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心理学笔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13114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6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刑事心理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刑事心理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刑事心理学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刑事心理学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刑事心理学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刑事心理学笔记.docx

《刑事心理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事心理学笔记.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刑事心理学笔记.docx

刑事心理学笔记

刑事心理学笔记

教师:

陈和华

 

◆前言

中国人有两套文化传统:

威武不能反——能屈能伸,留得青山在。

兼爱天下——独善其身

 

◆考试相关——闭卷120分钟

期末考试题型:

题型

所设题数

共计总分

备注

单选题

10

10

名词解释

4

12

不同犯罪人的心理特征、变态人格。

惊吓效应、激情犯罪

辨析题

10

40

命题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简答题

3

18

论述题

1

10

案例分析

1

10

什么案件——心理动机

◆正文

《刑事心理学》教案

第一章刑事心理学概论

第一节刑事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作用

一、刑事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刑事心理学是一门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人的犯罪心理和行为以及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预防、惩治犯罪的心理对策)的一门学科。

●关于刑事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几点说明:

(一)关于“犯罪”和“犯罪人”

1、关于“犯罪”概念的使用问题

1)刑法意义上的犯罪概念(对于犯罪的认定具有时间性、地域性、情景性)

2)刑事心理学强调犯罪概念时更注重:

主观恶意和社会危害性(行为、手段)

2、关于“犯罪人”

刑事心理学除了把犯罪人作为研究对象之外,还应把其他与犯罪有关的人的心理和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具体来说,还应包括以下几种人的心理和行为:

(1)一般违法者

(2)虞犯(暂无明显犯罪行为,有可能犯罪的人)

(3)刑释解教人员(刑满释放、解除劳动教养)

(4)揭露、惩治犯罪的有关人员(包括刑事司法人员、被害人和证人等)

*虞犯:

最有可能犯罪的人,通常根据某个人的品行和所处环境预测某人将来是否有触犯刑法之虞。

一般指:

1)经常与有犯罪习性的人交往者2)经常出入不良场所者(黄、赌、毒等)

3)经常逃学或离家出走者4)参加不良组织者

5)无正当理由经常携带凶器者(管制刀具)6)人格有严重缺陷者

(二)关于“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

1、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联系

1)犯罪行为总是在一定的犯罪心理的影响和支配下发生的,无心理就无行为;

2)要剖析犯罪心理必须先了解犯罪行为;

3)犯罪行为的性质往往由犯罪心理状况而定。

2、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区别

1)犯罪心理具有内隐性,犯罪行为具有外显性;

2)犯罪心理具有相对独立性,犯罪行为具有依存性;

3)犯罪心理形成在先,犯罪行为发生在后。

3、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关系的错综复杂性

1)一致性怎样的心理有怎样的行为,具体表现在:

在某种犯罪心理支配下实施某种犯罪行为;在某种犯罪心理支配下实施多种犯罪行为;

在多种犯罪心理支配下实施某种犯罪行为;在多种犯罪心理支配下实施多种犯罪行为;

2)非一致性具体表现在:

犯罪动机与犯罪结果不一致,如误杀,本无犯罪动机,只是在别人的胁迫下不得不实施犯罪行为。

二、刑事心理学的作用

(一)为采取预防犯罪的措施提供心理学依据

(二)为制订刑事案件的侦查、审讯和审判的策略提供心理学依据

(三)为教育和改造罪犯提供心理学依据(四)为制订刑法和刑事政策提供心理学依据

第二节刑事心理学的学科地位

一、刑事心理学在犯罪学体系中的地位

一般来说,刑事(犯罪)心理学是犯罪学的三大支柱之一,另二个支柱是犯罪社会学、犯罪生物学;从最广义的角度看,犯罪学除上述三大支柱外,还包括刑法学、公安学等;从最狭隘的角度来看,犯罪学即犯罪社会学,与犯罪心理学同级。

二、刑事心理学在心理学体系中的地位

刑事(犯罪)心理学既是普通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也是社会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第三节刑事心理学的历史

一、刑事心理学在西方的发展概况

(一)早期的认识和学说

1、欲望说——德谟克利特2、体征说——苏格拉底

3、快乐说——霍布士、边沁、贝卡利亚4、精神变态说——孟德斯鸠

(具体内容请参照课本4-6页,有可能考选择题)

(二)刑事心理学的产生

·19世纪下半叶。

标志为1872年德国精神病学家埃宾发表《犯罪心理学纲要》。

·背景:

工业革命后犯罪大量增加,迫切需要对此进行研究;同时实证的心理科学已经产生,为刑事心理学的产生提供了基础和可能。

·美国心理学家希利于1909年在芝加哥建立世界第一个少年心理变态研究所,采取心理测验量表和个案研究的方法对违法少年进行研究,标志着犯罪心理研究走向科学化。

(三)刑事心理学的发展及趋势

·1903年前夕,刑事心理学知识广泛运用于刑事司法活动。

·20世纪30年代,刑事心理学已成为犯罪学体系不可缺少的三大支柱之一(另两个支柱为犯罪社会学、犯罪生物学)。

·近年来,刑事心理学在犯罪原因、犯罪动机、犯罪预测、少年犯罪心理学、犯罪精神病理学等方面均有很多研究。

大致有以下几个研究方向:

1、探讨犯罪心理的生理机制;2、探讨犯罪心理的社会环境制约机制;3、探讨犯罪心理的疏导机制。

二、刑事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概况

(一)早期的刑事心理学思想

1、人性与犯罪

告子的性无善恶论、孔孟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

2、犯罪原因

经济因素、情感因素、学习因素、阶级地位。

3、犯罪对策

运用法制和重视教化。

(二)刑事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我国刑事心理学的建立和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我国刑事心理学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非科学性。

第四节刑事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法

一、刑事心理学的研究课题

二、刑事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刑事心理学研究的困难性和可能性

·困难性表现为:

犯罪的隐蔽性;研究的间接性;犯罪人心理的抵触性;难以实验性或不可实验性。

·可能性表现为:

刑事司法人员的丰富经验;某些犯罪人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提供可靠的陈述;心理和行为关系的原理;现代心理学研究技术。

(二)刑事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1、决定论犯罪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吗?

NO

犯罪人的犯罪心理发展绝不是一刹那的事,它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在行为失足之前,思想上早已失足。

好与坏之间不可能有一条截然的鸿沟。

2、反映论如犯罪人吃馒头,他会省一部分馒头留到下一次吃,说明贫困是犯罪的因。

3、系统论影响人犯罪的因素不是惟一的,是多种的。

三、刑事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观察、调查、数量统计分析、心理测验、实验、案例分析、经验总结等。

关于研究的几点问题:

1、理论上的研究和经验上的研究

1)什么是理论上的研究?

·指开始于某一理论推演的研究

预言当一个小孩看到一个大人的暴力行为而受奖赏,小孩的攻击性是否增加→验证、付诸实践看结果该理论是否正确。

2)什么是经验上的研究

·指与某种理论没有直接关系的研究

如:

研究拥挤与犯罪之间有无关系,若结论上得出有关系,则是该理论的创始人;若无关系,则无意义。

3)两者的区别

·找到确定结果的可能性不同(理论>经验)

·不确定结果的意义的重要性不同(经验上的研究否定,则无意义;而理论上的否定则意义非凡,即推翻了原来的理论)

2、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1)何为基础研究?

·指着眼于一般情况的研究如犯罪与社会、心理的

2)何为应用研究?

·着眼于特殊情况的研究如大学城……、

3)、区别:

应用研究更多探讨具体问题,而基础研究更多探讨比较抽象的指导性的问题。

3、实验研究和相关研究

1)什么是实验研究?

(即观察研究)

·是指有控制的观察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加精密的研究方法

·优点:

由于设计严密,有数量做依据,统计分析严格加上其所得的结果又可以任人重复检验,所以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

·局限性:

自变量加入实验有困难;因变量常常很困难测定;相对来说不能有效地大量手机许多变量的资料。

2)什么是相关研究?

(在实验无法进行时)

·是确定两种或多种现象(或变量)在变动中是否存在着关联以及有多大关联的一种研究方法。

·优点:

能收集某个领域的大量资料,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现事物间的大量关系;相关研究有助于研究那些不适合于使用实验性方法的问题。

·局限性:

有时使因果关系含糊不清;两个变量直接影响的可能性难以确定。

3)实验研究与相关研究的区别

实验研究与相关研究是相互补充的,基本上两者都有用,主要区别在于相关研究在收集大量的资料方面尤其有效,它能提供在今后实验条件下进行更细致研究的想法和假设;而实验研究则能检验假设,确定并详细说明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提供关于这种关系的解释。

 

第二章犯罪心理概述

第一节犯罪心理的概念

一、人的心理、意识和个性

(一)心理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外部世界的反映,即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个性倾向性、自我意识、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过程是暂时性的,个性心理是比较稳定的,而心理状态是处于两者之间的表现形式,既有暂时性,又有稳定性,是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相统一的表现形式、

(二)意识

意识是以心理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指人的心理体验的总和,是心理的高级水平和主要形式。

分自我意识和对周围事物的意识。

(三)个性

又称人格,是心理过程在个体身上相对稳定的表现,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以及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与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产物。

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气质、能力、性格);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与自我调控)。

二、犯罪心理

指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各种心理因素的总称,包括认识、情感、意志、性格、兴趣、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以及心理状态等,是犯罪行为的内在动因和支配力量。

三、犯罪心理结构

(一)什么是结构?

是指事物各种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方式,是系统内各要素的组织形式和秩序。

(二)什么是犯罪心理结构?

是指行为人在犯罪行为实施前已经存在的、在犯罪行为实施时起支配作用的那些畸变心理因素的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组合。

它是行为人个性心理结构中社会心理缺陷的总和,是其发动犯罪行为的内部心理原因和根据。

犯罪心理特征是犯罪心理结构的外在表现,犯罪心理结构是犯罪心理特征的内在根据。

(三)犯罪心理结构与个性心理结构的关系

1、个性倾向性构成犯罪心理的动力结构;

2、个性心理特征构成犯罪心理的特征结构;

3、自我意识以及道德意识、法律意识等,构成犯罪心理的调节结构。

(四)犯罪心理结构与犯罪行为的关系

1、结构的稳定程度影响犯罪行为的发生;

2、结构的组合状况决定犯罪行为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

(五)关于犯罪心理结构的争论

承认犯罪心理以结构的方式存在,势必涉及到对犯罪人与守法公民之间是同质的还是异质的认识问题,涉及到是否可以通过特定的手段预先测定谁有可能成为犯罪人的问题。

所以就产生了是否有必要提犯罪心理结构的争论。

·关于同质论和异质论。

·关于犯罪素质的测定。

(六)犯罪心理结构的测量

犯罪心理结构的可测性。

测验量表。

1、个性测验量表

1)、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量表(MMDI)。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哈撒韦和医生麦舍利于1943年发表,既能测定个性的各个特征,也可以鉴别各类精神症状,是目前应用很广的个性测验量表。

2)、卡特尔16项个性因素量表(16PF)。

【美】伊利诺州立大学教授卡特尔于20世纪50年代编制。

3)、艾森克个性问卷(EPQ)。

【英】伦敦大学心理学教授艾森克于1975年编制

4)、其他量表。

2、专用于犯罪人的量表

·此类量表的使用,始于1928年【美】伯吉斯的假释?

预测研究

·我国上海市监狱于1994年编制出《罪犯心理素质测定量表》。

第二节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因素

一、内在因素

(一)生理因素

1、年龄因素

青少年比中老年跟容易犯罪

·生理上:

发展迅速、处于成熟期,内分泌量最多、激素多,富有冲动性,故较易易犯罪。

·心理上:

不成熟,导致在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方面:

判断是非的能力薄弱,处理紧急复杂事务的能力差,生活不定型幻想多,与现实发生矛盾的机会和可能多,心理落差大,故较易犯罪。

·性格上:

情绪起伏大,外向攻击性、冲动多,猎奇探究心理强,这些因素在青少年时期表现最明显,故易犯罪。

2、性别因素

男性比女性更易犯罪

·男性在容易致罪的攻击性、支配性、自信心和活动性方面相比女性强,而在同情心方面,女性则比男性高。

3、神经类型因素

4、异常的生物学因素

(二)心理因素

1、个性倾向性因素

饱和效应:

持续使用同一刺激材料导致刺激效果递减的心理现象

2、性格结构因素

3、个性异常因素

(三)行为因素

1、参与不良行为

参与不良行为对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

1)、不良行为对行为人的诱惑作用;2)、不良行为使行为人产生认同心理。

自我辩解:

“我是个有道德的人,因此我所做的事是有道德的,至少不是很不道德的。

对立认知→寻求解决→改变认知→人有基本认知→改变另一种行为的看法→对其犯罪行为影响产生作用。

2、不良行为习惯

3、社会学习

二、外在因素

(一)社会环境因素

1、政治因素(政治犯,如师涛)

2、经济因素1)绝对剥夺2)相对剥夺

★如何预防由贫富差距带来的相对剥夺感增强乃至犯罪?

·一是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可学习那些均贫富的高福利国家【如欧洲与日本】;二是提高社会成员容忍贫富差距的能力【如美国】。

★美国人能够容忍贫富差距的原因:

·美国人相信美国人给个人提供了机会,而不是现成的果实,这是“美国精神”的核心;

·美国人之所以能保持他们对自己的社会的这种信念,一大原因是他们能够参加“游戏规则”的制定;

·美国的富人在这种为社会普遍接受的“游戏规则”中获胜后,自然赢得了机会的尊重,而他们也将一些财富回报社会。

3、社会文化和社会风气因素

不良社会风气的一大影响:

没有良好的分配机制与预期机制

破窗理论

·犯罪学家凯瑟琳提出了

·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维修的话,别人就有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会给人一种无序的感觉,其结果是,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

护花原理

·心理学家威尔逊提出

·花园的美丽,需要人们用心灵的美丽去维护,你欣赏了他人品格的美丽和高贵,他必然就会以等价的行为来回报你的欣赏。

4、刑罚效应因素

●犯罪人是“法盲”吗?

·任何人,只要其神智正常,必知道犯罪的法律后果,必知道别人的生命是不可以随意剥夺的,别人的钱财是不可随意“拿取”的。

●关于“次道德”问题:

【现在忽略了对其的宣传力度】

(1)次道德:

违法者在实施不正当行为过程中,尽量给社会和他人减少损失的“行为准则”。

(2)从维护人民利益出发,对“次道德”不应采取否定态度。

应当以适当的途径和方式在特定人群中倡导

(3)提倡“次道德”。

会使伤害无辜的恶性案件大大减少,有利于社会稳定

(4)提倡次道德与现行法律完全一致

(5)提倡次道德,并不是对违法犯罪行为的认可,丝毫不影响法律对犯罪行为的打击,但是却能让整个社会大受其益

5、家庭因素、

1)教育思想错误

A.不能吃亏,不用诚实;

B.要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C.努力就会成功。

2)教育方式不当

A.溺爱纵容;

B.专横虐待;

C.要求不一致。

3)家庭残缺,缺少温暖

★易导致孩子犯罪的三点:

①创伤(苦难):

如“家庭结构不全”

家庭功能不正常

缺少温暖

恐惧不安、自卑

过度补偿

精神失常、社会抵抗;

②失败:

期望不当

压力大

挫败感

愤怒、怨恨

攻击;

③人际关系。

6、学校因素

①教育内容上:

重智轻德、甚至有意无意地教学生撒谎;

②教育制度和方法上:

使学生缺乏尊严,令学生的学校生活痛苦不堪,对学校、对社会的不满心态就此形成;

A:

制度设计上的偏向

B:

教师爱心不足

C:

教师缺乏使学生快乐、使学生纠正错误、缺点的手段和方法。

*罗森塔尔效应:

随机抽取的人被贴上标签,其思维定势,让人自以为真的很灵,所以要好的心态。

7、工作环境因素8、居住环境因素9、人际交往因素10、职业因素

(二)自然环境因素

1、地域因素2、季节因素3、时间因素4、自然灾害因素

(三)情境因素

1、侵害对象

(1)从理论上说,每个人都有受犯罪侵害的可能,但在全体人口中的分布又不同。

这与犯罪人选择作案的对象有关:

犯罪诱惑性和犯罪安全感。

【当一个人算计犯罪成本的收益问题时,有风险存在他还去,其在理性选择时,只能说明其自控力不强,并非说明其非理性,其侥幸心理来自自控力的不足,重复被害的因素:

“又有诱惑又安全”】

(2)有两类人相对更易受到犯罪侵害:

①有特定服务和职责以及特定身心特点者

②有违法行为或不道德行为以及轻率不谨慎表现者

2、现场其他人

3、现场条件和气氛

4、犯罪机遇

第三节犯罪心理形成的理论(学说)

一、生物学理论(学说)

(一)颅相学和骨相学

(二)遗传说

①家族史研究

②分开抚养的双生子研究

③收养子女研究

(三)体格类型论

(四)血型说

(五)染色体说

(六)内分泌说

(七)脑电波说

二、社会学理论(学说)

(一)文化冲突论P48

(二)亚文化群论

(三)不同联系论

(四)模仿论

(五)条件反射论

(六)社会学习论

(七)标签论

三、心理学理论(学说)

(一)挫折——攻击理论

1、关于挫折和攻击

【美】耶鲁大学心理学家道拉德和米勒于1939年提出。

2、理论的主要内容

任何挫折必然导致攻击行为。

攻击是挫折后最原始、最简单的反应。

“侵犯永远是挫折后的一种后果”,“侵犯的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反之,挫折的存在也总是导致某种形式的侵犯。

(1)侵犯强度与目的的受阻(受挫)强度呈正比例关系。

受挫的强度越大,受挫驱力也越强,因而攻击和侵犯的强度也就越大。

与受挫强度,受挫驱力强弱有关的因素包括:

受挫是人为的还是情景的、当事人认为受挫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期望值的大小等。

(2)抑制侵犯的力量和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的强度呈正比例关系。

挫折强度一定的情况下,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3)疏通、发泄对减弱挫折驱力、攻击力有作用。

(4)米勒于1941年提出了修正观点:

挫折也可以产生侵犯之外的其他后果,挫折并不一定引起侵犯。

并且,侵犯与挫折的关系可以是先天的,也可以是后天的。

3、此理论的意义

(1)有利于分析一些犯罪行为;

(2)有利于做好预防犯罪的工作

A尽可能减少挫折的发生。

社会为每一个成员提供公平发展的机会与条件;培养每个社会成员正确对待人生目标,有合理的期望值

B培养容忍力

C培养应对挫折的能力与正确思路。

4、此理论的局限

(二)精神分析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简介

■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特别强调人的本能与早年经历。

2、精神分析理论关于犯罪方面的主要观点

(1)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可分为三个层次:

本我、自我、超我;

■犯罪是由于自我对超我的随从减弱,趋向本我的倾向增强所致。

(3)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在发展过程中都要经过一系列心理发展阶段,分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生殖器期(3—6岁)、潜伏期(7岁至青春期)、两性期(青春期以后)。

■孩子是作为犯罪者而出生的。

犯罪是由于退化而使儿童期的原始的、暴力的、非道德的冲动复活的结果,是幼稚性的冲动(本我)与超我控制之间不均衡的表现。

邪恶的人就是厉害起来的幼儿。

罪犯是这样一种人,他们不能使眼前的快乐延迟到未来更大的奖赏,罪犯没法调节自己的行为来符合现实原则。

(3)本能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是行为的推动或起动因素,是个体释放心理能的生物能量。

分生存本能与死亡本能。

力必多是生存本能借以表现能量形式,是人格中的重要力量。

■犯罪非习得,而是来自于父母对儿童早期本能表现的情绪态度。

犯罪素质不是学来的态度和技巧,而是从小就有的根深蒂固的情感和冲突,对这种素质应负责任的人是父母,特别是母亲对他早期本能表现形式的情绪态度。

这里,主要犯罪素质就是不能控制冲动。

(4)焦虑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焦虑是引起个人行为中的紧张状态的力量,是促使一个人去减少这种紧张状态的动力。

人的自我可以建立起许多抵抗性的防御,如自居作用的机制,升华机制等等。

■犯罪是一种保护精神平衡或作为一种努力纠正已被破坏的精神平衡而实施的行为。

3、此理论的价值和局限

(1)价值:

将犯罪行为的动力看成是本我,将犯罪行为的原因看成是本我与有缺陷的自我、超我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超我是社会化作用的产物,即社会法律规范在人脑中作用的结果。

这种兼顾主客观因素的认识有其合理性。

(2)局限:

研究方法缺乏严格的科学性,并带有神秘的色彩,实质是一种性恶论。

4、此理论的新发展

(1)荣格的外倾性与内倾性理论

(2)阿德勒的自卑感理论

(3)希利和布朗纳的情绪障碍理论

(三)精神病态说

1、病态人格说2、低能说

第三章犯罪行为发生的心理机制

第一节犯罪动机的形成和转化

一、需要和动机概述

(一)需要概述

1、需要的定义

需要是人的心理平衡要求和社会性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

2、需要的作用

它是一种主观状态,也是客观事实的反映。

同时,它也是行为的原动力。

3、形成它需要必备的条件:

①个体感到缺乏什么东西,有不足的感觉;

②个体期望得到什麽东西,有求足的感觉。

4、需要的结构层次

人的需要是一个系统、有其结构层次。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论:

生理的

安全的

社会的

尊重的

自我实现的。

(二)动机概述

1、动机的定义

凡是引起和推动人去从事某种活动以满足一定需要的愿望与意念,就是这种活动的动机。

2、动机与需要的关系

(1)联系:

人的动机由其需要所激发。

需要驱使个体趋向某个目标,变为动机。

没有需要就不可能有动机。

可以说,需要时动机之源。

(2)区别:

1)从本原角度看,需要是(匮乏)状态,动机是(驱力)倾向;

2)从结构角度看,动机带来明确指向性,有具体目标并且满足需要的行为手段相联系。

®需要有好坏之分吗?

■需要无所谓好坏。

需要是欲望,是类似于本能的东西,而人的欲望和本能无所谓好坏;从人的需要类型与层次上看,需要也无所谓好坏。

■通常所谓的不良需要其实是一种不良的动机。

作为人的需要。

对金钱和尊严的追求无所谓好与坏,当人想到要采用某种手段去追求金钱与尊严时才会有好坏之分,而这时已经发展为动机了。

■因此,关于犯罪人有不良需要甚至违法犯罪的需要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确认人没有违法犯罪需要的实践意义。

(1)在犯罪预防中,重要的是消除人的违法犯罪的动机,而非消除人的需要。

人的需要是无法消除的。

要通过宣传教育,告诫社会大众在其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尽可能采取合理合法的方式去实现需要的满足,而不是消除自己的需要。

这才是预防犯罪的良方。

否则,犯罪的预防将和需要的消灭划上等号。

这将导致犯罪预防的虚无主义。

(2)在犯罪的侦破中,重要的是去分析犯罪人采取某种手段去实现某种目的的原因,而不是无分析人为什么会有物质的与精神的需要。

3、动机的作用

4、动机的发生

5、动机的复杂性

同一动机可以产生不同的行为,同一行为可以由不同的动机引起。

6、动机斗争(心理冲突)

■一个人同时具有和不可兼得、相互抵触、不能同时得到的动机时所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称动机斗争或心理冲突。

不可兼得:

A.有意义B.对等性

■美国心理学家勒温把动机斗争(心理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