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知识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169039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经济学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经济学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经济学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经济学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学知识点.docx

《经济学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知识点.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学知识点.docx

经济学知识点

P2经济学是研究在一定制度下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的科学。

(注意:

经济学并不研究稀缺本身,而是研究在稀缺条件下人的行为,也就是研究经济人的行为。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经济资源的利用和配置。

源配置和利用方式就是经济体制问题:

自给自足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混合经济。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

(错)注:

资源配置问题

《国富论》亚当.斯密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产生

资源的稀缺性是指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按是否稀缺,可把物品区分为自由物品(或非经济物品)与经济物品。

自由取用物品是指自然界中原来就存在的物品,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就可以随意得到,如空气,阳光。

经济物品是指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才能得到的物品,即必须投入生产要素才能生产出来的物品,如衣服,食品,房屋,汽车,手机,图书等。

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消费者(居民户)追求效用最大化。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中心理论

解决问题

基本假设

微观

经济学

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个量分析

均衡价格理论

资源配置

合乎理性人(经济人)、完全信息、市场出清(产销平衡、无库存)

宏观

经济学

整个经济

总量分析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资源利用

市场机制不完善、

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

微观经济学以资源充分利用为前提,研究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宏观经济学则以资源优化配置为前提,研究资源的充分利用。

实证经济学

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客观描述,是什么,为什么,会怎样)

规范经济学

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主观价值判断,应该是什么,对不对,好不好)

需求不等于实际购买,需求不等于需要(判断题)

需求的影响因素

商品自身的价格P(反比)、购买者的收入水平Yd(正比)、购买者的偏好W(正比)、相关商品的价格(考点-选择题:

商品的需求与互补品的价格成反比,与替代品的价格成正比)、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Pe(正比)、消费者人数(正比)

影响供给的因素

商品本身的价格P(正)、商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PF----生产成本(反)、生产技术水平的变动T(正)、相关商品的价格(互补品、替代品)Pr、厂商对未来的预期Pe(正)、生产者人数(正)、政府政策、气候及其他因素

需求定理特例(需求=购买欲望+支付能力):

吉芬商品(在特定条件下,需求与价格同方向变动的低档商品)、炫耀性商品(商品价格低的时候买得少,而在价格高的时候买得多)、投机性商品。

供给定理的特例(供给=供给欲望+供给能力):

供给曲线垂直于横轴,如:

土地、文物、艺术品;供给曲线平行于横轴,如:

一定范围内的电、自来水等公共设施;向后弯曲的供给曲线,如:

高收入后的劳动供给。

注:

需求变化,供给变化,才导致价格变化,进而导致需求量、供给量的变化。

注: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都是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是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商品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由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需求的变动是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非价格因素所引起的需求曲线本身的移动)。

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都是供给数量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是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商品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由价格变动引起的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供给的变动是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非价格因素所引起的供给曲线本身的移动)。

(考点-单选)供给/需求增加,S/D向右移;供给/需求减少,S/D向左移。

(考点-单选)供求定理:

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向变化;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反向变化。

供给与需求同时变化:

同时增加,均衡价格不一定,均衡数量增加;同时减少,均衡价格不一定,均衡数量减少;供给增加,需求减少,均衡数量不一定,均衡价格减少;供给减少,需求增加,均衡数量不一定,均衡价格增加。

征税/补贴/价格控制(最高限价/限制价格/消费者保护价:

供给缺口、黑市交易、排队抢购、粗制滥造;最低限价/支持价格/生产者保护价:

需求缺口、收购过剩农产品)。

考点-选择:

(点弹性、弧弹性)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供给价格弹性、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计算

(互补品交叉价格弹性为正,替代品为负)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必需品还是奢侈品(反比)、可替代的物品的可获得性(正比)、商品的支出在消费者预算中所占的比重(正比)、商品用途(正比)、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正比)

供给价格弹性的决定因素:

调整产量的难易程度、供给时间的长短。

考点:

EM>0:

需求量的变动与收入的变动成同方向变化。

(EM>1收入富有弹性(奢侈品)、0

EM<0收入负弹性:

需求量的变动与收入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劣等品)

基本观点

所用方法

基数效用论

效用是可以计量和加总求和的

边际效用分析

序数效用论

效用无法计量和加总求和,只能表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

无差异曲线分析

A.基数效用论:

边际效用分析法

B.序数效用论:

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关于偏好的假定:

偏好的完全性(A>B或BBB>C=〉A>C)、偏好的非饱和性(多多益善)

考点:

无差异曲线特点及其特殊形状P50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消费者预算线及其变动P52(考点)I=P1X1+P2X2

(考点)消费者均衡条件:

无差异曲线的MRS12等于消费预算线的斜率或者两商品边际替代率=两商品价格之比MRS12=P1/P2MRS12=-ΔX2/ΔX1=MU1/MU2=P1/P2MU1/P1=MU2/P2

了解:

收入消费曲线、价格消费曲线(P55)

基数效用论

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

短期生产函数(假定L可变,K不变):

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与边际产量MP关系

TPL、APL、MPL相互间的关系:

(了解)

(1)TP,AP,MP都是倒U型曲线,先增加后减少

(2)MP与TP关系:

MP曲线是TP曲线的导数,TP曲线的斜率=MP,且当MP>0时,TP递增;当MP=0时,TP最大;当MP<0时,TP递减。

(3)AP与TP关系:

AP曲线是TP曲线上点与原点连线斜率的值的轨迹。

因此,在过原点作TP曲线的切线,在该切点处AP达到最大,而后下降。

(4)MP与AP关系:

当MP>AP时,AP递增;当AP=MP,AP达到最大;当MP

(5)除原点外AP和TP曲线,不会与横轴相交

(只要边际量大于/小于平均量,边际量把平均量拉上/拉下;当边际量等于平均量时,平均量达到极值点。

生产三阶段:

(了解)

i.MP>AP阶段增加投入,可以提高TP,所以,在该阶段,停止生产是缺乏效率的;

ii.AP>MP≥0阶段。

效率应当也必然是在这一阶段中出现;

iii.AP>MP,MP<0阶段由于减少投入,MP可以上升,从而TP增加;所以这一阶段也是生产缺乏效率的。

边际报酬(产量)递减规律

等产量曲线特点:

(1)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线,距离原点越远的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反之则反之。

(2)同一平面坐标上的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会相交。

(3)等产量线上切点的斜率为负值。

(4)等产量线是凸向原点的线。

K

等产量曲线特例(考点)

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技术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

 

边际技术替代率:

MRTSLK=-ΔK/ΔL=MPL/MPK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等成本线C=wL+rK

等成本线的变动:

成本增加等成本线右移;成本减少左移;相对价格改变,成本线转动

生产者均衡:

关于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关于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

MRTSLK=w/rw/r=MPL/MPK或MPL/w=MPK/r

(MRTSLK=w/r表示厂商应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使得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从而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或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

(w/r=MPL/MPK或MPL/w=MPK/r指保持劳动与资本的单位投入的边际产值相等/单位货币投入的边际产出相等)

规模报酬(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减)

递增的原因:

内部经济、外部经济

递减的原因:

内部不经济、外部不经济

机会成本(考点-选择题)

(考点-单选)会计成本=显性成本

经济成本=显性成本+隐性成本=会计成本+隐性成本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经济成本

会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销售收入-显性成本=销售收入-(经济成本-隐性成本)

=销售收入-经济成本+隐性成本=经济利润+隐性成本(正常利润)

(注:

经济利润不包括正常利润。

当厂商的经济利润为0时,厂商仍然得到了全部的正常利润。

经济利润也被称为超额利润。

正常利润是让一个厂商所有者继续留在原产业从事生产经营必须的最低报酬。

注:

AFC值可以由连接原点到TFC曲线上的点的线段斜率给出;AVC值由连接原点到TVC曲线上相应点的线段斜率给出;AC值可以由连接原点到TC曲线上相应的点线段斜率给出;

短期成本曲线

注:

MC值既可由TC曲线又可以由TVC曲线上相应点的斜率给出。

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①MP与MC:

MC=dTC/dQ=wdL/dQ=w(1/MPL)=w/MPL,即边际成本与边际产量成反比。

②AP与AVC:

AVC=TVC/Q=wL/Q=w(L/Q)=w(1/APL),即平均可变成本与平均产量成反比。

长期成本曲线:

(考点-选择)LTC曲线是无数条STC曲线的包络线;LAC是无数条SAC的包络线;LMC不是SMC的包络线。

(LAC曲线的U形特征是长期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所决定,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都是由厂商变动自己生产规模所引起的。

规模经济:

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规模不经济:

当生产扩张到一定的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

考点:

机会成本:

使用一种资源的机会成本是放弃这种资源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机会成本属于隐成本,可以大致衡量,但不能在会计帐表中反映。

考点:

经济利润、正常利润、经济成本。

注:

规模报酬定义:

其他条件不变的时,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的比例变化导致的产量变化。

产量的增加>=<投入的增加,规模报酬递增(内外部经济)、不变、递减(内外不经济)。

注:

企业规模大小不能判断好坏。

注:

LMC不是SMC的包络线,LAC是SAC的包络线,LTC是STC的包络线。

市场类型:

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

划分标准:

(考点)

①市场上厂商的数目②厂商所生产的产品的差别程度

③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的控制程度④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

市场类型

厂商数目

集中度

产品差别程度

对价格的控制程度

进出难易

例子(单选)

完全竞争

很多

完全无差别

没有

很容易

一些农产品

垄断竞争

很多

较低

有差别

有一些

比较容易

轻工产品、零售业

寡头

几个

有差别或无差别

相当程度

比较困难

钢、汽车、石油

完全垄断

唯一

极高

唯一的产品,无替代品

很大程度

很困难

公用事业(水电)

收益(厂商销售的收入)和利润

收益=价格×销售量利润=收益-成本

总收益(TR):

TR=AR×Q平均收益(AR):

AR=TR/Q边际收益(MR):

MR=ΔTR/ΔQ=dTR/dQ

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

①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

买方和卖方都是价格的接受者

②产品的同质性。

即:

无差别产品或完全替代品。

③生产要素完全自由流动(短期——可变投入的自由流动;长期——所有要素可自由流动。

④信息充分:

充分的产品生产与消费的信息,充分的价格信息,充分的交易伙伴的信息。

厂商短期供给曲线:

MCAVC中部分的MC曲线

完全竞争市场的行业需求曲线(右图)

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需求曲线(右图)

完全竞争市场中:

AR=TR/Q=(P×Q)/Q=且MR=ΔTR/ΔQ=P

所以:

AR=MR=P

厂商短期均衡的中情况:

MR=MC

注:

收支相抵点为P=AC,即:

SMC与SAC相交的点;停止营业店为P=AVC,即:

SMC与AVC相交的点

TR>AVC时,存在生产者剩余

厂商的长期均衡MR=LMC=LAC

完全竞争市场行业长期均衡

(1)当MR>LAC有超额利润,有新厂商进入或原厂商增加产量。

S曲线右移,价格下降,直至P=MR=LAC=LMC;

(2)当MR<LAC有亏损,有厂商退出或原厂商减少产量。

S曲线左移,价格上升,直至P=MR=LAC=LMC。

厂商长期均衡条件:

MR=LMC=SMC=LAC=SAC,且MR=AR=P,单个厂商利润为零(只有正常利润,无超额利润。

完全竞争行业区分为(考点—单选):

成本不变行业(AC曲线不变,新均衡在原均衡价格水平上形成)、成本递增行业(新均衡高于初始均衡的价格,向右上方倾斜的长期供给曲线)、成本递减行业(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

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即行业的需求曲线;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

P=D=AR≠MR(AR>MR)

AR与MR关系(AR≠MR):

当需求曲线为线性时,MR也是直线;

MR曲线平分由纵轴到需求曲线(AR)的任何一条水平线。

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价格与需求价格弹性之间的关系

当ed>1时MR>0,TR曲线斜率为正,即TR随Q的增加而增加,降低P导致总收益增加;

当ed<1时MR<0,TR曲线斜率为负,即TR随Q的增加而下降,降低P导致总收益减少;

当ed=1时MR=0,TR曲线斜率为0,即TR达极大值,降低P总收益不变。

垄断厂商不存在供给曲线

(了解)完全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

垄断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

使用一级价格歧视后消费者剩余全部转化为生产者剩余。

一级价格歧视下的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消费者剩余最小。

(看看)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条件:

①有差别的同种产品(与完全竞争行业的重要区别)

②厂商较多:

生产者是价格的影响者。

③厂商的生产规模比较小,因此厂商进出行业较容易。

品牌竞争的市场即垄断竞争的市场。

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如右图)

(MR曲线的斜率是d曲线的两倍)

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MR=SMC

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MR=LMC=SMC,AR=LAC=SAC

价格竞争、非价格竞争

(看看)寡头市场

[占优策略:

无论其他参与者采取什么策略,其余参与者的唯一的最优策略就是他的占优策略。

博弈均衡:

博弈中的所有参与者都不想改变自己的策略的一种相对静止状态。

占优策略均衡:

其余参与者的唯一的最优策略组合所构成的均衡。

纳什均衡:

在一个纳什均衡里,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会改变自己的策略,如果其他参与者不改变策略。

]

不同市场经济效益的比较

(1)市场的竞争程度越高则经济效益越高;反之,市场的垄断程度越高,则经济效益越低。

(2)一个行业在长期均衡时是否实现了P=LMC,也是判断该行业是否实现有效资源配置的条件。

(3)在垄断市场,独家厂商所维持的低产高价,往往使得资源配置不足的现象更为突出。

市场失灵:

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

外部经济:

Vp

外部不经济:

Cp

(单选)把国防这样一类既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竞用性的物品叫做公共物品;把海鱼这样一类只不具有排他性但却具有竞用性的物品叫做公共资源。

(看看)信息不对称就是指市场上买方与卖方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等,其中一方比另一方掌握更多的信息。

(看看)信息少的一方选择信息多的一方进行交易,就是逆向选择,导致高质量产品被驱逐出去,这意味着市场的低效率。

A为完全垄断、B为寡头垄断、D为完全竞争

注:

超额利润

 

宏观

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含义:

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的价值;是指一个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而不是一定时间内所出售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流量(一定时期内)而不是存量(时间点);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不是国民概念;除少数例外,仅仅指为市场而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价值,非市场活动不包括在内。

GNP=GDP+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支付

(地域概念)GDP=本国公民在国内生产的价值+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价值

(国民概念)GNP=本国公民在国内生产的价值+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价值

(看看)在国民收入核算中,还未卖掉的产品被称为本企业在存货方面的投资支出,称为存货投资。

名义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那个时期的价格计算出的价值。

实际GDP是用某一年或者某一时期做为基年的价格计算出的价值。

两者间可以反映出一时期与基期相比价格变化的程度。

(考点)实际GDP=(名义GDP/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100%

核算GDP的方法(产出=收入=支出)(考点:

什么是支出法核算GDP?

什么是收入法核算GDP?

(1)支出法:

国民收入=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2)收入法:

国民收入=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注:

收入法包括的项目:

生产要素报酬包括有工资(各种福利金,以及收入者需要交纳的所得税也包括在内),利息(净利息收入,但是政府公债,消费信贷的利息不记入GDP),租金收入。

非公司企业收入:

指各种类别的非公司型企业的纯收入,如农民、律师、农民和店铺主等的收入。

他们被自己雇佣,他们的工资、利息、利润和租金等等是混在一起作为非公司企业收入。

公司税前利润:

包括公司利润税(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及公司未分配利润等。

企业转移支付和企业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指企业对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赊账。

企业间接税指企业缴纳的货物税或销售税、周转税。

资本折旧:

资本的耗费,也不是生产要素的收入。

注:

支出法包括的项目:

个人消费支出(C)包括购买耐用品(如汽车),非耐用品(如食品)、劳务(如旅游)的支出。

注意:

建造住宅的支出不包括在个人消费内,尽管它类似耐用消费支出,但一般归入固定资产投资中。

投资支出(I)(包括厂房和住宅建筑,购买机器设备以及存货)。

政府购买(G):

各级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包括国防,基础设施,教育支出等。

注意:

政府的转移支出(如失业救济金)不记入GDP,因为没有相应的货物和劳务交换。

净出口(X-M):

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

储蓄—投资恒等式

两部门

三部门

四部门

支出角度

国民收入=消费+投资

GDP=C+I

国民收入=消费+投资+政府购买

GDP=C+I+G

国民收入=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出口

GDP=C+I+G+X-M

收入角度

国民收入=消费+储蓄GDP=C+S

国民收入=消费+储蓄+税收

GDP=C+S+T

国民收入=消费+储蓄+税收+进口

GDP=C+S+T+KR

恒等式

C+I=C+S

C+I+G=C+S+T

C+I+G+X-M=C+S+T+KR

注:

三部门中C+S+T=C+I+G可转化成I=S+(T-G),(T-G)可看作政府储蓄,表示储蓄(政府和私人储蓄之和)和投资相等。

四部门中C+S+T+KR=C+I+G+X-M可转化成I=S+(T-G)+(M-X+KR),(T-G)+(M-X+KR)可看作政府储蓄和外国C对本国的储蓄,表示储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和外国对本国的储蓄之和)和投资相等。

收入—支出模型:

和总支出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

当一个社会所有企业的生产即总供给等于该社会全体购买者对这些产品的总需求时,就可说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

两部门均衡的条件是:

Y=C(意愿消费)+I(注:

这里的C和I代表的是意愿消费和投资,而不是国民收入公式中实际发生的消费和投资。

生产创造的收入等于计划消费加计划储蓄,既Y=C+S

因此I=S(这里I=S,是指经济达到均衡,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划储蓄,而国民收入核算中的I=S,则是指实际发生的投资始终等于储蓄。

关于消费与收入的关系,凯恩斯认为存在基本的心理规律:

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如收入的增加多。

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为消费函数,公式表示:

凯恩斯消费函数:

C=a+bY储蓄函数:

S=-a+(1-b)Y

(a为自发消费倾向,b为边际消费倾向,消费等于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之和)

(看看)边际消费倾向MPC:

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比例,即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部分。

(看看)平均消费倾向APC:

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

(看看)边际储蓄倾向MPS:

是指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

(看看)平均储蓄倾向APS:

是指一定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的比率。

(考点)MPS=∆S/∆Y=dS/dYAPS=S/YMPC=∆C/∆Y=dC/dYAPC=C/Y

(考点)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的关系:

APC+APS=1MPC+MPS=1

(考点)若APC和MPC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但APC>MPC,则APS和MPS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增,但APS

表现在图形上,储蓄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连成的射线的斜率总小于储蓄曲线上该上该点切线斜率.

家庭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

(看看)社会消费函数并不是家庭消费函数的简单加总。

从家庭消费函数到社会消费函数,还要考虑一些限制条件:

国民收入分配:

越不平等,社会消费曲线越是向下移动;政府税收政策:

实行累进个人所得税,社会消费曲线向上移动;公司未分配利润所占的比例:

未分配利润占的比例越高,社会消费曲线向下移动。

使用消费函数决定均衡国民收入(MPS=1-bMPC=b)

Y=C+IC=a+By因此:

Y=(a+I)/(1-b)=(a+I)/MPS

使用储蓄函数决定均衡国民收入消费/投资/对外贸易增加,均衡国民收入增加

C=a+By,所以S=-a+(1-b)Y(考点-选择)因此:

Y=(a+S)/(1-b)

乘数原理:

(考点)

投资乘数大小和边际消费倾向相关。

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或边际储蓄倾向越小,投资乘数就越大。

投资的增加和减小都会引起收入若干倍的增加和减小.

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生产总值GNP扣除资本折旧

国内生产净值NDP=国内生产总值GDP扣除资本折旧

个人收入PI=国民收入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政府给个人的转移制度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PI–个人所得税

最简单的经济体系(两部门)中,当折旧、未分配利润为0时,GDP=GNP=NDP=NNP(考点)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动机:

交易需要、预防需要、投机需要;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

货币需求与利率、收入的关系:

货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