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安全法制教育教案.docx
《中学生安全法制教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安全法制教育教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生安全法制教育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
三、知识技能目标:
让学生更了解法律,并知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在遇到某些情况下(如:
被打劫,勒索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教学重点: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五:
教学过程:
引言:
同学们都有十五,六岁了,相信大家都会判断是非对错,可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未成年人因为一时的糊涂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呢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率有升没减,面对这个沉重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去深思呢?
主要内容:
(一)你对法律知多少:
1,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请你举例说说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
旷课,夜不归宿,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携带管制刀具等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的意识是很可贵的,有些未成年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态度.如认为父母"赶不上潮流",对父母的话听不进去,甚至动不动就与父母顶撞,耍态度,发脾气;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很反感,认为是和自己过意不去.如果连教师,家长的正确教育也不接受,那就很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现偏差.
案例:
一个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因为害怕第二天的家长会很晚才回到家.回家之后父亲知道他成绩很差就辱骂他,逼得他与父亲顶撞之后离家出走.
请大家思考:
你是怎样看待故事中的父子俩的做法的(讨论)
(三)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案例:
小陈是一个农村姑娘,9岁时由父母做主,同一个21岁的男青年订立了婚约.男方给了小陈的母亲1960元礼金.小陈13岁时,提出要与男方解除婚约.男方不肯,坚持"要人不要钱".小陈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便到法院起诉,要求解约.法院经过调查,在做好疏导工作的基础上,依法裁决由小陈的父母退还男方1960元礼金,小陈与男方解除非法婚约.就这样,小陈依靠法律,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学会断案
例1.父母不让孩子上学违法吗
答案:
违法
答案:
不正确
原则:
1.依靠法律,预防违法犯罪对自己的侵害
依靠法律,必须用法.要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行使权利,并在违法犯罪行为对自己形成侵害时,能够依靠法律手段进行自我保护.要做到:
一克服"害怕对方报复,干脆自认倒霉"的错误思想;二克服"管它三七二十一,我私下找人报复"的错误做法.总之,就是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我保护,而不能用个人感情代替政策,法律.
2.依靠组织,预防违法犯罪对自己的侵害
3.依靠群众,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对自己的侵害
4.依靠智慧,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对自己的侵害
基本方法:
1.义正辞严,当场制止.
当你受到坏人的侵害时,要勇敢地斗争反抗,当面制止,绝不能让对方觉得你可欺.你可以大喝一声:
'住手!
想干什么","耍什么流氓"从而起到以正压邪,震慑坏人的目的.
2.处于险境,紧急求援.
当自己无法摆脱坏人的挑衅,纠缠,侮辱和围困时,立即通过呼喊,打电话,递条子等适当办法发出信号,以求民警,解放军,老师,家长及群众前来解救.
3.虚张声势,巧妙周旋.
当自己处于不利的情况下,可故意张扬有自己的亲友或同学已经出现或就在附近,以壮声势;或以巧妙的办法迷惑对方,拖延时间,稳住对方,等待并抓住有利时机,不让坏人的企图得逞.
4.主动避开,脱离危险.
明知坏人是针对你而来,你又无法制服他时,应主动避开,让坏人扑空,脱离危险,转移到安全的地带.
5.诉诸法律,报告公安.
6.心明眼亮.记牢特点.
遇到坏人侵害你时,你一定要看清记牢对方是几个人,他们大致的年龄和身高,尤其要记清楚直接侵害你的人的衣着,面目等方面的特征,以便事发之后报告和确认.凡是能作为证据的,尽可能多的记住,并注意保护好作案现场.
7.堂堂正正,不贪不占.
不贪图享受,不追求吃喝玩乐,不受利诱,不占别人的小便宜.因为"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往往是贪点小便宜的人容易上坏人的当.
8.遵纪守法,消除隐患.
课题: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教学目标:
1、使广大学生了解本法内容。
2、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本法中所列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3、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青少年。
教学重点:
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授课内容:
同学们!
今天的法制教育让我们一起学习1999年6月28日由第九届全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十次会议通过的,1999年11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对青少年一代寄予了无限的希望,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国家出台诸多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是保护青少年成长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一共八章,分别为:
总则;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教育;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未成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法律责任和附则。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本法中的第三章;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
俗话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又有俗话说:
风是雨的头。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
此间必然会出现诸多前兆与信号。
小错不断,大错必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由于他们长期养成了不良行为,放任自己而又没有及时有利的得到矫正而发展形成的。
根据常见的违法犯罪征候、迹象,根据外部表象的差异其前兆分成8类6种
1、言语:
经常骂街、谈男论女、隐语黑话、好说谎话、缄口不言、脏话不断。
2、举止:
衣帽不整、精神不振、吊儿郎当、蛮横无理、顶撞师长、爱打群架、强行索物、哥们义气、逞强跋扈、轻佻放纵、坐卧不安、行踪诡秘、大把花钱,喜怒无常。
3、结交“哥们、姐们”、口哨唤人、纸条传情、纹身标志。
4、起居:
生活懒散、饭量骤减、出没无常、结群闲逛。
5、打扮:
注重打扮,过度化妆、讲究发型、统一装束。
6、嗜好:
抽烟喝酒、参与赌博、混迹舞场、偷阅书刊、迷恋网吧。
7、携物回家、护身器具、异性物件、书包异物。
8、学业:
旷课逃学、成绩突降、考试作弊、课堂捣乱、课上睡觉。
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列出了九种不良行为:
(1)旷课、也不归宿;
(2)带管制道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6)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8)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9)其它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对具有以上所列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如果不及时教育、其不良行为得不到有力的尽快的矫正,那不良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违法犯罪,前兆就变成违法犯罪事实。
例二、北京曾处理过一个8人抢劫、流氓团伙,平均年龄不足14岁,他们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作案15起。
这8个人也都是从小很小就不良习气缠身,行为不端,劣迹斑斑,有的不到及时矫正,最终也走向犯罪。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二、防未成年人犯罪要冲预防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开始
1、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小抓起,从现在做起。
良好习惯,良好行为的养成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培养训练。
预防不良行为必须从小抓起;
2、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具体的小事抓起。
小事不小。
小时不抓,就演变成大错。
教育无小事;
从小抓,抓小事,久而久之,形成良好习惯,使不良行为得到及时的制止和矫治,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抓好两“小”,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环节。
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接班人。
祝每一位同学都成为遵纪守法,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法制教育课教案: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授课年级:
7--9年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我国颁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掌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个人的亲身感受、所见所闻、或利用在课前的探究活动中调查了解到的典型事例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特别是对“我国颁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逐步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自觉性,使自己健康地成长起来。
教学过程:
1.出示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
第一组:
文字资料:
"弱智儿遭虐待死亡"
图片:
"三缺一,凑个手"
第二组:
图文资料"老师打学生耳光"
图片:
地摊"游戏"莫伸向孩子等
2.学生分组讨论:
还有哪些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现象?
如何才能有效制止这些现象?
(10分钟)
小组代表发言,总结本组讨论结果,老师适当补充。
揭示主题: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板书)
案例分析:
他们竟向同学连捅70多刀
分析方向:
社会的不良影响;自身的抵抗力弱,法律意识淡薄。
浙江省少管所调查表明,大部分因杀人而进少管所的少年犯的业余爱好是看武打录像、武侠小说和玩电子游戏,最羡慕的人就是武艺高强的武侠英雄。
他们认为,打架时动刀子让对方流血便是英雄的表现。
而许多犯偷盗罪的少年犯最向往的则是做一个有钱人。
一位少年犯说家里父母很宠他,每月给他的零花钱有上千元,但和社会上一些人出入歌厅挥金如土的"潇洒"样相比,他觉得自己仍很寒酸,于是便与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一起去偷。
据公安部调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趋势。
未成年人犯罪人数绝对值增加,近几年每年查获15万。
比1986年增加1倍
不仅犯罪率上升,而且出现年龄低龄化、手段智能化、团伙性和暴力性犯罪增多的特点。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从这方面来说,也必须加强立法,约束青少年的行为。
现在请同学们谈谈,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国家的利益有什么关系?
(同学发言后,教师归纳。
)
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重大,需要国家给予特殊关注(板书)
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能否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直接关系到革命前辈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问题。
因此,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和保护,但是我们通过前面的讨论知道,在当今社会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我国现行的法律又不足以充分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所以,制定关于保护青少年的专门法律,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板书)
(1)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板书)
(2)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基本原则。
(板书)
第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板书)
此项原则的意义:
就是国家、社会和家庭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防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发生,救济、恢复已经被侵害的未成年人权益。
第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板书)
第三、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
(板书)
各项保护措施都要适应未成年人特殊的年龄、生理、心理特征,才能有效。
第四、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简称教育原则。
(板书)
教育和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因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们;而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其辨别是非的能力,又能促使他们加强自我保护,勇敢地同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做斗争,达到保护的目的。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重要道理:
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必要性。
两个具体知识:
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四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
典型例题
阅读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资料说明了什么?
(2)为了解决资料中所反映的问题我国颁布了哪些相关法律?
分析与解答:
为了考察学生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这一教学重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语言组织与表达的能力,设立此材料分析题。
答案要点:
(1)材料说明在现实生活中,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和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各种违法犯罪事件时有发生,迫切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国家给予特殊关注。
事实证明也只有法律才能切实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
(2)为了打击一切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国先后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这两部法律的颁布实施,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法律依据。
2.多项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对象的有:
A.所有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
B.所有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婴儿、幼儿、儿童、少年
C.所有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未满18周岁的青年
D.所有婴儿、幼儿、儿童、少年和未满18周岁的青年
分析与解答:
未成年人的涵义是要求学生记忆的知识目标之一,设计此题的目的就是为了强化学生对此知识点的正确理解与掌握。
答案:
BC
3.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分析与解答:
设计此题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记忆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基本原则的内容。
答案要点:
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这是保护未成年人工作首先应当遵循的原则,同时也是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目的和我国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目的;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简称教育原则。
习题精选:
1.选择题:
我国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之外,另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是:
(B)
A.义务教育法 B.未成年人保护法
C.保护妇女和儿童合法权益法 D.民法通则
2.组织学生观看我国首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电影《为了明天》,并写出观后感,利用课上时间进行交流或者出一期板报,评出优秀作品。
3.结合本课内容,组织学生到当地法院的少年法庭进行旁听,或者到当地的拘留所、少管所参观,观看违法人员的改造情况,让违法人员讲述他们的违法经历,即所谓的“污点教育”。
分析这些违法人员违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自己应当吸取什么教训。
三、知识技能目标:
让学生更了解法律,并知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在遇到某些情况下(如:
被打劫,勒索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教学重点: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五:
教学过程:
引言:
同学们都有十五,六岁了,相信大家都会判断是非对错,可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未成年人因为一时的糊涂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呢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率有升没减,面对这个沉重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去深思呢?
主要内容:
(一)你对法律知多少:
1,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请你举例说说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
旷课,夜不归宿,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携带管制刀具等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的意识是很可贵的,有些未成年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态度.如认为父母"赶不上潮流",对父母的话听不进去,甚至动不动就与父母顶撞,耍态度,发脾气;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很反感,认为是和自己过意不去.如果连教师,家长的正确教育也不接受,那就很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现偏差.
案例:
一个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因为害怕第二天的家长会很晚才回到家.回家之后父亲知道他成绩很差就辱骂他,逼得他与父亲顶撞之后离家出走.
请大家思考:
你是怎样看待故事中的父子俩的做法的(讨论)
(三)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案例:
小陈是一个农村姑娘,9岁时由父母做主,同一个21岁的男青年订立了婚约.男方给了小陈的母亲1960元礼金.小陈13岁时,提出要与男方解除婚约.男方不肯,坚持"要人不要钱".小陈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便到法院起诉,要求解约.法院经过调查,在做好疏导工作的基础上,依法裁决由小陈的父母退还男方1960元礼金,小陈与男方解除非法婚约.就这样,小陈依靠法律,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学会断案
例1.父母不让孩子上学违法吗
答案:
违法
答案:
不正确
原则:
1.依靠法律,预防违法犯罪对自己的侵害
依靠法律,必须用法.要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行使权利,并在违法犯罪行为对自己形成侵害时,能够依靠法律手段进行自我保护.要做到:
一克服"害怕对方报复,干脆自认倒霉"的错误思想;二克服"管它三七二十一,我私下找人报复"的错误做法.总之,就是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我保护,而不能用个人感情代替政策,法律.
2.依靠组织,预防违法犯罪对自己的侵害
3.依靠群众,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对自己的侵害
4.依靠智慧,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对自己的侵害
基本方法:
1.义正辞严,当场制止.
当你受到坏人的侵害时,要勇敢地斗争反抗,当面制止,绝不能让对方觉得你可欺.你可以大喝一声:
'住手!
想干什么","耍什么流氓"从而起到以正压邪,震慑坏人的目的.
2.处于险境,紧急求援.
当自己无法摆脱坏人的挑衅,纠缠,侮辱和围困时,立即通过呼喊,打电话,递条子等适当办法发出信号,以求民警,解放军,老师,家长及群众前来解救.
3.虚张声势,巧妙周旋.
当自己处于不利的情况下,可故意张扬有自己的亲友或同学已经出现或就在附近,以壮声势;或以巧妙的办法迷惑对方,拖延时间,稳住对方,等待并抓住有利时机,不让坏人的企图得逞.
4.主动避开,脱离危险.
明知坏人是针对你而来,你又无法制服他时,应主动避开,让坏人扑空,脱离危险,转移到安全的地带.
5.诉诸法律,报告公安.
6.心明眼亮.记牢特点.
遇到坏人侵害你时,你一定要看清记牢对方是几个人,他们大致的年龄和身高,尤其要记清楚直接侵害你的人的衣着,面目等方面的特征,以便事发之后报告和确认.凡是能作为证据的,尽可能多的记住,并注意保护好作案现场.
7.堂堂正正,不贪不占.
不贪图享受,不追求吃喝玩乐,不受利诱,不占别人的小便宜.因为"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往往是贪点小便宜的人容易上坏人的当.
8.遵纪守法,消除隐患.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人人有责
教育目标:
1.通过上网查找以及实地参观上海市禁毒教育馆的第一展厅,使学生了解毒品的定义、种类和特性,进一步帮助学生正确识别毒品,树立防范意识;
2.通过参观以及各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性,从内心产生毒品的抗拒情感;
3.教师以身作则,促使学生对禁毒宣传真正行动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活动形式:
实地参观,任务卡片,席地谈话,知识竞答,小组交流,游戏互动。
重点难点:
重点:
正确识别毒品,树立防范意识;认识毒品的危害性;
难点:
促使学生认识到禁毒宣传的重要性,积极参与禁毒宣传的行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活动准备:
1.请同学们登录上海市禁毒教育馆官方网站(),初步了解一些基本的禁毒常识;
2.安排分管社会实践任务的副班长预约联系上海市禁毒教育馆,确定参观时间等相关事宜;
3.写有任务的卡片(并请每位同学带笔),用彩色打印机打印好的毒品(鸦片、大麻、海洛因、摇头丸、冰毒、K粉、LSD)外观的图片;
4.电视谈话节目的内容(主题:
毒品的危害);
5.全班35位同学,按照“异质分组”的原则分成六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6名成员(只有一个组是5名),并请同学民主选举出一位组长,以便在主题班会中组织同学积极参与活动(各环节主持活动的同学也编入学习小组,并参与活动)。
活动过程:
早上9:
00,正是禁毒馆开门的时间,同学们准时在禁毒馆门口集中,体育委员清点人数,班主任老师在入口处做好参观登记。
一、青春有悔
跟随着馆内讲解员,同学们首先进入的是禁毒馆的序厅,灯光昏暗的隧道,仿佛带领大家走入毒品黑暗的深渊。
在175度的弧幕影厅里,通过3D影片《毒品与人类》,回顾毒品在中华大地上产生的罪之缘,探讨人性与毒性之间罪与罚、救与赎的百年博弈。
二、辨识毒品
进入第一展区,每位学习小组的组长向团支书认领任务卡片。
认领好任务卡片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各组迅速散开,通过第一展区展示的内容,寻找答案,完成手中的任务卡片。
在各小组完成手中任务卡片的任务后,回到集合地点,然后到团支书那里辨识事先打印好的各种毒品的图片。
每项任务记10分,由数学课代表统计记录各组完成任务的情况。
三、毒品危害
毒品可以损害人的身心健康,毒品会引发家庭危机,毒品常常诱发违法犯罪,毒品还能造成社会财富流失,……,种种危害,警示同学远离毒品。
充分利用禁毒馆的资源,就第二展区的展示项目(生命的侵害、吸毒后的你、亲人的眼泪、全球毒情),各学习小组选择一项内容进行分组活动,分组活动由组长负责。
分组活动完毕,各小组集中。
接下来,以电视直播谈话节目的形式讲述毒品的危害。
节目由一位同学(组织委员)担任主持人,再请三名同学(来自不同的小组,口才好的)担任节目的嘉宾。
一位同学从医生的角度,就吸毒会对人体带来怎样的伤害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位同学从家庭的角度出发谈谈毒品导致的家庭悲剧。
一位同学引导全班同学一起闭上眼睛想象吸了毒后容貌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来说说毒品的危害。
四、禁毒斗争
跟随着讲解员,同学们又进入了第三展区,这一展区,主要展示的内容是:
禁毒斗争。
中国百余年来的禁毒历史,要从林则徐虎门销烟说起。
这个在语文、历史课本中出现的人物,如今就形象逼真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看着眼前这张坚毅的脸庞,同学们深深感受到中国禁毒斗争的决心和力量。
五、戒除毒瘾
党的政策鼓励更多的戒毒者成功戒除毒瘾。
自述屋是第四展区吸引眼球的展项,同学在相对安静的钟罩式空间内,带起耳机,倾听戒毒人员与毒瘾抗争的心路历程。
六、互动游戏
第五展区是一个开放的互动展区,同学们最感兴趣的最有热情的就在这个展区了,他们在这里积极参加一些互动游戏,在动手和动脑的过程中,对有关禁毒的常识加深理解。
通过互动游戏,既学习了拒绝毒品的知识,又加深了参与者对毒品危害的印象,增强了防毒的意识和能力。
展项:
心理大PK——参与者通过与毒品有关的心理挑战情境,从中认识、体验心理危机和心理预防、维护或干预的方法,从而成为“心理大PK”的赢家。
展项:
闯关五人组——参与者在规定时间内答对10道禁毒知识选择题,即成功闯关。
展项:
双面人——一面是巧言令色;一面是用心险恶。
戳穿毒贩的假面,识破他们的伎俩,便能明智地拒绝诱惑,远离涉毒危险。
展项:
擦亮眼睛——灯红酒绿的娱乐场所,喝了一半的酒杯,已经开启的饮料瓶,所谓的“俱乐部糖果”、陌生人递上一杯酒、一支烟都有可能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沾上毒品。
提高警觉,保护自己。
展项:
媒体看板——即时录入有关禁毒的报道,参观者可随意打开或圈点新闻剪报,观看视频影像,了解相关信息。
展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