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兰州市文化建设情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165876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兰州市文化建设情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兰州市文化建设情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兰州市文化建设情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于兰州市文化建设情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于兰州市文化建设情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兰州市文化建设情况.docx

《关于兰州市文化建设情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兰州市文化建设情况.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兰州市文化建设情况.docx

关于兰州市文化建设情况

关于兰州市文化建设情况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最近我们对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文化发展改革取得的成效

自2006年被确定为全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以来,我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部署精神,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

(一)体制改革有序推进,文化活力不断增强

兰州大剧院是我市文化体制改革的鲜活样板。

2006年,通过对文化演艺资源进行整合,组建成立了兰州大剧院,改变了歌舞剧院无办公、排练、演出场所的“三无”境地,从松散的剧团管理体制整合过渡为一个综合性演艺集团,整合后的各剧团极大地调动了演职人员的创新能力和积极性,新创作、新排演的优秀剧目不断推出。

推出的舞剧《大梦敦煌》,囊括了文化艺术领域所有国家级大奖,演出足迹遍及全国30多个主要城市和欧洲、非洲许多国家,兰州大剧院也因此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2007年,我市以兰州人民广播电台、兰州电视台为主体,组建成立了市广电总台,在整合新闻资源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使频率频道的整体竞争力显著提高。

新闻综合频道跻身电视媒体30强,《行风阳光热线》荣获广播栏目60强,四年来,总台获得省级一等以上奖项44个。

2010年,遵循政企、政事、管办分离的原则,将原兰州市文化出版局与原兰州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合并,成立了兰州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

该局的成立,标志着我市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标志着我市文化广电事业和文化产业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方面迈出了新步伐。

(二)公益服务日益完善,文化事业长足发展

我市公益文化单位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和服务内容,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近五年来,我市各级财政投入文化建设的经费近4亿元。

图书馆、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单位,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年接待读者、观众达100多万人次,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以举办节会文化活动为龙头,群众文化活动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特别是今年,先后成功举办了20多项大型文体活动。

其中,兰州国际马拉松赛、环青海湖自行车兰州段赛和黄河漂流赛堪称我市今年的3件文体盛事,展示了兰州城市新形象,提升了市民自信心和自豪感。

注重丰富基层文化生活,今年组织开展各类文艺演出和文化下乡活动500多场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取得较好的成绩。

从2007年开始,市财政每年下拨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非遗保护工作。

目前已建成3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基地,4个项目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确定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2名,省级传承人33名,基本建成四级保护名录体系。

(三)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基本构建起了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总投资7200多万元,建成了西北地区第一家五星级电影院---东方红影城和兰州市文化艺术综合楼,并完成金城大剧院现代化改造工程,整体解决了兰州美术馆展厅和市文化馆培训、辅导场地等诸多问题。

总投资5000多万元,建成了中国秦腔博物馆、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兰州国学馆”、八路军办事处和彩陶博物馆。

尤其“三馆”建成开放以来,先后有30多万观众前往参观,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甘肃老字号一条街、兰州城市文化体验馆、黄河铁桥博物馆、音乐厅以及城市雕塑群等文化设施也正在抓紧设计建设。

各县区也多渠道筹措资金,改善公共文化设施,永登、西固两县区图书馆达到国家三级标准。

去年共完成24714户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任务,新建、改建乡镇文化站40个、村文化室131个、社区文化室20个、农家书屋711个,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四)精品名品异彩纷呈,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经过多年发展,我市培育了一批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和文化产业基地,打造了一批文化精品,收到了较好成效。

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9.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7%,高于全市生产总值增速2.92个百分点。

读者集团、兰州电视台、兰州人民广播电台、兰州日报社已具相当规模,成为我市文化产业的重点企业和重要品牌。

演艺业发展步伐加快,截至去年底,《大梦敦煌》共演出800余场,演出收入达8000万元,并且已经成为国家十八台优秀保留剧目之一,收入名列全国第二,投入产出比例名列第一。

同时充分挖掘黄河文化、丝路文化、民族文化资源,重点打造百里黄河风情线文化旅游品牌,初步形成“四大旅游业态集聚区”、“六个特色旅游小城镇”和连接省内外的“九条精品旅游线路”,实现了文化与旅游的较好结合,提升了文化产业的产出效益。

(五)注重提升人才素质,文化队伍逐步壮大

我市不断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采取选派进修、实践锻炼、调研采风等多种方式,强化文化人才培养工作。

先后组织业务培训1000余次,5000多人参加了继续教育。

以合同形式聘请名家加盟,优化文化演艺人员结构。

今年还通过公开招聘等形式,引进7名优秀文化人才。

制定《“兰艺之星”人才工程奖实施办法》、设立了每五年一轮的“兰州市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鼓励创作更多艺术精品。

通过不懈努力,我市涌现出一批在各自专业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的优秀人才,其中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被评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经营管理人才,1人入选省“333人才工程”艺术家,1人被评为省宣传文化系统经营管理人才,1人被评为第五批省优专家,1人被评为省拔尖创新人才。

(六)道德建设持续推动,市民素质不断提升

我市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作为推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的突破点,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升了市民素质。

全市各级都创办了市民学校,坚持对市民群众进行文明礼仪、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培训,收到了良好效果。

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组织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公民道德进万家”等主题教育活动,推动全社会形成文明和谐新风尚。

深入开展以创建文明城市为龙头的“五城联创”活动,不断深化文明城市建设的时代内涵,形成了“创建促文明、文明促和谐、和谐促发展”的工作格局。

我市也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六连冠)、“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等荣誉称号。

在窗口服务行业开展争创文明柜台、文明商(市)场、文明医院、文明公交车等活动,有效提升了窗口行业的服务质量。

截止去年底,全市共建成国家级各类文明单位62个,省级各类文明单位208个,市级各类文明单位480个。

二、文化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全市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发展都取得了显著进步。

但是与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相比,与市十二次党代会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一是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我市文化产业总量偏小,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及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甚微。

去年,我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全市GDP的1.8%。

而与我市相邻的西安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84.03亿元,占GDP的比重达5.7%,差距明显。

文化产业结构也不够合理,现代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文化创意、网络游戏等高科技、高附加值以及文化旅游、文化休闲娱乐等高成长性新兴文化服务业只占到10%,而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服务为主的传统文化产业占据了文化产业90%的比重。

二是文化事业发展与群众需求还存在差距。

我市艺术创作总体力量偏弱,既叫好又叫座的精品佳作偏少。

艺术创作虽也出现一批优秀剧目,但在雅俗共赏方面还有很大努力空间。

音乐创作原创曲目较少。

文学创作力作少,在全国缺乏知名度和轰动效应。

美术创作整体优势发挥不够。

文物保护有待探索新的研究、包装和推出形式与手段,开发利用不足。

三是文化设施建设尚需进一步加强。

虽然近年来,我市加快了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已拥有了金城大剧院、东方红影城和文化艺术综合楼等档次较高的文化设施,但作为省会城市,还缺乏一批独具特色、规模相当、品位高雅、功能完善、能够体现城市文明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文化设施。

四是文化资源还未得到充分利用。

我市文化资源丰富,然而文化资源系统开发利用不够,资源潜力尚未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

文化资源收益仍以门票为主,与之相关的纪念品、饮食、娱乐等服务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匮乏,文化内涵亟待挖掘和开发。

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机制尚未形成,资本和人才难以进入文化领域,进入后也难以盈利,妨碍了文化产业的成长壮大。

文化资源在旅游业和城市形象塑造方面的作用发挥不够,对外展示功能有待加强。

五是人才短缺问题仍较突出。

文化系统中78%的专业技术人员分布在大剧院,农村文化工作人员极其缺乏,基本上没有专业技术人员,严重制约基层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高、精、尖专业人才十分短缺。

在市级文化系统中,获得高级职称的仅有87人,缺乏既通晓文化产业内容、又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本土人才和既懂产品研发又懂艺术创作的实用型专业人才。

文化经营人才比较匮乏,全市被评为国家和省级宣传文化系统经营管理人才的仅有2人。

高端专业人才的缺乏,制约了我市文化产业的较快发展。

六是市民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思想观念比较陈旧,环境意识、卫生观念都很淡薄,不爱护环境,乱堆杂物、乱倒垃圾、乱贴广告等现象屡禁不止,文明行为的养成任重道远。

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效果不够明显,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加强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必须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加快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的要求,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努力促进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健全完善体制机制。

运转协调的体制机制,始终对文化建设起着基础性、根本性的作用。

一要建立健全领导管理机制。

在市县区两级建立专门负责协调文化发展工作的领导机构,着眼文化发展全局,研究、确定全市文化发展政策、决策部署、规划布局及重大项目的推进与落实工作,推动全市文化建设协调有序开展。

二要加强文化行业协会建设。

建立健全各种文化行业发展协会,发挥文化行业协会推动行业自律、综合服务行业发展的作用。

支持建立群众文化协会,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组织、协调、研究和服务保障。

三要建立健全支持文化发展的制度体系。

建立文化发展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解决全市文化决策部署、规划布局和政策扶持等重大工作;建立健全文化建设统计汇总制度,定期统计文化发展情况;建立健全重点项目督查落实制度,形成科学高效的项目管理机制。

同时制定和完善文化产业行业管理、市场管理、资源开发、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法规制度,使文化发展步入法制化的发展轨道。

四要健全完善文化发展资金保障机制。

适当提高市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建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

引导带动社会资本投资,变单纯依靠政府投入为政府、企业、个人、社会多元化投入。

积极开展银企对接,鼓励支持金融机构扩大对文化企业和文化项目的贷款规模。

(二)进一步完善文化基础设施。

文化活动的开展,文化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

让群众享有更多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就必须进一步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一要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整合、改造市、县(区)、乡(镇)、村(街道)四级公共文化设施,使市县(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图书室、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文化广场、乡村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的覆盖面达到100%。

二要推进重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兰州音乐厅、兰州文化艺术中心、兰州广电大厦(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解决我市中心城区大型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问题。

三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落实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重点项目,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倾斜,活跃农村文化生活。

(三)着力打造文化品牌。

文化品牌是文化发展战略的核心和关键。

必须加快打造富于兰州特色的文化品牌,以品牌提升兰州文化知名度,扩大兰州文化影响力,提高兰州文化竞争力。

一要打造历史文化品牌。

依托兰州黄河铁桥、青城古镇、八办等历史建筑和文物古迹,重塑黄河两岸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

二要打造黄河风情线品牌。

在现有基础上,进行精细开发和改造扩建,规划建设黄河景观带、黄河文化长廊、城市雕塑群等系列人文景观工程,丰富黄河风情线的文化内涵。

三要打造核心演艺品牌。

继续创新完善《大梦敦煌》、《曹操与杨修》等优秀舞台艺术精品,形成演艺品牌规模效应。

创作一批主旋律突出、群众喜闻乐见、反映兰州重大历史事件和现代重大典型题材的艺术精品,充实兰州演艺品牌。

四要打造重大特色节会品牌。

提升节会档次规模,打造具有兰州地域文化特色的大型文化艺术节会品牌,扩大兰州文化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要打造民俗文化品牌。

继续提升兰州太平鼓舞、黄河水车、兰州高高跷、兰州鼓子,以及著名的雕刻葫芦、黄河奇石、羊皮筏子、兰州牛肉面等品牌影响,采用现代传播手段,逐步把这些民俗文化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发展文化产业,既是展现先进文化巨大思想力和感召力的现实需要,也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产业优化升级的必然要求。

必须立足兰州实际,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一要挖掘兰州文化资源。

加大文化资源普查力度,开展文化研究工作,挖掘文化深层内涵,为开发利用奠定坚实基础。

二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一方面要优化产业布局。

根据各县区位优势,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构建文化产业带,打造文化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发展文化产业集群。

另一方面要优化产业结构。

在发展壮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加快发展新兴文化产业,调整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实现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三要打造文化龙头企业。

要精心谋划打造一批文化龙头企业,提高文化产品生产制作的集约化程度,延伸文化产业链条,提高文化企业的总体实力和竞争力。

四要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依托兰州丰富的文化资源,发展壮大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培育特色精品文化旅游线路,扶持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旅游节会活动,打造旅游演艺精品,进一步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开发旅游商品,丰富兰州旅游元素,拉长旅游产业链条,提高旅游收入,扩大旅游影响力。

五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

通过高质量的演艺、展览、出版等,逐步拓展对外文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树立和展示兰州的崭新形象。

拓展国内外文化市场,加大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对外输出,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率。

(五)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文明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加快文化建设,就必须下大力气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和城市的文明程度。

一要加强全民思想道德建设。

要通过开展“讲文明树新风”、“道德模范”评选表彰等活动,逐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加强市民教育工作,制定教育计划,配发《兰州市市民道德教育读本》,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文明礼仪作为重点内容,对广大市民进行普遍培训。

丰富未成年人课外活动,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夯实思想道德建设基础。

二要深化文明创建活动。

深入推进“五城联创”,组织实施创建晋级达标工程,搞好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工作,全面开展新一轮创建文明城市活动。

加强对创建的宣传,不断提高市民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支持率,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三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精选古今彰显爱国情怀、体现当代改革开拓者形象的人物事迹和言行资料,广泛开展宣传学习。

利用历史文化、红色景点及工业旅游资源,建立教育基地,打造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课堂。

(六)不断壮大文化人才队伍。

文化要发展,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

一要建立健全人才选拔、引进和使用机制。

加强文化人才市场建设,完善人才选拔制度,建立规范的人才流动机制。

制定文化高端人才和领军人才引进计划,重点引进紧缺的复合型文化产业骨干人才和创意产业人才。

通过合作、兼职、交流等方式,吸引文化名家助力兰州文化建设。

二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完善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通过岗位培训、交流挂职、实践锻炼、外出考察等方式,加强对文化艺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全行业从业人员素质。

三要建立健全人才激励保障机制。

建立科学配套的优惠激励政策,解决文化人才的后顾之忧。

研究出台以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办法,体现文化人才的独特价值,激发文化人才的特殊创造力。

建立健全规范有效的人才奖励制度,让人才的贡献与获得的荣誉、地位和实惠相匹配,调动人才创新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社会发展研究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