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观察量表doc.docx
《自主学习观察量表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主学习观察量表doc.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主学习观察量表doc
走向专业的听评课
今天崔教授详细地介绍了一种有效的听评课新范式:
LICC,即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4个维度。
每个维度由5个视角构成,每个视角由3至5个观察点组成,合计68个点。
听评一节课,第一步先要理解课堂,了解该节课的四维度;第二步是确定听课的观察点,即确定听课的重点内容、方向;第三步就是开发观察工具。
这种范式提倡听课者听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明确听课的任务。
听课时,听课者之间要合作,根据自己的听课任务进行观察、记录,课后对记录进行分析,针对问题提意见。
这种听评课方式一改过去听课者盲目去听课,课后泛泛而评的现状,更具目的性和针对性,从而能有效地改进课堂教学。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是学校教育真正发生的地方,课堂可以说是研究教与学最适当的场所,它蕴藏着丰富的、有价值的研究要素。
课堂研究正是要通过对这些要素的研究,揭示课堂的事实和规律,而课堂观察是课堂研究最经常、最基本的方法之一,也是课堂研究中收集可靠资料的重要手段。
课堂观察做为课堂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它一方面可以作为独立的研究方法对;另一方面它也可以与其他研究方法综合使用,在后一种情况中,课堂观察主要作为收集资料的手段,比如实验法收集资料及观察实验对象变化的阶段也需要课堂观察作为手段;再一方面,通过课堂观察发现的问题常常被作为其他研究方法深入研究的起点,我们往往可以通过课堂观察找到有价值的研究主题,也就是从大量的事实中发现问题。
所以说课堂观察是课堂研究最经常、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课堂观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研究方法,它非常适合于教育教学情境中的研究,它在课堂研究,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以及教育决策与评价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课堂观察的设计:
1.依据课程标准。
2.确立四维观察角度。
3.关注教学现场的关键和细节。
4进行非结构性、开放式观察。
5制定观察总表。
下面是从学生和教师两个维度设计的观察点
维度1:
学生学习
?
角色:
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
?
状态:
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者、主动建构者
?
追求:
有效
?
观察点设置:
1.学生学习,亦从“课程”出发,以“有效”为目标;
2.观察学生,必须且能观察的包括课前“准备”和课堂“倾听”“互动”“自学”等活动,活动是否有效看“达成”;
3.前四个指标的观察均可从“行为”“程度”和“习惯”“态度”四个方向去观察。
?
观察指标:
视角
观察点举例
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
是怎样准备的?
·准备得怎么样?
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倾听
·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
能倾听多少时间?
·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
·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
有多少人?
互动
·有哪些互动行为?
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
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自主
·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
有多少人参与?
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
各有多少人?
·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
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
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达成
·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
有多少人达成?
·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
效果如何?
维度2:
教师教学
?
角色:
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
状态:
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
?
追求:
有效
?
观察点设置:
1.课堂教学,从“课程”出发,以“有效”为目标;
2.观察课堂“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必须且能观察的包括整体“环节”安排、教学信息“呈示”、师生“对话”、学习“指导”和教学“机智”;
3.五个指标均可从有哪些“行为”(有什么)和行为“程度”(怎么样)两个方向去观察。
?
观察指标:
视角
观察点举例
环节
·由哪些环节构成?
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呈示
·怎样讲解?
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
·板书怎样呈现的?
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
·媒体怎样呈现的?
是否适当?
是否有效?
·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
是否规范?
是否有效?
对话
·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
是否有效?
·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
有哪些辅助方式?
是否有效?
·有哪些话题?
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
指导
·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
是否有效?
·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
是否有效?
·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
是否有效?
机智
·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
为什么?
效果怎么样?
·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
效果怎么样?
·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
效果怎么样?
·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
量表一目标的设立与达成度”的观察与记录
【观察点】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是设定的教学任务,也是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
衡量一堂课优劣的最主要标准就是教学目标的准确度和达成度,研究教学目标的清晰度,学习目标准确性的预测,以及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的关联度,就成了课堂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所以我们合作编制了这个“新授课教学目标的设立与达成度”的课堂观察记录的工具。
【观察框架】
教学目标的确立是基于课程标准来制定的,它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所以要从这三个维度观察新授课的教学目标。
一般课堂教学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应对应相应的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
观察者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观察的对象是教师和学生。
结合上述基本常识,制定观察矿建如下:
“新授课教学目标的设立与达成度”基本信息记录表(表1)
时间
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_____节
地点
观察者
姓名
单位
任课
教师
姓名
学科
年龄
教龄
单位
课题
课程
标准
教学
目标
“新授课教学目标的设立与达成度”观察情况记录表(表2)
观察项目
评价
建议
课前
查看
教案
1.教案是否有三维目标?
2.三维目标的确立是否恰当?
座谈
情况
3.教师是否真正研读了本条课标要求?
4.教师对对本条课标的理解程度如何?
5.如何根据课标确立的教学目标?
课中
导入
6.创设的情景与本条课标是否存在关系?
教学
过程
教师
活动
7.讲授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关联度如何?
8.问题设计与教学目标的关联度如何?
9.例题与目标的吻合度如何?
学生
活动
10.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
11.学生是否能围绕学习目标回答问题?
12.学生是否具有思考的目的性?
13.生生互动是否以教学目标为核心?
师生
互动
14.活动是否围绕教学目的而设立?
15.活动的效果能否提升学习目标?
训练
16.课堂练习题与教学目标的关联性如何?
17.课堂练习是否能当堂完成?
18.学生对习题的回答或完成情况如何?
课后
课后
作业
19.作业设置与教学目标的关联性如何?
20.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如何?
说明:
1.“评价”项目共20条,共100分。
每个小项均采用5分制:
优(5分)、良(4分)、好(3分)、中(2分)、差(1分)。
2.“建议”针对教师课前、课中、课后的情况以文本形式记录,并在课后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
量表二思想政治课情境创设有效性观察
设计说明
思想政治课教学强调情境创设在课堂教学中的引领作用。
在教学中把基本观点和原理融入到生活题材中,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搭建探究平台,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质疑、探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真正理解结论,培养能力,升华情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思路。
情境创设的基本要求
1、内容要针对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体现“三维目标”的要求,具有明确的针对性、目的性、典型性;情境创设要符合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学生容易进入情境;既要将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材料引入课堂,又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教科书所创设情境的探究价值。
2、形式上,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情境创设的形式应当多样化,如文字、图表、图片、音像(录音、歌曲、漫画、录像等)、实物、角色模拟活动等。
3、情境既可以由教师设计,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搜集整理材料在课堂上交流、展示。
4、情境创设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学生已有感性经历且易于理解的知识,可以由学生直接认知,或通过情境“唤醒”、归类和重组的方式集中呈现;对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和生活经历的知识,则需要教师在广泛占有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精心设计和引导。
5、问题设置要与情境具有关联性,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要具有层次性,体现过程性;要有梯度,可操作性强;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具有可探究性。
为此设置此观察记录表,分“问题情境内容”和“学生表现”两部分。
此观察记录表格是在已有表格的基础上改造而成,主要增加了对“问题情境内容”的观察和判断,以为诊断矫正提供更全面的依据
情景一
情景二
情景三
问
题
情
境
内
容
情
境
创
设
内容
教材情境()
教材改造()
新创情境()
教材情境()
教材改造()
新创情境()
教材情境()
教材改造()
新创情境()
形式
文字()
图表()
音像()
图片()
活动()
综合()
文字()
图表()
音像()
图片()
活动()
综合()
文字()
图表()
音像()
图片()
活动()
综合()
主体
教师()
学生()
教师()
学生()
教师()
学生()
问
题
设
置
关联性
紧密()
脱节()
紧密()
脱节()
紧密()
脱节()
层次
及梯度
合理()
不合理()
合理()
不合理()
合理()
不合理()
难度
高()
中()
低()
高()
中()
低()
高()
中()
低()
学
生
表
现
学生表情
参与度
行为
人数
行为
人数
行为
人数
未参与人数
学生回答
改进
建议
观察量表三“自主学习”课堂观察量表
编制说明:
“学生学习维度”,其中就有很多观察角度,如学习准备情况、倾听情况、自学情况、互动情况(合作学习)、目标达成情况等等。
对部分课堂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效不高的问题进行分析,影响学生自主学习效率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每次自主学习的任务是什么?
如何呈现?
学生是否明确?
(学什么/怎么学/学到啥程度)
学习的形式是什么?
(阅读课本/练习/实验/其他)
自主学习时间是否充足?
(时间是多少、在规定时间完成任务的比例)
学生是否参与自主学习?
学困生是否参与?
自主学习的效果如何检测?
是否有效?
自主学习是否有序?
自主学习的效果怎样等等。
……
据此,开发了以下课堂观察量表,用于课堂观察。
说明:
1.学习任务中的呈现形式包括:
叙述/板书/学案展示/其他;
2.学习形式包括:
阅读教材/做练习/其他;
3.教师指导包括:
教师对学生学习有无指导/如何指导:
个别/小组/集体;
4.效果检测方式包括:
提问/展示/检测题/其他。
执教者
课题
观察者
观察内容
学生课堂自主学习
研究问题
如何提高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学习任务
学习形式
教师指导
时间
参与情况
效果
学习秩序
评价及建议
内容
呈现方式
是否适合
是否明确
用时
是否充足
比例
学困生情况
检测方式
结果
总体评价及建议
观课后
反思
量表四学习状态观察记录表
1.开发意图。
根据课堂观察LICC模式和开发课堂观察记录的方法,设计了学生学习维度观察量表。
此观察量表以学生学习状态为观察点,分析学生自主学习的参与情况,根据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否有效。
2.观察维度。
从学生情绪、注意、参与三个视角观察全班学生的学习状态。
3.研究问题。
学生学习状态。
学习状态观察记录表(群体研究)
项目
观察内容
频次
百分比
排序
情绪状态
1.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行为
注意状态
1.始终关注讨论的主要问题
2.能倾听同学的发言的问题
参与状态
1.参与人数
2.参与时间
3.参与程度
说明:
学生学习行为是指学生表现出来的观察、讨论、思考等行为。
量表五课堂有效提问观察工具设计
一、课堂观察点:
课堂有效提问
课堂提问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间交流的重要方式,是教师了解课堂即时学情及目标达成度的有效手段,教师设计课堂问题的水平、科学性、目的性、梯度性等,对学生理解知识、准确把握、思维训练等至关重要。
而教师的提问艺术、理答策略又是师生关系的重要基础,因此,设计课堂有效问答观察工具意义重大。
二、观察点框架分析
对核心概念的框架分析(见下表)
三、观察记录工具
该记录工具从教师对课堂问题的设计、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理答四个方面进行观察,每一方面都预设了其它预想不到的课堂记录,每一个观察点要求从定量的记录和课堂描述两个方面作出判断,最后给出一个观察结果分析。
课堂有效提问观察量表
观察
要素
观察点
定 量 记 录
课 堂 描 述
结果分析
(定性与定量)
问题
设计
问题目标性
问题价值型
问题科学性
其它情况
教师
提问
提问的方式
提问的数量
认知层次
其它情况
学生
回答
回答方式
回答人数
回答态度
其它情况
教师
理答
理答态度
理答方式
理答效果
其它情况
量表六 “教师课堂引导”的课堂观察记录表
教师课堂引导
备注
行为动词
参与人数
引导时间
引导程度
时机
跟学生思维契合度
灵活性
讲解
操作
板演
演示
师生互动
倾听
理答
设问
回答
简评
展示典型
组织活动
讨论
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