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11193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阳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

专业建设发展项目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专业建设方案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三日

 

1专业建设基础………………………………………………………1

1.1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发展背景分析………………………1

1.2专业建设现状………………………………………………4

2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7

2.1专业发展目标………………………………………………7

2.2培养目标……………………………………………………7

3专业建设内容………………………………………………………10

3.1专业建设目标………………………………………………10

3.2专业及专业后岗位群建设…………………………………11

3.3实训室建设…………………………………………………11

3.4师资队伍建设………………………………………………12

3.5课程体系的重组和整合………………………………………12

3.6精品课程建设…………………………………………………12

3.7教材建设………………………………………………………12

3.8教学模式改革………………………………………………13

3.9社会服务能力建设……………………………………………13

3.10对外交流与合作……………………………………………13

4改革举措……………………………………………………………13

4.1关键问题………………………………………………………13

4.2改革措施………………………………………………………14

5考核指标……………………………………………………………21

5.1绩效考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1

5.2绩效考核的管理办法…………………………………………21

5.3绩效考核的人员组成…………………………………………22

5.4绩效考核的考评制度…………………………………………23

5.5绩效考核指标…………………………………………………23

6专业建设经费预算…………………………………………………24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1专业建设基础

1.1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发展背景分析

1.1.1行业发展的现状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汽车行业越来越显出其重要性,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是汽车行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因此在短时期内,加快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一线技术工人的培养成为目前汽车行业的重要问题。

由于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带来了新的革命,设备老化、技术落后、老技工的知识老化等成为制约汽车检测与维修的阻力。

因此,要振兴我国的汽车行业,就必须加速科学技术的改革进程。

作为我院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应该顺应时代发展及形势需要,增加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学生的实习实训设备,培养和造就一批高质量、高素质的汽车专业人才,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1.1.2行业发展趋势

目前伴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交通道路的发展与改善,汽车维修业在维修观念、维修制度、维修力量、作业方式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过去汽车报废是个很淡薄的概念,通过总成修理、换件修理、旧件修理等等方式使车辆无限期使用。

后来随着车辆供求比例的变化和人们观念的变化,从汽车尾气排放的治理,降低大气污染程度出发,人们在车辆更新和车辆维修方面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同时配件供应的变化、维修配件精度要求的变化,也使得从前以旧件修复为主的修理方式,发展成为今天以换件修理为主的修理方式。

在维修制度上也由以前的定期拆解式转变为今天的“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

目前国内汽车维修企业的发展趋势,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汽车维修业朝着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2)汽车维修业依靠提高科技含量,增强竞争能力;

3)汽车维修业朝着专业化、工业化的方向发展;

4)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向管理要效益;

1.1.3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安阳市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进入关键期,按照《安阳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我市到2018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以上,把安阳市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加之我市地处中原,具有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区位优势,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汽车的拥有量也呈飞速上升的趋势,但是汽车检测与维修远远跟不上汽车市场的发展,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奇缺,因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从建立之日起,一直都是我校热门专业。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显得尤为重要,企业中原始的、简单的检测与维修设备已在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设备先进、技术精良的新型的现代化维修企业,要适应现代化工业发展的需要,就需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既有适应时代特点的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专业操作技能的复合型、实用型、现代型的汽车检测与维修加工人才。

通过对地方、行业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方面的调研,通过对用工信息的收集整理,通过劳动信息网点的建立及用工单位对本专业学生的信息反馈,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仍为目前急需的热门专业,人才需求量很大,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1.1.4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样本点需求预测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招生情况及预测

序号

年度

招生指标人数

实际招生人数

1

2010

150

166

2

2011

150

99

3

2012

200

1.1.5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岗位背景分析

行业岗位需求主要表现在:

汽车检测与维修人才需求量的大小和人才需求的类型、层次、质量等取决于国民经济和制造业的发展程度、水平,也取决于用人单位自身的管理要求、发展趋势等。

我国汽车维修业与国际先进工业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据公开报道,目前我国汽车维修行业还是刚刚起步,人才的匮乏是毋庸置疑的。

1.1.6人才需求总量

以安阳地区为例,现有规模以上的4S企业近30家,从业人员总数约几千人。

如今国内的汽车保有量超过1亿辆,安阳又是个发展中的中等城市,2010年安阳地区新增汽车10万台左右,大量的汽车需要维修、维护。

根据互联网统计,未来10年内汽车从业人员的紧缺将是排名前10位。

汽车人才短缺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

1.1.7人才需求结构

汽车检测与维修人才需求结构

维护与保养

检测与维修技术

营销与运营

其它(设计、制造、备件)

比例(约)

20

45

10

25

汽车检测与维修人才企业概况

集团公司 %

4S店 %

汽车制造业%

汽车维修业%

占从业人员(约)

10

30

30

30

1.2专业建设现状

1.2.1人力资源现状

姓名

出生

年月

职称

毕业

时间

毕业学校

学位

所学

专业

1

张宝利

1969.12

副教授

1991.7

信阳陆军学院

硕士

机械

2

王培和

1960.11

政工师

1992.7

河南省委党校

行政管理

3

陈希

1984.9

助教

2007.7

天津商业大学

学士

动力工程

4

张伟

1972.7

工程师

1994.7

河南农业大学

硕士

汽车

5

刘星洋

1986.11

助教

2004.7

河南大学

学士

自动化

6

苏军英

1985.7

助教

2011.8

河南师范大学

硕士

机械

7

谢伟

1970.8

副教授

1997.9

北京科技大学

学士

汽车营销

8

王鹏

1969.4

讲师

1991.8

河南职业技术师院

学士

机电

9

张学庆

1966.1

副教授

1986.7

河南师范大学

学士

物理

10

权小勤

1980.1

讲师

2003.7

长安大学

硕士

交通

1.2.2校内实训条件建设现状

校内实训条件建设目的: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着重加强学生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使之适应现代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

运用于基于工作过程建立的课题教学法,开展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教学活动,模拟顶岗实训实践教学,完善以“工学结合、实境育人”为主要特征的工学合作教育模式。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过程,进行素质教育;以职业技能鉴定考证的过程触动实习实训工作的深入开展。

完善实训中心规章制度。

目前汽车检测与维修院内实训基地可以完成的实训科目:

发动机:

机械结构拆装,电气部分检测诊断;变速器拆装(手动、自动):

机械结构拆装,电气部分检测诊断;汽车空调演示;汽车电器演示;动平衡:

轿车轮胎;扒胎充气:

轿车轮胎;刹车和ABS演示和故障诊断。

现有实验设备总值约52万元,教学必须的实验项目开出率100%,专业课实验开出率在90%以上。

校内实训条件建设方案:

目前,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我院新建专业,初期投入较为不足,实训资源相对紧张,实验室设备不能满足教学需求,这在当前形势下尤显突出,特别是实施基于工作过程建立的课题教学法后,现有设备对满足学生实践技能训练的要求,更显得不够。

1.2.3校外实训条件的建设现状

校外实训条件建设目的: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着重学生顶岗学习的环节,通过顶岗实习完成基本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训活动,使学生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完成我们“与企业无缝联接”的培养目标。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院外实训基地现状:

我院与安钢汽运公司合作建设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院外实训基地。

在长城集团、福特、奇瑞、日产、青年莲花、长安轿车、吉利英伦等4S店设有实习实训基地。

2010年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与安钢汽车运输公司汽车大修厂达成协议:

学院汽车专业为其上岗职工进行上岗前的理论培训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的培训考试;汽运公司为学院在校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就业培训及就业岗位。

校外实训条件建设方案: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与企业合作,建立了多种形式的校外实训基地,建项目引入课堂,开展项目教学,切实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与企业签订互派技术人员协议,将企业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引入课堂。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校外实训基地见下表

 

校外实训基地功能一览表

合作形式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备注

校企联合

1

7

我们承担理论培训;

企业承担实践技能培训、订单培养。

校外定点实训企业

1

2

8

企业承担实践技能培训。

校企共建

2

企业提供设备资源,学院提供场地所,共建培训基地;学院提供员工资源,企业订单培养。

2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2.1专业发展目标

在校企合作,共同教育“2+1”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按照“工学结合、实境育人”的改革思路,全面贯彻“实境育人”职业教学思想,深化“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改革,根据职业要求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实施“教、学、研”为一体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改革课程内容,建设“工学结合、教学研为一体”的教材体系;通过重点培养、培训、聘请,建设一支优秀的具有“双师”结构的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加强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引企入校,带校进企,建设集“教学、培训、生产、鉴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实训基地。

以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带动相关专业的共同发展,通过专业建设,实现校企双方在专业课程建设、项目研发、学生就业、员工培训、师资培养、兼职教师聘任、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建成校企合作紧密的特色专业。

2.2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领域方向相适应的文化水平与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本专业领域方向的技术知识,具备相应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掌握现代汽车检测、维修、服务管理工程技术,具有使用专用仪器设备进行汽车的故障诊断、性能检测和维护修理的技能,具备汽车性能鉴定与检测的能力,适应现代汽车维修企业汽车检测和维修行业技术、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

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

2.2.1规格要求

思想行为要求: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身体、心理素质;具有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国家汽车工业发展而奋斗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具有勇于创新、艰苦创业、乐于奉献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职业知识要求:

掌握实用英语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掌握机械制图的手工制图及CAD制图知识;掌握汽车机械基础的基础知识;掌握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汽车各部分(发动机、电器、底盘等)的结构、原理、工作过程、保养、维修的知识熟悉汽车理论的基础知识;掌握汽车常见故障的检测、分析、诊断的思路和方法的基本知识;熟悉汽车美容和装饰常见的操作技巧和方法;了解汽车贸易及服务市场的流程和方法技巧的知识;了解汽车扳金和油漆处理的方法、工艺和操作技巧的知识了解汽车制造及装配工艺、生产流程的基本知识;了解企业(生产、销售、维修、售后)的标准和管理的基本知识。

职业岗位能力要求:

具有较强的社会活动和市场适应能力;具备计算机应用及相关软件使用的能力;具备汽车驾驶的能力;具备汽车维修的基本能力;具备汽车故障检测与诊断的综合能力;具备汽车销售与贸易的基本能力;具备使用现代化汽车检测仪器的能力;具备知识更新与新知识迅速自学的能力;具备生产现场管理的能力和本行业新标准的迅速接受与熟悉的能力。

2.2.2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

高中毕业生

修业年限:

全日制三年

2.2.3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汽车修理厂、汽车检测站、汽车销售公司、4S店、汽车制造厂、汽车零部件制造厂,汽车运输公司、汽车质量管理等部门从事汽车制造、汽车检测、汽车修理、汽车运输管理、汽车技术管理、物流工程、汽车贸易与售后服务、汽车配件营销与管理、汽车保险与理赔等方面的岗位工作。

2.2.4专业主干课程说明

汽车构造:

主要讲授汽车发动机各总成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维修方法等基本知识,使学生具有对汽车产品不断更新的适应能力。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主要讲授汽车检测的理论基础,了解不解体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与检测技术,掌握汽车的主要性能评价指标、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标准。

汽车电子控制:

主要讲授电路的分析、电子元件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逻辑电路分析、掌握电工电子电路在汽车中的应用。

汽车维修技术:

主要讲授内容包括汽车维修电工基础知识、常用维修工量具、仪器及电工材料、汽车供电系统、汽车起动系统、汽油机点火系统、照明信号系统、仪表及警告系统、辅助电气设备、汽车电路图符号的表示法。

汽车服务技术:

主要讲授汽车营销、汽车配件、汽车接待、保险、二手车评估、事故车鉴定等知识,结合其它专业知识具备售后、评估、鉴定能力。

汽车维修企业管理:

主要讲授汽车维修企业管理的基本流程,维修服务流程,维修企业人员、配件、设备、安全等的管理。

2.2.5毕业要求

操行综合评分合格以上;完成规定课程,成绩合格,修满学分;通过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获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获得普通话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必考证书:

汽车维修工证;选考证书:

驾驶证、汽车美容师证、汽车二手车评估鉴定师证。

3专业建设内容

3.1专业建设目标

结合汽车专业自身的优势和特点,重点建设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电子方向),使重点建设专业的资源配置、教学质量和服务能力达到领先水平;依托主干专业,直接带动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钣金维修技术、汽车改装技术等相关专业群建设。

要充分利用企业及学院有效资源,融合自身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挖掘、拓展、教学资源,完成我院的汽车专业群的建设。

3.2专业及专业后岗位群建设

以豫北地区经济带动汽车后市场为依托,围绕汽车内饰、配件、汽车维修、服务运营、二手车保险及评估、汽车营销等本地区的职业岗位需求,来确定培养目标及专业群。

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专项技能,完善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完成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动员学生积极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扎实进行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专业群建设,要充分利用企业及学院有效资源,融合自身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挖掘、拓展、整理、实践方面的教学资源,提高科研、培训及社会服务功能,使我院的汽车专业更具特设,更加符合高职办学特点,达到毕业生的理想就业愿望的同时,既能够适应区域的产业化发展要求,又能满足更广泛的社会需求,使汽车专业达到省级示范专业标准。

3.3实训室建设

建设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建立完善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在现有实训中心的基础上,建成具有先进水平的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为一体的汽车维修技术中心、使之成为具有真实工作情境的校内实训基地,满足在校生的实训实习及教学需要,进一步提高实训设备先进水平,深化工学结合,增强造血功能,提高办学效益。

使实训中心具有技术研发、顶岗实习和就业为一体,具有校企合作机制的实训基地。

3.4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具有以育人为本、教学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其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双师素质师资队伍。

目前要重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3.5课程体系的重组和整合

在2011-2012学年开始大规模整合汽车维修专业开设的课程。

在2012-2013学年内建成1-3门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优质核心课程及配套教材,启动汽车维修技术专业群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

3.6精品课程建设

深入研究汽车产业的发展规律,按照保证重点、突出效益、培育特色的原则,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教育管理,深化教学改革,精心培育精品课程,积极打造精品专业。

主要措施如下:

把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作为重点专业。

争取在2013年底前建成1-3个精品课程;围绕重点专业,强化教师培训,努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使“双师”教师在师资队伍中的比例达到80%以上;加大教育科研的力度,选准课题,加强研究。

3.7教材建设

加强课程建设,建立适合专业教学的教材、学习指导书等教学资料体系,2011-2012学年确定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

2012年以后重新修订编写教材,为课程整合后的教学提供保障。

3.8教学模式改革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立全新的教学模式。

实施课题教学法教学改革,建立并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和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

3.9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建成以产学研相结合的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育模式和以培养基本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教学体系。

3.10对外交流与合作

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在现有1所合作院校的基础上,争取达到一个专业方向1所,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办学理念、国际化教育标准。

4改革举措

4.1关键问题

按照鲁昕副部长的“重点做好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教材、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招生制度、评价机制、教师培养培训、行业指导、集团化办学等“十个衔接””和“要以对接产业为切入点,强化职业教育办学特色。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产教结合,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的精神要求,专业建设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4.1.1职教体系仍不成熟,系统培养技能人才的体制机制仍需完善。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跟不上国家对汽车行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需要在实践中运用和提高。

4.1.2行业指导和企业参与缺少制度支撑。

新的校企合作模式还只停留在规划与设想中,对于下一步的“校中企”“企中校”的模式还要逐步实施。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创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4.1.3学院专任教师的实践能力、服务社会的能力还需要加强,提升本专业为行业企业服务的能力。

4.1.4教育信息化水平不足,实训室部分仪器设备需要更新补充,实训室的社会服务功能不足。

4.2改革措施

4.2.1关键问题

职教体系仍不成熟,系统培养技能人才的体制机制仍需完善。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跟不上国家对汽车行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需要在实践中运用和提高。

采取措施:

1)创新建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课程互通体系,为学生个性成长、未来职业选择创造条件。

为了使我院的毕业生成为有用的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把我院的汽车专业办得更好,我们在教学教改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

为了培养汽车检测、修理行业职业技能应用型人才,在制定教学计划及主干课程特别是实践教学环节时,我们在保证理论性教学“必须、够用”的原则下,尽量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和职业技能训练课的比例,力争理论课教学与实践课教学的比例达到并超过1:

1。

建立弹性学习制度,实施学分制管理,教学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手段先进。

实施学分制管理可满足各层次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教学要求。

在专业技能训练上,我们将进行汽车驾驶实习、汽车拆装实习、汽车维护实习、毕业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等,使学生熟悉汽车构造、工作原理,具备一般汽车拆装、调整、故障诊断及维修、性能检测等基本技能,尤其应具备一定的现代高级汽车的故障诊断及维修、性能检测的能力。

对教材的教学内容选择上,我们将以“技术的先进性和教学内容的适用性”为原则,在保留原有汽车专业部分内容的前提下,把最能反映当今汽车新技术的最新知识和最新技能,特别是进口车及大部分国产车中广泛采用的电子化、智能化和自动控制等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当中来:

如电子燃油喷射、电子防抱死制动装置、自动变速器等新技术,从而保证学生所学技术的先进性和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积极倡导教学方法改革,鼓励教师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特点、专业特点和学生特点,结合课程需要,积极探索出许多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如“阶段式隐性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性教学法”、“模块教学法”、“模拟仿真教学法”、“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分层教学法”、“课堂教学‘两分法’”、“专题教学法”、“交流式教学法”、“三阶段实践教学法”、“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创新课程、毕业设计教学方法”等。

2)创新建立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衔接体系,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搭建“立交桥”。

建立中、高职全面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2010年,在安阳市政府的主持下,将市内9所中职院校整体划转并入我校。

利用这一资源,树立终身职业教育体系的理念,探索建立中高职院校“集中办学,分段培养”的运行机制,在改革过程中,明确教学目标,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层次间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衔接。

制度衔接。

建立中职和高职的联合办学模式,前3年在中职学习,后3年在高职学习,打破原来中职、高职两个阶段各成系统的教育形式,建立共同培养目标。

坚持以能力为核心,推进评价模式改革。

以能力为核心,以职业资格标准为纽带,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有效衔接,形成相互衔接的多元评价机制。

人才培养方案统一。

针对中职考生和普招考生存在的基础差异,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