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国贸复习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07598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6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14国贸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414国贸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414国贸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414国贸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414国贸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14国贸复习题.docx

《414国贸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14国贸复习题.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14国贸复习题.docx

414国贸复习题

第一二单元复习题

1、国际贸易主要有哪些分类

(1)按商品流向划分:

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过境贸易

(2)按商品形态划分:

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

(3)按贸易有无第三国划分:

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

(4)按统计标准划分:

总贸易、专门贸易和边境贸易

(5)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

水平贸易和垂直贸易

(6)按清偿工具划分:

自由结汇贸易和易货贸易

2、国际贸易的特点有哪些?

语言与风俗习惯不同面对的经济环境不同各国的政法制度不同各国的货币制度不同手续与操作较复杂面临的风险较大对业务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

3、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哪些

(1)利用国际分工,节约社会劳动,生产更多的使用价值

(2)利用国际市场,使一部分商品的价值得以实现

(3)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充分使用

(4)有利于发挥规模效益

(5)有利于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

(6)有利于提高国民的多样化消费水平

(7)国际贸易是世界经济兴衰的重要传递渠道

4、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贸易有什么好处

(1)国际贸易是获得外国先进技术的主要渠道

(2)国际贸易增强了国内企业的竞争压力,能够刺激生产效率的提高

(3)国际贸易是保障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

5、经济发展水平对国际贸易有何影响?

(1)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一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2)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

(3)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一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

(4)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一国外贸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6、从事国际贸易活动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哪些?

(1)信用风险。

(2)价格风险。

(3)汇兑风险。

(4)运输风险。

(5)政治风险。

7、什么是贸易条件?

如何改善一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贸易条件?

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又称为“进出口交换比价”。

 

1、资本主义准备时期、自由竞争时期和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贸易各有什么特点?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的国际贸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是指16世纪至18世纪中叶的资本原始积累和工场手工业大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的国际贸易既表现出了开拓性,也表现出了掠夺性。

二、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贸易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60年代是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时期。

这一时期欧洲主要国家先后发生了产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确立。

大机器工业的建立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迅猛提高,社会产品快速增加,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到20世纪初,在资本主义工业发达国家中各种垄断组织普遍出现,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时期。

国际贸易在这一时期也具有了垄断的特征。

2、战后国际贸易迅猛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二战以来,世界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与发展时期一、国际贸易空前增长

战后国际贸易迅猛增长的原因是:

(1)世界经济高速增长;

(2)现代科技革命的推动;(3)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促进;(4)跨国公司的发展;(5)发展中国家的崛起。

二、国际贸易的地区分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1)发达国家的外贸额在国际贸易中占比重上升,发展中国家比重下降

(2)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比重不断增大;(3)主要发达国家外贸发展不平衡,早期美国外贸一枝独秀,当今则是美、日、欧三足鼎立;(4)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开始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主要力量。

三、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四、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五、国际贸易呈现区域集团化趋势。

六、国际贸易方式日趋多样化

3、战后国际贸易的地区分布和商品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

国际贸易的地区分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1)发达国家的外贸额在国际贸易中占比重上升,发展中国家比重下降;

(2)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比重不断增大;(3)主要发达国家外贸发展不平衡,早期美国外贸一枝独秀,当今则是美、日、欧三足鼎立;(4)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开始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主要力量。

第三单元复习题

1、试述影响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因素。

1.制约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

一、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一)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各国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三)生产力的发展对国际分工形式、广度和深度起着决定性作用

(四)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国际分工的产品内容

二、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然条件对国际分工的作用正在逐渐减弱。

三、人口、劳动规模和市场制约着国际分工的发展

(一)人口分布的不均衡,会使分工和贸易成为一种需要

(二)劳动规模或生产规模,也制约和影响国际分工

(三)国际分工的实现还要受制于国际商品市场的规模。

国际商品交换市场的规模取决于投入交换的商品数量、有支付能力的人口密度、交换距离

四、资本国际化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重要条件

五、国际生产关系决定了国际分工的发展

六、上层建筑可以推进和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2、为什么说生产力是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2)生产力的发展为国际分工的深化创造了条件。

(3)各国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4)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内容与形式。

3、简述国际分工的几种类型。

主要可分为三大类:

1、垂直型国际分工。

这类国际分工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

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工业与农业的分工和加工工业与原料工业的分工。

2、水平型国际分工。

这类国际分工主要发生在各个发达国家之间,但同时,在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也都存在。

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各个国家在不同的工业产品上的分工。

3、混合型国际分工。

这种类型的国际分工是就一国的情况来看的,指一个国家参加国际分工既采取了垂直型分工方式,又采取了水平型分工方式。

4、国际分工对世界经济的作用有哪些?

(p41)

1、积极作用(略):

(1)各国可通过分工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以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利用;

(2)可以节约全世界的劳动时间,提高社会生产力,生产出更多的使用价值;

(3)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扩大和国际贸易的增长。

2、消极作用:

(1)国际分工使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经济的单一化和依附性;

(2)国际分工使发展中国家经济受到剥削和控制。

例如价格指数的变化。

.

5、当代国际分工的发展有些什么新特点?

一)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使传统的国际分工格局进一步削弱

1、农业中的技术革命使发达国家成为了世界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国。

2、新材料技术的发展减少了工业化国家对落后国家自然资源的依赖。

3、一些发展中国家从国外引进资本和先进技术,经济迅速崛起,开始大量生产并出口工业制成品和出口一部分高技术产品。

(二)各国在产业结构上的相互依赖正进一步加深

(三)地区性自由贸易集团内部的产业分工合作日趋紧密

(四)技术密集型产业正在加快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五)服务分工发展成为国际分工的一种重要形式

(六)国际分工的机制发生了变化

6、简述世界市场的定义和类型。

(一)世界市场的概念

世界市场是商品经济范畴,不是一个地理概念。

世界市场是由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以商品流通和劳务交换为主要内容的商品交换活动的总和。

(二)世界市场的类型

世界市场是复杂多样的,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1、按商品形态划分,可分为有形商品市场和无形商品市场。

2、按商品构成划分,可分为工业制成品市场和初级产品市场。

3、按交易进行的形式划分,可分为有固定组织形式的世界商品市场和没有固定组织形式的世界商品市场。

4、按照不同类型的国家划分,可分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市场、发展中国家市场和社会主义国家市场。

5、按照区域性经济集团划分,可分为欧洲联盟市场、东南亚联盟市场、北美自由贸易区市场、西非经济共同体市场、南方共同市场等。

7、***为什么说科技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大发展?

一、改变了生产方式

二、改变了交易结构

三节约了交易费用

四、推进了全球化进程

新技术革命使国际分工以及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发展了重大变化。

主要表现在:

1.世界各国创造、吸收、运用科技进步成果的能力在明显增强;

2.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成为世界各国共同推动和发展的过程;

3.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明显提高。

8、试述战后世界市场的新特点。

(一)世界市场的规模空前扩大

(二)世界市场上的垄断趋势更强,竞争也更为激烈

(三)世界市场中的“内部市场”有扩大的趋势

(四)世界市场信息网络逐步完善

(五)世界市场的自由化趋势不可阻挡

9、简述世界市场价格的含义和构成。

1、含义:

世界市场价格,也称国际市场价格,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在世界市场上形成的价格,也就是某种商品在世界市场上实际买卖时所依据的价格。

(在世界市场上买卖双方所进行的价格磋商,一般都参照当时的世界市场价格。

例如,能大量买到的某种大宗商品的国际贸易集散地价格,谷物的买卖一般都参照美国芝加哥谷物交易所的价格,有色金属的买卖一般都参照英国伦敦金属交易所的价格。

2、构成:

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通常由生产成本、流通费用、税金和利润构成。

但是,在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中,流通费用、商业利润和税金所占的比重往往较大。

.

10、什么是国际价值?

商品的国际价值量是如何确定的?

(一)国际价值是决定世界市场价格的基础

1、国际价值形成的基础是劳动价值论

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在商品国别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

商品的国际价值也是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是由抽象的社会劳动决定的,不过它所体现的已不是一国范围内各个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而是不同国家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

.

2、国际价值量是由世界平均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11、国际价值与国别价值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商品国别价值量的决定:

是由该国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与商品的国别价值量相比,商品国际价值量的形成发生了两个明显的变化:

(1)决定商品国际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已不是某一国的而是世界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平均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决定商品国际价值量的生产条件也不再是某一国的而是世界普遍的或一般的生产条件

12、什么是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

一、世界市场价格的含义及其构成

1、含义:

世界市场价格,也称国际市场价格,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在世界市场上形成的价格,也就是某种商品在世界市场上实际买卖时所依据的价格。

(在世界市场上买卖双方所进行的价格磋商,一般都参照当时的世界市场价格。

例如,能大量买到的某种大宗商品的国际贸易集散地价格,谷物的买卖一般都参照美国芝加哥谷物交易所的价格,有色金属的买卖一般都参照英国伦敦金属交易所的价格。

2、构成:

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通常由生产成本、流通费用、税金和利润构成。

但是,在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中,流通费用、商业利润和税金所占的比重往往较大。

13、影响世界市场价格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供求关系的影响

当世界市场价格由商品的国际价值决定后,商品的供求关系就成为了影响世界市场价格上下波动的最主要因素。

这种影响的表现:

(1)供求关系的变动使商品的世界市场价格与国际价值经常发生偏离。

(2)这种偏离的幅度不会太大,偏离的时间也不会太久,会自动修正。

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总是围绕着商品的国际价值这个中心而上下波动,并不断地在波动中趋于一致。

这说明价值规律正在发挥作用。

.

2、竞争的影响

世界市场的竞争主要是从三方面展开的:

第一,卖主之间的竞争。

第二,买主之间的竞争。

(买主纷纷报高价购买某种稀缺商品,如近年各国对中东和中亚国家部分油田股份的抢购)

第三,买主和卖主之间的竞争。

(比如,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与西方国家在石油价格上的竞争。

研发新能源,如地热、风能发电等

3、垄断的影响

国际垄断组织所形成的垄断价格有两种形式:

第一、垄断高价;

第二、垄断低价。

4、汇率波动的影响

具体讲,如果一国货币升值,该国的出口商品价格会上升,进口商品价格会下降;如果货币贬值,该国的出口商品价格会下降,进口商品价格会上升。

.

5、政府政策的影响

6、自然灾害、政局动乱及投机等因素的影响

第四单元作业题

绝对成本理论与比较成本理论的区别是什么?

绝对优势理论中,一国出口产品的绝对成本一定比他国低,进口的产品一定是自己生产成本绝对比他国高的产品。

比较优势理论中,一国可能出口比他国生产成本高的产品,也可能从他国进口生产成本不如本国低的产品。

资源禀赋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如何评价?

赫克谢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说:

即要素供给比例学说,通过对相互依存的价格体系的分析,用不同国家的生产诸要素的丰缺来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以及一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特点。

主要内容:

①多生产要素代替单一生产要素;②把国内价值理论扩大到区域贸易和国际贸易;③假定各国的劳动生产率相同。

主要结论:

① 每个区域或者国家利用它的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利用它的相对稀少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不利的地位。

因此,每个国家都应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生产和输出丰富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输入稀少的生产要素的商品;②区域贸易和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即各个地区间或者国家间的商品价格不同;③ 商品贸易一般趋向于消除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别,导致国际间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的均等化。

谈谈你对里昂剔夫之谜的理解。

解释:

1劳动熟练说:

若考虑一国工人的工作效率,则该国也可能是劳动要素丰裕型国家。

资本较丰富的国家倾向于出口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资本较丰裕国家倾向于出口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

2人力资本说:

若把人力也作为一种资本考虑进物质资本,则用人力资本的差异解释列昂惕夫之谜是合理的。

资本密集型国家为培养人力资本投入了较多的物质资本,而获得了较高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技能,培养出的劳动者比简单劳动者有更大的生产力,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3新要素贸易说:

除了传统贸易理论在分析国际贸易时考虑的要素(劳动、资本和土地等)之外,还有其他的生产要素对比较优势起重要的作用,这些要素是“人力资本”、“研究和开发”、“规模经济和管理”等。

第五章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比较成本理论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是在亚当·斯密绝对成本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斯密认为国际分工应按由于地域、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商品成本绝对差异进行,即一个国家输出的商品一定是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商品。

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进行国际贸易。

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

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李嘉图认为,在资本与劳动力在国际间不能自由移动的情况下,按照比较成本论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可使劳动配置更合理,增加生产总额,对贸易各国均有利。

但其前提是完全的自由贸易。

因此,比较成本论的核心是“两利取重、两害取轻”。

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如何评价

俄林在假定各国的劳动生产率一样的前提下,把生产要素分为三大类:

土地(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和资本。

劳动生产率一样的情况下,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有两个:

(1)各个国家生产要素禀赋比率不同。

有的国家土地相对丰裕,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有的国家劳动相对丰裕,如中国、印度;有的国家则资本相对丰裕,如日本、英国、美国。

(2)生产各种商品所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或比例不同,即商品的生产的要素密集度。

 

评价:

 

第一,李嘉图用比较成本差异阐述了贸易互利性的普遍原理,而俄林等则进一步用生产要素禀赋差异解释了为什么比较成本有差异,在理论上有所发展和创新。

 

第二,俄林把李嘉图的个量分析扩大为总量分析,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是单纯比较两国两种产品的单位劳动耗费的差异,而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直接比较两国生产要素总供给的差异。

从一国经济结构中的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这些最基本的因素来解释贸易分工基础和贸易格局。

俄林把李嘉图的个量分析扩大为总量分析。

 

第三,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仍然是属于比较成本理论的范畴,使用的是比较成本理论的分析方法。

但是生产要素禀赋的分析更加接近经济运行的现实,从而增强了理论的实用性。

谈谈你对里昂剔夫之谜的理解。

主要内容:

按照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只要知道了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情况,就可以推断出它的贸易方向。

比如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则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美国的经济学家里昂惕夫(1973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认为,美国是个资本丰富而劳动力相对稀缺(劳动力成本较高)的国家,那么按照赫-俄原理,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为了对赫-俄原理进行验证,里昂惕夫于1953年运用他所创造的“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美国1947年―1951年外贸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品,而出口的则是劳动密集型商品。

里昂惕夫的验证结果与赫-俄定理所推导的结论完全相反,这种矛盾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或称“里昂惕夫反论”。

 里昂惕夫之谜的理论解释 

①、生产要素密集度变换论(或生产要素密集度反向论) ②、要素非同质论(或劳动熟练说) ③、贸易壁垒说 ④、需求偏向论 ⑤、自然资源论 

试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产品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

 

产品生命周期:

productlifecycle,简称PLC,是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

第一阶段(产品导入期):

  创新国(比如美国)对某一种新产品的出口垄断时期。

 

第二阶段(产品成长期):

  其他发达国家(如西欧、日本)的厂商开始(模仿)生产这种新产品时期 

第三阶段(产品成熟期):

  创新国以外的发达国家(如西欧、日本)成为该产品的净出口国,其产品与创新国在出口市场上进行竞争。

 

第四阶段(产品衰退期):

  创新国开始进口该产品时期,创新国成为该产品的净进口国

意义:

  

(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揭示了任何产品都和生物有机体一样,有一个从诞生—成长—成熟—衰亡的过程,不断创新,开发新产品。

  

(2)借助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可以分析判断产品处于生命周期的哪一阶段,推测产品今后发展的趋势,正确把握产品的市场寿命,并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产品生命周期是可以延长的。

什么是产业内贸易?

有什么特点?

产业内贸易的概念:

指同类的可替代的产品之间的贸易。

这是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基础的国际贸易。

这种贸易通常发生在要素禀赋或需求结构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

  

产业内贸易的特点①产品流动具有双向性②产品具有相似性,消费具有可替代性③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相似的要素投入

根据竞争优势理论,一国的竞争优势由哪些因素决定?

㈠、国家竞争优势的概念: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波特于1991年提出来的。

波特所说的国家竞争优势是指一国产业和企业持续地以较低价格向国际市场提供高质量产品、占有较高市场份额并获取利润的能力。

 ㈡、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国家竞争优势,而国家竞争优势由四组基本因素和二个辅助因素决定。

  

四组基本因素是:

①要素条件②国内需求条件③相关产业与支撑产业④公司的战略、结构和竞争 

这四个基本因素中的每一个都可单独发生作用,并同时作用于其他因素。

这四个基本因素组成一个系统共同决定国家竞争优势  

两个辅助因素是:

①机遇②政府作用 

国家竞争优势受到两个辅助因素的影响,但这两个辅助因素不能单独起作用,要通过 四个基本因素才能影响国家竞争优势。

第6章贸易条件

1.什么是贸易条件,贸易条件指数有几种?

一个国家以出口交换进口的条件,即两国进行贸易时的交换比例。

(TermsofTrade)

1、商品贸易条件指数

2、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3、收入贸易条件指数

2.罗布津斯基定理的内容。

“两要素两产品模型”:

在产品价格和要素投入比例不变的条件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增加,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保持不变时,密集使用数量增加生产要素的产品供给量会增加,而密集使用另一种生产要素的产品供给量会减少。

3、相互需求原理的主要内容。

1、比较成本确定贸易条件的上下限

2、国际需求方程式

3、相互需求强度响贸易利益的分配

4.什么是提供曲线?

试作图说明提供曲线的移动及经济效应。

是一国在不同价格水平上愿意进口和出口的商品数量的各种组合,又称为相互需求曲线(reciprocaldemandcurve)。

二、提供曲线的移动  

提供曲线既可看作一国的出口供给曲线,又可视为一国的进口需求曲线。

因此,当供给或需求发生变化时,一国的提供曲线的位置就会移动。

 

从需求方面看,引起提供曲线转移的主要原因有消费偏好、收人水平、需求构成的改变等等。

例如,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社会价值观念的更改,以及传统产品出现某种新的用途等等。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需求的变化会改变一国提供曲线的形状。

 

从供给方面看,造成提供曲线转移的主要因素有资源总量、技术水平和要素生产串的变化等等。

提供曲线的移动不同于在同一条提供曲线上贸易数量的变动,它往往会改变一国的贸易条件,进而对一国的总福利水平和贸易利益发生显著影响。

 

因供求变动使得提供曲线移动时,将会产生两种效应:

一是影响贸易条件;二是影响贸易量。

在供给不变的条件下,需求变动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国内对出口商品的需求增加;另一种是国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增加。

    

图3-6  国内对出口商品需求的增加 

我们先看第一种情况,即国内对出口商品的需求增加。

如图3-6所示,假定开始时,美英两国的贸易情况处于E点的均衡状态,贸易条件以t0表示。

现在由于美国的爱好从购买进口的呢绒,转变为购买本国出口的小麦。

美国对呢绒的要求变得不如早先那样强烈,只愿意用比以前要少的小麦来交换一定量的呢绒。

因此美国的提供曲线由WC0移动到WC1。

根据原先的贸易条件t0,则市场失去均衡。

因为,这时英国的供求情况无变化,仍然以E点表示。

美国的供求情况则改由F点表示。

在F点,美国只愿意出口OWl的小麦,进口OC1的呢绒。

小麦求大于供,呢绒供过于求。

小麦的相对价格将要上涨,也就是贸易条件将从t0向右下方移动,一直移动到tl,两国提供曲线相交于G点,市场的均衡状态重新恢复为止。

 

由于美国国内对出口商品需求的增加,提供曲线WC0改变为WC1后,产生两种效应。

一是贸易数量的减少,由E减少到Q,从而降低了美国的福利。

但是贸易条件却改善了,由t0改变为t1,这种情况增加了美国的福利。

如果贸易条件有利的程度大于贸易数量缩减的不利程度,美国总的贸易情况改善了。

反之总的贸易情况就恶化了。

 

        

       

图3-7  国内对进口商品需求的增加  

接着分析第二种情况,即国内对进口商品需求增加。

如图3-7所示,假定美英两国起初的贸易均衡在E点,贸易条件为t0,现在由于消费习惯的改变,英国对小麦的需求相对于呢绒来说相当大幅度地增加了,这种情况使得英国的提供曲线由CW0移向CW1,因为英国愿意提供更多的呢绒来交换小麦。

即愿意增加C0C2数量的呢绒,多交换W0W2数量的小麦。

按原有的贸易条件t0来衡量,贸易失去平衡,美国的供求情况不变,仍以E点表示。

只愿以OW0的小麦交换OC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