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题报告农村小学班主任对学生情感教育策略的探究.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13736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题报告农村小学班主任对学生情感教育策略的探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结题报告农村小学班主任对学生情感教育策略的探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结题报告农村小学班主任对学生情感教育策略的探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结题报告农村小学班主任对学生情感教育策略的探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结题报告农村小学班主任对学生情感教育策略的探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结题报告农村小学班主任对学生情感教育策略的探究.docx

《结题报告农村小学班主任对学生情感教育策略的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题报告农村小学班主任对学生情感教育策略的探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结题报告农村小学班主任对学生情感教育策略的探究.docx

结题报告农村小学班主任对学生情感教育策略的探究

《农村小学班主任对学生情感教育策略的探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情感对于小学生的智力和道德行为的影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意识不强,其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弱,在其成长的历程中有较大的可塑性和可变性。

为了能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让在幼小年龄阶段的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学生对社会大环境下对不良行为的认知能力,区分善恶美丑、远离是非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心态、和积极、乐观、向上的风貌,与人友爱向善,学习勤奋向上的品德。

在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情感教育的探究,是研究学生对待事物的态度和体验,是研究学生在学校和社会中从事活动的一种内在潜能。

情感教育也是小学班主任思想教育工作中一个很重要的力量源泉。

二、课题界定与理念假设

(一)、课题界定:

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除了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纠正和管理外,还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情感智商,使他们人格得到完整的发展。

(二)、理论假设:

情感教育就是教师、班主任以真挚的情感感动学生、教育学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从情入手,感情融洽,才能使教育行之有效。

老师与同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教育学生时就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起到事半功辈的效用。

三、研究目标

1、总体目标:

情感教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因此,教学必须从理智和情感统一的角度来考虑教学过程。

这就要求教育内容整体化和个别化的有机结合,即教育内容一方面重视认识与情感、意志的结合,以塑造教育对象完整的人格,另一方面又针对每一个个体的差异,提供给最适合的教育。

2、分解目标:

分析学生情感变化的背景因素,整体把握学生情感教育动势。

(1)、反映学生情感对象内容的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

(2)、反映学生情感形式的积极情绪状态和丰富的情绪感受。

(3)、反映学生情感功能的情感能力。

四、研究策略

1、公平教育:

接受教育是每个学生的权利,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使他们都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2、尊重学生:

每一个学生都是有情感、有理性、有独立人格和无限潜能的孩子,所以,在教学中,应发扬教学民主,为每一个儿童营造宽松愉快的环境。

3、因材施教:

作为老师应全面看到每一个孩子的不同之处,注重个性体验,有的放矢,用情感的激励作用,来使每一个孩子的个性能充分发挥出来。

五、研究的对象、方法、步骤

1、研究的对象:

本课题研究对象为六年级二班学生,共41人(本课题申报之前已经在五年级,课题从五年级下学期时开始进行相关的研究)。

2、研究的方法:

交流法: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情为纽带,构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融洽关系。

行动研究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开展实验研究,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以保证研究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个案分析法:

后进生的每一点进步,更需要班主任及每一位代课教师的无限关注。

3、研究的步骤:

2010年1月至5月

读书笔记、研究随笔

2010年6月至九月

撰写学生个案分析

2010年10月

读书笔记、研究随笔

2010年11月

撰写学生个案分析及阶段性总结

2010年12月

申请结题,撰写结题报告

六、成果形式

课题研究报告、相关教学随笔、教研故事、案例、论文等。

七、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一)、反映学生情感对象内容的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

理论依据:

苏霍姆林斯说:

“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脑袋装到另一个头里,而是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

教学是教师组织教师启发、引导、促进学生学习的双边活动。

教学过程的最基本因素就是教师和学生,两者必须结成一定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的表现在对教学的控制,对学生的引导,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

成功的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两方面都有积极性、主动性,而这种积极性主动性的激发,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

操作方法:

1、平等待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神贯注地倾听学生的发言,认真观察学生的细微的情绪和体态的变化,并做积极的回应,教师要运用其言语和体语来表现对学生讲述内容的关注和理解,使学生感到他讲的每一句话,表露的每一情感都受到教师的充分重视,藉以加深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以强化其继续发言的欲念。

课余时间与学生谈话时,要平等地、面对面地谈,可抚摸他的头或拍拍他的肩表示亲近,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谈话时要体现真诚、友好,使学生从心底感到亲切温暖。

谈话内容以多提问题、多启发、多鼓励学生发表意见为主,少讲个人意见,少提封闭式问题,从而使学生自觉地打开心灵之窗,吐露内心之情。

2、微笑待生

教师的情感最容易传染给学生,教师充沛的感情,形象的语言能真实地打动学生的心灵。

并传染给学生,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激发。

上课时,亲切的提问、启发,慈祥的面容,微笑的表情都能打消学生的紧张情绪。

3、用眼睛进入学生心灵的世界

一个好的教师的心灵应能体察到学生的内心世界的变化。

要想了解学生的情感,光去观察学生的眼睛是不够的。

还要注意学生从教师的眼神变化中发现教师情感的变化。

学生是最善于观察老师的眼睛的,从老师的目光中他们可以看出喜欢还是讨厌;鼓励还是批评;期待还是失望,师生的情感会在瞬间的对视中得到交流。

教师应学会不同的情境下给学生送去不同的眼神,用真诚去感动学生,激励学生。

因此:

心情愉快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只有把爱化作一股股暖流,送到学生的心坎上,才会产生良好的心境,从而形成学习的动力。

实践证明:

师生情感相投,彼此亲切,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教师若能对学生正确评价,及时表扬、鼓励,则能激发其求知欲,调动其积极性。

反之,如果师生情感格格不入,彼此厌烦,教师经常冷淡、斥责学生,则会使学生灰心丧气,由讨厌教师而讨厌其所教科目甚至会产生消极、对抗的情绪,这样下去,必然会抑制学生的积极性,并严重影响学习效果。

许多教育家认为:

教师对学生的爱护甚至比他的学问和专业修养更为重要。

(二)、反映学生情感形式的积极情绪状态和丰富的情绪感受。

理论依据: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不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便没有教育文明。

老师应切实从学生的感受出发,爱的无私,爱的真切,爱的博大,才能用“爱”写好老师这两个字。

操作方法:

情相融方能心相通

1、关心后进,动之以情

我班的黄皓同学,成绩差,经常完不成语文作业,语文成绩都是不及格,还爱在班里打闹。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特别爱打乒乓球,而且打得不一般。

我决心寻找机会接近他,和他交知心朋友,以情感人。

一次体育课,我拿着球拍主动邀请他“决一胜负”。

我的这一举动,出乎他的意料,一开始,他有些紧张,不知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我边打边夸奖他球技高超。

渐渐地,他打消了对我的戒备心理。

后来,我们经常在一起打球,谈到守纪,谈到学习,我说:

“你如果像喜欢打乒乓球那样就好了,我完全相信你能搞好学习,当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也要有文化知识呀!

”他从我的话语中感受到我对他的殷切期望和一片诚意,我们之间的关系渐渐融洽起来。

我并未满足于此,继续用爱的雨露滋润他,深入了解、熟悉他,以便寻找使他转化的契机。

经过多次和他谈心,我发现他逻辑思维能力强,喜欢数学,我就利用他这个“闪光点”来调动他的积极性,请他帮助数学差的同学。

目的是让他看到自身的价值,树立信心。

果然,他的学习成绩一步步赶上来了。

我趁热打铁,鼓励他继续努力。

当他行为上出现反复时,我及时委婉地提醒他注意。

辜负不负有心人,在多次考试中他成绩都在中上等,我在班里表扬他,看着他脸上露出从未有的胜利的喜悦,我心里也特别高兴。

他在给我的一封信中写道:

“老师谢谢你,是您用一颗慈母般的心抚平了我心灵的创伤,是您教会了我敢于面对现实,您对我的尊重与信任,使我对学习充满了信心,我一定不辜负您对我的爱心……”

2、培养优生,用情真诚

小学生是一个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后进生长期处在家长呵斥,同学戏谑的环境中,内心苦闷孤寂,特别需要老师的关心爱护;对于家境富裕,学习好的优生,容易产生骄傲、自负的心理,对于这两类不同的学生,我采用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尤其是优秀生,更需要教师用特殊的“爱”去爱他们,但不能偏爱。

“严是爱,松是害”这是许多班主任的经验之谈,也朴素地说明了“严”与“爱”的辩证关系。

对优生的管理教育,要爱护其学习、上进的积极性,从有利健康成长出发,对他们严格要求,加强管理,做到管得真诚,“严”得合理。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能力差,优秀生虽然是“好马”也必须“扬鞭”催之;教师必须对他们提出更高要求,不断激励他们向新的目标奋进,使他们更努力地学习,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如:

张钰在《小学生优秀作文》举办的“看图作文”比赛中获奖后,作业马马虎虎,我抓住时机和她谈学习,谈理想,向她指出思想中存在的问题,订立新的奋斗目标。

后来,她又在“我最喜爱的老师”作文比赛中获二等奖。

情,是班主任爱心的流露,同时又是学生心空的回响。

师生间情感碰撞的灿烂的火花,会释放巨大的情感力量。

水乳交融的师生之情,更是奇妙的情感世界,班主任会由此步入育人工作的“自由王国”。

(三)、因材施教:

作为老师应全面看到每一个孩子的不同之处,注重个性体验,有的放矢,用情感的激励作用,来使每一个孩子的个性能充分发挥出来。

理论依据:

情感,指的是人受外界刺激所表现出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积极或消极的心理倾向。

如喜欢不喜欢、愉快不愉快、满意不满意、需要不需要等,它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和感染性。

操作方法:

给后进生更多的爱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千差万别,情况各异。

老师总是爱那些品德好成绩好的学生。

而对后进生不那么热情,久而久之后进生得不到关怀得不到爱就会越过越差。

对优生和后进一样看待,从某种意义上讲把更多的爱给予后进生更有必要。

吴勇同学曾拿过人家的东西,但我并不歧视他,照样热情对待他,生活上关心他。

生病找医生为他看病,学习上关心他,有意识地让他做好事,表扬他,通过谈心指出他的不足之处。

他终于动了感情,向教师认错改错,而且以后拾到别人的东西那怕是一块橡皮一分钱,都要交还失主,交给老师。

范理宾同学妈妈因家庭纠纷,一气之下寻短见。

这对他来说是多么大而沉重的打击。

从此学习不认真、性格也变得起来越古怪。

我用爱的雨露滋润他的心灵,像慈母般地关心他爱护他,没有铅笔给他买。

冬天一个无母的孩子衣服单薄,我将我的孩子小时候穿的衣服鞋子送给他穿,学习上帮助他,终于温暖了他那冻结的心。

他给我一个特殊的并非荣誉称呼。

从此他亲切称呼我“先生爷爷”。

江建军同学患过小儿麻痹症,不能直立走路,几天不到校上课,我家访到他家,亲切地问他:

“怎么几天不到校啊?

”他为难地说:

“他们(同学)笑我是个瘫子,用手走路。

”于是我发动大家学雷锋做好事,让同学轮流接送,从此他再也不缺课了。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是爱激起了学生求知的勇气,也是爱给了我工作的动力。

不断探索驾着爱的小舟,把他们送上成材的彼岸。

(四)、实施情感教育,促进素质提高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

学习质量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意志和思想品德等,这些都是属于情感领域。

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工作时,只有重视和关注情感领域,才能促使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

近年来,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就“如何实施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素质提高”这方面作了以下几点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抓闪光点,长善救失

《学记》中有句话: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其含意是说:

教育的作用就在发扬学生的优点,克服学生的缺点。

事实上,每个学生的身上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优点,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完善人的个性,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全面的发展。

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很善于找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表扬和激励,引导学生以自己的优点去克服缺点。

如我班中有个小人儿孙伟强,他个子虽小,却长期欺负同桌,自觉性低,经常在老师讲课到精彩处,他却用屁股对着讲台,自个儿在搞小动作,但我发现他脑筋灵活,能说会道,我就抓住这一闪光点,平时有点儿进步,我就及时给予表扬,又让他担任课本剧比赛中的小白兔的角色,和同桌同台演出,在排练时引导他们要互相帮助、团结一致。

结果,孙伟强不再欺负同桌了,上课也认真了许多,并连续两次测验取得全班第五的好成绩。

2、从需要入手,引导升华

皮亚杰说过:

“人的一切动作,即一切行为,一切思维或一切情绪都是都是对需要的反应。

”小学生接受什么,拒绝什么,总是和个人的某些需要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当我接了新班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摸清学生的各种需要,并有区别地进行教育。

对学生正当需要,既不放任迁就,也不禁止堵塞,而是通过耐心诱导使之纳入正当的轨道。

例如我班的陈雅琪,她有较深的绘画功底,酷爱绘画,但学习的高压扼杀了她的兴趣,传统的堵塞抑制了她活跃的思维。

于是,她对任何事都采取冷淡,无所谓的态度对待。

针对这种情况,我利用课余时间和她促膝谈心,用集体的力量去感召她。

如本学期的课本剧比赛,需要大量的背景,我除了支持她利用课余时间帮邻班画之外,更同她一起师生齐画。

自此以后,陈雅琪像变了另外一个人,较以前活泼多了,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了。

3、抓模仿热,因势利导

小学生的一大特点就是模仿性强,好奇心往往驱使他们一发现什么就去模仿,从而掀起一阵阵的模仿热。

记得我曾经接手过一个班,有段时间,班上的学生对玩具电动车特感兴趣,什么四驱车、方程式赛车、小汽车、泥头车,一到下课全跑到可桌面上参赛。

上课了,有的还偷偷地把手伸入抽屉玩。

面对这一模仿热的出现,我没粗暴地制止,而是深入了解。

原来,前段时间电视里播放了一位赛车英雄的卡通片,同学们正是模仿他。

于是,我决定因势利导,在班上举行一次《玩具车展示会》的中队主题活动,将全班同学发动起来,让他们用学过的语言去描绘自己的玩具车。

为了深化教育,我又利用班会的形式,引导学生讨论“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赛车手”。

经过以上形式的引导,使学生从自发的模仿中,认识到要成为一名出色的赛车手,必须具备开车的良好技术,能对车的性能了如指掌,而所用这些都必须要以丰富的知识为前提,从而把这种自发性转变为学习的动力。

4、从学生的特点出发,发掘潜能

活泼好动和争强好胜是学生的另一特点。

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生动活泼的活动,发掘他们的潜在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如开展“争红花”活动来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行“班干部轮值制”、“民主评议班干制”等,使学生自觉的约束自己,从“要我做好”变为“我要做好”。

班风、学风有了较大的改善。

八:

研究成果

1、通过一年来的研究,我班学生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升,学生日常行为习惯有了非常突出的改观,学生的学习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2、通过一年的研究,我班学生在这一年的成长历程中,全班学生都能够明辨是非,懂得了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能为的。

明白了什么是美好的道德行为,什么是丑恶的言行,弘扬优秀,倡导向上,与人向善,与人友爱。

3、通过一年的研究,我班学生良好的心态已经形成,消除了个别学生心理的障碍,树立了正确的风尚。

一人有困难,八方相助,团结、友爱。

班风正,学风浓郁,其良好的道德风尚成为他们不断成长的精神动力,正鼓舞着这一班学生以良好的心态、积极、乐观、向上的风貌,成为我校的一大这点。

出师表

两汉: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