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设计表格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05737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设计表格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设计表格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设计表格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设计表格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设计表格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设计表格版.docx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设计表格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设计表格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设计表格版.docx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设计表格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教学目标

教材简析

本单元以“留心观察”为主题,安排了精读课文《花钟》《蜜蜂》和一篇略读课文《小虾》,从动物和植物两方面来反映主题。

本单元还安排了“习作”和“语文园地”,其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这几个栏目。

学习本单元课文,要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学会借助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学会用多种形式表达同一个意思,并将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之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同时也要学会留心观察,发现生活中的有趣现象。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26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积累文中的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花钟》第1自然段。

3.读懂课文内容,积累好词佳句。

4.了解作者的观察、表达方法,学习作者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

5.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习本单元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花钟》第1自然段。

3.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教法与学法

1.在分段朗读中设置疑问,引导学生跟随作者去探究发现事物的奥秘,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

2.设计练习让学生在比较运用中体会不同句子的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观察实际生活和周边事物,培养其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13.花钟

课题

花钟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先要学生去查找有关不同的花在不同时间开放的资料,以备在上课时交流,使课内外相结合。

这节课在设计环节上,我根据学生的阅读期待,从最有趣的段落开始学,打破了顺序式的教学模式,并对文中的内容进行了取舍,突出重点段。

由段落的深入理解,引导学生体会用不同的说法表现鲜花开放的特点。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打破常规,在兴趣中学习,在学习中理解,在理解中得到感悟。

课前准备

1.通过网络搜集各种花开放时间的资料。

(师生)

2.采集生活中花的标本,写一两篇观察日记。

(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词语。

课前准备

1.制作教学课件。

(教师)

2.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学生)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设疑激趣。

(用时:

5分钟)

1.出示时钟、花。

2.出示课件,引出课题“花钟”。

3.走近文本,揭示奥秘。

1.学生猜一猜这两种物体之间会有什么联系。

2.说一说自己喜欢什么花,这种花是什么样的,在什么时候开放。

3.学生谈谈对“花钟”的理解。

花钟是什么?

为什么起名字叫花钟?

花为什么能做钟呢?

花和钟怎么联系在一起,花怎么成为花钟呢?

同学们读书有疑问很好,在心里记下你的问题,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学生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用时:

20分钟)

1.出示课件。

把本课的生字呈现给学生,教师领读一遍。

2.引导学生初读课文。

3.组织学生识记生字和新词。

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4.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1.自由阅读,圈出生字。

先在小组内认读,再开火车读生字,给生字组词。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

3.

(1)小组讨论,分享识字方法。

继续运用前面学过的识字方法识字。

注意“苏”是平舌音,“寿”是翘舌音。

(2)开火车读新词,利用工具书了解新词的意思。

4.大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学生用简练的话表达自己的感受,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为后面的概括段意铺垫。

三、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用时:

12分钟)

1.请3个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交流:

明确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3.引导学生根据段意归纳整篇课文的内容。

1.先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学生分自然段来朗读课文。

学生评价。

2.小组讨论交流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分组汇报交流的情况。

第一自然段:

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第二自然段:

揭示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

第三自然段:

写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修建“花钟”,其做法很有趣。

4.学生自由挑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学生进行评价。

引导学生根据段意归纳整篇课文的内容。

四、夯实基础,指导书写。

(用时:

3分钟)

1.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字,让学生观察。

2.指导学生书写。

引导学生分析结构、发现规律,把字写正确、写端正。

1.学生观察字的结构。

2.学生练习书写,注意“修”“昆”在田字格中的比例要协调;“强”在书写时注意左边稍微比右边窄;“醒”在书写时左右宽窄差不多。

学生分析结构、发现规律,把字写正确、写端正。

教学反思

《花钟》这篇课文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

植物学家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组成花的“时钟”。

可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是难以理解的。

在教学中,我推崇创造性学习,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快快乐乐地获取新知,从而品尝到成功的乐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花儿开放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

2.学习作者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个意思的方法。

课前准备

1.制作教学课件。

(教师)

2.搜集有关花儿开放时间的资料。

(学生)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练写词语,巩固反馈。

(用时:

5分钟)

1.老师拿出词语卡片,检测。

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1.学生读词语卡片,如“芬芳、苏醒、强烈、展示、昆虫、修建、组成”。

学生还可以用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2.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复习导入,可以检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落实词语这个基础目标。

二、细读课文,感悟文意。

(用时:

17分钟)

1.指导学生读第1自然段,把活动卡片发给学生。

2.引导学生集体订正。

3.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喜欢哪种花。

4.引导学生读第1自然段。

5.指导学生找出描写不同的花开放的句子。

6.指导学生评议这几句话。

7.指导学生欣赏图片。

8.指导学生品读句子。

1.学生读第1自然段后,在小组内合作完成活动卡片。

2.小组之间互相检查。

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说明理由。

4.指名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学生评价。

5.学生找出作者用不同的句式来描述各种花开放时的样子的语句,讨论这样写的好处。

6.学生欣赏课件中盛开的花的图片。

7.品读你最喜欢的句子。

对比阅读,把欣赏花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花朵进行品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更利于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花开放的美丽。

三、课后拓展。

(用时:

10分钟)

1.让学生拿出课前收集到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

2.理解运用:

让学生用课文中学到的句式描述花儿开放的时间。

1.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其他花开放的时间。

2.通过合作交流,把有创意的想法在全班交流。

学以致用,让学生将所学所得运用在书写中,深入了解不同表达的效果。

四、浅谈体会。

(用时:

8分钟)

引导学生说一说: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1.全班轻声读课文。

2.说一说自己的收获与体会。

(重点从两个方面:

文章内容和学习方法)

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花的奇妙应用,以及知道在生活中要学会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

因此,我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

无论是初读时认读生字,还是认识九种花,了解花儿开放的时间,以及体会课文中描写鲜花开放的多种说法,我都能够以学生的需求为根基,由浅到深,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学习。

 

14.蜜蜂

课题

蜜蜂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对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对片段的学习是阅读的重点。

所以本课在设计上,重点抓住作者的实验准备阶段,以及实验结论的表述几个部分,通过“作者是怎么做的?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等问题的提出带动全文,深入品味,通过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等方法理解词语,通过抓住重点词语品析句子等方法深入研读体会,进行文本细读,从而达到体会人物品质的目的。

课前准备

1.根据法布尔实验的过程,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2.了解关于蜜蜂更多的知识;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本能现象。

(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第1、2自然段。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词语,弄清“我”做实验的原因。

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蜜蜂的图片、资料。

(学生)

2.制作教学课件。

(教师)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用时:

5分钟)

1.课件出示蜜蜂图片。

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蜜蜂的资料。

2.课件出示法布尔的图像及简介,引出新课。

1.小组内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蜜蜂的资料,如蜜蜂的生活习性、赞美蜜蜂的诗句等。

2.了解法布尔。

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时:

12分钟)

1.引导学生读课文。

2.出示词语:

蜜蜂、辨认、阻力、包括、检查、准确无误、沿途、陌生。

3.组织学生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4.检查学生读文情况。

5.引导学生说出课文大意。

1.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小组内读词语,互相正音。

3.在小组内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4.小组内活动:

组员逐段读文,读后互相评价。

5.全班交流: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组织学生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三、细读感悟,经历探究。

(用时:

13分钟)

1.指导学生读第1自然段。

2.引导学生思考:

“我”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

3.引导学生读第2自然段。

4.指导学生画出能说明实验做法的词语或句子。

5.引导学生质疑:

你怎样看待“我”的这些做法?

是否都是必须的?

6.引导学生再读第2自然段。

1.一名学生读,其他学生认真听,学生评价。

2.小组讨论“我”做这个实验的原因。

3.学生齐读第2自然段,画出描写实验做法的词句。

4.小组内交流:

“我”这样做有没有必要。

交流时要从“让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和“做记号”两个方面入手,体会“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5.接力读第2自然段。

引导学生质疑,提高学生质疑能力。

四、课堂练习,落实基础。

(用时:

10分钟)

1.教师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让学生观察。

2.教师示范写“蜜、蜂”。

3.教师检查书写情况。

1.学生先观察这些生字,然后交流写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如结构、写法、布局等。

2.学生先认真观察教师书写,然后练习书写,注意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比例要协调。

3.互相评议书写,接纳合理的建议,重新书写。

注意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比例要协调。

教学反思

本节课出现的问题有:

1.学生预习不充分,大部分学生只是停留在生字词的预习上,只有少数学生能够按老师的要求读通课文并收集相关的资料。

2.小组合作学习只能停留在文章表面,不能细致深入地加以体会。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实验的过程和方法,学习法布尔善于观察、勇于探索的精神,激起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体会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课前准备

准备生字词卡片,制作教学课件。

(教师)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新旧衔接。

(用时:

5分钟)

1.识字小游戏:

我说你猜。

2.法布尔的实验非常有趣,请你讲一讲实验的做法。

1.一名同学说出词语其中的一个字,其他同学猜一猜这是什么词。

2.同桌之间交流,看谁说得最有条理,其他同学评议。

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二、精读课文,探究结果。

(用时:

17分钟)

1.引导学生学习第3、4自然段。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质疑。

(2)引导学生找一找描写小女儿神态、语言的句子,并做上记号。

(3)引导学生思考:

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描写小女儿神态和语言的句子呢?

2.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学第5-7自然段。

(1)引导学生理解第7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2)引导学生想象:

后飞回来的蜜蜂可能会遭遇什么?

3.引导学生读第8自然段。

引导学生质疑:

你同意法布尔这么说吗?

谈谈你的看法。

1.学生自由学习第3、4自然段。

(1)学生大声朗读第3、4自然段。

(2)找出“推测”一词,体会“我”此时的心情。

交流这个词的作用。

(3)找出描写小女儿神态、语言的句子,用“____”画出来。

(4)学生自告奋勇,用激动的心情来读这部分。

2.以小组为单位自学第5-7自然段。

用接力读的方式读。

思考第7自然段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3.每组选一个学生交流,其余学生做补充。

4.全班齐读第8自然段。

交流中自由表达合理看法。

重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而在默读中边读边画,可以促进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

三、语言实践,拓展积累。

(用时:

18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

十五只蜜蜂飞回来了,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

2.组织讨论:

什么是本能?

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现象是本能。

3.引导学生交流: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学到了什么?

1.默读课文,在文中找一找。

2.同桌交流。

3.全班归纳总结:

(1)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2)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4.全班交流讨论:

如鸭子天生就会游泳;蜘蛛不用教就会织网;人生下来就会哭……

5.学生交流,总结。

对于较复杂的内容,交给学生用一定的句式组织语言,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并把语言的实践与内容的感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在实践中通过同桌互说的形式,让每个孩子都得到了训练提高的机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的教学,意在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作者观察、思考、实验的方法和探索精神。

课文的描写处处体现着作者严谨的科学作风。

作者严谨的作风体现在:

课文的开头,作者用了“听说”一词。

是听说的就不一定真实可靠,因此这既成了“我”做实验的原因,也体现了“我”不轻信盲从的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认真理解“听说”一词在文中的作用。

捉自家草料棚里的蜜蜂,为的是便于观察;给蜜蜂做上记号,是为了与其他蜜蜂进行区分;走了四公里路后再放飞蜜蜂,路程远了,更能测试出蜜蜂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叫小女儿等在蜂窝旁,是为了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等等。

这一系列实验过程,充分体现了作者做事严谨的品质。

15*.小虾

课题

小虾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文介绍了小虾的外形、生活习性、繁殖情况等方面的知识,并通过观察小虾的样子、打架等细节,突出了小虾有趣、脾气不好的特点,抒发了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课文比较浅显易懂,所以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我以生为本,以读为本,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体会小虾的特点,感悟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1.课前观察小虾。

(学生)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的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学习,了解小虾的样子和打架时的有趣,体会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会认本课生字,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观察图片,激趣导入。

(用时:

5分钟)

1.出示小虾的图片,学生观察,交流。

2.说说你对小虾的了解。

3.板书课题:

小虾。

1.学生交流与小虾有关的知识和见闻。

2.学生齐读课题。

学生交流与小虾有关的知识和见闻,引起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用时:

10分钟)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引导学生认读生字。

2.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认读生字。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标出每个自然段的序号,思考:

每个自然段讲了小虾的什么特点?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学生积极性高。

三、精读探究,了解特点。

(用时:

15分钟)

1.自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小虾的外形特点。

2.默读第三自然段,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

3.自读第四、五、六自然段,体会“我”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1.画出相关语句,了解小虾的样子。

(有的……有的……)

2.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话是本段的中心句,从小虾的活动中体现小虾的有趣。

3.“我”对小虾的喜爱:

采金鱼草,捡石块;发现小虾产卵。

此时,通过对第一自然段的改读,及在教师引导下的一句三读,使学生从中得到了感的迁移,情的激发,智的启迪。

从而体察作者透过文字传递的感情。

四、读说结合,训练表达。

(用时:

10分钟)

1.课件出示小虾各种表现的图片和句子。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特点。

1.交流小虾的各种表现。

2.小组交流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再在全班交流。

抓住朗读训练点,充分地进行朗读训练,培养学生语感,在读中感悟人物内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因为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所以本次教学我主要是采取学生自主读悟、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独立品悟的基础上彼此交流,相互补充,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感情。

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习效果不错。

 

1.指导学生进行有趣的实验,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和及时记录。

2.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按照实验的过程写作,把实验中最精彩或最关键的部分写具体,写生动。

3.通过交流平台,学会利用关键句理解段落大意,并学会在习作中运用关键句。

4.通过词句段运用,学会观察时主动思考,提出问题。

5.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文段。

6.会读会背古诗《滁州西涧》,激发学生主动阅读古诗词的兴趣。

【教学重点】

1.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小实验,按照先后顺序把实验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注意写出做实验过程中的心情等。

2.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文段。

3.会背古诗《滁州西涧》。

【课前准备】

1.做小实验,用图表记录实验过程。

(学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和生字词卡片。

(教师)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习作: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一、激趣入题,引导探究乐趣。

你们做过哪些实验,还记得吗?

今天我们就来回忆一下这些实验的内容和过程。

二、组织活动,示范引导。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乌鸦喝水》这篇文章,乌鸦靠它的聪明才智喝到了水。

我们今天就来做做这个实验。

那么做这个实验需要准备什么呢?

1.出示实验所需材料:

小石子、瓶口小的瓶子、水。

2.开始实验,引导学生观察。

教师做实验时动作是怎样的?

(先……再……最后……)实验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

3.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4.反馈、评价。

(1)小组讨论,再派代表针对上述问题讨论交流。

(2)师生共同评议。

5.口述练习,随机指导。

三、回顾自己的实验,完成习作。

1.把自己做的实验过程写下来,写的时候可以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把实验的过程写清楚。

还可以写实验时的心情变化和实验中有趣的现象。

2.学生自由习作,放手试写全文,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

四、作业。

完成习作。

第二课时

(习作讲评)

一、回顾上节课习作的情况。

二、小组交流习作。

1.指名读完成的初稿,师生共同讲评。

2.引导学生就实验的经过和自己的感受是否写具体了,实验的过程是否写清楚了,有没有用得不合适的词语等方面发表自己的意见。

3.学生完成习作草稿后,各自朗读一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议修改。

三、文后指导。

1.出示优秀片段或者全文,教师相机指导。

2.学生先自己修改,然后同桌互改,最后自己再次修改习作。

四、誊写张贴。

1.誊写自己的作文。

2.将优秀习作张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里展览。

第三课时

(语文园地)

一、交流平台。

1.学生自读“交流平台”,交流读后的感受。

2.小组讨论怎样找关键句,再全班交流。

3.师总结:

(1)关键句能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2)关键句可能在一段话中的不同位置。

4.你能找一找本单元课文《花钟》《蜜蜂》《小虾》中其他自然段的关键句吗?

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1)小组内交流评议。

(2)全班交流。

二、词句段运用。

1.观察时主动思考、提出问题是个好习惯。

读下面两段话,照样子写一写你的观察和思考。

(1)出示课本第57页的两个语段。

①指名读一读。

②小组讨论:

这两段话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③全班交流:

这两段话都是先写观察到的现象,再提出问题。

(2)照样子,写一写。

①生活中你观察了哪些现象?

看到这些现象你有什么疑问呢?

②写一写:

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提出了什么疑问?

③同桌交流。

④全班交流。

2.下面这段话只修改了一部分。

读一读,看看还有什么问题,用修改符号改一改。

(1)课件出示课本第58页的语段。

(2)读一读,看看修改了哪些内容,修改的这些内容属于什么毛病。

(3)认识表示对调和表示移动的修改符号。

(4)再读一读,看看这段话中还有什么问题,用修改符号改一改。

(5)师巡视辅导。

(6)全班交流修改。

三、日积月累。

1.自读古诗《滁州西涧》,圈出生字,组内互学。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3.简介诗人韦应物。

4.再次逐句朗读古诗,边读边弄清诗句的意思,师生互评。

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

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的细雨,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横在水面。

5.指名读,全班交流评价,齐读。

6.师指导背诵。

7.全班进行朗诵比赛,获胜者给予奖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