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机电专业建设计划.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13064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山机电专业建设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矿山机电专业建设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矿山机电专业建设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矿山机电专业建设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矿山机电专业建设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山机电专业建设计划.docx

《矿山机电专业建设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山机电专业建设计划.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矿山机电专业建设计划.docx

矿山机电专业建设计划

矿山机电专业建设计划

 

矿山机电教研室

2012年10月

 

矿山机电专业建设方案

一、专业建设基础

矿山机电专业始建于2009年,经过上一年的建设,该专业在全院中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形成鲜明的国际校企合作人才共育特色,在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创出了特色、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专业建设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一)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建立课职业资格课程标准,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继续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按照生源特点,系统设计、统筹规划人才培养过程,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二)专业发展目标

以岗位工作任务为主线,重构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2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优质核心课程;打造一支德、才、艺兼备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理论教师、实践教师双岗胜任,学院教师、企业专家双向互聘,学术水平、技术技艺双高兼备),并达到省级教学团队标准;积极推行“双证制”,学生毕业时不仅取得毕业证,取得本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建立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学生多方资源共享;深化校企结合、工学结合、内涵发展的建设思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教学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引领和带动专业群共同建设和发展,建成国内领先、省内一流的品牌专业。

(三)人才培养目标

立足装备制造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职业品德、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掌握本专业必需、够用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能胜任机电产品的设计与加工、机电产品的组装与维护和机电产品营销及技术服务等工作岗位的国际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专业建设内容

(一)校企共同制定才培养方案,以实现专业与行业(企业)岗位对接

成立行业、企业、学校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针对煤矿企业的自身特点,形成煤矿企业需要的产品设计与加工、产品组装与维护和产品营销与技术服务等岗位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并规划专业课程体系,以实现专业与行业(企业)岗位对接。

(二)依据岗位职业标准构建课程体系,以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深入行业企业开展岗位需求问卷调查,召开由煤矿企业、煤炭专业和教研室主任等人员参加的岗位需求研讨会,并结合山西煤炭行业发展需要,总结矿山机电专业的相关需求岗位,并根据典型工作岗位和职业资格要求构建煤矿机电专业核心的课程体系,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三)依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构建课程内容

依据国家职业标准构建矿山机电专业中的机械制图、几何量公差与检测、CAD高级应用、机械设计基础、数控加工工艺、机械加工基础、数控编程与操作、数控车削加工技术、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传感器检测技术、PLC及应用等课程内容。

(四)制定专业课程标准,建设2门标准精品课程

按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要求,与企业合作开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制定科学和规范的课程标准。

将与机电一体化专业核心职业能力密切相关的机械制图、几何量公差与检测、CAD/CAM、数控车削加工技术、数控铣削加工技术等5门建成精品课程,均按省级精品课程标准建设。

(五)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规划

在现有校外实训基地基础上完善建设20个校外实训基地,突出“厂中校”作用,借助企业高价值、大型生产型设备条件和生产环境条件,精心设计现场教学的内容和实施方法,在师生技能培养、新产品开发和科研、教材和教学团队建设等等方面,扩大校企合作的范围、提高校企合作的质量,更好地满足工学结合的育人要求,以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六)积极推行“双证制”,以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积极主动与行业组织联系,利用行业所负责的职业资格认证功能,并依据产业发展和行业企业岗位职业能力标准所涵盖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要求,加大行业对矿山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核心课程开发、技能训练和岗位职业能力认证等工作指导,积极申报成立职业技能鉴定点,并将相关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合并进行,使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和行业岗位职业能力证书。

力争在两年专业建设期内,成功申报涵盖制图员、数控操作工、维修电工等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点,并在学生中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以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七)系统设计中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以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1.科学定位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衔接

(1)实现中高职教育顺利衔接,首先需要进行培养目标的定位,高职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生产、管理、服务等社会各行业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中职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牢固掌握必需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2)以“高水平、高质量”作为中高职衔接体系内涵建设的驱动力。

建立“中高职衔接教学委员会”工作制度,逐步形成中高职专业共同研究和确立分层分段学制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共同制定教学和学生管理计划,共同选择和编写教材,共同商定考试升学方式等协同局面。

为中高职衔接内涵建设探索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一体化的有效模式。

2.统筹规划专业布局,以实现专业结构布局的有效衔接

(1)高职专业与中职专业的衔接。

我院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在中、高职专业衔接环节主要采用“宽口径对接”模式,中职的机电应用技术与数控应用技术专业与高职的矿山机电专业衔接。

(2)高职招生与中职毕业的衔接。

中职的相关专业学生通常在第5个学期结束后,要通过所规定的2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考试,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被取消高职的学习资格。

在正式就读之前,安排八周培训,让学生初步了解高职相关专业及发展方向,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同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

3.系统规划设计中高职课程体系和教材,以实现课程体系和教材的有效衔接

(1)课程体系衔接。

中职课程重基础,强应用,让学生初步建立职业概念;高职课程重实践,强创新,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

(2)课程内容衔接。

中职阶段注重基础素质教育;高职阶段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全面培养,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3)教材的衔接。

中职的教材主要以专业基础知识为主,高职教材以专业技能为主。

(4)职业资格证书衔接。

分段完成职业技能培训,中职阶段进行初中级培训,获得初级或中级职业资格证书,高职阶段进行高级培训,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4.根据人才成长规律设计教学过程,以实现教育教学过程的有效衔接

根据中职和高职培养目标的不同及人才成长规律要求:

新学徒-普通技工-高技能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开展项目化教学,在专业建设期内探索实践教学的最有效形式和如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以实现中高职教育教学过程的有效衔接。

5.建设中高职信息化共享平台,以实现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效衔接

学校在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方面已搭建了教务管理系统、学生就业信息共享和数字化图书馆信息共享3个平台,实现了信息的有效共享,提升了职业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但信息化整体水平不高,数字化信息资源库建设还很不丰富,在专业建设期内还需大力加强数字化信息资源库建设,以实现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效衔接。

6.改革传统评价办法,以实现教育评价改革的有效衔接

改变传统的评价办法,健全质量评价机制。

转变以课堂、专业知识考试分数为唯一衡量学生、教师和学校的教育质量观,树立以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个性特长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为标准的教育质量观。

将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纪律、实操技能与大型考试(阶段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有机结合起来,采用更灵活的评价机制,为不同的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学生升入高职深造创造条件。

同时在专业建设期内探索制定中高职不同阶段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以实现教育评价改革的有效衔接。

(八)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1.在现有教师中选拔2名以上具备硕士或博士学位的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进行重点培养,有针对性地将其培养成具有高级技能证书的“双高型”专业带头人,逐步形成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的研发团队,并承担省、国家级科研课题或承接企业重大科技攻关。

2.培养5名骨干教师。

在专业教师中选拔1名具有博士学位(或在读博士),4名具有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分别到卡特彼勒、山西临工等企业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使他们分别成为数控加工、维修电工、机械设计与制造等方面的技术骨干与能工巧匠。

(九)加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力度,以提升专业信息化水平

1.针对岗位群所需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进一步研究建立与培养目标相匹配的课程内容、课程体系,并全部发布到网络共享平台。

2.开展教学设计,完善课程标准,改革教学组织方式,结合学生实习岗位制定新的实训指导书,更新实训内容和方法,扩充、完善职业技能鉴定题库,并在网络平台实现试题库共享。

3.建设并不断丰富专业技术资源库(含各类生产零件图纸、加工过程方案、加工工艺、加工程序、检测方案、视频、相关论文和技术文件等)。

(十)拓宽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以提升专业服务社会产业能力

以实施“对接一个企业、对接一个岗位、对接一名工程师、对接一名学生”的四个一工程为契机,鼓励教师参与企业技术改造、联合企业高级工程师进行技术攻关和共研国家和省市重大科技课题等。

四、专业建设经费预算

建设内容

建设经费预算及来源

中央财政投入(万元)

地方财政投入(万元)

行业企业投入:

(万元)

其他投入:

自筹(万元)

合计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合计

70

80

150

41

59

100

2

8

10

36

64

100

360

人才方案制订与实施

人才需求规格调研

2

1

3

3

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1

1

1

人才培养方案实施

1

1

1

小计

3

2

5

5

实训、实习条件改善

扩建数控机械加工实习训练区

40

30

70

20

20

40

10

10

20

130

扩建金工实习训练区

15

15

15

扩建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工作室

5

5

5

扩建普通机械加工实习训练区

10

10

5

5

15

小计

40

30

70

20

30

50

5

5

10

30

40

165

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建设

职业岗位能力调研分析

2

2

4

4

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建设

2

2

4

4

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5

5

10

5

5

10

5

5

10

30

特色教材建设

2

2

4

5

5

10

14

网络教学平台建设

3

3

6

5

5

10

16

小计

14

14

28

15

15

30

5

5

10

68

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

培养专业带头人

1

1

2

1

1

3

骨干教师培训

6

6

12

2

2

4

2

2

4

20

引进骨干教师

2

2

4

3

3

6

3

3

6

16

聘请企业兼职教师

2

2

4

2

2

4

8

双师结构团队建设

1

1

2

2

职业培训鉴定

1

1

2

2

企业技术服务

3

3

6

1

1.5

2.5

1

1

9.5

小计

5

5

18

10

10

20

1

1.5

2.5

10

10

20

60.5

中高职一体化办学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2

2

4

中高职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3

3

6

中高职特色教材建设

1

1

2

中高职教学资源建设

4

4

8

小计

10

10

20

20

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1

1

2

2

校企合作形式与机制建设

1

1.5

2.5

2.5

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1

2

3

3

小计

2

3

5

1

1.5

2.5

7.5

实习耗材补贴

学生实习耗材购置

1

1

2

10

10

20

22

小计

1

1

2

10

10

20

22

实习意外伤害保险

学生意外伤害保险

1

1

2

5

5

10

12

小计

1

1

2

5

5

10

12

五、专业建设保障措施

1.政策保障

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财政厅《关于组织申报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全力支持全省独立设置的公办高等职业学校申报“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设工作。

潍坊市政府多次召集会议,对相关工作进行研究,并表示在资金、政策和工作上给予大力支持。

同时,要求政府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推动该项工作开展。

2.组织保障。

为确保“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发展”项目的顺利实施,学院成立了“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任副组长,教务处、科研处、财务处、山工机电工程学院等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专业建设项目”办公室,负责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及协调等工作,

3.制度保障。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号)的文件精神和相关要求,结合学院实际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制订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