词,用的是慢词作法。

3、《苏幕遮》

1)介绍作者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

是大晟词人的代表。

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

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

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

格律谨严。

语言典丽精雅。

长调尤善铺叙。

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

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

有《清真居士集》,已佚。

王国维论周邦彦曾云:

“美成深远之致不及欧、秦,惟言情体物,穷极工巧,故不失为第一流之作者。

但恨创调之才多,而创意之才少耳。

他写景的小词富有清新俊逸的风格,如《苏幕遮》。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苏幕遮》

2)朗读,梳理文本

3)上阕讲读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1]沉香:

水沉,沉水。

沉香,青桂等香,出海南诸国及交,广,崖州.沈怀远《南越志》云∶交趾蜜香树,彼人取之,先断其积年老木根,经年其外皮干俱朽烂,木心与枝节不坏,坚黑沉水者,即沉香也。

[2]溽暑:

夏天潮湿闷热

[3]侵晓:

佛晓

从几个角度去写清晨的感受?

嗅觉、感觉、听觉、视觉

如同调皮的孩子一般活波可爱。

这几句描写看似漫不经心,实际上作者是在为下面写荷花的美丽做感情上的铺垫。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4]清圆:

清润圆正。

用来形容,月亮、歌声、荷叶、树叶。

此处讲宿雨过后,荷叶亭亭出水迎风摇曳之美姿。

王国维《人间词话》:

“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

请学生用白话文对他进行一番描写:

清晨的阳光投射到荷花的叶子上,昨夜花叶上积的雨珠很快就溜掉了。

清澈的水面上,粉红的荷花在春风中轻轻颤动,一一举起了晶莹剔透的绿盖。

远远望去,仿佛一群身着红裳绿裙踏歌起舞的江南女子!

鉴赏“举”字

 

睹物思情

4)下阕讲读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久”字体现了作者对飘泊生活尤其是仕途生活的厌倦,在其它作品中词人一再以“京华倦客”自称,可见他早已淡薄功名而魂系故乡。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5]芙蓉:

荷花。

照应前文。

这首词朴素生动,创造的形象优美。

整首词无一句用典,主要都是从生活中提炼的词语,准确而生动地表现出了荷花的神韵,抒写了自己淡淡地乡愁,创造出清新淡雅的意境。

5)汇评

[1]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

若有意若无意,使人神眩。

[2]陈世焜《云韶集》:

不必以词胜,而词自胜。

 

3、《声声慢》

1)作者

李清照(1084-1155),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

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

生于书香门第,在家庭熏陶下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

对诗词散文书画音乐无不通晓,以词的成就最高。

词清新委婉,感情真挚,且以北宋南宋生活变化呈现不同特点。

前期反映闺中生活感情自然风光别思离愁,清丽明快。

后来因为丈夫去世再加亡国伤痛,诗词变为凄凉悲痛,抒发怀乡悼亡情感也寄托强烈亡国之思。

有《易安居士文集》等传世。

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等。

其文学创作具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称为“易安体”

父:

李格非《洛阳名园记》

夫:

赵明诚

“二安”

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

作于绍兴十七年(徐培均观点)

2)指导学生用沪方言朗读《声声慢》或用中古音由教师示范朗读

目的在于读出入声字的感觉(急促),把心中之悲表现的更为突出

《声声慢》本押平声韵,李清照独押仄字,韵味百出

声声慢这种词,最初是押平声韵的,自李清照突破旧制,填"寻寻觅觅",创新仄声韵。

蒋捷和张炎都是用的平韵。

3)上阕讲读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14个叠字使用

既使词家倾倒,亦为历代论词者所称道,并公认为这在形式技巧上是奇笔,甚至谓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叠字是景语,又都是情语,情景交融。

“寻寻觅觅”,写主人公起床伊始若有所失,到处寻找,托出她空虚、不安和恍惚的心情。

“冷冷清清”,承上启下,寻觅毫无收获,更觉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写出冷清至极的感受,自然而然地引出下文:

“凄凄惨惨戚戚”,极力渲染她凄苦、悲惨和忧戚的情态。

这7种叠字都具有浓厚的感情,即淋漓尽致地抒发了悲愁之情。

这种感情,不仅与全篇的气氛完全一致,而且它们冠于词头,造成先声夺人的效果,使读者一接触此词就深受感染,并贯穿始终。

集音乐美、形式美、抒情美于一体,而且毫无词语阻隔,是直接连用的最佳例子。

寻寻觅觅,找什么呢?

冷冷清清,为什么呢?

个人遭遇之愁,国破家亡之痛一起用上心头

百感迸发于众,不得不吐之为快,有欲罢不能之感。

Q:

这十四个叠字读罢给你怎样的第一感觉?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1]乍暖还寒:

非春也,晨也。

[2]将息:

诗词曲语辞汇释“将息,保重身体之义”此自谓最难安息,修养。

秋日清晨,朝阳初出,故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

“最难将息”呼应“寻寻觅觅”,不知如何是好。

总结:

寒暖不定之伤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有“晓来”一说。

《词综》本、张氏《词选》各本作“晓来”

Q:

晓来说,晚来说哪一个更好?

学生讨论

抓住文本关键词句

“扶卯头酒”

俞平伯《唐宋词选释》注云:

“晓来”,各本多作“晚来”,殆因下文“黄昏”云云。

其实词写一整天,非一晚的事,若云“晚来风急”,则反而重复。

上文“三杯两盏淡酒”是早酒,即《念奴娇》词所谓“扶头酒醒”;下文“雁过也”,即彼词“征鸿过尽”。

今从《草堂诗余别集》、《词综》、张氏《词选》等各本,作“晓来”。

唐圭璋《读李清照词札记》:

此词上片既言“晚来”,下片如何可言“到黄昏”雨滴梧桐,前后言语重复,殊不可解。

若作“晓来”,自朝至暮,整日凝愁,文从字顺,豁然贯通。

言用酒消愁不抵事。

总结:

晓风逼人之伤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3]雁:

故乡之象征。

盖南来秋雁也。

《唐宋词选释》云:

“雁未必相识,却云‘旧时相识’者,寄怀乡之意。

赵嘏《寒塘》: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词意近之。

Q:

大雁飞过给你怎样的感觉?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总结:

雁声入耳之伤

4)下阕讲读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4]黄花:

《礼记·月令》“鞠有黄花”,是谓之菊花也。

[5]憔悴损:

非花落,人伤也。

秋意浓而时境迁,睹物生情,花盛而斯人不在,故人颜憔悴。

[6]堪:

犹言想摘。

人心思故,无意流连。

得无人事更迭之感乎?

而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自损,则欲摘而不堪摘了,也露出惜花将谢情怀。

比唐人杜秋娘“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高。

总结:

懒摘黄花之伤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7]怎生:

如何

[8]黑:

邓廷桢《双砚斋词话》押“黑”字尤为险绝,闺襜得此,可称才难。

张端义《贵耳集》:

更有一字奇云“……”,“黑”字不需第二人押。

妇人中有此文笔,代间气也。

独自无聊,内心苦闷。

张惠言《词选》断句,“独自“连上文。

Q:

这句词给你眼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一个幽怨的老女人,独自倚靠在窗前,痴痴地等候着一个永远也回不来的最心爱的人儿。

总结:

日长难黑之伤

间气即闲(閒)气,纪昀引作闲(閒)气。

旧说为杰出人才,谓之闲(閒)气。

“闲”(閒)读jian4。

《春秋纬·演孔图》:

“正气为帝,闲(閒)气为臣,宫商为姓,秀气为人。

”《太平御览》引此云:

“闲(閒)气不苞一行,各受一星以生,若萧何感昴精,樊哙感狼精,周勃感亢精者也。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8]点点滴滴:

点点滴滴,刺入心间;那个滴滴点点,愁密如斯。

一如贺梅子之“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注意细雨,不是滂沱大雨,说明安静、注意力集中。

雨打梧桐的情境中,李清照会产生怎样的情感呢?

请学生配合音乐品味三句词(含梧桐、雨)

秦观《鹧鸪天》:

无一语,对方樽,安排断肠到黄昏。

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梧桐“两句脱胎于此,合二为一,情真而意更切。

李煜《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悲凉、凄清、寂寞、空虚等等。

总结:

雨打梧桐之伤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9]次第:

《诗词曲语辞汇释》:

次第,况状之辞也,犹云状态也……李清照声声慢词(词略),这次第,犹云这情形或这光景也。

[10]愁字了得:

万千愁绪却收以一个愁字,真乃万言千语话不尽,欲说还休,欲罢还留。

而实际上早已倾泻无遗,淋漓尽致。

了得,了结。

六种伤收结到一个字——那就是“愁”

可是这份愁又是这一个字所难以全部表达的,在这意犹未尽之处,作者又平添了一份叙述不尽的哀愁。

5)汇评

[1]薛砺若《宋词通论》:

其笔力之遒健,描写之深入,境界之逼真,情绪之迫切紧张,均充分的现出,绝不一类一个妇女的手笔,入手连用十四叠字,即已险奇,而收句复又用两叠,却用来妙语天成,毫无堆滞粉饰之迹。

[2]龙榆生《词学十讲》:

这里面不曾使用一个典故,不曾抹上一点粉泽,只是一个历经风霜、感怀今昔的女词人,把从早到晚所感受到的“忽忽如有所失”的怅惘情怀如实的描写出来。

看来都只寻常言语,却使后人惊其“遒逸之气,如生龙活虎”,能“创意出奇”,达到语言艺术的最高峰。

这和李煜的后期作品却又异曲同工之妙,也只是忧郁情真语真,结合得恰如其分而已。

[3]徐轨《词苑丛谈》:

李清照声声慢秋闺词云:

“寻寻觅觅……”,首句连下十四个碟子,真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也!

[4]张端义《贵耳集》:

炼句精巧则易,平淡入调者难,且秋词声声慢“寻寻觅觅……”,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

[5]夏承焘《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征》:

尤其是末了几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二十多个字里舌齿两声交相重叠,这应是有意啮齿叮咛的口吻,写自己忧郁徜怳的心情……宋人只惊奇她开头敢用十四个重叠字,还不曾注意到它全首声调的美妙。

[6]明陆云龙《词菁》卷二:

连下叠字无迹,能手。

“黑”字妙绝。

[7]清沈谦《填词杂说》:

予少时和唐、宋词三百阙,独不敢次"寻寻觅觅"一篇,恐为妇人所笑。

[8]清沈雄《古今词话·词品》卷下:

但“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又“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正词家所谓以易为险,以故为新者,易安先得之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