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书后主要定义及简答题.docx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书后主要定义及简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书后主要定义及简答题.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书后主要定义及简答题
第一篇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第一章资源及资源配置
一、定义
1、资源:
是指用于生产满足人类需要的有形的和无形的产品的那些物品和劳务。
2、经济资源:
指必须付出代价带能获得的资源。
3、选择:
就是如何利用既定的资源去生产量多质优的经济物品,以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要。
4、资源配置:
由资源的稀缺性引发的三大问题,被称为资源的配置问题,即:
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
5、机会成本:
指做出一项选择时,从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的资源用途获得的收益。
6、计划配置方式:
是计划经济体制中占主体地位的资源配置方式,他通过计划机制的作用过程实现资源的配置。
7、市场配置方式:
指通过市场、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形式。
8、价格机制:
指价格变化同商品或资源的供求之间的有机联系。
二、简答:
1、什么是资源配置及资源的配置方式?
答:
资源配置指由资源的稀缺性引发的三大问题,被称为资源的配置问题,即:
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
资源的配置方式主要有两种:
计划配置方式及市场配置方式。
计划配置方式是计划经济体制中占主体地位的资源配置方式,他通过计划机制的作用过程实现资源的配置。
在这种资源配置方式中,资源配置的决策者是中央计划机构,配置的手段是以行政命令形式层层下达计划指标,产品稀缺程度的显示信号是计划平衡决算的差额或缺口。
市场配置是指通过市场、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式。
市场经济体制是指以市场方式配置资源的经济体制,他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如何分配这三大基本问题。
2、简述价格机制及其作用。
答:
价格机制指价格变化同商品或资源的供求之间的有机联系。
作用:
①传递信息的功能:
商品的短缺、剩余等。
②合理配置资源的功能:
社会资源流入利润、效率较高的部门;
③提供生产动力和促使企业竞争的功能:
利润刺激降成本,提质量、新技术;
④影响或决定收入分配和收入水平的功能: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第二章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一、定义
1、市场:
商品或劳务交换的场所或接触点。
2、市场主体:
市场的参与者称为市场主体,即市场上从事各种交易活动的当事人,它包括自然人、家庭、企业、社会组织、政府、经济组织的法人。
3、市场客体:
指市场主体在市场活动中的交易对象,体现着市场交换中的经济关系,是各种经济利益关系的物质承担者,它包括商品、劳动力、工资、技术、资金、信息等。
4、市场经济:
是社会配置经济资源的一种经济形式,通过市场机制在市场中实现资源配置。
5、社会保障体系:
是根据国家法令、规章所建立起来的各种社会保险和福利措施的总称。
6、市场体系:
是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具体地说,是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相互依赖和作用的有机体系。
二、简答
1、试述市场运行的三大基本条件。
答:
①市场选择和分散化决策:
②自愿交换和自愿合作;
③自利与互利的兼容。
2、试述市场经济的特征。
答:
①产权的确定性;
②市场参与主体的平等性;
③经济活动的竞争性;
④经济行为的法制性;
⑤市场体系的开放性。
3、试比较古典市场经济与现代市场经济。
答:
古典市场经济经历了从17世纪到20世纪30年代这长达三百多年的时期,这一时期市场经济的阶段性特点如下:
①社会分工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社会生产建立在机器大工业和生产社会化基础之上,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几乎遍及社会的各个角落;②市场交换借助货币实现,交换关系发展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商品中介人的多边关系,即独立的商业资产阶级出现了;③信用关系逐渐扩大和发展,纸币、期票、汇票、银行券和支票等逐渐代替金银成为一种独立的货币形态并作为资源配资必不可少的条件;④生产要素没有完全社会化,市场体系并不完全,资金市场、技术市场、房地产市场、运输市场没有过渡到成熟形态,而且市场运行不稳定,尤其是金融市场仍受盲目的自发的实力支配;⑤国家的经济职能(宏观调控职能)还没有被认识并提出来;⑥现代公司处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相应的市场经济法规仍有待不断调整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保险体系远未建立。
4、试述市场机制及其发挥作用的条件。
答:
市场机制就是指市场中竞争、价格、供求等要素之间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联系和作用。
市场机制的存在及其作用的发挥是以相应的市场条件为前提的,这些市场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健全的市场体系;②完善的市场格局;③有序的市场秩序。
第三章市场经济与产权制度
一、定义
1、产权:
是财产权的简称,他是法定主体对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的总称。
2、产权制度:
是既定产权关系下产权的组合、调节、保护的制度安排。
产权制度是对产权关系、产权界定、产权经营和产权转让的法律确定。
3、产权流动与交易:
产权流动是指财产所有权、占有权、控制权、收益权在不同主体间的转移,是一种权力的变更。
产权交易是产权的有偿转让,是广义财产权的经济性流动。
4、法人产权制度:
是以法人企业制度的形成为前提,以股份有限公司为其典型形式,法人产权制度的特征是产生了产权与法人产权的双重产权结构,从而引起一系列企业制度的根本变化。
5、产权重组:
是指在社会化再生产过程中企业产权的重新组合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和企业组织形式的创新过程。
6、物权:
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二、简答
1、什么是不完全产权
答:
产权的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处置权随着产权的流动与交易发生分解,就产生了不完全产权。
2、什么是产权交易及产权交易的方式
答:
产权交易是产权的有偿转让,是广义的财产权(所有权、占有权、控制权、处置权、收益权)的经济性流动。
产权交易的方式根据交易形式划分为购买式、承债式、吸收入股式、控股式、人员接受式等,根据交易主体划分的产权交易方式有兼并、租赁、拍卖、转让、合并、收购等。
3、试述个人私有产权制度、自然人企业制度、法人产权制度、合作制企业制度的主要区别
答:
①个人私有产权制度:
这种小生产者企业,是简单商品经济阶段以小商品生产为特征的经济单位,是企业的初始形式。
这类企业以手工操作为主,以家庭经营为依托,因而其产权结构和组织状况比较简单,呈现出很直观、很简单的形态,特点为:
a、企业资产与所有者个人的消费财产是完全合一的;b、企业的所有者、经营者和主要劳动者是合一的;c、企业的组织、经营目标和产权观念,都较为简单直观,带有明显的古典的所有权色彩,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产权边界是清楚的,但是交易合约中的产权权益并无精确核算,仍带有明显的宗法色彩;
②自然人企业制度:
这种产权制度最初表现为独资企业,后来发展为合资企业,或者家族式控股公司。
基本特征为:
a、企业的一切真正的财产权利,都集中在企业主手中;b、所有者即企业主与生产者已彻底分离,并形成对立;c、企业资产同企业主的私人财产实际上仍然是合一的;d、这种企业的产权制度,不仅在上述三方面较之第一种类型已有显著变化,而且存在最根本的区别,即它是以资本经营、资本增值为特征的产权制度;e、在家族式控股公司的形式下,企业行为均取决于家族首脑的利益和意志,只是在经营上增加了专家治理而已;
③法人产权制度:
法人产权制度是以法人企业制度的形成为前提,以股份有限公司为其典型形式,法人产权制度的典型特征是产生了原始的产权与法人产权的双重产权结构,从而引起一系列企业制度的根本变化;
④合作制企业制度:
这种企业制度最初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者为避免资本剥削或商业中间盘剥而兴办的一种劳动合作企业,即合作社。
特点是:
a、由劳动者以投股的形式创办,全部资产均归参与合作并投股的全体劳动者所共有,合作者有参股、退股的自由;b、全部资产由合作社成员共同推举产生的合作社企业只能机构实际运作;社员大会对其有选举权和罢免权,实际上形成了法人产权并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劳动者按人而不是按资行使民主权利;c、典型的合作制企业在当期盈利中拿出相当比重按股金比例以及参与合作交易的程度以即期红利的形式返还合作者。
4、试述产权制度的功能和保护产权的重要性
答:
产权制度具有财产约束功能、激励功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形成稳定预期的功能、规范交易行为和交易界区的功能,一句话,产权制度能有效地界定和规范财产关系和人们的经济行为。
富人和穷人都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公民财产不能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名义被瓜分、抢夺,产权制度要保护多数人的财产,更要保护少数人的财产,因为不尊重财产会造成财产的不确定性,而这对于经济长期的发展动力来说将是毁灭性的,产权保护应该是无条件的。
第二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建立
第四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定义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经济的调解方式按照价值规律自发作用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计划经济:
随着生产力的高度社会化,要求同时实现生产资料占有的社会化,把社会从商品经济生产形式发展到产品经济生产形式,这时商品货币关系没有了,市场也没有了,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只有通过计划机制来进行调解,即实行计划经济。
3、竞争性市场价格:
是指在市场竞争中自发形成的价格。
4、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
在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同时,要允许按各种生产要素分配等其他分配形式的存在,把按劳分配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并运用法律保护合法财产和收入,为保持社会稳定,保证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解除企业的社会负担,必须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二、简答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计划于市场的基本思想有哪些?
答:
①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基本思想:
a、任何社会生产形式下都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社会劳动,但不同的社会生产形式下配置社会劳动的方式是不同的。
b、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社会生产形式下,实现社会资源合理有效配置的方式是通过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即市场机制的调节。
c、社会主义社会是生产社会化长度很高、实行单一社会所有制的社会。
②列宁和斯大林的基本思想:
列宁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第一个使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概念,并且明确把这两个概念同社会根本制度联系起来的人。
市场经济姓“资”,计划经济姓“社”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是列宁第一个提出的。
斯大林领导苏联进行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使他不得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承认价值规律对经济的一定调节作用。
但他又否认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是商品,不承认在全民所有制内部各企业之间存在商品货币关系。
2、怎样认识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极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作用?
答:
①产生:
计划经济体制最早是在苏联开始实行的,这种体制的最明显特征是社会资源配置的决定权。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期,便开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到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当时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的环境和巨大的经济建设任务,使得我们也只能选择集中型的计划经济体制。
②作用:
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在缺乏外援的情况下,要想在短期内自力更生地把工业基础建立起来,别无选择,只能靠集中本国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靠本国的经济的自身的积累来保证工业化基础项目的建设,这种集中型的计划经济体制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是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要把经济真正搞上去,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怎样提出的?
答:
邓小平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的科学观点,可以追溯到二十多年前,早在1979年11月,邓小平就说:
市场经济之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
1985年及1987年,邓小平也多次强调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1992年春,邓小平发表了重要的南方谈话,更明确的指出: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这一精辟论断,从根本上解决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的束缚,彻底冲破了计划姓社,市场姓资的传统观点,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4、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答:
①内部条件:
a、具有独立经营、利益不同,在各经济领域占绝对优势的市场经济主体;b、建立覆盖全国的统一市场和比较完善的市场体系;c、建立以市场竞争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
②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外部条件:
a、政府不应干预市场经济主体——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b、建立和健全各种市场法规制度;c、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第五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及其特征
一、定义
2、三步走战略:
为使我国的经济快速、健康地发展,邓小平提出了三步走的展露发展规划。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4、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6、社会主义的本质: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二、简答:
1、为什么说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答:
①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不利于我国生产力的快速、健康地发展;②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了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发展的现阶段有力地推进生产力迅速、健康发展;③我国商品经济的运行、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④对市场经济认识的深化必然导致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建立。
2、我国怎样改革才能使国有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主体?
答:
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关键要着力于构建市场经济主体,而主要任务又在于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使这些企业成为“四自”法人实体,为了实现这一任务,必须着力进行企业制度的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为:
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3、我国如何使政府职能转变,实现政企分开?
答:
市场经济的重要特种之一是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要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经济主体,一方面要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另一方面还必须转变在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企业的婆婆职能,改变政府与企业原有的隶属关系,真正实现政企分开。
4、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同市场经济的兼容?
答:
①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同市场经济的兼容;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社会主义根本要求同市场经济的兼容;③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根本目标同市场经济的兼容。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有哪些?
答: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建立更有效、更合理的宏观经济调控体制和更完善的法规制度。
第三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
第六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运行主体
一、定义
1、企业经营机制:
是指决定企业经营行为的各种内在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称,主要是指企业生产和交换活动赖以存在的经济关系,即动力、决策、协调和控制方式。
2、市场信号:
指市场上存在的价格、利率、工资等市场因素。
3、生产要素最佳投入组合:
使用不同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与其价格之比相等时,才会形成最小成本的生产要素组合,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4、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又称现代公司制度,是一种适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在产权结构、治理结构、决策结构、责权利结构以及制约因素等方面有着一定规则的企业制度。
5、最优消费数量组合原则:
在不超过消费预算的前提下,每种商品上花费的单位支出给他带来的边际效用相同,即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各种商品市场价格既定的条件下,购买不同的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
7、消费结构:
是指人们实际消费的消费资料和服务的种类及其比重、消费结构表现为生存型消费、享受性消费,发展性消费各自所占的比重。
8、消费方式:
是指人们消费生活资料和劳务所采取的方式或形式。
9、消费心理规律:
是人们消费的社会行为衍生出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简答
1、企业如何成为市场经济主体
答:
内部条件:
①企业面向和依赖市场;②企业产权关系明晰;③充满活力的企业经营机制。
外部条件:
①市场信号有序化;②良好的竞争环境;③良好的信息传到环境。
2、企业如何确定最佳生产规模
答:
随着产量的增加,边际收益逐渐减少,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表明每多生产以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大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成本,这时还有利润没有得到,企业增加生产是有利的。
所以,企业必须增加生产,其结果是该种产品的供给增加,需求不变时,价格会下降,边际收益减少,边际成本增加,直至两者相等时,企业才不会增加生产;如果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表明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小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成本,这时生产该种产品是亏损的,企业会减少生产,其结果是供给减少,当需求不变时,价格会上升,导致边际收益增加,边际成本减少,直至两者相等时,企业才不会再减少生产;只有在边际效益与边际成本相等时,企业把该赚到的利润都赚到了,这时边际产品的经济利润虽然为零,但这时总利润达到了最大,企业既不会增加生产,也不会减少生产,此时的产量水平就是最佳生产规模。
3、企业怎样实现生产要素最佳投入组合
答:
当产量水平或生产规模既定时,成本最小的生产要素投入组合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寻找成本最小的生产要素投入组合,必须做两方面比较:
①比较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当企业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生产其他产品时可能获得的最大收益。
在考虑机会成本的情况下,经济利润为零并不意味着企业的投入没有得到回报。
②比较各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
边际产量指在其他生产要素投入不变的条件下,追加一单位某一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
一般而言,边际产量会逐渐减小,生产要素的最优投入量是指他的边际成本等于产品价格时的那种数量。
如果生产过程中投入两种以上的可以互相替代的生产要素,那么在决定要素组合时,必须比较不同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
企业要考虑在一定产量水平时,每增加或减少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所必须减少或增加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比较各中投入要素的价格。
生产过程中,企业会选择那些价格相对低廉而边际产量相对高的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投入的调整只有在使用不同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与其价格只比相等时,才会形成最小成本的生产要素组合,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4、什么是消费超前和消费滞后
答:
所谓消费超前是指消费增长过快,超过了本国发展的速度,出现早熟的消费或消费膨胀,消费超前会加剧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失衡,削弱经济发展的后劲,导致物价水平和居民实际生活消费水平下降。
消费滞后是指消费受到不合理的抑制,消费的变化落后于生产的发展,出现市场销售疲软以致阻碍生产发展。
5、比较温饱型、小康型、富裕型、现代型消费水平的特点
答:
①温饱型:
a、消费者没有储蓄,收入仅够维持温饱。
如果说有储蓄,也是靠省吃俭用、成年累月地把消费压低到最低限度积攒下来的;b、消费需求变化小,基本上以简单的习惯性消费为主,消费结构以基本生活需要为主,消费结构较为单一,衣食住用占到消费支出的85%以上,恩格尔系数达到60—70%;c、消费者现金收入较少,许多生活必需品以实物形式得到。
②小康型:
a、消费者有了些储蓄,但数量不是很大,为了多储蓄,消费者必须在当前消费与未来消费之间进行选择,二者择其一;b、消费者的需求结构每隔一段时期都会发生变化,食品消费支出所占比重下降,消费结构逐步向多元化发展;c、消费者现金收入增加,绝大多数物品通过货币购买形式取得,消费的自主选择性强。
③富裕型:
a、消费者既能在每个时期增加储蓄,同时又能改善生活,储蓄与当前消费都可以增加;b、消费者需求变化加快,需求的层次上升,生活范围扩大,闲暇时间增多,消费结构由以生存需要的满足为主转向以享受需要、发展需要的满足为主,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在20-40%之间;c、消费的社会化、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食住穿用、家务劳动、精神文化消费社会化了。
④现代型:
a、储蓄的目的不再是出于预防动机和交易动机,而是为了收入的增值,股票、债券、住宅、金银首饰和艺术品将成为大受欢迎的商品;b、消费的计划性越来越占有突出地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与宏观经济环境、价格、利率、持久性收入、预期工作年龄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C、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不再是原有结构基础上的数量延伸或扩展,而是消费结构的重组。
人们收入的大部分用于发展和完善个人的需要,用于满足个人体力和智利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消费的自娱性和表现自我本质力量的倾向越来越强。
d、社会生活质量有较大提高,生活环境大大改善。
6、试述消费方式及消费方式发展的趋势
答:
消费方式是指人们消费生活资料和劳务所采取的方式或形式。
消费方式发展的两大趋势是:
①消费的社会化趋势。
他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家务劳动的社会化和消费信贷化;家庭消费转向社会化消费;②消费的公共化趋势。
从两个方面反映:
一是社会公共福利事业的发展和个人消费基金比重的下降;二是消费服务业的兴起与发展。
7、简述消费心理的六大属性
答:
①消费的习惯性;②消费的不可逆性;③模仿性和攀比性;④可替代性;⑤消费需求的复杂性和矛盾性;⑥非理性消费心理。
8、如何进行最优消费数量决策
答:
①一种商品数量选择原则:
边际效用要大于(等于)商品市场价格MU≥P;
②多种商品数量选择原则:
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
第七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体系
一、定义
1、商品市场:
又称消费品市场,他是市场经济诸市场中形成最早、规模最大、联系最广的市场,是市场体系中的基础性市场。
广义的商品市场还包括服务市场。
2、生产要素市场
3、金融市场:
是社会经济主体间相互融通资金的场所和相互关系的总和。
包括资金市场和证券市场。
4、劳动力市场:
是指劳动力就业、流动的场所、渠道和枢纽,他是劳动力的供求、职业中介机构、劳动力组织和管理机构、劳动力培训以及失业救济机构的总和。
5、资本品市场:
是直接为企业生产服务的市场,包括专业生产资料市场、经营性房地产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
6、房地产市场:
是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土地的征用和使用以及土地的经营权和使用权的转移的总和。
7、需求定理:
是指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就随之增加,当该商品的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就随之下降,即价格与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化。
8、供给定理:
是指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供给量就随之而减少,当该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供给量就随之增加,即价格与供给量呈同方向变化。
9、供求定理:
当假定供给曲线和价格不变时,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当假定需求曲线和价格不变时,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而引起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10、利率机制:
是指资金的供求同利率之间的有机联系。
11、工资机制:
是竞争过程中工资变动与劳动力供求变动之间相互制约的联系。
二、简答
1、试述生产要素市场的作用
答:
一般而言,商品市场的发育、成长要先于要素市场,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发达的、繁荣的商品交换市场,商品市场的发展进一步对生产要素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提出了强烈的要求。
但由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这些国家未能形成完整的生产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