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10823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0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初二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初二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初二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初二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二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复习提纲.docx

《初二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复习提纲.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二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复习提纲.docx

初二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初二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考试范围:

已讲授的全部内容。

答题技巧: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遇到没有把握的题可以尝试从四个选项入手,采用排除法做题。

实在不会不能空着,一定要蒙一个。

(二)多选题每小题3分。

多选题的正确选项为2个或3个。

因为多选题中只要出现错误选项此题就为0分,而如果漏选可以得2分。

所以没有把握的选项一定不能选!

如果四个选项全都无法确定,那就只选一个选项。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

最后一道小题为难题,如果思路不够清晰可以先跳过。

(四)实验题

(1)读数题要看清刻度,认真读数。

(2)作图题要用铅笔尺子规范作图。

(3)测量型实验要明确实验原理及公式,注意单位换算。

(4)探究型实验要牢记各种题型的答题要求。

每个实验的操作要写具体,有主语。

每个操作的目的是什么,写得要准确详细。

根据实验数据归纳结论,要明确两次实验得什么结论,三次实验得什么结论,六次实验得什么结论。

设计实验题要注意实验次数。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一、长度测量

1.长度单位及单位换算

国际单位:

()

单位换算:

1km=m;1dm=m;1cm=m;1mm=m

2.根据日常经验估测常见物体的长度

下列估测中正确的是()

A.一支铅笔的长度约是B.课桌的高度约是

C.物理课本的厚度约是8cmD.一名中学生的身高约是

3.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误差:

与之间的差异

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可以避免,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

 ① 关于误差和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B.测量时出现的误差和错误都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避免

C.可以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避免误差的产生

D.通过更换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等途径可以减小测量时出现的误差

 ② 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二、机械运动

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① 某人坐在行驶的汽车内,说他是运动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汽车B.汽车司机C.汽车座椅D.路边的树

 ②小红同学做在航行的游艇内,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湖岸B.游艇C.湖水D.岸边的树

 ③ 坐在汽车上的人看到汽车外的树木后退,他选的参考物是()

A.地面B.汽车C.树木D.房屋

三、匀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2.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概念

(1)速度:

描述物体的物理量.速度计算公式:

  

(2)匀速直线运动:

运动快慢,经过的路线是.

3.速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国际单位:

常用单位:

 1km/h=m/s1m/s=km/h

4.运用匀速直线运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①汽车司机坐位前面装速度计,其示数是60千米/小时,若汽车以这样的速度匀速行驶30分钟,通过的路程是千米

②从97年4月一日起,我国火车提速后,速度可达160千米/时,北京到天津相距约136千米,火车以这个速度行驶约需小时

③同学步行的速度是s,该同学步行10min通过的路程是m.

④车在平直公路上高速匀速行驶1分钟通过了1200米,则汽车的速度是m/s.

四、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

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事件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平均速度计算公式:

①一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路程全长1000m,前半段的速度是4m/s,后半段

 的速度是6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

②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刘翔以的成绩夺得男子110m栏金牌,他跑完

 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五、速度公式的理解,尤其是当谁不变时,谁与谁成什么比。

六、描述物体运动的两种图像。

第二章:

声现象

【考点】

1.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无法传声。

3.声音的三个特性:

、、。

(1)同一发声物体(如音叉),轻敲与重敲改变的是。

(2)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依据。

4.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

从处,处,处减弱噪声。

【实验】

1.证明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

 

罩内抽成真空后

听不到铃声

2.证明真空无法传声3.证明空气可以传声

敲击右侧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

音叉也会发声,两个音叉之间的传

声介质是_________。

 

4.“拨尺实验”(改变音调和响度的方法)

(1)将直尺一段压在桌面上,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拨动直尺的另一端,

直尺发出的不同;

(2)将直尺探出桌面的部分变长,每次拨动直尺时使其振动幅度相同,

直尺发出的不同。

【例题】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多选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

C.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多选

A.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音调来判断的

B.在繁华路段禁止鸣笛,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发声的音叉能够激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响度会不同

第三章:

物态变化

【考点】

一、温度

1.温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常见液体温度计是根据原理制成的。

2.温度的常用单位:

,用符号表示。

二、物态变化(条件、现象)

“固→液”:

“液→固”:

“液→气”:

“气→液”:

“固→气”:

“气→固”:

三、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1)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它们的区别是:

有固定的熔点,而没有。

(2)晶体的熔点是指:

晶体在时的温度。

晶体的凝固点是指:

晶体在时的温度。

(3)同种晶体的熔点其凝固点。

(4)固态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热,温度;液态晶体在凝固过程中热,温度

(5)研究物态变化时,依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四个图像如图所示.其中属于晶体熔化图像

的是();属于非晶体凝固图像的是()

四、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

(2)(3)

五、液体的沸腾

(1)汽化分为和两种方式

(2)蒸发:

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液体在蒸发过程中要热

沸腾:

液体在达到时才会沸腾;沸腾时液体热,温度;

(3)沸点:

液体时的温度。

六、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1)液体的沸点与液体上方的气压有关:

气压越大,沸点越;气压越小,沸点越;

(2)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实验】

一、会用液体温度计测温度

①下图中正确的测量方法是()②下图中读数时眼睛所在位置正确的是()

③温度计的读数

℃℃

二、探究晶体熔化、凝固规律的实验

1.如图1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从图中可看出:

这种物质是_______(“晶体”或“非晶体”);

它的熔点是______;AB段物体处于态,BC段处于态,CD段处于态。

2.如图2所示,是某物质的凝固图像.从图中可看出:

这种物质是_____(“晶体”或“非晶体”);它

的凝固点是_____;AB段物体处于态,BC段处于态,CD段处于态。

3.在加热条件完全相同的前提下,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3所示,从图中

可以看出可能是同种物质.

 

4.下表是小京探究某种物质的凝固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时间/min

l

2

3

4

5

6

温度/℃

59

55

52

49

48

48

48

48

47

45

43

42

(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这种物质在第2min时是________态。

(选:

“固”、“液”或“气”)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

该物质是________。

(选填:

“晶体”或“非晶体”)

(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的凝固点是________℃。

5.下表为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4

-3

-2

-1

0

0

0

0

0

1

2

3

4

 

(1)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

(2)该物质是__________;(选填:

“晶体”或“非晶体”)

(3)温度为2℃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_态。

(选填:

“固”或“液”)

6.在探究水的沸腾、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

(1)在上述三个探究实验中,都需要的测量仪器是秒表和;

(2)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

海波的温度达到53℃时,其状态是______;(选填“固

态”或“液态”)

(3)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

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____℃。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石蜡的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59

海波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56

水的温度/℃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99

99

99

99

99

7.在探究海波和石蜡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海波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56

石蜡的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59

(1)在海波和石蜡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________;

(2)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_℃;

(3)当该晶体的温度为42℃时,它处于______态。

(选填“固”或“液”)

三、查熔点表

1.下表是几种物质的熔点,已知南极最低气温可达℃,要测量南极气温应该选用()

物质

固态酒精

固态煤油

固态氧

固态水银

熔点

0

-117

-30

-218

A.酒精温度计B.煤油温度计C.水银温度计D.煤油温度计和酒精温度计

2.根据下表列出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固态氢

固态氦

熔点/℃

-39

962

1064

1083

1300

3410

-259

-272

A.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做成,不易溶熔化B.纯银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

C.水银温度计在-40℃时已无法使用D.在-265℃时氢是固态

四、探究液体沸腾规律的实验

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9℃时,小刚开始计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

然后小刚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17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由图像可以看出,把水从91℃加热到刚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________min。

(2)根据图像可推断,如果其它条件不变,继续对水加热1min,则水的温度是______℃。

2.下表是小刚同学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要求解答下列问题:

(1)由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

水的沸点为________℃,当水的温度达到沸点后,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___。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t/℃

50

57

64

71

78

85

91

96

100

100

100

(2)水银温度计玻璃泡中的液体是水银,酒精温度计玻璃泡中的液体是酒精。

已知在标准大气压下,水银的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39℃和357℃,酒精的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117℃和78℃。

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的实验时,应选用温度计。

(选填“水银”或“酒精”)

★“白气”问题

一般我们在热现象中看到的“白气”一般都是小液滴。

如水沸腾时壶口冒出的“白气”;夏天冰棍周围冒出的“白气”;冬天人的嘴里呼出的“白气”等。

这些“白气”不是水蒸气,而是小水滴,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生活中见到的“雾”也是小水滴,也是液化现象。

请注意,人类的肉眼是不可能看到无色的水蒸气的。

1.冰雹、小雪、雾和霜冻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液化形成的是()

A.冰雹B.小雪C.雾D.霜冻

2.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雾的形成B.露的形成C.霜的形成D.冰雹的形成

3.下列事例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加热时,烧杯里冰化成水B夏天,揭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

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越来越小D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逐渐变干

4.清晨,河面上常常出现了雾,这个现象经过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A.水先蒸发后凝固B.水先汽化后凝华

C.水先蒸发成水蒸气,再液化成小水珠D.水经过蒸发变成水蒸气

5.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之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变得清晰起来.镜面发生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是()

A.先汽化后液化B.先液化后汽化C.只有液化D.只有汽化

6.掀开蒸馒头的锅的盖子,可以看到有水从锅盖上滴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7.被100℃的水蒸汽烫伤要比被100℃的水烫伤严重,其原因是水蒸汽在皮肤表面液化时要

8.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

A.铁块化成铁水B.盘子里的水晾干了

C.湖水表面结冰D.水沸腾时水面出现“白气”

9.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固的是()

A.寒冷的冬天,湖水结成冰B.炎热的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

C.初冬的清晨,地面上出现霜D.秋天的夜晚,草叶上出现露珠

第四、五章:

光现象与透镜

【考点】

1.光的三种现象

(1)直线传播:

、、

 

(2)反射现象:

 

(3)折射现象:

、、

 

2.光的传播

(1)光在均匀介质中沿传播,光在真空中沿传播。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m/s=km/s

3.光的反射

(1)一束光射到平面上,如果入射角是30°,那么反射角是。

(2)一束光射到平面上,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30°,那么反射角是。

(3)一束光射到平面上,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那么反射角是。

(4)如果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60度,则反射角是度。

(5)画反射光线(6)画入射光线

 

4.平面镜成像特点

(1)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________m。

(2)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他在镜中的像到人的距离是________m。

(3)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向平面镜前进,他在镜中像的大小。

5.镜面反射和慢反射

(1)光在发生漫反射时,光的反射定律(填“遵守”或“不遵守”)

(2)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这是因为光在这些物体的表面上发生了

如:

不同角度都可看到黑板上的字、不同角度都可看到电影屏幕上的影像

(3)大厦的玻璃外墙反射出刺眼的白光,这是因为光在外墙的表面上发生了

6.光的色散

(1)白光是由组成的。

(2)如右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射到白屏上,在光屏上就形成

一条彩色光带,这是光的现象。

7.透镜

(1)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

 

(2)近视眼佩戴矫正;远视眼(老花眼)佩戴矫正。

(3)主光轴:

过透镜的光心O点的水平虚线;

焦点(F):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

后的会聚点,在两侧共有两个;

焦距(f):

焦点到O点的距离。

【实验】

1.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例: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在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

内时,她将半圆纸板向后折,发现

(“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2)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比较

两角的大小可得反射角_______入射角。

(3)通过实验得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在法线的________(“同侧”或“两侧”)

(4)如果让光线逆着OB的方向射向镜面,其反射光线就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

光路是的。

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例:

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该实验采用透明平板玻璃作为平面镜,是为了

能确定;

(2)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观察

(3)实验时可能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原因是,

解决办法是;

(4)若实验时无论如何在桌面上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则原因可能是

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准备工作>

(1)实验器材:

光具座、蜡烛、火柴、还需要和;

(2)在开始实验时,首先要粗侧凸透镜的;

(3)实验时,要使凸透镜、蜡烛、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其目的是。

<规律考查>

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在实验过程中凸透镜位置保持不变。

(1)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30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的像;根据这一原理,可制成。

(2)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15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的像。

根据这一原理,可制成。

(3)改变蜡烛,使其位于42cm刻度线处,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

的像。

根据这一原理,可制成。

<估测焦距>

(1)如图2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取值范围是多少

图2

0

cm

50

100

90

80

70

60

40

30

20

10

(写出计算过程)

 

图3

0

cm

50

100

90

80

70

60

40

30

20

10

(2)如图3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取值范围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精心搜集整理,只为你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