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05147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生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古生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古生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古生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古生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生物.docx

《古生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生物.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生物.docx

古生物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古生物学》A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微体化石:

是指各地质时代沉积岩中所保存的、肉眼不能识别的微小生物化石,必须借助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来研究。

如有孔虫、放射虫、鞭毛虫、孢子、花粉等的化石。

包括1、微小古生物的完整个体,2、大古生物中侏儒类型,3、古生物的微小器官。

2,遗迹化石:

是指古生物生活时期保存在地层中的痕迹或遗物。

遗迹化石包括足迹、行迹、爬迹、潜穴、钻孔以及动物的排泄物(粪化石)等。

3,顶峰带:

代表某一分类单元的化石极大发育(该种化石数量极丰富,或指一个属的种数十分繁多)的地层体。

4,双名法:

又称学名、二名法,生物学上对生物种类的命名规则。

种的学名是由种本名和它所属的属名组合而成,属名在前,种本名在后。

全部斜体,属名首字母大写。

5,重演律:

指生物个体发育重演种族发生的历史。

又称生物发生律。

6,原生生物:

具有细胞核的单细胞或单细胞的集合体。

包括类动物的原生动物和类植物的低等藻类。

7,特化:

由于生物对各种不同生活环境的适应,从而出现多方向的分化,表现在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方面并没有质的提高和改变,其进化水平属于同一等级。

特化包括趋同、趋异和平行演化。

8,集群绝灭:

指生命史上多次(重复)发生的大范围、高速率的物种绝灭事件。

在相对较短的地质时间内,在一个地理大区的范围内,一个高级分类单元所属的大部分或全部物种消失,从而导致地球生物圈多样性的显著降低。

9,后生动物(伊迪卡拉动物群):

距今5.8-5.6亿年前,由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的软躯体化石和遗迹化石等组成。

分布于世界各地新元古代冰碛层之上。

10,澄江生物群:

产于我国云南省澄江县抚仙湖东北的貌天山的早寒武世玉案山组,距今约5.3亿年。

包括藻类、奇虾、微网虫、海口虫、始莱得利基虫等。

二、填空(每题10分,共20分)

1,下图为蜓壳及其隔壁基本构造剖视图,标出各部分名称

(1)__隔壁__

(2)__房室__(3)_隔壁褶皱_(4)__旋壁_

(5)__初房_(6)__旋脊_(7)__通道_(8)__致密层_

(9)_蜂巢层_(10)_第二旋向副隔壁(11)第一旋向副隔壁(12)拟旋脊

2,下图为三叶虫的头甲构造,标出各部分名称。

(1)__头盖_

(2)__边缘沟_(3)__背沟_(4)__眼叶__

(5)__眼_(6)_面线__(7)__颈刺_(8)_固定颊__

(9)__后侧翼_(10)__颊刺__(11)__头鞍_(12)_内边缘_

(13)_活动颊_

三、判断题(正确的观点填写T,错误的观点填F。

每题答对得1分,答错得-1分,不答得0分。

本题最低为0分,满分为10分)

1,牙形刺按形态可分为单锥形、复合型和台形。

单锥形与单锥形的亲缘关系比单锥形与复合型的亲缘关系要近。

_F_

2,两栖类生物具有羊膜卵。

_F_

3,迷齿亚纲是爬行纲的一个亚纲。

_F_

4,原兽亚纲是哺乳类的一个亚纲。

_T_

5,孢子是藻类、菌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生殖细胞;花粉是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雄性小配子体。

_T_

6,原核生物无细胞核,而原生生物有细胞核。

_T_

7,海林擒是植物化石。

_F_

8,模铸化石中的外模形态与生物遗体的外表特征一致。

_F_

9,aff.表示相似种。

_F_

10,中生代是两栖类的时代。

_F_

 

四、选择题(在A、B、C、D四个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每题答对得1分,答错得-1分,不答得0分。

本题最低为0分,满分为10分)

1,C

2,B

3,D

4,B

5,A

6,D

7,D

8,C

9,A

10,D

五、问答题(共40分)

1,在野外如何识别原地埋葬和异地埋葬的化石群?

(6分)

1,化石的埋葬情况:

原地埋葬化石保存完整,很少破坏,异地埋葬化石相反;2,化石分选情况:

经过水力搬运分选沉积而异地埋葬的化石个体大小相似;3,化石在岩层内的位置:

观察化石在岩层内的位置,对于判断埋葬环境十分重要。

要根据化石的埋葬状态去判断埋葬环境,了解这些化石的生活状态。

4,环境分析,原地埋葬的化石组合与围岩的环境是一致的

2,简述恐龙的分类位置及主要代表属例。

(5分)

恐龙是晰臀目和鸟臀目的总称,属于爬行纲双孔亚纲,初龙次亚纲。

晰臀目具有三射式骨盘,包括霸王龙、禄丰龙和马门溪龙等;鸟臀目具有四射式骨盘,包括禽龙、鹦鹉嘴龙和剑龙等。

3,地层是连续的,而地层中的化石记录并不连续。

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4分)

间断平衡论(punctuatedequilibria)是从古生物学研究中提出的一个学说。

从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可以看出,同一物种的化石生物在它们存在的地质时期内都没有什么变化,而在地层中却可以看到新物种突然地出现。

对此,美国古生物学家艾尔德里奇(NilesEldredge)与生物学家古尔德(StephenJayGould)在1972年提出了间断平衡学说,认为生物进化是一种间断式的平衡,即短时间的进化跳跃与长时间的进化停滞交替发生。

间断平衡论是与线系渐变论(phyleticgradualism)相对立的。

4,请问地史上五次大的集群绝灭分别发生在什么时代?

(5分)

1,奥陶纪-志留纪之交的生物大绝灭(4.39亿年前)这一时期大多数生物的肌体是软体组织,形成化石的几率很小,只有那些具有壳或硬组织的动物才留下了比较多的线索;2,晚泥盆纪弗拉斯期——法门期之交的生物大绝灭(3.67亿年前),70%的物种消失了。

珊瑚、腕足动物、菊石、海百合等许多无脊椎动物损失惨重。

3,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生物大绝灭(2.5亿年前),这次灭绝事件导致生物科数减少了52%,物种数减少了90%以上。

4,三叠纪-侏罗纪之交的生物大绝灭(2.08亿年前)不少科学家认为这次绝灭的程度相对来说比较小。

5,白垩纪-第三纪之交的生物大绝灭(6500万年前)此次绝灭是地球历史上第二大的集群绝灭事件,而恐龙时代在此终结更使它成为最广为人知的大绝灭。

5,举例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5分)

古生物的分布受生物自身原因和外部原因的双重控制。

生物的内因包括生物的生理、机能、习性等,外因包括物理因子如温度、含盐度、气候等)和生物因子(如竞争、捕食等)。

6,四射珊瑚与横板珊瑚的异同。

(5分)

横板珊瑚全为复体,其隔壁极不发育,而横板特别发育,横板珊瑚还有一种特殊构造即个体间的联结构造,由连接孔、连接管、连接板进行连接;轴部构造不发育。

四射珊瑚既有单体又有复体,隔壁非常发育,个体间无连接构造,轴部构造发育。

7,试述植物界演化的主要阶段(包括阶段名称、时代、各阶段的植物组成和特点)(10分)。

植物界演化总规律,即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

为了有效地适应环境,生殖器官和维管系统的逐渐完善是植物界进化的主要线索。

地史时期植物界可以划分为五个主要演化阶段。

(一)菌藻植物阶段

太古代、元古代至早泥盆世以前,植物界都生活于水中,无器官的分化。

前期以丝状藻类为主,后期以叶状藻类为主,并造礁。

(二)早期维管植物阶段

自志留纪末期至早中期泥盆世,地壳上陆地面积增大,植物界由水域扩展到陆地。

最早的陆生植物以原蕨植物门为主,并有原始的石松门、节蕨门、真蕨门和前裸子门植物,它们的形态、结构特征与原蕨植物近似。

全部仅是位于滨海暖湿低地。

(三)蕨类和古老裸子植物阶段

自晚泥盆世至早二叠世。

植物界以石松门、节蕨门、真蕨门、前裸子门和古老裸子植物的种子蕨门、松柏门的科达纲为主。

松柏纲自石炭纪中晚期始现,二叠纪起,中生代型的蕨类和苏铁、银杏类始现。

此阶段可再分两个时期:

1,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古生代植物群面貌基本形成,乔木状植物已较普遍,早石炭世已有小型滨海沼泽森林形成聚煤的物质基础;2,晚石炭世中期至二叠纪,古生代植物群极度发育,是全球的重要聚煤期。

自晚石炭世中期起,植物界因长期适应不同纬度的气候地理条件,逐渐形成不同的植物地理区,至二叠纪分化得最完全,各区具特有的标志植物和特定的生态类型。

北半球南部是热带植物地理区,包括欧美植物地理亚区和华夏植物地理亚区;北半球北部是安加拉温带植物地理区,南半球为冈瓦纳温带植物地理区。

(四)、裸子植物阶段

晚二叠世至早白垩世,植物界以裸子植物的苏铁门、银杏门、松柏纲和中生代真蕨植物为主。

此阶段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1、晚二叠世至早、中三叠世,全球大多数地区为干旱气候除了南半球,中生代植物群开始发展;2、晚三叠世至早白垩世,中生代植物的极度繁盛期,也是重要地聚煤期。

此时期北半球又逐步分化为不同的植物地理区,自南至北分为加拿大——西伯利亚温带植物区,欧洲——中国热带亚热带植物区,赤道植物区,澳大利亚植物区。

(五)、被子植物阶段

早白垩世初始现的被子植物自晚白垩世至第四纪,逐步在植物界占绝对统治地位。

自第四纪冰期后植物界面貌与现代植物界相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