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齐村镇渴口中心校2012—2013学年度
第一学期备课材料
年级:
三年级
学科:
综合实践活动
执教人:
杜凤
2012年9月1日
全册教材备课
本册教材分析:
本书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指导思想,突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性,力图实现四大指定领域的有机融合,使每部分内容都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常见的问题入手,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了解、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书的内容包括“方法与指导”和“活动与探究”两部分,每部分均采用主题的形式呈现。
“活动与探究”部分又按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三个领域及相对集中编排,又保持相对独立。
每个领域的内容力求通过活动或案例的形式呈现,部分环节还增加了知识窗、小资料等作为拓展内容。
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层面:
通过学生的实践和探究,丰富自身的知识积累。
2.能力层面: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
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大胆质疑,勇于开拓的学习情操,构建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地球、关心生态环境的道德堡垒。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理解对话录的内容,明白这几种观察方法的具体做法。
并能将所学方法运用到实际学习生活中。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阅读中整体归纳能力。
2.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培养他们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措施: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剪刀、尺子、胶水等
课时安排:
按照《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三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每周1课时。
课时备课
课题:
1.观察的学问累计课时:
2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指导学生如何观察的文章。
文中不仅介绍了观察的一些方法,还强调要把观察与思考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由于是以对话的形式介绍的,层次清楚、语言生动,易于被儿童接受。
课文以对话的形式分别写出了“观察的重要性”“观察的不同方法”“观察方法的总结”。
对话的开始即以从生活中提问的方式引出了观察的无时不在,并用举例的方法说明了学会观察的重要性。
在介绍观察方法时,不仅有老师介绍的例子,如:
放大树叶的脉络、细菌来观察,制作地球仪来观察;还有丁丁在听了老师的讲话后,进行的举一反三。
如:
用模型来观察楼房的设计。
在不同的观察方法中,丁丁的语言还起到了过渡作用――由放大观察引入缩小观察,由横向比较引向纵向比较等。
在对话的最后,又通过丁丁的总结与老师的提醒,对所介绍的观察方法进行了总结,做到了由分述到总结。
这更有利于学生把握全文的内容,也利于培养学生在讲话时善于总结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自然中观察过很多生物,如蜗牛、鱼、昆虫、种子、花等,所以对花的结构有所了解,对观察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他们对科学观察的内涵以及科学观察的方法可能了解的少一些。
另外学生没有使用过显微镜,也没有做过临时装片,这方面能力是需要在课堂上进一步加强的。
二、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
举例说出观察的基本方法。
技能性目标 :
尝试观察的基本方法。
情感性目标:
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本课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理解对话录的内容,明白这几种观察方法的具体做法。
并能将所学方法运用到实际学习生活中。
难点:
1.培养学生阅读中整体归纳能力。
2.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培养他们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四、教学策略建议
教法建议:
教师演示和学生读图解、练习相结合。
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经验,引发学生观察欲望。
学法建议:
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五、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议:
本课教学资源建议:
1.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各种示范作品。
2.学具准备:
各色正方形彩纸、剪刀、彩笔等。
六、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标准:
引导学生从折纸的速度、作品的工整程度、啄木鸟的脚和眼睛是否协调等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建议:
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评价激励性、多元性、开放性,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尽可能采取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鼓励同伴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
七、教学课时建议
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交流资料
同学们,观察过校园花园中的花朵没有?
知道花园里有几种花?
花有几种颜色,组成了什么图案吗?
学生举手回答,老师加以点评。
出示学具,观察花瓣的颜色和形状。
在纸上画出花瓣的形状,看谁画得好。
用花瓣摆图形、图案、看谁摆得最漂亮。
播放花的图片。
提问:
不同种类的花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老师指点。
制作图表,比较花的特点。
观察各种蝴蝶,欣赏用蝴蝶制作的工艺品。
(播放课件)
(二)学习与探究
1.播放《警察破案现场》,想想警察叔叔是怎样从犯罪现场找线索的?
又是怎样推理破案的?
学生体会总结:
(准确的分析离不开细致的观察)
2.播放课件《锯的发明》。
学生体会总结,老师点评。
(发明、创造离不开细致的观察)
3.文中重要的句子,细心体会观察的重要性。
老师提问:
同学们的观察能力怎么样?
如何提高同学们的观察能力?
同学们回答,老师点评。
用放大镜观察自已手纹、铜钱。
用显微镜观察树叶的脉络、细菌的形状,从中有什么收获?
学生体会总结,老师点评。
(丰富的知识、牢固的记忆离不开细致的观察。
)
(三)实践与体验
同学们,谁能举出小的要放大了看的例子?
(观察细菌形状等等)
同学们,谁能举出大的要放小看的例子?
(楼房的模型、地球仪)
出示马和骡子的图片,比较有什么不同?
出示韭菜和麦苗的图片,比较有什么不同?
学生体会总结,老师点评
(观察还要注意模向比较,有比较才能有鉴别)
联系生活、细心观察。
(1)有些同学情绪不好,老师发现了,就会关怀和提醒。
(细心观察,可以发现同学们情绪的变化,给以关怀。
)
(2)有些同学学习好,是和其他同学比较,才能看出来。
学生体会,老师点评。
(看事物的过去,看它的演变历史,才能正确评价它的现大。
)
(3)切苹果,可以横着切,还可以竖着切,不公要观察苹果的外表,不要观察内部。
生活实例:
当医生特别要学解剖学。
机械师要专门学习绘制零件图纸。
学生体会,老师点评:
(事物要分解开看)
(4)观察人物画像,看哪些部位画得详细,画得像。
(事物整体看,还要抓拄重点看)
(5)观察雪景,注意看飘动,飞舞的雪花和静止的雪花。
(看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四)总结交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观察力很重要,丰富的知识、牢固的记忆、准确的分析都离不开致的观察。
知道了观察的方法:
放大看,缩小看;横向看,纵向看;分解开来看,合起来看;看静态,看动态。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观察了一棵大树,有大部分还做了记录,你能用我们在操场地,观察了一棵松树,也可用简图表述。
汇报、指正。
小结:
观察一棵树,可由远及近地观察,远看可以看到大树整体轮廓,近看可以看到树的枝、叶、树皮及树上各种小动物。
因此我们可继续采用这种方法对一棵树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
(二)学习与探究。
1.观察校园的树木并做好记录。
(1)分组。
每组指定一棵树,组长分工、二人记录,两人观测其他的同学讲到的内容观察。
全组成就一篇观察记录。
(2)室外活动。
观察时注意保护树木。
(3)室内汇报评选出观察记录全面详细的组进行表扬。
2.学习拓印树皮。
(1)小组交流理解的情况。
(2)室外拓印。
(3)室内汇报对比各种树的树皮拓印有什么区别。
(三)实践与体验
3.讨论树的相同与不同。
(1)小组讨论树的相同与不同整理成条文待汇报。
(2)汇报、归纳整理并板书。
相同点:
它们都长在土壤里,生长需要阳光、水,都有树冠、树干、树根、的基本构造。
不同点:
树冠有大有小,树干有粗有细,树皮又光滑、又粗糙,结的果实不一样。
叶片的形状大小各不同。
4.媒体。
出示教参碟片的有关内容做为回顾与学习。
(四)总结交流
自己观察家里的一棵大树,并写好观察日记。
(五)板书设计:
“看”的学问
观察力很重要观察的方法
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抓住事物的特点)
课时备课
课题:
2.《学会提问题》累计课时:
4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主题共安排了“问题与思考”“学习与探究”“实践与体验”“总结与交流”4个活动环节,目的是通过这些环节的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提问题的方法,学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提问的习惯。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提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及了解,但学生提问题不够深入,有些学生不善于提问,回答问题,学习过于被动。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2.教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三、教学策略建议
教法建议:
学生读图解、练习相结合。
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经验,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学法建议:
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教具、学具:
投影课件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谈话: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经常会对某些现象产生疑惑,从而提出自己的问题。
同学们,有时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还要重要,因为探究总是从问题开始的。
那么,怎样才能提出更多的问题呢?
2.板书课题:
学会提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怎样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1.出示牛顿的故事
传说1665年秋季,牛顿坐在自家院中的苹果树下苦思着行星绕日运动的原因.这时,一只苹果恰巧落下来,它落在牛顿的脚边.这是一个发现的瞬间,这次苹果下落与以往无数次苹果下落不同,国为它引起了牛顿的注意.牛顿从苹果落地这一理所当然的现象中找到了苹果下落的原因——引力的作用,这种来自地球的无形的力拉着苹果下落,正像地球拉着月球,使月球围绕地球运动一样.
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发?
学生交流读故事后的感受。
2.问题与思考
你能从我们经常看到的现象中提出问题吗?
生交流师板书
a、------------------------------
b、-------------------------------
c、-------------------------------
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但是怎样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呢?
3、学习与探究
(1)问题从哪里来
对同一件事,我们如果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就会提出不同的问题。
有些是顺着一个问题的发展方向去追问……
完成课本第6页的表格
(2)养成提问的好习惯
怎样养成善于提问的好习惯?
学生讨论交流
三、总结:
不要害怕提出的问题被别人耻笑;
换个角度想一想;
把自己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
第二课时
一、实践与体验
1.选一件你感兴趣的物体进行观察,并从不同方面提出尽可能的问题。
我的问题:
颜色方面------------------------
形状方面------------------------
材料方面------------------------
用途方面------------------------
……
2.回家后观察一种小动物,提出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总结与交流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时备课
课题:
主题一我们都是好朋友累计课时:
7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主题安排本主题共安排了“问题与思考”“方案与设计”“实践与探究”“总结与交流”“我还想探究”5个活动环节,目的是通过这些环节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成功结交朋友的例子,从中体会朋友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意义,初步掌握朋友之间相处的学问,并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增进朋友之间的友谊。
(二)学情分析
如今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与伙伴相处的机会少,独自玩耍,分享、合作、关心他人的意识薄弱。
但随着儿童动作、语言、认知能力,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班上的孩子开始愿意与同伴一起玩,可由于缺少交往经验与能力,在活动中常因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与同伴发生争吵的现象。
二、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懂得同学之间应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行为目标:
懂得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在生活中做真正的朋友。
知识目标:
懂得可以和各种各样的人交朋友及如何交朋友。
重点难点:
什么样的人才算是真正的朋友。
三、教学策略建议
教法建议:
通过查阅资料、采访同学等方式,了解朋友之间相处的学问,引导学生理解朋友的含义和友谊的真谛,认识到结交朋友的重要性。
学法建议:
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四、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议:
本课教学资源建议:
教师:
准备激发情感的故事以及轻柔的音乐。
学生:
准备各种形状的感谢卡。
五、教学时间:
3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播放歌曲引入主题
1.音乐起《找朋友》,学生跟着音乐跳寻找朋友的舞蹈。
2.你喜欢和谁跳舞?
为什么?
3.那么,在生活中你喜欢与怎样的人交朋友?
(对于学生交友观中一些不正确的认识,教师不要急于批评要鼓励学生说真话。
)
4.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朋友。
有了真正的朋友,我们的生活才变得绚丽多姿。
5.出示课题:
《我们都是好朋友》
活动二:
大话朋友感悟友谊
1.你生活中的好朋友是谁?
指名说。
2.学生交流:
你和你的好朋友是怎样认识的。
3.小小组交流: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和好朋友之间发生的一个故事。
4.汇报交流(教师抓住闪光点,对彼此真诚、互相帮助的好朋友加以表扬)。
5.小结:
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活动三:
个案诊断指导交友
1.观看录像片段《生活中的婷婷》
2.你觉得婷婷是个怎样的孩子?
(不守信用、气量狭小、妒忌别人、斤斤计较)
3.学生交流:
你喜欢和婷婷交朋友吗?
为什么呢?
4.小组讨论:
婷婷该怎样做才能受到大家的欢迎呢?
5.指导交友。
学儿歌《交朋友》。
活动四:
学习故事深化内涵
1.故事《乐于助人朋友多》
2.故事中的潇潇是个怎样的孩子?
3.思考:
为什么潇潇的朋友越来越多?
4.怎样做才能获得真正的朋友?
5.在《找朋友》乐声中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活动一:
交流收获获取经验
1.引入:
通过上节课学习,你觉得什么是好朋友?
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朋友?
2.学生自由回答。
(关心、尊重、宽容、真诚、感恩、帮助……)
3.下面齐颂儿歌《找朋友》
4.过渡:
朋友,是人生道路上的指明灯;朋友,是前进征途上的奠基石。
那么该如何处理好朋友关系呢?
活动二:
情景辨析深化认识
1.在生活中如果碰到下列情况,你会怎么做?
情景一:
当朋友失约时我该怎么办?
情景二:
与朋友吵架时我该怎么办?
情景三:
朋友要你帮他出气时该怎么办?
情景四:
朋友要你帮他作弊怎么办?
2.小小组讨论辨析。
活动三:
联系实际指导行为
1.小组讨论:
生活中你是怎样处理与朋友的关系。
2.出示小品:
《责任》
3.讨论:
为什么大家愿意和小品中的小迎交朋友?
4.学生畅谈:
如何尽自己所能,为朋友尽一份责任。
5.小结:
交友重在真诚,友谊意味着责任,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尊重、取长补短、真诚相待。
活动四:
信息共享提升发展
1.媒体展示:
《伟大的友谊》
2.思考:
他们的友谊贵在何处?
从中我们懂得些什么道理?
3.展示交流:
名人谈朋友。
4.写上心理话,设计交友卡。
5.设计一棵友谊树,互动交友。
活动五:
总结评价
如果说友谊是棵长青树,那么浇灌它的必定是出自心田的甘泉;如果说友谊是朵开不败的花,那么照耀它的必定是心中升起的太阳。
同学们,让我们把好朋友的知心话记在心里,让友谊的帆船在我们的人生长河里乘风破浪地远航!
第三课时做个礼物送朋友
一、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经了解交朋友的重要性,以及朋友间应该如何相处的基础上,懂得尊敬、关心、包容他人,会表达自己对他人的关心和祝愿,促进良好的人格形成。
2.通过制作贺卡等礼物送朋友,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真挚情感,增进朋友间的友谊。
3.在制作贺卡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贺卡的设计和制作
教学难点:
在互动交流中体会友谊带来的快乐。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各种贺卡
学生准备:
彩色卡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相互交流自己的好朋友是谁,平时是如何相处的,想做个什么样的贺卡送给朋友。
2.教师用课件出示各种贺卡,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而激发学生动手制作的欲望,巧妙导入课题。
(二)创新设计,动手实践
1.观察想步骤。
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平日的观察,也可以现场拆开老师准备的贺卡,总结制作贺卡的步骤。
步骤:
(1)材料准备;
(2)构思设想;(3)动手制作;(4)装饰贺卡;(5)写祝福语;(6)完成作品。
2.创意大比拼。
根据不同节日、不同性格的朋友,设计自己心中的精美贺卡。
可以先在卡纸上勾画出草图,也可以直接动手制作,并根据需要写上不同的祝福语。
3.总结说方法。
贺卡制作完毕,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制作方法与步骤。
4.表扬与鼓励。
教师及时表扬鼓励学生,并引导学生共同总结制作贺卡的步骤和在制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三)作品展示,汇报交流
1.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说出制作意图,并对作品作出评价。
2.大家分享快乐的同时,提出自己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3.引导学生根据大家的建议,进行修整、加工、美化。
4.举行朋友互赠礼物活动。
5.畅谈自己的感受与体会。
(四)拓展延伸,鼓励创新
引导学生思考:
除了制作贺卡,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表达对朋友的关心?
课时备课
课题:
主题2多姿多彩的叶子累计课时:
11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一直以来,叶子都是作为花的伴侣,默默无闻、俯首伫立,静悄悄的陪衬着鲜花,尽职尽责。
我们也往往都会陶醉在姹紫嫣红、灿烂芬芳的百花丛中,赏花、赞花......
也许某一天,不经意间,蓦然回首,这些叶子会让你眼前一亮
本课通过引领学生走进如诗如画的大自然,着重观察秋天的树叶,搞清它们的形状、色彩;指导学生制作“树叶书签”、“树叶册”等;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
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们对叶子并不陌生,他们会随处可见到各种各样的叶子,可是真正仔细观察过叶子形态各异的姿态的并不多,也说不多具体。
本课在学生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研究,欣赏多姿多彩的叶子。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常见的叶子,了解一些叶子的各方面的知识。
2.着力提高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指导学生制作“树叶书签”、“树叶册”“标本”等。
3.初步学会上网搜集、保存资料。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组织学生到公园、野外、山区等处去秋游,着重观察秋天的树叶,搞清它们的形状、色彩。
2.引导学生互相介绍自己搜集到的各种树叶,培养它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3.以说促写,努力提高学生书面表达的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引领学生走进如诗如画的大自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感受大自然美好的情趣。
2.从小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好习惯。
3.初步学会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本课重难点:
重点:
认识常见的叶子,了解一些叶子的各方面的知识。
难点:
着力提高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指导学生制作“树叶书签”、“树叶册”等。
三、教学策略建议
教法建议:
引用录像--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叶子,使学生学习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的情境中发生。
教师指导学生对各自制作的“树叶册”、“树叶书签”进行再加工(或重新制作)。
学法建议:
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四、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议:
本课教学资源建议:
3.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叶子、示范作品。
4.学具准备:
树叶、胶带、纸条、白纸等。
本课环境准备建议:
多媒体教室
五、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标准:
引导学生从贴画的速度、作品的工整程度、所贴叶子标本和叶贴画是否协调等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建议:
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评价激励性、多元性、开放性,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尽可能采取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鼓励同伴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
六、教学课时
4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孩子们,我们这次活动的主题是什么?
你注意到秋天的叶子了么?
是呀,生活中,叶无处不在,它用它多姿多彩点缀着我们的生活见证着大自然神奇的变化。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叶子王国探秘吧!
(播放课件)
1.你还见到过哪些形状的叶子?
用你的语言来形容一下这片叶子,你还知道有关这片叶子的什么知识?
2.采集树叶,仔细观察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确立子课题:
(1)为什么叶子的形状不同?
(2)颜色为什么不一样?
(3)叶子对于树和人类有什么作用?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二、确立小组名称,选出组长。
组长分工,原则是根据小组内每个人的特长分配任务,制定小组活动方案。
明确活动目标。
三、修改小组活动方案。
四、根据方案开展活动。
采集各种叶子观察。
第三课时
汇报交流:
大自然中有很多神奇的叶子,谁来说一说你收集到的叶子。
叶子形状不同有什么作用?
叶子的大小和颜色对蒸腾对作用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
有的是有影响的。
如仙人掌类植物都是叶子很小,退化成剌状,蒸腾作用大大减小。
叶子较大的植物,上面的气孔就多,蒸发的水分就比仙人掌多得多。
叶子表面被有蜡质层,也会使叶子的颜色与其他的叶子不一样,而蜡质层也会使水分散失减少。
但不能说叶子小的蒸腾作用就一定比大叶的小。
对于叶子的不同颜色得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果不是因表面的特殊物质覆盖,也难说什么颜色的蒸腾作用小。
为什么叶子是绿色的而花是各种颜色的?
植物的绿色主要是有叶绿素组成这种绿颜色,这种叶绿素能使树木存活和生长,并使地上长出新的树木来——而且它们不必吃掉任何别的生物,因为叶绿素能做任何别的颜色都做不到的事情:
它把阳光变成电流,从而使纯粹的空气和水变成糖。
我们化学家称这一魔术为“光合作用”。
然后这些绿色植物就使这种糖和它们从地下吸取的别的养料结合在一起,并使其生长出新的树叶、花朵和果实。
花怎么会有各种美丽鲜艳的色彩呢?
这是由于花瓣的细胞液中存在着色素。
有一些花的颜色是红的、蓝的或紫的。
这些花里含的色素叫“花育素”。
花育素遇到酸就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