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阅读延伸三评价赏析类学案A.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05918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阅读延伸三评价赏析类学案A.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诗歌阅读延伸三评价赏析类学案A.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诗歌阅读延伸三评价赏析类学案A.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诗歌阅读延伸三评价赏析类学案A.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诗歌阅读延伸三评价赏析类学案A.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歌阅读延伸三评价赏析类学案A.docx

《诗歌阅读延伸三评价赏析类学案A.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阅读延伸三评价赏析类学案A.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诗歌阅读延伸三评价赏析类学案A.docx

诗歌阅读延伸三评价赏析类学案A

1.2010宣武一模

新城道中①(二首选一)

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②。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③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④春耕。

[注]①此时是神宗六年春诗人在杭州通判任上出巡,于赴新城道中所作。

②铜钲:

铜锣。

③西崦:

西山。

④饷:

犒劳。

(1)细致体会,说说这首诗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评分标准】:

本题3分。

“对自然美(或‘山村春色’)的赞赏”“对百姓欢乐的体察”“对春耕劳作的欣赏”,答出一点给1分。

若将后两点答成“对民情农事的关注”,可给2分。

【答案】这首诗流露出作者热爱自然、关注劳动、体察民情的愉悦之感。

(2)全诗来看,前二句“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有何作用?

(4分)

【评分标准】本题4分。

任选两点作答,答对一点给2分。

【答案】

①“欲山行”总启下文,为后6句写道中具体所见引路。

②“东风知”“吹断积雨”流露出清新、快乐之意,为全诗奠定情感基础。

③“东风知”运用了拟人手法,使人感到亲切,为下文表现内心舒畅营造了氛围。

(3)对于这首诗第二联即第三、四句的评价,存在不同看法。

元代方回《瀛奎律髓》卷十四云“三、四(句)颇拙耳”;清人纪昀也认为这两句中的“絮帽”“铜钲”的比喻太俗气——“究非雅字”。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请以你所熟悉的古诗词作品为例,写一段赏析文字谈谈自己对“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中比喻这一修辞运用的评价。

要求:

观点鲜明,分析深入,表达得体,200字左右。

(10分)

[参考作品:

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白居易《琵琶行》;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

示例1

我同意这种看法,好的比喻应该是形神兼备,这首诗第二联的比喻确实是有些俗气。

苏轼将晴云比作絮帽,将初日比作铜钲,喻体为生活中常见之物,虽形象生动,却也着实缺少了美感、新意。

这样的比喻只是取其形似,而没有考虑到神似的方面。

相比较而言,李煜的《虞美人》便略胜一筹了。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中将愁绪无边比作绵延不断的溪水,其多其绵长之神似让人不禁眼前一亮,耳目一新!

这样的比喻不仅准确传达了的情感,同时也给人深刻印象,得以千古流传。

与之相比,“絮帽”“铜钲”仅仅从形似的角度设喻便显得黯然失色了。

示例2

我也认为这两句中的比喻太俗气。

比喻不仅要象,而且要美。

比如李煜的《虞美人》中将愁绪比作“一江春水向东流”,既体现出了愁思缠缠绵绵的特点,更令人似乎看到了清澈了江水而获得了审美愉悦。

类似的例子还有苏轼的《念奴娇》中将将水花比作“千堆雪”,《琵琶行》中将音符比作珠玉。

这些比喻这所以优美雅致,是因为其喻体带有高雅、脱俗的特技。

反观本词中将晴云比作“棉帽”,初日比作“铜锣”,是贴切有余而美感不足。

非但没有为画面添彩,反而降低了景物的美感。

因此我认为,这两个比喻不好。

示例3

我认为这两处比喻用得好,为全诗增了色。

诗中写道:

岭上的白云披戴着絮帽,日出时分树枝上挂着铜锣。

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山岭好似戴着絮帽,太阳的圆,写出了山间的一派美景,凸显了作者即将赴田间的欢庆兴奋之情。

如同《虞美人》中的比喻“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

李煜将亡国之愁比作江水,凸显了忧愁连绵不绝,形象生动地表达作者亡国之痛。

苏轼一诗中第二联表现了即将与民欢庆的喜悦兴奋之情,作诗给民众品读,就应当运用百姓易懂,通俗的话来表达。

因此,我不同意方回、纪鈞的观点。

2.西城2010期末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①宿置酒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②,曲尽河星稀③。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④。

【注】①斛斯山人:

复姓斛斯的隐士。

②松风:

古琴曲,即《风入松曲》,此处也有歌声随风而入松林的意思。

③河星稀:

银河中星光稀微,指夜已深。

④忘机:

忘记世俗的机心,不谋虚名蝇利。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首两句中的“暮”和“归”两字表明,直到天色已晚,诗人这才踏上归途。

B.三四句意思是说,诗人看到青翠的山岭被夜色笼罩,油然而生苍茫寥廓之感。

C.“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两句中,“入”和“拂”两字赋景物以人的情态。

D.最后几句意思是说,主客在欢言挥酒、长歌曲尽之下,不知不觉就到夜深了。

(2)从全诗来看,令诗人“陶然”的原因有哪些?

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3)对上面一首诗“相携及田家”一句中的“相携”,有人认为是斛斯山人与诗人相携,也有人认为是月与诗人相携。

结合原诗,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与思考谈谈你的认识。

不少于200字。

(10分)

【答案】

(1)B(本题考查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心生苍茫寥廓之感”是对“苍苍”的误解,根据情境可知,此处“苍苍”应该是对日暮时分作者眼前所见色彩的客观描述)

(2)诗人白天游山,山中的美景令人神怡;日暮投宿,田家的恬静令人称羡;主客畅饮,忘机的欢快令人沉醉。

评分标准:

共3个要点,答出1点,1分;答出2点,2分;答全3点,4分。

(3)(评分标准)明确认识,2分;结合诗句解释,2分;联系体验与思考分析,4分,语言表达,2分。

认同哪一种理解,都可以。

只是都需要有对原诗诗句的分析理解来支持。

至于体验或思考,可以联系李白作品,也可以联系更广泛的作家作品。

提示:

人与人相携,落脚于诗意在叙事方面的照应。

诗人与斛斯有朋友间的交往,又因为游山而相聚在一堂,而且最后主客欢饮高歌以至于沉醉,足可见出两人之间情谊的深长,自然有相携的可能。

这是诗歌叙事时常用的表达途径,体现的是顺理成章。

人与月相携,落脚于表达中技巧方面的照应。

诗中有下山时关于月的联想,又有于山下投宿的事实,自然也可以有假想象而相携的情致:

“山月随人归”是月解人意,“相携及田家”是人亦有情。

这是诗歌语言运用中的常见现象,传递的是诗情诗趣。

示例1

我认为诗人是写与月色相携至田家。

前句中提及“山月随人归”可见诗人游山后踏着暮色,携着山月开始归程,也因而在绿竹青萝间偶访田家,小叩荆扉欢言畅饮,长歌陶然。

李白诗中多出现明月的意象,也每每将其拟人化,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仿佛明月是知己、是好友,而诗中的相携若指的是诗人携月,则为全诗增添了一层清新浪漫的色彩,也更切合诗人的创作风格,并且全诗弥漫着遇到知己的喜悦,欣赏山色的开怀,美酒共醉的陶然,衬以月色相携则更添意趣,更体现出作者陶然忘机的心境。

示例2

我更认同诗人与斛斯山人相携之说。

从原诗来看,此诗重于写实。

作者以优美浪漫的文字记叙了自己至友人家,欢言挥酒、长歌曲尽至夜深而“陶然共忘机”的全过程。

故人前来,山人必出郭远迎,相携及园。

途中两寄情山水之人观菊赏柳,共叙友情,这是多么使人怡然的场面!

做此理解,更能领悟到二人友情的珍贵,更能体味到“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的心有灵犀,更能赏玩到山人对作者友情“户庭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的珍惜。

若作与月相携之解,其寓意未免空泛。

综上所述,与山人相携之说更为合理。

3.2014东城期中联考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二两句说,作者自己进入中年以后即开始厌倦尘俗,晚年就归隐于终南山边。

B.三四两句说,作者经常独自游山赏景。

“每”即“常常”,“胜事”指山中美景。

C.五六两句写游山之趣:

沿着溪水行至尽头,还可以坐下来看白云从岩岫间生起。

D.七八两句中说,作者偶遇山中“林叟”,与之谈笑言欢,竟不舍得让老人回家。

(2)这首诗三、四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各是哪个字?

请结合诗意作简要分析。

(4分)

 

(3)对“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二句,近代俞陛云《诗境浅说》言:

“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

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

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

”这两句诗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

请结合自身经历或社会实际来谈谈你的感悟。

(不少于200字。

【答案】

(1)D(七、八句是说作者在山中偶遇林叟,与之谈笑,自己忘了归期)

(2)最精炼传神的两个字分别是“独”和“空”。

诗人只身独游终南山,只是随兴而为;满山美景不需与人共享,但求自己心会其趣而已。

这两个字表达出了诗人归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

或:

最精炼传神的两个字分别是“独”和“空”。

诗人兴致来时,只能独自游山;纵有满山美景,也只能一人欣赏。

在离尘绝俗的空静中也不得不承受着随之而来的孤独落寞。

(指出两个字1分,结合诗句合理解说2分,分析两个字所表达出的情感1分)

(3)例1.“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二句意为诗人走到了流水的源头,在那里悠然欣赏云卷云舒。

游览之时,本以为已经到了尽头,一切风光皆以遍览,却往往因为达到了至高之地或者人迹罕至之境而发现意料之外的绝美景致。

人生亦是如此,当我们历尽艰辛,同时也尽赏一路上的风景之后,达到预期的人生高度,在那里,会发现未曾意料的胜景,这是对坚韧的跋涉者的嘉奖,也是使你继续向前探索的“诱惑”。

所以,人生不存在所谓的“水穷处”,每一个终点便是新的起点,已经达到的高度实则是一个你自己创造的起点,给自己以更开阔的眼界,让以前甚至从未想象到的新风景成为使你再次启程的动力,自此风雨无阻,倍道兼程,只为下一次的“坐看云起时”。

例2.这两句诗让我感受到“求学之义理亦无穷。

”通观全诗,这两句传达出诗人归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于水穷处看到妙境之无穷。

诗人在独赏山景时,油然产生世事变化之无穷感,山中美景如此,求学之义理亦如此。

求学过程中,只有行至尽头,才能发现一片新天地。

才能有“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

我们探寻真理中,正是不断地来到新的天地,发现新的景象。

“古人……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古人启示我们要探究,思考得深入而广泛。

因此,“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有一片化机之秒,蕴含“求学之义理亦无穷”的哲理。

4.2011海淀期中

秋晚登城北门

陆游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①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②。

【注】①杜陵:

本指长安,此处借指汴京。

②梁州:

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大散关就在此地,诗人曾在这里驻守。

梁启超称赞陆游“亘古男儿一放翁”,请根据这首诗的内容概括陆游的“男儿”本色,并联系你的阅读积累或社会现实,谈谈你对“男儿”的认识。

(不少于200字)(10分)

【答案】

(1)概括陆游的男儿本色——虽遭弃置,但报国雄心不减;虽壮志难酬,但爱国之心矢志不移;有勇于担当的家国意识;有心系国家安危的责任感。

2分。

(答出两点即可)。

(2)谈出认识,有观点句,2分。

(观点鲜明,认识清楚)

(3)联系阅读积累或者结合社会现实,4分。

(举例具体,恰当,有类比关系;有分析,分析深入)

(4)语言表达,2分(思维清晰,没有病句,1分;语言精彩,用词恰当,2分。

例1.这首诗中描写了一个愁绪满怀,感慨身世,担忧国家命运的爱国男儿的形象。

我认为:

“男儿”就是不计较个人得失,以天下为己任的形象。

谭嗣同是“男儿”,他主张改革变法,不畏恶势力,为了天下苍生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鲁迅是“男儿”,求学期间,他认识到国民的劣根性,果断弃医从文,以振聋发聩的文字救麻木的国民于水火之中。

他亦以天下为己任。

就像顾炎武所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我想,当“匹夫”把天下兴亡当作自己的责任,以天下为务时,那么“匹夫”就不再是“匹夫”了,而是“男儿”。

例2.即使山河兴废,即使身世安危,陆游的心依旧惦念着国家,依然忠心于故国,国兴时为之坚守,国亡时为之牵肠,这便是陆游的“男儿”本色。

我认为,对国家忠诚并愿为国之兴亡付出一切的人可称为“男儿”。

在战场上,辛弃疾统帅大军,挥刀杀敌,保家卫国,以男儿血肉之躯固山河之安稳,此为“男儿”;在朝堂上,韩愈青衫孑立,忠诚进谏,为民请命,以男儿真诚之心助国家之强盛,此亦为“男儿”。

“文死谏,武死战”,这便是古之“男儿”最真实的写照,不为私利,以大家之心关怀国家天下,心济天下,“男儿”就是如此。

5.2012年海淀二模

踏莎行•山居

张抡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

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

松醪[注]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

[注]“松醪”:

是松膏酿制的酒。

12①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秋入云山”,语言简明形象,“入”字写出了深山秋意飒然而至的景象。

B.词人以“潇洒”形容“物情”,赋予山中万物以情志风神,秀逸灵动,意蕴无穷。

C.下片写月圆之夜,诗人身处良辰佳景,独对冷清的秋夜,难免心生孤寂悲切之情。

D.上片写了斑斓如画的秋山景象,下片写了清朗闲雅的山居之景,诗中有画,情景交融。

②词人的山居生活有什么特点?

词中是怎样表现的?

(4分)

【答案】①C②特点:

山居生活惬意自在、闲适清闲。

一是,以优美旷远,清幽自然的环境来映衬;二是,写与山村田野老相伴对酒共话的日常生活反映;三是,写作者淡泊的心境,怡然自得的心境来表现。

古今诗歌中有许多描写秋景的佳句,诗人对秋景的描写也各有千秋。

请结合“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一句并再举一个描写秋景的句子,对它们的特色加以赏析。

(不少于200字)(10分)

示例1

“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这两句诗,以“万”“千”见壮,“丹”“碧”“黄”“幽”见色彩,“碧云边”见旷远,“幽岩下”见清幽。

秋山壮丽,色彩明丽、斑斓绚丽,宁静、旷远、清幽,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意境深远的秋山画卷。

再如范仲淹《苏幕遮》中“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先从高低两个角度描绘出寥廓苍茫的秋景。

然后说着湛碧的高天、黄金的大地一直向远方延伸,连接着天地尽头的淼淼秋江。

江波之上,笼罩着一层翠绿的寒烟。

四句诗,碧云、黄叶、翠烟构成了一幅意境深阔多彩的秋色图。

与本词写秋各有千秋,异曲同工。

(4+1+3+2=10分)

示例2

人大附中:

“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运用对比的手法,万片火红的枫叶挂在碧蓝的天边,千支黄花立在幽黑的岩石之下,词人运用强烈的色彩对比描绘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秋日图景,生动形象又强烈地展现了斑斓如画的秋日景色。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特点是细节的描写。

//诗人借单纯对枫叶颜色的描绘,以二月红花作比,更强烈地突出了山间霜叶之火红,由一叶令人联想到漫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秋日火红枫叶的一派景色,引人无限遐想回味。

从对枫叶的细节描绘渲染出整个秋景的迷人氛围。

(4+1+3+2=10分)

示例3

人大附中:

“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绘出了一幅红叶挂满枫树枝头,洁白的云彩布满天边,幽静的岩石下菊花开遍的秋日之景,词人以“丹”“黄”“碧”等表现颜色的词以及“千”“万”等表现数量的词将三幅美好的秋景凝成这两句词,使诗句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

//而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虽同样是写秋景,却以“落木”“萧萧”等字眼将秋天萧索、肃杀的特点描写得淋漓尽致。

一个色彩明丽,一个色调暗淡;一个表达闲适,一个畅叙悲情,可见诗人对秋景的描写随景致、心境不同而各具特色,各有千秋。

(4+1+3+2=10分)

6.2014朝阳一模

泾溪

杜荀鹤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险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溪兴①

杜荀鹤

 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篷底独斟时。

醉来睡着无人唤,流到前溪也不知。

注释:

①此诗系诗人晚年归隐家乡时所作。

②瓦瓯:

陶制的小盆。

  ①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诗运用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思考。

    B.后诗托物言志,借助溪流表达诗人的人生志向。

    C.两诗内容不同,前诗旨在说理,后诗意在抒怀。

    D.两诗风格不同,前诗平实警策,后诗自然清新。

  ②从《溪兴》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5分)

 

  ③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泾溪》一诗后两句蕴含的人生哲理。

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一哲理的认识。

不少于150字。

(12分)

13.(20分)

①(3分)B

②(5分)答案要点:

一个随遇而安、闲适自在、孤寂的隐者形象(2分,形象特点1分;隐者形象1分)

能结合具体诗句,紧扣诗人形象特点分析(3分)

③(12分)评分要点:

人生哲理:

居安思危(指处在安定的环境,而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难。

)(概括哲理2分,意思对即可)

观点明确2分;联系实际分析4分;语言4分。

7.2012高三上朝阳期末

1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

(7分)

精卫①

顾炎武②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

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注】①精卫:

古代神话中记载的一种鸟。

相传炎帝的小女儿在东海溺水而死,死后化身为鸟,名叫精卫,飞到西山衔木石以填东海。

②顾炎武:

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曾参加昆山抗清义军。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四句问精卫:

万事皆有不平,你何必目空一切,自讨苦吃,以微小的身躯衔木填海不止?

B.五至八句精卫回答:

我誓要填平东海,纵然力竭身沉,也绝不改变,大海不平,心无绝期。

C.诗歌前八句采用一问一答的对话形式,明确地揭示了精卫矢志平海、不惜捐躯的崇高精神。

D.诗歌末三句感叹西山衔木之鸟虽多,可是那些鹊、燕之类来来去去,却都只是为自己做窝。

①(3分)

【答案】A(“目空一切”有误,“空”在此处意为“白白地”)

②这首诗结尾处刻画了鹊、燕等众鸟的形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分)

【答案】诗中刻画了鹊、燕等众鸟来去纷扰,衔木筑巢,甘于平庸,只为私利的形象,(1分)与不畏艰难,立志填海的精卫形象(1分)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反衬出(1分,“对比”“反衬”“衬托”皆可)精卫的伟大,表达了作者意志坚决,坚毅不拔,为理想勇于献身的追求。

(1分)

【评分参考】①鹊燕形象解说1分。

②精卫形象解说1分。

③艺术手法1分。

④分析主旨1分。

⑤意思对即可。

12.《精卫》一诗题咏精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深刻寓意?

试结合你的生活经验或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自己对这种寓意的理解和认识。

(不少于200字)(10分)

【评分参考】(10分)

①寓意解说3分。

意思对即可。

②围绕这种寓意,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读过的文学作品进行阐发5分。

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分析中肯,即可得满分。

③语言表达2分。

语言顺畅,表达清晰,即可得满分。

④字数不足,酌情扣分。

这首诗寄托了作者对反清复明斗争的矢志不渝决心,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情怀。

在中国历史上,表达类似寓意的文字作品有很多。

南宋陆游《卜算子》中有咏梅词句:

“零落成泥碾作尘,惟有香如故。

”当时陆游作为主站派被排挤出朝廷,一腔报国热血无处挥洒,于是他便将抗敌决心与爱国情怀寄托在梅花上,表达了自己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的意愿。

顾炎武和陆游都生成外族入中中原的乱世,当大多数人苟且偷生时,他们选择坚持反抗,这寓意与情怀,即便现在读到也令人热血沸腾。

8.2012北京抽样测试

水调歌头平山堂①用东坡韵

[南宋]方岳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

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

芦叶蓬舟千重,菰菜莼羹②一梦,无语寄归鸿。

醉眼渺河洛③,遗恨夕阳中。

蘋洲外,山欲暝,敛眉峰。

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④。

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注:

①平山堂:

在今扬州西北蜀岗上,为欧阳修所建。

②菰菜莼羹:

相传张翰在外作官时,见秋风起,想起了家乡的菰菜、莼羹和鲈鱼脍,就辞官归乡。

③河洛:

泛指为金兵所占领的广大中原地区。

④两仙翁:

指欧阳修和苏轼。

从这首词的结尾两句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

请结合这首词的内容。

对这一形象进行评价。

(200字左右)10分。

示例1

全词最后一句勾勒出一位末路英雄的形象:

//家国破亡,前途未卜,寒风凛冽,只有他一人伫立在那里,坚毅地骑在马上任凭西风呼啸,孤独而悲壮。

在祖国秀丽的大好河山却被金人所占领的时候,词人壮志未酬,遗恨万千,同时饱含对家人和故土的思念,在俯仰之间叹息,不甘成为“磨灭英雄”。

//我认为,他这一形象刚直不屈,饱满有力,是一个十分典型的爱国者形象,可以与“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辛弃疾相媲美。

胸中激愤难平,却又屡屡被现实所打击,“孤啸”尽显英雄之落寞。

(10分)

示例2

结尾两句“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中,我读出了一个感叹人生的短暂,时光易逝的词人形象。

作者借酒浇愁,借雨后秋山和张翰的典故,写出了对家乡的想念和对家人的思念,又对欧阳修和苏轼两位先翁,感叹人生的短暂,如今自己年华已逝,当年的英雄业绩已经被岁月带走,物是人非。

“苹洲外”三句,此人用拟人的手法,描绘出在长满苹草的洲诸之外,远山渐渐消失在苍茫暮色中的景象。

词人将自己丰富的情感融入景物的变迁中,融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兼用典故,意境深远。

(7分)教师评价:

分析不到位。

示例3

是一个有丰富情感的词人,他将自己丰富的情感融入景物的变迁中,融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兼用典故,意境深远。

先是由景色联想自己,又因在梦中回响起家乡的一切,在到想起两仙翁,最后是自己的总结。

作者这样一位情感丰富的词人,能够借景真切的抒发出自己的思想感情,这一形象,不仅给读者带进了真实的意境,也充分表达了词人的思想感情,说明他是一个能把自己的想法情感,用这种方法表达出来的人。

“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正符合这样的特点。

(0分)教师评语:

内容空。

示例4

我读出了一个壮志难酬、忧国忧民的词人的形象。

“人间俯仰陈迹”五句诗说:

俯仰天地间,人生短暂,看不见当年的杨柳,只看到了曾经的烟雨,将历代英雄足迹都磨灭了。

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感叹人生短暂的情感,“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

”是说看到被金兵所占领的中原地区,只能将自己的仇恨寄托在夕阳中,表达了词人忧国忧民,对祖国河山沦陷的心痛与不甘。

本词生动形象的表达了词人对人生的感慨,也表达了词人的愁绪,塑造了一个壮志难酬、忧国忧民的词人的形象。

(9分)教师评语:

逻辑清晰。

示例5

从这首词的结尾句我读出了词人的失落与孤寂。

是人仿佛独自一人立于天地之间,向苍天抒发着心中的抑郁与失落。

此时词人身负国恨家仇。

由于战争导致祖国山河破碎。

有家不能回,只得背景离乡。

词人想到此出总是愁肠百结,只有借酒浇愁。

同时他也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感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对未来不抱太大希望甚至失去信心。

在这一片迷茫的人生道路前,词人只有一声长啸,在萧瑟的西风中队着同样孤单的马,一人一骑向着谜一样的前方失去。

尾句中表达的形象很深刻的抒发了词人此时的感受。

让人印象深刻。

(8分)

示例6

“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我读出了一位气度非凡,胸怀大志,却游吟诗素质是无法实现自身理想的沉郁的词人。

“秋雨一何碧,山色以晴空。

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秋雨过后天朗气清,面对如此情景,词人却百结愁肠,借酒浇愁,反映出了他对世俗的痛恨与无奈。

“苹洲外,山欲暝,敛眉峰,词人用拟人的手法,描绘出在长满苹草的洲诸之外,远山渐渐消失在茫茫暮色中的景象。

表现出当时景色的悲凉,反衬出词人无比压抑的心情,空有志向,却无法用行动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