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江苏二轮专版复习三维讲义第一板块第2步二轮拓展深化有答案.docx
《高考历史江苏二轮专版复习三维讲义第一板块第2步二轮拓展深化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江苏二轮专版复习三维讲义第一板块第2步二轮拓展深化有答案.docx(1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江苏二轮专版复习三维讲义第一板块第2步二轮拓展深化有答案
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时期
二
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
中华文明的鼎盛——唐宋时期
四
中华文明的转型——元明清时期
通史融会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时期
从知识掌握的广度上备战高考 [学什么·怎么学]
从远古时代到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过程中国家产生和制度初创时期,是传统政治文明的萌生阶段,是传统农耕经济的定型时期,也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
这段历史对于我们当代重塑文化自信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一、政治上——传统政治文明的萌生
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战国时期,经历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等历史阶段,这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过程中国家产生和制度初创时期,同时也是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
一、王权的发展与制度的完善——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代表,是中华文明勃兴在政治上的体现。
尤其是宗法观念,源远流长,影响至今。
1.分封制
目的
确保中央政权稳定,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分封对象
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诸侯义务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诸侯权利
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等级关系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评价
前期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随着诸侯国势力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落,分封制遭到破坏
2.宗法制
目的
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实质
处理同一宗族内部成员间的亲疏、等级和世袭权力的制度,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和余子分封制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大宗和小宗的区分,是宗法制的基本特征
作用
①宗法制把族权、政权和神权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以尊祖和敬宗为信条,确定了诸侯与王室的关系以及诸侯国的继承规则,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等级秩序,具有维护政权的作用
②宗法制度本身也有其无法克服的弊端,当社会生产资料基本分割完毕后,它就无法应付不断滋生的新贵。
同时,“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做法,也是与政治机制不断更新的要求背道而驰的
二、“轴心时代”的分裂、动荡和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在政治上也引起很大变动。
王室衰微,政在家门,各国的诸侯为了富国强兵,相继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
新的政治体制逐步确立起来。
1.王权体制面临的挑战
(1)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成了诸侯的附庸。
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朝觐和述职。
(2)诸侯国中卿大夫强宗崛起,国君公室的衰微,出现“田氏代齐”“三家分晋”和“鲁三桓执政”。
春秋初期“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到此时再变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甚至“陪臣执国命”。
2.变法运动的兴起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都希望通过变法改革,来适应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要求,寻求富国强兵的道路,进而完成古代文明向中世纪文明的历史性转变。
各国的变法实质是一致的,就是进一步调整国家政治的格局,强化国家专政机器的职能,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创新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具有典型意义的是秦国商鞅变法。
3.剧烈变化的政治体制
从世卿制到任官制
到春秋末年,选官与任官之风大开并渐成制度,这种变化的具体表现是“贵”的没落和“贤”的升起
中央集权的官僚机构
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运动,剥夺了旧贵族的特权,建立了一整套官僚制度,建立了以丞相和将军为首的中央集权的官僚机构
郡县制的逐步确立
至战国时代,各国普遍推行了郡县制,以此作为一种强化中央集权的有效体制。
郡、县制度的确立彻底摧毁了旧贵族赖以抗衡王权的物质基础
1.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
“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逮克殷(商)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其在丧服,则诸侯为天子斩衰三年,与子为父、臣为君同。
”由此可见,西周时期( )
A.分封的主体是王族和先代贵族
B.宗法关系是维系皇权的纽带
C.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
D.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解析:
选C 由材料“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得知,分封的主体除王族和先代贵族外,还有功臣,故A项错误;皇权的出现是在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之后,故B项错误;材料“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说明商朝灭亡之前,国王与诸侯的关系比较松散,“诸侯为天子斩衰三年,与子为父、臣为君同”说明周王与诸侯的关系大大加强,故C项正确;西周通过血缘分封,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但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故D项错误。
2.西周时期,“‘宗’原先握有的那些权渐渐于无形中转移给了‘君’,而成为‘君有合族之道’。
君权既并吞了宗权,于是形成君不见宗的‘有君无宗状态’。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君权与宗权合并,形成了中央集权体制
B.君权扩充为以君权为中心的宗法封建制
C.周天子的权威得以强化,宗法制消亡
D.分封制度随着君权的加强而消弭
解析:
选B 西周时期中央集权体制并未形成,故A项错误;“君权既并吞了宗权”表明君权扩充为以君权为中心的宗法封建制,故B项正确;西周时期,宗法制并未消亡,故C项错误;西周时期,分封制并未消弭,故D项错误。
3.有学者认为:
“(春秋时期)国家像一个放大了的家庭。
君主统而不治;大夫们很重要,不是因为其职位,而是因为他们是君主的亲戚,或是显赫家庭的家长。
”这主要反映了( )
A.宗法观念的延续 B.分封体制的完善
C.适应变法的潮流D.官僚政治的建立
解析:
选A 本题考查春秋时期的宗法观念。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说明西周时期是按照血缘关系进行分封的,受分封的诸侯、卿大夫不仅是周王的臣子还是家族成员,体现出“家国一体”的特点,故A项正确。
分封制不是材料主旨,故B项错误;C、D两项明显错误。
4.周代的礼制规定:
(祭祀祖先时)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士用三鼎或一鼎。
到了东周,则是天子、诸侯用九鼎,卿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
这一变化在一定程度上( )
A.反映了社会的结构变化B.反映了社会的转折变革
C.折射出了王侯关系的变化D.折射出社会经济的发展
解析:
选C 鼎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是分封制下的等级秩序,材料中“周代的礼制规定……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到了东周,则是天子、诸侯用九鼎”,反映了政治等级秩序被破坏,东周诸侯与天子享有同样的待遇,得出王侯关系的变化,故C项正确。
二、经济上——传统经济模式的形成
井田制规定了奴隶制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是决定奴隶制经济形态存在、发展和西周政治统治的经济基础。
随着铁犁牛耕的出现,在丧失政治保证和生产力发展的影响下,井田制在春秋后期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小农经济产生,奴隶制度存在的经济基础最终瓦解,新的封建经济基础随之产生。
一、“千耦其耘”的井田制
井田制度在商代已经出现,到西周时期得到全面推广。
周王按爵位高低赐封给诸侯及卿大夫相当数量的土地,其中就有一定数量的井田。
受封者对于井田只有使用权而无私有权,土地不能转让或买卖,“田里不鬻”。
井田的经营方式,是奴隶的集体劳动。
土地所有制
受封的田地一律是公田,不论是贵族的采地还是国人的份地都是属于周天子所有,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便是土地国有制,土地是不得买卖的
性质
国有制度下的土地私有制
瓦解
根本原因:
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直接原因:
各国的税制改革——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评价
井田制度是奴隶制国家的经济基础,体现了我国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主要部分。
它与奴隶制社会的政治、经济密切相关,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奴隶制社会的发展,但是,随着历史社会的发展,它的作用逐渐弱化了,从而退出了历史舞台
二、铁器时代的到来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工具和农耕技术的进步、推广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出现;同时,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
1.生产力的发展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飞跃,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公田之外的私田不断扩大,公田日益衰败。
各诸侯国纷纷进行改革变法,承认私有土地的合法性。
2.生产关系变革
领主经济解体,地主经济萌芽,其主要内容就是以井田制形式经营的土地国有制瓦解,土地私有制萌芽、产生。
封建地主经济制度是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以地主与农民结合成租佃关系为主要特点的剥削制度。
在封建地主经济制度下还存在大量的自耕农。
1.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贵族组织奴隶、平民进行农业生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这两种耕作方式( )
A.都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B.都引发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C.都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D.都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
解析:
选C 商周时期,生产力低下,实行井田制耕作方式,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出现,小农经济发展,都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故C项正确。
2.(2018届高三·扬州调研)《吕氏春秋·任地》中说:
“上田弃亩(把高地做成高垄和低沟,利用沟间播种,高垄挡风),下田弃畎(把低地做成高垄和低沟,利用沟间排水,高垄播种)。
”由此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 )
A.代田法已经出现 B.注重精耕细作
C.水利灌溉发达D.耕地面积增加
解析:
选B 材料讲述了对于不同的田地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体现了注重精耕细作,故B项正确。
3.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以法律强制手段加速大家庭的分解: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
这种做法( )
A.导致传统宗法关系开始瓦解
B.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C.反映了统治者推行严刑峻法
D.增加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解析:
选B 根据题干“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并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分解大家庭意在发展一夫一妻小家庭,一夫一妻小家庭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
三、文化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
礼乐制度崩溃所形成的百家争鸣局面,诸子百家冲破了礼法的束缚,四处游说,促进了文化的觉醒。
这次思想解放在政治学、哲学、伦理学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为千秋万代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财富,为人类文化做出了极其巨大的贡献。
一、由“学在官府”到“私学兴起”
西周时期,学在官府,奴隶主贵族垄断文化教育,民间无任何学术可言。
后来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动,官学逐渐走向衰落,文化教育也出现了“学术下移”的现象。
1.学在官府
内容
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特点
形成“官师合一”局面,贵族世代垄断着知识学问,秘不外传
2.私学兴起
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的衰败导致了学术的下移,士阶层兴起并壮大起来,促成了春秋战国多元性的文化格局
特点
自由讲学,各具特色;为诸家学派的基地;是参议时政的论坛;以教士、养士为职能;游学列国,进行学术传播和交流
影响
私学的兴起,是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
它冲破西周以来“学在官府”、学校教育为官府垄断局面,扩大了教育对象;它带来了春秋战国文化的繁荣,促成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二、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学术思想空前活跃。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空前的战乱动荡和社会变革为各个阶层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阐释自己的学说提供了空前的历史舞台。
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著书立说,相互论辩又相互影响,有力地促进了学术文化的繁荣。
1.历史背景
(1)经济上: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上:
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3)教育上:
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
总的来说,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剧烈的社会变革与阶级变动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2.主要内容(诸子百家的比较)
(1)相同点
①诸子百家的学术渊源都是六经。
六经是诸子之源,诸子是六经之流。
②从总的哲学观点上看,各家都奉行道一元论之说。
各家虽歧见百出,但都源出自又统纳于“道”这个终极概念。
③各家学说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要将社会从混乱无序之中救出,重塑一个有序的社会,都是为了求治国平天下之道和理想的人生道路,这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共同的精神。
(2)不同点
①儒家以现实伦理为主要关怀对象,以“仁”为其思想核心,以礼为行为规范,以义为价值标准,以智为认知手段,其学术导向则是以恢复西周的宗法社会模式为目的,因而表现出复古守旧的特性。
②法家本着历史进化的观念,以现实的社会结构为主要关怀对象,提出了“法”“术”“势”等一系列规范社会生活及行为准则的观念。
③墨家身体力行,在对原始天道观改造过程中,形成独具个性的“天志”观,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节用、节葬、兼爱、非攻、尚贤、尚同等一系列的观点,具有平等色彩。
④道家以“无为”为本,形成朴素的辩证观和相对主义,强调个体价值与精神的自由,力图逃离现实的混浊,求得精神的自由和超越。
3.历史意义
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1.孟子认为:
“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
这表明他主张( )
A.知识分子应重视农事 B.知识分子应参与政治
C.统治者应维护分封制度D.统治者应该有民本意识
解析:
选B 材料中“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表明知识分子应重视入仕要像农夫重视耕作一样,即主张士应参与政治,故A项错误,B项正确;C、D两项材料并未涉及,故排除。
2.春秋晚期,晋国铸刑鼎,孔子认为晋国“失其度矣”;鲁国贵族季氏用了周天子的乐舞,孔子认为这是“僭越”;季氏推行“田赋”(征收土地税),孔子认为这违反了“周公之典”。
孔子一再表示: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以下与材料中孔子思想不符的是( )
A.反对违反周礼的行为 B.捍卫西周的礼乐文明
C.怀旧的保守主义倾向D.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解析:
选D 孔子竭力维护西周时期的等级名分制度,再结合孔子的出身(鲁国没落奴隶主贵族后裔),不难得出其代表的是“没落的西周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3.(2018届高三·徐州联考)“这一派别对宇宙论、认识论或者个人伦理道德不感兴趣,这些谋略家只专注于对无序的状态提出政治解决的办法,推荐积累权力的技巧。
”以下观点中与该派别的思想主张一致的是( )
A.厉行赏罚 崇尚法治B.无为而治 与民休息
C.仁者爱人 尊君爱民D.崇尚贤能 厉行节俭
解析:
选A 根据题干信息“对无序的状态提出政治解决的办法”可知,该派别主张法治,根据“推荐积累权力的技巧”可知,该派别主张加强君主和中央的权力,据此可知该派别为法家学派,A项正确;B项属于道家思想;C项属于儒家思想;D项属于墨家思想。
4.战国时期,针对当时的社会动荡,某学派提出:
“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然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
曰:
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敖贱,此天下之害也。
”该思想属于( )
A.儒家B.墨家
C.道家D.法家
解析:
选B 该思想反对“大国之攻小国”,主张非攻;反对“强之劫弱,众之暴寡,
诈之谋愚,贵之敖贱”,主张兼爱,材料观点符合墨家主张,故B项正确。
从高考研究的高度上揭秘高考 [考什么·怎么考]
近年江苏高考对本部分的考查重在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命题以基础主干知识为主,摒弃大量艰涩的文言史料,突出对基础知识的活用。
试题精心选择反映时代主题、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题材,创设问题情境,立足知识和能力考核目标设计问题、组织答案,正确引导了考生在解决问题中体现的价值取向。
所以重视文本阅读,加强对宗法制、分封制、小农经济和儒家思想的认识,深刻理解先秦阶段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对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是正确答题的关键。
分封制和宗法制
1.(2016·江苏高考)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
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
A.家族和睦 B.等级秩序
C.贵族世袭D.宗法观念
解析:
选D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题干中的“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是受到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影响,体现的是宗法观念,故选D项。
2.(2015·江苏高考)《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
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
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
解析:
选A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的意思。
材料大意为:
天子与不同爵位的贵族在朝会时处在不同的位置。
由此可知,周代贵族在朝会的时候有尊卑之分,这反映的是分封制下形成的森严的等级序列,故A项正确。
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是秦代实行的政治制度,郡国并行制是汉初实行的政治制度,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B、C、D三项。
小农经济与精耕细作
1.(2017·江苏高考)《国语》讲“祀,国之大节”。
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
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
A.农具B.礼器
C.食具D.货币
解析:
选B 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大多是礼器,比如“鼎”就是一种权力的象征,故B项正确。
商周时期,由于青铜比较珍贵,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故A项错误;食具不是权力的象征,故C项错误;货币是经济的象征,故D项错误。
2.(2013·江苏高考)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
、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
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解析:
选B 本题考查战国时期的农业生产,意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题目材料中所述发掘的铁农具反映了农业生产从耕地、平地到锄地的生产过程,此过程是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所必需的,所以符合题意的是B项;材料中“秦、魏等国”说明很多诸侯王国在生产铁农具,所以A项错误;C、D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3.(2012·江苏高考)《周礼·考工记》载:
“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
”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解析:
选C 从题干的描述可以看出,当时木、金、皮生产及调色、刮摩、抟埴都有专业的、固定数量的工人负责,也就是说当时官营手工业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A、B、D三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故答案为C项。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1.(2017·江苏高考)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
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
“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
这种解释( )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解析:
选D 孔子的“克己复礼”是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符合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而朱熹的“克己”则要求克服人的私欲,维护封建伦理道德,二者不完全一致,故D项正确;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故A、B两项错误;朱熹的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发展,故C项错误。
2.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
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解析:
选A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子的“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思想体现的是对个人品德的要求,所以本题答案为A。
3.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也承认“涂之人(普通人)可以为禹”。
符合两者观点的是( )
A.主张“因材施教”B.重视人民群众力量
C.认为“人性本善”D.通过教化使人从善
解析:
选D 材料旨在强调人(或者人民)的向上的转变,孟子坚持“人性善”说,荀子坚持“人性恶”说,但是世间皆有善恶之人,引导人们弃恶从善成为圣贤的方法就是教化,故D项正确。
道家、法家、墨家思想
1.“他们试图超越日常的关注,而让他们的心灵在更为虚幻的生活内容中漂浮。
他们并不把人类置于宇宙的中心位置,为人类发明将打乱万物的自然秩序而忧心忡忡。
他们更愿意提倡一种不可分割的、不可言传的非物质的力量或能量,认为这种力量或者能量是现存世间万物的本原。
”这里的“他们”所属的派别应是( )
A.儒家B.道家
C.墨家D.法家
解析:
选B 结合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一种不可分割的、不可言传的非物质的力量或能量……本原”可知,此派别主张“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故B项符合题意。
2.韩非子在《扬权》篇里说: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他主张( )
A.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B.人无贵贱,一律受法律约束
C.结束分裂,建立统一国家
D.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
解析:
选A 题干中“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大意为:
政事在地方,要害在中央。
圣明君主执掌着要害,四方臣民都会来效劳。
这句话说明了韩非子的主张是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故A项正确。
3.《墨子·尚贤》云:
“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
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举公义,辟私怨。
”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A.兼爱非攻B.以民为本
C.以德治国D.公正至上
解析:
选D 墨子主张“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为依据选贤举能,结合“举公义,辟私怨”可判断D项正确。
[课时跟踪检测] (时间:
45分钟 满分:
60分)对应学生用书P135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2018届高三·泰州模拟)周天子分封王族、功臣及先贤,以家长的面目“作民父母,以为王天下”,对国家进行专制统治。
这反映了当时( )
A.国家结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人伦秩序巩固了中央集权统治
C.政治与伦理相结合进行统治
D.分封制实现了地方的有效管理
解析:
选C 材料“以家长的面目‘作民父母,以为王天下’,对国家进行专制统治”体现政治与伦理相结合进行统治,故C项正确。
2.有学者认为,周代宗法制的逻辑,不是以血缘亲疏定君臣关系之远近,而是以君臣关系抹平血缘之亲疏。
在公共事务中,君不是某个人的兄弟或者叔侄,君只存在于公共性君臣关系中,从而确立了其同等地面向所有人的普遍的公共性。
材料说明周代宗法制( )
A.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具有“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