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美与壮美婉约词与豪放词的比较教学实录.docx
《柔美与壮美婉约词与豪放词的比较教学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柔美与壮美婉约词与豪放词的比较教学实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柔美与壮美婉约词与豪放词的比较教学实录
《柔美与壮美——婉约词与豪放词之比较》
教学实录
石家庄市第十六中学
吴玲芝
一、导入:
师:
同学们,在我国文学史上,人们往往把宋词与唐诗并举。
其实,词产生于唐代末期,到宋代发展到极至。
同唐诗一样,宋词也可以包罗万象。
在它平平仄仄的字里行间,有“大江东去”的开阔,有“海棠依旧”的含蓄,有“山抹微云”的感伤,有“关河冷落”的凄凉。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宋词的艺术空间,共同领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
师:
首先,我们来欣赏两首歌曲。
听完后,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感受。
(播放歌曲:
《虞美人》《滚滚长江东逝水》)
师:
谁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1:
前一首歌曲听起来十分柔美,后一首歌曲听起来非常豪壮。
师:
的确,前一首歌曲缠绵悱恻,有一种阴柔之美;后一首歌曲慷慨激昂,有一种雄壮之美。
它们正体现了宋词的两大流派——婉约派和豪放派的词风。
现在,我们就通过四首宋词的比较,来探讨一下婉约派和豪放派的风格特点。
二、研习:
(一)引入:
师:
宋词的发展经历了北宋、南宋两个时期。
谁知道婉约派和豪放派在这两个时期的代表作家是谁?
他们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生2:
北宋婉约派的代表作家是柳永,他的代表作是《雨霖铃》;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是苏轼,他的代表作是《念奴娇·赤壁怀古》。
生3:
南宋婉约派的代表作家是李清照,他的代表作是《声声慢》;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是辛弃疾,他的代表作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分析北宋的两首词:
师:
下面我们共同回顾一下前两首词。
请左边的同学一起背诵婉约次词,右边的同学共同背诵豪放词。
(生齐声背诵)
师:
看来我们对这两首词印象比较深刻。
谁能说一说他们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4:
这两首词都是通过写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采用了融情入景的手法;在写景时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方法。
师:
回答的很好。
虽然这两首词的写作手法基本相同,可给我们的感受却截然不同。
如果想弄清其中的缘由,我们就必须认真分析它们在写景抒情上的差异。
师:
下面,我们就从词中所写的景物、情词、主旨三个方面来作具体分析。
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讨论,找出两首词中的景物、情词,并概括出它们的主旨。
(生讨论)
师:
好,我们先来看第一首词。
(幻灯:
《雨霖铃》全词)
师:
谁来分析一下这首词?
生5:
这首词中所写的景物有:
寒蝉、长亭、骤雨、烟波、暮霭、楚天、杨柳岸、哓风、残月。
师:
哪些是实景?
哪些是虚景?
生5:
寒蝉、长亭、骤雨、烟波、暮霭、楚天是实景;杨柳岸、哓风、残月是虚景。
生5:
这首词中的情词有:
凄切、无绪、留恋、多情自古伤离别、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生5: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跟情人难舍难分的离别之情。
师:
很好,谁来说一下第二首词?
(幻灯:
《念奴娇·赤壁怀古》全词)
生6:
这首词中的实景有:
大江、赤壁、乱石、惊涛。
虚景有:
樯撸灰飞烟灭。
生6:
情词有: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生6: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师:
现在我们来对比一下这两首词,看看它们所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幻灯:
《雨霖铃》与《念奴娇•赤壁怀古》比较表格)
《雨霖铃》
《念奴娇·赤壁怀古》
景物
寒蝉、长亭、骤雨、烟波、暮霭、楚天(实景)
杨柳岸、晓风、残月(虚景)
大江、赤壁、乱石、惊涛(实景)
樯橹灰飞烟灭(虚景)
情词
凄切、无绪、留恋、
多情自古伤离别、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主旨
难舍难分离别之情
赞美英雄壮志未酬
生齐:
《雨霖铃》所写的景物凄凉哀婉;《念奴娇·赤壁怀古》所写的景物气势宏大。
师:
如果我们把两首词中所写的景物换一换可以吗?
为什么?
生齐:
不可以。
因为作者所选的景物是由词的主旨决定的。
师:
由此可见,有什么样的情就有什么样的景。
这正是这两类词风格差异的主要原因。
(三)分析南宋的两首词:
师: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南宋的两首词。
(幻灯:
《声声慢》全词)
师:
请女同学齐读。
(女生齐读)
(幻灯: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全词)
师:
请男同学齐读。
(男生齐读)
师:
上两首词都是通过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情感,谁来说说这两首词是通过什么来抒情的?
生7:
这两首词都是用事件来展现自己的思想情感。
师:
下面我们就从事件、情词、主旨三个方面来看看这两首词有何不同?
同样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讨论。
(生讨论)
师:
好,我们先看第一首。
(幻灯:
《声声慢》全词)
师:
谁能简练地概括一下这首词写了几件事?
生8:
这首词写了四件事①饮酒:
作者借酒浇愁,没想到却酒入愁肠愁更愁;②望雁:
作者由望雁想到“云中谁寄锦书来”,想到已去逝的丈夫;③采花:
因为作者愁绪万千,无心采花,所以才会“满地黄花堆积”;④听雨:
写作者的愁绪像雨一般点点滴滴。
师:
很好。
不仅语言优美,还联想到了我们学过李清照的另一首词,大家说是哪首?
生齐:
《一剪梅》。
师:
这首词中的情词有哪些?
生9:
这首词中的情词有: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伤心、独自、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师: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10:
这首词表达了女词人晚年寡居时孤独、凄苦的生活感受。
师:
我们来看第二首。
(幻灯: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全词)
师:
这首词写了几件事?
生11:
这首词写了五件事:
①孙权:
在京口建都并打败了来自北方的曹军;②刘裕:
为恢复中原大举北伐,最后统一了中原;③刘义隆:
由于草率北伐,结果落得大败而归;④拓跋焘:
大败宋军后,在瓜步山上建立了祠堂;⑤廉颇:
虽然已到暮年,但是还能上战场作战,可是由于受到小人的诋毁而被疏远。
师:
很好,语言简练、流畅,并且注意到了课下注释,读得很仔细。
师:
这首词中的情词有哪些?
生12:
这首词中的情词是:
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师:
这首词的主旨是什么?
生13:
这首词的主旨主要有四个方面:
①对英雄孙仲谋的景仰之情;②对南宋王朝的劝谏;③自己人到暮年但仍志在恢复的爱国之情;④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
师:
很好,概括得非常全面。
师:
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体会一下,这两首词中所写的事件有何不同?
(幻灯:
《声声慢》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比较表格)
《声声慢》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事件
酒未驱寒反添愁
雁过伤心思故人
菊花满地无人采
凭窗独坐听滴雨
孙权:
京口建都,打败曹军
刘裕:
出师北伐,收复中原
刘义隆:
草率北伐,大败而归
拓跋焘:
打败文帝,建立祠堂
廉颇:
虽老能战,受谄被疏
情词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伤心、独自、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主旨
晚年寡居孤独凄苦
景仰英雄警示当道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生齐:
《声声慢》写的是生活琐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的是历史大事。
师:
正是因为他们一个写闲愁,一个写爱国之情,所以作者所选的事件才各有不同。
(四)总结:
师:
通过前面的比较,我们发现婉约词与豪放词在写景、用事、主旨上都存在着较大差异,下面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总结一下他们各自的特点。
(幻灯:
两派词比较表1)
师:
两派词在写景上各有什么特点?
生齐:
婉约词所写的景物凄凉哀婉;豪放词所写的景物气势宏大。
(幻灯:
两派词比较表2)
师:
两派词所写的事件有何不同?
生齐:
婉约词写的是生活琐事,豪放词写的是历史大事。
(幻灯:
两派词比较表3)
师:
两派词所抒发的情感各以什么为侧重点?
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四首词的主旨。
生齐:
《雨霖铃》主要抒写离情别绪;《声声慢》主要悲叹个人沦落;《念奴娇·赤壁怀古》主要感慨壮志未酬;《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主要表现爱国精神。
(幻灯:
两派词比较表总结)
婉约词
豪放词
景物
凄凉哀婉
气势宏大
事件
生活琐事
历史大事
主旨
抒写离情别绪
悲叹个人沦落
表现爱国精神
感慨壮志难酬
师: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由于两派词人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不同的景物、事件上,才带给我们两种不同的享受。
那我们怎样才能理解一首词呢?
生14:
先抓住景物、事件,再找出情词,才能深入地理解主旨。
师:
对,我们鉴赏词的过程正好与作者的写作思路相反。
我们先要通过作品所描绘的景物、记叙的事件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再抓住能暗示主旨的情词,进一步揣摩作者的用意,最终领悟其中的意境。
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两派词风格上的差异。
三、诵读品味:
师:
刚才我们以四首词为例,详细地分析了两派词的差异。
下面就让我们饱含感情地来品味其中的两首。
谁来为大家诵读?
大家推荐谁?
(生推荐)
(掌声。
生15:
诵读《雨霖铃》)
师:
读得非常好,感情非常投入。
长亭送别的场面如在眼前,我们似乎看到了离人的泪眼,真是身临其境。
(掌声。
生16:
诵读《念奴娇•赤壁怀古》)
师:
不错,慷慨激昂,读出了豪放词的特点。
师:
大家还想听吗?
生齐:
想。
师:
我们再请一位同学来读《声声慢》。
谁来读?
(生推荐)
(掌声。
生17:
诵读《声声慢》)
师:
不错,最后一句中的“愁”字读得意味深长,很符合作者的心境。
师:
还剩一首,谁来读?
生齐:
老师。
(师范读。
掌声。
)
四、课堂练习:
师:
刚才我们认真分析、品味了两派词的不同风格特点,为了加深大家的理解,下面我们作一项练习。
请大家看大屏幕。
(幻灯:
练习)
师:
大家有两种选择:
根据《故都的秋》和《长江三峡》,任选自己学过的词牌写一首词或根据所给的材料模仿《天净沙·秋思》写一首散曲。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写婉约的、豪放的都可以。
师: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首散曲有什么特点。
大家先齐读一遍。
(生齐读)
师:
谁来说说它有什么特点?
生18:
这首散曲前三句写景,采用了名词叠加的方法;后两句抒情,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并且,最后一个字都押韵。
师:
我们在写词或曲时可以不押韵,但必须能体现出两派词的风格特点。
下面大家可以动笔写了,写完之后可以先互相交流,讨论修改。
(附材料:
课堂练习预习材料
预习问题:
1、散文或诗歌中写了哪些景物,请用曲线标出来。
2、哪些地方能展现作者的情感,请用直线标出来或自己概括出来。
(一)《故都的秋》节选(郁达夫)
1、写作背景
1933年到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虎视中原,国民党政府对外投降,对内镇压。
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离开上海,避居杭州,过着游山玩水的隐逸生活。
这期间,作者写了大量的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散文。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作者在对北平的“色”“味”“意境”和“姿态”的描绘中,寄寓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情愫和对美的执着追求,流露出一种沉静、寡淡的心境。
2、节选部分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晴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流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夜而天下知秋的遥想。
”
(二)《长江三峡》节选(刘白羽)
“两岸山峰连绵不断,山势奇绝,巫山十二峰各有各的姿态,人们给它们以很高的评价和美的命名,使我们的江山增加了诗意。
而诗意又是变化无穷的:
突然是深灰色的石岩从高空直垂而下,浸入江心,令人想到一个巨大的惊叹号;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只充满幽情的乐曲。
特别好看的是悬崖上那一堆堆给秋霜染得红艳艳的野草,简直像是满山杜鹃了。
峡陡江急,江面布满大大小小的漩涡,船只能缓缓行进,像一个在崇山峻岭间漫步前行的旅人。
但这正好使远方来的人有充裕的时间欣赏这莽莽苍苍、浩浩荡荡长江上大自然的壮美。
苍鹰在高峡上盘旋,江涛追随着山峦激荡,山影云影,日光水光,交织成一片。
”)
(生写,师巡视,收取作品)
师:
好,下面来看一看我们的作品。
我们先来看两首词。
(实物投影:
作品1)
生19:
一剪梅
小屋浓茶碧天阔。
庭院闲坐,聆听鸽声。
槐树叶底数日光,静对牵牛,甚爱蓝朵。
叶落萧萧人落寞。
一缕情丝,一份执着。
此情无计可消除,槐树落蕊,心荡碧波。
师:
这属于哪种风格?
生齐:
婉约派。
师:
这首词中有哪些我们熟悉的句子?
生齐:
①“叶落萧萧”是化用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
②“此情无计可消除”是引用《一剪梅》中的原句。
师:
你能不能给大家解释一下最后一句中“心荡碧波”怎么理解?
生19:
我是用水来比喻愁丝。
师:
能够学有所用,很好。
我们还学过哪些以水喻愁的句子?
生齐: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
师:
我们来看第二首。
(实物投影:
作品2)
生20:
菩萨蛮·游长江
两岸青山相对出,一江碧波似箫笙。
青岭溢古韵,渌水充长情。
山光云影淡,江涛逐山峰。
船似山间客,浩荡满激情。
师:
第一句我们非常熟悉,出自哪?
生齐:
李白《望天门山》。
师:
这句“一江碧波似箫笙”虽然对得不是特别工整,但颇有韵味。
你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
生20:
碧波荡漾就像悠扬的乐曲。
我是用视觉写听觉,运用了通感的手法。
师:
很好,其实这里的“箫笙”还采用了借代的手法,用乐器来代指音乐。
师:
下面我们再来看几首散曲。
(实物投影:
作品3)
生21:
天净沙•故都的秋
碧天驯鸽破屋,
牵牛浓茶槐树,
扫纹秋草落木。
梧桐稀疏,
落寞人在故都。
师:
写得不错,最后一个字都押韵了。
并且抓住了文章中的情词“落寞”。
“梧桐稀疏”这句中的景物文章中好象没出现,你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
生21:
我由文中的秋景,想到了梧桐落叶时的景象,就写出来了。
这是虚景。
师:
我们刚学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就用上了,很好。
师:
我们来看一首豪放曲。
(实物投影:
作品4)
生22:
天净沙•长江三峡
奇峰灰岩草坂,
叹号乐曲杜鹃,
苍鹰江涛山峦,
船行峡间,
光影交织一片。
师:
这首曲也都押韵,写出了长江的雄奇。
你能不能为大家解释一下第二句?
生22:
第二句中的“叹号”“乐曲”“杜鹃”,分别是文中“石岩”“草坂”“野草”的喻体。
师:
这三种景物,也是作者由它们的本体联想而来的,也可以看作是虚景。
师:
我们再来看一首豪放作品。
(实物投影:
作品5)
生23:
长江三峡
山绝江秀各姿态,
灰色石岩垂空来,
绿茸草坂幽情媚。
崇山峻岭,
赏莽苍浩荡美。
师:
这篇作品虽然不符合我们要求的曲牌,但也很有特点。
大家觉得哪些字用得不错?
可以讨论一下。
生24:
我觉得“各”字用得不错。
山不逊于水,水不逊于山,可以说是各有千秋。
“各”字正点明了山水交相辉映的特点。
师:
一个字能引发这么多感慨,很难得。
谁再来说说?
生25:
我觉得“垂空来”和“媚”字用得不错。
“垂空来”是说岩石似乎是从空中掉下来的,更能给人惊奇的感受,写出了岩石直浸江心的气势。
“媚”字一般用来形容女子,用它来写草坂,更能显示出草的柔美。
师:
说得很好,这正是我们高考中诗词鉴赏的一个重要考点——炼字。
这篇作品删是不好删了,我建议你课下把它改写成一首诗。
(附其他作品:
一剪梅·长江三峡
山势奇绝霜染秋。
江浸石岩,草吐幽情。
乘舟踏浪雄心壮,鹰击长空,浪遏飞舟。
峡陡江急船缓行。
放眼长江,感慨今秋。
九州河山壮且丽,峡光秋影,美不胜收。
天净沙•秋思
北平皇城人家,
破屋驯鸽浓茶,
碧天秋草蓝花,
槐蕊落下,
落寞人在天涯。
天净沙·故都的秋
皇城破屋浓茶,
碧天鸽声槐花,
漏光破壁乱瓦,
秋风吹罢,
最念故都秋味。
天净沙•故都的秋
小院古槐牵牛,
晴天白鸽晚秋,
秋草残垣蓝朵,
落寞梧桐,
一叶天下知秋。
天净沙•秋思
仰观碧绿天色,
倾听晴天驯鸽,
静对牵牛蓝朵,
槐蕊静默,
梧桐一叶知秋。
)
五、课后作业:
师:
作品我们就鉴赏到这里。
课上没写完的,课下补充完整。
作完的,可以根据课后作业中的材料再写几首诗、词或曲。
(附材料
课后作业
(一)《就是那只蟋蟀》节选(流沙河)
台湾诗人Y先生说:
“在海外,夜间听到蟋蟀叫,就会以为是在四川乡下听到的那一只。
”
就是那只蟋蟀
在你的记忆里唱歌
在我的记忆里唱歌
唱童年的惊喜
唱中年的寂寞
想起雕竹做笼
想起呼灯篱落
想起月饼
想起桂花
想起满腹珍珠的石榴果
想起故园飞黄叶
想起野塘剩残荷
想起雁南飞
想起田间一堆堆的草垛
想起妈妈唤我们回去加衣裳
想起岁月偷偷流去许多
(二)《风景谈》节选(茅盾)
1、写作背景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实现独占中国,发动了“卢沟桥事变”。
同年8月13日,又向上海大举进攻。
上海沦陷后,茅盾离开上海,浮荡颠簸,浪迹于香港、长沙和汉口。
1939年3月又去新疆,在新疆大学任教。
1940年5月离开新疆返内地,归途中在西安喜遇朱德同志,应邀到延安参观访问了几个月。
在延安,他目睹了解放区蓬勃的景象,激起了他对解放区的热爱。
同年年底到重庆,他就写下了与《白杨礼赞》并称为姐妹篇的《风景谈》。
在文章中,他赞美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表达了作者对解放区的无限热爱和向往。
2、节选部分
夕阳在山,干坼的黄土正吐出它在一天内所吸收的热,河水汤汤急流,似乎能把浅浅河床中的鹅卵石都冲走了似的。
这时候,延河的山坳里有一队人,从“生产”归来。
他们爽朗的笑声,落到水上,使得河水也似在笑。
看他们的手,这是惯拿调色板的,那是昨天还拉着提琴的,这是经常不离木刻刀的,那又是洋洋洒洒下笔如有神的,但现在,一律都被锹锄的木柄磨起了老茧了。
他们在山坡下,被另一群所迎住。
这里正燃起熊熊的野火,多少曾调朱弄粉的手儿,已经将金黄的小米饭,翠绿的油菜,准备齐全。
这时候,太阳已经下山,却将它的余辉幻成了满天的彩霞,河水喧哗得更响了,跌在石上的便喷出了雪白的泡沫,人们把沾着黄土的脚伸在水里,任它冲刷,或者掬起水来,洗一把脸。
在背山面水这样一个所在,静穆的自然和弥漫着生命力的人,就织成了美妙的图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