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相思》古诗教案.docx
《王维《相思》古诗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维《相思》古诗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王维《相思》古诗教案
王维《相思》古诗教案
王维《相思》古诗教案
教学目标
1.1.认读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相思》并背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读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出示红豆或课件,图片。
2.师讲红豆的特点。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红豆的诗歌。
二、新授
(一)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诗。
2.画出生字,读出节奏。
3.学习生字:
读“此ci”此物,此事,此地。
注意与“些”的区别。
4.引导读诗。
(1)大家找找,哪一句写了红豆。
(2)红豆生长在什么季节?
找一找,读出来。
出示挂图,红豆树枝繁叶茂,红豆累累。
(3)引导:
这红豆美吗?
大家想把这份美读出来吗?
(4)齐读“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
(5)如果你要离开故乡,会带走故乡的哪些东西?
(泥土、水、树叶、红豆)
(6)对江南的`水、土、叶、豆代表了故乡,所以诗人这样写。
(7)挂图了解诗意。
红豆生长在南国,春天来了生长得十分茂盛。
希望大家多多采摘,这东西能引发大家思念故乡情感。
(8)大家想想学过哪些写到思念的诗。
对故乡的思念要用什么样的语调朗读。
学生范读,并评价。
(二)指导写字
1.出示8个生字。
2.组词识记。
3.指导识记:
此、客、何、背、屋、层、房、尾。
4.师范写,生书写。
三、练习
再出示几首有关思念的诗,让学生课余读一读:
《静夜思》、《忆江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四、总结
红豆代表着相思,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五、作业
抄写生字。
六、板书
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语文教案范文初中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简洁生动的说明语言。
2.学习打比方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3.培养学生合理的、科学的想像力,认识科学幻想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作者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学生能够合理、科学地想像。
2.形成广泛而形象的认识,进行合理、科学的想像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导语: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8页,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说明文《桥梁远景图》。
2.解题造境:
请学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什么叫远景图?
利用课文来学习一下茅以升先生在1979年时对桥梁的未来情况的设想。
二、朗读感知
1.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检查阅读效果:
(1)读词述文:
承载颠簸袖珍小巧玲珑水涨船高胜似闲庭信步
(2)文章主要写了有关桥梁的哪些内容?
2.要求学生重点研读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
批注理解本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3.指导学生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1)请概括你研读的那个自然段的大意。
(2)文中哪段是过渡段,具体作用是什么?
(3)把各自然段归纳,划分文章层次。
三、解读体昧
1.顺势提出:
将来的桥会有哪些变化?
将来造桥会有哪些变化?
2.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
3.补充介绍打比方这种说明方法:
现在我们学习的是说明文,那么这种比喻的修辞手法已经是一种说明方法了,这就要给它改个名称,应该叫它打比喻或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说说使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
4.文中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请从文中找出来,具体说明。
(指导学生读文,寻找使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并分析作用)
四、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仔细阅读了课文,了解了文章的大致内容,也了解了作者对未来桥梁的展望,分析了文章的说明结构和说明方法。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分析文章的语言和句式。
第二课时
一、诱思导学
1.分析文章生动准确的说明语言。
(1)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文章很生动,文中中还有许多句子写得也很生动,请学生找出。
进行分
析。
(2)引导学生观察下列句子,说一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A.几乎是才听说造桥,就看见“一桥飞架”了!
B.架桥时,全用电脑控制的各种机具,差不多不需要人的劳动力。
2.分析文章中运用的特殊句式
3.要求学生仿造句。
指导学生仿造句式,进一步认识双重否定句与反问句的表达效果。
二、科学幻想
1.提出问题:
作者的想像不乱想?
请说出理由。
2.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所搜集到的资料,同时参照课文前的彩图,理解科学的幻想与现实的密切关系。
3.要求学生把自己知道的在1979年时作者的设想已变为现实的资料介绍给同学们。
三、辐射阅读
1.要求学生阅读辐射文《大脑移植的幻想与现实》
2.提出问题:
本文在语言上与课文有什么相似之处?
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例句。
3.提出问题:
结合两文说一下你对科学的幻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
4.同学们的年龄正是幻想的好时候,再上加这两篇文章的学习,你难道不想让自己的幻想将来成为现实吗?
行动起来,查阅有关资料以“……远景图”为题写一篇短文,展望一项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
四、本课小结.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下来;
2、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诗歌的感情;
3、学习本诗后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诗歌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行来到土城学习交流,同学们,如果你是导游,请你把土城最美的东西介绍给我们,要求用两句话表达,第一句直说最美是什么,第二句描述特点。
(学生介绍,老师附和评点)。
二、自读,把握本诗主要内容。
学生放声地自读课文二遍。
(询问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本诗有几节等问题),再齐读课文。
按如下提示,在括号里填上一个表示人物动作形为的词,概括出每节诗的内容。
完成如下板书:
第一节:
(叠)纸船;第二节:
(抛)纸船;第三节:
(求)纸船。
托纸船寄思念(托物言志、卒章显志)
三、朗读探讨。
诗贵在吟咏,如果你要表演朗读本诗,你觉得应该如何朗读(节奏、重音、语气、语调等等),表演性的朗读一般是要配乐的,你觉得可以配什么样乐曲?
四、范读(播放《纸船》朗诵带)。
播放前的要求:
学生自我比较,或评说自己处理得不够好的地方,或评说范读中读得特别好的地方(也可指出其不足),要言之成理。
再试读后,鼓励学生起来朗诵。
五、试一试,在活动中深化情感体验,并表达出来。
借助具体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是本诗的写作特点。
我们将课文提练一下,用一个比喻来表达,这一特点就非常明显了:
我对母亲的思念是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满载了我的爱和悲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
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2.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
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
”)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资料助读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
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
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
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
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
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
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
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
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
外城)
委而幸之(离开。
今义:
往、到)
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
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
今指水塘。
)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三里之城(的)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
教学目标
一、了解一下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通过朗读和背诵体会本文激情澎湃、文质兼美的特点,在读与讲的过程中,领会演讲的特点。
三、注意体会和揣摩本文成功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文采斐然的特点。
教学建议
一、教学之前,引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一下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本文激情澎湃,文质兼美,应提倡多朗读和背诵,让学生在读与讲的过程中,领会演讲的特点。
三、本文成功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文采斐然,学习要注意体会和揣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年纪稍大的中国人应还记得,1968年春,"文革"还正如火如荼之际,毛泽东发表了一篇"五二O声明",全国各地为此举行了由上级组织的大规模游行。
很多人应还记得,事情同马丁?
路德?
金被刺杀有关,而这位马丁?
路德?
金,乃是著名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
事过多年之后,我却发现,不少人居然把这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同四百多年前那位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
路德相混淆,而对他的主要主张"非暴力抵抗",更是懵然无知!
1956年,在26岁的马丁?
路德?
金第一次领导黑人市民,抵制蒙哥马利市公共汽车公司的种族隔离制度时,他就举起了"非暴力抵抗"的旗帜。
他号召久被歧视的黑人群众说:
"我们要抵抗,因为自由从来不靠恩赐获得。
有权有势的欺压者从不会自动把自由奉献给受压者。
……权利和机会,必须通过一些人的牺牲和受难才能得到。
"但是,"仇恨产生仇恨,暴力产生暴力……我们要用爱的力量,去对付恨的势力。
我们的目标,绝不是击败或羞辱白人,正相反,我们要赢得他们的友谊和理解。
"
本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马丁?
路德?
金的著名演说词《我有一个梦想》。
二、课文分析
从16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就开始掳掠非洲黑人,把他们贩卖到美洲为奴,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
这种惨无人道的奴隶贸易持续了大约四百余年。
直到1783年,美国的建国者决定废除奴隶贸易,但黑人的地位依然非常低下。
南北战争之后,当时的总统林肯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奴隶终于在法律上获得自由。
但一百多年后,20世纪50到60年代的美国,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现象仍然十分严重。
美国黑人仍然是下等公民,挣扎在社会的底层,生活贫困,受不到良好的教育,不能进入各级各类高层机构,不能参加投票和选举,不能像白人一样享有人格自由和活动自由。
在南方的许多州,黑人不能在白人开的餐馆就餐,许多公共场所挂着"仅供白人使用"的牌子,甚至在公共汽车上黑人也只能坐在后车厢,车的中部虽然允许黑人坐,但有白人上车,黑人必须给白人让座。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黑人发起了浩大的民权运动,马丁?
路德?
金就是其中最杰出的领袖。
他曾在南方21个城市组织集会,发动黑人争取公民权利。
1963年8月28日,在华盛顿特区一次25万人的集会上,他发表了这次举世闻名的演讲。
这篇演讲词的逻辑非常严密。
文章一开始,马丁?
路德?
金就以形象生动的语言阐述了此次游行的起因和目的。
他从一百年前林肯签署解放黑奴宣言讲起,自然而然地引到目前黑人生活的现状:
黑人仍然生活在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的镣铐和枷锁下,不仅物质上极度贫困,而且精神上备受屈辱,虽然生活在自己的家园,却像流亡者一样缺少归宿和安全感。
正因为如此,民权组织组织了这次盛大的游行,要求"兑现诺言",争取民权和自由。
这是宪法所赋予黑人的正当权利,是正义的,是合理合法的。
紧接着,作者提醒美国政府,现在正是"兑现诺言"的最佳时机,改善黑人的生存现状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如果忽视了时间的迫切性,低估黑人争取正当权利的决心,将会给美国带来致命伤,"叛乱的旋风就将继续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
但另一方面,作者也反过来提醒黑人同胞,一定要注意斗争的方式和策略。
马丁?
路德?
金深受印度圣雄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影响,主张用和平的方式争取正当的权利,反对"以暴易暴"。
主张"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而应当用包容、忍耐和博爱的精神来对抗仇恨。
在不同的场合,他反复谈到,黑人的斗争决不可出现暴力,"我们将以法律和秩序为最高准则指导我们的行动",基督教的博爱思想应成为行动的指南,"尽管我们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对我们的白人兄弟决不可怀恨在心,而应停止憎恨。
三、形艺术特色
这篇演讲词也是中外演讲史上文采斐然的篇章之一。
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几乎每一段都有大量形象的比喻,如用"灯塔"和"黎明"来比喻林肯签署的解放黑奴宣言,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和"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等来比喻黑人的处境,生动地描绘出美国黑人的生存现状和他们内心的渴望。
"空头支票"等则形象地表现出了政府许诺和现实之间的距离。
文中华丽的词句,典雅的语言,为演讲锦上添花。
文中还大量运用了排比、呼告和反复等修辞手法,使作者的思想表达得更充分,更鲜明,有着排山倒海的气势,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表达效果。
布置作业。
中班主题活动《大树和小花》优秀教案
中班主题活动《大树和小花》优秀教案
活动内容:
教学活动安排:
第八周:
下午:
破译密码(重点领域:
科学)
第九周:
1.迎春花(综合)
2.小树林(艺术)
3.花瓣儿“鱼”(语言)
4.我爱大树和小花(社会)
5.我的小花园(艺术)
6.花儿多美丽(数学)
1.故事:
小蝌蚪找妈妈(建构式)
2.散文:
春雨的色彩(幼儿园整体性发展课程)
3.童谣:
两只羊
4.故事:
鸟窝里的树(早期阅读)
前审议:
主题
在这一主题中,我们并不勾画春天的树木、花草、气候的知识网络,而是和幼儿一起去结识树朋友、花朋友、以朋友的目光感受、理解朋友,关心、照顾朋友。
幼儿在情感的愿望的驱动下,他们徜徉在“花瓣儿鱼”的美妙遐想中,为“不高兴发芽的树”着急,为“去年的树”哀伤……在音乐旋律中,他们用自己的形体语言表现嫩芽、新叶的生长,他们象花瓣儿那样翩翩起舞,把春天的气息、生机勃勃的精神富有神韵地表现出来……
计划中的活动内容与主题内容契合,各领域分布均匀,难度适中,适合现阶段中班开展。
考虑到综合活动“迎春花”有幼儿手工操作内容,艺术活动“小花园”同样也是幼儿手工活动,形式单调,因此,我们将手工活动“小花园”调整为绘画活动“小树林”,让主题内容更丰富多彩!
日常文学活动
游戏与环境
在活动室的一个墙角上,师幼共同制作、布置“大大小小的树”和“树的朋友”;在自然角摆放一些花卉,供幼儿观看;布置“我的树朋友”专栏,幼儿将自己的树朋友画下来,并布置其中;提供关于树和花的书籍。
游戏重点指导美工区:
捏小树林(彩泥)。
引导幼儿大胆想象,通过揉、捏、压的方法捏出书的树干、树枝及树冠,并装饰树冠;鼓励幼儿捏出数量相当的树,变成小树林。
家长工作
提醒家长在接送孩子途中、到公园里去的路上或在绿化带附近散步时,可以抓住时机引导孩子观看树木花草,亲近花草树木;在家中,与孩子一起动手种植一盆花,观看花的生长变化,并记录、表述花的生长变化;把拾来的花瓣捣烂,同孩子一起印染手绢等物品;请孩子找出家中所有用木料做成的东西,说说哪个房间的木制品最多。
教学活动
《小树林》:
考虑到幼儿已基本会画树的形态,因此,我们本次活动的重点为装饰树。
为了帮助幼儿把握绘画方法,我们制作了两份范例,一份是没有装饰的树,一份是已装饰的小树林,前者可以帮助幼儿学会画树的方法,后者则是便于幼儿观察了解树的装饰手法。
考虑到幼儿还未接触过黑白线描画,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运用这一手法进行装饰。
目标最终定为:
1.学画树,能表现树干、树枝及树冠。
2.尝试用点、线、面的绘画方法装饰小树林,体验装饰小树林的乐趣。
《花儿多美丽》:
“感知9以内的数量”这一目标较简单,我们将难度较大的“根据特征分类摆放”作为重点开展,目标最终定为:
1.根据花朵特征进行分类摆放,并学习记录。
2.感知9以内的数量,乐意讲述操作过程。
科学活动应提供让幼儿自主操作、探索、发现的机会。
在原备课中,幼儿自主探索的部分较少,我们备课组进行了调整,将集体操作部分调整为幼儿自主操作,让幼儿先尝试自己分类,再集体分类,把探索、发现的机会留给幼儿,促进幼儿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活动时间:
第九周(周月日)
活动内容:
小树林
活动目标:
1.学画树,能表现树干、树枝及树冠。
2.尝试用点、线、面的绘画方法装饰小树林,体验装饰小树林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范例二张。
2.幼儿绘画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例
(1),引导幼儿认识树的树干、树枝及树冠。
1.出示范例
(1)。
师:
这是什么?
(一棵树)
2.引导幼儿认识树的树干、树枝及树冠。
教师依次手指范例上树的树干、树枝及树冠,提问:
这是树的什么?
它像什么?
3.徒手练习画树。
师:
我们用手指来画一画这棵树!
先画树干、再画树枝、最后画上树冠!
二
、出示范例
(2),引导幼儿感受画面独特的装饰风格。
1.出示范例
(2)。
师:
如果有许多树长在同一个地方,就成了一个小树林!
2.引导幼儿感受画面独特的装饰风格。
师:
这个小树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3.教师小结:
(1)小树林的颜色:
黑色与白色。
(2)树冠上面有几何图形画成的.树叶;背景是用线装饰的。
三、明确绘画要求,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1.师:
你们想画一个这样的小树林吗?
2.明确绘画要求。
(1)先画树,画出树干、树枝及树冠。
多画几棵,变成一个小树林。
(2)画一些几何图形在树冠上,变成树叶,图形也要涂满黑色。
(3)在空白的地方,从下往上,从左到右画上波浪线,为小树林画上背景。
3.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讲评。
1.教师将幼儿作品展示在墙面上,幼儿相互欣赏。
2.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师:
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画的小树林?
3.相互点评。
师:
你觉得谁画的小树林最美?
为什么?
4.小结:
师:
今天我们学会了画黑、白两种颜色的小树林,做游戏的时候我们还可以画彩色的小树林,比一比哪一种更漂亮!
活动时间:
第九周(周月日)
活动内容:
迎春花
活动目标:
1.了解迎春花的基本特征,知道迎春花是春天最早开的花。
2.学习制作迎春花,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已观察过迎春花。
2.迎春花ppt课件、范例。
3.幼儿操作材料:
黄色皱纹纸、花瓣模板、已画好枝条的绘画纸人手一份,每组一张4k纸。
活动过程:
一、观察迎春花,了解迎春花的基本特征,知道迎春花是春天最早开的花。
1.播放ppt课件。
师:
你们认识这是什么花吗?
(迎春花)
2.知道迎春花是春天最早开的花。
师:
迎春花是春天开的最早的花,它们向我们报告:
春天到了,所以,人们又叫它们为“报春花”。
3.了解迎春花的基本特征。
师:
从远处看,它是什么样的?
花朵是什么颜色的?
(一簇一簇、黄色的)近看呢?
我们来数一数每朵迎春花有几片花瓣。
(从花的形状、花瓣数量等方面观察)
二、学习制作迎春花。
1.师:
这么美丽的迎春花,我还可以把它做出来呢。
2.教师边介绍制作方法边示范:
(1)我已经画好了枝条。
(2)拿一张皱纹纸,把这张纸对折,对折好以后压压平,用同样的办法再对折两次。
(3)把花瓣模板放在上面,然后用笔沿轮廓描下来,用剪刀按轮廓剪出花瓣。
(4)剪下的花瓣放在篮子里,再拿张纸做。
(5)你想把花瓣贴在枝条的什么地方,就在那里涂上胶水,然后贴上六片花瓣。
(6)最后用橘黄色的蜡笔画上花心,一朵漂亮的迎春花就做好了。
3.出示范例:
如果每条枝条上都开满迎春花,就更漂亮啦!
4.明确制作要求:
每组完成一幅迎春花,大家要相互合作,共同完成。
5.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制作迎春花,体验合作的乐趣,教师巡回指导。
三、展示、欣赏迎春花。
1.教师将幼儿完成的迎春花布置在主题墙面上供幼儿欣赏。
2.欣赏迎春花。
师:
你们做的迎春花多美呀!
它让我们的教室更美了!
活动时间:
第九周(周月日)
活动内容:
花儿多美丽
活动目标:
1.根据花朵特征进行分类摆放,并学习记录。
2.感知9以内的数量,乐意讲述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1.大小、颜色不同的花朵(花片积木)、颜色标记、大小标记、记录表每人一份。
2.大记录表,标记若干。
活动过程:
一、按一种特征分类,并学习记录。
1.介绍材料。
(1)师出示花片:
春天来了,花朵开放了,我的小篮子里也有许多花,现在要请你们根据它们的特征分成两份。
(2)出示标记和记录表:
先把篮子里的花朵拿出来,看看你想根据它的什么特征分,然后从篮子中找出两个特征标记,把它贴在记录表中,再数一数你分的花各有几朵,用线或点子把它记录在标记的下面。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交流:
你是根据它们的什么特征分,有几个?
(幼儿讲述)
4.小结:
同一份的花朵,我们可以根据它的一种特征进行分类,如大小的不同,颜色的不同,分出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二、按两种特征分类,乐意讲述操作过程。
1.提出操作要求:
师:
刚才我们根据花朵的一种特征分成了两份,现在我们把花朵分成四份吧,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交流操作过程。
师:
你是怎么分,为什么这么分?
(幼儿讲述,展示操作材料)
4.教师将幼儿操作材料演示在大操作纸上。
5.根据幼儿操作,引导幼儿选择
相应标记。
(大的黄色的、小的黄色的……)
6.数一数每种有几朵?
(幼儿操作选数字卡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