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岭煤矿基础技术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07467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148.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榆树岭煤矿基础技术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榆树岭煤矿基础技术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榆树岭煤矿基础技术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榆树岭煤矿基础技术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榆树岭煤矿基础技术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榆树岭煤矿基础技术资料.docx

《榆树岭煤矿基础技术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榆树岭煤矿基础技术资料.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榆树岭煤矿基础技术资料.docx

榆树岭煤矿基础技术资料

榆树岭煤矿基础技术资料

一、企业简介

库车县榆树岭煤矿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9年1月21日,为阿克苏塔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下属企业,注册资金4121.8万元人民币。

原设计生产规模:

15.00万吨/年。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和适应企业换轨转型的需要,根据井田内煤层赋存条件、矿井储量、市场供需情况以及新疆煤炭工业“十一五”规划,榆树岭煤矿准备将生产规模改扩建为1.2万吨/年。

目前正在进行改扩建一期工程施工。

二、井田概括

1、交通位置

库车县目前与外界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网络体系,314、217国道从境内通过,成为区内公路运输网中的骨干道路,南疆铁路东西橫穿全县,并设有3个乡级车站。

库车县城设有支线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客运站。

库车县交通条件极为方便。

榆树岭煤矿位于库车县北部217国道的西侧,距217国道约8㎞,沿217国道向北可直达伊宁市、奎屯市和北疆各地,向南45㎞与307省道相接、向南70㎞与314国道相接,通过307省道和314国道可通往南疆各地和库车县城。

从217国道沿榆树沟井田简易公路可直达本井田,交通条件较为便利。

本井田到附近城镇、车站、航空港的距离详见表1-1-1。

 

井田到附近主要城镇里程表

表1-1-1

地名

路线

里程(㎞)

伊宁市

本井田→217国道向北→那拉提→218国道→伊宁市

500

独山子

本井田→217国道向北→那拉提→乔尔玛→独山子

400

库车县城

本井田→307省道岔路口→库车县城

78

库车火车站

本井田→307省道岔路口→库车县城向东→火车站

83

库车飞机场

本井田→307省道岔路口→库车县城→飞机场

80

拜城县城

本井田→307省道岔路口→克孜尔乡→拜城县城

100

阿克苏市

本井田→307省道岔路口→克孜尔乡→拜城县城→玉尔滚→沿314国道向西→阿克苏市

230

库尔勒市

本井田→307省道岔路口→库车县城→轮台县城→库尔勒市。

330

矿区交通位置详见图1-1-1。

 

图1-1-1矿区交通位置图

2、地形地貌

井田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山前中低山区,井田地势总体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一斜坡地形,区内最高处位于井田的西北部,海拔高度1907.77m,最低处位于井田的东部斯提克厄肯沟,海拔高度1743.80m,最大高差达163.38m,相对高差一般在10~50m。

地表基岩裸露,植被稀少,井田北部地势相对较平坦,地表大部被煤层自然后形成的红色烧变岩所覆盖,局部地段冲沟发育,东部斯提克厄肯沟地形切割强烈,地形起伏较大,南部由阿合组砂岩构成的风蚀地貌,地形复杂,怪石磷峋,通行条件极差。

区内冲沟多为南北向。

3、地表水系

库车河为区域内唯一常年性的地表水流,位于井田的东南部,距井田东南部边界约3㎞左右,发源于天山南麓的铁里买德达坂,以冰雪融化水、大气降水及山区泉水为主要补给源,河床标高在+1683m左右,属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

流量以夏、秋为大,最高洪水位在6~8月间,距库车县兰干水文站资料,年径流量为3.31亿m3,年平均流量为10.5m3/s,洪水期最大流量可达1940m3/s(据库车县志)。

除库车河外,井田内无常年性地表水流,均为季节性冲沟,其中较大的冲沟有两条:

一条为斯提克厄肯沟,位于井田的东部;另一条为卡日牙合厄肯尼阔坦沟,位于井田西部。

冲沟多自北向南切割整个侏罗纪煤系地层,冲沟仅在每年融雪期和雨季才形成短暂水流,洪水最终注入库车河,属库车河水系。

4、气象特征

井田属北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降水稀少,夏季炎热,冬季干冷,年温差和日温差均较大。

年平均气温11.4℃,7月平均最高气温25.8℃,1月平均气温为-8.0℃,年平均降水量仅67.3mm。

年蒸发量高达2860mm,蒸发量是降水量的40多倍,湿度平均为43%,冻土平均深80cm,最大达120cm,全年无霜期约266天。

风向以北和西北风居多,平均每年有20天左右的大风,最大风速达10m/s,多集中在夏季。

灾害天气主要为冰雹,暴雨洪水及大风引起的沙尘暴。

5、地震情况

库车县地处天山-地中海地震活动带,地震较频繁,据库车县志记载自1893年至今共发生里氏4.7级以上地震22次,其中最大的一次发生在1949年2月24日,震中位于库车县与轮台县交界处,震级7.25级,震中烈度达9度。

依据《新疆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相当于地震烈度Ⅷ度。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与地震基本烈度对照详见表1-1-2。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与地震基本烈度对照表

表1-1-2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单位:

g)

<0.05

0.05

0.1

0.15

0.2

0.3

≥0.4

地震基本烈度值(度)

<Ⅳ

≥Ⅺ

6、经济地理

井田位于库车县北部阿艾矿区,阿艾矿区周边属于农牧业区,工业较单一,主要以煤炭采掘业为主,其次为炼焦业,该区不仅是库车县煤炭基地,同时也是南疆地区重要的煤产地,区内生产、生活物资均由库车县及周边县、市供应。

居民以汉族、维吾尔族、克尔克孜族为主。

7、矿区总体规划及开发现状

根据总体规划,榆树岭煤矿规划的井田范围比本次设计开采范围(采矿证范围及探矿权范围)略大,规划的井田范围把井田东部及西部空白区与榆树岭煤矿整合成一个矿井进行开发。

井田东北部毗邻大平滩煤矿,南部为榆树田和夏阔煤矿,西部紧邻北山中部煤矿,北部接壤榆树泉煤矿。

井田境界、规划范围及相邻位置关系详见图1-1-2。

井田内有废井1个,在建矿井1个,现就井田内生产矿井及小窑开采情况分述如下:

7.11号废井(原属库车县东风煤矿)

位于井田的东部,斯提克厄肯沟的西侧,1987年开工建设,有主井、副井和风井三个井口,采用斜井方式开拓,斜井倾角25°,主斜井开拓至144m见下5煤层顶板,至194m处见下5煤层底板。

开采+1650m水平以上下5煤层,由于受地形条件的限制,此矿井为单翼开采,主要以斯提克沟以西下5煤层赋存区为对象进行开采,东翼平巷在+1650m水平延伸长度为760m,其上山煤至火烧边界煤柱段均以基本采空。

1993年左右,主斜井又向下延深至+1600m水平,对+1650~+1600m水平以上进行开采,其平巷延伸长度520m。

至1995年由于在矿井开采中存在生产管理漏洞等问题,导致通风不畅,发生瓦斯聚集,造成瓦斯爆炸事故,造成多人死亡,矿井被强制关闭。

7.2榆树岭煤矿

位于井田的中部,2005年开工建设,原设计为年产15万t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设计有主井和风井2个井筒。

现主井和风井2个井筒均已建成,主井斜长414m,倾角25°,掘进至+1618m水平井底车场后,沿+1618m水平向南掘进,穿过下7、下6煤层见下5煤层后,沿下5煤层向西掘进与风井贯通。

三、矿井资源条件

1、地层

1.1区域地层

区域地层属西北地层区、南疆分区、库车小区。

阿艾矿区位于库车中新生代山前坳陷的中部,其含煤地层的沉积、构造特征与区域内的同时代地层的沉积、构造特征基本相同。

根据已有的地质资料,库车阿艾矿区内分布的地层主要有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

现就各时代地层的岩性特征分述如下:

1.1.1三叠系(T)

中下统(T1-2):

为一套紫红色、红色砾岩、砂岩为主的磨拉石建造,属于干燥炎热条件下的山麓堆积,与古生界地层呈不整合或断层接触。

上统(T3):

下部紫红色砾岩、泥岩互层为主,砂岩、粉砂岩次之;上部以灰绿、绿色、灰黄色砂岩、粉砂岩、泥岩为主,夹透镜状菱铁矿及薄层炭质泥岩,为深水湖相及河床相的沉积,说明晚三叠纪气候从干燥炎热转向温暖潮湿,为后期成煤创造了条件,地层总厚约938~1928m。

与下伏的中、下三迭统为整合接触。

1.1.2侏罗系(J)

(1)侏罗系下统(J1)

从下向上分为塔里奇克组(J1t)、阿合组(J1a)、阳霞组(J1y)。

塔里奇克组由灰色粉砂岩、泥岩、灰色泥岩及灰白色中粗砂岩和煤层组成,以底部灰白色砂砾岩与上三迭统为界;阿合组上部为一套以巨厚层灰色、灰黄色砾岩、砂砾岩、砂岩为主的组合,底部夹有粉砂岩、泥岩及薄煤层;阳霞组为一套以灰绿色粉砂岩为主的组合,中夹有薄煤层和厚层油页岩;下统地层厚679~1447m。

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触。

(2)侏罗系中统(J2)

从下向上分为克孜勒努尔组和恰克马克组。

克孜勒努尔组为一套深灰、灰绿及紫红色砾岩、砂岩、炭质泥岩及煤层;恰克马克组为灰黄、灰绿及紫红色砂质泥岩、砂岩、炭泥岩、菱铁矿及煤层组成。

中统地层厚738~1922m。

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

(3)侏罗系上统(J1)

上统:

主要有褐红色砾岩层,鲜红色厚层状泥岩、砂质泥岩夹白色粉砂岩,棕灰绿、灰白色泥岩、粉砂岩、油页等杂色条带,地层厚度约1004~1206m。

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

1.1.3白垩系(K)

白垩系为浅紫褐色、浅棕色砾岩、含砾泥质砂岩、泥岩,多分布于拜城盆地北部山前侏罗系南侧。

地层厚度1166m。

与下伏侏罗系地层为平行不整合或角度不整合接触。

1.1.4第三系(R)

上部为湖相碎屑岩沉积,下部为红色河流相或河湖相砂砾岩,分布呈东西向,以沉积厚度大、分布面广、红色层为特征。

在库车河中游一带形成大峡谷典型地貌。

地层厚度1999~3298m。

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

1.1.5第四系(Q)

为冲洪积层和山麓堆积、残坡积的砂砾石及砂土,松散无胶结,厚度变化较大。

冲积层主要分布在河谷及冲沟之中,为颗粒大小不一的砂砾石混杂堆积物;坡积物和残积物以及风积物均有分布,但范围和厚度有限,对地质勘查和今后矿山建设都不会带来重大影响。

更新统和全新统与下伏地层均为不整合接触。

1.2井田地层

井田内出露的地层由老至新有上三叠统黄山街组(T3hs)、下侏罗统塔里奇克组(Jlt)、阿合组(Jla)和第四系(Q4)。

现就井田内地层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1.2.1上三叠统黄山街组(T3hs)

出露于井田东北部斯提克厄肯沟的两侧,岩性以灰黄、灰绿色、黄绿色粉砂岩、泥岩、细砂岩呈不等厚互层状,局部夹有菱铁矿薄层,水平层理发育,上部见有炭质泥岩、煤线或薄煤层,未见底,厚度不详。

1.2.2下侏罗统塔里奇克组(Jlt)

岩性以灰白色、浅灰绿色粗砂岩、中砂岩及砂砾岩为主,夹灰色、灰绿色细砂岩、粉砂岩及炭质泥岩和煤层,夹有薄层菱铁矿。

局部可见枝脉蕨及苏铁、银杏类植物化石。

地层厚度340~355m。

煤层主要集中在中上部,在区域上该组地层含煤14层,本井田内下12以上煤层露头已火烧殆尽,井田北部地表大部分被红色烧变岩所覆盖。

本组地层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按岩性组合特征及含煤性将本组地层分为上、中、下三段。

下段(J1t1):

出露于井田北部斯提克厄肯沟的两侧,上部以深灰色粉砂岩、细砂岩为主,夹薄层泥岩及薄煤层(下13和下14)和煤线,下部以灰绿色中、粗砂岩为主,夹有细砂岩,具大型斜层理,不含煤,底部为砂砾岩,本段地层厚约130m左右。

中段(Jlt2):

为塔里奇克组主要含煤段,出露于井田北部,地表露头均已火烧,岩性以灰白色细砂岩、中砂岩、粗砂岩及砂砾岩为主,夹灰色粉砂岩、泥岩,含煤6~7层,编号为下6~下12煤层,其中下7、下8、下10、下12煤层为可采煤层,下12煤层全区分布,层位稳定,为中、下段分界标志,本段地层厚约94.50~140.60m,平均123.66m。

上段(J1t3):

为塔里奇克组主要含煤段,全区均有分布,出露于井田的北部,岩性主要以粗砂岩、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及煤层为主,含下1、下2、下3、下4和下5等5层煤层。

北部露头区因煤层自燃,岩石受煤层自燃烘烤后多呈红色、紫红色、棕红色、褐红色、褐色烧变岩,因下5煤层火烧严重,其底部有一层巨厚层状的灰白色中粗砂岩,地表易于辩别,可作为上段与中段地层的分界标志。

本段地层厚度约13.58~66.50m,平均62.34m。

1.2.3下侏罗统阿合组(Jla)

主要分布于井田的南部,岩性以灰白色、浅黄绿色中、粗砂岩为主,巨厚层状,具大型斜层理,夹薄层细砂岩,底部为灰白色砂砾岩,与下伏地层呈冲刷接触,可见地层厚约9.6~132.21m,平均64.84m。

1.2.4第四系全新统(Q4al+pl)

主要分布于井田东部的斯提克厄肯沟内,沿冲沟呈条带状分布,岩性以粉砂、细砂、中砂、粗砂、砾石、漂石为主,结构松散,未胶结,地层厚度0~33.50m。

2、构造

2.1矿区构造

库车山前中新生代坳陷属于塔里木地块北缘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由于后期受燕山运动及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形成了大致平行于天山山脉的东西向的山前二级褶皱单元,在形成东西向褶皱的同时受到了南东东、北西西扭应力的作用,因而产生了次一级波状起伏。

东西均有显示。

由东至西有吐格尔明倾伏背斜,比尤勒包古孜复式背斜,克拉苏背斜,巴依里卡拉背斜等。

除区域北部有一条较大的东西向断裂外,其余均属局部构造。

现就库车阿艾矿区的主要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特征简述如下:

1、捷斯德里克向斜:

向斜轴与捷斯德里克背斜轴平行排列、是阿艾矿区侏罗系最北边的一个褶皱构造、轴向近东西向。

向斜轴部为阿合组地层,两翼及转折端为塔里其克组地层,北翼地层较陡倾角在40°左右,南翼地层倾角相对较缓,多在10°左右。

2、捷斯德里克背斜:

位于捷斯德里克向斜的南部,背斜轴近东西向展布,延长14.3㎞,地层倾角:

北翼8o~240,南翼9o~300,两翼地层由下侏罗统塔里奇克组(Jlt)和阿合组(Jla)组成。

3、夏库坦向斜:

位于捷斯德里克背斜以南,向斜轴平行于捷斯德里克背斜,受F2逆断层的影响,西部呈北东一南西向展布,地层倾角:

北翼9o~300,南翼400左右,两翼地层由下侏罗统塔里奇克组(Jlt)和阿合组(Jla)组成。

2.2井田构造

本井田位于捷斯德里克背斜南翼,总体为一向南倾斜的单斜构造。

地层走向近东西向,倾向175°~220°,倾角多在9°~13°之间,一般在10°左右,井田内断裂构造不发育,井田构造属简单类型,即“一类”。

3岩浆活动

到目前为止,在库车中新生代山前坳陷中的中新生界地层中还没有发现侵入岩的报导,本井田范围内经详查、勘探均未发现有岩浆岩侵入。

4、煤层火烧区

井田北部地表大面积被红色烧变岩所覆盖,区内除下13煤层露头未火烧外,其余煤层露头均已火烧。

为了能更好地了解井田内火烧区的分布范围和深度,勘探阶段在井田北部按照100×10m的网距布设地面磁法探火工程,同时进行了钻探验证,而深部则利用钻孔控制。

共布设磁法勘探线23条,其中19条普测线,4条精测线,主要是控制火烧区分布范围和深度。

从磁法勘探结果看,火烧深度最大190m左右,最浅60m左右,平均为90m左右。

通过地表调查,磁法勘探区内无活火区。

通过磁法探火工作和钻探验证,可知井田内下5以上煤层在9-1孔~加9-2孔~10-1孔~11-1孔以北地段基本上已火烧殆净,下7~下12煤层则位于9-5孔~加9-1孔~10-5孔~11-2孔以北地段除局部有残留外,大部分已火烧殆净。

因受煤层厚度、煤质及地下水水位等因素影响,各煤层火烧深度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下5、下10、下12煤层厚度大,煤质好,火烧深度相对较深,而下7、下8煤层厚度小,煤质差,火烧深度相对较小。

火烧区下限依据物探磁法探火解释成果、钻探和当地地下水水位等综合因素确定,煤层火烧深度有自西向东逐渐加深的趋势,最深处位于11-1孔附近。

火烧深度一般在60~190m,底界标高最低在+1690m左右。

5、煤层

5.1含煤性

本井田含煤性与区域含煤性相一致,属于塔里奇克组的富煤层段,其岩性主要由河流相、湖泊相、沼泽相、泥炭沼泽相形成的灰色-灰白色石英砂岩,粗砂岩、砂砾岩、中-细砂岩、粉砂岩、泥岩、炭质泥岩及煤层组成,平均厚度345m,含煤层14层。

根据塔里奇克组地层岩性组合和含煤特征将其分为上、中、下三个含煤段,煤层主要分布在该组地层的上段和中段。

详查、勘探阶段共施工钻孔18个,通过对煤层资料的分析、对比,与库车阿艾矿区的煤层对照,确定本井田煤层编号依次为下1~下14(煤层编号沿用详查阶段煤层编号),“下”代表煤组编号,下标阿拉伯数字代表煤层号,如果有煤分层则用“-数字”表示,煤层号和煤分层号按照从上向下的顺序编排。

据井田内施工的17个见煤钻孔对煤层揭露情况分析。

钻孔控制的0.3m以上的煤层98层,单层厚度在0.29~9.84m,平均纯煤总厚25.20m,按井田内塔里奇克组(J1t)含煤地层工程控制平均厚度211.25m计,含煤系数为11.92%,其中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5层,可采煤层平均总厚22.72m,现就各含煤段含煤性分述如下:

5.1.1塔里奇克组上段(J1t3)

为塔里奇克组主要含煤段,地层平均厚度为62.34m,含煤5层,编号为下1、下2、下3、下4、下5,平均纯煤总厚11.11m,含煤系数17.82%。

可采、局部可采煤层1层,可采煤层平均总厚9.17m。

该段地层在井田北部因下1~下5煤层自燃大部分已变质成浅红色、深红色、褐红色烧变岩。

5.1.2塔里奇克组中段(J1t2)

为区内又一主要含煤段,地层平均厚度为123.66m,依据钻探控制资料,该段含煤7层,编号为下6、下7、下8、下9、下10、下11、下12,平均纯煤总厚15.65m,含煤系数12.58%。

可采、局部可采煤层4层,可采煤层平均总厚13.55m。

5.1.3塔里奇克组下段(J1t1)

为区内次要含煤段,该段含煤2层,均为不可采煤层,纯煤平均总厚0.54m,按该段控制地层平均厚度20.25m计算,其含煤系数2.66%。

5.2可采煤层

井田内共施工18个控煤钻孔,17个见煤钻孔共揭露塔里奇克组煤层14层,其中稳定煤层3层,分别为下5、下10和下12煤层;较稳定煤层2层,分别为下7和下8;极不稳定煤层9层,分别为下1、下2、下3、下4、下6、下9、下11、下13、下14。

其中可采或大部可采煤层5层,分别为下5、下7、下8、下10和下12;不可采煤层9层,分别为下1、下2、下3、下4、下6、下9、下11、下13、下14。

现就各可采煤层特征分述如下:

5.2.1下5煤层

位于下侏罗统塔里奇克组上段(J1t3)的底部,井田内共施工有18个控煤钻孔,其中有6个钻孔控制了该煤层,其它12个钻孔煤层全部火烧,见煤孔均分布在井田的南部,有益厚度在7.99~9.84m,平均9.17m,见煤点煤层厚度变异系数0.04%,可采性指数1,不含夹矸,煤层结构简单,属于稳定的可采煤层,煤层顶板岩性为中砂岩和细砂岩,底板岩性为粉砂岩。

与下部下7煤层间距为23.36~31.83m,平均27.09m。

5.2.2下7煤层

位于侏罗系下统塔里奇克组中段(J1t1)的上部,该煤层地表露头及浅部大部分已火烧。

井田内共施工有18个控煤钻孔,其中有13个钻孔控制了该煤层,其它5个钻孔煤层均已火烧,见煤孔均分布在9-5孔~加9-1孔~10-5孔~11-2孔以南地区,全部为可采点,有益厚度1.38~4.89m,平均厚度2.95m,见煤点煤层厚度变异系数26%,可采性指数1,含1~2层夹矸,简单结构,属较稳定煤层的可采煤层,煤层顶板为中砂岩和细砂岩和底板岩性为深灰色粉砂岩,与下部下8煤层间距为6.88~16.05m,平均11.32m。

5.2.3下8煤层

位于侏罗系下统塔里奇克组中段(J1t1)的中部,该煤层地表露头及浅部大部分已火烧。

井田内施工有18个控煤钻孔,其中有13个钻孔控制了该煤层,5个钻孔煤层被火烧。

13个见煤钻孔中除10-4、加10-1、11-2和11-1孔不可采外,其它9个钻孔全部为可采点,可采范围主要分布在加10线以西和井田深部,有益厚度0.59~2.44m、平均厚度0.98m,见煤点煤层厚度变异系数33%,可采性指数0.69,含0~1层夹矸,简单结构,属全区大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煤层顶板为中砂岩和砂砾岩和底板岩性为深灰色粉砂岩,与下部下10煤层间距为35.35~67.68m,平均45.15m。

5.2.4下10煤层

位于侏罗系下统塔里奇克组中段(J1t1)的下部,该煤层地表露头及浅部均已火烧。

井田内施工有16个控制下10煤层的钻孔,其中有13个钻孔控制了该煤层,3个钻孔煤层被火烧。

见煤点全部为可采点,均分布在井田的南部,有益厚度6.06~7.48m、平均厚度6.88m,见煤点煤层厚度变异系数0.02%,可采性指数1,不含夹矸,简单结构,属全区可采的稳定煤层,煤层顶板为细砂岩和粉砾岩和底板岩性为深灰色粉砂岩,与下部下12煤层间距为47.49~51.30m,平均49.05m。

5.2.5下12煤层

位于侏罗系下统塔里奇克组中段(J1t1)的底部,该煤层地表露头及浅部均已火烧。

井田内施工有14个控制该煤的钻孔,其中有10个钻孔控制了该煤层,4个钻孔煤层被火烧。

见煤点全部为可采点,均分布在井田的南部,有益厚度1.98~3.35m、平均厚度2.74m,见煤点煤层厚度变异系数0.06%,可采性指数1,含一层夹矸,简单结构,属全区可采的稳定煤层,煤层顶板为细砂岩和粉砾岩和底板岩性为深灰色粉砂岩,与下部下13煤层间距为15.80~16.00m,平均15.90m。

井田可采煤层特征如表1-3-1。

煤层特征表

表1-3-1

煤层

编号

煤层厚度

煤层间距

顶板

岩性

底板

岩性

煤层厚度变异系数

可采性指 数

煤层

结构

稳定性

可采性

最小值-最大值

平均值(点数)

最小值-最大值

平均值(点数)

下5

7.99~9.84

9.17(6)

中、细

砂岩

粉砂岩

0.04%

1

简单

稳定

可采

19.21~23.63

21.47(3)

下6

0~1.49

1.04(6)

粗、细、粉砂岩

细、粉

砂岩

32%

0.57

简单

极不稳定

不可采

4.15~8.20

5.62(5)

下7

1.38~4.89

2.95(13)

中、细

砂岩

粉砂岩

26%

1

简单

较稳定

可采

6.88~16.05

11.32(11)

下8

0.59~2.44

0.98(13)

细砂岩

粗砂岩、

砂砾岩

粉砂岩

33%

0.69

简单

不稳定

大部可采

5.50(单点)

下9

0~0.59

粉、粗

砂岩

粉、中

砂岩

/

0

简单

极不稳定

不可采

35.35~67.68

45.15(3)

下10

6.06~7.48

6.88(13)

细砂岩、

粉砂岩

粉砂岩

0.02%

1

简单

稳定

可采

24.53(单点)

下11

0~0.65

0.52

(2)

粉、粗

砂岩

粉砂岩

/

0

简单

极不稳定

不可采

22.92~26.78

24.52(9)

下12

1.98~3.35

2.71(13)

细砂岩、

粉砂岩

粉砂岩

0.06%

1

简单

稳定

可采

15.8~16.00

15.90

(2)

6.煤质

6.1煤的物理性质和煤岩特征

6.1.1物理性质

各煤层物理性质基本相同,均为黑色,碎块及粉未状,性脆,沥青光泽,参差状一阶梯状及贝壳状断口,比重大,条带状及均一状结构,节理及内生裂隙发育。

各煤层视相对密度平均值在1.27~1.35之间,详见表1-3-2:

 

煤层视(相对)密度统计表

表1-3-2

煤层编号

视(相对)密度值

下5

1.26~1.33

1.29(14)

下7

1.29~1.37

1.35(9)

下8

1.26~1.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