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遗传资源保护概论论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07895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遗传资源保护概论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动物遗传资源保护概论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动物遗传资源保护概论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动物遗传资源保护概论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动物遗传资源保护概论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物遗传资源保护概论论文.docx

《动物遗传资源保护概论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遗传资源保护概论论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动物遗传资源保护概论论文.docx

动物遗传资源保护概论论文

动物遗传资源保护概论论文

一、气候变化对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动植物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反应包括:

地理分布、生理、生活周期、迁徙习性和栖息地发生改变,生存能力降低等。

例如,哥斯达黎加的鸟类濒临威胁,坦桑尼亚和印度尼西亚的蚊子向高海拔地区扩展,加利弗尼亚的蝴蝶栖息地在丧失,不能耐受霜冻的植物上升到新的海拔高度,英国彩龟后代的性别比例受到7月平均温度升高的影响。

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指示物之一的珊瑚礁,目前正发生大规模白化现象,尤以1998年的情况最为严重,估计导致世界上16%的珊瑚死亡。

  美国的大部分鸣禽转移其分布区,并提早迁飞。

因为鸣禽在维持生态系统中有重要作用,这种变化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按照目前气候变化情况来看,一些脆弱的生态系统如落基山的高山草甸、沿海湿地和河口可能会消失。

东北地区以枫树为主的硬木林将让位于青冈和针叶树为主的森林。

  随着全球变暖的推进,许多生态系统面临崩溃。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将要灭绝的物种比预计的要早?

,但由于它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变得难以识别,所以会处于一个混乱时期。

气候变化将会“新的寄主和寄生虫、新的捕食动物和被捕食动物组合到一起。

  由于海平面上升导致的沿海洪水、地表坍塌、河口三角洲等灾害,使人类活动的范围减少,野生动物栖息地被破坏。

海平面上升更危及到一些沿海国家或地区的存在。

美国马里兰州的ChesapeakeBay是美国最大的河口。

上个世纪上升了1英尺,其中一些原因是抽取地下水;另一些很可能是全球变暖所致。

其中的Blackwater国家野生动物庇护所的湿地被海水淹没,自1938以来,1/3的Blackwater湿地已经消失,剩下的部分可能在30年内消失。

湿地正在变成水域,消失的速度远远大于新的湿地形成速度。

佛罗里达州150万公顷的Everglades国家公园现在被称为“美国最濒危的国家公园”,因为海水正在侵蚀当地人依赖的淡水沼泽地。

目前一个宽阔的环形红树林像水坝一样将淡水沼泽地和海洋分开。

如果红树林屏障增长速度不如海水水位增长快,或者被台风破坏,淡水沼泽地就会逐渐被海水湿地取代。

二、生物技术在动物保护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动物遗传资源保护的应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 基因操作技术

1.基因克隆这是一种以蛋白质特殊功能为前提的克隆方法,也是基因克隆中较早采用的策略之一。

首先,构建基因或cDNA表达文库,然后将表达文库分成若干亚文库分别转染细胞,通过一些特定的灵敏的生理生化指标或抗体免疫反应来检测亚文库表达产物的功能,在检测得到阳性亚文库后,一种途径是进一步对亚文库再分小,重复筛选,直至最后得到单克隆功能基因;另一种途径则是利用原位免疫组化的方法分离出呈阳性反应的单细胞,进而分离出相应的功能基因。

此外,还有许多新的基因克隆技术如基因组错配筛选(GMS)、代表性差异分析(RDA)、外显子扩增技术以及mRNA差异显示技术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2.基因转移作为生物遗传改良、培育快速生长和抗逆优良品种的有效技术手段,已成为应用技术研究发展的重点。

大批量、高效转基因方法是基因转移研究的重点,除传统的显微注射法、基因枪法和精子携带法外,目前已发展了逆转录病毒介导法、电穿孔法、转座子介导法及胚胎细胞介导法等。

近几年研究集中在目标基因筛选,如抗病基因、胰岛素生长因子基因及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等作为目标基因。

 3.遗传标记限制性内切酶(RFLP)技术、随机扩增多态性技术、DNA指纹分析技术、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PL)等分子标记技术用于基因多样性分析,为种质鉴定和遗传育种提供依据。

 第二,细胞和染色体组技术

 1.多倍体诱导通常动植物细胞染色体组为2组。

由自然环境因素或人工特殊处理形成2组以上染色体的动物体称为多倍体。

一般人工诱导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三倍体,三倍体具有生长快、净肉率高、肉质好,生命周期长等特点;另外三倍体还有利于种群控制,具有较高的抗病力和抗逆性。

 2.雌核发育雌核发育指的是卵子需要精子的激活但精子并不提供遗传物质的一种单性生殖方式。

自然界存在这种单性生殖的动物,人工诱发手段也可使未受精卵进行雌核生殖,但产生的个体绝大多数是单倍体,难以存活,需紧接着二倍化的特殊处理。

除了可以加快建立选育系和控制性别外,还可以使一些稀有的隐性等位基因显现而产生优良性状,使具有重要经济性状的显性基因转为纯合状态,雌核发育后代还可用来鉴定其近交衰退现象等。

 3.细胞核移植技术是将一细胞核移植到另一去核的未受精卵或细胞内的生物技术。

 4.细胞培养技术是把生物的细胞分离、培养、诱导再生或快速繁殖的技术。

第三,免疫防治技术:

DNA疫苗在动物疾病防治上,传统的疫苗是用灭活菌体疫苗或弱毒性的菌体疫苗,前者往往效果不明显,后者却仍可造成轻微感染或回复突变为病原株的危险。

DNA疫苗又称基因疫苗或核酸疫苗,它是将病毒或微生物中负责转译抗原蛋白的基因片段分离出来,在体外与载体连接形成重组DNA,然后转移入宿主细胞,在宿主细胞内表达抗原蛋白,达到免疫的效果。

这种疫苗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适宜大规模生产,它在体内能长期表达,不断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可组成多价疫苗,即一种疫苗能诱导产生针对多个抗原表位的免疫保护作用。

目前,转基因在农作物生产中得到广泛运用,而转基因这种新型生物技术生产出产品提高了食品安全,增进了牲畜的健康。

生物技术对改善畜牧业也具有很大潜力,例如:

减少动物排泄物及其磷氮含量和气味。

发展并使用这些生物技术将有助于保护环境。

新型动植物生物技术的发现与发展,是走向农业生物技术产品商业化的环节之一。

管理程序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检查转基因作物、转基因动物或者使用了生物技术产品的动物的构成等同性。

具有等同性将说明,经过基因改良的动物没有因此发生实质上的改变。

转基因农作物与动物遗传资源保护虽无直接联系,但其间接影响着动物的生殖发育,因此它们之间也存在着间接的联系。

生物技术在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动物遗传资源可以得到更好保护的基础。

只有充分掌握了生物技术在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上的应用才能更好的挽救那些已濒临灭绝的动物,让世界处于一种和谐的生态环境下。

这不仅是科学家的责任也是我们全人类应共同努力完成的使命,刻不容缓!

三、我国动物资源现状及完善

我国幅员辽阔,地貌复杂,湖泊众多,气候多样。

丰富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无数的珍稀野生动物,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据统计,我国约有脊椎动物6266种,占世界种数的10%以上。

其中兽类500种,鸟类1258种,爬行类412种,两栖类295种,鱼类3862种。

许多野生动物属于我国特有或主要产于我国的珍稀物种,如大熊猫、金丝猴、朱鹮、普氏原羚、白唇鹿、褐马鸡、黑颈鹤、扬子鳄、蟒山烙铁头等;有许多属于国际重要的迁徙物种以及具有经济、药用、观赏和科学研究价值的物种。

这些珍贵的野生动物资源既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财富,也是人类生存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随着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及经济的高速发展,对野生动物资源的需求和压力不断增大,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破坏、开发利用和环境污染等行为的加剧,使许多野生动物严重濒危。

初步统计,我国现有300多种陆栖脊椎动物处于濒危状态。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实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1995-2003年,国家林业局(林业部)组织开展了首次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掌握了调查物种的种群数量、分布、栖息地状况。

调查结果表明,通过多年的积极保护,尤其是《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实施以来,部分野生动物的资源数量趋于稳定并有所上升,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资源数量保持稳定或稳中有升的主体,但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特别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明显下降。

   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调查表明,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是种群稳定或稳中有升的主体。

   在以前进行过专项调查或区域性调查,有历史数据可供对比分析的61种野生动物中,共有34种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保持稳定或稳中有升,占可对比分析种类的55.74%。

这些物种均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中很多物种是受到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

   在可对比分析的61种野生动物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52种,在种群数量保持稳定或稳中有升的34种野生动物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5种,二级保护野生动物9种,种群数量保持稳定或稳中有升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占可对比分析的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的65.38%。

这表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不仅是种群数量基本稳定或稳中有升的主体,而且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呈总体上升态势。

   在种群数量保持稳定或稳中有升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大熊猫野生种群数量从上世纪80年代调查的1110多只上升到1590只,圈养大熊猫161只;扬子鳄自1986年建立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在1979年浙江尹家边扬子鳄自然保护区后,有关部门从种群管理、栖息地保护及人工饲养繁殖方面加强管理,采取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野生种群数量已由10多年前的200余只发展到400只,人工种群数量也已达10000余只;朱鹮从1981年重新发现时的7只发展到现今的370余只,不仅野生种群数量持续增长,栖息地质量也不断改善,栖息范围不断扩展,同时人工种群也发展到370余只;黑鹳从上世纪70-80年代的1000只增加到1800只;黄腹角雉从4000只增加到目前的9900只,种群数量增加1倍多;孔雀雉的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后,自然保护区作为其最后的避难所,使其种群受到有效保护,种群数量一直稳定在2700-2800只左右;黑颈鹤、白头鹤、丹顶鹤、白枕鹤、白鹤等鹤类的种群数量也稳定增长。

兽类中滇金丝猴和黔金丝猴由于在其分布区相继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加大了保护力度,种群数量基本稳定;豚尾猴虽然一直受到非法猎捕和栖息地破坏的巨大压力,但其种群数量仍然略有增加;坡鹿已由上世纪70年代的26只发展到1600余只,增长60多倍;羚牛的种群数量也由13800只增加到22000只,种群数量增长较快。

   但是,调查表明,我国部分野生动物处于极度濒危状态,单一种群物种面临绝迹的危险。

白臀叶猴多年来一直未曾发现,这次调查仍未见到任何踪迹,可能已经绝迹。

四爪陆龟、扬子鳄、莽山烙铁头、鳄蜥、朱鹮、黔金丝猴、海南长臂猿、坡鹿、普氏原羚、河狸等单一种群物种不仅种群数量少而且分布狭窄,一旦遭受自然灾害、疫情或其它威胁,则面临绝迹的危险。

   二、“三有”野生动物资源

   “三有”动物,由于保护力度不如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名录确定的时间相对较短,加之经济价值较高、市场需求过大,导致过度猎捕严重,资源面临严重危机。

本次调查了99种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中有9个物种曾进行过专项调查并与本次调查可作对比分析,而且这9种动物均为“三有”动物。

结果表明,这9个物种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其中,豹猫在上世纪70-80年代约有100万只,目前仅存23万只,种群下降到原来的1/5左右,其余8种可作对比分析的动物均为蛇类,其种群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本次调查了19种蛇,其中有8种于1991-1994年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组织在辽宁、安徽、浙江、福建、湖北、广西6省区开展过数量调查,对比分析表明,所有这些蛇的种群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有的物种资源储量甚至不到上世纪90年代初的1/10。

眼镜蛇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仅6省区就有1413.55万条,目前在该6省区仅存139.29万条,不到上世纪初的1/10;百花锦蛇在半个世纪以前,仅广西就有60万条,90年代初在6省区有37.15万条,而今6省区的数量仅30万条,全国数量仅为35万条;滑鼠蛇在1991-1994年调查时在6省区有438.17万条,目前该6省区仅存90.2万条,不到那时的1/4。

   栖息地干扰、破坏、退化和缩减是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下降的主要原因,非法猎捕和过度开发利用是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下降的另一重要原因。

   五十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逐步扭转了野生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的趋势,保护和抢救了一批珍稀濒危物种,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

早在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就公布了《稀有生物保护办法》,新中国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从此开始起步。

1956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部分著名科学家关于“划定天然林禁伐区,保护自然植被以供科学研究需要”的提案,同年国务院批准在广东鼎湖山建立全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使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步入了一个新阶段。

1962年9月,国务院发出关于积极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指示,首次提出了“加强资源保护,积极观博繁殖,合理猎取利用”的方针,推动了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文革”期间,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同样受到了影响,乱捕滥猎、乱砍滥伐现象严重,保护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八十年代初,成功地组织了大熊猫抢救工作,开始启动濒危物种拯救工程。

1985年国务院发布了《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推动了自然保护区建设步伐,在这之后数量和面积迅速增加。

198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野生动物保护洁》,使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开始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1996年国务院公布了《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肝结束了野生植物保护工作无法可依的历史。

   回顾建国五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取得的成绩,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自然保护区建设初具规模;有效地保护了野生动植物资源。

经过五十年的努力,截至1999年底,全国已建各类自然保护区1118处,总面积8641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8.62%。

其中林业系统管理的自然保护区776处,占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的69.4%,保护区总面积已达到6697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6.98%,是全国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77.5%。

目前全国已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6处,其中林业系统管理的有94处,占69.1%。

另外在全国还建立了850处森林公园,面积75O多万公顷。

全国自然保护区保护了我国85%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物种群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

国家重点保护的300余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130多种珍贵树木的主要栖息地、分布地通过保护区得到了较好保护。

同时,这些自然保护区还起到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改善环境的重要作用。

我国有不少珍贵、特有的物种和自然景观被视为世界瑰宝,在国际上具有重大影响和保护价值。

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先后有15处自然保护区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有7处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有3处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地。

中国的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了突出贡献。

   第二,组织实施拯救工程,一些濒危物种得到恢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开展主要濒危物种的拯救繁育工作,先后建立了14个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

心和400多处珍稀植物种质种源基地;促进了一些濒危物种种群的恢复和发展。

组织实施“中国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工程”以来,大熊猫栖息地得到了较好的保护,有效地遏制了野外大熊猫种群下降的趋势,大熊猫移地保护取得了重大突破,全国共繁殖大熊猫64胎96仔,成活61仔。

其中仅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研究如心就繁殖了25胎38仔,成活26仔,创造了人工繁育大熊猫的奇迹。

朱鹮从1981年重新发现时的7只,已经发展到203只,正逐步摆脱灭绝的危险,在世界濒危物种拯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扬子鳄经过10多年的人工拯救繁育,从200多条发展到9000多条。

海南坡鹿也由保护初期的26头发展到80O多头。

麋鹿、野马、高鼻羚羊重返故里,正在进行繁育和野化。

东北虎、金丝猴等一百多种珍贵野生动物人工繁育技术取得突破,初步建立了人工繁育种群。

珙桐、银杉、红豆杉等上千种珍稀植物、树木种质种源得到有效保存。

   第三,湿地保护受到重视,管理工作初见成效。

我国现有湿地面积为6600多万公顷,其中天然湿地2600多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2.7%。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湿地的保护利用和科学研究工作、五十年代以来,有关部门和科研院校就进行了湿地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国家发布的有关法律、法规中制定了有利于湿地保护的条文,一些省(区、市)也制定了地方法规和条例,这些都对湿地资源的保护起到了一定作用。

为了扩大中国在国际湿地保护领域的作用和影响,进一步提高国内的保护管理水平,1992年我国加入了《湿地公约》,林业部门认真履行国务院赋予的职责,积极开展履约工作;争取了一批湿地保护国际援助项目;牵头组织国务院17个部委编制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确定了37个优先项目;启动了全国范围的湿地资源调查,外业工作已基本结束;开始湿地立法的前期调研工作,争取明年列入国务院立法计划。

同时,在湿地保护与管理的组织机构建设、宣传教育与人员培训、湿地保护示范区建设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现在,全国建立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240多处。

   第四,法律体系初步形成,执法力度不断加强。

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先后颁布实施了《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和《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各级地方人大、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法规和规章,全国各省已颁布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40余部,初步形成了以《野生动物保护法》为核心的、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同时,强化执法队伍建设,不断加大执法力度。

据统计,近五年来,全国共破获破坏野生动植物刑事案件7万多起,有力地打击了乱捕滥猎、乱采滥挖和倒卖走私等违法犯罪活动。

   第五,广泛开展资源调查,不断加强科学研究。

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资源调查工作,多次组织进行了专项和综合性野生动植物资源、湿地资源调查。

特别是1995年以来,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又进行了全面的野生动植物和湿地资源调查,明年将全面完成,将及时为今后加强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管理奠定基础。

同时,还积极组织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多年来,经过广大科研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在物种生物学、生态学和引种繁育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为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第六,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我国国际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加入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湿地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与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印度、俄罗斯等国签定了6项双边保护协定(议定书),并与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交流与合作。

据不完全统计,共争取资金7000多万美元,开展合作项目上百项,覆盖了20个省区。

通过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学到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促进了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特别是我国特有的大熊猫、金丝猴、朱鹮等珍稀动物,作为“在好使者”出使了许多国家,极大地增进了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为我国外交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总结五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的经验,概括起来讲,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领导,是搞好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的关键。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年来一直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关心和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极大地推动了保护事业的发展。

不少地方政府把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安排资金、建立机构、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

如广东省人大今年把解决自然保护区建设经费列入督办议案,省政府研究决定今后十年每年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自然保护区基本建设,使保护经费有了稳定渠道。

再如云南省政府每年用于野生动植物保护的资金达2500多万元。

全省已建各类自然保护区114处,自上而下的管理机构比较健全,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云南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的迅速发展,为全国树立了样板。

   第二,健全法制,是搞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根本保障。

我国是一个经济、文化和教育水平还不够发达的国家,人们的自然保护意识还比较淡薄,特别是在经济快速发展新

时期,保护和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实行依法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多年来,许多地方十分重视立法工作,制定了一系列地方配套法律法规,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的法律体系逐步建成。

如四川省现已制定的地方配套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有26部,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

又如吉林省人大通过立法,施行全省禁猎五年,并每年由省人大领导亲自带队,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检查,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加快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搞好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的有效途径。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从国情出发,并借鉴国外经验,把加快自然保护区、禁猎区和保护小区的建设放在优先位置,采取了早划多划、先划后建、抢救为主、逐步完善的有效措施,使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实践证明,这是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成功经验。

   第四,坚持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公民自然保护意识,是搞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重要前提。

野生动植物保护是一项需要全民参与才能取得成效的公益性事业。

多年来,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社团组织,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广泛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教育,自然保护意识普遍提高,主动救护野生动物、举报道法案件的事例不断增多,群众参与野生动植物保护的积极性大大增强,极大地推动了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