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王守仁的心学.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304454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行合一王守仁的心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知行合一王守仁的心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知行合一王守仁的心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知行合一王守仁的心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知行合一王守仁的心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知行合一王守仁的心学.doc

《知行合一王守仁的心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行合一王守仁的心学.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知行合一王守仁的心学.doc

知行合一、王守仁的心学解读

     在王阳明之前,有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朱熹,提出“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

我的理解是通过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得出自己的认识就是格物致知。

通过不断地认识,从而形成天理,人一生的目标就是遵守和执行好天理的运行,消灭个人的私欲,达到个人与世界的融合。

他的论述本无问题。

但是他的论述只是个人发展、实现价值的一种途径。

当这种论述被社会广泛接受,并形成思潮的时候,这种论述就成为社会人人认同并推行的社会学说。

这时候格物成了天下共同格的物,知也就成了天下共同的知,理也就成了天下共同遵守的理。

而社会的氛围甚至律法也就共同倾向这一致的天理,灭一致的人欲。

这就是天理单一化教条化,使人欲成为人所不欲、共同鞭笞的恶行。

  事实上,做好格物的自然界还好说,作为格物的社会。

社会是所有人的集合,这个集合是不断转化和变化的,是有适应一时的天理,而无恒久不变的天理。

如皇帝贵为天子这是一时的天理,但作为昏君一样可以推翻,这则是天理的变化。

如孝顺这是天理,但父母虐待子女,那还要固守这天理吗?

所以朱熹的学说将社会推向的呆板教条死气沉沉的一面,甚至是扼杀人性的牢笼。

  王阳明的心学并没有简单的反对朱熹。

他认为朱熹的大道是正确的,但是次序和方法错误。

他的著名言论“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是理”、“心外无物”等,在我看来,这是对朱熹学说的扬弃。

他认为格物致知的“知”,一方面指知识,更重要的是心中的信念。

而这个信念并非可以通过单纯的学习可以达到,只能通过去实践和领会才能实现。

所以知行必然是一个过程。

通过实践后形成的信念会有很多种,在实践过程中要挑选有利自己的,也不违背社会准则的作为信念的内涵,即是致良知。

这一个良知就是心的基础,也就是个人的独特的准则,或者说是天理。

然后实现古人推崇的“穷理尽性”,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王阳明的心学将天理重归个人。

而社会的内涵则是规范与协调,使人各安本分,各尽其用。

  但是王阳明的心学体系在个人发展中究竟是怎么样一个过程,我推演了很久。

略有所感。

试记如下。

  世界各种生物皆有其性,世界最大的规律就是所有的事物尽其性而生,尽其性而用。

这一过程中,成功失败、前进后退、前因后果均是其次。

如不能尽其性,则任何行为都失去了其价值,都是逆反规律而行。

“性”做性质、性能、性格解。

试想,任何事物如果不能尽其性而用,那他的存在还有何价值。

小至一根木材、一掊土壤,中至一只野兽、一根树木,大至一名将领、一个文人等等,都是在依据自己的“性”而行。

如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人只要在性上用功,看得一性字分明,即万理灿然。

  人通过学习只能得到知识,而通过实践就能感受,通过感受就能逐步在心里筑垒。

从而形成自己的信念。

人一出生懵懂无知,是没有什么信念的。

但是通过感知就能逐步实现。

比如人在幼童时期,天天受到父母打骂,他就知道父母对他并不好,以后形成贯势,也不见得会对父母好。

这种情况下,并非他不知道孝顺,而是现实的父母不值得他孝顺。

这就是他自我形成的道理。

然而他还是羡慕其他人父子亲人慈孝,还是明白社会的规律法则,他虽不见得对父母好,却也不会去欺侮父母,也不会让外人欺侮父母。

这就是良知。

即在信念中朝着好的方向。

人在社会上生活的发展,可能是碌碌无为,可能造就大事业。

但是人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虚无和死亡。

人走的一生就是他所感知所发挥所尽性的一生。

他不管是被动或主动,都会去实践并形成信念。

  这里又有一个问题“天理”指什么?

很多人喜欢书画、喜欢饮食、喜欢音乐等等,世界上有太多美好的事物了。

人因为有“心灵”而区别于其它生物,也就从兽性野蛮愚昧中摆脱出来,因此,人的一生绝不仅仅是完成衣食安全的基础生存而已。

作为人他必然会形成一些精神上的感知和追求。

没有经过学习的人也知道要知恩图报,也知道要得到别人的尊重,也知道喜欢秀丽的风景,也知道品尝食物的味道,这些都是脱离了基础生存之后的对于自我需求的一种感受。

然而所有这些并非天生就懂,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养成的。

这些养成的习惯就是天理。

按照这些习惯去更好地生活就是“尽性”。

所以说天理是对良知(信念)融会贯通之后形成的习惯。

人如果逆反这些习惯就会感觉到很不舒服,而顺从追求这些习惯就是尽性,就会觉得我来到这个世界确实是来对了。

是有意义的。

  当然,作为一个有追求的人,他就会知道这些基础的感知是有限制的,比如因为环境所限,不可能很好去实现这些美好的愿望,比如再好看的风景也会看腻,再好吃的事物也会吃腻。

因此,他就会通过锻炼,提高自己的境界,把自己的理想定位更高,如心境的自我实现,如在社会中提高自己的地位,如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等等。

那么这些事物就成了他的追求,即他的天理。

通过这些形而上的追求,体现自己的价值,也就获得了更高的意义。

他所尽的性就远远超过了那些低级趣味的人们。

  古人在说“道”的时候,其实已经比较透彻的解释了这些学说。

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是说天理是要靠人去立志并追求的,它不会主动的去影响人。

“道不远人”、“门门皆可达道”,是说我们所从事开展的一切行为都是可以实现自己的天理的,它并非是一种专门的虚无缥缈的事物。

王阳明心学四句

王阳明先生是明代大儒。

据他自己说,早年习儒,又在禅学上面下了很大功夫,“欣然有会于心”;后来被贬到贵州龙场,于绝地困境中顿悟儒道之简易广大,“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也,然后叹圣人之道坦如大路”。

由此而创心学一派。

阳明学上承孟子心性之学,一改宋明以来程朱理学向外驰求的风气。

近读阳明先生《传习录》,其中四句教是阳明一生学问的精义。

这四句是“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的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以下略为阐述,与各位探讨。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

首句“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指心的本体,也是真心,也是性,也是天。

发之于外,成万事万物、显喜怒哀乐;证之于内,自然了知它原本如如不动,不生亦不灭,不来亦不去,无善亦无恶。

阳明先生曰:

"道无方体,不可执着。

却拘滞于文义上求道,远矣。

如今人只说天,其实何尝见天?

谓日月风雷即天,不可;谓人物草木不是天,亦不可。

道即是天,若识得时,何莫而非道?

人但各以其一隅之见认定,以为道止如此,所以不同。

若解向里寻求,见得自己心体,即无时无处不是此道。

亘古亘今,无终无始,更有甚同异?

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

"

这一段话,如果仅仅从文字上见,与先儒说相近。

《中庸》: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

其为物不二,则其生物不测。

”朱子注: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不过曰‘诚’而已。

不二,所以诚也。

诚故不息,而生物之多,有莫知其所以然者。

朱子的注解,代表了宋代理学的观点。

广征博引,洋洋大观,却完全和自己没有关联。

因此,阳明认为理学的方法是差之毫厘而谬之千里,甚至是将学人导向不仁不义,不可不辨。

阳明针锋相对地指出:

见得自己心体,就无时无处不见此天此道。

"诸君要实见此道,须从自己心上体认,不假外求始得。

"什麽是“实见”?

不是从眼耳鼻舌身感知,而是由心灵智慧开启,无所不见而又实无所见。

什麽是“不假外求”?

不假文辞,也不由口说,而是以禅宗的方法向心内寻求悟入,一朝打破桶底,才得真解。

如《传习录》记载,汝中一日“忽见满街都是圣人”,还只是个初见自心的消息。

既然是自心体认,也就没有地方可以攀缘借力,不能拿前人话头取巧。

这是与传统上儒家学子“做学问”不同处。

所以这第一句最难,又是后三句的基础。

世人对这一点不能透过,在后面的三句上难免支离空泛。

可知那些妄论“虚无”的后儒何曾真识得“无”来?

“人只说天,其实何尝见天?

”“知心则知道知天。

"就是针对宋代理学的向外驰求而作出的批评。

 

有善有恶是意之动

次句“有善有恶是意之动”。

这里有两重意思,需要辨明。

意的第一重含义,是真心的显现妙用,所谓感而遂通。

《中庸》讲天下至诚,《大学》讲诚意。

意的第二重含义,是私心妄念。

在佛教,则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对圣人而言,这个意在本体上是无善无恶的,在起用上是有善有恶的。

虽有随境起用,而其真心实未有动;虽随顺世间一切喜怒哀乐,但不以私心而生爱恨分别。

对俗人而言,因私欲遮蔽真心而起执著分别,随着现象世界颠倒追逐。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名言:

“不是风动,不是铃动,是仁者心动。

”一个“动"字,点破凡圣的境界差别。

所以善恶不能只从表面上去看。

“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

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楞岩经》)

阳明为说明“心之发动处谓之意”,举“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

”无物不照,所以善来则照善,恶来则照恶,也就是有善有恶。

《传习录》中记载了一段两个弟子的辩论。

汝中曰:

"此恐未是究竟话头。

若说心体是无善无恶,意亦是无善无恶的意,知亦是无善无恶的知,物是无善无恶的物矣。

若说意有善恶,毕竟心体还有善恶在。

"德洪曰:

"心体是天命之性,原是无善无恶的。

但人有习心,意念上见有善恶在。

格致诚正修,此正是复那性体功夫。

若原无善恶,功夫亦不消说矣。

"

阳明先生对此的解说是:

"二君之见,正好相资为用,不可各执一边。

我这里接人原有此二种:

利根之人直从本源上悟入,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的,原是个未发之中。

利根之人一悟本体,即是功夫,人己内外一齐俱透了。

其次不免有习心在,本体受蔽,故且教在意念上实落为善去恶,功夫熟后,渣滓去得尽时,本体亦明尽了。

汝中之见,是我这里接利根人的;德洪之见,是我这里为其次立法的。

从以上的辩论中可以看出,阳明先生和弟子们的境界不同,实际上是各说各话。

阳明是分说两层境界,而弟子是各执一境。

两位弟子缺少实修功夫,因此所论多落在文字禅上。

汝中初悟,只在“见桃花不是桃花”的境中打转,还不知心之妙用。

德洪则尚未悟入,把天人打作两节。

后人跟着两弟子争论不休,都是不识自心的缘故。

 

知善知恶的是良知

第三句“知善知恶的是良知”,是指心体的作用。

阳明先生以“致良知”立论,曰: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

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

"

这是直接孟子所说: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

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无不知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亲亲,仁也。

敬长,义也。

”(《孟子》)这里讲良知知善知恶,是从心体的起用上说;阳明又有“性无不善,知无不良”,则是从本体上说。

阳明又对孟子的原意进一步的扩充。

"良知者,心之本体,即前所谓恒照者也。

心之本体,无起无不起,虽妄念之发,而良知未尝不在,但人不知存,则有时而或放耳。

虽昏塞之极,而良知未尝不明,但人不知察,则有时而或蔽耳。

虽有时而或放,其体实未尝不在也,存之而已耳。

虽有时而或蔽,其体实未尝不明也,察之而已耳。

若谓良知亦有起处,则是有时而不在也,非其本体之谓矣。

"

这就进一步指出,仁义礼智在我心中,就是因为良知的作用。

在孟子那里,良知本来不具有抽象的意义。

阳明把它提高到与真心、天理异名同体的高度,直指良知就是心的本体,也就是性、也就是天。

真心不来不去,所以良知(真心)也本无来去,无起无不起;虽然有时被私欲掩蔽,但仍然存在于人的本体上。

一旦能克服私欲,良知就可以恢复它的光明,而同于圣人。

佛说一切众生本来具有妙明真心,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

阳明前无古人的创见,就是在顿悟中吸收了佛法的精义,把它圆融地转换成儒家的良知观念。

这个转换看似简单,其实极难。

阳明先生是大儒,在禅意和儒家经典之间腾挪自如,提得起、放得下,举重若轻。

‘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此佛氏为未识本来面目者设此方便。

‘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今既认得良知明白,即已不消如此说矣。

”在这个极其复杂的心灵体验的过程中,返照明心是见体处,分别心意是起用处,而良知即体即用,是从禅到儒的转换处。

心体即天即道,良知是心体,因此良知即天即道。

经由这个转换,本来微妙难知的心体现在具有了一个儒家传统的形式,而阳明心学也顺利地从禅的意境回到了先儒关于心性和天理的传统思维上来。

由此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