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地理知识点演练检测题8.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15408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地理知识点演练检测题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届高三地理知识点演练检测题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届高三地理知识点演练检测题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届高三地理知识点演练检测题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届高三地理知识点演练检测题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地理知识点演练检测题8.docx

《届高三地理知识点演练检测题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地理知识点演练检测题8.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地理知识点演练检测题8.docx

届高三地理知识点演练检测题8

2019届高三地理知识点演练检测题8

  专题十六

  江苏地理、海洋地理、城乡规划专题

  (时间:

45分钟满分: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0小题30分)

  (XX·江苏省高三百校大联考)晨昏圈上有4个等分点,若其中位于南半球

  的一点(20°W),地方时正好为0时,据此回答1~2题。

  1.此时北京时间是

  ()

  A.18:

00C.9:

04

  B.9:

20D.18:

04

  2.关于此时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天安门广场旗杆杆影朝向东北B.江苏各地昼长与夜长差值最大C.江苏各地日出地方时早于六点D.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解析第1题,20°W为0时,与北京时间120°E相差140度,时间相差9小时20分钟,北京时间在东边,时间较早,B正确。

第2题,地方时为0时的点在南半球且在晨昏线上,表明该地为极昼,太阳直射南半球,此时北京时间9:

20,天安门广场旗杆杆影朝向西南;此时并不一定是冬至日,江苏省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所以江苏各地昼长与夜长差值最大,不正确,江苏各地日出地方时都晚于六点,此时距离冬至日(近日点)较近,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正确。

答案

  (XX·江苏省南通如皋一检)读“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人口及耕地分布对照图,回答3~4题。

  3.下列说法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

  ()

  A.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B.耕地面积南方多于北方

  C.南方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北方的一半D.北方水土资源搭配更佳

  4.造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两地

  ()

  A.河流湖泊数量差异大B.年降水总量差异大C.植被覆盖率差异大D.年蒸发总量差异大

  解析第3题,考查读图能力。

我国南方水资源比北方多很多,人口也比北方多,耕地比北方少。

第4题,我国南方水资源总量和北方地区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南方年降水量大,北方少,两地年降水总量差异大。

答案

  (XX·南师大附中冲刺卷)长三角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圈空间圈层城市体系。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南京都市圈中的城市按等级可分为

  ()

  A.2级B.3级C.4级D.5级6.根据中心地理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扬州市比杭州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B.苏州市是上海都市圈的经济中心C.城市体系中上海市的服务范围最大D.宁波市比德清市的服务功能更全面

  解析第5题,看准图中圈不难看出南京都市圈中的城市等级应该是三级。

第6题,要求选择不正确很容易得出苏州市不是上海都市圈的经济中心。

答案

  (XX·徐州市高三三检)读“江苏1990年和XX年产业结构图”(图甲)和“1990-2019年人均生产总值、城市化水平变化图”(图乙)。

回答7~8题。

  7.对比江苏20年间的产业结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比重快速下降,农业生产水平降低B.第二产业上升速度超过第三产业C.第三产业比重快速提升D.第三产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8.有关江苏城市化,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化速度一直在加快B.大部分城市出现逆城市化

  C.XX年江苏处于城市化的成熟阶段D.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呈正相关

  解析第7题,对比江苏20年间的产业结构变化,第一产业比重快速下降,正确,农业生产水平降低,不正确;第二产业上升速度超过第三产业,不正确;第二产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正确的是第三产业比重快速提升。

第8题。

  读图可以看出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呈正相关。

答案

  (XX·江苏省高三百校大联考正卷)下表是江苏省苏北与苏南地区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

读表回答9~10题。

苏北与苏南地区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

  苏北地区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南京苏南地区无锡常州苏州市区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男女性别比人口年增长率(%)-----  9.据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苏南地区人口性别比高于苏北地区B.盐城市区人口总数比连云港少C.苏北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均为负值D.经济越发达年增加人口数越少

  10.淮安市人口年增长率远低于苏州市,其主要原因是淮安市近年来

  ()

  A.经济发展比苏州市快B.人口死亡率远比苏州市低C.净迁出人口比苏州多D.女性人口比重比苏州市低

  解析第9题,对比苏南和苏北的数据,性别比苏南地区高于苏北地区;盐城市区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比连云港少,但是不代表总数比连云港少,盐城总人口数更多;苏北地区人口增长率均为负值,但是人口往苏南迁入多;苏南地区经济发达,但是人口年增长率大,主要是因为吸纳外来人口。

第10题,淮安市人口年增长率远低于苏州市,其主要原因是淮安市近年来净迁出人口比苏州多。

答案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小题16分)

  (XX·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高三期中)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南北差异较大,目前相对发达的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

这既为接收地增加了发展动力,也为转出地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从而实现苏南与苏北的双赢共振。

结合苏南某市与苏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完成11~12题。

  投资地区招商门槛土地价格100万元左苏南某市5000万元右苏北某市1000万元20万元左右1000元左右要求较低11.苏南地区开始“腾笼换鸟”,被“逼走”的产业所具有的特点可能是()

  A.劳动力需求量大C.技术含量高

  B.生产规模大D.环境污染较重

  3000元左右要求高平均工资环保门槛12.江苏省内部出现的这种产业转移,对苏北地区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

  A.增加就业机会,增强市场活力B.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提高环境质量C.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

  D.耕地面积减少,土地利用多样化

  解析第11题,苏南地区外移的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对污染较严重的产业。

第12题,苏北地区接受转移,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增强市场活力,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但是不利于提高环境质量。

答案  

  (XX·江苏无锡市期中)下表为“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部分)统计表”(摘自《江苏改革开放30年统计资料简编》),读表回答13~14题。

  项目地区生产总值进出口总额二氧化硫排放量“三废”综合利用亿元产品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元配收入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6800(20XX年)18680(20XX年)元3595(20XX年)7357(20XX年)(20XX年)(20XX年)单位亿元亿美元万吨数值8(20XX年)(20XX年)(20XX年)突破3万(20XX年)3(20XX年)(20XX年)

  13.江苏经济、社会的变化主要有

  ()

  A.人口增长转为“高高低”模式B.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发展加快C.城镇人口就业压力逐步缓解D.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扩大

  14.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江苏对外贸易的积极措施有

  ()

  A.扩大资源出口,增加外汇收入B.积极培育品牌,开拓国际市场C.加大自主创新,提升产品档次D.实施降价销售,切实拉动内需

  解析第13题,江苏属于经济较发达地区,人口增长已经是“低低低”模式,根据图中数据,二氧化硫排放减少,而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大幅增加,表明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发展加快,再对比农民和城镇收入数据,可以得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扩大。

第14题,主要要靠培育品牌,提升产品档次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对外贸易。

答案三、综合题(共54分)

  15.(XX·江都中学高三限时练习)(10分)[海洋地理]下图为南黄海油气勘探示意图,图甲为公元十一世纪后长江口北岸冲积平原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油气勘探钻井平台所在的海底地形类型是_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3分)

  

(2)图甲所示海岸类型为________海岸,具有________的轮廓特征,适宜的开发利用方式是________。

(3分)A.港口建设C.海滨浴场

  B.滩涂养殖D.海底探险

  (3)图甲中A点盐度最低出现在________(季节)。

(1分)

  (4)若在沿海石油勘探开发中出现海洋污染,将对当地哪些海洋产业造成直接影响?

(3分)

  解析第

(1)题,海底油气资源分布在大陆架,所以油气勘探开发也在大陆架,因为这里深度浅,坡度缓。

(2)题,从图例和海岸线可以看出江苏和上海崇明岛海岸比较平直,属于淤泥质海岸,具有宽度大,坡度小,海岸平直的特点;适宜滩涂养殖业的发展。

港口建设适宜在基岩海岸,海滨浴场在沙滩海岸。

第(3)题,夏季入海淡水量大,淡水稀释使得这时海水的盐度最低。

第(4)题,出现海洋污染对海洋三产业都有影响,即渔业、养殖业;海产品加工业、制盐业(海洋化学工业);旅游业。

答案

(1)大陆架深度浅,坡度缓

(2)淤泥质宽度大,坡度小,海岸平直B

  (3)夏季

  (4)渔业、养殖业;海产品加工业、制盐业(海洋化学工业);旅游业。

16.(XX·江苏省高三百校大联考正卷)(10分)南京市的旅游景点很多,其中明孝陵等人文景点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下图是南京市主要景点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京市的旅游资源多属于________类旅游资源。

如果游览南京文化古迹,出游前可以通过新闻媒介、________、________等途径收集相关旅游信息。

(3分)

  

(2)观赏中山陵等景点的最佳方式是()(2分)A.置身其中,近而观之B.适当距离仰视C.在较高位置俯视D.把握观赏时机

  (3)南京市发展旅游业有哪些优势条件?

(3分)

  (4)现在,中山陵等部分景点已对公众开放,并且计划未来会有更多的景点开放。

这种举措会对南京市产生哪些主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分)

  经济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

(1)题,南京市的旅游资源多属于人文类旅游资源。

收集相关旅游信息还可以通过网络旅行社(或导游手册、亲朋好友等)。

(2)题,观赏中山陵等景点的最佳方式是适当距离仰视。

第(3)题,南京市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有旅游资源数量丰富、种类多、品质高;南京经济发达,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挖掘充分;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旅游需求人口多;交通便利。

第(4)题,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综合回答。

吸引更多游客,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延长游客在南京的停留时间,增加当地收入。

还景于民,提高居民的休闲质量

  答案

(1)人文网络旅行社(或导游手册、亲朋好友等)

(2)B

  (3)旅游资源数量丰富、种类多、品质高;南京经济发达,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挖掘充分;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旅游需求人口多;交通便利。

(任答3点即可)

  (4)吸引更多游客,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延长游客在南京的停留时间,增加当地收入还景于民,提高居民的休闲质量

  17.(XX·南京市第二次调研测试)(10分)【海洋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东部沿海部分省区图。

  材料二咸潮(又称咸潮上溯、盐水入侵),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它是太阳和月球(主要是月球)对地表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

当淡水河流量不足,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

(1)完成下表:

(4分)

  省份江苏省浙江省主要海岸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发利用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海域盐度最低值出现在________月,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分)(3)咸潮一般发生于________季节。

珠江口与长江口相比,________更易发生咸潮。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说明减少咸潮发生的措施。

(4分)

  解析第

(1)题,江苏省主要海岸类型为淤泥质海岸;开发利用方式:

滩涂养殖、生态旅游、晒盐等浙江省主要海岸类型为基岩海岸;开发利用方式:

港口建设、生态旅游等。

(2)题,长江流域夏季降水量大,大量淡水汇入使P海域盐度年内最低。

第(3)题,咸潮一般发生于冬季。

此时流域降水量少。

  入海淡水少,容易发生咸潮。

珠江口比长江口更容易发生。

减少咸潮发生的措施有节约用水;采取调水以淡压咸;建立预警机制;加强管理等。

答案

(1)淤泥质海岸滩涂养殖、生态旅游、晒盐基岩海岸港口建设、生态旅游

  

(2)夏季长江流域夏季降水量大(如果写降水量大可以给分),故河流径流量也最大(或长江流域夏季降水量大,大量淡水汇入)

  (3)冬珠江口节约用水;采取调水以淡压咸(或跨流域调水,或修建水库。

);建立预警机制;加强管理(或合理分配水资源)

  18.(XX·南京市高三二模)(14分)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与江苏省自1979年缔结友好关系,长期在经济和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合作。

根据以下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维多利亚州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北部以墨累河、西部以经线和其他州分界,植被覆盖率高达30%,素有“花园之州”的美称,面积约占全国3%,而人口却占全国1/4以上,首府为墨尔本。

材料二澳大利亚(下图)及维多利亚州的位置和相关信息。

  材料三江苏和维多利亚州相关统计资料。

  面积(万平方千米)人口数量(万)江苏省7939维多利亚州580

  近几年人口年增长率年降水量总量(mm)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万元生产总值(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10001.53%6606∶49∶453∶29∶68约约

(1)维多利亚州人口密度为澳大利亚最高,主要原因为________。

近年来该州人口年增长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与维多利亚州相比,简述江苏省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劣势条件。

(4分)(3)维多利亚州境内的墨累河流域综合开发的主要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

(2分)

  (4)目前与维多利亚州相比,江苏省单位产值能耗较高,请你为江苏省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提出一些建议。

(4分)

  解析第

(1)题,州内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气候适宜);有河流流经,水资源较丰富,工农业发达,经济水平高;矿产资源丰富。

所以人口密度为澳大利亚最高。

近年来该州人口年增长率高的原因是人口迁入,接纳移民多。

(2)题,江苏省经济发展优势条件:

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廉价);水资源丰富;劣势条件:

土地资源贫乏(人多地少);矿产资源和能源短缺;科技水平较低。

第(3)题,灌溉(或供水)水能。

第(4)题,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可以实施的措施有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更新设备,改进工艺;优化能源结构;发展集约型经济;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等。

  答案

(1)州内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气候适宜);有河流流经,水资源较丰富(水源丰富),工农业发达,经济水平高;矿产资源丰富(矿产的开采和利

  用)人口迁入(接纳移民)

  

(2)优势条件:

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廉价);水资源丰富劣势条件:

土地资源贫乏(人多地少);矿产资源和能源短缺;科技水平低。

(3)灌溉(或供水)水能

  (4)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更新设备,改进工艺;优化能源结构;发展集约型经济;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

19.(XX·无锡一中学期初模拟)(10分)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材料一XX年中国内地部分省区废水排放情况示意图。

  材料二地下水污染示意图。

  

(1)从排放的废水构成比例看,上海与江苏的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上海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材料二中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相对河水污染而言,地下水污染治理难度较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分)

  (3)水污染管理的手段主要有经济手段、________手段和________手段。

(2分)(4)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哪些措施?

(3分)

  解析第

(1)题,对比两柱状统计图,江苏的工业废水比重大,上海的生活污水比重高;原因是上海科技水平高,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占比例大,但是上海的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更多,生活污水多。

(2)题,地下水的污染主要是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垃圾填埋等;地下水因为埋藏深,水体更新速度慢,所以更难治理。

第(3)题,水污染管理的手段有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

第(4)题,保护城市水源从教育、法律、具体措施三方面答题。

答案

(1)江苏工业废水比重大,上海生活污水比重高经济结构中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比重较大

  

(2)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垃圾填埋、‘;埋藏较深,水体更新速度慢(3)行政法律

  (4)控制污染源、加强水质监测和日常管理,防止水污染;制定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加强城市水环境教育,增加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强化水资源管理等。

  (3)水污染管理的手段主要有经济手段、________手段和________手段。

(2分)(4)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哪些措施?

(3分)

  解析第

(1)题,对比两柱状统计图,江苏的工业废水比重大,上海的生活污水比重高;原因是上海科技水平高,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占比例大,但是上海的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更多,生活污水多。

(2)题,地下水的污染主要是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垃圾填埋等;地下水因为埋藏深,水体更新速度慢,所以更难治理。

第(3)题,水污染管理的手段有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

第(4)题,保护城市水源从教育、法律、具体措施三方面答题。

答案

(1)江苏工业废水比重大,上海生活污水比重高经济结构中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比重较大

  

(2)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垃圾填埋、‘;埋藏较深,水体更新速度慢(3)行政法律

  (4)控制污染源、加强水质监测和日常管理,防止水污染;制定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加强城市水环境教育,增加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强化水资源管理等。

  专题十六

  江苏地理、海洋地理、城乡规划专题

  (时间:

45分钟满分: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0小题30分)

  (XX·江苏省高三百校大联考)晨昏圈上有4个等分点,若其中位于南半球

  的一点(20°W),地方时正好为0时,据此回答1~2题。

  1.此时北京时间是

  ()

  A.18:

00C.9:

04

  B.9:

20D.18:

04

  2.关于此时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天安门广场旗杆杆影朝向东北B.江苏各地昼长与夜长差值最大C.江苏各地日出地方时早于六点D.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解析第1题,20°W为0时,与北京时间120°E相差140度,时间相差9小时20分钟,北京时间在东边,时间较早,B正确。

第2题,地方时为0时的点在南半球且在晨昏线上,表明该地为极昼,太阳直射南半球,此时北京时间9:

20,天安门广场旗杆杆影朝向西南;此时并不一定是冬至日,江苏省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所以江苏各地昼长与夜长差值最大,不正确,江苏各地日出地方时都晚于六点,此时距离冬至日(近日点)较近,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正确。

答案

  (XX·江苏省南通如皋一检)读“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人口及耕地分布对照图,回答3~4题。

  3.下列说法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

  ()

  A.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B.耕地面积南方多于北方

  C.南方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北方的一半D.北方水土资源搭配更佳

  4.造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两地

  ()

  A.河流湖泊数量差异大B.年降水总量差异大C.植被覆盖率差异大D.年蒸发总量差异大

  解析第3题,考查读图能力。

我国南方水资源比北方多很多,人口也比北方多,耕地比北方少。

第4题,我国南方水资源总量和北方地区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南方年降水量大,北方少,两地年降水总量差异大。

答案

  (XX·南师大附中冲刺卷)长三角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圈空间圈层城市体系。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南京都市圈中的城市按等级可分为

  ()

  A.2级B.3级C.4级D.5级6.根据中心地理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扬州市比杭州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B.苏州市是上海都市圈的经济中心C.城市体系中上海市的服务范围最大D.宁波市比德清市的服务功能更全面

  解析第5题,看准图中圈不难看出南京都市圈中的城市等级应该是三级。

第6题,要求选择不正确很容易得出苏州市不是上海都市圈的经济中心。

答案

  (XX·徐州市高三三检)读“江苏1990年和XX年产业结构图”(图甲)和“1990-2019年人均生产总值、城市化水平变化图”(图乙)。

回答7~8题。

  7.对比江苏20年间的产业结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比重快速下降,农业生产水平降低B.第二产业上升速度超过第三产业C.第三产业比重快速提升D.第三产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8.有关江苏城市化,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化速度一直在加快B.大部分城市出现逆城市化

  C.XX年江苏处于城市化的成熟阶段D.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呈正相关

  解析第7题,对比江苏20年间的产业结构变化,第一产业比重快速下降,正确,农业生产水平降低,不正确;第二产业上升速度超过第三产业,不正确;第二产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正确的是第三产业比重快速提升。

第8题。

  读图可以看出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呈正相关。

答案

  (XX·江苏省高三百校大联考正卷)下表是江苏省苏北与苏南地区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

读表回答9~10题。

苏北与苏南地区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

  苏北地区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南京苏南地区无锡常州苏州市区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男女性别比人口年增长率(%)-----  9.据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苏南地区人口性别比高于苏北地区B.盐城市区人口总数比连云港少C.苏北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均为负值D.经济越发达年增加人口数越少

  10.淮安市人口年增长率远低于苏州市,其主要原因是淮安市近年来

  ()

  A.经济发展比苏州市快B.人口死亡率远比苏州市低C.净迁出人口比苏州多D.女性人口比重比苏州市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