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之死》公开课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15390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羽之死》公开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项羽之死》公开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项羽之死》公开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项羽之死》公开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项羽之死》公开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项羽之死》公开课教案.docx

《《项羽之死》公开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羽之死》公开课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项羽之死》公开课教案.docx

《项羽之死》公开课教案

内容

备注

课题:

项羽之死

教学目标:

1、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

梳理知识点、确认重点字词句;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学会交流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共同进步。

2、把握文章内容,联系旧课文,掌握评价历史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疏通文意,确定重点词、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

2、通过情节评析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他出身贵族,少有壮志,24岁即起兵反秦,之后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然而,当他的军营挂出了汉家的旗,当垓下响起刘邦的马蹄声,这位一路凯歌的英雄,又将何去何从?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项羽之死》,感受末路英雄的慷慨悲歌。

二、司马迁及《史记》知识填空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时期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曾任太史令。

他因为替李陵辩解,触怒了汉武帝,被迫入狱,在狱中完成了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史记》。

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四年共约3000年的历史,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等五种体裁,共130篇,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史记是其中的第一部。

鲁迅赞誉《史记》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所以说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

三、《项羽本纪》全面记载了项羽生平事业的兴盛衰亡的历程,其中着重描绘了这个英雄人物短暂而波澜起伏的四个阶段。

吴中起兵:

事业的起点

巨鹿之战:

功业的顶点

勇冠三军,成为天下英雄。

鸿门宴:

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坐失良机,埋下悲剧种子。

垓下之围:

英雄未路的终点乌江自刎,英雄末路。

四、预习检测

垓下(gāi)乌骓马(zhuī)歌数阕(què)美人和之(hè)麾下(huī)

五千骑(jì)田父(fǔ)绐(dài)自度(duó)刈旗(yì)

五、文言检测:

夯实你的基础

1、识通假

(1)骑皆伏曰:

“如大王言。

” 伏:

通“服”,心服。

(2)乌江亭长檥船待 檥:

通“舣”,使船靠岸。

2、知词义

(1)美人和之

(2)平明,汉军乃觉之(3)于是项王乃慷慨悲歌(4)田父绐曰“左”。

(5)项王乃复引兵而东(6)所当者破(7)未尝败北

应和;天刚亮;情绪激昂;欺骗;带领,率领;打败;战败

(8)非战之罪也(9)今日固决死(10)汉军皆披靡

(11)辟易数里(12)汉军至,无以渡(13)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14)若非吾故人乎(15)吾闻汉购我头千金(16)力拔山兮气盖世

过错;本来;溃逃;因畏惧而退缩;没有用来……的办法

受,遭受;老朋友,旧相识;悬赏,重金征求;拔,撼动。

盖,胜过。

3.解多义

4.辨活用

(1)项王军壁垓下壁:

名词活用为动词,设营驻守

(2)项王乃复引兵而东东:

名词活用为动词,向东走

(3)左,乃陷大泽中左:

名词活用为动词,向左走

(4)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王:

名词的使动用法,让……做王

5.分古今

七、课文分析

(一)分析归纳:

1.第一段写什么?

垓下之围

2.主要情节是什么?

四面楚歌,霸王别姬

3.表现项羽在“四面楚歌”时的动作行为的五个动词是?

惊——起——饮——歌——泣

4.从中可见项羽怎样的性格?

多愁善感,儿女情长

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

只因末到伤心处!

一代英豪,西楚霸王,此刻豪啕大哭,泪人一般,除了表明他大丈夫亦情绵绵外,也说明他们到了人生最低谷时,陷入了绝境!

项羽的宠姬,名虞。

有美色,善剑舞。

公元前209年,项羽于吴中起义。

虞姬爱慕项羽的勇猛,嫁与项羽为妾,常随项羽出征,形影不离。

  词牌《虞美人》据说得名于虞姬。

虞姬弹剑哀和: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遂伏剑自刎,留下了“霸王别姬”的千古绝唱。

霸王别姬:

多情善感,儿女情长

(二)分析归纳:

1.第二段写什么?

垓下突围

2.突围结果怎样?

被困东城,决意快战

3.从第2段中可见项羽怎样的性格?

自负勇武

4.哪写到他的自负了?

如此惨败,不是己错。

天要亡我,事实可佐。

战无不胜,那就是我。

5.哪写到他的勇武了?

身陷东城重围中,到处尽是汉家兵。

二十八骑毫不惧,三胜劲敌多轻松!

此人若非勇武者,早就钻进耗子洞。

难点置疑:

田父为何故意给其指错路?

A.田父是刘邦的人B.田父被吓蒙了,说错方位C.项羽不被人民拥戴

D.纯属偶然,并无深意E.天欲亡项,非人力可为

C,本文虽表现了作者对项羽的敬意,但作者也委婉地表示了项羽失败的根本原因——失去了民心。

第二课时

(三)分析归纳:

1.第三段写什么?

东城快战

2.写了几次行动?

怎样写的,欲表现什么?

第一次:

项羽——大呼、驰下、斩将汉军——皆披靡

遂斩汉一将”中的“遂”字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意作用?

说明项羽“斩汉一将”轻而易举,从而表现出项羽的勇猛善战。

第二次:

项羽——嗔目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②作者是怎样写人的?

表现了项羽的什么?

对比,表现出项羽的勇猛

第三次:

项羽——弛,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亡两骑

三次行动,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项羽如猛虎一般的气势和战斗力,英武形象栩栩如生。

非常精彩!

③三次行动之后,有一段项羽与部下的对话:

“何如?

”骑皆伏曰:

“如大王言。

”有什么作用吗?

说明项羽刚才的勇猛杀敌目的是向部下证明他的失败是“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

勇猛、自负

3.快战是不是为了胜利?

能不能改成“决战”?

无关胜利,不为结果。

斩将、刈旗,再现当年叱咤风云的英姿。

“快战”,痛快地为保住一世英名而战。

如果改成“决战”,就是鱼死网破的味道,那种快意和满足将荡然无存。

(四)第四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乌江自刎

拒渡——知耻重义;赠马——心地仁善;赐头——视死如归

八、项羽之死?

名家看乌江自刎,名人大家们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呢?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认为:

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卷土重来。

从“包羞忍耻”“卷土重来”分析入手。

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认为:

军民离心,败势难回。

根据“壮士衰”“势难回”“肯与君王卷土来”等可分析出作者的意图。

乌江胡曾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

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胡曾认为:

项羽面对一败涂地的局势,还是有机会东山再起的,只是羞耻之心让他死了重新起兵之念。

咏项羽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认为:

项羽气势豪壮,知耻重义,视死如归,令人敬仰,是真正的爷们,是“硬汉子”,是失败的英雄!

洋溢着对英雄的赞美敬仰。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从诗中可以看出,毛泽东认为项羽在处理和刘邦的关系上犯了沽名钓誉的错误,最终落得自刎乌江的下场。

这里毛泽东引用这段历史事实,意在号召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军指战员利用占领南京以后的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有利形势,将革命进行到底,彻底消灭蒋家王朝。

不用多说什么了。

谁都不难看出,项羽死得壮烈,死得英雄,死得气势磅礴,惊天地,泣鬼神,就连乌江之水也要为之呜咽,为之洪波涌起,浊浪翻腾。

显然,项羽的死是高贵的。

无论他是为什么死的,他的死,都有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和审美价值。

——易中天:

项羽之死

九、本文塑造了怎样的一个项羽?

1、首先肯定项羽是一个英雄,一个有缺点的悲剧英雄。

2、骁勇善战、临危不惧、勇武豪爽、知耻重义、心地仁善、视死如归。

3、但是从不自察,轻信自负、不知自责自省、临死之前还一再说「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十、项羽面临失败时,多次强调“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表现了项羽怎么复杂的心里?

表现项羽对自己的战斗能力充满自信,又无法改变灭亡的现实,认为是天命安排。

你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真是“天之亡我”吗?

你认为是什么造成项羽失败?

性格缺陷:

优柔寡断,匹夫之勇,残暴凶狠

政治错误:

不懂笼络人心

军事失败:

分封天下,养虎为患

命运的捉弄:

鸿门宴会,田父指路

红颜祸水:

儿女情长,沉迷女色

刘邦对项羽的评价:

不善用人

韩信对项羽的评价:

妇人之仁、不得人心

性格决定命运

一种健全的性格,比一百种智慧都更有力量。

——英 狄更斯

 有什么样的性格,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性格决定命运。

 那么,项羽自小就有养成了怎样的性格呢?

项羽少时: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项梁怒之。

籍曰: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人小时候的经历会影响他的一生。

——少时个人修养的缺失导致项羽后来的失败

回忆《鸿门宴》中对项羽的分析,归纳其性格特征。

坦诚直率心地善良光明磊落刚愎自用

不善用人有勇少谋优柔寡断自矜功伐……

妇人之仁

刘邦对项羽的评价: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房(即张良)。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韩信对项羽的评价:

“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xū),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wán)敝,忍不能予(可是到了部下立了功,应该封赏时,他把印摸旧了,还舍不得给人家),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然而“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

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

注:

①呕呕:

和悦的样子②印刓敝:

把印信捏在手中,棱角都被摸圆了。

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他自夸战功,竭力施展个人的聪明,却不效仿古人,自以为霸王之业已成,想凭借武力来征服和治理天下,经过五年战争,终于使自己国家灭亡了,自身死在东城,却仍然不觉悟,更不责备自己,那就错了。

竟然称说“上天要灭亡我,不是我用兵的过错”,难道不荒谬吗?

司马迁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来描写的,他有英雄的气魄和行为,但更重要的是,他的“自矜功伐”导致了他的悲剧。

十一、四面楚歌之时,项羽慷慨悲歌,有人说项羽失天下的最后时刻所心疼的只有宝马和女人,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项羽慷慨悲歌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性格?

爱女人是重情。

爱战友是重义。

项羽慷慨悲歌表现他多情善感,男儿有泪不轻弹,何况男儿中的男儿,这里写项羽“泣数行下”,渲染出一个末路英雄。

不同意,虞姬不仅是爱人,更是家乡与亲人,乌骓不仅是战马,更是部下与战友,对美女和宝马的留恋,其实就是对家乡、亲人与战士、部下的留恋。

也正因为他心系这些,才不肯过江东。

十二、项羽的悲剧警醒我们:

1.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失人心者不能得天下。

2.要善纳良言,遇事要斩钉截铁,当断则断。

3.要深思熟虑,不可只凭匹夫之勇。

4.要善于任用人才,不可过分自负。

5.生命珍贵,不可轻易放弃奋斗。

项羽宁肯站着死,也不愿跪着生,因此即使失败了,他仍不失为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

项羽用高贵的死向世人阐释了什么是尊严,什么是骨气,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而这正是项羽之死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十三、课堂写作训练:

斯人已去,启示永存。

项羽的悲剧人生,留给我们无尽的思考,请将你的所思所感写成100字左右的一段话。

要求:

1、观点鲜明;

2、主要以项羽的生平事件为事例;

3、点评事例;4、联系现实。

1、(观点)做人必须要有尊严。

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尊严,生存在这世上也就毫无意义。

(事例)项羽在乌江边,面对束手就擒和自刎两种抉择,他毅然选择自刎。

(点评)一旦被擒,受到的羞辱就无以计数,人生的尊严也就丢失了。

古语云:

“男儿膝下有黄金。

”所谓“黄金”,就是这珍贵无比的尊严。

(现实)因此,在面对选择时,我们一定要保持自己人生的尊严。

2、(观点)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

(事例)项羽攻破秦城时,只顾烧秦殿、庆功业、赏士卒,却偏偏忘了安抚百姓!

以致他在溃围迷路时,竟被一田父欺骗,误入大泽,走向绝境。

(点评)项羽英雄一生,却不知民心之贵千金难买。

(现实)可见当政者治政、为官者处事,当以百姓为重。

3、(观点)士可杀,不可辱。

尊严比生命更重要。

(事例)当项羽被迫退到乌江时,他没有投降——投降就会受辱;他选择了死——宁愿死,也要捍卫自己的尊严!

乌江边上,他的身躯无比高大。

(点评)项羽把人的尊严放到至高的位置,放弃了生命,却赢得千古美名。

(现实)现实生活中,多少人为了一点远不如生命宝贵的虚名浮利,竟能轻易丢掉尊严,虽然活着,却比死去更可悲。

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