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07068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4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大纲.docx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大纲.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大纲.docx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大纲

一、《建筑力学》教学大纲-------------------------2

二、《建筑结构》教学大纲---------------------------7

三、《建筑材料》教学大纲-----------------------------------------13

四、《建筑测量》教学大纲-------------------------------------------18

五、《建筑构造》教学大纲-----------------------------------------23

六、《建筑制图与识图》教学大纲----------------------------------29

七、《建筑施工技术》教学大纲-------------------------------------32

八、《房屋卫生设备》教学大纲-------------------------------------42

九、《建筑CAD》课程教学大纲------------------------------------46

十、《建筑工程预算》教学大纲-------------------------------------52

十一、《建筑施工组织》教学大纲----------------------------------55

 

《建筑力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研究杆件和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是建筑施工专业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

通过理论教学和习题课,使学生掌握有关“建筑力学”的最基本的理论和知识,了解平面力系的合成方法,掌握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能较熟练地求解约束反力;掌握杆件的强度计算方法,了解杆件的刚度和稳定性的基本概念和校核方法;了解梁、刚架、桁架等结构的受力特性,并具有一定的分析静定结构内力的能力。

方法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初步获得与本课程有关的工程概念,了解将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抽象为力学问题的简单

2、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方法,能正确画出物体的受力图。

3、理解力和力偶的性质,正确计算力的投影和力矩,掌握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能较熟练地求解约束反力。

4、能对杆件的四种基本变形进行内力分析,并作出相应的内力图。

5、能运用杆件在基本变形下的应力和变形知识,进行强度计算和刚度校核。

6、了解斜弯曲、偏心压缩杆件的强度计算。

7、了解压杆稳定的概念和压杆稳定的一般实用计算方法。

8、初步掌握常见简单杆件结构体系的几何组成规律,了解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方法和绘制内力图方法。

9、能判别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并初步了解超静定结构的受力特点。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一)绪论

课程内容

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内容及学习方法。

教学要求

使学生明确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基本内容,认识对本课程本专业的重要性,掌握荷载构件、结构概念,了解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含义。

(二)力和受力图

课程内容

力的基本知识,静力学公理;约束与约束反力;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荷载。

教学要求

画受力图是本章重点,也是学好本课程的关键,要求学生能正确地画出受力图,并注意结合以后各章有关内容反复练习。

(三)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课程内容

1、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几何法(力三角形、力多边形);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合力投影定理;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解析条件。

2、力矩和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力矩、合力矩定理;力偶及力偶的基本性质;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

3、平面一般力系的合成与平衡力的平移定理;平面一般力系的合成;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平衡方程。

4、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

5、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

6、考虑摩擦时物体的平衡问题滑动摩擦,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

教学要求

1、掌握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和合力投影定理,熟练运用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方程求解未知量。

2、力、力矩、力偶、力偶矩是重要基本概念,必须讲解清楚。

力矩的计算是学生应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要保证有足够的练习。

3、能熟练运用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求解梁的支座反力和简单物体系的约束反力。

(四)轴向拉伸和压缩

课程内容

1、轴向拉伸和压缩的概念;轴向拉伸和压缩时的内力;截面法求内力;内力图——轴力图;轴向拉伸和压缩时的应力,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强度条件;拉伸和压缩时的纵向变形,纵向应变,虎克定律;拉伸和压缩时的横向变形,泊松比。

2、拉伸和压缩时材料的力学性能。

3、许用应力和安全系数;应力集中概念。

教学要求

掌握截面法求内力;熟练地画出轴力图,能运用拉伸和压缩的强度条件解题,初步掌握轴向拉压杆的变形。

(五)剪切和挤压

课程内容

剪切和挤压概念;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教学要求

能确定剪切面和挤压面并做强度校核,能对简单的连接件做受力分析。

(六)扭转

课程内容

扭转的概念:

扭转时的内力——扭矩、扭矩图;圆轴扭转的应力和应变,强度条件;扭转变形,刚度条件;矩形截面扭转应力简介。

教学要求

对圆轴扭转变形的特点和横截面上剪应力的分布规律、等截面圆轴强度和刚度计算作一般性了解。

(七)平面弯曲

课程内容

1、直梁平面弯曲;梁截面的内力——剪力和弯矩;剪力方程、弯矩方程;剪力图、弯矩图。

2、截面的形心,静矩、惯性矩、平行移轴定理。

3、梁弯曲时的正应力概念弯曲强度的措施。

剪应力;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梁的剪应力强度条件;提高梁的

4、梁的刚度计算;梁的变形、挠度和转角;用叠加法计算梁的挠度;梁的刚度校核;提高弯曲刚度的措施。

教学要求

1、弯曲是杆件的一种主要基本变形,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要求熟练掌握。

2、截面法求剪力、弯矩和绘制剪力图、弯矩图是重要基本技能,应有足够的训练,使学生较熟练掌握。

3、会求常用组合截面的形心;能用惯性矩的平行移轴定理,求简单组合图形的形心轴惯性矩。

4、会用正应力公式计算梁的正应力,初步掌握正应力强度计算方法;了解常见截面剪应力的计算,了解挠度、转角的概念。

(九)组合变形

课程内容

1、组合变形的概念,斜弯曲;斜弯曲的应力计算和强度条件。

2、偏心压缩;偏心压缩时的应力计算方法和强度条件校核;截面核心概念。

教学要求

了解组合变形的特点,初步掌握单向偏心受压构件的应力计算和使用强度条件公式。

(十)压杆稳定

课程内容

压杆稳定的概念,临界力和临界应力;压杆稳定的计算,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教学要求

掌握压杆稳定概念;了解确定临界力的方法;了解临界应力计算;能理解提高压杆稳定性所采取的措施。

(十一)动荷应力

课程内容

概述;动静法计算动荷应力,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应力;疲劳破坏、持久极限。

教学要求

了解构件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大大超过静力作用下的应力,在施工中应避免由动荷载引起的事故发生。

(十二)静定结构与超静定结构

课程内容

1、结构计算简图;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律。

2、静定结构的内力;静定多跨梁;静定平面刚架;三铰拱;静定平面桁架。

各种结构形式的内力和受力性能比较,超静定结构的特性;超静定结构与静定结构的比较。

教学要求

1、了解选取结构计算简图的原则。

平面结构的几何组成规则及应用是难点,应选择比较简单常用的例子分析,使学生能初步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2、了解各种静定结构的组成特点和受力特点,对静定多跨梁和静定平面桁架能作内力分析;了解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计算和内力图绘制;三铰拱只讲其受力特点。

3、超静定结构只作受力特性介绍和与静定结构的特性比较,不涉及更多内容。

四、课时分配

序号

课程内容

课时分配

小计

讲课

习题课

(一)

绪论

1

1

(二)

力和受力图

10

8

2

(三)

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22

12

10

(四)

轴向拉伸和压缩

10

8

2

(五)

剪切和挤压

6

4

2

(六)

扭转

3

2

1

(七)

梁的内力

20

12

8

(八)

梁的强度和刚度

10

7

3

(九)

杆件的组合变形

7

5

2

(十)

压杆稳定

4

4

(十一)

动荷应力简介

3

3

(十二)

静定结构与超静定结构

20

16

4

(十三)

机动

4

合计

120

86

34

 

《建筑结构》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建筑结构”是建筑施工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重点的建筑结构的组成及受力特点,掌握混凝土、砌体、钢、木等结构基本构件的计算方法、主要构造要求及地基与基础的一般知识,掌握与建筑施工和工程质量有关的结构基本知识,能正确识读和绘制结构施工图,正确理解和处理建筑施工中遇到的一般结构问题。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国家标准是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的依据,学习本课程必须了解与各建筑结构有关的现行规范,初步掌握建筑结构设计、计算的基本原理。

2、初步掌握各类结构基本构件的受力特点和计算方法,对常见一般构件能进行计算或复核。

3、掌握各类结构的一般构造要求,熟悉现行规范中有关结构构造的规定。

4、能识读结构施工图,对常见一般结构构件,能按设计计算结果进行绘制。

5、了解地基土的一般性能,初步掌握浅基础的设计原理和各类基础的一般知识。

6、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和房屋抗震的主要措施。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

课程内容

钢筋混凝土的概念、优缺点,本课程的特点及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要求

(1)掌握钢筋混凝土的基本概念、优缺点、课程特点。

(2)了解本课程的内容、任务和学习方法,了解其在国内外应用和发展情况。

第二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

课程内容

结构上的荷载、结构的功能要求、极限状态,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结构上的作用、作用效应和结构的抗力,极限状态实用设计表达式。

教学要求

(1)掌握结构的功能、极限状态、作用效应、结构抗力、可靠度等基本概念;

(2)掌握作用(荷载)、结构抗力的取值,学会查用表格;

(3)掌握荷载分项系数、可变荷载组合系数、结构重要性系数、混凝土和钢材的材料分项系数的取值。

  

(4)掌握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实用设计表达式。

第三章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

课程内容

混凝土的强度——立方强度、等级,轴心抗压、抗拉、弯曲抗压和疲劳强度。

混凝土的变形——混凝土在短期和长期荷载下的变形,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徐变、收缩和膨胀。

钢筋的形式、品种和级别,钢筋的强度、变形和弹性模量,钢筋的冷加工。

教学要求

(1)掌握钢筋和混凝土的强度指标及规范取值。

(2)掌握混凝土的变形指标、钢筋和混凝土粘结原理。

第四章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

课程内容

(1)适筋梁的破坏特征、正截面各阶段应力状态、受弯构件配筋率对正截面破坏性质的影响。

单筋、双筋矩形截面和单筋T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强度计算。

(2)斜截面的三种破坏特征,影响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计算公式、公式的适用范围(上、下限值)、计算步骤、抵抗弯矩图、构造要求。

教学要求

(1)了解受弯构件在荷载下各阶段的应力状态及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2)掌握受弯构件正截面的强度计算和构造要求。

(3)掌握受弯构件斜截面的破坏形式及影响因素。

(4)掌握受弯构件斜截面强度计算与构造要求。

第五章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课程内容

(1)轴心受压构件的破坏特征、正截面强度计算、构造要求。

偏心受压构件的两类破坏形态及其区分界限,偏心矩增大系数,矩形截面对称配筋偏心受压构件强度计算,工字形截面对称配筋偏心受压构件强度计算,偏心受压构件的构造要求。

教学要求

(1)掌握轴心受压构件的受力全过程、破坏特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2)了解偏心受压构件受剪计算方法。

第六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课程内容

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预加应力的方法、预应力混凝土材料、张拉控制应力和预应力损失。

教学要求

掌握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和预加应力的方法,了解预应力混凝土材料。

第七章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

课程内容

(1)多层框架结构的类型及结构布置的特点,高层建筑类型及结构布置的特点。

(2)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弹性理论和按塑性理论的计算方法和截面设计及构造,双向板按弹性理论和按塑性理论的计算方法、截面设计与构造要求。

(3)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盖的平面布置原则和构造要求,楼梯和雨蓬的计算方法及构造。

(4)结构施工图的识读。

教学要求

(1)了解多层及高层结构的类型及结构布置的特点。

(2)掌握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弹性理论和按塑性理论的计算方法和截面设计及构造。

(3)了解双向板按弹性理论和按塑性理论的计算方法、截面设计与构造要求。

(4)了解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盖的平面布置原则和构造要求。

(5)了解楼梯和雨蓬的计算方法及构造。

 (6)初步掌握结构施工图的识读。

第七章砌体结构

课程内容

(1)砌体的力学性能和计算原理原理;计算指标。

(2)砌体结构构件承载力的计算的计算。

砌体材料;砌体的类型;砌体的力学性能;砌体结构的计算受压构件的计算。

(3)混合结构墙、柱的设计和构造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墙柱的高厚比;刚性方案房屋的计算;圈梁;过梁;砌体结构的构造要求。

教学要求

(1)能合理选用砌体材料;熟悉砌体的计算指标。

(2)掌握砌体受压构件及局部受压的计算方法。

(3)掌握按空间工作区分混合结构房屋静力计算方案的原理;掌握墙柱高厚比的验算。

(4)掌握圈梁和过梁的构造。

第八章地基与基础

课程内容

(1)土的工程分类和地基计算概述:

土的物理性质及土的工程分类;土中应力及地基变形,地基承载力;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基础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桩基;深基础。

(3)地基处理与特殊土地基。

教学要求

(1)了解土的工程分类、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土中应力和变形的基本概念;了解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基本内容。

(2)初步掌握天然地基上浅基础的型式选择、埋深及底面积确定的方法。

(3)了解桩基、特殊土地基及地基处理的方法。

第九章房屋抗震的基本知识

课程内容

(1)地震的一般知识地震的成因;地震震级及地震烈度;地震对建筑物的作用;抗震设防原则。

(2)房屋抗震措施多层砖房抗震措施;单层厂房抗震措施;单层空旷房屋及土、木、石结构房屋抗震措施。

教学要求

(1)了解地震的一般知识;初步了解地震作用的概念、房屋震害的特点及抗震设防的目标和设防标准。

(2)初步掌握一般房屋的抗震措施。

第十章钢结构

课程内容

(1)钢材及钢结构的计算方法钢结构的特点及应用;钢材;钢结构的计算方法;计算指标。

(2)钢结构的连接钢结构的连接方法;焊接原理及焊缝的型式;焊缝代号及标注方法;焊缝的计算;焊接应力与焊接变形;螺栓连接。

(3)钢结构构件的计算轴心受力构件;受弯构件;偏心受力构件。

(4)钢屋盖钢屋架的型式;支撑;桁架杆件内力的计算;桁架杆件截面的设计;桁架的节点;钢屋架施工图;轻型钢屋架;网架结构。

教学要求

(1)了解钢结构合理的应用范围和钢材的选用,掌握钢结构的计算方法,掌握焊缝连接、螺栓连接和基本构件的计算方法。

(2)了解钢屋架的构造和计算方法(内力计算、杆件选择、节点设计);对培养目标为技术人员的,通过课程设计要求能会计算钢屋架并能绘制钢屋架施工图。

(3)对培养目标为技术人员的,要求了解轻型钢屋架的构造和计算特点,了解网架结构的型式和构造。

第十一章木结构

课程内容

(1)木结构构件及连接的计算的计算结构用木材;木结构的计算方法;计算指标;木结构基本构件的计算;木结构连接方法的计算。

(2)木屋盖木屋面及吊顶;木屋架;钢木屋架;木屋架的支撑和锚固;木屋架的检查、维护与加固;木结构的防腐、防虫与防火。

教学要求

(3)了解木结构的计算方法,了解木结构基本构件的计算方法和连接的构造与计算方法。

(4)了解木屋架、钢木屋架的构造及检查、维护、加固要点。

四、课时分配

 

课时分配表

序号

内容

课时分配

合计

讲课

习题课

备注

144

121

23

 

 

绪论

1

1

 

 

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

5

5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

4

4

 

 

受弯构件承载能力计算

24

16

8

 

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11

7

4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4

4

 

多层及高层结构

19

12

7

 

砌体结构

18

14

4

 

地基与基础

10

10

 

 

 九

房屋抗震的基本知识

 8

 8

 

 十

钢结构

28

28

 

 

十一

木结构

8

8

 

《建筑材料》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建筑施工专业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内容包括建筑材料的组成、构造、技术性质、试验方法及应用,使学生基本掌握建筑材料及制品的识别、选用知识,掌握建筑材料的使用方法和运输、保管方法。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2、掌握石灰、石膏、水玻璃、各种水泥的性能和技术标准,基本掌握其应用范围、使用方法,运输、保管方法和水泥的试验方法。

3、掌握混凝土、建筑砂浆的组成和主要技术性质,掌握混凝土、建筑砂浆的配合比设计和应用,基本掌握混凝土、建筑砂浆试验方法。

4、掌握砌墙砖和砌块的组成和技术要求,基本掌握试验方法。

5、掌握钢材的分类、钢材的性质、钢号的表示方法及常用钢材的标准和选用。

6、了解防水和绝热材料的品种、性质及其使用和保管。

7、了解木材、石材的种类、技术性质及应用保管。

8、了解建筑装饰材料的品种、规格、特点及应用。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一)绪论

课程内容

建筑材料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筑材料的发展;建筑材料的分类。

教学要求

掌握建筑材料的作用和分类。

(二)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课程内容

1、材料的物理性质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密实度;孔隙率和空隙率;亲水性和憎水性;吸水性;吸湿性;抗渗性;抗冻性。

2、材料的力学性质强度;弹性和塑性;冲击韧性和脆性;硬度和耐磨性。

3、材料的耐久性。

教学要求

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和材料的各项性质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三)石膏石灰水玻璃

课程内容

1、石膏石膏的品种;建筑石膏的凝结和硬化;建筑石膏的技术性质、特点和应用。

2、石灰生石灰和熟石灰;石灰的熟化和硬化;技术性质、特点和应用。

3、水玻璃水玻璃的组成与质量指标;水玻璃的凝结和硬化;水玻璃硬化后的性质和应用。

教学要求

初步掌握石膏、石灰、水玻璃的技术性质和特点,基本掌握石膏、石灰、水玻璃的应用。

(四)水泥

课程内容

1、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的生产过程和矿物组成;凝结硬化及主要技术性质(细度和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和标号;水化率);水泥石的腐蚀及防止方法;水泥的输运和保管;

2、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掺混合材料;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各种水泥主要特征及适用范围);

3、其他品种水泥快硬硅酸盐水泥;高铝水泥;快凝快硬硅酸盐水泥;白色硅酸盐水泥;

4、试验一水泥试验(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测定)

教学要求

掌握各种水泥的组成、技术性能和技术标准,基本掌握其适用范围、试验方法和运输保管方法。

(五)混凝土

课程内容

1、混凝土的特点和分类。

2、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水泥;骨料(砂;石子);水。

3、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拌和物的和易性;强度;耐久性。

4、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设计要求:

设计方法(体积法,重量法)。

5、混凝土的外加剂外加剂的分类、作用;常用外加剂(减水剂;早强剂;引气剂;缓凝剂;防冻剂)。

6、其他混凝土掺粉煤灰混凝土;特细砂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大孑L混凝土;流态混凝土;防水混凝土。

7、试验二混凝土和砂石试验(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筛分析测定)

8、试验三普通混凝土试验(拌和物的坍落度、抗压强度测定)

教学要求

掌握混凝土的组成、主要技术性质和应用,掌握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试验方法,了解混凝土外加剂和其他混凝土的特点和用途。

(六)建筑砂浆

课程内容

1、砌筑砂浆组成材料;技术性质;配合比设计;应用。

2、其他品种砂浆抹面砂浆;防水砂浆。

3、试验四:

砂浆试验(稠度、分层度、抗压强度测定)。

教学要求

了解砌筑砂浆的组成材料、技术性质,掌握砌筑砂浆的配合比设计。

了解抹面砂浆、防水砂浆的特点和用途。

(七)砌体材料

课程内容

1、砌墙砖普通砖;空心砖。

2、建筑砌块蒸养粉煤灰硅酸盐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3、新型墙体材料。

4、试验五普通粘土砖试验(外观质量检查、强度测定)。

教学要求

掌握砌墙砖的种类、技术性质,基本掌握砌墙砖的试验方法,了解砌块和新型墙体材料的特点和应用。

(八)钢材

课程内容

1、钢的分类。

2、钢的主要性能机械性能;工艺性能;冷加工与时效。

3、化学元素对性能的影响碳;硅;锰;磷;硫;氧;氮。

4、钢材技术标准和钢号表示法普通碳素钢;优质碳素钢;普通低合金钢

5、常用建筑钢材钢筋;钢板;型钢;钢管。

6、试验六钢材(钢筋)性能试验(拉伸、冷弯试验)。

教学要求

初步掌握钢材的分类、钢号的表示方法、钢的性能和常用钢材的用途。

(九)防水材料

课程内容

1、沥青石油沥青;煤沥青。

2、沥青制品卷材;沥青胶和底子油;防水涂料;防水嵌缝材料。

3、新型防水材料。

4、试验七:

石油沥青试验(针人度、延伸度、软化点测定)

教学要求

了解沥青、沥青防水制品及其他防水材料的性能、应用和保管。

(十)绝热材料

课程内容

1、材料的热工性质导热性;热容量。

2、无机材料纤维材料;粒状材料;多孔材料。

3、有机材料软木板;水泥丝板;泡沫塑料;软质钙塑板;轻质纤维板;毛毯。

教学要求

了解绝热材料的组成、种类及特点,基本掌握其用途。

(十一)木材

课程内容

1、木材的种类和构造。

2、木材的主要性质含水率;变形;强度。

3、木材的干燥防腐干燥(天然干燥,人工干燥);防腐。

教学要求

了解木材的种类、性质和木材的干燥、防腐方法。

(十二)石材

课程内容

1、建筑中常用岩石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

2、石材的技术性质表观密度;抗压强度;抗冻性;耐水性。

3、石材的品种及应用毛石;料石;石板材;石碴。

教学要求

了解石材的品种、技术性质及选用。

(十三)建筑装饰材料

课程内容

1、装饰材料的分类和技术要求。

2、建筑陶瓷外墙面砖;内墙面砖;地砖;陶瓷锦砖;琉璃制品。

3、玻璃及制品平板玻璃(普通窗玻璃;透紫外线玻璃;吸热玻璃漫射玻璃,夹丝玻璃;橱窗玻璃;钢化玻璃;彩色玻璃)和玻璃制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