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尔塔瓦战役决定俄瑞两国命运的鏖战 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09569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4.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波尔塔瓦战役决定俄瑞两国命运的鏖战 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波尔塔瓦战役决定俄瑞两国命运的鏖战 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波尔塔瓦战役决定俄瑞两国命运的鏖战 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波尔塔瓦战役决定俄瑞两国命运的鏖战 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波尔塔瓦战役决定俄瑞两国命运的鏖战 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波尔塔瓦战役决定俄瑞两国命运的鏖战 上.docx

《波尔塔瓦战役决定俄瑞两国命运的鏖战 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波尔塔瓦战役决定俄瑞两国命运的鏖战 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波尔塔瓦战役决定俄瑞两国命运的鏖战 上.docx

波尔塔瓦战役决定俄瑞两国命运的鏖战上

波尔塔瓦城内至今保留着彼得一世作战前曾休憩过的救世主教堂。

据说战役前彼得一世曾在此祈祷胜利,并与全城的守军宣誓与敌血战到底。

教堂外的广场上有座建于1849年的纪念碑,碑顶的俄军青铜头盔、宝剑和盾牌在月桂花环的映衬下熠熠生辉,碑身和碑座上雕刻精美的双头鹰和雄狮,彰显着彼得大帝的光荣与梦想

回顾俄罗斯的历史,笔者认为有三次决定其命运的战争,按照由今及古的顺序,第三次是从1941到1945年的苏联卫国战争,俄罗斯人通过莫斯科保卫战和作为二战转折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等一系列战役,彻底打败了希特勒法西斯,从而同美国一样获得了世界霸主的地位;第二次发生于拿破仑占领欧洲大部之后率军入侵俄国的1812年,俄国老将库图佐夫指挥俄军在“博罗金诺”战役中彻底打败了拿破仑,从此俄罗斯获得了在欧洲的战略地位;而第一次则是发生于1700至1721年间的“北方战争”。

而其中有一场决定整个“北方战争”总结局的鏖战,俄罗斯由此获得了“通向西欧的窗户”,大大促进了其欧化进程。

然而,参加这场鏖战的另一方则将古斯塔夫二世及其后继者们的基业,尤其是“波罗的海内湖”的光荣输个精光,一个欧洲强国瑞典从此归于沉寂。

这场给交战双方带来迥乎命运的鏖战,就是波尔塔瓦战役。

至于战役爆发的主要原因,简而言之,一方需要“水域”,而另一方则要保持“水域”的绝对霸权。

于是,只能兵戎相见了。

“俄国需要的是水域”

欧洲国家的发展较多地体现出沿海国家的优越性,越往内陆的国家,它的政治经济体制和思想文化观念,越相对地保守和落后一些,因此其社会进程也显得迟缓和沉重一点,俄罗斯就是这类国家的代表。

公元862年,北欧诺曼人(瓦良格人)的首领留里克率领亲兵占领诺夫哥罗德,自称王公,建立了东斯拉夫人的第一个王朝——留里克王朝。

留里克死后,其继承者奥列格率部南下,占领基辅,形成以基辅为中心的古罗斯国家,通称基辅罗斯。

基辅罗斯在与拜占廷帝国的交往中,逐渐接受了东正教。

这次皈依实为俄罗斯与西方文化的第一次真正接触,然而,也正是由于选择了东正教的信仰,在俄罗斯人与信仰天主教的欧洲人之间播下了矛盾的种子。

1147年,苏兹达尔王子多尔戈鲁基在莫斯科建立了一个军事殖民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部落性村落从此被载入了俄罗斯编年史。

莫斯科兴起于古罗斯国家四分五裂之际,并逐渐变成大俄罗斯的中心,它不仅使整个东斯拉夫民族与欧洲分道扬镳,而且因为在战略上,莫斯科这个地区好像是陆海中的一个岛屿一样,并无可供防御的疆界,出于安全感的要求,它不仅成为一个军事化国家,并且进一步向所有方向进行领土扩张。

1204年,十字军攻占了君士坦丁堡之后,拜占廷帝国日益衰落,所以,到了13世纪,东斯拉夫民族与欧洲之间的接触就更受限制了。

成吉思汗及其孙子拔都的征服和统治,对罗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为拔都建立的金帐汗国所控制,此后的两个半世纪里,罗斯几乎与西方文明脱节了。

其政治制度、军事组织和战术、文化及社会生活,甚至语言、服饰,都打上了蒙古的烙印。

由于蒙古人的统治中心在东方,无力顾及西部,使罗斯与瑞典、日耳曼骑士团、波兰-立陶宛形成复杂的关系;而西北罗斯因被立陶宛长期统治,造成日后白俄罗斯、乌克兰与俄罗斯的民族差异。

15世纪末,伊凡三世摆脱了蒙古人的统治。

从伊凡一世,经过伊凡三世,最后到瓦西里三世,最终完成了俄罗斯的国家统一。

1547年1月19日,瓦西里三世的儿子伊凡四世(即俄国历史上著名的“伊凡雷帝”)在克里姆林宫正式加冕为俄国的第一任沙皇。

“沙皇”,意为恺撒大帝,表示了伊凡四世重建罗马帝国的野心,他的国家开始以罗马第三自居。

为什么把俄国比作罗马第三呢?

这是因为伊凡四世认为恺撒建立的帝国是罗马第一,东罗马帝国是罗马第二,他的国家是前二者的继承者,所以是罗马第三。

尽管伊凡四世雄心勃勃,并且他的国家在东面的弱邻眼里已是个庞然大物,但是同西欧的一些国家相比,它却又是一个弱国。

正当它全力以赴地吞并弱邻时,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国已经发现了新航路,开始了全球性的殖民掠夺。

稍后,荷兰、英国又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生产获得了迅速发展,纺织、冶金、采煤、造船等重要工业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甚至连俄国的近邻波兰和瑞典,在生产技术、生产水平和文明程度上也都比它先进。

在俄国,虽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在封建农奴制社会内部开始萌芽,但障碍重重,发展缓慢。

到17世纪末,才有手工工场30多所,手工工场中虽然也有一些水力机械,但主要还是靠手工劳动,生产效率很低。

工业品远远不能满足本国市场的需要,大部分要从荷兰、英国、瑞典等国进口,而俄国本身则主要是一个农产品出口国。

俄罗斯的落后当然与它在历史发展道路上起步较晚有关。

当西欧已进入封建社会中期时,莫斯科公国刚刚形成。

当西欧开始步入资本主义社会时,俄国的农奴制度才刚刚巩固下来;而另一方面,它的落后也与地理位置的闭塞不无关系。

虽然早在伊凡三世的时候,国家的疆域就已经抵达北冰洋了,但这对它并没有多少实际价值。

南面的亚速海和黑海由土耳其控制着,使它无法进入地中海。

而波罗的海的水路又被瑞典封锁着,使它无法进入大西洋。

唯一能同外国通商的北方港口是伊凡四世于1584年建立的阿尔汉格尔斯克,但一年中有9个月封冻,并且由这里航往西欧,要比经由波罗的海的路程长一倍。

所以,当时俄国同先进的西欧之间几乎处于隔绝状态,联系很少。

俄国要想由弱变强,要想与它西面的强邻相抗衡,就必须向西欧先进国家学习,改革其落后的经济、落后的军事、落后的文化以及腐败的政治,必须加强同西方的贸易往来。

而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夺取经过波罗的海和黑海通向西方的水路。

这就是俄国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迫切需要增加谷物输出的地主阶级和迫切要求同西欧加强联系的新兴商人阶级的愿望。

从这个意义讲,俄罗斯历任统治者为打通出海口所进行的战争均可视为商业战争。

“俄国需要的是水域”是彼得大帝的座右铭,而他的先辈们早已为“水域”而努力了。

为了据有罗斯通往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伊凡三世曾在纳尔瓦河口处建造了伊万哥罗德要塞,但很快为瑞典人所占,占领出海口的尝试就这样失败了。

在保障了罗斯东面的安全(征服了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和做好其南面的防御(在克里木鞑靼人入侵的通路上建立了鹿砦边界配系)之后,伊凡四世集中主要力量对付立窝尼亚骑士团。

1557年侵入了立窝尼亚,接着就与波兰之间发生了一场七年战争(1563-1570),瑞典和丹麦两国为了各自的利益,也曾参加。

马克思指出:

“他(指伊凡四世)反对立窝尼亚的企图是顽强的,其自觉的目的是为罗斯争得波罗的海出海口,打开向欧洲的通路。

”但他没有达成这个目的。

由于复杂的国际政治条件(在两条战线上作战——反对欧洲国家集团和克里木汗国)和极度紧张的国内形势,立窝尼亚战争以失败告终。

商业和战争拉近了俄罗斯与西方的距离,于是自13世纪起的孤立状况被打破了。

但此时害怕亚洲人侵入的旧心理在欧洲又重新觉醒了。

西欧海权国家的政策是与俄罗斯开展贸易关系,而东欧诸国则希望把它限制在野蛮界限之外,不让西方的思想和工艺来增强它的力量。

波兰国王对英俄间的贸易协定大为震惊,所以不惜向伊丽莎白女王提出抗议说,俄罗斯是一切自由国家的公敌,为了基督世界的利益,不要把军火输入该国。

1580年,伊凡四世在一阵狂怒之下,把他的长子杀了,等到他在1584年逝世时,皇位遂由次子狄奥多尔继承。

接着就是30年的混乱时期。

狄奥多尔驾崩于1598年,留里克王朝遂告结束。

波兰人于1605年占领了莫斯科。

8年后,波兰人又被赶走了,大主教菲拉雷特的儿子米哈伊尔•罗曼诺夫(1613-1645)被选举为沙皇,靠婚姻的关系,他与前朝也可以扯得上。

这个罗曼诺夫王朝一直延续到1918年7月16日,即尼古拉二世全家被害时为止。

在米哈伊尔的朝代中,与波兰的战争仍时断时续,到了他的继承者阿列克谢(1645-1676)在位时,若非瑞典国王查理十世出面干涉,则俄罗斯可能已经兼并了白俄罗斯。

1656年阿列克谢暂停与波兰的战事,转而发动了对瑞典的战争,企图夺回混乱时期被瑞典占领的俄罗斯土地,并获取通往波罗的海的出海通道。

由于围攻里加失利,尤其是恢复了与波兰的战争以及乌克兰局势的恶化,只得暂时与瑞典休战,夺取出海口的夙愿再次搁浅。

俄罗斯一心想获得波罗的海出海口,但举步维艰,因为此时的瑞典已成为“波罗的海的绝对霸主”。

“波罗的海的绝对霸主”

公元800年,早期的斯堪的纳维亚人以商人或海盗的身份登上了历史舞台,从此进入了为期250余年的“海盗时期”,也有的学者称之为“维京时代”。

也就在这一时期,斯堪的纳维亚的三个王国开始分道扬镳。

于是,瑞典成为一个独立王国,尽管到后来它的疆域才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公元907年,瑞典侵入了古罗斯地区,但遭到失败。

这能否作为“第一次俄瑞较量”,目前还缺乏史料佐证。

1157年,瑞典征服并占领了芬兰。

1397年,它成为受丹麦控制的卡耳马联邦成员(卡耳马联邦包括丹麦、挪威和瑞典三国)。

1523年,吕贝克起义成功,瑞典摆脱了联邦的控制,古斯塔夫•瓦萨(即古斯塔夫一世)被推举为国王,从此掀开了瑞典历史的新篇章。

16世纪中叶的瑞典在瓦萨王朝的统治下,逐渐成为北欧的新兴强国,并将昔日的宗主国丹麦当作最大的障碍和对手。

1560年古斯塔夫•瓦萨的儿子埃里克十四世即位,他使用“三顶王冠”作盾徽,以表示瑞典有权统治斯堪的纳维亚并成为丹麦和挪威的宗主国。

接着,丹麦为夺取波罗的海霸权同瑞典再启战端,这就是历史著名的七年战争(1563-1570)。

战争虽以丹麦取得优势而结束,但它没有能力恢复其在波罗的海的霸权。

1611年,查理九世去世,17岁的古斯塔夫•阿道夫登上瑞典国王的宝座。

他就是后人冠以“北方神狮”、“冰雪之王”、“铁血君主”和“现代战争之父”之名的古斯塔夫二世。

古斯塔夫二世在位期间,瑞典达到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它不仅统治着瑞典本身,而且还统治着波罗的海大部分国家以及德国的几个小省。

瑞典从此成为“波罗的海的绝对霸主”。

当然,这位武士国王也是受命于危难之际,因为17世纪初的瑞典面临着内外交困的严重局面:

一方面,国家在东、西、南三面临敌。

东面,俄国罗曼诺夫王朝为了向西扩张,必然先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从而严重威胁瑞典在波罗的海地区的利益;西面,瑞典和丹麦之间为争夺卡耳马地区的战争旷日持久,而且在他登基时瑞典正处于劣势;南面,面临着波兰的威胁,波兰国王正在觊觎瑞典王位;另一方面,查理九世执政晚年国内危机四伏,加之刚刚执政的古斯塔夫二世年纪尚轻,贵族乘机要求参政,使得国内局面更加严重。

但困难只能战胜弱者,年轻的国王经受住了考验。

1613年,为了赢得喘息时间,他跟丹麦签署了“城下之盟“——《克纳雷德条约》,将埃尔夫斯堡割给丹麦,并支付了赔款。

为了孤立波兰,1614年和1615年他分别与荷兰和德意志新教同盟结盟。

同时,亲率大军击败俄国,于1617年3月5日签订了瑞俄《斯托尔波沃和约》。

瑞典宣布承认沙皇米切尔的合法地位,归还诺夫哥罗德,但需交纳现金赔偿,割让克斯霍尔梅和安格里亚。

瑞典据此把伊斯托尼亚和芬兰省连成一片,切断了俄国通向波罗的海的出路。

古斯塔夫二世兴奋地说:

“俄国人今后必难跨越雷池半步。

”1619年,他甚至同意与夙敌丹麦结盟,以共同对付波兰。

国外的主要威胁一经缓和,古斯塔夫二世立即着手改革。

改革增强了瑞典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也增强了古斯塔夫二世的扩张野心。

1621年,他发动了对波兰的战争,统率大军进攻立窝尼亚,开始了围攻其首府里加的战役。

在此战役中瑞典军队第一次展现了令一些欧洲著名军事家瞠目结舌的严格的作战纪律和新型的作战技术。

结果不难预料,这个自1581年以来被波兰遏制而曾使瑞典的出口贸易额下降1/3的出海口被一举拿下。

1626年5月,古斯塔夫二世第三次发动对波兰的战争,企图夺取东普鲁士,但于1629年6月17日兵败斯杜赫姆,仅以身免。

在法国的调停下,瑞、波于9月25日至26日在阿尔特马克签订停战协定。

通过立窝尼亚战争,瑞典掌握了从卡耳马起,经过立窝尼亚和普鲁士直到但泽的全部波罗的海的港口。

由于这些港口在商业上的特殊地位,加之丹麦与荷兰陷入三十年战争,力量对比已向有利于瑞典的方向变化,瑞典已成为影响欧洲政局的举足轻重的大国了。

阿尔特马克停战协定的签订结束了瑞典和波兰之间的争夺,也滋长了古斯塔夫二世的更大野心。

他开始把目光转向正在三十年战争中遭受蹂躏的德意志。

丹麦与荷兰的参战,使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之一的瑞典难于置身事外。

同时,古斯塔夫二世从哈布斯堡王朝对波罗的海的野心中也意识到瑞典的参战不可避免。

他决心参战,但主张“外线作战”,用他的话说,就是“与其让敌人把战马拴在我们的藩篱上,还不如我们把战马拴在他们的藩篱上”。

在法、俄、荷等国的怂恿和支持下,1630年6月,古斯塔夫二世统率大军在波美拉尼亚的乌泽多姆岛登陆。

7月,瑞军征服麦克伦堡和波美拉尼亚,控制了从丹麦到芬兰的整个波罗的海地区,把波罗的海变成了瑞典的“内湖”,实现了他入侵德意志的第一步。

接下来的布莱滕费尔德战役的结局使整个欧洲大为震惊,古斯塔夫二世以新型将领和统帅的形象出现在德意志和欧洲。

1631年冬,他登上了新教同盟盟主和统帅的宝座。

但也在此时,连连受挫和陷入困境的天主教同盟和神圣罗马帝国重新拜常胜将军瓦伦斯坦为帅。

1632年11月6日,一个浓雾弥漫的日子,这两位欧洲名将在莱比锡西南的吕岑列阵交战,瑞典军队虽然又一次取得了胜利,但遭到了无法弥补的重大损失,古斯塔夫二世本人也在这次战斗中殒命,标志着瑞典全胜时期的终结。

古斯塔夫二世的继承者们继续维护着“波罗的海的绝对霸主”地位直至1709年波尔塔瓦战役的结束。

如查理十世在位6年,几乎打了6年仗,瑞典的版图达到了它的极限;弱不禁风但头脑清醒的查理十一世,决定瑞典不卷入与己无关的欧洲争端,因而得了个“坚强的和平斗士”的美名;而立志要成为“北欧的亚历山大”的“欧洲最后的骑士”——查理十二于1697年即位后就投入了争夺波罗的海霸权的战争。

然而,正是由于在“波尔塔瓦鏖战”中败北,瑞典的强国地位随之丧失,他本人也不久殒命。

于是,这位军事天才又得了一个“功亏一篑的国王”之雅号。

“两位军事天才间的决战”

提到波尔塔瓦战役乃至整个北方战争,不能不讲交战双方的统帅——瑞典国王查理十二和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前者被称作“武士国王”,后者则被尊为“俄罗斯之父”,他们之间的共同点很多,而其中之一就是他们都能称得上军事天才。

因而,他们之间的鏖战备受世人瞩目。

为了使读者对整个战役有个全面的把握,还得从出海口问题谈起。

彼得对出海口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已超出军事和贸易层面,这是他的祖先无法企及的。

为了“让西风吹遍俄罗斯大地”,彼得首先对腐而不朽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了刀。

1695年3月,彼得率军直取亚速,但久攻不克,只得无功而返。

翌年5月,再征亚速,守军很快败降。

俄国船只从此可以出入亚速海,但仍无法进入黑海,因为俄国缺少一支与土耳其海军相匹敌的舰队。

15年后,由于军事上的失利,彼得又不得不将亚速还给土耳其,这当然是后话了。

可见,彼得打通黑海出海口的野心只能留给他的后代去实现了。

由于此时的反土同盟行将瓦解,在完成欧洲考察并镇压射击军叛乱以后,彼得开始在俄国进行全面改革。

改革之后,俄国富强了。

出海口问题再次提上了议事日程,南方不行,彼得就把目光投向了北方。

1699年,彼得利用波罗的海沿岸诸国同瑞典的矛盾以及西欧各国正在准备西班牙王位继承战而无暇东顾的有利时机,与萨克森、丹麦、波兰等国结成了“北方同盟”。

另外,1700年8月8日,彼得得到了关于同土耳其缔结30年和约的报告,这使得俄国避免了两线作战。

到此,反瑞战争的准备工作一切就绪。

而此时的瑞典业已与英国、荷兰结盟,当瑞典国王查理十二得知“北方同盟”国家准备对瑞作战之际,决定实施各个击破的方针。

1700年2月,奥古斯特二世(萨克森选帝侯,自1697年起同时为波兰国王)率领萨克森军队包围了里加,但徒劳无功;丹麦人于3月以其主力侵入瑞典盟国好斯顿霍尔斯坦的领土。

5月8日,在英荷联合舰队的积极支援下,查理十二率领43艘战舰、15000名精兵出其不意地在哥本哈根登陆,丹麦国王菲特烈不战而降,被迫于8月18日签订《特拉温达和约》,废除与俄、波的盟约,退出了战争。

毫不知情的彼得于8月30日对瑞典宣战,于是决定俄瑞两国命运的北方战争正式爆发了。

当然,北方战争的真正原因并非彼得在里加遭到了“许多令人不快的事”,也不是俄使臣们对瑞典所声称的:

沙皇承担了同丹麦联盟的义务,必须对丹麦国王的敌人——瑞典国王作战。

战争的原因是彼得想收复位于涅瓦河沿岸的俄国故土,冲向波罗的海。

他认为自己的意图是正义的,并以正义的名义亮出了宝剑。

但事实证明,当时的俄罗斯是在准备不够的情况下投入了与瑞典这个强大而又善于应变的敌人的斗争的。

公元1700年11月19日,俄罗斯兵败纳尔瓦,这或许能够明白无误地证实了俄罗斯的弱势地位。

纳尔瓦一战,使北欧政局立刻受到了影响,整个西欧的目光也开始集中于查理十二和瑞典身上了。

这时,“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快要爆发了,路易十四和他的劲敌——海上国家英国和荷兰——都渴望争取瑞典为同盟国。

如此,查理十二可以有三条取舍的途径:

或者同俄国继续作战,或者参加“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抑或同波兰的奥古斯特兵戎相见。

究竟哪条途径正确,历史学界至今仍议论纷纷,仍莫衷一是,但当时的查理十二选择了最后一条途径。

因此,他没对俄罗斯发动冬季攻势。

他认为,吸取纳尔瓦战役教训的俄罗斯人没有能力进行真正的反抗,而波兰国王才是更为危险的敌人。

于是,瑞典军队投入了反对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二世的斗争,查理十二的行动在战略上可能是正确的,但他没有注意到一点,就是沙皇彼得所具有的非凡意志力。

当查理十二断定“莫斯科男子汉”已经完蛋了的时候,彼得却深信战争刚刚开始。

接下来的瑞波战争(1701年6月至1706年末)使俄罗斯人获得了喘息机会,于是,彼得紧紧抓住这段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来组建并装备他的新军队。

比如,1701年铸造了300门大炮。

由于缺乏铜,其中有些铜是用教堂的钟铸造的。

彼得把自己的武装力量投放到西北和西部两个战场,即波罗的海战场和波兰战场。

查理十二军队撤出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后,那里只留了1.5万人的瑞典部队继续作战。

从1701到1704年,在波罗的海战场俄罗斯人通过一系列作战行动将瑞典人赶出了涅瓦河流域,占领了杰尔普特、纳尔瓦、诺特堡(奥列舍克),实际上夺回了17世纪俄罗斯在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失去的所有土地。

1703年5月16日,俄罗斯开始在涅瓦河口兴建圣彼得堡。

从1705到1708年,西北战场的行动相对消沉,而夺取圣彼得堡的尝试的失败也最终表明瑞典重新夺占波罗的海沿岸失地的愿望尚无法实现。

俄罗斯人在西北的波罗的海战场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在波兰及日耳曼地区的形势却让沙皇彼得大跌眼镜。

1701年7月,瑞典国王查理十二在里加城下击败了波兰-萨克森军队。

随后,又攻入波兰,在克利绍夫战役(1702年)中又击溃了人数更多的波兰-萨克森军队,并占领了华沙。

1702至1704年间,一支人数不多但装备精良的瑞典军队从奥古斯特二世手中接连夺取了几个省。

终于,查理十二将自己的走卒——斯坦尼斯拉夫•列琴斯基安插到波兰的王位上。

1706年夏,查理十二挥师折回波罗的海沿岸地区,把奥格尔维耶元帅指挥的俄罗斯军队赶出了立陶宛和库尔兰。

俄罗斯军队不战而走,撤退到了白俄罗斯的明斯克。

接着,查理十二对奥古斯特二世的军队进行了决定性的打击:

瑞典人攻入了萨克森,占领了莱比锡。

此时,奥古斯特二世的处境很危险,他头上的波兰王冠实际上已经落地,萨克森的王冠也朝不保夕。

为了保持住这后一顶王冠,他决定投降,但恳求瑞典人答应不告诉俄方。

于是,1706年10月4日他与瑞典签署了《阿尔特兰施泰特和约》,正式将波兰王位让于斯坦尼斯拉夫•列琴斯基,并断绝了同俄国的同盟关系。

从此,查理十二不可战胜的神话不胫而走。

经过1706年远征的主力军,由于奥古斯特二世的投降而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查理十二用一年时间改进了后勤系统,并将其军队由6.3万人扩充到9.5至10万人。

此时,瑞典舰队依然掌握着波罗的海的制海权,因为它无论在兵力上,还是在舰船的武器装备上均比俄国海军占优势。

如果说在奥古斯特二世投降前,查理十二的东征尚有西顾之忧,那么现在后患已除,北方联盟不复存在,查理十二出征俄国如弓在弦。

1707年,查理十二把自己的军队从萨克森调往波兰,一部分留在波兰支援斯坦尼斯拉夫,而他本人则直捣俄国力量的中心莫斯科——这种战略正是大约100年后拿破仑所效法的战略。

查理十二的企图是:

击溃俄军,迫使俄国接受“萨克森式”(即接受彻底投降的条件)的和约,最后夺取俄国出海口。

为此,他首先寄希望于同乌克兰盖特曼马泽帕的秘密谈判上,因为马泽帕此时已蓄谋倒向瑞典;其次寄予俄国内部政治局势的不稳[巴什基尔起义、阿斯特拉罕起义(1705至1706)、布拉文起义(1707至1709)、反动的封建贵族阶层和高级僧侣阶层对彼得的进步改革不满,等等。

但事实上,正像封建时代的所有起义一样,由于队伍涣散,这些自发性的起义军最终难逃失败的命运;另外,由于彼得的高压政策,那些对改革不满的人也很快“顺应了潮流”];此外,国际局势同样也有利于查理十二发动征服性计划,英国外交直接促使瑞典国王远征俄国。

而此时的彼得失去了最后一个盟友,只能单独面对正在走运而令人生畏的瑞典国王,他没打算进行什么总体战,也无意去冒险。

他认为,时机尚未成熟,因为敌人余勇犹存。

诚如他说过的那样,“整个国家的幸福和前途可以毁于某一次战役。

”为此,他向查理十二提出了一个议和的建议,但遭到了拒绝(彼得建议缔结和约,希望俄国能保留彼得堡和施利色堡,但查理十二回答彼得的使者说,他准备在莫斯科缔结和约,而且要求俄国预付3000万外国银币,以赔偿瑞典在战争年代耗费的军事开支)。

可见,和谈毫无希望,战争不可避免。

军事行动开始前,俄国武装力量在兵力(10万人)上略比瑞军占优势。

俄国统帅部为了准备击退瑞典的入侵,制订了“必要时,将在本土进行交战”的作战计划。

用树干鹿砦构筑了筑垒地带和修建了军事工程野战工事,加固并修补了基辅-布良斯克-斯摩棱斯克-普斯科夫一线的要塞,补给了新的火炮,建立了粮秣“库”(仓库),以保障部队的供给;在组织上以步兵和骑兵编成的预备团队补充了正规军;还号召居民实现坚壁清野,武装防御敌人,抗击征服者。

显而易见,反对瑞典入侵的斗争已具有“民族独立战争”的性质了。

彼得对强大的敌人有充分的估计,不抱任何幻想,而对变幻莫测的战事也有同样的认识。

他在去军队前发出两道命令:

其一,继续加强莫斯科城防,并为城防部队增员;其二,万一他不幸殉国,拨给他未来的皇后叶卡捷琳娜3000卢布。

查理十二于1707年8月6日率军从萨克森出发直趋俄国。

遵照彼得的命令,波兰境内的俄军迅速撤回俄国本土。

1708年1月,查理十二率军抵达波兰东部的格罗德诺,彼得下令让守城俄军撤出,因为他不愿意把自己精心培养起来的这支俄国最强大的精锐部队投入这场凶多吉少的战争赌博。

2月5日,查理十二兵不血刃地占领了格罗德诺,但他并不想在那儿久留,因为格罗德诺既缺军粮,也无马料。

但出乎彼得意料之外,他不是进兵北方,而是挥师东进。

接着,因冰雪融化、道路泥泞,他的军队驻扎在明斯克附近地区。

6月,查理率军渡过别列津纳河,逼近俄国边界。

于1708年7月12日在戈洛夫钦击败烈普宁亲王的大军,同时强渡布比奇河。

7月18日,他进抵第聂伯河畔的莫吉廖夫。

但是此时,查理十二的远征被俄国的焦土政策搞得举步维艰,他的部队不断受到袭扰。

尽管在向莫斯科推进途中的多布罗吉重创戈利钦亲王率领的小股俄军(9月11日),但在俄罗斯人的焦土政策面前,加之冬天的临近,尤其在拉耶夫基吃了败仗之后,他深知东进无望,于是挥师南下,开向乌克兰,想采取迂回战术,出其不意地包围俄军。

因为当时乌克兰盖特曼马泽帕向他保证,只要瑞军一到,整个乌克兰将叛离彼得,倒向查理;而且乌克兰就挨着土耳其,查理十二想联合乌克兰和土耳其人一起进军莫斯科。

可是,他打错了算盘。

因为瑞典军队到处杀人放火,引起乌克兰人的仇恨,他们不但不响应马泽帕的煽动,反而奋起反抗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