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安溪八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
《福建省安溪八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安溪八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安溪八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福建省安溪八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20141114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5分,共48分。
)
1.“宗”是一个会意字。
在甲骨文中,宗字作“
”,“
”象宫室屋宇之形,“
”可能表示
A.青铜兵器B.铁制农具C.皇帝宝座D.祖先牌位
2.张传玺教授曾以“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为题,从政治文明的高度,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史论结合,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同时,还有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
若以此为研究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话题是()
A.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制度
B.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现代行政制度相似
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
D.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3.“春、夏、秋、冬”四个字的的甲骨文写法及寓意如图所示,由此我们可以断定()
A.甲骨文主要记载农业活动 B.中国原始农业起于商朝
C.商朝时期已有了四季之分 D.农业活动是文字产生根
4.杨绛在其著作《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中说“孔子出门必坐车”。
孔子的这一行为最能体现他思想中的( )
A.礼 B.仁 C.中庸 D.德治
5.唐朝政论家柳宗元在评论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时指出:
“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这里对“公”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建立了“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B.改世禄世卿制为选贤任能制
C.制定了尊君抑臣的朝仪和文书制度D.首创自下而上的人才荐举制度
6.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
另一条规矩是:
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
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 B.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C.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 D.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7.境界又称意境,是中国古典文学理论中的常用概念。
下列诗词中体现了盛唐意境的应是( )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奔流到海不复回”
B.“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C.“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看后庭花”
D.“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8.“一棵树生长出,它的基本特性,在此树前早已存在。
所以,一事物必须是合乎某种理才能出现,比如马生牛,断无此理。
”这段文字所体现的思想是( )
A.“理在事先”B.“发明本心”
C.“万物皆生于两”D.“理在气中”
9.读下面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时期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元
明
清
高层政区
州
行省
布政使司
省
统县政区
郡
郡
州
路、府、州
府、直隶州/州
府、直隶州
县级政区
县
县
县
县
县
州、县
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B.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C.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
10.明末清初顾炎武抨击当时知识分子“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弄得“股肱堕而百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此思想不包含( )
A.感叹时局动荡B.不满“空谈误国”
C.反对君主专制D.强调“实干兴邦”
11.恩格斯在谈到古代雅典社会时曾说“现在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所赖以建立的阶级对立,已经不再是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对立,而是奴隶和自由民之间的对立,被保护民和公民之间的对立。
”他评论的是()
A.梭伦改革的作用B.克利斯提尼改革的作用
C.伯利克里改革的作用D.马其顿王国征服的作用
12.“在传统中国,政治关系以及其他一切社会关系主要是由宗法因素决定的,而在传统欧洲,政治关系以及其他一切社会关系主要是由契约规定的。
”能够得出与此观点史论一致的是
A.古雅典的民主政治 B.古希腊的人文主义
C.古罗马的法律原则 D.卢梭的政治学说
13.“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
”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
A.批判神权统治B.鼓吹人性解放
C.倡导思想自由D.构建民权政府
14.“人文”强调的是关注人、体现人的地位和价值。
下列能够体现“人文”的有( )
①“制天命而用之”②“有能则举之”
③“认识你自己”④“天赐予你我的权利是平等的”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5.有学者认为:
17世纪末的英国,既实现了“地上的平衡”,又建立起“宇宙体系平衡”。
有了对“地上的平衡”的信心,才推动人们去研究、认识宇宙中的平衡体系。
该评论所说的两个“平衡”应分别指( )
A.英国议会制的产生、英国国教地位确立
B.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进化论的提出
C.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地位、相对论理论提出
D.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牛顿提出经典力学理论
16.在1787年制宪的时候,麦迪逊说:
“这就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
“据此判断,美国设立参议院的目的是( )
A.削弱众议院的职能B.实现“制衡的最大化”
C.用精英政治取代平民政治D.避免少数人的暴政
17.晚清时,一些学者发表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
曾廉认为,“中国一切皆非为制度之不良,而但为人心之败坏而已”。
叶德辉说:
“与其言变法,不如言变人。
”徐致祥认为“变人”之道无他,只须给皇帝开经筵讲理学就行,因为孟子说过“一正君而国治矣”。
下列主张与三人思想一致的是( )
A.“托古改制”B.“变者古今之公理”
C.“祖宗之法不可变”D.“中体西用”
18.“常有人说:
白话文的局面是胡适、陈独秀一班人闹出的。
其实这是我们的不虞之誉。
中国近产业发达、人口集中,白话文完全是应这个需要而发生而存在的。
适之等若在三十年前提倡白话文,只需章行严一篇文章便驳得烟消灰灭。
”材料认为白话文得以推广的主要原因是
A.白话文的自身价值B.胡适、陈独秀的推动
C.制度和环境的根本变化D.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
19.从下面两幅图片可以看出( )
图一:
传统的华夷观图二:
1793年乾隆帝接见英国使节马嘎尔尼
A.马嘎尔尼拜见方式折中了东西方外交礼仪
B.乾隆帝开始放弃了传统华夷观
C.中国传统的华夷观是清朝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D.传统华夷观在鸦片战争后消失
20.中国步入世界的进程中,太平天国起到了一个正面作用。
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这个插曲,中国
融人世界还会晚若干年。
这里强调的是太平天国运动( )
A.打击了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B.提倡发展资本主义,顺应世界潮流
C.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D.激发了汉族士大夫致力于自救变革
21.某学者曾说:
“他的思想中有着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微弱呼声,有过倾慕资产阶级政体的闪光,
然而他却跳不出封建忠君思想的窠臼,可悲地扮演了为封建社会炼石补天的角色。
”这位学者评价的是( )
A.魏B.曾国藩C.洪仁玕D.郑观应
22.右图为一张西方漫画明信片——让中国巨人四分五裂。
下列诗句与
此事件相关的是( )
A.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B.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C.三元里前声若雷,……乡民合力强徒催。
D.倭人竟割台湾去,……万众一心谁敢侮。
23.费正清在《导论·近代中国历史的透视》中这样评价辛亥革命:
“革
命的主要目标一直是推翻中央集权,它的方式本身(指各省纷纷宣
布独立)就是反中央集权的。
”由此可知,费正清认为辛亥革命
A.结束专制统治B.引发军阀割据
C.强化中央集权D.实现民族独立
24.下表为近代列强在华不同时期投资第一位的相关数据统计(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卷十二》)。
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时间
1840~1895
1895~1911
1911~1927
1927~1937
1937~1945
1945~1949
国家
英国
英国
日本
美国
美国
美国
数量(万元)
8026
33955
69627
11969
262096
47918
比重(%)
82.5
28.1
44.2
37.3
75.5
68.1
A.近代英国在华投资额不断下降B.甲午战争后英国丧失了绝对优势
C.甲午战争后日本开始占据第一D.近代美国在华投资份额不断增长
25.对漫画《呜呼鲁民,呜呼圣地》(但杜宇1919年)的解读,最符合
作者创作意图的是( )
A.“山东披上枷锁”
B.“鲁民圣地蒙羞”
C.“列强为虎作伥”
D.“日本狼子野心”
26.毛泽东称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
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其中“革命性、民主性”主要指《临时约法》
A.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B.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D.不承认清廷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27.梁启超是近代历史上“多变”的典型,经常处在“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的状态。
除梁启超外,康有为、严复、孙中山等很多人均是“多变”的代表,这几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普遍现象。
这在本质上体现了( )
A.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迅速B.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剧烈
C.西方文化冲击日益深入D.旧民主主义革命陷入绝境
28.下图是某同学在学习“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斗争”后制作的时间轴,所标注的7处事件中,标注正确的有( )
A.4处B.3处C.2处D.1处
29.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
“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
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
住。
……一切革命的党派、革命的同志,都将在他们面前受他们的检验而决定弃取。
”这段话
意在说明( )
A.党中央认识到革命必须重视农民的作用B.农民是检验中国革命成败的决定性力量
C.革命队伍中存在着反对农民运动的倾向D.“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思路趋向清晰
30.作为一档电视娱乐节目,湖南电视台举办的“超级女声”“快乐男生”以及随后兴起的“红楼选秀”“奇迹舞动”等娱乐节目都曾轰动一时,并使诸多少男少女一夜之间成为耀眼的新星。
这一文化生活现象折射出( )
A.大众审美的世俗化倾向B.传统伦理意识面临挑战
C.国人的文化观念开始走向多元化D.政府放弃了对文化传媒的管控
31.2013年12月,嫦娥三号成功着陆月球,一时,火箭、运载火箭、空间技术成为国人热议的话题。
下列话题符合历史史实的有()
①东晋葛洪在其著作中就提到了“火箭”②万有引力定律后为天文学的基础定律
③1992年起中国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④杨利伟是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A.①③④B.②④C.②③④D.③④
32.2011年大陆出版的《中华民国史》中,对蒋介石追随孙中山,推倒北洋军阀,尤其是他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应有的肯定。
但对他发动政变、导致国共关系破裂,以及内外政策的保守性和个人独裁,抗战胜利后违背民意、发动内战的责任,也予以充分的揭露和批评。
这体现了作者的( )
A.文明史观B.整体史观C.革命史观D.唯物史观
第II卷(非选择题52分)
二、非选择题(其中33题22分,34题18分,35题12分)
33.(22分)中外妇女地位的变迁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马监护法》对妇女经济事务进行终身监督……如果她们出现在其他诸如法庭等一般仅有男性出席的公共生活领域,就会引起在座男性的惊奇和不满……墓碑、罗马文学作品以及纪念性铭文都宣扬理想的妇女行为,这包括贞洁、节制和娴于织毛活之类的女红。
——《剑桥插图罗马史》
材料二汉代开始了儒家对妇女贞节观念的建立过程,但在现实的庶民生活中其实仍保有相当的弹性与空间。
宋代贞节观念虽然经程朱的奖励而加重,当时社会,影响尚小。
明代在书籍方面,有徐皇后的《内训》,解缙的《古今列女传》。
在法律方面,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下达这么一个诏令,“民间寡妇,30以前夫亡守志,50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免本家差役。
”又命令地方官员制定规章制度,表现突出的赐祠祀,一般的树牌坊,用以奖励贞节……一部二十四史中,明史中的节妇烈女最多。
——摘自费丝言《由典范到规范》
材料三一般说,其主要影响就是迫使女性走出家庭,进入新的工薪经济……工厂和有薪工作成为抚养孩子和家务劳动之外的又一选择……而后建立的公共学校也使妇女们受益匪浅。
在那里,她们可以接受与男子们相同的教育。
到20世纪初期,妇女已经赢得了选举的权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响亮的提出了破除三纲五常,反对男尊女年的主张,要求女子参政,大学开放学禁,男女职业平等,社交公开,婚姻自由。
李大钊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中说:
“妇女地位是由社会的‘经济构造’决定的,压迫妇女的不是男子,而是‘有产阶级专断的社会制度’,妇女要解放,只有推翻这种社会的‘经济构造’。
”……他在《战后之妇女问题》一文中进一步指出:
妇女运动只有成为整个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的一部分才能得到胜利。
——摘自罗业心《五四运动与中国政治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简要说明古罗马对妇女有哪些限制。
(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代妇女贞节观的发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时代背景。
(6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简述近代西方妇女地位改变的原因。
(3分)概括材料四关于妇女解放的核心主张。
(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妇女地位变化总趋势。
(2分)促成这种趋势的基本因素是什么?
(4分)
34.(18分)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民国时期的外交官员,几乎都被愤怒的青年学生殴打过。
1919年,外交总长曹汝霖家被烧,驻日公使章宗祥被打;1921年总长郭泰祺处理中日纠纷,被北京学生殴打;1928年外交部长王正廷处理济南惨案,家被毁,1931年处理“九一八”事件被学生打得头破血流,随同人员蔡元培、顾维钧都一起被殴。
材料二“在这排日声中,我敢坚决的向中国青年进个忠告,就是日本人是很有值得我们效法之处的……我们应该看现代兴国史,现代的新国的历史。
”
——鲁迅《“日本研究”之外》
材料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外交上却不能接受这条成语的,因为国家是不能任其破碎的。
在外交上也不可能指望百分百的成功,如果你要达到百分百的成功,而对方也这样要求,那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外交,因为这样就无法达成协议……自五四以,“人民外交”的口号已成为非常时髦的口号,群众组织起大游行或组成代表团对中国的外交施加压力,常常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顾维钧回忆录》
请回答:
(1)结合当时的历史从人民群众、列强、外交官员等角度分析造成材料一中外交官员普遍被打的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鲁迅对外交官员被打的态度,同时他认为国人应该做的是什么?
(4分)
(3)结合材料一、二辩证、全面地评价材料三的观点。
(8分)
35.(12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戊戌变法是在甲午战后朝野上下求变思潮推动下发生的自上而下的社会变革,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教育、新闻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实际上是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中国近代化的继续和发展,是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环节。
——郭汉民《放开眼界看“戊戌”》
材料二我认为今后对维新派与维新运动的深入研究,应充分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解放思想,打开思路,特别是要坚持正确的评价标准。
对于包括维新派与维新运动在内的一切历史事件与人物,既要弄清楚其起因和思想动机,又绝不能止步于此,而应深入、具体地考察其在社会实践中所产生的效果。
而且,对于社会效果的考察,也应当着重在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具体发展变化上,而不是笼统、抽象地谈论所谓的“斗争精神”云云。
——赵春晨《坚持实践第一,重在社会效果的评价标准》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戊戌变法……是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中国近代化的继续和发展”这一观点的理解。
(6分)
(2)阅读材料二指出作者关于维新变法的评价标准,并结合史实予以论证。
(6分)
2014年秋安溪八中15届高中毕业班期中质量检测历史参考答案
1—5DCCAB6—10CAABD11—15BCDDD16—20BCDDD
21—25ABBBD26—32BBACABD
33.
(1)立法限制妇女的经济活动;(1分)限制妇女参与社会政治活动;(1分)强调妇女的贞洁和从属地位。
(1分)
(2)特点:
空前强化;深入影响社会生活。
(2分)背景:
明代君主专制的强化;(2分)理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2分)
(3)政治:
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1分)经济:
工业革命的推动。
(1分)思想文化:
启蒙思想的传播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1分)核心主张:
提倡男女平等;(2分)强调妇女解放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不平等的社会制度。
(2分)
(4)趋势:
妇女地位逐渐提高。
(2分)基本因素:
社会经济的发展;(2分)社会制度的变革。
(2分)
34.
(1)民国建立,公民权利的觉醒;“人民外交”的兴起;外国列强损害中国利益,激起国人愤慨;
某些政府和外交官员妥协退让,损害国家利益。
(6分)
(2)态度反对殴打外交官员,反对盲目排日情绪。
(2分)
建议他认为国人要做的是研究和学习外国,学习人家长处,强大自我。
(2分)
(3)观点的合理性民众把国家外交失利完全发泄到外交官员身上是不对的;在外交上是要有妥协,有商量的;要理性、实际的维护国家利益,增强综合国力;绝对的“人民外交”是危险的,容易导致狭隘爱国,要因势利导。
(4分)
观点不合理性完全反对人民外交是不对的,因为“人民外交”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捍卫民族利益和尊严;人民外交体现了主权在民的理念。
(4分)
35.
(1)政治:
洋务运动维护清朝专制统治,戊戌变法推行君主立宪制,有利于政治民主化。
经济:
洋务运动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戊戌变法继续采取发展经济的措施,有利于经济工业化。
军事:
洋务运动创办军事企业,发展海军的主张,戊戌变法推动编练新式陆海军,有利于中国军事近代化。
教育:
洋务运动期间创办新式学堂和支持留学运动,戊戌变法设立京师大学堂,有利于教育的近代化。
(6分,只回答洋务运动或只回答戊戌变法只得1分,没有史实不得分,答出期中3点即可。
)
(2)评价标准:
社会实践的效果。
(2分)
史实论证:
进步性:
政治:
兴民权、设议院,裁汰冗官,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治,打击封建官僚;经济: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措施,有利于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思想:
改革科举,设立京师大学堂,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观念,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2分)
局限性:
操之过急,脱离民众,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戊戌政变后,大部分改革措施并没有付诸实施。
(2分)
2014年秋安溪八中15届高中毕业班期中质量检测历史参考答案
1—5DCCAB6—10CAABD11—15BCDDD16—20BCDDD
21—25ABBBD26—32BBACABD
33.
(1)立法限制妇女的经济活动;(1分)限制妇女参与社会政治活动;(1分)强调妇女的贞洁和从属地位。
(1分)
(2)特点:
空前强化;深入影响社会生活。
(2分)背景:
明代君主专制的强化;(2分)理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2分)
(3)政治:
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1分)经济:
工业革命的推动。
(1分)思想文化:
启蒙思想的传播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1分)核心主张:
提倡男女平等;(2分)强调妇女解放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不平等的社会制度。
(2分)
(4)趋势:
妇女地位逐渐提高。
(2分)基本因素:
社会经济的发展;(2分)社会制度的变革。
(2分)
34.
(1)民国建立,公民权利的觉醒;“人民外交”的兴起;外国列强损害中国利益,激起国人愤慨;
某些政府和外交官员妥协退让,损害国家利益。
(6分)
(2)态度反对殴打外交官员,反对盲目排日情绪。
(2分)
建议他认为国人要做的是研究和学习外国,学习人家长处,强大自我。
(2分)
(3)观点的合理性民众把国家外交失利完全发泄到外交官员身上是不对的;在外交上是要有妥协,有商量的;要理性、实际的维护国家利益,增强综合国力;绝对的“人民外交”是危险的,容易导致狭隘爱国,要因势利导。
(4分)
观点不合理性完全反对人民外交是不对的,因为“人民外交”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捍卫民族利益和尊严;人民外交体现了主权在民的理念。
(4分)
35.
(1)政治:
洋务运动维护清朝专制统治,戊戌变法推行君主立宪制,有利于政治民主化。
经济:
洋务运动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戊戌变法继续采取发展经济的措施,有利于经济工业化。
军事:
洋务运动创办军事企业,发展海军的主张,戊戌变法推动编练新式陆海军,有利于中国军事近代化。
教育:
洋务运动期间创办新式学堂和支持留学运动,戊戌变法设立京师大学堂,有利于教育的近代化。
(6分,只回答洋务运动或只回答戊戌变法只得1分,没有史实不得分。
)
(2)评价标准:
社会实践的效果。
(2分)
史实论证:
进步性:
政治:
兴民权、设议院,裁汰冗官,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治,打击封建官僚;经济: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措施,有利于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思想:
改革科举,设立京师大学堂,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观念,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2分)
局限性:
操之过急,脱离民众,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戊戌政变后,大部分改革措施并没有付诸实施。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