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诊断科.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12215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射诊断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放射诊断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放射诊断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放射诊断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放射诊断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放射诊断科.docx

《放射诊断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诊断科.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放射诊断科.docx

放射诊断科

放射診斷科

九十五年度住院醫師訓練計畫

放射診斷科住院醫師之訓練,是要使每位受訓醫師嚴謹地完成四年訓練後俾能成為具相當知識程度,獨當一面之放射線學醫師,並進而可能成為放射學界承先啟後之教學人才。

壹、住院醫師資格:

凡國內外醫學院畢業領有中華民國醫師執照者。

貳、訓練時間:

每位受訓住院醫師都要完成四年住院醫師訓練,並加入中華民國

放射線醫學會會員,經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所舉辦之專科醫師考試及格者,始能完成放射線科專科醫師之訓練。

參、訓練內容:

一、基礎教育:

主要包含放射線物理學、輻射防護、放射線器材學、人體解剖學、

生理及病理學、臨床診斷學等;依本科編制,主要區分為四大組別,分別為:

(一)心肺血管放射線診斷科

(二)腹部骨盆腔放射線診斷科

(三)骨骼關節放射線診斷科

(四)神經放射線診斷科

各組別之訓練包含:

 1.放射線學之基礎科學

(1)放射線物理學

(2)放射線解剖學

(3)放射線生物學

(4)放射線機器結構

(5)X光攝影技術

(6)放射線造影劑一般知識

2.臨床放射線學

(1)頭部及頸部

(2)骨骼、關節

(3)呼吸器

(4)腹部

(5)胃腸系統、肝膽系統

(6)泌尿系統

(7)心血管系統

(8)淋巴系統

(9)軟部組織

(10)腦神經系統

3.特別檢查

(1)上腸胃道鋇劑X光攝影

(2)下腸胃道鋇劑灌注雙重對比X光攝影

(3)靜脈注射尿路攝影(IVU,IVP)

(4)膀胱尿道攝影(Cystourethrogram)

(5)子宮輸卵管攝影(Hysterosalpingogram)

(6)骨質密度偵測術(B.M.D)

(7)乳房攝影術及相關檢查(Mammogram、Galactogram、MammographicNeedleLocalization)

(8)電腦斷層掃瞄術

4.腦神經放射線學:

C.T.MRI、ENT、Angiography

5.超音波診斷學:

乳房超音波、肝膽超音波、介入(診療)超音波診斷術

6.介入性放射線診療學(InterventionalRadiology)

(1)診療性動脈栓塞術(Therapeuticarterialembolization)

(2)動脈形成術(Angioplasty)

(3)經皮血管內異物摘除(PercutaneousRetrivalofIntravascularforeignbody)

(4)動脈藥物灌注(Intra-arterialinfusion)

(5)經皮穿肝膽管造影術及膽汁引流(Percutaneoustranshepaticcholangiograhpyandbiliarydrainage)

(6)經皮膽管擴張術(PercutaneousDilatationofbiliarystenosis)

(7)經皮膽道結石摘除術(PercutaneousRetractionofbiliarystones)

(8)食道擴張術(EsohpagealDilatation)

(9)血管、膽管或食道之人工支架置放術(Vascular,biliaryoresophagealstenting)

(10)經皮腎造口術及引流(Percutaneousnephrostornyanddrainage)

(11)經皮膿瘍引流術(Percutaneousabscessdrainage)

(12)經皮刺針活體切片檢查(Percutaneousneedlebiopsy)

7.核磁共振掃描術(MRI)

二、實施方法:

本科醫師訓練,共經四年,可分前後各二年期,前二年和後二年期之內容相若,基本上,第一年和第二年時,以基礎教育、專業教育中之一般診斷學、電腦化影像診斷學、侵襲性較少之特殊攝影術。

而在侵襲性較大之特殊攝影術及診療術中擔任助手以學習基本技巧。

在各項專科中輪流派駐3~6個月。

後二年和前二年之專業教育相同。

然侵襲性較大之特殊攝影術、診療術時,可在主治醫師監督指導下,作實地操作,並在第四年中負責若干行政工作,住院醫師及實習醫師之教學各種討論會與安排,其他各科之聯繫,同時加強各項檢查與讀片的能力及經驗,必須提出研究論文,撰擇其個人興趣之特殊專長,以能更深入瞭解及研究。

三、訓練內容及進度:

(一)第一年住院醫師

1.認識環境:

總住院醫師負責說明各項檢查之概要以及各種設

 備,如透視設備主要做胃腸等消化系統檢查。

2.放射線之基本認識:

由總住院醫以上之資深醫師講解放射線產生之原理及性質,影像產生之過程,放射線對人體的不良影響以及輻射防護等知識之灌輸。

3.一般例行檢查之瞭解與操作:

開始時由總住院醫師以上之醫師一些日常例行檢查之示範操作,如泌尿系統攝影、上消化道與大腸之鋇劑檢查,詳細說明各種檢查之意義、適應症、價值及程序。

4.在資深住院醫師指導與協助下輪流負責定期的晨間教學閱讀雜誌書籍的心得報告,並記錄所有討論過的病例,作為將來教學材料的參考。

5.負責收集、整理科內外討論會具教學與啟發性的個案病例充實教學檔案。

6.協助資深住院醫師準備科內外討論會的個案,並負責整理作為教材。

7.經常閱讀放射線診斷參考書籍與期刊,充實醫學專業知識。

8.一般特別檢查之認識與操作:

輪流參與各分科主治醫師之侵襲性檢查(invasiveexamination)如Angiography、Myelography、PTC、PCN等,從助手開始瞭解操作技術,正常與病態的解剖關係,檢查之適應性、併發症與禁忌等。

9.學習在病患發生對比劑過敏反應或其他危急情況之急救與處理。

(二)第二年住院醫師:

1.學習X光片之判讀:

輪流每天分配到主治醫師辦公室,觀察X光片判讀之技巧與診斷之依據,以後在主治醫師之指導下自行判讀。

2.在總住院醫師與主治醫師督導下完成一般例行與特別檢查,如上胃腸道與大腸鋇劑攝影、肝膽道系統、泌尿道、婦科子宮輸卵管攝影以及脊髓關節腔、廔管、唾液腺、血管及淋巴管造影等。

3.學習撰寫個案報告和普通論文,作為考核與晉升之參考。

4.5.6.與第一年住院醫師相同。

(三)第三年住院醫師:

1.在資深主治醫師指導下學習判讀一般X光片,尤其加強分析與鑑別診斷。

2.協助總住院醫師指導新進住院醫師做一般普通放射線檢查。

3.協助總住院醫師完成科內一般行政,例如工作與教學時間表之訂定,一般與特別放射線檢查之安排,新藥品與檢查器材之申請等。

4.協助科主任與資深主治醫師之研究工作,論文與研究報告資料之搜集。

5.負責整理科內外討論會有教育性之個案病例,以充實教學檔案。

6.輪流定期作閱讀專業書籍與期刊之心得報告以激發求知向上之心,並藉此增加醫學新知。

7.學術研究方面:

規定至少撰寫一篇個案報告普通論文或研究報告作為晉升總住院醫師參考。

(四)總住院醫師:

1.負責科內一般行政工作包括:

醫院內科際協調與溝通,各種公文擬定,科際討論會之安排。

2.協助解決與各部門間因檢查而引起的醫療糾紛,連同技術長(組長)與各科代表定期舉行會議,加強業務上之協調。

3.協助科主任處理院外事務如院際間會議之安排,人員調配資料之準備等。

4.負責與督導各級住院醫師撰寫學術論文,準備在學會每年舉辦的年會中發表。

5.協助科主任和各級主治醫師對住院醫師、實習和實習醫學生的教學訓練。

6.負責科內各級醫師工作之調配,包括急診特別檢查與醫師請假時工作之分配。

7.負責指派住院醫師準備晨間教學與科際討論會的病例。

8.在年度內必須撰寫論文一篇或病例報告以作為晉升主治醫師之參考。

四、其他教育:

(一)晨會(本科病例討論會):

每天上午八點至九點,輪流由住院醫師收集教學病例,並追蹤其臨床症狀,開刀發現及病理結果,再由其他醫師上臺分析、判讀,最後再公布答案並加以深入討論。

(二)雜誌討論會:

每週二上午八點至九點,由各醫師輪流報告放射線學各種基本知識及新進展,由主任與主治醫師加以討論及追加知識和經驗或由主治醫師專授其特殊專長之知識。

(三)部科際聯合討論會:

1.神經內外科、放射科、腫瘤科病理科聯合討論會:

每週四下午四至五點。

2.乳房外科、放射科、病理科、血液腫瘤科、放、射腫瘤科聯合討論會:

每月第一週下午四至五點。

3.消化內外科、放射科、病理科聯合討論會:

每月第二至四週下午四至五點。

4.一般外科、急診、放射科聯合討論會:

每月不固定一個週四上午八至九點(不定期)。

5.急診、放射科聯合討論會:

每月最後一個週四上午八至九點(不定期)。

(四)全院性聯合討論會:

1.外科病理討論會:

每月最後一個週五上午八至九點。

2.全院病例討論會:

每月第二或四週週四中午十二點四十五分至一點四十五分。

3.臨床病理討論會:

不定時的週四中午十二點四十五分至一點四十五分。

(五)北區放射線聯合討論會:

每月一次,由各大醫院輪流主持,討論有興趣、有學術性之病例。

(六)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

每年三月舉行醫學年會,屆時全體醫師參加,發表學術論文或病例報告,並展示學術壁報。

(七)特別演講:

邀請國內外之學者、專家之特別演講。

(八)專題研究:

住院醫師對特別有興趣的題目,可以選作專題研究或與其他科部醫師合作,在主治醫師指導下撰寫論文。

五、住院醫師之考核:

(一)每一個rotation的最後一週選一天考試

1.Image判讀

2.筆試

(二)年度考核

Oraltest

(三)住院醫師之升級

主任及總醫師依據其協調及責任履行性,品德及專業知識再參考醫院考核標準來決定其升級與否。

(四)總住院醫師之升級

其升級要件除與上述住院醫師相同外,在最後兩年受訓期間至少須選寫論文一篇經刊登於認可之醫學期刊。

科主任擇考綪績優良者報請醫院晉升為主治醫師。

六、參考書籍及雜誌:

1.Textbookofthecontrastmedia;PeterDawson,DavidOCosgrove,RonaldGGrainger;1999.

2.Diagnosticradiology1;R.G..Grainger,D.J.Allison,Adam,A.K.Dixon;2001.

3.Diagnosticradiology2;R.G..Grainger,D.J.Allison,Adam,A.K.Dixon;2001.

4.Diagnosticradiology3;R.G..Grainger,D.J.Allison,Adam,A.K.Dixon;2001.

5.Imagingofthenewborn,infantandyoungchild;LeonardE.Swischuk;1997.

6.CranialMRIandCT;S.HowardLee,KrishnaC.V.G.Rao,RobertA.Zimmerman;1997.

7.MRI,ArthroscopyandSurgicalAnatomyofTheJoint;DavidW.Stoller;1999.

8.Musculoskeletalimaging;FelixS.Chew,CatherineMaldjian,SusanG.Leffler;1999.

9.CTandMRImagingoftheWholeBodyChapters1-33;JohnR.Haaga,CharlesF.Lanzieri,RobertC.Gilkeson;2003.

10.MagneticResonanceImagingoftheBrainandSpine;ScottW.Atlas;1996.

11.HeadandNeckImagingOne;PeterM.Som,HughD.Curtin;2003.

12.HeadandNeckImagingTwo;terM.Som,HughD.Curtin;2003.

13.AtlasofSpineImaging;DonaldL.Renfrew;2003.

14.Imagingofdiseaseofthechest;PeterArmstrong,AlanG.Wilson,PaulDee,DavidM.Hansell;2000.

15.Synopsisofdiseasesofthechest;RichardS.Fraser,J.A.PeterPare,RobertG.Fraser,P.D.Pare;1994

16.Computedtomographyandmagneticresonanceofthethorax;DavidP.Naidich,NestorL.Muller,EliasA.Zerhouni,W.RichardWebb,ClennA.Krinsky,StanleyS.Siegelman;1991.

17.SpiralCTofthechest;A.L.Baert,K.Sartor,J.E.Youker;2001.

18.Cardiovascularmagneticresonance;WarrenJ.Manning,DudleyJ.Pennell;2002.

19.Breastimaging;DanielB.Kopans;1998.

20.Neoplasmsofthedigestivetract;MortonA.Meyers;1998.

21.Doublecontrastgastrointestinalradiology.

22.Dynamicradiologyoftheabdomen;MortonA.Meyers;1994.

23.SpiralCToftheabdomen;F.Terrier,M.Grossholz,C.D.Becker;2000.

24.Imaginginliverdisease;KenichiTakayasu,KunioOkuda;1997.

25.Abdominal-pelvicMRI;RichardC.Semelka;2002.

26.Pitfalls,Variants,andartifactsinbodyMRimaging;ScottA.Mirowitz;1996.

27.Clinicalurography1;HowardM.Pollack,BruceL.McClennan;2000.

28.Clinicalurography2;HowardM.Pollack,BruceL.McClennan;2000.

29.Clinicalurography3;HowardM.Pollack,BruceL.McClennan;2000.

30.Radiologyofthekidneyandgenitourinarytract;AlanJ.Davidson,DavidS.Hartman,PeterL.Choyke,BrentJ.Wagner;1999.

31.Ultrasoungofsuperficialstructures;LuigiSolbiati,GiorgioRizzatto;1995.

32.Imagingofthescrotum;HedvigHricak,BerndHamm,BohyunKim;1995.

33.Abrams’angiography1;StanleyBaum;1997.

34.Abrams’angiography2;StanleyBaum;1997

35.Abrams’angiography3interventionalradiology;

StanleyBaum,MichaelJ.Pentecost;1997.

36.Interventionalneuroradiologystrategiesandpracticaltechniques;J.J.ConnorsIII,JoanC.Wojak,1999.

37.NeuroradiologyVo.1;EdmundH.Burrows,NormanE.Leeds;1981.

38.NeuroradiologyVo.2;EdmundH.Burrows,NormanE.Leeds;1981.

39.DiagnosisofBoneandJointDisorders1;DonaldResnick,GenNiwayama1988.

40.DiagnosisofBoneandJointDisorders2;DonaldResnick,GenNiwayama1988.

41.DiagnosisofBoneandJointDisorders3;DonaldResnick,GenNiwayama1988.

42.DiagnosisofBoneandJointDisorders4;DonaldResnick,GenNiwayama1988.

43.DiagnosisofBoneandJointDisorders5;DonaldResnick,GenNiwayama1988.

44.DiagnosisofBoneandJointDisorders6;DonaldResnick,GenNiwayama1988.

45.EssentialsofSkelletalRadiologyVo.1;TerryR.Yochum,LindsayJ.Rowe;1996.

46.EssentialsofSkelletalRadiologyVo.2;TerryR.Yochum,LindsayJ.Rowe;1996.

47.DiagnosticNeuroradiology;AnneG.Obsborn;1994.

48.Atlasofradiologicmeasurement;TheodoreE.KeatsChristopherSistrom,2001.

49.Rodiology

50.AmericanJournalofRoentgenology

51.Radiographics

52.MagneticResonanceinMedicine

53.JournalofMagneticResonanceImaging

54.PediatricRadiology

55.SkeletalRadiology

56.EuropeanRadiology

57.ClinicalImaging

※神經系統放射診斷之詳細訓練計畫:

蔡偉民醫師/陳家媛醫師訓練內容:

1.R1-跟隨主治醫師製作plainfilm報告;CT、MRI影像中Headandneck

anatomy的認識。

R2-開始接受執行CT檢查及製作報告之訓練。

R3-執行MRI檢查,同時接受CT及MR報告之訓練。

2.診斷性血管攝影:

R1、R2可擔任助手,R3可在主治醫師的指導下執

行檢查,CR可在主治醫師的監督下獨立執行該檢

查。

3.介入性血管攝影及治療:

R2起可擔任助手。

4.脊髓攝影:

R1起可執行檢查。

5.臨床聯合討論會:

住院醫師負責製作該次之會議記錄,最後由負責該會

議之主治醫師確認後簽名。

6.最新期刊讀書報告:

內容必須在神經放射領域之內,由主治醫師指導下

進行。

該住院醫師並負責製作該次之會議記錄,最

後由指導主治醫師確認後簽名。

7.製作教學檔案:

內容必須在神經放射領域之內,由主治醫師指導下進

行。

8.在指導醫師的協助下要閱讀五十份教學片。

※腸胃、泌尿系統及小兒放射診斷之詳細訓練計畫:

簡經緯醫師訓練內容:

.

1.R1-開始接受執行VCUG、IVU、UGI&LGI之檢查及判讀及跟隨主治醫師製作plainfilm報告;BodyCT及MRIanatomy的認識。

R2-開始接受執行CT檢查及製作報告之訓練。

R3-執行MRI檢查,同時接受CT及MR報告之訓練。

2.診斷性血管攝影:

R1、R2可擔任助手,R3可在主治醫師的指導下執行檢查,CR可在主治醫師的監督下獨立執行該檢查。

3.介入性血管攝影及治療:

腸胃系統:

R2起可擔任助手。

泌尿系統:

R1起可擔任助手,R3可在主治醫師的指導下執行檢查,

CR可在主治醫師的監督下獨立執行該檢查。

4.臨床聯合討論會:

住院醫師負責製作該次之會議記錄,最後由負責該會議之主治醫師確認後簽名。

5.最新期刊讀書報告:

內容必須在腸胃及泌尿放射領域之內,由主治醫師指導下進行。

該住院醫師並負責製作該次之會議記錄,最後由指導主治醫師確認後簽名。

6.製作教學檔案:

內容必須在腸胃及泌尿放射領域之內,由主治醫師指導下進行。

7.在指導醫師的協助下要閱讀五十份教學片。

Comment:

泌尿方面於R3&CR加強angiography及interventionalprocedure之訓練。

※胸腔放射診斷之詳細訓練計畫:

謝叔強醫師訓練內容:

1.R1-跟隨主治醫師製作plainfilm報告;ChestCTanatomy的認識。

R2-開始接受執行執行CT檢查及製作報告之訓練。

R3-執行MRI檢查,同時接受CT及MR報告之訓練。

2.臨床聯合討論會:

住院醫師負責製作該次之會議記錄,最後由負責該會議之主治醫師確認後簽名。

3.最新期刊讀書報告:

內容必須在胸腔放射領域之內,由主治醫師指導下進行。

該住院醫師並負責製作該次之會議記錄,最後由指導主治醫師確認後簽名。

4.製作教學檔案:

內容必須在胸腔放射領域之內,由主治醫師指導下進行。

5.在指導醫師的協助下要閱讀五十份教學片。

※超音波放射診斷之詳細訓練計畫:

各科相關醫師訓練內容:

1.R1-認識超音波之原理及影像中anatomy之分辨。

R2-開始接受超音波報告報告之訓練。

R3-執行超音波檢查及製作報告,必須經過該負責之主治醫師確認無議。

2.超音波引導之切片檢查:

R1、R2可擔任助手,R3可在主治醫師的指導下執行檢查,CR可在主治醫師的監督下獨立執行該檢查。

3.臨床聯合討論會:

住院醫師負責製作該次之會議記錄,最後由負責該會議之主治醫師確認後簽名。

4.最新期刊讀書報告:

內容必須在超音波領域之內,由主治醫師指導下進行。

該住院醫師並負責製作該次之會議記錄,最後由指導主治醫師確認後簽名。

5.製作教學檔案:

內容必須在超音波領域之內,由主治醫師指導下進行。

6.在指導醫師的協助下要閱讀五十份教學片。

※肌肉骨骼及乳房放射診斷之詳細訓練計畫:

陳榮邦主任訓練內容:

1.R1-跟隨主治醫師製作plainfilm報告;CT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