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考纲新课标对应知识点.docx
《高考历史考纲新课标对应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考纲新课标对应知识点.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考纲新课标对应知识点
2013年高考历史考纲新课标对应知识点
古代中国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一、分封制1、含义(概念):
又称封邦建国(封建制),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叫做诸侯国;渊源,商王朝内服与外服制度演变而来的。
2、背景目的: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巩固周王朝的统治;人物,周公;基础,井田制;
3、内容:
(1)主要分封土地和人口(权力和义务关系的纽带)等;物资、武装;
(2)最高统治者:
周王;以都城为中心的附近区域被称为王畿jī是周王直接驻地;(3)、对象:
王族(同性亲族是主体、姻亲类似亲族)、功臣和先代贵族(殷商降族)、古老的附属国(恢复被商灭掉的古国)等课本P2-3的小字和形势图(4)诸侯的权利:
册命、授土、授民、授职;封地内再分封,享有世袭统治权。
义务:
服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定期朝觐;交纳贡赋。
4、作用:
(1)建立了一批新兴国家,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积极:
(2)王室与诸侯国关系更加明确,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3)使统治集团形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消极:
后期王室衰微,诸侯纷争;
5、分封制的特点?
为什么说分封制并不能真正巩固周朝的统治?
(1)特点:
①对象多样化,但一王室贵族为主;②周王是“天下共主”;③周王与封国通过一系列权利(土地)义务关系为纽带联系在一起;④层层分封,构成金字塔形等级秩序;
(2)原因:
①权力大,独立性强;②王室衰微;③血源疏远;④生产力发展等;
6、发展过程:
夏朝出现,西周鼎盛,春秋瓦解,战国无法维系下去废除。
(根本原因)②分封制有很大的局限性瓦解原因:
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
诸侯有诸多大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使诸侯国实力不断的增强二、宗法制
1、含义:
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是一种基于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2、目的:
保证王权的稳定。
①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②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核心:
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主要继承者,有主祭祖先的特权、地位最尊贵,故嫡长子也被称为宗子。
——解释清楚些;其他为庶子。
4、特点:
⑴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最大的特点);⑵大、小宗具有相对性;⑶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质:
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⑷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5、作用:
(成为数千年封建统治者享有特权的依据,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1)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宗法等级),也是政治隶属关系;(行政等级)
(2)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属亲疏,确立起一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地位,也有利稳定)(3)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通过宗法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体会中华民族的亲情之爱。
、(4)现实意义:
宗法制所形成的中华民族“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的民俗,对中华民族美德的延续与传承、以德治国战略的实现,甚至对我国台湾问题的解决和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都会产生积极意义。
但其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使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
6、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互为表里。
分封制是表,宗法制是里,是基础。
(1)两者互为表里。
分封制为“表”,它“封邦建国”,形成了由众多诸侯国和王畿所组成的行政机构以及诸侯与周王之间的君臣关系;
(2)宗法制为“里”,它采用“嫡长子继承制”,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定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和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3)分封制的等级序列与宗法制的亲疏远近相吻合,西周建立了天子统辖诸侯诸侯统辖卿大夫卿大夫统率士及平民的封建等级政治结构)
三、礼乐制(西周“礼乐秩序”:
周朝制定了各种礼乐制度,以维护宗法分封制(略讲)1、礼乐制度礼的地位:
西周文化的主构架;2、礼的作用:
维护政治安定,保证社会和谐“礼”有尊崇上天和先祖的内容,但更多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规范;3、礼的内容:
“乐”“礼”辅从于礼;“礼”“乐”的作用:
“乐”的使用有一定的社会范围,是有严格的限制的;四、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1、分封制是西周巩固政权的重大政治措施,加强了王室和诸侯国之间的政治联系,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2、宗法制是与分封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以血缘、姻亲为纽带的政治制度,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宗法和政权合二为一,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法则;3、礼乐制度是为维系宗法分封制度制定了的一套完整、严格的等级礼仪制度,作为各级贵族必须遵从的生活准则,谁也不得逾越,以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工具。
4、分封制度、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三者互为表里,紧密相连,反映了周朝政治制度成熟;五、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夏朝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形成家天下局面;2、宗法制把族权与政权、血缘关系和政治隶属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局面;3、西周分封制度打破部落血缘界限,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局面;4、礼乐制度建立起各级贵族的政治与生活准则,贵贱有序,上下和同。
5、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三者互为表里,紧密结合,成为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成熟的标志。
考点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始皇帝”的来历秦始皇规定最高封建统治者为“皇帝”,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皇帝的命令称“诏”或“刺”;皇帝手所用的玉印称“玉玺”。
皇帝总揽全国的一切大权,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
皇帝制度包括:
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体现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本质特征。
二、三公九卿制1、基础:
秦始皇在战国时期官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
2、内容:
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作为秦朝中央的三个最高官职。
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物。
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事务。
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别掌管各项具体政务,是中央的职能部门。
3、关系:
中央主要的三个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力方面互相牵制,丞相地位最高,但受御史大夫牵制,且无兵权,御史大夫地位次于丞相,但权重,太尉掌兵,但不常设。
军国大事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
4、特点:
中央设“三公”诸卿,构成中央政府,他们都听命于皇帝。
三公九卿在地位、职责上互不相属,互相牵制,最终使军国大权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
中央设“三公”诸卿,构成中央政府,他们都听命于皇帝。
三、郡县制:
是秦朝的地方政治制度,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
1、背景: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地区设县,在边地设郡。
战国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郡县。
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2、内容:
所有官吏均由皇帝任命。
郡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最高长官是郡守。
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
县以下还有乡、里等基层行政机构。
3、影响:
秦朝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的金字塔般的统治机构其官职职责分工明确,即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①郡县制的实行标志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②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③维护了国家的统一;④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4、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
1)划分的基础:
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按地域划分的。
2)产生的方式:
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官位不世袭。
3)权力的大小:
诸侯国拥有很强的政治、经济、军事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4)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郡县长官一概由天子任免,不得世袭。
作用: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5、如何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1)历史原因:
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导致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逐渐形成,为这一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经济基础②新兴封建地主阶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保护其利益。
③法家思代表人物韩非子,从理论上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主张,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
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周天子无能为力的局面为其提供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⑤商鞅变法建立县制,国君直接任命官吏管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
2)前提:
秦灭六国,建立了统一的秦王朝。
3)特征:
1其最大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以至高无上的皇权为核心;人治大于法治。
2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3以严格的选官制度和严苛的法律为保障。
4官员职责明确,互相牵制。
4)本质:
是封建地主阶级对广大农民的专制统治。
5)矛盾:
中央内部的皇权和相权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
6)评价:
积极作用:
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组织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
消极影响:
①君权专制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
②在思想方面独尊一家箝制了人们的思想,出现了万马齐喑的可悲局面。
③在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7)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规律①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矛盾: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②地方权力日益集中到中央(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③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皇权与相权的斗争)。
考点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中朝1、目的:
巩固皇权,稳定天下。
2、措施:
建立中朝,削弱相权。
3、影响:
①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导致权力的过于集中,带来一些弊端。
二、刺史1、创立者:
汉武帝。
2、史实:
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
3、目的(作用):
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4、特点:
位卑权重。
三、三省六部制1、概况:
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
它确立于隋朝,完善于唐代,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宰相权力一分为三)。
2、运行机制: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职权:
(起草诏令)(封驳审议)(负责执行)3、特点:
分工明确,互为补充,相互牵制。
4、评价:
1①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②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
③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
2这种完整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有利于避免决策失误,防止个人权力过分膨胀,减少中央政令失误和腐败。
3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沿袭。
4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恶性发展或朝政腐败,权力失去制约与平衡,三省六部制也就丧失了维护封建统治的积极作用。
四、行省制度行省制,就是在中央设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枢密院掌管军事,御史台负责监察;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设丞相一人,掌管全省军政大事。
1、建立和发展:
元世祖时,开始设置中书省,在各地分置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
后逐渐成为固定的地方行政机构,掌管辖内军政要务。
行省下设路、府、州、县。
元朝在全国共设10个行省,即岭北、辽阳、河南河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浙江、江西、湖广。
而山东、山西、河北和内蒙古等地则称为“腹里”,由中书省直辖;还有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四川和青海部分地区。
明清时期行省设置依然沿用。
明代地方区划分三级:
承宣布政使司(行省)、府、县。
清代主要实行省、道、府、县四级2、行省的职能:
行省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行使权力受中央节制。
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事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未得中央诏旨,行省官员不得更改赋税征收制度和调动军队。
行省官员须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
中央以监察机构对行省官员进行监督,以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
3、评价:
①各行省都是中央政府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直接对中书省负责。
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②行省制度适应了元朝政府管理辽阔疆域的需要,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③对后世影响巨大:
行省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为我国以后的行政划分(省制)奠定了初步基础。
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考点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一、明朝创立内阁1、内阁概念:
明朝皇帝从官僚中选拔官吏入值殿阁,在皇帝指挥下处理政事,由于殿阁处于宫内,阁臣又常在殿阁随侍皇帝,故称内阁。
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
2、原因:
废除丞相以后,皇帝一人难以处理国家大事。
3、概况: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
明成祖选拔官员入值殿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内阁制度正式确立。
明宣宗时,内阁大臣有票拟权,地位日益提高。
万历年间,部权尽归内阁。
4、评价:
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
是皇权专制的产物,它保证了君主对全国有效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但它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5、明朝内阁与西方内阁制度区别产生背景不同:
1明朝内阎的产生是丞相制度废除后,由于行政量巨大,皇帝精力、才能有限而设立的。
2西方内阁作为政府机构始于英国,是由英国国王的最高咨询机关——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的。
产生方式不同:
1明朝内阁首辅及成员由皇帝任命;2近代西方内阁是以议会为基础产生的,内阁首相通常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
权力大小不同:
1明朝内阁虽是国家中枢机构,但内阁的职责只备顾问无决策权;2西方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
性质不同:
1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它的设置突出体现的是皇权进一步加强;2近代西方内阁则是资产阶级专政的行政机关,体现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二、清代军机处的设立1、中枢分权1)背景:
清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皇权受到很大限制,2目的:
扩大皇权3概况:
康熙帝设南书房,南书房参与机务,替皇帝起草谕旨。
中枢机构一分为三。
4作用:
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2、设军机处1)概况:
雍正帝时,宫内设军机处,皇帝挑选亲信官员担任军机大臣2职责:
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再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
3特点:
简(机构简单)、精(人员精干)、速(办事效率较高)、密(政治决策封闭性)4作用:
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三、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1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制度,既继承了前朝的一些制度和做法,又在此基础上实行了新的举措。
2内容详尽而全面。
其制度和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监察、司法、思想文化和暴力手段等各个方面。
3程度空前强化。
主要体现在废除丞相、军机处的设置和文字狱的严酷等方面。
4体现了时代特征。
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
2、影响1积极作用:
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尤其是对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起到了重要作用。
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民族融合,并有力的抗击了外来侵略。
2消极作用①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明末清初以后,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
③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
④从其动机看,仍然是维护和巩固一家一姓的统治,具有反动性。
⑤从其采取的措施看,是以强化君主专制为核心,将对全国的统治最大限度地置于皇帝一人之下,杜绝和排斥其他人的干预,而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绝对的君主专制,又使大小官吏只能唯上是从,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同时,它又必然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从而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
这就从根本上预伏了更大更强烈的统治危机。
同时也从反面说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中可供调节的余地越来越小,从而说明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这一切,都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造成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四、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中国古代基本的政治制度是专制主义制度中央集权制度。
2、最大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地方服从中央,中央服从君主,且趋势不断加强,核心是皇权至高无上,本质是人治3、一直存在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中央通过分权和对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严格控制地方,中央在对地方的斗争中占据上风,矛盾最终在北宋解决。
4、皇权借助神权、宗法制父权和儒家伦纪纲常逐步加强,在对相权的斗争中皇权不断强化,矛盾在明朝解决。
明清时期出现的特务机构、军机处等非正常集权手段是皇权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
5、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以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三大标志。
链接——一、选官制度:
1、西周:
贵族世袭的“世禄世卿”制度;2、战国、秦、汉初:
按军功授爵;3、汉武帝时期:
察举制(郡国推荐)和征辟制(官府征聘)4、魏晋南北朝:
按照门第高低选官的九品中正制;5、隋唐至明清:
科举制。
6、意义:
扩大统治基础;提高官员素质;确保帝国繁荣。
③促成读书风尚、教育的发展,有利社会重学风气形成,促成社会稳定。
④以考试方式选官,有利社会公平公正,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甚至有时可以缓和民族、阶级矛盾(清等),具有合理性。
⑤使儒学得到发展,造成被选拔的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造成工商业和科技得不到发展,对社会发展有阻碍。
二、监察与谏议1、监察制度(对官僚):
秦朝监察机构是御史大夫;汉武帝时是刺史;明清中央有都察院,各省有按察使司。
2、谏议制度(对皇帝):
隋唐是门下省,宋代是谏院。
3、评价:
第一,这两种制度既不能从根本上制约至高无上的皇权,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低效。
第二,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仍有重要作用。
三、中国古代的三大地方行政制度——见优化设计P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经济考点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一、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1、农业的起源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的。
中国农耕经济起源有多中心的特点,但是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远古社会就形成北方以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稻生产为主的农作物种植格局,并在各自的扩展、传播中相互交融。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还具有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的特点。
2、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农田水利的发展1从耒耜到铁农具:
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人们主要使用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简单的劳动工具。
进入文明时代,耒、耜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铁农具逐渐代替了过去的石制、骨制等笨重易损的农具。
这一变化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效率。
2犁耕技术的发展:
约在春秋后期,牛耕开始出现。
战国中后期,铁犁用于牛耕。
西汉中期,犁壁的发明使用使牛耕得以推广。
唐代,在长江下游一带已经出现了曲辕犁。
曲辕犁的发明是自汉代之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3灌溉工具:
古代灌溉工具的进步,也是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
重要的灌溉工具有翻车古代引水机械的重大发明,东汉时发明,曹魏马钧改进、筒车唐朝时发明,以水利为动力等4水利设施和水利技术: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水利建设的发展,著名的芍陂、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工程陆续建成。
西汉的漕渠、白渠都对农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古代劳动人民充分发挥创造能力,因地制宜兴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工程,西汉时期开始在西域兴建的坎儿井突出说明了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