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山东省聊城三中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苏教版 精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15035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山东省聊城三中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苏教版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山东省聊城三中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苏教版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山东省聊城三中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苏教版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山东省聊城三中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苏教版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山东省聊城三中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苏教版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山东省聊城三中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苏教版 精品.docx

《最新山东省聊城三中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苏教版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山东省聊城三中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苏教版 精品.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山东省聊城三中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苏教版 精品.docx

最新山东省聊城三中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苏教版精品

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模块测试高一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题纸及答案纸上。

3.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纸上。

4.第Ⅱ卷写在答题纸对应区域内,严禁在试题纸或草稿纸上答题。

第Ⅰ卷(共36分)

一、(共15分,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浸渍(zì)解剖(pāo)弥漫(mí)怦然心动(pēng)

B.喟然(kuì)胆怯(qiè)角落(jiǎo)闷声闷气(mēn)

C.嫡亲(dí)创伤(chuāng)哂笑(shǎi)湛湛青天(zhàn)

D.戏谑(nuè)菲薄(fěi)歆享(xīn)参差不齐(cēncī)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安分沧桑通情达理平心而论

B.安详脉搏巨星陨落珠光宝器

C.做揖松弛委曲求全绿草如茵

D.寥落魅丽突如奇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我中心软件均采用最直接最简捷的架构,去除了一些不必要的复杂的程式化环节,使得软件界面更简洁,操作更简单。

B.世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们多数对内贾德连任反映谨慎。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说:

“我们希望结果反应了伊朗人民的真实意愿。

C.大会指出:

不把群众放在心上,就是忘本;漠不关心群众的疾苦,就是变质。

各级领导干部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充分认识群众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D.清澈明亮的玻璃装饰,若与居室色调浑然一体,更显得色彩绚丽,满室生辉,可为居室营造出冰清玉洁的氛围。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说到最后,父亲问母亲有没有要说的?

母亲笑着摇摇头,然后站起来去关院门,关猪圈,收拾我的行李。

B.六朝时宗炳曾论作画云:

“万趣融其神思”,这不正是画家丰富心灵的写照吗?

C.“我要待在这儿,跟你在一起。

”苏艾说,“而且我不喜欢你老盯着那些莫名其妙的藤叶。

D.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A.经过一年的努力,该市国营大中型企业的亏损面已经大幅度下降,经济效益也明显比去年有好转。

B.在温总理访问非洲七国期间,承诺将继续为七国的社会发展提供援助,包括建立农业示范中心和乡村小学、派遣医疗队、培训各类人才等,受到了各国高度赞扬。

C.老人在80岁的时候,还清楚地记得哥哥参加学生运动时对自己的中肯评价:

一个人本思想的温情主义者。

D.与2018年相比,山东省今年的高考作文“见证”降低了审题难度,加强了作文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推动全省素质教育的改革。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文学欣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欣赏是自觉自愿的。

我们在阅读一部优秀的作品时,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你会对其中的一些人物产生怜惜、同情,对另一些人物厌恶、憎恨,你哭过了、笑过了才领会到作者的思想和感情,进而会作出自己的判断。

只有在这时,作者的创作心血才没白费。

如果把人类的文学活动看作一个完整的过程,那么作家创作出作品,仅仅完成这个过程的一半,另一半是由读者完成的。

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运用丰富的想象补充和重塑形象,受到美的熏陶,净化了思想,培养了人格,实现了文学的最终目的。

因此文学欣赏是整个文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没有文学欣赏,作家的创作就没有意义,整个文学活动就难以为继。

欣赏通常从对作品的感受开始。

明人马致远有一首小令: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当读者接触到作品,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一幅萧瑟景象。

时近深秋,天色黄昏,近处枝叶败落,干叉光秃秃地指向天际,一群乌鸦凄声尖叫着,绕树盘旋;远方是一处村落,炊烟四起,一弯流水静静地掠村而过。

词是用语言表达的,生活的原貌已经过了抽象,读者需要在想象中将它复原。

仅仅复原还不够,他还会想,作者为什么选取了这些景象?

这些景象合在一起有什么意义?

作者想告诉人点什么?

这促使读者再回过头去仔细阅读作品,很可能他会把自己摆进去,设身处地的体验,也可能他会联想到其他诗词的意境。

当读者再三再四地研读作品,欣赏已由感受进入了体验、玩味阶段。

词的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原来眼前的一切都是一位天涯游子眼中的景象,是他凄苦忧伤心境的表露。

有了这句,孤立的景象便都活了起来,有了内在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也正是从这句中,读者可以明确地了解到作者的心迹,从而形成对作品的整体感受。

欣赏进行到这一步,很可能便进入审美判断阶段。

读者会在感受和品味的基础上,探求造成游子思绪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原因,评价他的性格和心理,或同情或反感,或肯定或否定,这也就是读者对待作品的审美态度。

欣赏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清人王国维曾说:

“诗人对于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他说的是创作,是说诗人必须深入地观察宇宙人生,但又要有入有出,不为客观的现象所局限。

其实,文学欣赏也是如此,不过读者应当“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对象是作品。

读者只有全身心地投入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同欢乐,共痛苦,才能深刻理解作品的精髓。

投入不是沉溺,沉溺了就没有超越。

欣赏要求与作品的认同,但更要求超越,在欣赏中读者不能失去自我。

入是为体验玩味,出是为评价判断,由入到出,欣赏便由感性到理性。

(节选自张筱强、吴素玲《文学漫步》,有改动)

6.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学欣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欣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

B.文学欣赏离不开读者的想象,读者在对形象的补充和重塑中接受美的熏陶,达到净化思想、培养人格的目的。

C.文学欣赏是文学活动的一部分,是文学活动的补充环节,没有文学欣赏的作家创作是没有意义的。

D.文学欣赏通常从对作品的感受开始,在反复研读中进入体验和玩味阶段,最后进入审美判断阶段。

7.下列选项中对“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创作者既要深入观察宇宙人生,又不为客观现象所局限。

B.从文学欣赏的角度看,读者既要全身心投入作品,深刻理解作品精髓,又要善于超越,作出理性的评价判断。

C.对文学创作而言,“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对象是人生;对文学欣赏而言,则是文学作品。

D.作为一个文学欣赏者,要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必须始终做一个清醒理智的判断者,以一个旁观者的眼光审视作品内涵,不能沉溺于作品中,更不能失去自我。

8.下列表述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每次阅读文学作品时,人们总会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会对其中一些人物产生或怜惜或厌恶的情感,进而领会作者思想,作出自己的判断。

B.面对“昏鸦”你会想到“乌鸦在凄声尖叫、绕树盘旋”,面对“人家”你会想到“一处村落、炊烟四起”,这就是文学欣赏中的体验与玩味。

C.文学欣赏进行到审美判断阶段,通常会探求作品形象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原因,评价其性格心理,形成读者对作品的审美态度。

D.本文所说的“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与作家必须深入生活、又要高出生活的创作要求是一致的。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阿留传

陆容(明)

阿留者,太仓周元素家僮也。

性痴呆无状,而元素终畜之。

尝使执洒扫,终朝运帚,不能洁一庐。

主怒之,则掷帚于地,曰:

“汝善是,曷烦我为?

”元素或他出,使之应门,宾客虽稔熟者,不能举其名。

问之,则曰:

“短而肥者,瘦而髯者,美姿容者,龙钟而曳杖者。

”后度悉不记,则阖门拒之。

家畜古尊、彝、鼎、敦数物,客至,出陈之。

留伺客退,窃叩之曰:

“非铜乎?

何黯黑若是也?

”走取沙石,就水磨涤之。

短榻缺一足,使留断木之歧生者为之。

持斧锯,历园中竟日。

及其归,出二指状曰:

“木枝皆上生,无下向者。

”家人为之哄然。

舍前植新柳数株,元素恐为邻儿所撼,使留守焉。

留将入饭,则收而藏之。

其可笑事率类此。

元素工楷书,尤善绘事。

一日,和粉墨,戏语曰:

“汝能是乎?

”曰:

“何难乎是?

”遂使为之,浓淡参亭①,一若素能,屡试之,亦无不如意者。

元素由是专任之,终其身不弃焉。

传者曰:

樗栎②不材,薪者不弃;砂石至恶,玉人赖焉。

盖天地间无弃物也,矧③灵于物者,独无可取乎?

阿留痴呆无状,固弃材耳,而卒以一长见识,实元素之能容也。

今天下正直静退之士,每不为造命者所知;迟钝疏阔者,又不为所喜。

能知而喜矣,用之不能当其材,则废弃随之。

於戏!

今之士胡不幸,而独留之幸哉!

【注】①参亭:

交错均匀。

②樗栎(chūlì):

不好的材木。

③矧(shěn):

况且,何况。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素或他出,使之应门应门:

照应门户

B.历园中竟日竟日:

竟然一天

C.其可笑事率类此率:

大都,大概

D.元素工楷书工:

擅长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使留断木之歧生者为之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

B.家人为之哄然然此可为智者道

C.矧灵于物者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D.能知而喜矣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够具体表现阿留“性痴呆无状”的一组是

①宾客虽稔熟者,不能举其名②走取沙石,就水磨涤之③木枝皆上生,无下向者

④留将入饭,则收而藏之⑤浓淡参亭,一若素能⑥阿留痴呆无状,固弃材耳

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③⑥D.④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周元素家收藏了一些动物形状的古代器具,经常拿给客人们欣赏,阿留把它们误做铜器用沙石磨涤。

B.文中的阿留“痴呆无状”,却工于书法,善于绘画。

正因为这样,他得到了主人“专任”,被长期奉养,终身不弃。

C.作者写此文的目的,主要是为阿留这样的小人物感到庆幸,因为他遇到了周元素这样识人、容人的好主人。

D.作者指出了世上三种错误的用人之法,认为能被人了解、喜欢并得以人尽其才才是士人之幸。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和教材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主怒之,则掷帚于地,曰:

“汝善是,曷烦我为?

”(3分)

(2)(阿留)固弃材耳,而卒以一长见识,实元素之能容也。

(3分)

(3)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六国论》)(2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8分)

春日游湖上

徐俯(宋)

双飞燕子几时回?

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1)“蘸”字用得特别巧妙,试分析其艺术效果。

(4分)

(2)本诗写了作者游湖的见闻,试结合后两句具体分析作者游湖的感情变化。

(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8题)。

(8分)

①但以刘日薄西山,,,。

(《陈情表》)

②其志洁,其行廉,,。

(《屈原列传》)

③秦爱纷奢,,用之如泥沙?

(《阿房宫赋》)

④羽扇纶巾,,。

(《念奴娇·赤壁怀古》)

⑤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兰亭集序》)

⑥天高地迥,;兴尽悲来,。

(《滕王阁序》)

⑦,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滕王阁序》)

⑧子孙视之不甚惜,,。

(《六国论》)

⑨《诗》三百篇,。

(《报任安书》)

⑩,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五、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16~19题。

(18分)

大鱼

安石榴

  镜湖里有大鱼,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鱼。

就是说不是一米两米长的大鱼,而是三四十米长的大鱼。

  镜湖大鱼的事情虽不及喀纳斯湖大鱼影响广泛,但也终于是沸沸扬扬的了。

  这是个噱头吗?

抑或是炒作?

都不关我的事,我用这样的语气叙述和任何传媒不搭界,只因为……等一下!

  我的伯父住在镜湖边,是个老林业,年轻时在镜湖水运厂,专门把刚砍伐下山的原木放入湖中,排好,原木就顺着湖水的流向被运出山外。

我从来没亲眼见过水运原木的壮观场面,它像一种灭绝的动植物永远消失了。

我只见过一幅版画,不过我觉得好在只是一幅版画。

  我的伯父安居山中,和伯母养了一头奶牛、两只猪、三箱蜜蜂、一群鸡、一条狗,侍弄一大块园子。

  那一次我到伯父家,正是关于大鱼的传说四处播散的时候,但是从没有人通过任何方式捕捉到它。

是的,从来没有。

  我走进院子的时候,伯父和伯母正在八月的秋阳里采集蜂蜜。

伯父穿着一件半截袖的老头儿衫,露着两只黝黑的胳膊,一只脚踏着踏板,蜜蜂们“嗡嗡”地围着他转。

我看得心惊胆战——伯父稀疏的头发里、伯母的鼻尖上都有蜜蜂爬来爬去。

  我把照相机、摄像机、高倍望远镜等机械,高高架在伯父的院子里,一排枪口一样对着湖面。

在这些事情完成之前我没有说一句话,伯父伯母也未理睬我。

  我问伯父:

“真的有大鱼吗?

镜湖就在您眼前,您见过大鱼吗?

  伯父沉吟了片刻,说:

“你记好了,什么事情都不能让人知道。

”伯父把“人”字说得很重,“人要是知道了,就不妙了。

要是人不知道这山里有大松树,那些大树就还活着,现在还活着,一千年一万年也是它。

人知道了,那些大树就没有了,连它们的子孙也难活。

  我心里当时充满了探索的欲望,打断大伯,说:

“求您说实话,到底有没有大鱼?

  大伯深深地看了我一眼,不吱声。

我突然感到不同寻常的异样。

首先是大黄狗,刚才还在我身边蹦跳着撒欢儿,这一刻忽然夹起尾巴、耷拉着耳朵、耸着肩膀一溜烟钻进窗户下面的窝里去了。

几只闲逛的鸡抻长了脖子偏着头,一边仔细听,一边高举爪子轻落步,没有任何声息地逃到障子根去了。

  我猛地领悟了伯父的眼神,随即周遭巨大的静谧漫天黑云一样压下来。

阳光并不暗淡,依然透明润泽,但是森林里鸟儿们似遇到宵禁,同时噤声,紧接着,平静如镜的湖面涌起一层白雾,顷刻一排排一米多高的水墙,排浪似的一层一层涌来,然后……等一下,你猜对了。

  大鱼出现了!

  大鱼又消失了!

  一切恢复原样。

  我带的几件现代化机器等于一堆废铁。

是的,我没来得及操作。

我懊恼地坐在地上,看着鸡们重新开始争斗,大黄狗颠儿颠儿地跑出院子站在湖边高声吠,森林里鸟儿们的歌声此起彼伏。

我忽然想:

其他动物或者植物该是怎样的呢?

  伯父却淡淡地说:

“我们活我们的,它们活它们的,互不侵犯。

  又说:

“你倒是个有缘的,有时候它几年也不出来一次。

”伯母在旁边连连点头。

  随后的一个月时间里,我都住在伯父家里。

我睡得很少,吃得也很少,基本上不说话,但是心里很静很熨帖。

伯父伯母每天仍然愉快地忙碌着,两只猪、一头牛短促的呻吟和悠长的叹息互相唱和,呈现的都是生命的本来面目。

  一天晚上,伯母拿出自酿的山葡萄酒,我和伯父喝着唠着,伯父就给我讲又一个惊人的森林故事。

  野人?

外星人?

等一下,别猜了,你猜不对。

而且,我和伯父一样,不会说出一个字。

打死也不说。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8.12)

16.伯父为什么说“什么事情都不能让人知道”,而且“把‘人’字说得很重”?

(4分)

17.从“充满探索的欲望”到“打死也不说”,“我”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

(6分)

18.小说题为“大鱼”,却始终没有出现大鱼的形象,请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描述大鱼的。

(4分)

19.有人说:

人是万物的主宰。

文中伯父却说:

“我们活我们的,它们活它们的,互不侵犯。

”你认同哪种观点?

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4分)

六、(12分)

20.结合所给语境,在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文意连贯的一段话。

(6分)

品味铅笔的特征,往往能从中品出很多人生的韵味。

第一个特征,铅笔离不开铅笔刀的削磨,尽管这会给它带来痛苦。

这就是说,。

第二个特征,。

这就是说,人生应该勇于纠正错误,它会帮助我们走上正确的道路。

第三个特征,。

这就是说,。

21.某旅行社推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自助游,请你按要求分别为“自助游”写两段话。

(6分)

自助游是一种时尚的旅游方式,它有别于一般旅行团旅游方式。

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和行程的确定、交通方式和食宿标准的选择、游览项目的安排等方面拥有个人自主权(但也不排除通过包括旅行社在内的中介机构进行交通设施及住宿预订),没有全程导游陪同,并且在旅途中可以根据个人喜好临时调整或改变行程。

在旅游过程中,自助旅游者的食、住、行、游、购、娱都更贴近当地人的生活,能更真实地接触当地居民,感受当地的自然、历史、风土人情及社会习俗,其参与度更高。

同时他们还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就某一方面或某一主题对目的地进行深度了解。

介绍性说明(3分):

(不超过35字)

宣传性用语(3分):

(要求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40字)

七、(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

参与是今天这个社会的一种重要精神。

对于成长中的我们,参与更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请以“参与与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自拟题目;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

注意:

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学校、姓名等个人信息。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5分,每题3分)

1.B(解剖pōu哂笑shěn戏谑xuè)

2.A(珠光宝气作揖魅力突如其来)

3.A(B应为“反应反映”,“反映”指反照,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反应”指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

C“漠不关心”后面不能跟宾语。

D“冰清玉洁”指道德情操高尚,不能用于居室环境)

(2)(阿留)本来不过是可弃之材罢了,最终却因为一技之长被任用,实则是因为周元素能够容人。

(3分)

(3)等到燕太子丹用荆轲刺秦作为计策,才招致了灭亡。

(2分)

14.

(1)(4分)蘸是浸入,沾染。

一因繁花带雨,桃枝低垂,二因湖水高涨,绿波映花。

(2分)岸上水中的花枝联成一片,远处望见,仿佛蘸水而开,春景被装点得格外美丽。

(2分)

(2)(4分)桥被水淹,人不能度,难免有些遗憾;(2分)可是柳荫深处,悠悠撑出一只小船来,这就可以摆渡游赏,惊喜之情溢于言表。

(2分)

六、(12分)

20.(共6分。

前两处句子各1分,后两处各2分)

参考:

人生也应学会承受痛苦与磨砺,它会帮助我们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1分)

它总是允许人们使用橡皮擦掉错误(铅笔离不开橡皮的帮助,尽管这会让它前功尽弃)(1分)

真正有用的不是外表漂亮的笔杆,而是里面的铅芯(2分)

人生应注重内心世界的完善,它会帮助我们成就完美的人生(2分)

(后两处围绕铅笔的其他特征阐述,能够前后一致、言之成理即可)

21.(共6分)

介绍性说明:

(3分,划线处各1分)

答案:

自助游就是由游客自主选择和安排旅游活动,能真实感受当地民俗风情。

宣传性用语:

(3分,体现自助游特点2分,修辞手法1分。

示例:

张扬个性,我的旅游我做主;亲近自然,真的行程真体验。

七、(60分)

作文评分标准参考2018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作传者说:

樗栎不成木材,但找木材的人并不嫌弃;沙石非常难看,但雕刻匠们需要它;大概天地间没有可以完全抛弃的东西,况且比其他生物灵巧的人,偏偏就没有可取之处吗?

阿留痴呆无比,本来不过是可弃之材罢了,最终却因为一技之长被任用,实则是因为周元素能够容人。

如今天下那些正直清静的人才,常常不被当权者所了解;不聪明而又迂阔的人,又不被他们所喜欢。

能够了解并且喜欢的人,使用他们时又不能适合他们的才能,接着就弃用他们。

唉!

如今的人才为什么不幸,而只有阿留幸运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