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自然的定格.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14197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5.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9课 自然的定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9课 自然的定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9课 自然的定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9课 自然的定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9课 自然的定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9课 自然的定格.docx

《第9课 自然的定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课 自然的定格.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9课 自然的定格.docx

第9课自然的定格

自然的定格——外国风景画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探讨的重点是欧洲近代的风景画,从平常的景物中发现美、了解美、感受美,并进一步学会表述和描绘内心深处对自然景物的真实感受,是美术学习的一个新起点。

本课作品多样,风格迥异,是处于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转型期的几大画派的代表作,分别以“自然的镜子——重新认识世界”“用色彩唤起情感”“创造于

心——用风格定义自然”三个小标题,介绍了写实主义、印象主义、现代派的绘画风格。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知识面不断扩展的时期,情感世界日益丰富,渴望表现、个性张扬。

鉴赏风景画能够让他们理解自然风光中的美与艺术的关系。

学生可能不容易对现代派艺术产生认可和共鸣,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和引导,强调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逐渐理解、认同、喜欢。

本课课时建议为2~3课时。

第一课时重点欣赏19世纪传统风景画和莫奈的风景画。

以比较鉴赏法,引导学生掌握印象派的艺术特点:

舍弃严谨的“形”,追求光、影、色,成为现代艺术的起点。

根据本课所学知识,运用自己的语言评述印象派的绘画。

第二课时重点探讨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与印象主义绘画的异同。

掌握立体派和抽象主义的绘画语言。

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锻炼学生学习的能力。

根据本课所学知识,运用现代派绘画语言,表现身边的风景,并与全班同学分享。

第三课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拓展。

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通过欣赏教学,引导学生感悟大自然的魅力,了解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的不同绘画风格,了解立体派和抽象派的艺术特点。

技能目标:

通过欣赏、评述、讨论等多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现代派作品的内涵,提高学生分析风景画的能力,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作品发表见解。

情感目标:

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从欣赏活动中感受艺术家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表现力。

创新目标: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欣赏评述现代派美术作品的能力,并学会一两种现代派画家的艺术语言,尝试创作美术作品。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19世纪写实主义风景画的艺术特点。

2.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风景画的艺术特点。

3.抽象主义风景画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1.理解日常生活中自然风光的美与艺术的关系。

2.理解现代派绘画的“表现性”,感悟作品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性格等精神特质。

3.自主整合本课所学知识,开拓创造性思维进行美术鉴赏和美术创作。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外国风景画相关图片及资料,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查找相关文字、图片资料,可制作课件于课堂交流。

四、风景画的赏析方法和要点

1.感受作品,读懂画面内容。

2.合作学习,研究作品的表现技法。

3.积极探讨,领悟画家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示例作品《风暴后的埃特雷塔峭壁》

1.基本信息

库尔贝(1819~1877),是19世纪中叶法国写实主义美术的杰出代表。

《风暴后的埃特雷塔峭壁》,作于1870年,油画,133厘米×162厘米,描绘的是风暴后的埃特雷塔峭壁的自然景色,是库尔贝宏伟风格的风景画代表之作。

2.画面内容

晴空万里的海岸边,小舟零散地泊在沙滩上,谁能想到这里不久前才经历过狂风暴雨。

3.表现技法

从艺术上看,这幅画有两个特色:

第一,色彩丰富,对比强烈,画家有意提高画面的明亮度,造成鲜明夺目的视觉冲击力。

第二,画家大刀阔斧地运用刮刀作画,形成粗犷的“库尔贝式”笔触,使造型更为简洁概括,更富有力度感,从而增加了形式意味。

4.审美情趣

库尔贝天生喜好体积庞大和气派庄严的事物,这使他对无尽的大海有了一种莫名的喜爱之情。

为了表现海,库尔贝感到必须使用更亮一些的颜色,但是,在使光线不失去作为色调统一手段的意义这一前提下,他加强了个别的颜色。

他越是不受题材的约束,就越是集中注意于海和天的光线,而效果也就越成功。

这幅画给人以大气磅礴的阳刚之美,它对印象派画家莫奈产生了很大影响。

5.教法建议

比较分析:

通过比较莫奈的油画《埃特雷塔海面的风暴》,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同一景点不同画家的不同表现方法。

二、示例作品《威斯敏斯大桥》

1.基本信息

德朗(1880~1954)出生于法国沙东,是法国野兽派先驱者。

1906年3月,德朗来到伦敦,并在透纳的海景画激励下,创作了一批风景画,《威斯敏斯特大桥》是其中之一。

2.画面内容(略)

3.表现技法

画面色彩都近于平涂,但明亮单纯。

笔触粗犷,不为旧的画理所囿,大胆施彩,夸张造型,所以后来在人们的心中,“野兽”一词,即指色彩与涂抹的特征。

4.审美情趣

《威斯敏斯特大桥》一画上所流露出的矛盾心绪是比较明显的,德朗在接受立体主义影响的同时,还一度热中于非洲艺术。

5.教法建议

引导学生在欣赏中思考画家为什么这样表现?

它有什么意义?

通过交流探究,更深层次地理解野兽派作品。

■自然的镜子——重新认识的世界

三、示例作品《雪中猎人》

1.基本信息

彼得·勃鲁盖尔是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他不仅发展了凡·埃克和博斯的艺术成就,而且成为了17世纪荷兰和佛兰德斯艺术的先导。

2.画面内容

画面一片皑皑白雪,给人寒凝萧瑟之感。

在两块结了冰的池塘上,有人在滑冰、捕鱼,点景的小人物打破了荒凉与沉寂。

天空阴沉,寒鸦啼叫,一切都很朴实,蕴含着那笼罩人生的悲凉气氛。

3.表现技法

这是一幅深远的有人物活动的风景画,画家似乎是站在山顶上看着山下的猎人,透过猎人远视全景。

山坡和地平线都以对角线形式交叉组合画面,从而构成伸向低谷的变化多端的斜坡。

由于恰当的远近透视处理,使画面具有深远的空间感和空气感。

画面动静处理十分巧妙。

浓重的树木类似剪影般屹立于前景,白雪覆盖着沉睡的大地,肃穆宁静,而穿越于林间的猎人和机灵的猎狗、远处冰河上的溜冰者身影以及空中飞翔的小鸟,使沉静的山野充满生机。

4.审美情趣

此画显示出作者注重景物的抒情性与宁静纯朴的乡野风格。

画家基本上采用了黑白灰色调的对比塑造自然、人物、空气和光,给人寒冷且透明的感觉。

凡熟悉欧洲地理环境的人都认为,画家所描绘的正是尼德兰地形的特殊风貌及其美丽的容姿。

勃鲁盖尔对大自然的深情描绘,使他成为尼德兰民族现实主义风景画的创始人。

5.教法建议

设疑探究赏析。

引导学生探究风景画的取景,以及尼德兰风景画独有的抒情性与宁静纯朴的乡野风格。

四、示例作品《海港日出》

1.基本信息

《海港日出》作者洛朗,生于1600年,逝世于1682年。

2.画面内容

开阔的海平线给天空留出了大片位置,天空澄明平和,有一种氤氲的气息。

近景带有罗马式建筑、船只、人物于逆光的海滨,被笼罩在一片金色的阳光中。

海空一色、宁静优美的画面令人赏心悦目。

3.表现技法

洛朗运用娴熟的技法,重视自然光色的变化。

用城门似的建筑渔船以及将要出海的渔夫来衬托海上日出的景色。

构图完整,布局协调,笔法细腻,用色鲜明亮丽,运用了温暖的橙色为主色调,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海上初生的太阳的光辉笼罩了海面,天空、建筑、渔船、渔夫……体现了洛朗的艺术风格。

4.审美情趣

洛朗革新古典风景画,把自然景观与人文思想相结合,开创了以表现大自然的诗情画意为主的新风格。

他的作品充分显示了画家对光线的高度敏感,加之对人物细腻的描绘,使他中年时期的画风达到了澄净和谐的境界;晚年则更有个性,物体造型刻意拉长,色彩带有银色光芒,流露出神秘且严肃的气氛。

他曾被誉为“出色描绘日出日落的杰出风景画家”。

19世纪画家康斯太勃尔也感叹道:

“迄今洛朗仍被认为是目前最完美的风景画家,他当之无愧!

5.教法建议

比较莫奈油画《日出·印象》,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同一景点不同画家的不同表现方法。

五、示例作品《林间小道》

1.基本信息

霍贝玛(1638~1709),荷兰画家。

早年从师雷斯达尔学画风景画。

作品多描绘乡村道路、农舍、池畔等,代表作《林间小道》《磨坊》等。

他的作品真实地表现了自然界多变的景象,其精确的透视为人称道。

2.画面内容(略)

3.表现技法

《树间小道》展现了一种乡野景色的平远透视美。

画家用诗的语言再现了这种具有强烈透视感的田园景色,给观者心灵以舒畅的美感。

极目远望使人心旷神怡,两边是那样地对称,显得很平稳,可是那细微的、有节奏的、多样又统一的各种细节,却像钢琴上发出的跳跃的强弱略有变化的音符,丝毫也不平板单调,相反,显得轻松愉快。

成行的树枝错落有致,近景的深色树丛与种植林疏密相间,在远处,左旁有一座教堂的尖顶,右旁是两幢高顶茅舍,这一切都经过画家的精心构思。

严格的透视消失点,把观众的心情也带向远处。

由于这幅画成功地表现了焦点透视的技法,所以在美术技法教学上一直被用来作为古典风景画的示范作品。

4.审美情趣

霍贝玛是一位对故乡怀有浓厚情感的田园风景画家。

他一生的作品虽然不多,可是对每一幅画,他都作实地观察,认认真真地去体验大自然的美与诗意。

5.教法建议

设疑探究赏析。

引导学生探究风景画的透视问题,领悟画家诗一般的语言以及其在风景画中渗透的情感。

六、示例作品《辛格拉温的磨坊》

1.基本信息

鲁伊斯达尔(1628~1682),荷兰风景画家。

出生于荷兰西部邻海的哈雷姆。

在鲁伊斯达尔的500余幅风景画中,以树为主题的要占绝对的优势。

代表作品有《林中水塘》《埃克河边的磨坊》《波涛汹涌的海岸》《辛格拉温的磨房》等。

2.画面内容

苍翠的绿树掩映下的磨房,静谧并有一种神秘的色彩,仿佛有许多的故事情节会从这间磨房中倾泻出来。

一切都以静态为主,惟有奔流不息的溪水充满了动感的韵律,给整幅画面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溪水流淌的样子,仿佛就在眼前,触手可及。

3.表现技法

构图宏伟,景物的容量较大,通过抒情的笔调做一些精细的描写。

笔法坚实,色彩纯朴,有时用伦勃朗的明暗法来抒发他对自然的深沉感受。

因此,他的风景画具有一种古典主义的深沉和悲剧性的激动。

4.审美情趣

善于借物抒情,突出大自然的美与诗意,这些和这位画家热爱故乡的感情是分不开的,家乡的美丽风景时刻在感染着他。

5.教法建议

比较欣赏。

与霍贝玛的风格进行比较,鲁伊斯达尔的风景画情调倾向于忧郁和悲凉,而霍贝玛的画面则显得明朗和素朴些,也洋溢着一种较为欢快的气氛。

■用色彩唤起情感

七、示例作品《日出·印象》

1.基本信息

莫奈,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

莫奈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份都有他的推广。

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

2.画面内容

描绘勒阿弗尔港口的一个多雾早晨的景象:

海水在晨曦的笼罩下,呈现出橙黄或淡紫色。

天空的微红被各种色块所渲染,水的波浪由厚薄、长短不一的笔触组成的。

三只小船在薄涂的色点组成的雾气中显得模糊不清。

船上的人或物依稀能够辨别,还能感到船似在摇晃缓进。

远处的工厂烟囱,大船上的吊车……

3.表现技法

把“光”和“色彩”作为绘画追求的主要目的,他们倡导走出画室,描绘自然景物,以迅速

的手法把握瞬间的印象,使画面呈现出新鲜生动的感觉。

4.审美情趣

莫奈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他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

5.教法建议

比较欣赏,与传统风景画比较,使学生掌握印象派艺术语言,舍弃严谨的“形”,追求光、影、色。

八、示例作品《莫特莱克台地》

1.基本信息

透纳(1775~1851)是英国最为著名,技艺最为精湛的艺术家之一,19世纪上半叶英国学院派画家的代表,在西方艺术史上毋庸置疑地位于最杰出的风景画家之列。

2.画面内容

初夏的傍晚,泰晤士河静静地流淌着,树木在微风中摇曳,船只向远方驶去。

河边的人,跳上矮墙的小狗以及横在马路中央的树影……画面祥和却又充满了勃勃生机。

3.表现技法

透纳以善于描绘光与空气的微妙关系而闻名于世,尤其对水气弥漫的掌握有独到之处。

他悉心研究海上光的强度、云彩和风雨的活动,在色彩上,他培养了一种具有浪漫主义感情的特殊手法、创新色彩。

4.审美情趣

大自然给予透纳无尽的激情与灵感,他不仅仅喜欢一个人深入自然,更醉心于古老城市的悠久历史,深入前代大师的杰作,在它们中间寻找自己的创作源泉。

他注意的不仅是自然本身,更是自己对自然的感受,抛弃冷静的、自然主义的描绘,而代之以充满感情与想象的笔法。

透纳独特的风格和丰沛的情感在他的作品里长存。

5.教法建议

展示一组透纳描绘天空的画面,让学生了解画家充沛的情感,大胆丰富的色彩,进而更好地理解绘画是照相不能替代的。

■创造于心——用风格定义自然

九、示例作品《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

1.基本信息

修拉(1884~1886)是法国风景画家。

《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207厘米×308厘米,布、油彩,芝加哥艺术学院藏。

2.画面内容

作品描绘的是巴黎附近奥尼埃的大碗岛上一个晴朗的下午,游人们在树林间休闲的情景。

3.表现技法

在这幅作品中,修拉采取小心翼翼的点彩画法,把各种经过仔细分析处理的原色小圆点,用一年的时间点满在画布上。

前景一大块暗绿色表示阴影,中间黄色调子的亮部,表现午后的强烈阳光。

阳光透过树林投在草地上的阴影,被强调得界限分明。

人物服饰的色彩与树林、草地互为呼应,给人以地毯式的装饰特点。

由于点彩,使人和物都显得影影绰绰,朦胧模糊。

4.审美情趣

在画面中,共有40个人物,每一个形象都是画家经过千锤百炼概括而成。

他们好像彼此毫无关系地被摆放在一起,但整幅画面却洋溢着一种宁静而幽雅的秩序美。

5.教法建议

比较赏析。

与印象主义比较,了解他们不同的艺术主张。

十、示例作品《风景》

1.基本信息

塞尚(1839~1906)法国著名画家,是后期印象派的主将,从19世纪末便被推崇为“新艺术之父”,作为现代艺术的先驱,西方现代画家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或“现代绘画之父”。

2.画面内容

山体呈锥形,房屋呈圆柱形,塞尚把繁茂的树叶簇化成平面性的,而不是单独个别的树枝和树叶。

3.表现技法

塞尚认为“线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间的对比。

物象的体积是从色调准确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来”。

4.审美情趣

在处理画面时,塞尚力图浑然一体,对形式概况化的追求。

单纯的设色,富有个性的变形,这一切使人觉得他的风景画更接近中国山水画的意趣。

5.教法建议

设疑探究欣赏。

让学生理解塞尚的艺术风格与主张。

十一、示例作品《灰色的树》

1.基本信息

蒙德里安(1872~1944),荷兰画家,风格派运动幕后艺术家和非具象绘画的创始者之一,对后代的建筑、设计等影响很大。

《灰色的树》,1912年,油彩、画布,79厘米×108厘米,荷兰市立美术馆藏。

2.画面内容

在这幅画的名称之下,它所呈现的是一棵灰色的树。

3.表现技法

《灰色的树》以几何图形为绘画的基本元素。

这幅抽象画对于蒙德里安来说,已预示他未来的画风将转为几何式风格。

对于抽象画来说,这幅画是幅写实主义的作品,但是若将它的标题去掉,它又是一幅抽象作品。

4.审美情趣

蒙德里安一直追求艺术中最诚实的部分,他最大的欲望是能达到个人最纯洁的境界,任何他认为会窄化自己的一时快乐,他都会将其舍去,以进入一个神圣般的简单状态。

他的这些观念似乎很愚蠢,但却使他的作品呈现出一种很确实并充满抒情诗般的平衡,更使他所追求的纯洁与净化透过画作得到了。

5.教法建议

设疑探究欣赏,让学生理解抽象派的艺术风格与主张。

资料库

埃特雷塔海面的风景 莫奈

透纳风景画作品

鲁斯达尔风景画作品

鲁斯达尔风景画作品

 

附注:

教学设计2

类型

欣赏·评述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本课介绍了从16世纪到20世纪初的外国风景画,其发展的脉络清晰可见,包含了古典主义、写实主义、自然主义及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抽象派等主要流派的作品。

特别是印象派作为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转折点,完成了绘画中色彩造型的变革,将光与色的科学观念引入到绘画之中,在形式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为现代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本课内容多,作品风格多样,艺术特色迥异不易使学生对外国风景画形成整体的认识,应引导学生积极感知、主动探究。

建议分两课时完成本课学习内容。

学生情况

学生很少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外国风景画,因而外国风景画与学生是有一定距离的,他们大多只通过小学美术课本、杂志、网络等途径零散接触过相关的图片资料,对外国风景画的大致发展脉络及主要流派风格了解不多。

多数学生会对画得工整细致及“很像”的传统写实作品加以赞叹,但对欣赏印象主义及现代主义的作品中的色彩、肌理等形式美原理显得有些困难。

教学方式、手段

1.给予学生更多的感知、表达和体验的机会,通过观察、体验、分析、比较、鉴别、判断等方法引导学生欣赏外国风景画。

2.积极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评述艺术作品的氛围,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思考形成独立的见解并加以表达。

教师准备

PPT课件、双面胶、大头针、彩色纸、油画棒等,教室四周成列教师创作的风景油画,提供学生近距离接触油画的机会,增加氛围。

学生准备

彩色纸、油画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印象派及其以前风景绘画的主要特征和差异。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用比较、判断等方法来欣赏、评述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画家的生活状态,激发热爱生活与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印象派及其以前风景绘画的主要特征和差异。

教学难点:

对印象派作品中的色彩、笔触、肌理等形式美的感受和欣赏。

教学设计

一、导入阶段

小测试:

“试试你的眼力”激发兴趣

1.体验修拉的色彩分割理论。

(教师准备一张用黄、蓝色点组成的图片一张,请学生说说看到了哪些颜色?

(设计意图:

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同时导入以此原理作画的印象派,从一开始就突出印象派对色彩的贡献。

2.师:

在外国美术史上就有一群人他们深入研究色彩,发现了许多的色彩奥妙并将之运用到绘画上,形成了色彩三要素、光源色、环境色等至今还在沿用的色彩理论。

他们是谁呢?

印象派画家。

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通过了解印象派来了解外国风景画。

首先让我一起来感知印象派。

二、感知阶段、自主探究

1.“感知印象派”

师:

在这个环节老师将播放一些印象派画家的作品,同时介绍印象派画家的一些背景资料和当时一位资深评论家对印象派的评论。

请你们根据这些资料小组讨论后给出你们对印象派的印象。

(教师在播放印象派作品及工作照片时同时介绍印象派举办落选画展及当时评论家的评论。

小组讨论:

对印象派的最初印象

要求:

每组用2词语或短句描述,用油画棒写在彩色纸上并贴到展示板上。

师:

带着这样的印象我们一起来一探究竟,进入下一个环节吧。

三、发展、探究阶段

“走近印象派”——说一说,猜一猜:

1.出示一组莫奈《草垛》作品,说说每幅作品的异同,猜猜画的什么季节什么时段?

说说是否像当时的评论家所说是随便的、无知的?

猜猜他在哪里画画在研究什么?

师:

他们在户外画画在研究光与色的关系,那在印象派之前的风景画是怎样的呢?

画家又是在哪儿画画,在研究什么呢?

2.出示《蒙娜丽莎》《雪中猎人》和《林间小道》

师:

请大家观察这三幅画中人物在画面中的变化,并注意老师图片下方作者的生活年代。

你们有没有发现风景画发展的秘密呢?

师总结:

起初风景画中都有人物,到17世纪中期才真正成为独立的绘画体裁。

3.比一比色彩:

出示巴比松画家米勒作品《春》《林间小道》与毕沙罗作品比较

师:

随着风景画的独立有些画家不再满足在室内画画主张走出画室在自然光下对景写生,然后以写生稿为基础,进行风景画创作,他们就是聚集在法国巴比松小村的一群画家,被称为巴比松画派,他们的作品中热情洋溢地倾诉了对自然风景的诗意感受,作品也明亮了许多。

如果说印象派为西方近、现代绘画打开了一座大门;那么巴比松画派就是为西方风景画打开了第一座大门。

他们对景写生深深启发了印象派画家,不同的是印象派画家不仅在户外作画,并由此开始研究光与色在绘画中的运用。

那么印象派之前的风景和印象派有什么不同呢?

出示《林间小道》《春》与毕沙罗的风景作品,从色彩上加以比较,说说有什么样的差异及其带来的不同感受?

师总结:

色彩的差异:

印象派之前的作品主要关注的是物体固有色,亮部为固有色加亮,暗部多为褐色与黑色;印象派强调在外光下写生,主要研究光色的关系和环境色,他们发现亮部为固有色加光源色,暗部为固有色加环境色。

由此印象主义绘画在阴影的处理上,一反传统绘画的黑色而改用有亮度的青、紫等色。

莫奈所言,绿色的草地有时在夕阳下会闪耀着红光,蓝色的衣服有时也会被橘红色的阳光吞没,色彩是可以变化的.通过色彩的变化可以表现作者本人的情感,色彩的变化充满了跳荡的诗意和抒情的灵性.总之,色彩的解放使色彩获得了自由表达的无限空间,色彩脱离物象形体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

印象派画家们的这套色彩理论在写生色彩领域被沿用至今。

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就是印象派对色彩颜料的处理方法,还记得上课前的“眼力测试”吗?

画家们发现颜料混合后的失去了鲜明的效果,这极大地限制了印象派的表达;于是他们不再进行颜料本身的混合,而采用了“视网膜上的混合”——用小笔触将鲜明的颜色涂在画布上,当欣赏者离开一定距离来看画的时候,就发现作品上的颜色是如此明亮而又紧紧抓住了现实,是谁开创了这种画法的先河呢?

修拉,印象派的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作品。

出示修拉作品《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师:

修拉就是这样执着于这些色彩的科学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创了新印象派又称点彩派。

新印象派的理论主要包括:

①色彩的分割理论,及分割法;

②主张色彩、线的表现性与情感的特质相结合。

新印象主义既是印象主义的某些技法和科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是印象派(凭直觉、凭经验的写实主义)向古典主义(重法则、重理论、重秩序)的转化。

(2)比一比造型、构图与肌理

出示《林间小道》与《日出印象》比较造型与构图的差异和画面带来的不同感受:

印象派之前的作品画面厚重、圆浑轮廓清晰更讲究物体的明暗造型和画面的组合、构成,有时带有情节性。

印象派作品不十分关注素描造型,更多的关注色彩,很多作品看上去形和轮廓是模糊的,画面松散而自由在构图上多截取客观物象的某个片断或场景来处理画面。

印象派之前的作品细腻几乎看不出笔触,印象派作品笔触明显且多变。

他们认识到色彩、线条、肌理等艺术形式的独特的审美价值。

(3)请你从色彩、构图、笔触等方面来评述下面两幅作品。

出示《辛格拉温的磨坊》与《睡莲》作品。

四、实践体验阶段(约12分钟)

可以说印象派是一场绘画的革新,色彩被强调、造型被松绑,情绪在多变的笔触中涌动、流淌,我们一起来通过作品来感受吧。

两人组合作临摹一件作品,教师课前打印并分割好临摹稿--莫奈《干草垛》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评价。

4.“考考你”:

出示一批作品辨别是印象派之前的作品,还是印象派作品?

其中包括2件印象派之后作品。

设计意图:

为第二课时埋下伏笔,同时帮助学生把握风景发展的整体脉络。

五、评析阶段(约5分钟)

“评述印象派”

师:

经过学习临摹现在你们对印象派又有什么认识呢?

小组讨论:

对印象派的认识。

要求:

每组再用2-3个词语描述,用油画棒写在彩色纸上并贴到展示板上。

师:

有哪位同学能根据大家的印象来对印象派做一个总体的评述呢?

六、拓展

课后思考:

西方风景画和中国山水画在出现时间、材料、表现方法等方面有什么异同?

印象派

印象派也叫印象主义,19世纪60—9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画派。

当时因克劳德·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受到一位记者嘲讽而得名。

1874年第一届印象派画展在巴黎卡皮西纳大道的一所公寓里举办,有31位印象派画家参展。

  在艺术观点上,印象主义画家反对当时占正统地位的古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