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对今完美版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15738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0.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对今完美版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对今完美版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对今完美版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对今完美版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对今完美版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对今完美版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对今完美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对今完美版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对今完美版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对今完美版教案

教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识字6古对今

学科

语文

学段:

小学

年级

一年级

教材

书名: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年11月2020年1月第四次印刷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等

7个字。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词语,借助图片或生活联系实

际了解“朝霞、夕阳、严寒、酷暑”等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想象课文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重点: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书写生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随文巩固识记“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细、语、李、香”4个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2.联系生活、借助图片了解词语“朝霞、夕阳、和风细雨”,学习课文第二小节;想象课文中描绘的画面,学习课文第三小节。

教学重点:

1.随文巩固12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书写“细、语、李、香”4个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一、回顾所学,复习导入。

1.学生自主复习。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识字6《古对今》,打开语文书第56页,请你们先读一读课文,再读读课文里面的会认字。

学生读课文,读会认字。

2.复习会认字组成的词语。

认读词语:

圆形、严寒、酷暑、秋凉、早晨、朝霞、夕阳、杨树、和风细雨。

 

复习巩固,注重一二课时的衔接。

 

二、学习第二小节,了解词语“朝霞”、“夕阳”、“和风细雨”。

1.发现第二小节中的自然现象。

学生读第二小节,交流发现。

预设:

第二小节中的雪、霜、和风、细雨、朝霞、夕阳都是自然现象。

2.学习“晨对暮”。

(1)找反义词。

预设:

第二小节中意思相反的词语有两组,分别是“朝、夕”,“晨、暮”。

(2)巩固会认字“晨”。

交流词语:

清晨、早晨、晨光。

知道“晨”是指清早,太阳出来的时候。

(3)了解词语“暮”。

知道“暮”是指傍晚,太阳落的时候。

朗读:

晨对暮。

3.联系旧知,学习“雪对霜”。

回忆《春夏秋冬》中学过的词语:

冬雪、冬雪飘、秋霜、秋霜降。

朗读:

雪对霜。

4.学习“和风对细雨”。

了解“和风细雨”,感受自然的美。

(1)课前质疑“和风对细雨”。

预设:

为什么说“和风对细雨”呢?

(2)联系生活感受“和风”。

交流什么是“和风”。

联系生活说感受。

预设:

“和风”是温和的风,吹在身上暖暖的,又像妈妈的手,柔柔的。

(3)了解“细雨”。

交流什么是“细雨”。

预设:

“细雨”和很小的雨,不会一下子淋湿我们。

识记词语“和风细雨”。

朗读:

和风对细雨。

5.借助图片了解“朝霞”、“夕阳”。

观察图片。

知道“朝霞”是日出时出现的云霞。

知道“夕阳”是傍晚的太阳。

朗读:

朝霞对夕阳。

6.回读并背诵第二小节。

师生合作朗读并背诵。

 

 

联系学生生活,学习了解词语的意思。

 

三、借助插图学习第三小节,了解词语“莺歌燕舞”、“鸟语花香”。

1.发现第三小节中的植物和动物。

学生读第三小节,交流发现。

预设:

第三小节中“桃、李、柳、杨”和“花”都是植物,“莺”、“燕”、“鸟”是动物。

2.观察插图,结合第三小节说发现。

学生交流发现。

学习词语“莺歌燕舞”、“鸟语花香”。

朗读并背诵第三小节。

3.回读并背诵课文。

借助书中插图,结合课文看图说话,学习词语,练习表达。

四、自学生字,练习书写“细、语、李、香”。

1.自读生字,自主识字。

(1)读准字音。

(2)记住字形。

2.汇报交流,积累词语。

(1)交流记字方法。

预设:

“细”是绞丝旁加上田。

“语”是言字旁的字,言字旁的字我们还写过“讲”、“请”、“说”、“许”。

“李”是木加上子。

“香”是禾加上日。

(2)词语拓展积累。

这几个生字能组成很多词语,我们来读一读:

细小细心和风细雨

语言语气鸟语花香

李子

香甜香瓜

3.引导观察,规范书写。

仔细观察笔画和位置,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交流结果特点和重点笔画。

预设:

“细”左窄右宽、左高右低,下面基本齐平。

“语”左窄右宽,左右两边基本齐平。

“李”上下基本同宽,木的短竖和子的弯钩写在竖中线上。

“香”字上宽下窄。

4.生练写。

(1)笔顺指导。

(2)学生练习书写。

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第57页,找到田字格中这4个字,描一遍写两遍。

注意书写的姿势,做到三个一,调整好坐姿开始写。

(3)结合书写,反馈修改。

建议:

把你写的字与书上的范字比一比,优点在哪里,有什么不足?

下课修改一下,可以再写写练练。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培养自学能力。

五、总结所学。

同学们,这两节课我们学习《古对今》的课文,认识了12个生字,学写了7个字。

这课书我们就学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古对今》教学方案

教材分析

本科采用对韵歌的形式识字,这首对韵歌以对子的形式描绘了四季气候及景物特点。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采用写意画的方式展示了“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美好景物。

课文由三个小节组成,每小节四行,且结构相同,这三段韵文,分别用简洁形象的语言和长短句交替的节奏,描绘了四季轮回,冬去春来,昼夜交替,欣欣向荣,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等7个字。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朝霞、夕阳、严寒、酷暑”。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教学重点、难点

字音重点为“圆、严、寒”;书写指导的重点为“夕、语”;词语理解的重点在“严寒、酷暑”。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在黑板上抄写《古对今》全文,用黑卡遮住。

课题空着,揭题时写。

2.生字卡片。

3.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词语,请同学们朗读。

【设计意图】从字词入手,可以尽快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同时也可以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二、熟读成诵

1.开火车读韵文,每人读一行。

分节读韵文,要求流利。

2.指名或指定小组互读对子,全班交流正音。

3.各种形式读对子,直到读熟。

(1)师生交叉读。

(2)男女生对读。

(3)学生分三大组拍手赛读,优胜组集体表演读。

4.分析课文内容。

(1)学了第1小节,你知道了什么?

春、夏、秋、冬是一年中的四个季节。

春暖、酷暑、秋凉、严寒准确地概括了四个季节的特点。

(2)第2小节中共提到了哪些自然景物?

晨、暮、雪、霜、和风、细雨、朝霞、夕阳、桃子、李子、杨树、柳树、莺、燕、鸟、花。

(3)第3小节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描写了春天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桃李成行、生机勃勃的景象。

5.交流对子歌中的特点:

(1)反义词对:

古对今 圆对方晨对暮严寒对酷暑春暖对秋凉

(2)天气现象对:

雪对霜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

(3)植物和动物对:

桃对李柳对杨莺歌对燕舞鸟语对花香

6.背诵《古对今》。

指名背,小组背、齐背。

总结:

播放欣赏对子歌歌曲。

这篇韵文其实是我国古代对子歌的一小部分,我们可以再搜集一些有关对子歌的其他内容,积累和背诵。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读,既能让学生保持读后的兴趣,又能让学生不知不觉熟读成诵。

同时完成学习任务后,以一首优美的《对子歌》收尾,给整节课画上句号,同时激发学生主动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课堂练习

四、布置作业

背诵《古对今》。

五、板书设计

年级学科第()单元年月星期

课题

6.古对今

审核人

主备者

执教者

课时

2

总课时

课型

主备人设计

个性设计

教学

目标

1、知识目标:

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夕、李、语、香”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

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

用具

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

方法

迁移法,引导法

一、课堂导入

师:

上节课我们不仅朗读了对子歌,还认识了生字,现在,老师来读读课文,请大家认真看书,用心听,边听边想你们从课文中还知道了什么?

(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录音)

二、探究新知

1、学习四字词语。

(1)在这首对子歌里,还藏着许多四字词语呢,看,这个词语你们会读吗?

(和风细雨)

教师指名读

(2)像这样的词语在每个小节中都有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把他们找出来。

师生共同得出:

严寒酷暑、春暖秋凉、和风细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

(3)课件出示大自然美丽图片,让学生观察,然后想一想用哪个词形容最恰当。

三、课文详解。

1、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师生交叉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读完以后再交换。

(3)师:

你知道文中这些有趣的组合叫什么吗?

生:

对子。

(4)师:

课文的对子中写了哪些事物?

生:

雪、霜、和风细雨、桃、柳、杨、朝霞、夕阳、莺、燕、鸟、花……

师:

你见过这些事物吗?

它们是怎么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5)引导想象,读到和风细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时,你好像看到什么?

四、背诵课文

自由试背,同桌互背。

分小组背,男女生比赛背。

五、课文小结

同学们,对子是我国特有的,这节课从这些对子中你学到了什么?

作业

设计

课前

 

课中

 

课后

 

板书

设计

 

教后

反思

 

《古对今》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在语文学习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

由此,本课设计依据文本特点,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对子”这一传统文化,同时将识字与学文有机结合。

教学中,力求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重点,以识字为主线,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并采用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通过丰富多彩的诵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等7个字。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朝霞、夕阳、严寒、酷暑”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所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教学重点:

字音教学中的重点为“圆、朝、寒”;书写指导的重点为“凉、夕”;词语理解的重点为“严寒、酷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对韵歌》云对雨,雪对风,花对树,鸟对虫。

山清对水秀,柳绿对桃红。

教师提问:

这篇小文章的题目是什么?

2.将中间的“对”字拉红,两边的词语闪动。

说明对韵歌的特点:

中间都有“对”字,两边是进义词或反义词组成。

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古对今》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认识生字,初读课文。

1.教师示范读。

导语:

很多同学都想读了。

不着急,我们认识了生字再来读就会读的更好。

2.出示带拼音生字“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

(1)指名拼读,评价。

重点指导“晨、圆、严、朝”的读音。

(2)指名带读。

3.出示不带拼音的字

(1)指名读。

(2)同座位的同学互相检查读。

(3)你能记住这些字吗?

(指名记字,总结记字的方法)

(用“加一加”方法记字如:

圆等;“减一减”夕;编字谜记字夕、朝)

讲解“寒”字的变迁,用字理记字。

出示金文的“寒”,让学生观察。

老师讲解:

在一间屋子里,一个人光着脚站在两块冰上,天气太冷了,他在旁边放了稻草取暖,可还是不行。

寒字解释表示“冷”。

(4)总结记字的方法,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记字。

三、指导写字

1.指导书写“凉”字。

(1)观察字形,

(2)左右结构的字,在书写时要注意左边写窄一点,右边写宽一点。

(3)教师示范书写(在电子白板上写)(4)学生描红。

2.指导书写“夕”字,方法同上。

3.总结写字方法。

四、读通课文

教师出示《古对今》全文,用多种形式朗读。

1.师生配合,一行一行地读。

2.师生配合,老师读前半句词语加“对”字,学生读后边。

3.男女生配合读。

4.男女生和老师配合读。

5.有节奏地读。

(1)教师示范拍手读。

(2)学生试着拍手读。

(3)指名学生拍手读。

(4)加快节奏,全班拍手读。

五、理解词语的意思,把课文读明白(随着讲解板书“寒暑暖凉、风雨霞阳、莺燕鸟花”)

1.讲解“严寒酷暑”

(1)出示“严寒”,师:

刚才我们讲了“寒”就是冷的意思,那“严寒”是一种怎样的冷呢?

(2)老师出示冰封大地万里雪飘的图片,讲解:

天上下着鹅毛大雪,大地都结冰了。

我们还能不能穿现在的衣服啊?

那穿什么?

为什么呀?

天气实在是太冷了。

(3)理解“酷暑”

(4)理解“酷暑”。

借助图片,直接让学生说说意思。

(5)“严寒”和“酷暑”是一对反义词。

(6)指名学生读,评价。

主要是读出很冷和很热的感觉。

2.理解“春暖对秋凉”

我们知道夏天很热,冬天很冷,那春天和秋天又给人怎样的感觉呢?

出示“春暖对秋凉”,学生读,评价。

3.理解“和风对细雨”

(1)出示“和风”,读。

问:

和“微风、大风、狂风”哪个意思相近?

(2)和风吹在脸上呢什么感觉?

用手模仿一下。

(学生边做动作边回答)

(3)出示“细雨”,读。

问:

和“小雨、大雨、暴雨”哪个意思相近?

(4)细雨落在脸上的感觉也很舒服。

(5)读“和风对细雨”

4.认读“朝霞对夕阳”

(1)再读。

讲解意思:

朝霞就是早上的云霞。

(出示图片帮助理解)问“傍晚的云霞叫什么?

(2)理解“夕阳”,问“早上的太阳叫什么?

(3)读“朝霞对夕阳”

5.认读“莺歌对燕舞,鸟语对花香”

(1)出示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图片,圈出“莺歌燕舞”(白板功能)

(2)看图说明“莺歌燕舞”的意思。

(3)指名读。

(4)播放花儿开放,鸟儿歌唱的视频,认识“鸟语花香”

6.教师总结:

这篇对韵歌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板书:

大自然)

六、读出韵味。

1.播放音乐。

学生试读。

2.怎么读得这么朗朗上口?

大家看看2、4、6、8、10、12行的最后一个字,韵母都是ang,(看书)所以读得这么有节奏感。

3.播放音乐,指名展示,评价。

七、拓展活动:

“对对子”。

师:

其实,对对子是古时候的小朋友必须学习的一门课。

今天我们也来模仿一下古代小朋友,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春风吹对();站如松对();(课文里有对子)

浮绿水对();望明月对();山有色对()(古诗里也有对子)

喜羊羊对();孙悟空对();小白兔对()(动画片里也有对子)

八、作业

1.书57页剩下的生字写完。

2.把“古对今”背给家长听。

3.和家长玩“对对子”的游戏。

板书设计:

6、古对今

神奇

大自然

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