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08989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96 大小:217.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9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认识图形

(二)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

(二)》2—7页相关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

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识。

第一课时

一、课题:

认识各种平面图形。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三、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查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播——课堂巩固训练——课堂小结拓展、提升”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

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

设计意图:

通过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

师生活动:

教学通过物体实物演示、认识到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从而进一步认识到每个面的特点。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

设计意图:

通过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

师生活动:

学生在纸上画一画

(三)、检查自学情况:

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师生活动:

学生小组讨论并且派代表全班交流。

(四)、教师精讲点播

长方形:

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

正方形:

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

圆:

没有角(即封闭的)不断开的

三角形:

有3条边3个角

(五)、课堂巩固训练:

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六)、课堂小结拓展、提升:

1、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

2、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平面图形的知识,你能从现有实物中分辨出来吗?

3、布置作

第二课时

一、课题:

拼一拼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三、教学重难点:

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四、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查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播——课堂巩固训练——课堂小结拓展、提升”

(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

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

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

设计意图:

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师生活动:

教师出示已做好的纸风车并请会做得同学介绍需要的东西。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做风车的风叶要用什么图形的纸(正方形),除了正方形你还认识哪些图形?

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似?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能力。

师生活动:

学生观察风车的风叶后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

(三)检测自学情况:

你能不能利用手中老师发给你的长方形纸做一个风车呢?

(四)教师精讲点拨

说一说你在做纸风车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图形?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师生活动:

全班同学动手做纸风车,教师给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五)课堂巩固训练

目标检测第6页的第4题、第5题。

(六)课堂小结拓展、提升:

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图形的拼摆,同学们学得很投入,课下请大家留心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基本图形拼成的图案,说不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发现。

 

第三课:

一、课题:

练习课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以及特征。

(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七巧板,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四、教学基本流程:

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查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播——课堂巩固训练——课堂小结拓展、提升”

(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

出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说长方形的特点。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长方形有四条边是长长的。

师生活动:

引导观察,动手操作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出示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说正方形的特点。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正方形有四条边是方方的、正正的。

师生活动:

引导观察,动手操作

(三)检测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拨、

同步指导训练与检测的第6页

(四)课堂巩固训练

同步指导训练与检测的第7页

(五)课堂小结拓展、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一、学习目标:

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二、目标与检测:

1、让学生拿出长方形并让同桌说出它的特点。

2、让学生拿出正方形并让同桌说出它的特点。

配餐作业

练一练

第三课时

完成同步指导训练与检测的第7页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第一课时十几减9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思象教学过程

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2、计算方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

课件、小棒

课时:

1课时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查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拨----课堂巩固训练----课堂小结拓展、提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9十3    9十7    9十4    9十6

    9十9    9十2    9十5    9十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十(    )=12    9十(    )=13

   9十(    )=14    9十(    )=15

9十(    )=16    9十(    )=17

二、创设情境,展示目标

师:

以上内容是我们上个学期学过的知识,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好多同学都已经会做了,看来这些题已经难不住同学们了,那么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更深奥的知识---十几减9(师板书)

师出示学习目标:

1、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问题。

2、通过学习,学会计算十几减9。

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出示教科书P10的图。

    引导学生看图,提问:

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

(有15个气球,卖了9个,还有几个?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

该怎样列式?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

15—9=

    提问:

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

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四、检查自学情况

学生汇报讨论学习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

    

(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

    (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

    (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

五、教师精讲点拨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

教师进一步强调:

刚刚同学们想出来的方法,老师归纳起来大致有这几种。

1、点数结果,一个一个的数出还有6个气球。

2、想加算减法,根据9+6=15,便知道15-9=6,所以还剩6个气球。

3、用“破十法”算。

先用15中的10减去9,等于1,再把1和15中的另一部分5合起来就是6,所以15-9=6.

提问:

这么多的想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

(学生自由回答)

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

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六、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

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七、课堂小结拓展、提升

 同学们刚才我们用各种方法完成了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那么现在同学们再想想下面这题怎么算。

1、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

提问:

(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14—9=)

   

(2)得多少?

怎样想的?

教师板书得数“5”。

    2.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十几减9)

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

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板书设计:

十几减9

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有很多:

有“想加算减法”、“破十法”、“点数法”等。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十几减9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

P11——P12页习题

教学目标:

通过十几减9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退位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

 

(1)9+(    )=15    

(2)9+(    )=18

   15-9=(    )       18-9=(    )

 (3)9+(    )=14    (4)9+(    )=17

14-9=(    )       17-9=(    )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4题。

(1)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他们对号入座。

   (3)教师任意选择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3题。

    教师将l0、14、13、17……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一手拿着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动(不必按顺序),卡片对着十几就算十几减9。

    教师还可以随意在黑板上指题,全班每一个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这样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

    3.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6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口头叙述画面内容。

   

(2)提问:

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

   (3)请学生列式,并复述口算过程。

    4.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8题。

(1)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叙述画面内容。

(2)让学生通过画面内容想一想:

这道题可以提什么问题?

(3)学生任意选择独立完成。

三、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5题。

    2.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十几减8

教学内容:

教材13页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8。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初步掌握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2、理解“破十法”。

教具准备:

课件、小棒、圆片

课时:

1课时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查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拨----课堂巩固训练----课堂小结拓展、提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那么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将要继续学习减法知识——十几减8。

那么这节课通过学习后,我们要做到那几点呢?

师出示学习目标:

1、学会计算十几减8。

2、理解退位减法的方法。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出示例2。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复述画面内容。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

      12—8=4

三、检查自学情况

你们是如何计算的?

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老师指名让学生回答。

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有序地把各种解法的思维过程列出来。

学生在回答前也可以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老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四、教师精讲点拨

刚才同学们想到的方法很多。

1、依靠摆学具(小棒),算出答案。

2、看图,用点数的方案算出答案。

3、想加算减,算出答案。

看到这个减法算式,我们可以同时想到一个加法算式,即:

8+4=12

12-8=4因此可以这样算出答案。

4、用破十法算出答案。

先用12中的10减去8,等于2,再把2和12中的另一部分2合起来就是4,所以12-8=4

(4)小结:

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

其中第3种方法比较快,它采用的是“想加算减”的思考方法。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思考方法。

当然你觉得哪种好用你可以用哪种,其他方法你可以下来慢慢的总结。

五、课堂巩固训练

1、练习:

摆一摆,算一算。

    让学生在书桌上摆出8个红圆片,再摆出5个黄圆片,然后再摆上大圆圈。

  提问:

(1)这种摆法表示什么意思?

(8个红圆片,5个黄圆片,一共有13个圆片。

   

(2)再用虚线套住7个红圆片,这种摆法又表示什么意思?

该怎样列式?

(13—8=5或13—5=8)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

(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2、完成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集体订正)

六、课堂小结拓展、提升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呢?

(学生自由说,并对说的好的同学给予一定的评价。

)好了同学们说的都很好,那么下来后同学们再找几个题练练好不好。

板书设计:

十几减8

方法:

“想加算减法”、“破十法”、“点数法”等,其中“想加算减法”比较简便。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十几减7、6

教学内容:

教材14页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7、6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3、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初步掌握十几减7、6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2、掌握“想加算减法”、“破十法”

教具准备:

课件、3捆小棒

课时:

1课时

教学流程:

复习——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查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拨----课堂巩固训练----课堂小结拓展、提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1-8      14-9     13-8    15-9

11-9      17-9     12-8    16-8

二、创设情境,展示目标

    课件出示例3。

    

  观察画面。

师提问:

图中有什么?

(小朋友和金鱼)

两个小朋友都给大家提出了问题?

你们能解决吗?

那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完成这个问题,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应该要掌握那些知识。

师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十几减7、6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上课时能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

3、上课不讲与学习无关的话。

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2)出示鱼缸画面,请学生数一数,鱼缸里有多少条金鱼?

(13条)

(移动画面,黑金鱼隐藏到水草后)

再让学生猜一猜隐藏到水草后的红金鱼有几条?

要解决小朋友们提出的问题,应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分组讨论)

四、检查自学情况

下面请各小组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

13—7=6

五、教师精讲点拨

   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几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

   如:

1、破十法

先用13中的10减去7,等于3,再把3和13中的另一部分3合起来就是6,所以13-7=6,红的有6条。

 2、想加算减,算出答案

因为看到这个减法算式,可以同时想到一个加法算式,即7+6=13,所以13-7=6。

改变题意:

一共有13条金鱼,其中6条是红金鱼,那么黑金鱼有多少条?

   (6)学生独立列式,并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l3—6=7

六、课堂巩固训练

 1.完成P14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做一做第2题。

    3、完成P14页“做一做”的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提问上下两个□间的关系。

七、课堂小结拓展、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什么收获呢?

学生自由说。

板书设计:

十几减7、6

方法:

“想加算减法”、“破十法”、“点数法”等,其中“想加算减法”比较简便。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十几减8、7、6练习课

教学内容:

P16页练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2.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启蒙教育。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科书Pl5第4题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6页的第7题。

    首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写减法算式,教师在巡视过程要加以提示,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提醒学生不要漏写。

2.完成P16页的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3.完成P16页的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数学游戏

    教科书P16页的第6题。

教师准备好两套不同颜色的卡片,一套写上14—8、12—5、12—4、16—9、15—8、ll—3、14—9、14—8、13—6、13—8等算式卡片;一套写上5、6、7、8等数字卡片。

开始“找朋友”游戏。

游戏开始时,教师先指定一名手拿数字卡片的学生到讲台上来,比如:

5。

这名学生手举卡片问全班学生:

“5,5,你的朋友在哪里?

”下面拿“14—9”、“13—8”卡片的学生接着说:

“5的朋友在这里。

”边说,边跑上讲台,站在拿5卡片的学生的两旁,再齐问台下的学生:

“我们算得对吗?

”全班学生齐答:

“对、对、对。

”紧接着热烈鼓掌。

其余各题也按上法进行。

四、布置作业

 

第六课时  十几减5、4、3、2

教学内容:

教材17页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5、4、3、2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3、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初步掌握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

小棒、卡片

课时:

1课时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查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拨----课堂巩固训练----课堂小结拓展、提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

我们已经学习过十几减9、8、7、6的减法了,同学们回忆一下计算这样的减法算式有哪些方法?

(学生思考后汇报)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十几减5、4、3、2的减法。

在这届课的学习中希望同学没做到这几点:

1、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

2、通过学习后知道如何计算十几减5、4、3、2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出示例4。

    

12-5=()11-4=()

12-4=()11-3=()

12-3=()11-2=()

学生独立计算

三、检查自学情况

老师指名汇报并板演。

    谈一谈你是怎样算的?

四、教师精讲点拨

同学们的方法还是很多,那么下面老师就主要用“想加法算减法”的方法来算算,看看刚才同学们用不同方法算出来的得数对不对。

因为5+7=12,所以12-5=7

因为4+8=12,所以12-4=8

因为3+9=12,所以12-3=9

因为4+7=11,所以11-4=7

因为3+8=11,所以11-3=8

因为2+9=11,所以11-2=9

看来我们好多同学都算对了,真是太聪明了,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

五、课堂巩固训练

    1.完成P17页的“做一做”7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做一做思考题。

    3、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

六、课堂小结拓展、提升

通过学习,这节课你有了什么收获呢?

学生自由说

板书设计:

十几减5、4、3、2

方法:

“想加算减法”、“破十法”等

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  十几减几练习课

(一)

教学内容:

P18第3、4、5题,P19第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2.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启蒙教育。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科书Pl8第3题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8页的第4题。

    首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写减法算式。

2.完成P18页的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3.完成P19页的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布置作业

 

第八课时  十几减几练习课

(二)

教学内容:

P19第7、8、9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2.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启蒙教育。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9页的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P19页的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3.完成P19页的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布置作业

第九课时  解决问题

(一)

学数学用数学

教学内容:

教材20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看图理解图意,编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

   2.初步学会分析解答简单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能从已知的条件选择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有用条件。

教具准备:

课件

课时:

1课时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查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拨----课堂巩固训练----课堂小结拓展、提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

   老师提问:

六年级班有13名同学会游泳,有6名同学会下棋,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谁能回答这个问题,请列出算式。

生1:

会游泳和会下棋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

13+6=19

生2:

会游泳的同学比会下棋的同学多几人?

13-6=7

生3:

会游泳的同学与会下棋的同学相差几人?

13-6=7

生4:

会下棋的同学比会游泳的同学少几人?

13-6=7

谈话:

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你愿意试着选择合适的有用条件,来解答吗?

今天的课上我们就来比一比。

所以在这节课上老师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