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管理心理学》期末考试必备真题集含答案6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16459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大学《管理心理学》期末考试必备真题集含答案6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东北大学《管理心理学》期末考试必备真题集含答案6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东北大学《管理心理学》期末考试必备真题集含答案6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东北大学《管理心理学》期末考试必备真题集含答案6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东北大学《管理心理学》期末考试必备真题集含答案6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北大学《管理心理学》期末考试必备真题集含答案61.docx

《东北大学《管理心理学》期末考试必备真题集含答案6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大学《管理心理学》期末考试必备真题集含答案61.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北大学《管理心理学》期末考试必备真题集含答案61.docx

东北大学《管理心理学》期末考试必备真题集含答案61

管理心理学答案

单选题

1.管理心理学产生于(B)。

A.20世纪4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

2.心理学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在哲学体系中缓慢发展,直到(B)才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A1878B1879C1880D1883

3.泰勒式“科学管理”盛行于(C)。

A.19世纪中叶B.19世纪末C.20世纪初D.20世纪中叶

4.最早在企业管理中应用心理学知识的是(D)。

A雨果·闵斯特伯格B莉莲·吉尔布勒斯C福兰克·吉尔布勒斯D斯特恩

5.霍桑实验的主持者是(A)。

A梅奥B霍桑C泰勒D麦格雷戈

6.社会测量学的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A)。

A莫雷诺B梅奥C赫茨伯格D勒温

7.群体动力理论的创始人是心理学家(B),该理论又被称为“场”理论。

A霍尔B勒温C琼斯D凯利

8.(A)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A感觉B知觉C记忆D思维

9.心理学研究发现,知觉对象的组合服从于(A)、相似原则、闭锁原则和连续原则。

A接近原则B情境原则C交替原则D对比原则

10.“人重言重,人微言轻”,这符合影响社会认知的(B)因素。

A认知者B认知对象C认知方法D认知情境

11.“远亲不如近邻”反映了空间距离对于人际交往的影响,这符合影响社会认知的(D)因素。

A认知者B认知对象C认知方法D认知情境

12.(D)是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它是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A性格B气质C能力D个性

13.“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是气质具有很大的(C)。

A情境性B固执性C稳定性D持久性

14.在著名的体液说提出500年后,古罗马医生(B)正式提出了“气质”的概念。

A巴甫洛夫B盖伦C培因D斯普兰格

15.苏联生物学家(A)认为,气质类型可以用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来解释。

A巴甫洛夫B#盖伦C培因D希波克拉底

16.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中的(C)对应着气质类型中的胆汁质。

A强、平衡、灵活的活泼型

B强、平衡、不灵活的安静型

C强、不平衡的不可遏制型

D弱、不平衡的弱型

17.“少年聪慧”与“大器晚成”说的是(C)。

A能力类型差异B能力水平差异C能力发展的早晚差异D能力性别差异

18.在态度的构成要素中,(C)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A认知要素B评价要素C情感要素D行为倾向要素

19.(A)指被宣传者向着宣传者所主张态度相反的方向变化或仍然保持原有的态度。

A逆反心理B反抗心理C对抗情绪D反抗情绪

20.“P-O-X”模式与“A-B-X”模式的区别在于(B)。

A前者无需确认认知主体,后者需要确认认知主体

B前者需要确认认知主体,后者无需确认认知主体

C前者注重认知对象,后者注重认知主体

D前者注重认知主体,后者注重认知对象

21.人际关系是在人们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D)的具体情况。

A空间距离B物理距离C时间距离D心理距离

22.(B)是指具有一定人际关系的各方表现出来的相互作用行为。

A组织行为B人际行为C人际交往D群体行为

23.“兄弟反目,夫妻成仇”是指人际关系变化的(A)。

A反向驱动B离向驱动C同向驱动D利益驱动

24.“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指的是人际关系变化的(B)。

A反向驱动B离向驱动C同向驱动D利益驱动

25.在一般情况下,在完成简单任务时,(B)的群体效率较高。

A异质结构B同质结构C正式群体D非正式群体

26.(D)是指一个人在从事工作时只要他人在场就对个体行为产生助长影响的效应。

A从众倾向B社会标准化倾向C社会顾虑倾向D社会助长作用

27.群体成员共同接受、共同遵守、约定成俗的(C),称为群体规范。

A群体纪律B心理倾向C行为准则D群体情感

28.(A)就是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对群体的向心力。

A群体凝聚力B群体协作力C群体合作力D群体约束力

29.成员的共同性是影响和制约群体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其中的(D)是最关键的因素。

A群体的规模B群体的领导者C群体的地位D共同利益与目标

30.下列情形中,能最大提高生产效率的是(B)。

A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但群体凝聚力较弱

B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但群体凝聚力较强

C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不一致,但群体凝聚力较强

D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不一致,但群体凝聚力较弱

31.按照决策性质的不同,可将决策分为(A)。

A确定型决策与非决定型决策

B战略性决策与战术性决策

C竞争型决策与非竞争型决策

D个体决策与群体决策

32.“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这句话说的是决策应遵循的(B)。

A可行性原则B民主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经济性原则

33.人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交流是(C)的研究内容。

A通讯科学B社会心理学C工程心理学D管理心理学

34.(D)是指接受者把收到并理解了的信息返送给发送者,以便发送者对接受者是否正确理解了信息进行核实。

A编码B传输C解码D反馈

35.只进行与工作相关信息的沟通属于(A)。

A正式沟通B非正式沟通C单向沟通D双向沟通

36.正式沟通的局限性表现在(A)。

A速度慢,不易沟通感情B容易失真

C混乱无秩序D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

37.一位主管与其他许多人之间的沟通是(C)。

A链状沟通B.Y型沟通 C轮状沟通 D环状沟通

38.所谓“隔行如隔山”,是指影响沟通的社会障碍因素中的(A)。

A职业障碍B地位障碍C组织结构障碍D认识障碍

39.“一词多义”现象,属于影响沟通的(A)障碍。

A文化B社会C心理D认识

40.情景模拟法具有针对性、(B)、预测性、动态性等特点。

A主观性B客观性C模拟性D选择性

多选题

41.管理心理学的学科知识基础主要包括(ABCD)等。

A管理学B心理学C社会学D社会心理学E社会管理学

42.管理心理学的特点是(ABDE)。

A人本性B综合性C目的性D权变性E应用性

43.下列与工业心理学相关的人物是(AB)。

A斯科特B雨果·闵斯特伯格C斯金纳D福兰克·吉尔布勒斯E布鲁姆

44.(CDE)等均属于个性倾向性,是人活动的动力系统。

A能力B性格C兴趣D信念E价值观

45.以下选项中属于社会知觉范围的是(ACDE)。

A他人知觉B他物知觉C人际关系知觉D社会角色知觉E自我知觉

46.社会知觉效应主要包括(ACDE)。

A首因效应B木桶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效应E投射效应

47.在以下选项中,属于影响社会认知的认知对象因素的有(ABDE)。

A相貌B知名度C心理需要D自我展示E魅力

48.在能力的性别差异上,以下表述错误的选项是(ABC)。

A男性与女性的能力不存在差异

B男性优于女性##女性优于男性

C男性的空间视知觉能力和计算能力一般优于女性

D女性的言语能力通常优于男性

49.在理解性格与气质关系上,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BD)。

A气质能左右性格形成、发展的速度和强度

B性格是在气质类型基础上后天形成的一种心理特征

C气质类型能够决定一个人最终形成什么样的性格

D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能形成相同的性格特征

E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也无明显优劣之差异

50.以下选项中属于个性的动力结构系统的是(ADE)。

A理想B能力C性格D人生观E爱好

51.偏见产生的社会原因包括(ABD)。

A群体间的利害冲突B社会文化因素

C社会舆论因素D社会情境原因E挫折

52.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ABCDE)等方面。

A社会环境影响B家庭影响C同伴影响D团体影响E模仿学习

53.影响态度改变的客观因素包括宣传者的(ACD)。

A影响力B智力水平C隐藏动机D人格魅力E情境因素

54.人际关系的成分包括(ACE)。

A情感成分B心理成分C行为成分D意志成分E认知成分

55.从形态上看,人际关系主要包括(ABCD)等内容。

A亲密形态B互利形态C勉强形态D冲突形态E和谐形态

56.人际关系的互利形态主要包括(ABE)等方面。

A物质-精神互利B精神互利C感情-物质互利D心理-精神互利E物质互利

57.根据群体的发展水平和群体成员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可将群体分为(ABD)。

A松散群体B联合群体C紧密群体D集体E正式群体

58.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包括(ACDE)。

A物质利益的影响B正式组织目标C心理特征的影响

D亲缘血统、历史、地理的影响E思想感情的影响

59.以下属于非正式群体特征的选项包括(BDE)。

A明确的规章制度B领导人是自然形成的

C有一套成文的奖惩制度与手段D有一条反应灵敏的信息传递渠道

E有较强的自卫性和排他性。

60.以非正式群体的性质或效益为依据,可以把非正式群体分为(BCDE)。

A混合型B消极型C破坏型D中间型E积极型

判断题

61.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本来面目认识事物是管理心理学应坚持的客观性原则(T)。

62.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动态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和主观性原则等是管理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原则(F)。

63.俗话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这属于社会知觉效应中的刻板印象(T)。

6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体现了社会知觉效应中的晕轮效应(F)。

65.“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符合社会知觉效应中的首因效应(F)。

66.希波克拉底提出了著名的气质类型体液说,认为人体内有血液、粘液、黑胆汁和黄胆汁4种体液类型(T)。

67.行为特征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冲动等的气质类型是多血质(F)。

68.按照心理竞争性特点,阿德勒将人的性格分成优越型和自卑型(T)。

69.按照纽科姆的“A-B-X理论”,A、B因X而交往频率越低,不一致时就越紧张(F)。

70.态度改变可划分为两种:

一是一致性改变,二是非一致性改变。

前者是“量”的变化,后者是“质”的变化(T)。

71.“态度的形成是一个中性概念与一个带有社会积极或消极含义概念重复匹配的结果”,这是态度形成理论中学习论的基本观点(T)。

72.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发展了社会测量法,提出了参照测量法(T)。

73.研究表明,一个群体中最有能力、最能出好主意的成员往往不是最受喜爱的人。

这一结论是人际吸引条件中个性品质因素影响的结果(F)。

74.常言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这说的是人际吸引条件中的熟悉因素的影响(F)。

75.“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说的是人际吸引条件中的相似因素的影响(T)。

76.在通常情况下,一个中国人几乎难以与一个巴西人成为朋友,这说的是人际吸引条件中的接近性因素的影响(T)。

77.勒温用“场论”来解释人的行为,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人和他所处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T)。

78.“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符合群体心理中的社会惰化现象(T)。

79.首属群体概念是由社会学家米勒于1923年提出来,又称初级群体(F)。

80.“群体极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