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采矿瓷土矿矿山方案编制.docx
《露天采矿瓷土矿矿山方案编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露天采矿瓷土矿矿山方案编制.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露天采矿瓷土矿矿山方案编制
*****************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报告提交单位:
***************
报告编制单位:
************************
*******年***月
*****************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证书等级:
甲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证书编号:
**********
报
告提交单位:
*************
报
告编制单位:
**************
编
写:
***(***)
审
核:
***(***)
项
目
负责:
***(***)
总
工
程师:
***
院
长:
***
报
告提交时间:
****年**月
电话:
***—*******
、尸■、亠
前言
一、任务由来
二、方案编制的依据
三、方案适用年限
四、以往工作程度
五、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
一、矿山地理位置与社会经济概况
二、矿山开采历史与现状
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简述
第二章矿山地质背景
一、自然地理
二、地形地貌
三、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
四、水文地质条件
五、工程地质条件
六、含矿地质特征
七、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工程活动情况
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一、评估范围和级别
(一)评估范围
二、现状评估
三、预测评估
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分区
一、分区原则与方法
二、分区评述
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原则、目标和任务
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则
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目标和任务
三、工作部署
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
一、近期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
二、中、远期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
三、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
第七章经费估算和进度安排
一、经费估算
二、进度安排
第八章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
一、保障措施
二、效益分析
第九章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附图:
1:
**********************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图
2:
**********************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图
3:
**********************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
2010-2014年)部署图
4:
**********************
现状评估A-A'断面剖面图
5:
**********************
现状评估B-B'断面剖面图
前言
、任务由来
**********************
为露天生产矿山,采矿权申请人为
**********************
,属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企
业。
本次申请矿山出让年限为三年。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
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河南省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管理办
法(暂行)》和《河南省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
审查同意并在**********************
地质矿产局备案后,依法申请该矿区内的瓷土矿采矿权。
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
案》的主要目的是为**********************
护、监测与治理恢复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保护矿区矿山地质环境,减少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主要任务:
⑴收集**********************矿山概况、自然地理、矿山地
质环境条件等方面的有关资料;
⑵在**********************采矿活动可能影响到的范围内开
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⑶进行**********************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包括分析评估区地质环境背景,对矿山活动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影响做出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
⑷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
复方案》;
二、方案编制的依据
(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5、《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2004]第394号;
6、《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2009]第44号;
(二)技术规范
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DZ/T223-2009);
2、《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1991);
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4、《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
5、《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6、《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
7、《区域地质图图例》(GB958);
8、《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
9、《地下水监测规范》(SL/T183-2005);
10、《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21-2006);
三)其他
3、矿山企业提供的有关地形、地质等矿山、地质资料;
4、技术服务合同书;
三、方案适用年限
**********************矿山服务年限为12.3年,闭坑后恢复治理期按1年考虑,本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的适用年限为14年,即2010年-2023年,“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基准年为2010年。
根据矿山开采计划,将“治理恢复方案”划分为近期(5年,即
2010-2014年),中期(8年,即2015-2022年),远期(1年,即2023年)。
本次“治理恢复方案”主要对近期5年进行详细评价,中期和远期进行概要性评价。
四、以往工作程度
地质工作,发现**********************粘土矿,早已为地方工业开
报告》
术质量指标与钠基膨润土相近,认为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矿点。
地质勘探。
获得工业储量
417万吨,远景储量635万吨,编写了
《**********************
玻璃用花岗斑岩矿勘探报告》。
3、1975年,**********************玻璃用花岗斑岩进行了
4
、1985年,
**********************
粘土矿点进行了调查。
五、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在接受委托后,我院立即组成了技术小组,在充分搜集、分析与评估区有关的自然、地质、工程等资料的基础上,于2010年8月3日〜4日进行了现场调查,野外工作期间采用矿区1:
10000地形地质图为底图,米用GPS进行定点,利用1:
1000地形地质图进行校核,对矿山及周围区域进行详细调查。
调查内容主要有:
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岩土体特征、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地貌景观、植被现状、地质灾害及隐患点、工业场地、采矿废弃物、生活设施建设等占用和破坏土地、植被资源现状等。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见表0-1:
表0-1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主要完成项
调查路线
调查面积
定点调查
调查访问人数
收集资料
目
(km)
(m)
(点)
(人)
(份)
完成工作量
4.80
114500
8
6
3
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
一、矿山地理位置与社会经济概况
(一)矿山地理位置
村有柏油路相通(见图1:
矿山交通位置图)。
图1矿山交通位置图
(二)社会经济状况
评估区位于**村与**村之间,当地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红薯为主,基本可以满足当地居民自用;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大豆及辣椒等。
评估区及周围水资源、电力丰富,劳动力充足,为矿业开发提供
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也为发展当地经济起到主要作用。
二、矿山开采历史与现状
本区地方上一直以陶瓷原料配料进行开采,被称为“**瓷石”,年开采量约3万吨,部分开采深度达12〜20m标高,累计采出矿石约200万吨,大面积矿体尚完好。
其开采形式为露天开采,矿石大部分远销邯郸、石家庄、新乡等地,但由于分块开采,缺乏统一管理,没有统管和掌握市场价格,其资源效益远远没有发挥。
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简述
一)工程投资概况
工程投资10.00万元,设备200.20万元,设备安装费10.01万元,
流动资金33.03万元,安置费用10.00万元,不可预见费10.00万元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
二)生产规模及服务年限
**********************矿区范围由5个拐点组成(见表1-1),可
采设计资源量为61.91万吨,开采标高为+82m〜+40m之间,该矿山年设计生产规模为5.00万t/a,矿山设计服务年限为12.3年。
表1-1矿区拐点坐标一览表
拐点编号
X
Y
1
***8516
***56437
2
***8715
***56437
3
***8715
***56698
4
***8504
***56698
5
***8475
***56540
注:
(1954北京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
***°)
(三)工程布局
据《***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本矿为露天开采矿,开采境界为采矿证圈定的矿区范围。
矿山生产过程中,矿区安全警戒线按自采面向外100m进行圈定,并设置防护网。
矿山主要设施包括办公室、休息室、仓库、维修间等建筑设施;停车场、采场检修室等工业场地设施;场地排水、供水设施。
矿山不修建炸药库,不设油库。
根据矿区地形条件,通往矿区的公路和部分设施已经建成,本着节约投资,方便外运的原则,工业广场布置在矿区西南侧。
办公、休息、维修间、仓库等设施布置在矿区西南部的安全地带。
由于该矿只
在白天作业,设备不需要用电,无供配电。
排土场设置在矿区西侧有一荒山沟地势低洼处,根据《***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体风化层厚度6m,经估算总剥离量约为19万m3,扣除能回收利用的部分,送到排土场的废石量不足10万m3,经计算需排土场容积应为16万m3,该矿区西侧的荒山沟有效容积约为
24万m3,能够存放该矿剥离的全部废石。
其设置要符合《金属非金属矿排土场安全规则》和《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规程》有关排土场的要求,要有可靠的截流、防洪和排水设施。
(四)开采方法
根据《***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及《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暂行规定》的要求,结合矿区地形和矿体赋存状况,为提高矿山生产的安全性,设计采用台阶式开采方法,设计开采标高在+82m~+40m之间。
沿工作面推进方向布置,台阶高度为5m,凿岩平台宽度不小于6m,坡面角为70°
该矿山开采过程中不需要实施穿孔和爆破作业,采剥采用1.0m3的挖掘机直接挖掘,采场的矿石采用ZL50装载机装矿,5吨自卸车运输。
用装载机装入自卸车外运。
(五)露采最终开采境界
根据***瓷土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考虑现场地形地质条件、矿体赋存状况、开采技术条件等因素,本着充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原则,确定开采境界地表范围为资源储量估算范围。
开采境界内最高开米标咼+82m,最低开米标咼+40m。
为了防止外来人员跌入矿坑或边坡滑坡,将矿权界限外推50m作安全警戒线,设立安全警示牌。
矿坑终了边坡依次按运输平台、安全平台间隔布置。
鉴于矿山地表腐质土较薄,覆盖土较软,稳定性一般,矿山采场最终边坡角取60。
(六)废弃物处置情况
1、污水:
主要产生于机械修理作业排水及采场易产生粉尘的作业点及其物料、道路实施喷雾洒水等,均属无毒污水。
2、废弃料:
本区矿体地表出露,矿体中无夹层,废石很少,固体废物主要是采矿产生的少量剥离表土。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料全部回填在采场西侧的排土场内。
(七)矿山开采影响范围
***采掘活动发生在矿权界内,其对土地和植被的影响仅局限于矿权范围;加工区位于采场西侧,其矿石的粉碎、分选等活动影响了场地的土地耕种和植被;排土场位于采场西侧荒山沟洼处,废土石的排放破坏了地表植被,其影响处于矿权界外;部分运输道路及办公场地也占用了部分耕地。
因此矿山开采影响范围还包括了加工区、排土场等占用、影响到的非矿权范围。
第二章矿山地质背景
一、自然地理
(一)气象
矿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其特点是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春季温暖多风,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凉爽、日照长,冬季寒冷干燥、少雨雪。
夏季以东南风、南风为主,冬季多西北风、东北风,最大风速为18.3m/s。
多年平均气温在13.9C,—月份平均气温-0.6C,七月份平均气温27.6C,极端最高气温41C(1957年7月3日),极端最低气温-23.4C(1962年2
月5日)。
多年平均降水量686.5〜872.9mm全年降水量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60%左右;最大年降雨量1518.6mm(1963年),最小年降雨量537.7mm(1966年)。
蒸发量以五、六、七月份为最大,十二月和一月份为最小,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656.1mm年
最大蒸发量2880mm冬季12月至翌年3月为降雪期,11月至翌年4月为冻土期,一般冻土厚度在10cm最大冻土厚度为32cm全年结冻期92天。
年最长无雨期为150天。
全年平均日照时数2300小时,日照率52%。
年无霜期207天。
(二)水文
矿区属淮河水系,临近矿区主要河流为碱河,距矿区距离约1km。
***:
属人工渠道,境内长度为7.8km,河宽70m正常年份流量为80m/s,最大洪水流量为300m/s。
最大洪水水位为34.5m,水位随季节变化大,冬季有干涸现象。
地下水位埋深为2.00〜5.50m,属浅层地下水,大气降水是其主要补给来源,主要用于农业灌溉。
二、地形地貌
(一)地形
评估区地处华北平原的东南部,地势微向东南倾斜,最高点位于评估区中部的徐山,海拔82.10m,最低的邵山,海拔54.30m。
山体北坡稍缓,南坡比北坡稍陡。
矿区四周为冲积平原,海拔标高为37.50〜40.0m,坑塘最低处约12m
(二)地貌
本区属黄淮冲积平原,地形开阔平坦,局部稍有突起,形成残山鼓丘,相对高差43~45m南有***山,本矿点在徐***的四周,附近无较大水流,仅有几处人工采坑,常年积水。
三、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
(一)地层岩性
矿区地层区域上属***区,由于新近纪初至第四纪的沉陷作用,区内仅在***一带出露有少量的寒武系和奥陶系地层,其它大面积被第四系所覆盖,地层从古生界到新生界均有分布,缺失上奥陶系到下石炭统,自下而上依次有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新三系与第四系。
1、奥陶系中统
主要为浅灰、灰色隐晶质-细晶质中厚-厚层状石灰岩,上部含黄铁矿,岩溶裂隙较发育,本区仅有一个钻孔揭露厚度较大,揭露厚度50.54m。
2、新生界(Kz)
⑴新近系(N):
属河湖相沉积,厚度45〜73m平均厚60m主要由灰黄、棕黄、亚粘土、粘土夹砂层透镜体组成,富含大小不一的砾石和姜结石。
⑵第四系(Q:
属冲积相沉积,厚度一般为4〜20m平均厚13m由灰黄、土黄色亚砂土夹灰黄、褐黄色亚粘土、粘土组成,含小砾石及姜结石,薄层粉、细砂层呈透镜体状。
(二)地质构造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秦岭东西向构造带***部位,属***东西向单斜层,其南西的***背斜为新华夏系构造,***正处于二构造带的复合部位上。
区域上以东西向压性构造和北北东向压扭性构造最为发育,其它方向的张性及扭性构造次之。
如***东西向单斜层、***断层、***断层等。
本矿区除***矿体出露外,周边为第四系地层覆盖,围岩为中奥陶统灰岩,在矿区的西北和西南部有少量露头。
西南部为断层接触,西北部为侵入接触,岩浆岩侵入于奥陶系灰岩中,矿体为花岗斑岩蚀变而成,局部高岭土化较强。
在徐山矿体内,从南到北发育有6条近东西向断层,断层面可见少量泥质及钙质充填物,并有少量高岭土化。
见图2:
区域地质构造图
图2:
区域地质构造图
(三)岩浆岩
区域上有燕山期岩浆岩侵入于寒武系、奥陶系地层中,明显受东西向构造控制,主要沿芒山隆起带分布。
岩石类型有花岗岩、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辉绿岩、辉长岩、钠长细晶岩、闪长玢岩等。
本矿有岩浆岩侵入奥陶系地层中。
矿区内见闪长岩、花岗岩侵入于石灰岩中。
具体岩性为:
1、闪长岩:
灰-灰绿色。
半自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
矿物成分:
斜长石占约60%,角闪石35%,黑云母1%。
黄铁矿>1%,磷灰石、碳酸盐矿物<1%并见有碳酸盐矿物交代角闪石、斜长石现象。
2、花岗岩(斜长花岗岩):
灰白色,半自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
矿物成分以斜长石为主,钾长石少量,二者含量约75%,石英占约
20%,含微量磷灰石和黄铁矿。
花岗岩和石灰岩的接触带上,见有矽卡岩化和大理岩化规象。
矽卡岩中有磁铁矿。
四、水文地质条件
(一)矿区水文地质特征
根据收集的邻区资料及钻探水文地质观测记录,按埋藏深度及成因类型,自上而下划分为两个含水(层)组,即第四系孔隙含水(层)组、奥陶系岩溶裂隙含水(层)组。
矿区位于永城市的北部,区内相对高差43〜45m地势微向东南倾斜。
本区地处黄淮冲积平原,区域上主要河流有***河及纵横交错的人工渠道,水系较发育,走向呈西北—东南,均为季节性河流,属淮河水系。
河流切割深度一般5m左右;河流水位一般低于浅层地下水水位,形成排泄地下水的通道,只有在洪水期间对地下水有短暂的补给作用。
矿区浅层地下水分布广泛,含水层颗粒具有上细下粗的特点,富水性强,渗透性能好,水位埋深2.60〜2.70m,主要用于农业灌溉与居民生活用水。
中、深层地下水尚无大量开发利用。
1、第四系孔隙含水(层)组
第四系分布在***的周围,其厚度与山的远近有关,远者厚、近者薄,一般厚5〜20m近山坡的残破积层岩性一般为粘土,亚粘土夹薄层细砂,较薄不含水,其埋深1〜5m处有厚0.4〜0.6m的灰黑色
淤泥,内有草木灰及瓦砾碎片,下部多见红色粘土,含少量花岗斑岩的碎石。
远离山前的为河湖沉积,岩性为粘土、砂交替沉积,厚度不一,徐山西附近18m左右,山东、山南为30m左右,受大气降水补给,含水较丰富,水位标高35~37m
2、奥陶系岩溶裂隙含水(层)组
该含水组含水岩层主要为灰岩,具弱承压性,垂直径流补给微弱。
含水层之间又有泥质岩隔水,基本无水力联系,岩溶裂隙发育不均匀,局部具有断距较小的断层,又多被泥质、钙质充填,富水性差别大。
地下水均以侧向径流补给为主,补给量小,径流缓慢,以消耗静储量为主。
根据本区水文地质资料,矿体周围为第四系含水层,含水丰富,渗透性能好,水质良好,一般为HCO3Cl—Ca型水,矿化度1.5g/L左右,总碱度668.83〜671.60,总硬度1264.35〜1305.46,PH值6.96〜7.34,可作为农业灌溉用水。
(二)矿床水文地质特征
矿区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地下水的排泄主要向矿
坑及河流排泄。
矿区地下水位较高,水位埋深为+35~+37m矿坑底
部标高+12〜+33m均低于浅层地下水水位。
(三)矿坑涌水量
矿床充水主要是浅层地下水的侧向渗入(微量)及大气降水。
据勘探报告,涌水量约为130m3/d
四)矿区供水水源评价
本区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地表以上的矿体含水甚微,周边无大的地表水体,在矿区西部约1km为碱河,矿区挖有水渠与之相通,排水条件良好。
矿体节理比较发育,多为闭合型,呈东西、北北东向两组分布,倾角较大;裂隙不太发育,矿体隔水性较好。
矿区浅层地下水及地表水质类型为HCO3Cl—Ca型水,依据《生
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村内水井和矿坑下泉水各项指标均符合饮用水标准,为较优质的生活饮用水。
在工业用途方面,地下水属中硬水,具有一定的成垢作用,因此在工业利用时应加以注意。
水中不含侵蚀性CO;水中含SQ2-,可能对混凝土具有弱腐蚀性。
五、工程地质条件矿区矿层为侵入岩岩体,底板为灰岩,含泥质、白云质,岩石硬度一般。
矿体内见少量断层,断距较小,断层倾角70-80°,断面上见有少量擦痕,局部可见少量钙质、凝滞充填物;矿体裂隙和节理面上,见较多铁质侵染,局部可见少量钙质、泥质充填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阻隔地下水向矿体内渗流、渗透的作用。
由于水文地质条件对岩石工程地质的影响,在侵蚀基准面以上,矿石多为干燥岩石,其脆性较强,因此,在开采过程中应加强对矿体开采面崩塌、垮塌的预防;由于矿区岩层倾角较陡,局部节理发育,开采后,由于重力的影响,破坏岩石原有的稳定性,势必造成岩体的崩塌,因此,在开采过程中应合理留设边坡,加强对采空区的管理及
回填。
六、含矿地质特征
(一)矿产资源量
据***2009年5月提交的《***瓷土矿资源储量核查报告》:
***瓷石矿总资源量为4215万吨,其中:
(332)资源量869万吨,(333)资源量1615万吨,(334)资源量1731万吨,(332)+(333)资源量为2484万吨,占总资源量的59%。
其中***+40m以上储量(工业储量)为413万吨,扣除东山头及
***储量147万吨及矿权范围内已开采的近200万吨(部分为+40m以下),***矿体保有储量为98万吨(+40m以上)。
(二)矿体特征
1、矿体地质特征
据***地质勘察院于2009年5月提交的《***瓷土矿资源储量核查报告》:
矿体整体为鞍状矿体,主矿体是较大的***,较小的***是其伸出去的珠体(即岩珠),矿体走向北东东。
主矿体出露地表宽度约为300m最高处标高为+82.10m,南北向下深入到第四系黄土层以下,矿体厚度大于100m主矿体向西北也倾伏于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以下,矿体厚度达95m左右,矿体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