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鼎的那些日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10406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03.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健鼎的那些日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在健鼎的那些日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在健鼎的那些日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在健鼎的那些日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在健鼎的那些日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健鼎的那些日子》.docx

《《在健鼎的那些日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健鼎的那些日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健鼎的那些日子》.docx

《在健鼎的那些日子》

《在健鼎的那些日子》

 

 

————————————————————————————————作者:

————————————————————————————————日期:

 

来到这个地方,不知不觉过了那么久,此时此刻,感触颇多,突然觉得,该用文字把自己这个假期的经历记录下来,无论酸甜苦辣,或悲或喜,都是自己人生阅历的财富。

  从云南到宁夏,从宁夏到江苏,千里迢迢,只为梦想,翻开地图细看,自己居然横跨了大半个中国,不远千里,这其中包含多少辛酸。

在来之前,宿舍舍友王海浩就说,“好不容易有假期,还赶上过年,过年不回家,你抽啊?

”或许吧,有家不回,来这里受罪,在大学这三年里,自己做过许许多多兼职…给商场做过保安、给家具城做过推销员、给中国联通做过销售员、给少儿广播电台做过招募员、给新华书店发过传单、给车展房展做问卷调查、到小区做专访、甚至都通过面试了差点跟肯德基签订了三年工作合同…...可现在看来,以前的那些兼职都是些小儿科,到了这里,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考验,对身体和心灵的双重考验!

  一直以来,似乎有种在虐待自己的心理,宁愿让自己早些时候多吃些苦,不想让自己以后吃更多的苦。

有人说:

现在上学是用钱来打发日子,将来工作是用日子来一点一点挣钱,想想有些可笑,更多的却是心疼。

眼看自己一年半以后就要毕业,以前再怎么充满幻想,现在却不得不面对赤裸裸的严峻现实,因肩上承载的梦想太多,压力也太多,我的人生没有足够时间彩排,每一次都是现场直播,我只能让自己不要出错。

因此,我宁愿自己在肄业工作前多些实践多些经验多些优势,让自己的路更平坦、更一路顺风些。

  从宁夏银川,一路奔波,在西安小憩后,径直感赶到江苏苏州,匆忙进行体检,中介用车送我们回无锡,在漫长的等待面试人员的到来后,面试进了一个叫做健鼎的电子厂,所谓健鼎电子,是台湾新竹市健鼎电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它在05年在大陆投资一百亿建了五个厂,我们来到的这里,便是其中的一个分厂--无锡健鼎电子团结厂(江苏省无锡市锡山经济开发区东亭镇团结中路6号),它取名健鼎,我想,是寓意永久健康鼎盛吧,它生产的pcb电路版,为国内外手机、U盘、电视、汽车仪表盘等生产商提供产品,他们说自己的产品远销欧美,产品销量为全球同行业冠军,来此之前,一直没有听说过这个企业,大概是因为它生产的是中间品的缘故吧。

对于这个企业,从开始直至现在,又气又恨,心里有好多好多想说的话。

  在我们进去的前几天,一直对我们进行培训,可不知道是为了向员工展示它是台企,还是为了顾及它的那些台湾管理员,发给我们的手册、考试试题都是繁体字,让人喘不了气的是墙上的标语、餐厅、车间的警示语、宿舍规则、图书馆书籍字体也是繁体,让你深深的感觉到你在远离大陆的另一个空间里。

在培训考试时,我身边的一个女孩的懵了,好多繁体字她都不认识,我想这种方法对我们这些从小接受简体字的人来说不好,对他企业管理也存在一些不便。

  对这个企业的管理文化,自己内心深深的厌恶与排斥,它有许多雷人又无奈的,让人窒息的规则,那些大大小小数百条的条例构成企业的规则,这些规则像一把无形的枷锁,把员工锁在这个有形或无形的“监狱”里(严重束缚员工的人身自由),我想它的管理者,奉行的是“监狱式管理”吧,说什么有不对的情况在严格执行下向长官报告,遵照和执行长官命令,不得与长官有冲突,什么功过相抵,一功不二赏,一过不二罚,前功不可抵后过,后功可抵前过,感觉带着浓烈的政治色彩,再加上“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就真的有监狱的氛围了,呵呵。

对于一个企业,要管理好它的数万员工,并保证绩效,是该有些严格的规章制度,可也不能太离谱呀,这里估且举几条例子:

在食堂里,不能有剩饭剩菜,剩饭超过150粒记过罚款,一人只能取一勺或一双筷子,不能代替打饭、代替扔饭盒,舀汤不能泼在地面,用餐不能超过四十分钟......在宿舍方面,在宿舍里抽烟喝酒赌博直接辞退,出入宿舍要刷卡,互殴直接辞退,宿舍里打电话,大声喧哗罚款.,....在生活区,不在规定区域抽烟记过罚款,男女有牵手、拥抱、搂抱、亲吻和其它行为记过扣发奖金(这肯定委屈了多少情侣和夫妻,感觉这里应该专门招聘尼姑和和尚!

这样就不用出这样的规则了),出入厂要接受门卫保安的检查,离职时行李包裹要接受门卫的搜查,随地吐痰减发奖金,斗殴辞退,打听别人薪资、奖金记大过并减发奖金......在工作区,在几台三公尺内打瞌睡、睡觉辞退,窜岗减发奖金,严禁携带零食、饮料、香烟、打火机进车间,车间手机不准开机,车间不准看书看报玩手机,不得在车间喝水,还有要求严格工作环境5S和员工个人5S,旷工、迟到重罚,请假难、获假天数少,离职困难....这些只是44页数百条规则的一个缩影,个人感觉这些规则都很坑爹,这些规则是严厉是宽松相信世人都能看得明白。

  对于这个企业的管理体制和框架,内心也没多少好感,在厂区领导结构上,它建立森严等级制度,由组长、课长…往上组成,还设置了许多厂务稽核人员,带着个相机,全天不定时进行巡查,发现违反它公司规则的行为都拍下来,后果是罚掉差不多一天的工资,还记过处分,一年累计有三个就辞退,严重违反的直接辞退。

它的那些稽核的人员还相当的多,像幽灵般四处飘荡,在一些部门,似乎还装有摄像头…不仅如此,让人消停不了的是还有那些组长、课长的地痞流氓般的基层管理员,他们崇尚严苛的管理,对于犯错误的员工,使用骂与罚的手段,不停挤压他的生存空间,让他害怕,让他痛,让他改,以达到不敢再轻易犯错误的目的(可这相反更多的增加员工的心理负担,公司还用奖金鼓励全员参与公司生产制程,坚持积极创新,提出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在这种工作环境和氛围里,谈何容易,自保都难,整天提心吊胆的),难怪外面中介的人说健鼎里的组长课长是吊二郎当的(女友因为带她的那个师傅没有好好教她,刚开始时常犯错被稽核出来,被组长、课长、文员骂,还由于担心车间全体奖金被实行的连带扣减政策扣减,车间的人都有埋怨的行为,无形中孤立了她,任我如何安抚,内心的孤独与恐惧无法散去((看着她受苦,心里难受极了,感觉自己最对不起她,她那样难受,我却做了什么有实际意义的解决不让她难过的事)),不过幸好后来技术娴熟,情况改观,她才没有被折磨,心里的压力才没有那么大)。

在这里,不仅得忍受高强度劳动压力对身体,还得忍受住心灵的孤独(真的是不仅锻炼了身体,还陶冶了情操),没有足够的承受能力的人在这里待不下去,因为存活不了。

职业枯竭让疲惫的老员工走了,可高薪(相对的)又吸引一批批新员工,员工流水线式的流动,管理者或许认为这对企业的发展没什么负面影响,可终有一天会人力资源枯竭的,健鼎的这种管理体制的危害不言而喻,对公司和员工的健康发展有巨大的阻碍作用。

  对于这种压迫人的管理文化,不知道谁是始作俑者,让现在的管理者崇尚并积极执行,而这种领导行为,又会影响和塑造员工的行为,给员工行为烙上印,树立消极榜样,员工为求自保相互可以检举,无形中造成了一种相互孤立,相互不信任的痛苦困境,员工之间是孤独与陌生的,对于良好的工作经验相互缺乏交流,有困难也很少积极主动相互帮助。

可笑的是每个组长把自己车间称作家,那样做无非是想给员工家的感觉,想用那种缘木求鱼般的做法留住员工,可是或许他们并不知道家是让人放“心”的地方,是心灵的港湾,可以肯定,管理者那些幼稚可笑、舍本逐末的笨拙举措,对员工高离职率的现状的改观将无济于事。

这不奇怪管理者说员工之间缺乏互动、沟通(我所在的那个车间(团结厂区T二B厂<每次感觉这名字是在骂人>制造六部防焊三课印刷组)的组长一次次骂员工之间缺乏互动,产品报废率时常超标,每天上班早晚会时拍桌子、摔键盘鼠标、扔手机的骂人(刚开始的确吓到我了,不过时间长了,我淡定了,呵呵),我想要不是公司规定他真有可能扔惹他生气的人了,动不动说要干掉犯错误的员工,还满嘴他妈的他妈的脏话)(说这些不怕那个组长哪天上网看到我在说他怪话,不怕他生气,现在社会都和谐了,谁让他不做个和谐文明的管理者);这也不奇怪这企业的员工离职率那么高,许多员工待的时间不长,尽管它想千方百计的留住员工,因为在这里,面临的不仅仅是一天十二小时超长班的体力考验,更要承受住巨大的心灵压力(在生活区和工作区的卫生间里的墙壁上随处可见员工对领导和企业的不满、埋怨和辱骂(例如:

“健鼎”=>“贱顶”,其中意思不言而喻,我更希望是“见顶”,这么坏,该走下坡路了)的涂鸭,我想这里或许是他们唯一能宣泄烦恼与压力的天地了,可有的部门还明晃晃的张贴禁止涂鸭的标识),这种压抑的工作氛围,让多少员工有职业枯竭的感觉,想离开,也在等待着能离开。

自己多少次想往那个经理信箱里倾吐心声,提提对健鼎的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可是到最后离开也没有具体去做,一是没时间,另一个是想想算了,对管理者来说,对那些事情本与末的理解或许与我的可能是大相径庭的,她更在乎的是产品的数量与质量,而不是员工方面的问题,自己提的问题没得到解决,还惹上问题,谁知道台湾人是怎么看问题的。

  或许是沿袭台湾蒋介石时期的文化,让人感觉这里吹的是一股股让人说不了感觉、找不到东南西北的民国遗风。

  我们在培训结束进厂工作后,看着一批批数以百计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带着欣喜与好奇的表情等待进入车间工作的高中生、技校生、大专生和大学生,有的还稚气未脱,心里很不是滋味,真想对他(她)们说,你们别来了,会后悔的。

  在厂里,刚开始分配工作时幸运的跟女友分在同一个厂区,后来又幸运的安排在同一个班次,不然的话,这四十天让我们连个面都见不到,这个真不夸张,在宿舍里,除了培训那几天见到宿舍有哪些人,上班后不跟自己一个班次的,后来一直都没看到过,因为它十二小时的两班制,让你没时间,没机会看到跟你不在同一个上班时间的人,现在想想都有些后怕。

而在厂里的宣传栏里,张贴着员工举行文艺比赛、聚会等的生活风貌的图片,还多姿多彩的,我怀疑好久,他们的这些图片真有可能是从哪个报纸上抠下来或是Ps来的,因为为保证给客户承诺的产品的质量与数量,它让员工不停加班,基本每天十二小时,一天两天可以,时间长了超累人的,谁还有精力在那里又唱又跳的,贴什么照片也不想想,真讽刺!

那种一月一轮换的、一天十二小时白(早八点到晚八点)夜(晚八点到早八点)班制度,会深深打乱一个人作息的生物钟,特别是夜班你得适应那种昼伏夜出的生活(我在上夜班时,白天休息睡觉时的睡眠质量很糟糕,因担心上班迟到,常常在睡梦中惊醒,醒来又不容易睡着,晚上上班时又特别特别的累)。

       

  在刚进入车间里的那段时间里,因为员工离职多,加上过年请假回家的人多的原因,组长把留给我学习经验的师傅只教了我三四天就调去其它岗位去了,让我自己独自操机器,因为学习时间短,操作方法没全记住,第一天独自操作就弄坏了两台机器,让技工修了七八个小时没修理好,以后机器出故障不会独自处理,老去麻烦别人(有人真被我弄烦了,呵呵)。

与自己的师傅相处时间不长,有人欺负我时他却挺身帮助我,让我一次次心里很感动,人家都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唯一遗憾的也是没礼貌的是我自始至终没喊过他一声师傅,因为他年龄小我很多,我怕喊出来有些别扭,两个人都不舒服,(在这里有个有趣的事,我们上学的年龄差不多比里面的员工大,因为他们大多是初中高中毕业的,进厂的时间不长,一天,一个同仁(这厂里对同事的称呼)问我年龄多大,跟他说后我习惯性反问他,我捕捉到他有些不好意思的表情,他没回答清楚,我没听清,再问一遍,他涩涩的连声说跟你差不多,呵呵),以后不会再踏进那厂,亦未知以后能否会和他相遇,即便如此,我想我会永远记得名字叫闫孝中的他,在此希望他能在那里工作一直都顺顺利利的。

在隔壁工作间里两个的两个广东的男孩对我也很好,有时会来帮助我,虽然看似有些荒唐的连对方名字都不知道,却不影响我们成为有什么困难相互帮助,有奇特友谊的好朋友。

因为员工变动,后来组长分配来跟我一起工作的叫周文俊的老员工,他对自己也很好,还有其它几个来自西安(刘伟)、哈尔滨(李~)、贵阳(温雨)几个关系也不错,在那个特殊的岁月里,结成了特殊的情谊。

跟自己在一个课却不在一个组感觉刚开始对自己挺有好感的女孩(显影组 黄悦,虽然从未说过一句话),可后来好多次看到我跟女友在一起,后来见面都不看我一眼。

所有的这些,只是那个特别岁月里的一支支插曲,终将随风消逝在记忆的长河里。

    

  以前感觉自己学习课本上的知识都是纯理论的、与实际有些脱节的,或是都是些自己没有得到实践的,这次寒假工的经历,让自己感觉以前学习到的理论,在这个企业许多方面的管理中可以很好的运用,还记得进去不久,组长问我在大学学什么专业的,跟他说了以后他问我他该怎么管人,我提了几个管理学法则,他表示不知道,我偏头想了会,说:

奖励与惩罚。

我想,这个答案或许更适合他的胃口。

  

  说了这个企业这么多不好的,我想,或许是它特殊的行业(电路版生产的十数个工序中的报废率特别大,为了节约成本,只有在压迫员工方面去改困局)与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培育和铸造这种畸形而略显变态的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或许那些管理者也一直想改变却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方法,他们努力,却改变不了严峻的形势,一次次的努力都失败了,所以他们只好从员工入手,不过有些过分到为催赶员工节约就餐时间都一个月每天循环播放那几首快节奏的歌曲,这真的会疯人的,庆幸的是,我们还好只是这里的过客,不是归人。

不过这个企业并非一无是处,它也具有完备的设施:

篮球场、台球室、乒乓球室、健身室、游泳馆、图书馆、理发室、类似肯德基的百基拉自费餐馆、电影院、免费医务室、免费餐厅(提供两个工作餐)、移动联通服务点、邮政和中信的ATM机,俨然一个小王国。

虽然环境恶劣,至今仍有许多人坚守在那里,我想除了那里高薪的报酬和管理者不轻易同意员工离职,请假回家的扣住上月工资和奖金有很大关系。

  自己和女友跟她学校的同伴们来时因为不了解这个企业,初到无锡人生地不熟的,没有多余的选择(当时联系不到,又不知道在哪的同伴同学朱清苗的那个厂),加之工资相对较高(差不多是银川地区刚大学毕业一般工资的两倍),并说有实习合同,只好在面试后进入,才有了这么一段特别而惊竦的经历。

在四十天(二零一三年一月十号至二零一三年二月十九号)的合同快要到期了的那几天里,等待离开是我们这个假期最大的开心和企盼,带着特别的心情回忆和叙述这段经历,没有刻意去摸黑或歪曲健鼎,只是想给以后想要进入健鼎工作的人对健鼎的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而非只是看到XX里那些看似不错,让人动心的工作环境和报酬。

  对于这段经历,说不上后悔,即使是不好的方面,我相信对自己也是一种磨砺,同时也警示和督促自己,快要毕业了,要好好努力,切实行动起来,也该认认真真思考自己毕业后的就业,让自己以后人生路不那样悲催与心酸,因为距离毕业时间不多了,曾经幻想的那些不切实际的梦到了终要破碎的时候了,不努力,再丰满的理想,终会被打回现实,到时候头破血流,追悔莫及!

  

  在工作之余,和女友在厂附近的地方转悠,才真切感受到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有多大,人家一个小镇(无锡市锡山区东亭镇)的建设,都比自己家乡的县城规模还大,还繁华,一个小村庄,都建得像个小区般,虽然人少,车流少,马路却很宽阔,“小桥流水人家”,桥变宽广了,房屋变高了变大了,唯一不好的是,水却绿绿的黑黑的……不远处,工厂硕大的烟囱向外冒股股白烟。

我羡慕人家的繁华,却害怕有一天自己的家乡把这里的繁华复制过去时,不小心或不可避免的把浓浓白烟和黑水也带去了…...

  另外一个事,也是后来才知道的,之前奇怪,在无锡那里和吃的地方同样多的除了各种宾馆、彩票投注站,就是各种大大小小如雨后春笋般随处可见职业介绍中介,之所以这样昌盛,原来是因为无锡数十家工厂给各个替它们招进员工的中介高额的回报,即使随着用工荒潮流的波动,回报额在200至1500之间每人波动,那些中介在每个人身上压榨了好多,想想气人,那些人竟然如此利用我们对招聘企业不了解(信息不对称)和地理环境不熟悉的缺陷赚钱。

  这个假期,还深深明白一件事,无论谁,长大后无论如何,该好好孝敬和赡养自己父母,跟我们乘坐从上海至西安的临时列车,在无锡上车的一对来自甘肃的年过半百的老夫妻,他们不认识字,讲着一口不太听得懂的带着甘肃方言口音的普通话,刚开始不了解,后来聊起天来才知道,因为儿子不孝顺,成天好赌,输光家产,不管他们俩生活起居,两个女儿又远嫁四川,他们只好出来给人打工养活自己,他们要去的是一个老乡在那里打工并给他们介绍的地方,那个老乡跟他们说先到西安,然后转车去云南,或许那个介绍的老乡也是文盲或路痴,给他们介绍错了乘车路线,因为自己就是云南的,好奇的问那个男是到哪里,他说到yu yao(liang)(我们一会听成余梁,一会听成余姚),而且自己印象中云南好像没有叫这个名称的地方呀,后来和座位对面几位热心人一起帮助他们夫妻(确定到底他们的目的地是在哪里),让他慢慢发音,经过他几次的发音,和检索他的老乡的手机号码的归属地,才知道他们要去的地方是浙江宁波那里的余姚,而不是云南,此时列车正好进入河南郑州车站,我们一起给他们出注意,建议他们在郑州下车,及该如何去余姚,老父妻俩匆匆忙忙收拾行李下车,望着他们消失在列车车厢门口转角的身影,眼角微微湿润,内心好多感慨。

他们虽然多花冤枉钱把车坐错到郑州,可是还好遇到热心的人,不然如果到西安,再转车去了云南,不仅到不了目的地,还越走越远,老两口又不认识字,结果会怎样,真不敢往下想…..如果他们的孩子孝顺,年龄那么大的他们何必在春运高峰期交通拥挤的时候出来如此奔波劳累,相反的是在家安享晚年,度过余生;如果他们认识字,介绍的人也不这样不专业或是不细心,他们也就不用走这么多的冤枉路,直接从无锡到浙江宁波;如果……没有太多如果,事实就这样赤裸裸的残酷。

在他们下车后我唯一能做的只有衷心祝愿这对朴实的老夫妻能买到火车票,顺顺利利到达他们要去的地方--浙江余姚--那个他们陌生,又如此让他们折腾的城市。

多想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个自己身边这个假期经历的活生生的例子,好好疼爱自己父母,天下儿女,都能好好赡养含莘如苦养育自己的父母,如此,便天下安好,阖家欢乐!

  平凡假期,不平凡经历,深深触动着自己的心灵!

我想,我会一辈子记得我们在这一季所经历的一切,无论好坏!

伴随着我们,从现在,走向充满魅力的未知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